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关于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28) 说说(56) 名言(83) 诗词(258) 祝福(32) 心语(887)

  •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 名言
  •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阅读全文]...

2022-07-13 18:46:00
  •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 名言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3、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8、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0、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3、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7、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6、仁者寿。――《论语·雍也》

    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8、人必自侮,然*侮之。――《孟子·离娄上》

    2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0、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32、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33、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3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41、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42、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6、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4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4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0、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5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阅读全文]...

2021-11-23 17:00:34
  •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 名言,优秀
  •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4.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5.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0.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1.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27.人必自侮,然*侮之。――《孟子·离娄上》

    2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9.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0.仁者寿。――《论语·雍也》

    31.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3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34.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3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1.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42.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阅读全文]...

2021-12-25 06:34:35
  •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

  • 名言,优秀
  • 1. 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5.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6.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7.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8.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1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6.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8.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0.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2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2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24.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2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26.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27.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

    28.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9. 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3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2.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3. 潮**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3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5.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6.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3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8.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9.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40.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4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

    42.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4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4.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5.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4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4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8.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阅读全文]...

2022-07-01 08:47:03
  • 国学传统文化名言(国学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 名言,励志
  • ​经典古籍中凝聚的是先哲们的智慧,从为人到处事,从治家到治学,莫不精当。

    当我们到了一定年纪时,回头再读这些经典的话语,无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今天隐娘推荐15部经典里的15句哲理话语,如果你能读懂,将受益一生!

    《尚书》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

    【译文】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

    【感悟】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不是一件好事。

    《国语》

    心如欲壑,后土难填。

    【译文】人心里的欲望就好像深谷一样,很难用土来填满。

    【感悟】人,不要轻易放纵自己的欲望,否则,它会诱使你一步步走向深渊。

    《战国策》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译文】太阳过了正午就会偏移,满月之后便会亏缺,任何事情一旦过盛就会走向衰败。

    【感悟】世间道理月满则亏、物极必反,万事不必太追求完美。如一句老话所说:好花半开,美酒微醉。

    《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译文】天底下最难的事,一开始,是容易的;天下最大的事,一开始,都是从小事发端的。

    【感悟】没有人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件件做。

    《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的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了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了呢?

    【感悟】取得一定成绩时,有一点飘飘然时,反省能让你始终保持谦虚,谦虚才能走得更远。

    《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护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爱护;尊敬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感悟】尊重与理解都是相互的,你以友爱之心对待他人,他人才能回报你以爱心。你先尊重他人,别人才能尊重你。

    《韩非子》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译文】千里长的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就坍塌决堤;百尺的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里冒出的火星而引起火灾焚毁。

    【感悟】细节决定成败。

    《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再愚钝的人,他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

    【感悟】任何人都有可取之处,谦逊才能长久。

    《淮南子》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译文】船翻了才能看出谁会游泳,万马奔驰中才能看到谁御马技术精湛。

    【感悟】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能抓住机会。在机会没来之前,沉下心来充实自己。

    《汉书》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译文】刺耳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有用,就像药虽然苦,却能去除疾病。

    【感悟】有一个说忠言的朋友比有一百个说漂亮话的有价值得多。

    《三国志》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文】不要因为恶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很小而不去做。

    [阅读全文]...

2022-03-15 06:37:44
  •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在学*、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文化彰显*特色,*传统文化艺术是*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和运用*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中专美术特色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在基于*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过程中逐渐发现*美、创造*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元素”

      “*元素”彰显*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特色的*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中。

      (三)欣赏*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253

      [2]吴旭.*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40

    [阅读全文]...

2022-03-22 06:08:40
  • 书法——*传统文化

  • 书法
  • 书法——*传统文化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书法,肯定对各类书法都很熟悉吧,借助书法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书法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书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猜灯谜、包饺子、舞狮、剪纸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的书法了!因为*的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书法是我国的瑰宝。爸爸告诉我,历代书法家有: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他们被称为书法四体。爸爸曾经带我去看过书法展览,有些写得方方正正的是楷书,有些写得龙飞凤舞的是草书。虽然有些我看不懂,但觉得很漂亮。爸爸说,*的毛笔书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我有空就向爸爸学*写毛笔字。我体会到一个小小的点,看起来简单,写起来却很难。要是握笔的姿势、用笔的力度不对,字都写不好的。看来写毛笔字也是一门学问。

      我为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为*古老的书法艺术而自豪。我爱*的书法!

      我喜欢书法,喜欢练字。在学*书法的道路上,我付出而了艰辛,收获了喜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推荐了我去学校的书法班。

      起初,由于对书法的喜爱和冲动,我在书法班的学*十分刻苦,一有时间,就开始练*。但是,时间久了,这种枯燥。单调的学*让我感到厌烦,很想放弃书法的学*。每当我看到学校墙上挂着一幅幅的书法作品时,我真的很想,很想有一天,那墙上挂着我潇洒的字迹,于是,我决定我一定要努力练*,不经一番风霜苦,那哪得腊梅吐清香。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又一次展出,一次又一次比赛,让我充满信心,为自己感到自豪,这不完全靠我自己,还靠老师的精心教导,老师,谢谢你!

      辛苦的劳动让我有了收获,收获的喜悦也给我带来了学*的动力。现在我对书法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了。它令我陶醉,让我在淡淡的墨香中享受了书法的乐趣;它让我欣喜,让我在勤学苦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我家的相册里,还保留着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张奖状,那是我的一张令人难忘的获奖照片。每当看到它,“学书法”那一幕幕就浮现在我的面前,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了心头,在我学书法的过程中,就尝到了这些滋味。

      那是在一天的`中午里,我吃过午饭后,就到爸爸的书房里,看到爸爸桌子上摆着一幅字。我走*一看,看到了一个个刚劲而端庄的字,非常传神。这时,我疑惑起来,爸爸的书房里什么时候有这幅字的呢?于是,我马上就跑到了客厅里问爸爸,说:“爸爸,你书房的桌子上什么时候有了这幅字?”爸爸笑着答道:“那是我昨天下午刚写的。”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你写的字太漂亮了。你以前是学书法的吗?”爸爸说:“当然是啦!不然,我怎么会写出那么漂亮的字呢?怎么?你也想学?”我高兴的点点头,爸爸说:“那好吧。”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去练书法了。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觉得练书法很有趣。于是,我的学*劲头很足。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我就开始觉得有点厌倦了。因为每天练来练去都是这几个字,反反复复,而且我觉得我的书法和原来也没有什么变化。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我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练了。”爸爸说:“为什么不想练了?”我说:“都练了一个月了,我觉得我的书法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根本没有效果。”爸爸说:“你以为一时半会儿就能练出像我这样的书法吗?我是用了两年的时间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练出来的。”我听了后,很惊讶,居然要用那么多的时间才练成。我听了爸爸的话,受到了启发:作为爸爸的女儿,我也一定要学*爸爸的精神,像爸爸一样坚持不懈,不肯放弃地去练书法和做任何的事情。

      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被老师推荐去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因此,我非常高兴,喜悦的同时我也懂得了: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肯努力付出,不放弃的话,就一定能够有很大收获的。这就是我学书法得到的启发。每当我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更坚定自己的信心,我可以努力做好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阅读全文]...

2022-07-19 21:15:58
  •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句子(传统文化中关于感恩的名句)29句

  • 传承,感恩
  • 1.喜欢汉服,不仅是它的华美,更爱的是它那古色古香的韵味。汉服不仅仅是一身好看的衣服,更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穿上汉服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美和历史感,这是文化认同,也是文化自信。

    2.最深的感恩,是理解别人的付出。

    3.感恩遇到云雷、见证了精彩、美好、温馨,是热爱传统文化曲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青年。

    4.感恩酒店在房间里放的故事书,读来津津有味。城市的传统文化留下的是不可磨灭的精神,老城老巷总是那么的有情怀。

    5.感恩*传統文化,感恩老祖宗的智慧学术,老祖宗不骗我,我就继承老祖宗的传統文化。

    6.感恩大家鼎力支持,弘扬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7.感恩所有背负使命任务,负重前行传播传统文化的老师们。

    8.感恩瑜伽后与阿姨的闲聊,金粉世家集合了我很多的喜爱:传统文化、瑜伽、花艺、美学。共鸣到了立足长远的点:真诚、大爱、专业深耕、终生学*。

    9.过端午,传承传统文化,爱国之心,由小及大,感恩幸福美好生活。怀揣爱国心,走上奋进路。

    10.感受到传统文化,而东奔西走,尽心尽力的工作,泪奔了,感恩中华有您,复兴传统文化。

    11.做人就是要懂得孝顺,做人就是要学会感恩。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2.温暖的大家庭,温馨的画面,无微不至的关怀,感恩传统文化让我们相聚到虚空济,成为家庭成员,融入其中,浸润其中。再想想能随老师游学是多么美妙!

    13.专注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培养孩子“感恩”等二十四个美好品格,种下幸福的种子。

    14.刘宇,要做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太赞了,感恩今天替你撑伞的人,相信他日也会有喜欢传统文化的小孩儿在你的伞下得到倚仗。

    15.学院组织了“劳动·感恩·传承”师生劳动教育活动,师生一起在劳动实践中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

    16.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是敬老,60岁的老人亲朋庆寿,隆重热烈,我们的党今年百岁,我们应该以感恩之心,最高的礼遇庆祝,没有党哪有国?没有国哪有家?

    17.我自愿陷入这项传统文化的叙事里并感到安全幸福感恩为此放弃其他可能性。

    18.感恩遇见,感恩瑜伽,感恩传统文化。

    19.传承‘’,不只是新知识,品德、师德,也有几千年积淀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感恩这些师长的传承,也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又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1.品粽子:感恩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感恩历代祖先,感恩伟大的祖国。

    22.学*了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飞花令对对碰,汉饮食文化,简牍书写,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恩扬帆月捐人!期待来年再相聚!

    23.学*传统文化,常怀感恩之心清明将至,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4.一场接一场,白天晚上连轴转,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25.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亲疏有别,长幼有序。其实已经大大的涵盖了类似的父亲节、母亲节等等,当然也不能说全部。

    26.感恩老师指引学*传统文化。

    27.学*推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道,师道、感恩、珍惜、忠恕、慈善、环保、励志,爱心等理念!

    28.心存感激,懂得感恩,多学*传统文化。

    29.感恩遇见传统文化。

    [阅读全文]...

2022-06-03 07:13:02
  • 传统文化的句子22条

  • 书法,传统,名人名言
  • 1.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2. 无论哪里,原则的基础就是传统。——美国

    3.中华文明,在她上上下下的五千年中积淀,走向了成熟稳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代一代华夏儿女中传承,走向了现代文明。

    4.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5.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6. 句子

    7.“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特点。

    8.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9.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底,都有一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在那方沃土上,中国人自己会撒种,播种,最后收获精神的果实!

    10.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

    11.尊重传统文化的名言

    12.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13.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4.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5.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16.个民族56朵花,华夏大地散芬芳。民族风情有特色,民族节日特多彩。尊重*俗与礼仪,安定团结中华强!

    17.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18.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19.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20.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21. 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22. 西湖龙井,铁观音,中国的茶香就是清;女儿红、老白干,中国的酒就是醇。中国文化五千年,传统美德万里传。

    句子,中国,传统,中华,文明,书法,文化,民族

    [阅读全文]...

2022-03-04 14:54:12
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 句子
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 语录
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 说说
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 名言
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 诗词
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 祝福
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