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关于和王孙有关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和王孙有关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和王孙有关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和王孙有关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 语录(1k+) 说说(3k+) 名言(296) 诗词(24) 祝福(1k+) 心语(43)

  • 诗句王孙归不归的前一句是什么

  • 《闺情》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

    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袖红垂寂寞,眉黛敛衣稀。

    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

    《别崔少府》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知君少得意,汶上掩柴扉。寒食仍留火,春风未授衣。

    皆言黄绶屈,早向青云飞。借问他乡事,今年归不归。

    王孙游

    作者:谢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送别诗

    朝代: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水调歌头·老子兴不浅》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於飞。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

    《闺情》年代: 唐 作者: 杜牧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

    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袖红垂寂寞,眉黛敛衣稀。

    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别崔少府》年代: 唐 作者: 高适知君少得意,汶上掩柴扉。

    寒食仍留火,春风未授衣。 皆言黄绶屈,早向青云飞。

    借问他乡事,今年归不归。王孙游作者:谢朓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送别诗朝代:隋代作者:佚名原文: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水调歌头·老子兴不浅》年代: 宋 作者: 方岳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

    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於飞。

    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

    一、这是出自《山中送别》的诗句,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

    二、扩展知识:1、原词欣赏: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作品简介:《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3、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唐 - 王维 - 送别

    【年代】:唐

    【作者】:王维

    【题目】:送别

    【内容】: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注解】:

    1、柴扉:柴门。

    [阅读全文]...

2022-06-20 03:02:45
  • 关于王孙的诗句

  •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李贺《竹》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崔郊《赠去婢》

    桂花满袖王孙远,空倚天风十二阑。——仇远《再答元父》

    黄鹤楼东卖酒家,王孙清晓驻游车。——乃贤《京城春日二首·其二》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皮日休《洛中寒食二首》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白胜《赤日炎炎似火烧》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苏轼《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杜甫《哀王孙》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杜甫《哀王孙》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杜甫《哀王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杜甫《哀王孙》

    伯劳东去燕西飞,南浦王孙怨路迷。——唐寅《落花诗》

    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史达祖《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春光绿遍江南草,多少王孙怨不归。——文征明《春日斋居漫兴·深巷无人昼掩扉》

    王孙骑马有归意,林彩着空如细尘。——温庭筠《东郊行》

    况复*芳茨,时能荐蔬果,虽无刘伶钟,略慕王孙躶。——戴表元《傍家东北有山曰绍地余幸得之规以素庄也》

    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锉锐分。——吕洞宾《敲爻歌》

    王孙香草年年绿,阿母桃花度度红。——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金庸《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

    摛辞尽道李王孙,执辔皆称魏公子。——屠隆《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

    云开瑞色天,清廓打三筹,公子王孙第一流。——赵光义《缘识·春色春兮景媚妍》

    接棹隋河溢,连蹄蜀栈刓.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

    更说球场新雨歇,王孙今日定相邀。——韩翃《赠王随》

    遥闻公主笑,*被王孙戏。——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青青草色绿,终是待王孙。——皇甫冉《答张諲、刘方*兼呈贺兰广》

    王孙不留兮岁将晏,嵩岩仙草兮为谁芳。——贾曾《和宋之问下山歌》

    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白玉蟾《题诸葛绣香园》

    帝女柔桑绿,王孙野莫生。——王禹偁《春游南静川》

    可怜山县五斤手,不识王孙八斗才。——范成大《次韵赵正之同年客中》

    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刘淑颐《四时词》

    公子王孙,因修福慧。——释印肃《普庵家宝》

    独木桥边倚树根,古藤阴里啸王孙。——唐寅《题画廿四首·独木桥边倚树根》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刘长卿《经漂母墓》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

    年年绿遍东风里,肠断王孙去不归。——李昌祺《题兰·其六》

    嗔道王孙金弹子,朝朝来打野鸳鸯。——李昱《西湖竹枝歌五首·其三》

    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藉始归来。——杜牧《见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谢》

    孤城郭外送王孙,越水吴洲共尔论。——李嘉祐《送朱中舍游江东》

    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杜甫《客居》

    江皋已绿王孙草,烟雨欲折商颜芝。——黎民表《送邝和仲之郁林》

    涂穷傥有哀王孙,腰舖人家紧闭门。——陈造《呈赵帅》

    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崔颢《邯郸宫人怨》

    谁家西北最高楼,几为王孙怨芳草。——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又不见王孙昔叹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方回《义犬行》

    何如吴王孙,语辄面浮赤。——洪迈《戏赠吴知伯》

    王孙简介

    [阅读全文]...

2022-03-26 13:29:27
  • 李清照:怨王孙/忆王孙

  • 李清照
  •   《怨王孙/忆王孙》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

      浸梨花。

      注释:

      1、帝里:指京城。

      2、谁:《古今诗余醉》题作“难”。

      3、绵绵:接连不断。

      4、沾惹:招引。

      5、拚舍:舍弃,屏除。

      6、巷陌:街道。

      7、浸梨花:月光像水一样浸透了梨花,犹言梨花淋浴在月光里。

      赏析:

      此词当是李清照婚后的作品,盖作于汴京。写女主人暮春黄昏深院楼上怀远,寒食夜阑离愁难遣。(m.ju.51tietu.net)构思缜密工巧,愁浓语淡,画面隽雅,情景悠然。

    [阅读全文]...

2022-04-22 17:02:37
  •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

      1、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2、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3、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翻译:

      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归的王孙。

      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

      杜鹃乌儿一声声啼叫,

      悲凄的声音令人不忍听闻。

      眼看又到了黄昏,

      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闭紧闺门。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那一份杏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的。开头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柳外”句点明思妇身居高楼之地,神驰柳外之遥,一个“空”字点染出思妇极度劳神远望而不见王孙归返的失落和她孤独寂寞,失魂落魄的空虚。“杜宇”句借杜鹃啼叫,以声传情。“雨打”句承杜宇,黄昏而下,写思妇怕闻杜鹃悲啼,怕见黄昏暮景,遂逼出“深闭门”的特定行为:藏于深闺,将杜鹃悲啼、黄昏暮景关在门外,正见其相思凄楚之难堪。读这首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

    [阅读全文]...

2022-03-02 11:34:09
  • 辛弃疾:忆王孙

  •   《忆王孙》

      作者:辛弃疾

      秋江送别,集古句。

      登山临水送将归。

      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

      惟有年年秋雁飞。

      注释:

      1、不仅有《踏莎行》(“进退存亡”)集经句体,亦有此集诗句体,足见辛词体式多姿。首写秋江送别场景,用赋法。次写别后思念,融情入景,幽怨凄婉。

      2、“登山”句:《楚辞·九辩》:“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3、“悲莫”句:《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4、“不用”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5、昔人非:苏轼《陌上花》:“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6、“惟有”句:李峤《汾阴行》:“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赏析: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中,有不少集古人句子而成的诗词。它们虽是集古人句子而成,但作者给予了新的意境,使人读来熟悉而又陌生,自有一番情趣。

      从现有文学史料看,我国最早的集句诗,始于晋代傅咸的《毛诗诗》,它是集《诗经》句子而成。后继者不乏其人。着名的如宋代王安石,晚年做了许多集句诗,有达百韵者。文天祥以集杜诗着称,达二百首。

      集句词始于王安石。而后苏轼有《南乡子。集句》三首,且标出所集诗句的原作者。由于词是长短句,诗多五言七言的整齐句式,因此,集句词的数量就远不如集句诗多。辛弃疾的这首《忆王孙》在辛词中也是仅有的。从其内容看,大致也创作于他闲居江西上饶之时。

      本词首句“登山临水送将归”,出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辛弃疾用它点出送别之意。自从宋玉写了《九辩》之后,悲伤的感情与萧瑟的秋景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抒写悲秋的感情,也成为历代文人的一大传统。如欧阳修的《秋声赋》。

      辛词既用《九辩》成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伤,也就不言而喻了。”登山临水“,也有跋山涉水依依惜别之情。”悲莫悲兮生别离“,见于屈原《九歌。少司命》,它的下句是”乐莫乐兮新相知“。从本句可以推知,辛弃疾所送别的是刚刚结识的知心朋友,因此”悲莫悲兮“,格外悲伤。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辛弃疾将宋玉和屈原的词句组合一起,不仅意思连贯,而且使人读起来分外有味,可以说集得巧。

      “不用登临怨落晖”,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句子,这一联为“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这里“登临”二字与“登山临水”相呼应。落日斜晖,暮色降临,朋友相聚,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登临送别,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为此,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另一方面,日出日落,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这句意似排遣,实为深沉的离别之恨。

      “昔人非”一句,来自苏轼《陌上花》“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限于格律,用“昔人非”三字概括全句意思。“江山犹是”与不用怨落晖紧紧相承。“昔人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出自李峤《汾阴行》。《汾阴行》以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祠的盛况反衬眼前所见的凄凉。“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辛弃疾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北方沦陷的领土,故主张坚决抗金的辛弃疾,借此表示痛心之情。

      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表现出辛弃疾不愧为南宋一代杰出词人。

    [阅读全文]...

2022-04-11 11:38:04
  • 关于重阳节重九宿王孙铺的诗句

  • 重阳节
  • 关于重阳节重九宿王孙铺的诗句

      重九宿王孙铺

      宋·邓深

      兰江路尽接荆江,竹屋萧条草树荒。

      许久长晴坐极暑,霎时疏雨做重阳。

      明眸纵少新开菊,随量何妨浅举觞。

      驿舍明朝便陈迹,牛山往事莫徒伤。

      《重九宿王孙铺》的作者

      邓深[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资道,(一作绅伯)湘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进士。试中教官。入为太府丞,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风俗,高宗嘉纳。提举广西市舶,以亲老求便郡,知衡州,盗望风帖息。擢潼川路转运使,盐酒虚额,久为民害,深请蠲除之。守令贪-污,即劾奏。虞允文贻书,称其“不畏强御,思济斯民,挺然之操,未见*比。”后以朝散大夫致仕。爱居东湖之胜,筑室曰明秀,终老其中。深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阅读全文]...

2022-02-20 04:41:44
  • 关于子孙的诗句

  •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朱熹《朱子家训》

    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老子《道德经》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叶元素《绝句》

    子孙虽愚,诗书宜读。——《名贤集》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不致仕》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杜甫《垂老别》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杜甫《哀王孙》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朱熹《朱子家训》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曹操《气出唱其二》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苏轼《三槐堂铭》

    我既无子孙,君仍毕婚娶。——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国统仍三绝。——王国维《颐和园词》

    慎择循良吏,令其长子孙。——白居易《赠友五首》

    子孙存如线,旧客舟凝滞。——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恩封高*君,子孙从朝裾。——韩愈《示儿》

    名非贵,道极尊,圣圣贤贤显子孙。——吕洞宾《敲爻歌》

    身后无子孙,高风许谁续。——释文珦《林和靖孤山旧隐》

    尔时马医夏畦鬼,亦受子孙追养礼。——张嵲《寒食行》

    居士元无一物遗,子孙只有牙签三万存。——杨万里《题安成刘伯深爵瑞里报德堂上白爵图》

    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寒山《诗三百三首》

    户算资渔猎,乡豪恃子孙。——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毒波为计校,饮血养子孙。——孟郊《峡哀》

    吾今老矣难重会,川泳云飞有子孙。——陈著《寄史景正教授》

    子孙记取吾翁语,斗酒单鸡岁岁来。——刘克庄《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当日封崇殊草创》

    况复祖子孙,此道同胚胎。——王洋《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

    煨烬三王不复收,子孙大辱辟阳侯。——陈普《咏史上·汉高帝八首·煨烬三王不复收》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玼.各愿贻子孙,永为后世资。——王建《求友》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杜荀鹤《贻里中同志》

    乱离子孙尽,地属邻里翁。——张籍《沈千运旧居》

    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卢纶《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项安世《上安抚高大卿五十韵》

    子孙宗庙皆尘灰,止见伽蓝存不朽。——司马光《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于公受报在子孙,天今报公及公身。——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公身荣显复子孙,造物岂负真贤人。——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专国只夸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秦韬玉《读五侯传》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老君留得五千字,子孙万万称圣唐。——元稹《人道短》

    祖宗隆之,子孙履之。——《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皇帝行》

    子子孙孙,长无极兮。——扬雄《甘泉赋》

    丹券入帑藏,青史传子孙。——皮日休《七爱诗·李太尉》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黄遵宪《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白居易《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有来范侯人中英,蜀国忠文之子孙,清姿劲气排秋旻。——程公许《泸水清》

    事来三十载,巫觋传子孙。——元稹《赛神》

    筑居定作子孙计,好事久遭僧佛呵。——苏辙《初葺遗老斋二首·髭须浑白已经岁》

    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迎还騩驭彼何人,魏武子孙曹将军。——杨万里《题曹仲本出自素天仗以下皆纪画也》

    [阅读全文]...

2022-01-16 03:02:53
  • 王沂孙:齐天乐·蝉

  •   《齐天乐·蝉》

      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

      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

      还移暗叶,

      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

      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

      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

      叹移盘去远,

      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

      枯形阅世,

      消得斜阳几度?

      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商,

      顿成凄楚。

      漫想熏风,

      柳丝千万缕。

      赏析:

      此词是咏蝉以寄托家国覆亡之恨的作品。全词运用移情、象征手法,赋予无知的秋蝉以人的悲欢情感,借秋蝉的遭遇隐喻南宋后妃的流落,象征南宋宗室和社稷的沦亡。起笔以“宫魂”点题,谓蝉为妃魂幻化,长恨难销,年年攀树悲鸣,为全章笼罩悲剧氛围。接写蝉鸣寒枝暗叶间,“离愁深诉”,以蝉拟人,借蝉写人。“瑶佩”、“玉筝”刻画雨后蝉声清脆婉转,声声不已。“秋蝉”来日无多,因以美人“妆残”相拟,以“为谁娇鬓”反结,与“怪”字呼应,不胜悯惜。“铜仙铅泪”,既为衰世沧桑象征,又写秋蝉缺露,生活无托。承以“病翼”、“枯形”,足见残年余生,危苦憔悴。再加经受秋寒、阅历世变,情何以堪?故以岁月无几为问。以下写蝉声“更苦”、“凄楚”,悲楚递进一层。收结忽作顿宕,向往畴昔。“漫想”二字,一笔将希望抹去,酸楚至极。全词咏物感怀,亦蝉亦人,物我双关,浑化无痕,寄意隐曲深微,沉郁哀痛。

    [阅读全文]...

2022-02-03 08:38:05
  •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 李清照
  •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清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注释:

      1、怨王孙:应作“双调忆王孙”。《乐府雅词》虽然是现存《漱玉词》最早的好版本,但是对于此词的调名却误作“怨王孙”,此后便以讹传讹。

      2、红稀香少:鲜花衰萎,空气中飘散的香味也淡薄了。红,与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中的“红”用法相同。

      3、苹:多年生水草,又名“田字草”。

      4、汀:边*地。

      5、似:《历代诗余》等作“应”。

      赏析:

      这是一首秋景词,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细腻委婉又具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特色鲜明的阴柔之美。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自宋玉“悲秋”以来,文人笔下的秋景,总呈现出一种悲凉萧瑟之色。然而李清照这首《怨王孙》中的秋景,展现的是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见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湖上风来”句起语不俗,避开俗套。秋高气爽,常见风*波静,而一旦朔风初起,便会吹起悠远的水波,宣告着深秋到了,所以说“秋己暮”。而一句“红稀香少”,更通过自然界色彩和气味的变化,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景观。大自然总是宜人的,深秋季节却别有滋味,这里,作者不说人们如何的喜爱山水,倒说“水光山色与人亲”,将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正是这“与人亲”,方换得人与景亲,也才能真的领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所以,作者所说的“说不尽、无穷好”言之有根,是从心田深处发出的真诚的赞颂之语。

      下片虽然仍是对秋景色的继续描绘,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莲实叶老、露洗苹草,都标示着深秋的时令,人所共见,却易于忽略,一经作者点染,便觉秋意袭人。(m.ju.51tietu.net)而沙滩上勾头缩颈睡眠的鸥鹭等水鸟,对于早早归去的人们头也不回,似乎以此表示了它们的不满。这里,鸥鹭也人格化了,与上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同样手法,但却一反上片的山水“与人亲”,而为鸥鹭对人恨,这一亲一恨之间就带给读者以清新多样之感,且通过人们郊外的不能久留,更深一层地透露出深秋的到来。

      这首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泪细密传神,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2022-03-18 09:29:28
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 句子
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 语录
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 说说
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 名言
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 诗词
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 祝福
和王孙有关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