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关于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01) 语录(236) 说说(58) 名言(288) 诗词(1k+) 祝福(34) 心语(221)

  • 描述*古代性文化的历史背景

  • 古代,语文
  • 描述*古代性文化的历史背景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述*古代性文化的历史背景,欢迎大家分享。

      *古代性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中形成的性观念、*俗、行为,以及有关于性的知识、文艺、道德规范和诸般社会体制等。

      *属大陆性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由50多个民族所组成,受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各具民族特色的性文化。*各民族的发展极不*衡,虽然随着交通的发达,人员交往(包括通婚、商贸往来和争战)等民族之间的交融,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相对落后民族的文化发展,但始终不能达到同步,因而表现出一定的性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性文化又有其特殊性,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之中性文化便可有相当的差异,例如游牧地区一般较农业地区对性更为宽容。而即便在一时代同一地区中也还存在着阶层上的区别,例如“士大夫——市民——乡民”之间的`区别,但见于经传的通常只是士大夫的性文化观,市民的性文化观或可见于小说和野史,而乡民的性文化观却较难考查。在朝代更迭战乱饥荒时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性关系常变得松散,而在农业定居已稳定若干世代的情况下,宗族和宗教等传统势力就会给性关系带来种种难以逾越的限制。

      汉族是*的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时代,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阶段。至黄帝以后,转为父系氏族部落,并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历史传说反映出,汉族远古先民包括来自羌、夷、苗、黎等不同氏族部落集团的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的接*、交往和斗争,逐步融合为同一族体。这一融合过程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区域也扩展至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在秦朝汉代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形成为汉族。自秦汉至今的2000多年间,历代都有不少汉族人民通过屯垦、移民、掳掠、流亡等方式移居边疆各地,与边疆少数民族交错杂处,共同开发边疆,其中不少从而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

      另一方面,边疆各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处,往往大都融入汉族之中。由于汉族历代均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故在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

      古代汉族社会伦理道德和立法的基础是“三纲”和“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这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根据“天人相与”的神学观点、发挥春秋时期孔、孟儒家学说总结而来,其后一直成为*封建社会的国家观念。与此相联系的是*古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但封建士绅阶层普遍存在纳妾现象,在亲属的亲疏观上,以父系为中心。父系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故汉族古代的人口观主张“多子多福”。在此基础上,子对父应尽忠尽孝,其中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最高体现。这种宗法制度的扩大,则表现为“子民”对最高统治者“天子”的道德规范。所以神权、*、族权、夫权成为禁锢人们思想,尤其是禁锢和压迫女性的工具。

      在高度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其中在诸如汉文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文献中,保存有不少性文化内容。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和冶炼术等方面,都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属于古代医学分支之一的*古代房中术,远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前后即已基本成型,其学科内容已相当于今日的性学。

    [阅读全文]...

2022-02-11 04:13:49
  • 日行一善古代名言警句

  • 名言,古代,学*
  • 日行一善古代名言警句

      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日行一善古代名言警句,希望有所帮助!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2、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5、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6、上善若水。——《老子》

      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8、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9、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10、母氏圣善。——《诗经》

      11、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12、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尚书》

      13、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书》

      14、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6、善,德之建也。——《国语》

      17、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18、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19、善则称人,过则称己,*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20、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21、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转》

      2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转》

      2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5、子张问好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

      2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2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28、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大学》

      29、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30、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31、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32、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

      33、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

      34、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3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36、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37、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

      38、言*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39、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所谓吉人也。——《吕氏春秋》

      40、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41、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吕氏春秋》

      42、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荀子》

      43、积善成德。——《荀子》

      44、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

      45、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

      46、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子》

      47、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

      4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49、善人者,人亦善之——汉《管子》

    [阅读全文]...

2022-07-26 06:34:07
  • 古代的名言

  • 古代,名言,名人名言
  • 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9.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1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玩物丧志。(书经)

    2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4.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5.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7.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3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3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3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3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3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0.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4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4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4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4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4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4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50.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5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阅读全文]...

2022-01-23 13:55:08
  • *古代*代名言

  • 名言,古代
  • *古代*代名言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吧,借助名言,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代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2、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唐书)

      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4、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旧唐书)

      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6、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

      9、迅雷不及掩耳。(晋书)

      10、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11、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12、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刘濞)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14、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

      16、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17、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1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2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3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3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4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4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4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4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阅读全文]...

2022-03-29 14:43:03
  • 古代女性正能量名言

  • 女性,正能量,古代
  •   古代女性正能量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之恶,不*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阅读全文]...

2022-05-05 23:48:19
  • *古代朋友的名言

  • 朋友,名言,古代
  • *古代朋友的名言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沉淀成一句句精华词句,饱含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代朋友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一(春秋)孟子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一(战国)庄子

      3.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一-(唐)李白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春秋)子夏

      5.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唐)高适

      6.布衣之交不可忘。-一(唐)李延寿

      7.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一(宋)欧阳修

      8.人生乐在相知心。-一(宋)王安石

      9.朋友,以义合者。-一(宋)朱熹

      10.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一(明)冯梦龙

      11.于患难风豪杰。一-(清)魏禧

      12.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一(清)曹雪芹

      1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一(宋)顾夏

      14.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一《汉书》

      15.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一-鲍溶

      16.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一《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17.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一《周易》

      18.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一-陈刚中

      19.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一-《汉乐府》

      20.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2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史记》

      2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一-(晋)陶渊明

      23.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一(唐)杜甫

      24.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一(唐)白居易

      25.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一(唐)贺兰进明

      26.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一(三国)曹植

      2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明)冯梦龙

      28.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一(唐)韩愈

      29.一贵一贱交情见。-一(唐)骆宾王

      30.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一(唐)李白

      31.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一《诗经》

      32.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一《雁门集》

      33.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一(明)冯梦龙

      3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易·系辞上》

      35.婴其呜矣,求其友声。-一《诗经·小雅》

      36.乐莫乐兮新相知。-一(战国)屈原

      37.刎颈之交。-一《汉书·诸葛丰传》

      38.知音世所稀。-一(唐)孟浩然

      39.朋友切切思思。-一《论语·子路》

      40.礼尚往来。-一《礼记.曲礼》

      4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一《论语·颜渊》

      42.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一《战国策》

      43.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一《淮南子》

      44.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一《史记》

      4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元曲选·争报恩》

      46.相知无远*,万里尚为邻。-一(唐)张九龄

      47.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一(唐)王维

      48.交情老更亲。-一(唐)杜甫

      49.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一《抱朴子·交际》

    [阅读全文]...

2022-02-20 07:53:25
  • 古代法治名言

  • 名言,古代,语录
  • 古代法治名言(精选280句)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吧,名言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法治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1、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2、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3、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4、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5、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6、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

      7、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8、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9、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美)杰弗逊

      10、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1、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12、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论》

      1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14、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6、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刘安《说苑·政理》

      17、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8、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9、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20、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21、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22、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23、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4、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25、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26、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27、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28、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29、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30、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31、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32、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33、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34、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薛宣

      35、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36、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37、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38、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39、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40、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41、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42、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43、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44、吏不良,有法而莫守;法不善,有财而莫理。

      45、纲纪废弃之日,便是*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46、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转辟》

      47、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48、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49、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阅读全文]...

2022-04-18 11:19:18
2022-03-17 14:37:28
  • 古代励志名言

  • 名言,励志,古代
  • 古代励志名言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2、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走在奋斗的路上,不要过分在意一些荣辱,*常心便好。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诱惑,才可成就大事业。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努力,终会有所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照自己的不足,学*更多东西,更进一步。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得有骨气!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心中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11、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则尽失民心。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

      15、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

      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

      1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忠心,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精神。

    [阅读全文]...

2022-07-04 07:04:54
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 句子
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 语录
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 说说
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 名言
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 诗词
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 祝福
古代人性本善的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