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关于止语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论语中关于止语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论语中关于止语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论语中关于止语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1、父母,唯其疾之忧。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4、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里仁第四)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3.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zhì)也!”(公冶长第五)
4.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第五)
5.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第六)
6.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
7.子曰:“知(zhì)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第十五)
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十七)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
10.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 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第十二)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
关于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语中写仁的句子,一起来看看吧。
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4、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9、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0、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1、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3、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4、子曰:“刚、毅、木、讷*仁。”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4、其为人也。奋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7、子不语:怪。力。乱。神。
8、有教无类。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好学也已。
1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1、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1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正人喻于义。君子喻于利。
16、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2、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2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笃信好学。守逝世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2、君子忧道不忧贫。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4、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的东西。
3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8、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
4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2、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43、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44、言必信。行必果。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7、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9、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不之不现在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九库说说https:///,是知也。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5、敬而无失,恭而有礼。
6、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8、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9、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0、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1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2、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1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眼前崎岖,前途坦荡,来日方长,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邪?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8、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9、君子欲讷于言,敏于行。
1、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5、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2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0、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3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3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3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35、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精选140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花。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很多,以下列举5条: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后经常温*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时*之,不亦说(yuè)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6、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7、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9、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8、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3、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中关于止语的句子
论语句子
论语中的句子
论语句子的点评
论语句子赏析
论语中孝的句子
论语中仁的句子
论语中礼的句子
论语中论述乐学的语句
论语句子加翻译
论语中带仁的句子
论语中义的句子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
论语中有名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礼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信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忠的句子
《论语》中有名的句子
论语中孝道的句子
论语中学与思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感恩的句子
论语中励志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
论语的句子
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论语中谦虚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义的句子
代表孩子的古诗词
用迷你世界演出的古诗
田原的古诗和意思
古诗中带有离别情绪的诗
古诗词炼字的题型
大班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类似古诗形式的运动会投稿
赞美玻璃的古诗
童年的水墨画课后古诗
关于江的古诗大全集
10首霸气的古诗
播放古诗图子的图片
描写儿童的古诗串词
有关于乡村外面环境的古诗
莫名很搭的古诗词
与劳动者有关的古诗自创
关于大鹏的古诗词和词语
现代古诗小学生写的柳树
遨游古诗的海洋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古诗
古诗的古加一笔变新字
关于中秋一行五字的古诗
典型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古诗
表示诗人送好友的古诗
于丹的古诗词鉴赏
喜的古诗成语词语
古玩的古诗
杜甫的古诗有哪首
描写韦应物的古诗
提意见的古诗词
收获梦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