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关于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2) 语录(15) 说说(36) 名言(4) 诗词(978) 祝福(5) 心语(3k+)

  • 五年级英语第七单元知识点小结

  • 英语,五年级,知识
  • 五年级英语第七单元知识点小结

      这个学期快结束了,你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英语第七单元知识点小结,希望大家喜欢。

      一.四会单词:

      young年轻的funny滑稽可笑的tall高的strong强壮的

      kind和蔼的,亲切的old年老的short矮的thin瘦的

      who’s=who is Mr先生like像、喜欢what’s=whatis

      he’s=he is prin cipal校长university student大学生

      strict严格的smart聪明的、巧妙的active积极的、活跃的

      very很、非常but但是quiet安静的;文静的

      she’s=sheis

      二.句子:

      1.A: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你的英语老师是谁?

      B:Mr Carter.卡特先生.

      2.He’s from Canada.他来自加拿大。

      3.A:What’shelike?他什么样?

      B:He’stall and strong.他又高又壮。

      He’svery funny.他很滑稽。

      (Who,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用来对不熟悉的老师进行问答:Whos+某人?Whatshe/shelike?He/Sheis+与身体特征和性格特征有关的形容词。)

      4.A:Who’s that young lady/?那个年轻的女士是谁?

      B:She’s our prin cipal.她是我们的校长。

      5.I have an ewmath teacher.我有一位新数学老师。

      6.Her class is somuch fun.她的课非常有趣。

      7.She’s auniversity student.她是一名大学生。

      8.A:Is she quiet?她很安静吗?

      B:No,sheisn’t.She’svery a ctive.不是的。她很活跃的。

      (I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谈论某位老师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征:Ishe/she+与身体特征和性格特征有关的形容词,回答用:Yes,he/sheis.No,he/sheisnt.)

      9.A:Isshestrict?她很严格么?

      B:Yes,sheis,butshe’sverykind.是的,但她很和蔼的。

      三.语法:

      1、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当一个句子中的人物是第三人称单数,并且这个句子又是一般现在时态时,该句子中的动词要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have—haslike—likesdo—doesgo—goeswatch--watches

      2、词语变化:fun(形容词形式)――funnyfunny(名词形式)――fun

      know(同音词)――no

      反义词:tall—shortlong—shortyoung—oldstrong—thin

      active—quietkind—strictactive—quiet

      3、belike与dolike:在本单元中,What’s…like?的句型是主句型,这里的like是“像…一样”的意思.What’s…like?是问某某长得什么样子。它的答语一般用:He/She/Itis…(后面跟描写人的外貌特征的词语),如:What’syourfatherlike?你爸爸长得什么样子?。而在dolike的句子中,like的意思才是“喜欢”的意思。如:Whatdoesyourfatherlike?你爸爸喜欢什么?

      4Mr—先生Miss—小姐(未婚)Mrs—夫人,女士(已婚)

      四.语音:

      字母组合:eapeachteaseatjeans

      字母组合:eebeefsheepqueensleep

      eatbreakfast吃早餐have···class上···课playsports进行体育运动

      exercise活动,运动do morning exercises早锻炼eatdinner吃晚饭

      cleanmy room打扫我的.房间go for a walk散步go shopping去购物

      take学*,上(课)dancing舞蹈take a dancing class上舞蹈课

      a.m上午p.m.下午usually通常地

      其他日常活动。

      get up起床eat lunch吃午饭go to bed上床睡觉

      wash my face洗脸wash my clothes洗我的衣服watchTV看电视

      play ping-pong打乒乓球playthepipa弹琵琶go swimming去游泳

      go running去跑步do home work做作业do kung fu练武术

      play football踢足球playbasketball打篮球

    [阅读全文]...

2022-01-08 00:18:06
  •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试卷分析

  • 一年级,学*
  •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试卷分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第七单元试卷共有十道大题,时间六十分钟,书写分另加五分。试卷考察的内容涉及第七单元的字、词、句、阅读分析和写话等几方面的内容,考察的内容很全面。学生答题较为顺利,整体成绩也很理想。

      试卷评析如下:

      1.学生合原来一样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第二大题,给多音字组词中"和"huó,有部分同学错题失分,"和"字读音较多,在*时课堂上讲过,但没强调,所以出错率较高

      2.第四题,加部首,变新字。有4位同学粗心出错。第五题连线题和第六题的写反义词,全班几乎没有失分的。

      3.第八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整体看来做得还是不错的,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错别字、或拼音拼读错误。

      4.第九题是阅读分析题。读诗歌,回答问题。问题不难,但出错率较高,究其原因还是*时训练不够,学生读题不细心、不仔细。

      4.第十大题"看图写话".本次写话没有要求,让孩子们看图并展开想象。也许图画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激起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大部分同学故事构思的有趣、好玩,叙事也较为完整。不足之处还是老毛病,句子欠通顺,标点符号使用不够恰当。

      针对本次测试发现的问题,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加强的地方为:

      1.在日常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字、词、句训练,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进一步加强学生书写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细致答题的好*惯。

      5.重点加强学生写话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写话的能力从每一堂课做起,激发学生说话的热情,鼓励孩子们说完整的一句话,练*写好每一句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考试时间:5月24日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考试成绩及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2人,及格21人,良好21人,优秀21人,高分16人,学生的成绩比较不错。

      2、试卷分析及出现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九道大题,用不同的形式考察了学生对第七单元字、词、句、朗读等能力的测试,题覆盖面较全,题量适中,题型不难。

      第一、二、三、四、五题考察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出错很少,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比较扎实。

      第六题为写笔顺,有四名同学出错,中间有写乱的地方,还有把一笔分成两笔来写,其他同学完成都很好。

      第七题是选字填空,"块"和"快"区分的很好,出错的是采蜜的"蜜"不是"密".

      第八题为连词成句,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测试中只有一名同学出错,其他全部正确。但要提醒学生连成句子后末尾要加标点。

      第九题为阅读题。第一个短文因为是课内学过的`,学生答的都很好,第二个短文稍有些难度,特别是第小题的加标点,全对的只有一人,第二小题用"纷纷"、"承认"、"聪明"各说一句话,也有几名学生出错。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这些同学要继续训练和巩固,对几名差的同学还要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训练,找到适合他们的办法,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提高措施:

      1、在这次测试中,学生的书写能力都有了提高,在今后的学生中还要巩固和加强,把良好的书写*惯保持下去。

      2、在每课的学*中,都要把字、词这些基础知识砸实,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在学*的过程中注意同音字在使用上的区分。

      3、继续进行阅读题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在提高读的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解,学会分析,对几名学困生要进行单独的训练和辅导。

      4、坚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惯。

      三、重点讲评:

      第一题: "天气"不是"叹气".要看准拼音,拼准拼音。

      第六题: "圆"字的笔顺。

      第七题:"密"和"蜜"的区分。

      第八题: 提醒连词成句后末尾要加标点符号。

      第九题:两个短文都重点讲,让学生体会做此类题的方法,体会读的重要性。

    [阅读全文]...

2022-02-24 08:29:19
  • 四年级第七单元《古诗两首江雪》教案

  • 四年级
  • 四年级第七单元《古诗两首江雪》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

      课后反思:

    [阅读全文]...

2022-05-05 07:45:54
  • 柳宗元古诗的特点

  • 古诗文
  • 柳宗元古诗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宗元古诗的特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文人被贬之后,都会写出几篇好的文章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愤怒,可在这之后就会变得愈发颓废,亦或是自暴自弃,只有少之又少的人会在被贬之后心胸仍然博大,去关心百姓为他们着想。我想在学过《捕蛇者说》之后,这些少之又少的人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柳宗元。

      他一生坎坷不断,虽是一名政治革新家,但他真正的政治生涯却十分短暂,他26岁入仕途,到47岁去世,其间21年,却过了14年被贬的生活。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在他的支持下,开始了“永贞革新”,但可悲的是不到半年这次改革就随着顺宗禅位,太子即位而宣告失败,并且这次革新的主要人物都被贬为了远州司马。就这样,柳宗元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尽头,十年后,他又被贬到了更为偏远的柳州。这几次被贬,对于柳宗元来讲,毫无疑问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相反,由于他心中的愤慨之情到达了极点,于是他便常做出了许多现在我们众所周知的名篇。

      同时,在他被贬的这十四年中他也并不仅仅是写词作赋,当他得知好友刘禹锡要被贬去柳州时,不希望刘禹锡与他母亲分别,于是自己便替刘禹锡被贬至柳州,单从这点来看就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柳宗元是个十分有义气,十分善良的人,而接下来,他在柳州的所作所为更是可以看出柳宗元时刻心系百姓、关爱百姓的优点。柳州当时是个十分贫困的地反,有的人家*惯于用儿女抵押向人借钱,但如果不能按时赎回,那么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会把抵押的儿女没收做奴婢,当柳宗元知道这些情况后为此想方设法,争取让所有人都把他们的儿女赎回来,他这种将心比心,帮百姓排忧解难的品质是值得许多那些官务大,但不务正业的当官人所去学*的。

      在*历史上像柳宗元这种有才干,心系百姓的好官被贬的事件有很多很多,但在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用上自己的学识,才能去竭尽所能帮助百姓且坚强乐观,而不是一味的灰心、沮丧、沉沦呢?我想如果每一个文人都能像柳宗元一样,不怨天尤人而是更多地关心百姓疾苦,为民造福,关心民生,那么我想认为他们也一定能像柳宗元一样名留青史!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变革,事败受到牵连,被贬永州。一次,他带着随从在永州郊外发现了一个小石潭,因其样子的独特,环境的优美,源流的怪石嵯峨,潭水的清澈,游鱼的可爱,产生喜爱之情。这是一块处女地,人迹罕至。如此优美的地方,竟然埋没尘世,无人欣赏。触景生情,他想到自己,遭遇和这小石潭何其相似?同病相怜,油然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不被赏识之痛,如同千万条毒蛇啃噬着他。于是,托物寄意,借小石潭书心中块垒。

      这样的山水小品文,是*古代文人常用以抒怀的形式。千百年来,和柳宗元一样,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读书的初始目的,都是为了“学而优则仕”,他们把读书做官当做了人生的唯一。因此,他们的情感的跌宕总是与仕途的顺逆息息相关。

      一夜之间,柳宗元从一个声名赫赫的朝廷大员,被贬为小小的永州太守。当时的`永州,差不多是化外的不毛之地,贬官这里其实就等于流放。这个打击对于他来说,不可谓不大。在以官本位为中心的社会,贬官就意味着最宝贵的东西正在眼前失去,荣耀、特权、享受等等就可能从此与之无缘,所有的奋斗都没有了着落。他心中的悲愤、忧惧、失落、茫然,可想而知。

      对于他参与改革的动机,我们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能真是后世诸多人认为的那样,心怀天下,济黎民于水火,挽朝政于飘摇,想有所作为。但就算是上天眷顾于他,改革成功,唐王朝这艘遍体创伤的庞然巨船,早就四处漏水,再也经不起风浪,迟早不是沉落,就是搁浅。就像一个人,大脑内脏都坏透了,你想方设法延续他的寿命,其实是逆天行事,是另一种残忍。唐王朝要的是革命,推翻以后,重新再来。所以,柳宗元的一切努力,都是自讨苦吃。

      我想,他参与改革,不是没有想到过失败的后果,不是没有经过思想斗争。一切改革,都是对过去的一种*,必然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是对既得利益的再分配,必然要削弱、切割他们的利益,斗争必然激烈和残酷,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既然想到过失败的后果,那他就不应该为贬官而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因为从朝野当时的情形来看,基本不具备改革的条件,改革无疑是一种冒失,是一种政治,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如果说柳宗元参与改革丝毫没有半点功名利禄之心,恐怕也很难叫人信服。*人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看待问题。推重一个人,就把他说得天上有地下无,好像这些人都不食人间烟火。即使这些人曾经泡过妞,嫖过娼,耍过流氓,也要为尊者“讳”。无赖如刘邦,不是就被吹成天下一等一的英雄吗?这种思潮,可谓亘古不变。难怪有人说,*的文化史,是“假大空”的集大成者。

      我觉得柳宗元的悲愤,更多的是个人的悲愤。他关注的是“小我”,是一己之得失,因此,文章虽然精致,却格局太小。这倒不是说,关注自我有错。内同样能映射外,如同外能透视内一样。文化史上并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卢梭的《忏悔录》。文学,只有在关注自我的基点上,辐射到人生、社会及宇宙的思考,才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就是说,文学必须以哲学为灵魂的烛照。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过是几百字的文章,怎能与皇皇巨著相比?有些诗歌很短,短到只有几十个字,却有大格局、大气象,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李白可是柳宗元的前辈啊。李白的思乡情结,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地域、民族,是民族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是什么局限了柳宗元呢?最具有说服力的,是它不具有全人类的文化视野。他超脱不了文化束缚的那个圈子。这也是*文化中,许多山水小品的一个通病。

      *人太推崇感性,因而,文学作品中很难有哲学思考的视觉。这种理性精神的缺乏,既造成文学的没落,也导致*人文化人格的缺失,难以产生更多的李白式人物。实在可惜。

    [阅读全文]...

2022-06-13 15:48:25
  • 语文第三单元试卷答案

  • 语文,试卷,教育
  • 语文第三单元试卷答案

      试卷是指考试时准备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经写上答案的卷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第三单元试卷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词。

      1.我对fá( )站充满了恐jù( )。

      2.她独自一人蹲在墙角m m( )地抽dā( )着。

      3.望着天上北归的yàn( )阵,我的心里又huī( )复了*静。

      4.人生的jué( )别总是那么jiān( )难。

      5.shú( )透了的果子散发着yu( )人的香味。

      6.他wěi( )屈地摇了摇头。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无( )无( ) 翻( )覆( )

      泼泼( )( ) 喜( )望( )

      兴( )采( ) 家家( )( )

      三、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没有止境的词语(如,无穷无尽)

      2.AABB式词语(如,泼泼洒洒)

      四、选词填空。

      奢望 期望

      1.我不能辜负爸爸对我的 。

      2.穷人在旧社会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一种 。

      坚强 顽强

      3.小草有着 的生命力,无论情况多恶劣,都阻止不了它的茁壮成长。

      4.我的妈妈向来 ,我从未见过她流眼泪。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中秋夜的月亮又大又圆。(改成比喻句)

      2.荷花在水中摇动。(改成拟人句)

      3.我不禁忍不住大笑起来。(修改病句)

      4.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仿写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洛阳城里见秋风, 。复恐匆匆说不尽, 。

      2.爱亲者, ;敬亲者, 。

      3.以直报怨, 。

      4.《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 。由于双腿瘫痪,他的脾气变得 。他的母亲一直默默地关怀着他,母亲的心愿是希望他和妹妹 。

      七、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迟到(节选)

      正在静默时,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意见。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意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块钱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开大门的一个学生。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举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上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来的玉簪花,准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

      1.“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我”为什么会害怕呢?

      2.从爸爸递给“我”花夹袄的动作上,我体会到的是。

      3.品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二)课外阅读。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住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不停地恳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去,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为什么不叫她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阅读全文]...

2021-12-18 07:20:57
  •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 语文,三年级,教育
  •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好学*,天天向上。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1课

      一、默写两首古诗

      二、解词:潋滟 空蒙 奇 西子

      三、组词:断 楚 孤 帆

      四、说出下列词句意思

      1、*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望天门山》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十二课

      一、抄写词语

      二、背诵描写“鱼”的自然段

      三、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海水五光十色,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海龟,海岛上有各种鸟)

      四、资料袋里的谚语

      第二十三课

      一、抄写优美的词语、段落

      二、体会词语的好处

      抽 封 侵 飞舞 只好

      第二十四课

      物美价廉 琳琅满目 一应俱全 大饱口福 五颜六色 奔流不息 五洲四海

      园地六

      一、背深 封的意思

      二、背描写景色的诗句

      三、背abac形式的词

      四、多音字

      舍 空 参 长

      1、我能默写《望天门山》。作者是(唐)代诗人 (李白) ,诗中描绘了巍巍的(天门山) 、还有(作者对天门山的喜爱之情),真是太壮观了!

      2、《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写的是西湖 (晴天) 和(雨中)的美景。诗中,他把西湖比作(西施),说西湖像她一样“(淡妆浓抹总相宜)。”所以西湖也叫西子湖,我能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3、《望天门山》的后两句的意思是*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前两句的意思是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4、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奇:奇特 西子:西施 欲:想要

      5、 组词。

      将 ( )( ) 划( )( ) 参( )( )

      舍 ( )( ) 爪( )( ) 应( )( )

      6、风景( )( )物产( )( )五( ) 十( )

      成群( )( )瑰丽( )( ) 千( ) 百( )

      光彩( )( )璀璨( )( )

      7、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淡青的),

      (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 (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这句话主要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海底高低不*,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8、《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主要写(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

      写了(海水)、(海底)、(海滩)和(海岛)的景物。

      9、请默写出几条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22课后资料袋 )

      ( )。 ( )。 ( ) 。 ( ) 。

      10、 形*字组词。

      捡( ) 蓝( ) 状( ) 孤( )

    [阅读全文]...

2022-02-22 23:54:31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 五年级,语文,试卷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五年级下学期阶段,学*进入紧张阶段,面临着小升初,大部分老师都把课程进行的很快,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课下的作业也逐渐增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根据加点字填写反义词组成词语。(4分)

      明争( )斗 好( )恶劳 若明若( ) 弄( )成真

      去伪存( ) 声( )击西 前因( )果 混淆是(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义词和反义词。(8分)

      *义词:取笑( ) 侮辱( ) 严肃( ) 大惊失色( )

      反义词:粗暴( ) 故意( ) 昏暗( ) 安居乐业( )

      三、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8分)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闻鸡起舞( )

      凿壁借光( ) 负荆请罪( ) 完璧归赵( )

      三顾茅庐( ) 鞠躬尽瘁( )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漫: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广阔;④不受约束,随便。

      1、河水漫过了小桥。( )

      2、漫山遍野开满了映山红。( )

      3、他沿着小路漫无目的地向前走。( )

      4、田野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漫漫白雪。( )

      乃:①你,你的;②才;③竟;④是;⑤就,于是。

      5、虚心乃能进步。( )

      6、失败乃成功之母。( )

      7、乃至如此。( )

      8、乃兄。( )

      五、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补写成完整的谚语。(5分)

      天涯若比邻 始于足下 水到渠成 须问打柴人 老大徒伤悲 行万里路 下笔如有神 骄傲使人落后 铁杵磨成针 台下十年功

      1、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功夫深,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

      6、瓜熟蒂落,____________________。

      7、台上三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

      8、欲知山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

      9、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谦虚使人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做小裁判。(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 )

      2、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对话或唱词刻画人物。( )

      3、“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此联属于“顶针联”。( )

      4、楚王的本意只是想侮辱晏子。( )

      5、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应付的语言魅力。( )

      七、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7分)

      1、一排排垂柳倒映水中。(改成拟人句)(2分)

      2、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改成比喻句)(2分)

      3、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成夸张句)(2分)

      4、缩句。(2分)

      (1)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2)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5、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1)我们的眼睛一下子集中到王老师身上。

      (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

    [阅读全文]...

2022-06-17 17:20:15
  •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 语文,高一,教育
  •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通用5篇)

      在我们*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要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分享。

      1、重点字词:

      阜盛fù:兴盛;阜,多。埠

      厮:小厮,未成年男仆。/ 厮认,互相认识。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嬷嬷mómo:旧读mā,年老妇女。

      纳罕hǎn:感到奇怪。 绾wǎn着:把长条物盘绕成结。 轩xuān峻:高大。

      匙箸chízhù:匙子筷子。/ 匙,钥匙。

      憨hān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懵měnɡ懂:糊涂,不明事理。

      纨绔wánkù:纨绔,富家子穿细绸裤,借指富家子。

      潦倒:颓丧;这里指不约束检点行为。

      瞋chēn视:怒时瞪眼看。 草莽:杂草;这里指没有才学。

      姣jiāo花:美丽的花。 颦pín:皱眉。

      杜撰zhuàn:虚构、编造的。 忖度cǔnduó:推测。

      劳什子:北方方言,东西、物件。

      盥ɡuàn沐:洗浴。 翠幄Wò 仪yí门 敕Chì造

      便biàn宜 惫bèi懒 放诞dàn 伺cì候 作揖yī

      嫡dí亲 狡黠xiá 内帏wéi 两靥yè

      宫绦(tāo) 两腋(yè) 贾赦(shè) 錾银(zàn)

      戏谑(xuè)驯骡(xùn) 罥烟(juàn)

      2、古今异义:

      偏僻 古 偏激 不端正 今 偏远交通不便之地

      便宜 古 方便 今 价钱低

      态度 古 神态 今 对事情的看法

      风流 古 风韵 今 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风骚 古 姿容俏丽 今 妇女举止轻佻

      可怜 古 可惜 今 值得怜悯,怜悯,不值得一提

      3、名句名段: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4、文学常识:

      曹雪芹,名霑(zhān ),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或二十九年(1764),确切的生卒年尚待考证。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林黛玉进贾府》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这一节除了环境描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标题点出了中心事件,题眼是“贾府”──全书的典型环境。

      1、 重点字词

      钝dùn响 寒暄xuān 朱拓tà 乞丐qǐ gài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俨yǎn然 雪褥rù

      尘芥jiè 形骸hái 颊jiá 贺家墺ào 嚎háo

      荸荠bíqí 絮絮xù 驯xùn熟 桌帏wéi 讪讪shàn 敛liǎn 怔怔zhèng zhèng 咀嚼jǔ jué 渣滓zhā zǐ

      瞥piē 监(jiàn)生 陈抟(tuán)

      新正(zhēng) 捺(nà)上 草窠(kē) 拗niù不过 蹙cù缩 诡guǐ秘 门槛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 zhuì 牲醴shēng lǐ

      蹒跚pán shān 间jiàn或:副词。有时候;偶尔。

      瓦楞wǎléng:瓦陇,亦作瓦垄。即屋顶上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 悚sǒng然:害怕的样子。

      踌蹰:chóu chú也作“踌躇”,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瑟瑟:sè象声词。形容颤抖:瑟瑟发抖|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沸反盈yíng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阅读全文]...

2022-02-26 11:23:57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测试题

  • 数学,三年级,知识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测试题

      导语:真正的希望必须是现实的延伸,是一步步往前走的路,是不断为美好的下一步作准备的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欢迎大家参阅。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测试题

      一、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11分)

      1. 63是( )的9倍,( )的4倍是128。

      2. 54里面最多有( )个6,64里面最多有( )个8。

      3. 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几次。

      4 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

      5. 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 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

      7. 0除以6等于( )。

      8. 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 0×8=0÷8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 )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 )

      4.任何不是0的除数除以0,都得0。 ( )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 )

      三、快乐ABC。(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

      1. 4800÷6,商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2. 下面各数被2除余数都为0的一组是( )。

      A.98,45,301 B.39,48,52 C.42,980,66

      3.一位数除以三位数,商是( )

      A.两位数 B.三位数 C.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4.小红做了36朵花,是小翠所做的.花的3倍,小翠做了( )朵花。

      A.9 B.12 C.108

      四、开心计算。(40分)

      1.直接写得数。(16分)

      68÷4= 840÷4= 220×4= 180÷3=

      480÷3= 9000÷3= 3×500= 1800÷3=

      70÷5= 360÷5= 360×0= 4500÷5=

      91÷7= 280÷2= 200×9= 0÷180=

      2.估算。(4分)

      71÷8≈ 323÷4≈ 359÷6≈ 103÷2≈

      3.列竖式计算,并检验最后两小题。(14分)

      306÷3 517÷5 783÷6

      420÷3 209÷3 676÷4

      五、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1分)

      1.公园运来180盘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盘?(4分)

      2.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4分)

      3.学校买回6梱书,每梱40本,把这些*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图书多少本?(4分)

      4.小军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84页。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两

      倍,如果要把剩下的页数在8天内读完,*均每天读多少页?(4分)

      5.猴妈妈买回23个桃,尽量的*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得几个桃?剩下的留给自己吃,猴妈妈吃了几个桃?(5分)

      6.一年有365天,一个星期有7天,一年有多少个星期?还剩几天?(5分)

      7.希望小学三年级共有49人,*均分成8组,每组多少人?还剩下几人?

    [阅读全文]...

2021-12-02 23:28:54
  •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框架

  • 知识,教育
  •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框架

      必修一的政治课本已经快学*完了,可是前面学过的内容你都掌握好了吗?重要的知识点你都记熟了吗?第三单元有哪些知识点你知道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必修一政治第三单元知识

      收入与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收入分配的公*):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的物质前提;公*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政治必修一知识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二、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阅读全文]...

2022-05-21 20:53:40
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 句子
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 语录
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 说说
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 名言
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 诗词
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 祝福
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