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关于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7) 语录(8) 说说(4) 名言(6) 诗词(237) 祝福(1) 心语(146)

  • *古代皇帝谥号的分类

  • 古代
  • *古代皇帝谥号的分类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古代皇帝谥号的分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设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所谓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大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谥号、庙号的选定,成为*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一、谥号的分类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二、谥号的历史沿革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来称作徽号。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阅读全文]...

2022-03-24 05:57:38
  • 古代皇帝春节的贺词

  • 贺词,春节,古代
  • 古代皇帝春节的贺词

      元旦开笔仅是春节文化的一种*俗,但作为一国之君,他的祈望反映的是其执政思想和理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皇帝春节的贺词,欢迎阅读。

      清朝皇帝元旦开笔的内容,不像民间那样仅仅写两句话,其开笔吉字,多者上百字,少者几十字。祈望*巩固、国家安定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是清朝每个皇帝开笔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两项内容。如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在朱笺上分别写下的吉字是“春韶介祉,开笔大吉”和“一入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天下太*,民安乐业,边尘永息,大吉大吉”。

      除江山社稷和农业收成外,针对上一年发生的大事难事,在清帝开笔中也有所祈求。如,雍正是经过一番兄弟相残的'激烈争夺当上的皇帝,他虽然用严厉手段逐渐剪除了异己势力,但宫中并不安宁,所以雍正帝在位前8年中,有6年的元旦开笔他都祈求“一入新年……宫中清泰*安”“……宫中清吉和宁”等。雍正八年,皇帝得了一场大病,经过一场生死大劫后,在九年元旦开笔中他写下“新年节令……无灾无病,此吾之愿也”,期望的是自己身体健康。

      乾隆帝初掌*时,用的是雍正帝留下的老班子。这些雍正旧人,尽管都对这位新皇帝俯首帖耳,但乾隆帝使用起来并不得心应手,他深感缺少自己十分中意的人才,所以在乾隆二年至四年的元旦开笔中,每年都有“敷政宁人……贤才挺生”“贤才汇征,为邦家光”的祈望,表达了他迫切渴望多得人才的心情。

      乾隆多年养成了*惯,每年元旦他都要亲自书写《心经》一遍。沐浴入寝前,老皇帝梳理了一下紧张繁忙的一天中发生的一切,种种情景历历在目。于是他写下了《丙辰元旦》诗。诗尾两句“虽云归政仍训政,两字心传业与兢。”与晨起时开笔诗中的“后兹岁月听而已,那复劳劳计几旬”相比较,多了许多的庄重与沉着。此时,紫禁城的另一端的毓庆宫中,新登基的嘉庆皇帝也正在创作一首赠题为《丙辰元旦》的诗:玉律先春丰茂宣灵台重纪丙辰年乾隆建极亿龄启嘉庆承恩万福延紫禁葱茏凝瑞雾金炉纷郁结祥烟渺躬寅荷苍生祉钦若皇衷格上天。诗句中充满了无尽的诚惶诚恐。

      乾隆十二年至二十五年西南、西北战事期间,皇帝开笔中年年都有“西海早靖”的祈愿。十四年开笔中写道:“早*金川,奏凯班师,大吉。”二十年写道:“天下太*,远夷归化……四海宾服,九州丰乐。”二十四年写道:“*定回部,大吉大利……早开捷音,如期应愿。”

      拓展:【开笔仪式寓意:金瓯永固玉烛常调】

      清朝时期称春节为元旦,元旦开笔,又叫“元旦举笔”“元旦动笔”,本来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俗,即元旦这天,人们在红纸笺上写两句话,第一句话写“元旦开笔”,第二句话写自己当年最大的心愿,如“元旦开笔,百事大吉”“元旦开笔,读书进益”等。清朝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仿民间*俗举行元旦开笔,但是清帝的元旦开笔活动,较民间不仅增加了庄重的礼仪程序,而且在内容上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政治意义和思想内涵。

      其开笔仪式具体是,皇帝大年初一起床洗漱后,须赶在子刻时分,到养心殿东暖阁研墨开笔。东暖阁窗纸通明,故曰“明窗”“取明目达聪之义”。是时,在紫檀长案上,先置一寓意大清疆土、*永固的“金瓯永固杯”盛入屠苏酒,然后点燃一支蜡烛,再用朱漆雕云龙盘,中盛古铜八趾吉祥炉和两个古铜香盘,将笔管先在炉上微熏,然后用这笔端曰“万年青”、笔管镌“万年枝”的专用万年枝笔,写下对新一年的希望、期盼和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吉字写在两种纸上,一般先用红笔在黄纸上写数句,再用墨笔在红纸上写数句;或在黄纸上,先用红笔书中行,再用墨笔书左右行。写完后,皇帝亲自把所用物件收拾好,交人收贮,备来年开笔时再用。写好的吉字则放入专门的黄匣内封存,不许任何人拆看,等到第二年开笔,写的吉字仍放入该匣。一直到这位皇帝去世,他所写的元旦开笔吉字均完整地封存在内,甚至要求其子子孙孙,都“不许开看”。

    [阅读全文]...

2022-05-22 21:50:57
  • 关于皇帝的诗句

  • 皇帝十八年,立夏前二日。烟消雨开霁,天朗云献矞。——董纪《游山联句》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阳公主家。——王翰《飞燕篇》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居易《杜陵叟》

    昔事*帝,堂堂立玉墀。——刘克庄《挽搏谏议三首·昔事*帝》

    远如上古诸皇帝,卒弃四海归山冈。——楚石梵琦《北邙行》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白居易《贺雨》

    若节春秋,皇帝戾止。——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方之皇帝,爝火太阳。——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开元皇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刘禹锡《*齐行二首》

    思皇帝统,积累艰勤。——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皇帝明哲,问学日新。——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皇帝曰咨,尔公尔卿。——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天锡皇帝,为天下主。——韩愈《元和圣德诗》

    天锡皇帝,多麦与黍。——韩愈《元和圣德诗》

    天锡皇帝,厖臣硕辅。——韩愈《元和圣德诗》

    天锡皇帝,与天齐寿。——韩愈《元和圣德诗》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元稹《连昌宫词》

    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李绅《赠毛仙翁》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救黔首。——苏轼《石鼓》

    恭惟皇帝陛下,躬履至仁,诞膺眷命。——苏轼《紫宸殿正旦教坊词致语口号》

    至元皇帝初,万国同车书。——危素《送*远之静江蒙古学正》

    天谓皇帝,既付所覆。——宋祁《顺祀诗》

    恭惟皇帝,继文之始。——蔡襄《亲祀南郊诗》

    拂晓贺春皇帝阁,彩衣金胜*龙衣。——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玉律总颁皇帝朔,金莲尝赐*臣筵。——刘麟《颁朔待漏》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杜牧《河湟》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白居易《梦仙》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梅尧臣《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昔事*帝,弱羽参高翰。——刘克庄《杂兴·昔事*帝》

    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浚哲自天。——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阅读全文]...

2021-12-16 02:39:53
  • 《皇帝的新装》的续集

  • 写作
  • 《皇帝的新装》的续集(通用30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皇帝的新装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皇帝胆怯而气愤地回到宫殿后,勃然大怒,一边穿着新衣服一边吼着:“快把那两个骗子押上来!”

      那两个骗子被大内侍卫捆绑了起来,押上殿堂。可他们看起来并不恐惧,而是摆出一副傲然的样子。皇帝怒冲冲地问他们:“你们为何要处心积虑地如此羞辱于朕,你们难道不怕杀头吗?”其中的一个骗子义愤填膺地说:“我正是前礼部侍郎之子。当年,家父只是不小心弄脏了你的新衣,你却一怒之下,将我一家三十多口满门抄斩。在母亲的蔽护下,我幸存了下来。”他指了指另一个骗子接着说:“他是边塞的一位*民,他家好心收留了我。而却因为你的昏庸无能,只知道换新衣服,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敌军攻破了城门,到处抢劫掠杀,我们两个苟活至今,虽不能为家人报仇,却让你受到了天下人的耻笑,此生足矣。”说着二人朝着柱子用力地撞去额,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说时迟,那时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皇帝却叫大内侍卫把他们就了下来。大臣们都惊呆了,那两个人也带着无尽的疑惑被押进了打牢。

      夜渐深了,皇帝没有入睡,也没有提及换新衣服的事,而是在宫殿里默默的坐着,久久没有入睡。

      天刚蒙蒙亮,皇帝就把你两个人传了进来。皇帝面容憔悴,看来是一夜未能入睡,也想了许多。可他笑容满面地扶起了那两个人,并解开了绳子,客气而坚定地说:“壮士昨日一番话暮鼓晨钟,犹如当头棒喝,朕恍然大悟。今后将痛改前非。”说着三人齐声大笑。

      后来,皇帝勤于政事,赶走了入侵者,把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文可比尧舜,武可比秦皇汉武。那两个人也因才能出众,胆量过人,被封为国师,受万人景仰。

      “岂有此理!我是一国之君!谁敢嘲笑我!你,把所有嘲笑我的人都给我抓起来!”受骗的皇帝参加完*后,非常气愤,正指着一名骑士大声喊叫着。看他那样子,简直快要疯了。

      又气又累的皇帝回了宫,一头扑在床上,并命令所有的人都出去。躺着躺着,便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他边睡还边说:“岂有此理,你们这些愚蠢的人!”

      突然,他觉得自己胸前有什么东西在跳。一翻身,“哟,这不是我的心吗!它怎么蹦出来了?”皇帝揉了揉眼睛,想看得更清楚些,“没错,它确实是我的心呀,可……”正在皇帝不解之时,那个红红的东西竟然说话了:“不错,我就是你的心。可我现在不属于你了,因为你背叛了我,现在我要走了。再见!”说着,那心就要跳走。皇帝连忙追问:“等等,我哪里背叛了你?”“你还有脸问我?我问你,你在织布机上看见什么了?”“我……我……”“你什么也没有看见。而你那张嘴却偏要把那并不存在的布料描述得那样细致。你说,这是不是背叛我?”皇帝没有话说了。心接着说:“像你这种皇帝,是最愚蠢的。不但你自己愚蠢,还要让所有的百姓跟你一起愚蠢;百姓说了真话,你还要镇压他们……好了,说你也没用,你就要入地狱了,再见。”“喂,等等,等等!”皇帝大声地喊着。

      “等等,等等!”皇帝还在喊着,脑门上尽是汗。过了不知多长时间,他睁开了眼,用手擦了擦汗,又摸了摸前胸,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做了一场梦。

      皇帝回想着这场梦,突然大喝一声:“嘉奖所有说真话的人!”

      就这样,爱穿新衣的皇帝再也不总呆在更衣室了。他命人抓住了那两个骗子,还制定了一条法律,专门制裁那些说假话的人。从此,他和他的臣民们永远过着真诚而幸福的生活。

      那位皇帝穿上“新衣”更加骄傲地走在大街上,路两边的百姓们偷偷的议论他的衣服,皇帝心里很害怕,“心想他们在议论什么呢”,突然一阵寒风刮来,初冬的寒意使国王冻的直打哆嗦,“难道我没穿衣服,为什么我会这么冷”皇帝心里直犯嘀咕。

      骄傲的皇帝回到皇宫,看到俩个骗子正在御厨大吃大喝,他很生气,大声呵斥道:“你们俩个太让我失望了,我刚出去巡视时,人们不断的议论我。还有,风一吹冻的我直打哆嗦。你们是在骗我吗?其中一个骗子说:“黄帝陛下,您可了不起,百姓们是在夸你的新衣服是多么轻柔,那么美丽啊。全国百姓都是在羡慕您的美,如果用金丝线和黄金做成衣服那就更漂亮了,国王听了非常开心,又命令骗子马上用最好金丝线和一斤黄斤做衣服,俩个骗子高兴极了,他们又开始了有始无终的工作了。

      然而,这一切被一个年轻的将军–阿拉缇听到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早已识破了骗子的鬼计,最初只不过为了满足国王的欲望罢了,现如今,俩个骗子仍胡言乱语,骗取国家钱财,搜刮百姓们财力,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之后的几天都会到骗子的制衣房去看骗子的赶衣程度,两个骗子也是像从前一样望着空气乱夸一起,阿拉缇次次紧紧追问衣服的优点和缺点,最后,他得到一个消息,衣服怕水。数十天过去骗子拿着衣服到宫殿让国王试穿,阿拉缇对国王说:“陛下,再好的东西也有缺点,不如,我们来检验一下这件衣服的防水性吧,”国王爽快答应,也想验证一下新衣服的缺点,阿拉缇对准了俩个骗子捧衣服的角度“哗”地一声倒了一盆水,俩个骗子像俩个落汤鸡似的傻傻楞在那里,国王顿时明白被骗子耍了,气急败坏地指着骗子说:“斩了,斩了,拉出去”话刚落音,阿拉缇一刀落下,俩个骗子立刻从世界上消失了。

      从此,国王一心只关注民情,骗子制新衣成了他一生的耻辱,百姓富了,国家也从此走上了富强的路上。

      当皇帝听到“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快傻了。他心想:“如果我停止了这场*大典,不就承认了我是愚蠢的吗!”他定了定神,继续穿着“新装”在*大典上庄严地走。过了漫长的时间,皇帝终于走完了。

      他用着比以前快几倍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宫殿。他非常生气,但又不能表示出来,这让他很为难。这一夜皇帝没有睡好。第二天,自然没有上朝。有一个聪明的大臣好像看出了皇帝的烦心事。他悄悄的来到了皇帝的宫殿。对守门人说:“我可以治好皇帝的病。”守门人二话不说就让大臣进去了。他来到皇帝身边说:“陛下,你不用愁,我可以帮你。”皇帝顿时高兴起来,他就像握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大臣就大胆的和皇上说了。听后,皇帝笑了笑,立刻叫人把那个说实话的小孩的父亲和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给抓了起来。

      第二天,那些人被大臣带到了广场上,他们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每个人都被捆在十木架上,不到一会儿周围都站满了人,他们在下面不停的议论着。这时,大臣喊了一声:“打”。几个身体强壮的人就拿着鞭子对着那些捆在木架上的人打了过去,那些人不停的在喊,不停的在叫。许多围观的人都不敢看了,这时,大臣又喊了一声;“停”。那几个人就停手了大臣不慌不忙的走到了广场上的最高处。大声的对着木架上的人说:“你们这些愚蠢的人,明明自己看不见新装,还说皇帝没穿衣服。”他又转过头对着围观的人说:“如果你们也像这些愚蠢的人一样说皇帝没穿衣服,那你们的下场就和他们一样。”

      从此以后 ,没有一个人在敢提关于新装的事了,而皇帝也不再烦恼了。

      *大典举行完后,皇上和大臣们都回到了皇宫。一个大臣就对皇上曰:“皇上,老臣也确实没有看到你穿的这件衣服,依老臣之见,那两个人一定是骗子。”众大臣听完后,也都对皇上曰:“皇上,徽臣也没有看到这件衣服。”皇上听后大怒曰:“来人,把那两个骗子押上来!”两个骗子被押到皇宫内,皇上曰:“大胆狂徒!居然敢欺君罔上!来人,将二人拖出去斩首!”两个骗子听到后,都不断地向皇上哀求,想要放过他们一马。不一会,两人便命丧黄泉。

      之后皇帝依旧我行我素,什么都不管,只管换衣服,炫耀衣服。有一天夜里,皇帝在梦中梦到了*,*在梦中对他曰:“不要只天天在皇宫里换衣服,去炫耀,要记住,你也有自己的江山,你要训练好自己的士兵,以防敌人进攻!衣服对你并没有什么用!”等皇帝醒**大殿,对大臣们曰:“昨晚先帝给朕托梦,跟朕说要发展军事力量。朕以前只顾更衣,很少注意过现在的军事力量。现在的军事力量如何呀?”管军事的一名大臣曰:“回皇上:现在士兵们整天好吃懒做,不愿意听从将士的安排!”皇上听后大怒曰:“竟敢如此怠慢军心!来人,将此人拖出去斩了!”只后,皇帝又亲自挑选了一名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一个人去训练士兵。

      一个月后,皇帝来检阅兵阵,发现这些士兵被那个人训练得很出色,显得很有气质,实力也很好。皇帝非常满意。

      不久,与皇帝的国家不相上下的国家来攻打他们,皇帝赶快命人带着士兵去与他们对抗。领头的人读过很多兵书,擅长战术,于是他们战斗了三个月,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敌军。并占领了敌军城池,又多了一个国家的土地。之后,皇帝又去挨个攻打其他国家。最后,这位皇帝统一了国家。

      皇帝不忘先帝的教导,把朝廷中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受人民的爱戴。

      有一个国家的国王,他是一个非常爱新衣服的人。有一天这个国家就要混入了两个骗子,这个皇帝会经历什么呢?

      两个骗子来到皇帝面前,自称是可以做出与众不同的衣服。而且他们说自己还可以让这件衣服来验证皇帝身边的人是否忠诚。只有无可救药的人才看不见这件衣服。

      皇帝相信啦。给了他们第一桶钱和一堆线。他们在皇宫里的织布间工作,虽然织布机一直在工作。但织布机上没有任何东西。

      有一天,皇帝突然想到了骗子对他说的话。他就是让他最喜欢的大臣去看一下进度再验证一下大臣到底,是不是那个忠诚的大臣。

      大臣看到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当时大臣一直在想,为什么我看不到哇?我对皇上是那么的忠诚。

      大臣对两个骗子说:“我怎么看这上面什么也没有呢?”

      骗子告诉了大臣说:“你不是一个忠诚的大臣这衣服那么的好看,唉,为了保你姓名,我告诉你他的样子吧。”他俩描绘了一通。

      大臣回去了对于皇帝说:“皇上我什么也没看到他们知道我怕您受伤害我必须告诉您这个真相。”

      皇帝不信。把大臣打入大牢中。又派了一个比较信任的侍卫去。侍卫去了,同样也没有看见,他对皇帝的话,跟大臣对皇帝说的一模一样。

      皇帝又把他打入大牢之中他亲自带了十几个侍卫去亲自去看。皇帝没有看见他说:“你们摸着良心说谁看得见字的衣服。谁不说实话谁就被打入大牢。”

      没人说话这时骗子慌了他们说:“你看……”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打断了:“打入大牢。”

      两个骗子被打入牢中。皇帝的新装还有时间可以做。他在三天后的*上有了一番风采。

      皇帝“穿”着那两位骗子的衣服,他在风中有些瑟瑟发抖,他心想,“我一定在穿着一件可以辨别人聪明与笨拙的衣服,虽然衣服不是很厚,而且有些冷,但这样我就能知道我的臣民是聪明还是笨拙。”

      到了发表演讲的地方,人们热烈的鼓掌欢迎皇帝发表演讲,皇帝说:“我的臣民们,我穿的衣服漂亮吗?”人群鸦雀无声,皇帝又用同样的话说了一遍:“我的臣民们,我穿的衣服漂亮吗?”人群中依然寂静,几位大臣慌了,有一位大臣急中生智鼓掌着说:“皇帝的衣服真漂亮”台下的人们见什么也没有穿的皇帝如此自信自己穿了衣服,他们觉得“聪明的大臣也一定就看见了衣服,难道真是我自己愚蠢吗?”人群中议论菲菲,忽然,有一个人也跟着说“皇帝的衣服真漂亮!”事实是他什么也没看到,但是为了显示出自己很有才华,比别人厉害他就这么说了,人们见有一个人这么说,也纷纷效仿,这为了表示他自己不笨。

      最后,演讲发表的很成功,人们都欢呼皇帝有了这么一身漂亮的衣裳,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到,皇帝认为自己的臣民如此欢呼,那么他治理的国家一定人才济济了。

      在皇帝回宫的途中,有人说:“皇帝这身衣服真华丽!也一定能为皇帝挡雨吧!。”皇帝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回到了宫中与众大臣商量检测这衣服的遮雨的能力

      皇帝就与大臣们商量该如何检测,有一位智者想出了办法他说让两名士兵分别拿住衣服的两端,再让一名士兵,从上倒水而下,皇帝您就站在衣服的下面,水不会淋到你,因为这衣服具有很强的防水能力,皇帝就这么的做了,结果他被淋的一身都是水,众大臣们都傻了眼,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如何是好。皇帝面对着众大臣们十分尴尬,他自己心里明白了,他上了两个骗子的当,而那两个骗子,却早已逃之夭夭了,逃的很远很远。

      我们不要人云亦云,别人做什么叫跟着做什么,我们要学会有主见事,做适合自己的事,更要学会判断判断对,判断错,判断是,判断非。

      皇帝回到皇宫,大发雷霆,立即把两个骗子打入了大牢,责令三天后处斩。然后,他又想到了那群撒谎的大臣,把他们召集到皇宫责问。

      “你们明明没有看到我穿了衣服,为什么要撒谎,害得朕竟被臣民们取笑,你们自己说,你们该当何罪?”“皇、皇上,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啊,我们如果说了实话,不就等于承认自己不称职吗,我们实在不敢啊!”大臣们一看龙颜震怒,连话都说不连贯了。“你们还狡辩,来人啊,把他们统统给朕抓起来!”“皇上,冤枉啊!这不能都怪在我们头上啊,如果不是那个小孩子,这个谎言怎么会被揭穿呐!冤枉啊,皇上!”“等等,你说什么?都是那个小孩子惹得祸?”“回皇上,是的。”“来人!把那个小孩子给朕抓来!咳咳!”皇上气得扶住了龙椅。

      很快,在*会上说真话的那个小孩子被侍卫抓到了王宫中。小孩子从没有来过王宫,左瞧瞧,又看看,开心的很,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降临。

      此时,一个蒙着黑色面纱的人偷偷地来到小孩子身边,抱起小孩子就走,小孩子当然不肯,大哭大闹起来,那个人怕被人发现,用手指点了孩子的穴位,使得孩子睡着了。

      黑衣人把小孩子带到了皇宫外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把他交到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手里。这户人家从事经商,家境富裕,可是一直没有孩子,善良的主人见了这孩子,怜惜不已,便收养了他。

      原来,这个黑衣人并不是皇上派来刺杀小男孩的,而是皇上的额娘,皇太后派来拯救这孩子的。皇太后仁心慈善,听说了皇帝震怒这一事后,怕皇帝迁怒于孩子,就派人去找那孩子,没想到竟在皇宫找到了。皇太后知道皇上一定是起了杀心,就让黑衣人小心地将孩子带出皇宫,交给富裕一点的人家抚养。于是,便找到了姓张的这一家。

    [阅读全文]...

2022-03-05 00:29:01
  • 古代皇帝的床的句子形容

  • 古代,古风,唯美
  • 如何形容古代的床

    问题不清,朝代,品级

    最早叫榻、*,后胡床至拔步床(可以在床上开party的那种),皇上的须弥宝座,罗汉床等不一而足。

    东西摆向,床头朝东.在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看到的.当时很诧异,东西的睡觉方位不符合现代养生的观点.

    在一个类似硬板床上放的矮腿桌子叫什么。

    我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了。

    大神们行

    床榻,系中国古典家具中六大门类之一,是当今古典家具收藏备受热衷、备受人们追捧的对象。

    《广博物志》中曾有“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吕望作榻”的记载。

    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

    ”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

    ”《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

    ”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

    古代的床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

    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

    龙榻

    龙床

    我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了。

    大神们行

    是在“榻”放的矮桌么

    是不是叫“几”

    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

    *时读书,搜集了一些。

    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

    见于《诗经。

    大雅。

    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 2、皇祖:帝王的祖先。

    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

    《隋书。

    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

    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

    《商君书。

    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

    [阅读全文]...

2022-02-15 20:24:30
  • 关于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处暑古诗词

  • 处暑
  • 《处暑日二首 其一》

    清代: 弘历

    秋入已半月,暑退逮斯晨。午来婪热剧,清晖悬碧旻。

    譬彼春后寒,又如老健人。宁复厌烦歊,惟益觉逡巡。

    况乃利田功,催熟万宝均。树杪动微风,飒然爽顿新。


    《处暑日二首 其二》

    清代: 弘历

    半夏愁望雨,雨足且及时。早禾并晚谷,高田复下陂。

    均转歉为丰,非予意所期。方当庆逢年,吾民庶免饥。

    闽中报夏旱,淮下涨南涯。嗟嗟茕独哀,何由拯垫危。

    丁宁命抚恤,不待成灾题。喜*而忽远,浅衷吾不为。

    [阅读全文]...

2022-05-09 09:52:05
  • *皇帝的顺序知识大全

  • 知识
  • *皇帝的顺序知识大全

      家长的你们,是否要为孩子们收藏一下*皇帝的顺序知识咯。不要让孩子一问三不知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皇帝的顺序知识大全,欢迎收藏哦。

      1、秦始皇(赢政)——*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昏庸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

      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

      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

      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第一个皇帝

    [阅读全文]...

2022-05-24 03:26:15
  • 赵姓皇帝是哪个朝代

  • 语文
  • 赵姓皇帝是哪个朝代

      我们是一群健壮的鹿,在草原上张扬的奔跑,我们在努力追逐梦想,追逐未来。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赵姓皇帝是哪个朝代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宋朝18个是,这18个正统王朝的皇帝:

      1、太祖赵匡胤 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

      2、太宗赵炅 太*兴国元年(976)——至道三年(997)

      3、真宗赵恒 咸*元年(998)——乾兴元年(1022)

      4、仁宗赵祯 天圣元年(1023)——嘉祐八年(1063)

      5、英宗赵曙 治*元年(1064)——四年(1067)

      6、神宗赵顼 熙宁元年(1068)——元丰八年(1085)

      7、哲宗赵煦 元祐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

      8、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元年(1101)——宣和七年(1125)

      9、钦宗赵桓 靖康元年(1126)——二年(1127)

      10、高宗赵构 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

      11、孝宗赵眘 隆兴元年(1163)——淳熙十六年(1189)

      12、光宗赵惇 绍熙元年(1190)——五年(1194)

      13、宁宗赵扩 庆元元年(1195)——嘉定十七年(1224)

      14、理宗赵昀 宝庆元年(1225)——景定五年(1264)

      15、度宗赵禥 咸淳元年(1265)——十年(1274)

      16、恭帝赵德 德祐元年(1275)——二年(1276)

      17、端宗赵昰 景炎元年(1276)

      18、末帝赵昺 祥兴元年(1277)——祥兴二年(1279)

      其他的土皇帝有4个,都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1、公元300年,称帝的赵廞,年号太*,在位一年。(西晋)

      2、公元613年,称帝的赵破陈,年号太*,在位一年。(隋末)

      3、公元1103年,称帝的赵谂,年号龙兴,在位一年。(北宋)

      4、公元1353年,称帝的赵君用,在位一年。(元末)

      介绍

      皇帝是*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起源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先秦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从此天子称为皇帝。至我国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语已经很常见,如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

      皇

      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纪,是*文明初起的时代,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伏羲氏(又称羲皇),以通神明之德创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创造了五弦琴,即后来的七弦琴。而已考古发现*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三皇五帝

      帝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炎帝,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陛下

      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韩非子》已有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礼仪上不能有失尊卑。

      上皇

      上皇,是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简称。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汉高祖刘邦最终取得了胜利。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刘邦十面埋伏,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突围不成,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每天都去参拜自己的老父亲。谁知有一天当他又去参拜父亲刘太公(刘煓)时,却见父亲穿着一件旧袄,手拿扫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刘邦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搀扶父亲,而刘太公却连连后退。刘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您的父亲,也只是一个*头百姓,*头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杀头的。我也不想为这事坏了天下的法纪。”汉高祖犯了愁,对于怎样才能不失礼度地对待自己的父亲,他一直想不出个好办法。后来,有个大臣说秦始皇曾尊去世的父亲为太上皇帝,建议刘邦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帝”。刘邦听了这话大喜过望,马上举行大典,将刘太公扶上太上皇帝之位。皇帝的父亲从此就被称为“太上皇帝”,这一叫法历代沿袭下来。皇帝是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文“皇帝”一词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皇帝”是帝国的领袖,*代以来汉语中对于*以外的帝国元首虽然也有称“皇帝”,但很多常使用音译(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沙皇等)。 对应的英文单词是Emperor,作为与King(国王)的区分。

    [阅读全文]...

2022-01-26 06:36:29
  • 甄嬛是哪个皇帝的妃子

  • 历史,阅读
  • 甄嬛是哪个皇帝的妃子

      《后宫.甄嬛传》是一部很火的小说,其同名电视剧甄嬛传也是良心大剧,其实在历史上确实甄嬛确实也是皇帝的妃子,你知道是哪个皇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甄嬛是哪个皇帝的妃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甄嬛是哪个皇帝的妃子 甄嬛是历史上的哪个皇太后

      清朝雍正皇帝;历史原型为清世宗孝圣宪皇后。

      甄嬛原型简介

      中文名 钮祜禄氏

      外文名 Xiao sheng xian queen

      别 名 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

      国 籍 *(清朝)

      民 族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692年11月5日

      逝世日期 1777年3月2日

      职 业 妃嫔→皇太后

      陵 墓 泰东陵

      享 年 86

      旗 籍 满洲镶黄旗

      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史*载

      《清史稿》《清朝皇后》

      轶事典故

      身份怀疑

      对于清史稿中关于熹妃晋封熹贵妃的记录,不少人存有质疑。从现行史料看,仅在雍正八年和硕端柔公主下嫁时,内务府有关筵宴的请旨中有贵妃钮祜禄氏字样。

      在清朝,贵妃定员二人,是位在皇后之下第二等的嫔妃,地位殊尊,加上雍正朝嫔以上的嫔妃人数很少,几乎全都是登基时所册封的第一批妃嫔,也就是原王府旧人。在雍正登基**宫的嫔妃唯一只有诞下弘曕的刘贵人被晋封为嫔,其他全都是较低阶的贵人、答应、常在。因此像贵妃的册封礼这类在雍正朝应属于后宫的重大典礼不可能毫无纪录留下。而按例,晋封贵妃会制作新的金册,也会有册文内容跟册封礼的纪录,礼部、内务府应该都会留下相关请旨纪录,但至目前为止都未发现任何关于熹妃钮祜禄氏晋封贵妃的册文与册封礼的纪录,因而熹妃是否真的晋封贵妃一事仍是未知数。较有可能的情况是,熹妃虽未正式册封为贵妃,但在后宫得到了贵妃级别的待遇。在雍正八年时,年贵妃早已逝世、齐妃又因为弘时之故已失宠,因而熹妃实际上在后宫资历与地位也仅次于皇后,加上其所生的弘历更已被雍正秘定为皇太子,身为后宫资历排序第二又是未来帝母,熹妃虽未正式晋封贵妃,但获得贵妃等级的待遇也是合于情理。

      相似故事

      可溯自康熙朝的敏妃:康熙十三子允祥生母敏妃,生前虽未正式册封为妃,但其死后康熙皇帝所谕礼部内容:‘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轸悼,其谥为敏妃’。以此判断,章佳氏生前虽未正式册封为妃,但康熙帝在谕旨中直接称她为妃,可推断敏妃在生前享有妃等级的待遇,其地位亦可能高过于有正式行册封礼的嫔。

      但无论钮祜禄氏是否晋封贵妃,雍正九年皇后去世后、在皇后和皇贵妃都空缺的大局下熹贵妃成为品阶最高的妃子统领后宫。

      人物生*

      出身名门

      孝圣宪皇后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

      嫁入皇家

      钮祜禄氏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被指婚给当时26岁的胤禛,由于其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当时胤禛的封爵是贝勒,所以当时钮祜禄氏是格格身份,也没有因生下弘历提升地位,十余年间皆号格格。

      母凭子贵

      康熙年间,雍正患上了时疫,病情非常严重,几乎丧命,钮枯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雍正康复后,对其尤有钟爱。后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历于雍和宫邸。

      弘历十岁时,随父雍正初侍康熙帝,宴于圆明园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为此,钮枯禄氏更得雍正的恩宠。

      雍正登基为雍正帝,先封钮祜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

      尊为太后

      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封熹贵妃为皇太后。乾隆帝视其为*,有言必遵,有一次太后偶然提及顺天府东有废寺当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员拨款修盖,并告诫宫监,今后有事应事先看出,不应让太后劳神指派。乾隆在位期间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谒东陵,猎木兰,皆奉陪太后同行。*日与其左右不离,遇万寿节必率王大臣行礼庆贺,六十、七十、八十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别是太后八十大寿,年已六十的皇帝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使太后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善至于终身。

      安详驾薨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八十六岁的太后驾薨,举国致哀,尊谥号定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因此后世称其为孝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


      家族成员

      高祖父 萨穆哈图

      曾祖父 额亦腾

      祖父 吴禄父亲 凌柱

      儿子 弘历

      人物评价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最享福的皇后

      扩展

      甄嬛最初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十余年间皆号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看来并不受宠。直到弘历降生才得以改变。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庚午,生雍亲王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雍正即位初,封为熹妃,居景仁宫。地位次于乌拉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相继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八年(1730年),晋封为熹贵妃,为雍正朝后期后宫统摄者。

      弘历十岁时随父雍王初侍康熙帝,宴于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为此,钮祜禄氏更得雍王的恩宠。

    [阅读全文]...

2022-07-08 21:25:48
  • 阴云不是主宰宇宙的皇帝

  • 宇宙
  •   阴云不是主宰宇宙的皇帝

      

      五月的阴云

      铅灰色

      压扁了宇宙

      天空碧蓝的眼睛淹没在失明眼眶的雾幛。

      

      如银树的思想

      消隐在黑色的涂料,在深幽的石门锁内

      锈着身子

      期待一场血红色的玫瑰怒放召回它渴望神灯的锐光。

      

      如我午时的彷徨与倦乏

      惆怅坐在屋檐下

      望着天

      望着地

      鬼影在云下撒,鬼影在树枝上爬,鬼影在树荫下走。

      

      我好生害怕,好生奇怪

      而它们羞耻的

      在爬着,在走动着

      胆怯着它们的虎心,藏匿着它们的阴森,面罩着它们的隐身。

      

      无人敢说话

      高山青松垂落了七层宝塔的风铃

      不再听到僧侣超渡的南无阿弥陀佛梵语,松风浪涛铜鼓锣音

      闪电了

      打雷了

      

      我忽然梦到

      晶莹的亮光

      从天上来,从绿茵来,从溪泉来,从光的眼泪来

      一只穿着蝴蝶的光的霓衣

      驳斥,

      彷徨与倦乏没有燃烧尽的余灰,阴云不是主宰宇宙的皇帝。

    [阅读全文]...

2022-02-14 21:20:24
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向皇帝行礼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