关于论语的句子

关于关于论语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论语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论语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论语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29) 语录(67) 说说(4) 名言(29) 诗词(42) 祝福(251k+) 心语(37k+)

  • 论语经典句子

  • 经典
  •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

      子游曰:“事君促,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食不言,寝不语。

      *不正,不坐。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忧。”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道不同,不相为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爷,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阅读全文]...

2022-04-23 17:15:27
  • 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

  • 语录,优美
  • 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1、父母,唯其疾之忧。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4、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里仁第四)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3.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zhì)也!”(公冶长第五)

      4.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第五)

      5.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第六)

      6.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

      7.子曰:“知(zhì)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第十五)

      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十七)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

      10.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 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第十二)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

    [阅读全文]...

2022-05-30 21:55:25
  • 论语名句精选及感悟(论语句子摘抄赏析感悟分享)

  • 感悟,分享
  • 1、人无远虑,必有*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21、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的人。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3、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25、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阅读全文]...

2022-01-06 14:34:02
  • 关于论语学*的句子

  • 学*,名言
  • 关于论语学*的句子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语学*的句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论语学*的句子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8、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宋儒朱熹将《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又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

    [阅读全文]...

2022-07-26 05:03:24
  • 关于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 文学
  • 关于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语中写仁的句子,一起来看看吧。

      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4、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9、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0、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1、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3、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4、子曰:“刚、毅、木、讷*仁。”

    [阅读全文]...

2021-11-26 00:09:53
  • 论语的经典句子

  • 经典
  • 2、未知生,焉知死。

    3、言必信,行必果。

    4、小不忍,则乱大谋。

    5、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6、名不正,则言不顺。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9、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1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8、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2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3、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6、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9、夫子温、良、恭、俭、让。

    3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2、君子*之美,不*之恶。

    3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5、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6、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3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8、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3、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

    4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5、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46、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7、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4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49、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5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1、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2、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阅读全文]...

2022-01-15 16:54:23
  •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 教育,文学
  •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一起来看看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关于学*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的内容。孔子主张学*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的目标。孔子认为,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阅读全文]...

2022-03-23 16:45:15
  •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有哪些

  • 阅读,文学
  •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有哪些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中写仁的`句子有哪些,欢迎阅读与收藏。

      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9、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5、巧言令色,鲜矣仁!

      1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9、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2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26、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7、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8、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5、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拓展阅读:论语关于学*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阅读全文]...

2021-12-26 16:17:59
  • 论语诚信名言句子

  • 名言,诚信,文学
  • 论语诚信名言句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诚信名言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11、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3、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4、言必信,行必果。

      1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8、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下文就是论语中诚信句子与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学*。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吗?”

      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文化典籍。”

      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我必定说他学*过了。”

      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

      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以上出自《学而篇》

      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八、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九、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颜渊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辨清昏惑。孔子说:“注重忠信,遵从道义,就能提高道德。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巴望他死掉。既希望他活着,又巴望他死掉,这样(好恶无常)便是昏惑。(《诗经》上说:)‘肯定不会困此得到好处,只会收到相反的结果。’”

      十、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十一、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卫灵公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使自己)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如果说话不真诚守信,做事不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站着时,似乎就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在自己面前,坐车时,似乎就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做到这样就处处行得通了。”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阅读全文]...

2022-07-08 19:55:45
  • 经典哲理的句子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有哪些?

  • 哲理,经典,励志
  •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很多,以下列举5条: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后经常温*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时*之,不亦说(yuè)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阅读全文]...

2022-04-19 16:01:35
关于论语的句子 - 句子
关于论语的句子 - 语录
关于论语的句子 - 说说
关于论语的句子 - 名言
关于论语的句子 - 诗词
关于论语的句子 - 祝福
关于论语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