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荒城临古渡的对应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荒城临古渡的对应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荒城临古渡的对应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荒城临古渡的对应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渡易水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渡易水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渡易水原文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
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
①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②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
③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④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⑤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⑥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行刺未成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
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慷慨悲歌,意气难*。
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
赏析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即所谓“言*旨远”。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全诗运思深沉,情怀激荡,苍凉悲壮,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言志二句:“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志由物显,报国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鸣来展现,虽壮怀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论,粗犷叫器。
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战刀以锋利著称于世,人们称为“并刀”。它真的“昨夜”铿然有声作“匣中鸣”么?诗人一开章暗用了一个典故: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刀剑录》也说,乌孤宝刀“有敌至,必鸣”。*代鉴湖女侠秋瑾也用过这个典故,“昨夜龙泉壁上鸣”。这不明明是借身边佩刀来表达抗敌救国的强烈愿望?“燕赵”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包括河北、山西一带地区。诗题中代大文学家韩愈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里曾出现过荆轲、高渐离这些英雄豪侠!诗人说“悲歌最不*”,意思是:他们热血刚肠,疾恶如仇,面对强敌,敢于拔剑而起,还不是因为心头块垒难*?
《经世编序》里说,陈子龙“自幼读书,不好章句,喜论当世之故”。年轻时与夏允彝等缔结“畿社”,企图匡救时弊。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中进士,如今正当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抗敌御侮的决心,匡时济世的夙愿,交织成巨大的精神原动力。今天途经“燕赵”旧地,枨触起荆轲的往事,怎能不使他沸腾起一腔热血,急于投入战斗,效命疆场呢?
抒情二句:“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情因景生,忧世忧时之情由所见易水景象引出。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不正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吗?在荆轲活着的年代,对强敌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诗人陈子龙却只能用“可怜”来表达英雄失路的悲哀,这,不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么?
诗人出语犹如悲叹,又绝非无病**,庸人自扰。崇祯以来,后金已先后于1629年(崇祯二年)、1634年(崇祯七年)、1636年(崇祯九年)三次入关犯境,进逼北京郊区,诗人《辽事杂诗》之一的“十载三逢敌骑来”即指此国难。时刻关心着国家民族命运的陈子龙,已经预感到不久将会有国破家亡的惨祸了,“可怜”二字下得正好。
昏庸腐朽的明王朝的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本不值得为它唱挽歌;可是,诗人为之倡导的大敌当前,敢于英勇赴死的荆轲式英雄主义精神非常值得后来者珍视。
临江仙·都城元夕
作者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赏析】
毛滂晚年,因言语文字坐罪,罢秀川假守之职。1115年(政和五年)冬,待罪于河南杞县旅舍,家计落拓,穷愁潦倒。《临江仙·都城元夕》即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
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元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
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元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点明都城元夕的热闹景象都是神游,并非实境。不过,这“神游”并不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不是对于期待中的未来的憧憬,更不是梦境,而是在同一时刻对另一空间的想象,即处凄冷之境的“江南憔悴客”对汴京元夜热闹景象的想象。既是想象,作者便可摆脱现实的束缚,按照自己潜在的心愿作几乎是无限的发挥。“雕轮宝马如云”与辛弃疾的名句“宝马雕车香满路”相似。毛滂这一句极言“雕轮宝马”之多(“如云”),辛弃疾的词则突出了乘“宝马雕车”之人之多(“香”指妇女脂粉),使形象更鲜明生动。实际上,辛弃疾的词正是从毛滂这一句点化而来。
下面三句词人把汴京元夜从地上移到了天上,以想象中的仙境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蓬莱清浅对觚棱”。蓬莱乃海中仙山,又长安城中亦有蓬莱宫。“觚棱”是宫阙转角处的方瓦脊,此处即代指宫阙。“蓬莱”句既可指帝京宫阙,也可指蓬莱之仙山琼阁。“诗无达诂”,总之,是描写汴京元宵之夜宛如神仙境界。“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碧落”,犹碧天。“玉皇”句中的“开”字启人想象。既言“开”,则“碧落”原是“闭”着的,只是在上元之夜,玉皇才将原是“闭”着的“碧落”“开”了。“碧落”既“开”,则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于是便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句)的景象,便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句)的上元之夜,使“银界失黄昏”了。其实,写天上的玉皇就是写人间的皇帝。古代皇帝也常有在上元之夜偕其大臣、侍从开启宫门之举,以示“与民同乐”。天街大道便也响起“*万岁”的欢呼声,于是便打扮出一片繁华景象。词人的写法无非是把人间的皇帝搬到了天上,以在想象中染上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使帝京元夜在词人的表现中更加热闹罢了。
词人的笔是一支彩笔,这支彩笔将天上人间尽情涂抹,把都城元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点明了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
下片首句,“江南憔悴客”是作者自指。“谁见”,设问之辞,意即无人见。这里特指作者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反不知自己待罪客舍的窘境。这一句,作者以设问的口气写出了自己的孤寂。“谁见”二字还将读者(也使作者自己)从想象中的繁华景象拉回到凄冷的现实中来。“端忧懒步芳尘”,这是写闺中人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这与辛弃疾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恰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辛弃疾词中是说作者知道自己的意中人会在元夜等他,所以才去“寻”,尽管要“寻他千百度”;毛滂词中的闺中人则无须去“寻”,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乃“懒”去那元夜繁华之地。她只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一种无奈之状展现在读者眼前,像是一幅画得极高明的《闺中夜思图》。这种描写,只是词人的设想,但是设想闺中人在思念自己,也就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在思念闺中人。
“酒浓”句,词人从对闺中人的思念中回到现实中来。上元之夜,本应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欢乐之夕,而作者自己却处在待罪羁旅、凄冷孤寂的心境中,去消受那本不应如此凄清的元夜之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春梦”只能于“酒浓”时去做。而酒并不能真的解忧,它只是使人于麻醉中暂时忘却而已。当人只能在春梦中去寻找欢乐岁月的时候,现实的无奈就更使人难堪了。结句“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孤寂一个,只有元夕之月伴春梦之人。“寻”字,以人拟月。这位“江南憔悴客”,待罪羁旅,没有人去“寻”他,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越显其孤独寂寞,心情已从凄冷变成凄苦了。一个“寻”字,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词的结构很独特,上片下片没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实为“一刻而二境”——同一时间,两片空间。上片、下片写同一时刻——上元之夜——发生的事情,这是“一刻”。上片虚景,写汴京元夜的繁华景象;下片实景,是“江南憔悴客”现实的凄寂之境。这是“二境”。但是,下片于现实中又设想作者深深思念的妻子对他的思念之情,实中又有虚。整首词,叙事抒情,一波三折,委曲宛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曾评价说:“滂词情韵特胜。”
[临江仙·都城元夕鉴赏]
《渡汉江》是一首思乡情切的五言小诗,真实刻画了游子久别还乡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宋之问,被誉为“仙宗十友”之一。
宋之问虽是著名诗人,也流传下来大量人们熟知的经典名篇,但是,他却是一位人品极差,劣迹斑斑,被后世诟病的文人。
1、因诗杀亲
宋之问有一外甥,名曰刘希夷,与之年纪相仿,不爱仕途爱诗文。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尤其里面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至今日,依旧传唱不衰。
所以宋之问看后,自然赞不绝口,就请求外甥把版权让给自己,当时刘希夷也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刘又反悔了。宋之问一听,恼羞成怒,于是命人用装满土的袋子,将亲外甥给活活的压死了。
可叹这位才华横溢,不满30岁的大才子,就这样殒命于亲舅舅的手里。
这哪里是文人,这就是凶悍的强盗。
2、卖友求荣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太子李显复位,即为中宗。
中宗登基后,首先诛杀的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而作为二张的党羽宋之问,受到牵连,被中宗贬为泷州参军,就是今天的广东罗定。
当时的广东可不是今天的广东,繁华似锦,一派盛世景象。那时的广东属岭*荒之地,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生活水*自然艰苦,所以,吃惯了美味佳肴的宋之问,实在无法忍受下去,没过多久,便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躲在了好友张仲之的家里。
然而,张仲之万没想到,自己留到家里的宋之问,却是一条冻僵了的蛇,一匹被猎人追赶的狼。
虽说武则天当时已死,可是她的势力并未全部铲除,所以武三思仍然声名显赫。
为了搬到奸人,张仲之和同僚在私下,密谋杀掉武三思,这一消息被宋之问听到后,速派侄子前往武三思府上告发,致使张仲之全家被杀。
而宋之问因卖友求荣,不但没有被追究逃回洛阳之罪,反被提拔为鸿胪主薄,后又升迁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就是这样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也留下了一批不错的诗文,比如《渡汉江》,仅仅20个字,就道尽诗人逃跑途中的忐忑不安,而且还千古流传。
3、经典解析
《渡汉江》这首小诗,真切表达了诗人想回家又不敢回,急切却又徘徊的矛盾心里。
诗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既是宋之问被贬泷州后,无法忍受那里的艰苦,在逃回洛阳的途中所作。
首联“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写诗人被贬岭*荒之地,本已够苦的了,何况与家人又断绝了音信。现在只能经过冬天捱到春天,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
尾联“*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里变化。
逃离贬地,离家乡、亲人越来越*,可是心中的担忧,却愈加厉害,最后变成一种害怕,怕到不敢询问从家乡过来的人,因为诗人不知道因为自己遭到贬谪,家人是不是受到了牵连或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恐惧。
结语
宋之问一代大诗人,他那个时代的精英层人物,以他的学识和才华本该青史留美名,然而他却自毁三观:为名,冤杀至亲;为利,出卖朋友,全然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和清高。
“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宋之问这样有奶便是娘的主,其后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公元712年八月,李隆基继位,随即赐死于徒所,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也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他的一些诗文却流传下来,广为传颂。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评判,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王道。
渡荆门送别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渡荆门送别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
蜀地的崇山峻岭,随着开阔的江汉*原的出现而消失,长江浩浩荡荡的在原野上奔涌向东。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看来此论未免欠妥。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构思巧妙。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渡远”,是“远渡”的倒写。“来从”,是来作之意。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山随*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说:“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吧。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渡黄河古诗
古诗原文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译文翻译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一下子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不知比这险恶多少,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注释解释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
须臾:一下子。
翻说:反而说。
创作背景
宋琬曾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在这期间,他对于人情的反复,世途的险恶,有深刻的体会。此诗即写于宋琬释归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慷慨悲歌。
诗文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古诗绝句《渡汉江》译文及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绝句《渡汉江》译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写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
【意思】 远在岭南,同家里断绝了音讯,度过了一个寒冬又迎来了新春。越是走*家乡,心情越是惶恐,担心家中出事,不敢问故乡来人。
【全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岭外:岭南,从中原看岭南在五岭之外。音书:音讯、书信。
②情更怯:心情更加害怕,既怕听到家中不幸消息,更怕被人发现自己是逃回。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的一段汉水)时所作。首二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只就音书断绝和时间漫长两点落笔,原因在于这是诗人所最难忍受的。两句**叙来,似不着力,其实浓缩进了许多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断”、“复”二字尤见作意,富于包孕。后二句写此刻心情。诗人家乡距离“汉江”较远,所谓“*乡”是相对岭南的遥远而言。好不容易从流放之地回来了,离家乡和亲人越来越*了,应当“情更切”或大喜过望才是,怎么反而“情更怯”了呢?答案得从首二句中去找。诗人离家太久了,同家中断绝音信也是太久了,这期间他们会不会遭遇到什么不幸呢?会不会因自己被贬而受到牵连呢?因此离家越*,内心越忐忑不安,越不敢向路人打探家中消息。两句真是写尽了诗人此时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诗人成功地表现了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态和感情,真切细腻,凝炼含蓄,令人百读不厌。
【全诗鉴赏】
神龙二年 (706),宋之问从泷州贬所 逃归,途经湖北襄阳,渡汉 水,写下了这首诗。
“岭外音书断”,泷州在 今广东省罗定市,在五岭之 南,故称“岭外”。宋之问以 谄附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其事不甚光彩,到贬所后从冬到春,与家里都失 去了音信。此次宋之问狼狈北逃,家乡是第一个目的地,本应是极为急切 地希望回去。但渡过汉水之时,面对这滔滔的江水,他却胆怯了。他感 到:越接*家乡,越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这一年中家人怎么样了?他们 安全吗?有没有挨冻受饿?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还会欢迎自己吗?种 种思绪纷至沓来,不禁使宋之问在汉江的小船里感慨万千。他都不敢询 问从家乡过来的人了!
此诗诗眼,在“断”和“怯”两字。“断”字举重若轻,将音讯的隔绝用一 个斩钉截铁的动词限定住,有一种人在命运的控制下的无力之感。下两 句中,一个“怯”字,写尽了游子离家的心理:想见到家人,但却又有种种顾 虑和疑忌,担心自己在家人眼中的角色和身份,担心家人有没有变故,这 种种不确定的因素造成了一种不确定的情感,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 该笑,该走快点还是该走慢点。这种心理状态,不但宋之问有,其他很多 处在类似境地的人都有。正因为这首诗描写出了这种人类心理上的普遍 性,耐人咀嚼,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特定条件下人类精神的复杂性。
值得指出的是,宋之问此次潜逃而回,并没有逃回自己的家乡,而是 到了洛阳。不久之后,因其弟告变之功,他又重新恢复并擢升了官职,直 到唐玄宗即位后将他再次流放赐死。作为一个极度热衷于功利的诗人, 宋之问的品行最终玷污了他的诗。
古大梁行高适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全盛须臾哪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注释⑴大梁:唐朝时为汴州陈留郡,战国时曾是魏国的都城,故诗题称“古”。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⑵莽苍:一作“苍茫”。饶:多。荆榛(zhēn):泛指丛生的荆棘杂草。⑶宫观(guàn):宫殿。观:一作“馆”,一作“殿”。禾黍:语见《诗经·国风·王风·黍离》。⑷信陵: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封号信陵君。⑸朝市:朝廷街市。⑹轩车:有帷幕且前顶较高的车。歌钟:富贵人家的音乐歌舞。⑺军容:军队的规模装备。⑻国步:指国土面积。营:一作“衡”。一:一作“五”。⑼论:言说。⑽高台曲池:泛指楼台湖池。⑾遗墟:荒废的城市建筑。迹:一作“窟”。⑿摇落:凋零。⒀朱亥: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朱亥本为屠夫,后为信陵君击杀晋鄙,夺兵抗秦救赵,是战国时著名的侠士。⒁夷门:魏大梁城东门。参考译文古城长满了荆棘杂草,笼罩在一片苍茫的气象之中。我骑马来到这古城前,目睹荒芜的景象,不由愁思满怀,难以自已。魏王的宫室、庙观都长满了禾黍,信陵君和他的宾客们都随着灰尘一去了无痕迹。想当年在雄伟的都城的朝市上,华贵的车骑华光四射,高雅的乐声悠扬此起彼伏。精锐的军队,规模达三十万之多,国土上营寨连绵,相接千里之遥。全盛的那段时光对于永恒的历史来说不过的短暂的一瞬,哪里可以言说,连当年那些楼台、湖池都早已不复存在了。断壁残垣间只有狐狸跑过的痕迹,古旧的土地上只留下几许昔日草木的枯根。天色已晚,草木凋零,我目睹此情此景,不由手把长剑,悲极而歌。侠客朱亥的威名至今为人所传颂,路过的行人都还能认出经过夷门的道路。那些身佩白璧腰缠黄金的万户侯,以及手持宝刀跨着骏马的战将,早已埋葬在了山丘之中。当年发生在古大梁城里的凄凉旧事已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湮没无闻了,谁还能深究个中缘由呢?往来其中的人们也只能看见那流水从容东流而去,也许它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创作背景此诗是高适与李白、杜甫一起游历大梁古城时所作。据《新唐书·杜甫传》:“(杜甫)尝从(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醋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此事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高适四十岁,正隐居宋中,以耕钓为生,虽然很想跻身仕途,但又求进无门,因此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情绪。此诗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所作的。赏析:《古大梁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代表作之一,作于作者与李白、杜甫同游大梁之时。此诗描写战国时魏国国都的强盛与衰落,借咏怀古迹寄寓了深沉悲凉的兴亡之叹,流露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诗人善于寓感慨于写景之中,情景高度融合,使兴亡之叹和身世之感,从鲜明的形象中自然流出。全诗音律顿挫回环,格调苍凉古拙,感慨深沉,意味悠长。全诗二十句,四句一转韵,分为五个自然段落。全诗的重点是在写当时古都的荒凉,因此第一段就着力描写了作者驱马荒城所见的景象:在缓辔徐行中,只见满城一片荆棘,莽莽苍苍,昔日巍峨壮丽的魏王宫观如今长满了禾黍,曾经威震诸侯的信陵君和他的三千食客,也已烟消云散,化作满地灰尘。这一段起得苍劲有力,它以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荒城图,首先给读者以满目凄凉的强烈印象,起了笼罩全篇、奠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段虽然是描绘驱马所见,是在说“今”,但其中的“魏王宫观”“信陵宾客”已暗中寓“昔”,在今昔对比中,眼前的所见更为突出。第二段是对往昔的追忆,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在雄都朝市中,轩车驰骤,歌钟四起,一片繁华景象;而军队有三十万之众,国家方圆千里,国势堪称强盛。这一对比,使第一段的形象有了深厚的背景,并且格外鲜明。第三段一方面反接第二段,同时回应第一段,从对往昔的追忆,又回到眼前的景象:那高敞的舞榭歌台和曲折的池沼,已荡然无存,在断壁颓垣中,只见狐狸奔窜,草木黄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这与第二段的热闹繁华恰成对比,而且“高台曲池”,自身也有对比。第四段紧承第三段,同时也以“摇落”“秋草”等字面遥接第一段,好像是在写此时情况:游侠之士口里,还在传说着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壮士朱亥的大名;路上的行人,还可辨认出向信陵君荐举朱亥的老者侯嬴居住过的大梁东门的道路。实际上,这也是对往昔的追忆,形成物是人非的对比。最后一段,作者从朱亥、侯嬴联想到曾经得到赵王赏赐白璧黄金,骑骏马、佩宝刀,后来终于困于大梁的虞卿,如今也已成为难以追思的过客了,只有汴水一直在默默地向东流去。这些从前的人事,与此时古城的颓败荒凉,也形成强烈对比。全诗的今昔对比,在章法上,曲折而有变化,但又井井有条,一脉贯通。这种反复交错的对比,使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历史兴亡之感。诗人善于寓感慨于写景之中,情景高度融合,使兴亡之叹和身世之感,从鲜明的形象中自然流出。第一段用“驱马荒城愁*”来抒发自己初进大梁时的惊愕、感叹之情,而景物方面则以满城的“荆榛”“禾黍”“灰尘”来烘托,使感叹显得极为自然。“愁*”三字,既体现出诗人无限慨然之思,又使古城倍显荒凉,情景相生,收到了强烈的效果,全篇的怅惘凄凉之情,也由此衍生而出。第三段中“全盛须臾哪可论”一句,前有“忆昨”一段作铺垫,后有“遗墟”“古地”作反衬,情感就自然跳脱而出。而第四段“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二句,则是全诗感情的高峰突起之处。诗人面对荒城,在暮天摇落之际,顿生宋玉之悲,兼感朱亥、侯嬴之豪情壮举,一腔无可寄托的豪荡、愤懑之情,不能自制,于是“抚剑悲歌”,那悲壮苍凉的歌声,在古城中回荡,愈发显得悲凉感人。特别是末段最后两句,“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有总结全篇的作用,感情极为广远、深沉。作者伫立在秋水漫漫的汴河之滨,眼见“逝者如斯”,各种愁思;一起涌至。这其中,有对往古的怀想和凭吊,也有对自己年华逝去而一事无成的嗟叹,更有对于国家局势的深情的关切。诗人将难以诉述的复杂情怀,都倾注在一江流水之中,使得感慨更为深沉,意味更为悠长,而在质实的描写之中,最后宕开一笔,也显得极为空灵。那激荡胸怀的感情,与景物相融合,收到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在音韵对偶上,全诗四句一转韵,第一、三、五段为*声韵,第二、四段为仄声韵,*仄相间,形成起伏跌宕,顿挫回环之感。句子以散行为主,但除第五段外,其余每段都是散偶相间,即每段开始二句为散行,后两句为对偶。这样,“隔联间以对仗,壁垒森严”(《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黄培芳评)。这些都更有利于表现诗中那种豪健挺举、深沉悲凉的兴亡之叹。
荒城临古渡的对应古诗
形容荒城的古诗
描写荒城的古诗
也应四海少荒田的古诗
最荒芜对应的古诗句
晴翠接荒城的整首古诗
应城的古诗人
临川之城东的古诗
四海八荒渡劫的说说
赞美临海长城的古诗
关于临涣城址的古诗词
兵临城下的雁门关古诗
饥荒boss来临人物台词
众志成城渡难关的古诗句
与中国城市对应的古诗
临沂创城标语
有关临海或江南长城的古诗句
与古诗江城子对应的悲切诗
写在临安城旅店墙壁上的古诗
荒山的古诗
饥荒的古诗
摆渡人金城武台词
渡己的古诗
带八荒的古诗
荒寒的古诗
荒地的古诗
有争渡的古诗
带渡的古诗
舟渡的古诗
带有颜荒的古诗
描写植物的古诗词
以乐衬哀的古诗
关于尊师的古诗词
古诗文中的情丰厚
朋友背叛的古诗
杜甫思念家乡的古诗
侧面描写的古诗
古诗巴东三峡歌的插图
赞美劳动者的古诗
关于蝴蝶与花的古诗词
有关古诗的故事一百字
哪些被污了的古诗
含有白云黄云的古诗词
描写儿童出来玩的古诗
高考语文必修的古诗考不考
祸从口出的古诗词
沙漠中的绿洲古诗词
夸人颜值高的古诗词
开头是带春的古诗词
六个字的秋的古诗
风的古诗简笔画
屈原最具代表性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三十首
古诗75首的四首歌无双
关于凤凰浴火重生的古诗词
古诗词在田字格里的书写
晚生的古诗词
赞美八一广场的古诗
关于鲁迅爱国的古诗整首
三国演义有关的古诗文
古诗十九首虚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