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南北宋著名诗人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南北宋著名诗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南北宋著名诗人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南北宋著名诗人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北宋古诗《书河上亭壁》鉴赏
导语:这是一首描写的黄河的古诗,写景寓情,北宋诗人寇凖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深深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诗意。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诗人寇凖的《书河上亭壁》这首古诗词吧!
《书河上亭壁》
北宋·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注释:
①樯:桅杆。此代指船。
②危槛:高处的栏杆。
③萧萧:风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的“潮**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三、四句写远处,说萧瑟秋风中,依稀可见一片凋落的树林,林后的山脉,一半浸沉在夕阳照射中。这两句视野更远,摄像更大。就景而言,这两句是以远树远山作为前两句黄河的背景,带有灰暗的色调;前两句空旷,这两句繁富,使整个画面疏密得当,浑融一色。就情而言,前两句以景起,直言对景茫然;这两句以萧瑟秋景,表现自己凄然黯然的愁思。当时诗人被排挤出朝,眼见黄河秋色,自然因季节的转换与景物的摧伤产生愁怨。登临送目,水流无限,落叶萧萧,总是被诗人直接藉以言愁,寇凖脱去俗套,只是构出一个令人愁怨的气氛,描写出令人愁怨的场景,隐括自己的心情,更显得含蓄深致。这样,自然之景与人的感慨紧紧结合,诗境诗意都得到了全面地发挥。
作者生*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
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
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南丰人 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州司法参军,以明*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诗词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他不但善赋体,也有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如《西楼》《城南》《咏柳》等写景抒情的佳作。就“八大家”而论,他的诗不如韩、柳、欧、王与苏轼,却胜于苏洵、苏辙。词仅存《赏南枝》一首。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第一,纪实诗。
曾巩的纪实诗继承和发扬了唐代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文学传统,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曾巩所生活的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曾巩以诗歌真实描写了民生疾苦的.状况。在《追租》这首诗中,一句“山下穷割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由此抨击地方官吏“暴吏理宜除”,并提出“浮费义可削”的政策主张。这首诗没有*古代诗歌传统的写景抒情,而是赤裸裸地针砭时弊,体现了曾巩关注民生疾一脉相承。与《追租》的主题思想类似的还有:描写虫灾肆掠、揭批官忧国忧民忧时的《边将》《胡使》《嗟叹》等等。曾巩的纪实诗除了对民生疾苦毫无遮掩地写实之外,还对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政局建言献策,有力地增强了文学在*古代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咏史诗。
*古代文人雅士多偏好以咏史来借古讽今和抒**怀。曾巩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曾巩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追思感受前人中那些与他理想抱负相似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例如在《扬颜》一诗中,曾巩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再比如曾巩的《读五代史》,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借管仲与鲍叔牙之交推崇诚信道德的《论交》;表达渴望明主、隐含壮志难酬之情的《隆中》;谏言选贤举能、反对排斥贤臣的《垓下》等等。曾巩的咏史诗或委婉言志,或直言改革,其托物喻人的文笔都源于现实又立意高远,凸显了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第三,离别诗。
离别愁绪是古代诗人借诗所抒之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怀。在《曾巩集》中有100余首诗歌蕴含离别之情。例如诗合集《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显示,曾巩看望身在滁州的欧阳修返回时,离愁别绪顿生,对欧阳修的才学与人品大加赞赏。再比如《上杜相公》中所言,曾巩前去拜访仰慕已久、刚刚去职宰相的杜衍,临别时曾巩表达了对两人友情的珍重和对杜衍的敬仰之情。曾巩的此类诗歌还有:怀念好友王安石的《寄介甫诗》《江上怀介甫》;惜别友人的《送陈商学士》;感伤人才离去、叮嘱学生的《送钱生》;送别、劝慰失意者的《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送孙颖贤》;怀念、惜别亲人的景交融。此外,离别诗也是曾巩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
教育贡献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以“仁”为怀。
曾巩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他师承司马迁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强调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
曾巩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他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 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
校藏书籍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极嗜藏书,从政之便,广览博收。家里藏古籍二万余卷,收集篆刻五百卷,名为《金石录》。著作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集》和《外集》等。他都加以校勘,至老不倦。《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任职于史馆时,埋头整理《战国策》、《说苑》两书,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并校订《南齐书》、《梁书》、《陈书》三史。在编校古书时所作的目录序,如《战国策·目录序》、《烈女传·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梅尧臣名人名言: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
陶尽门前土,屋上先片瓦。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老树著花无丑枝。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诗。
梅尧臣名人名言: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
陶尽门前土,屋上先片瓦。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老树著花无丑枝。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梅尧臣咏兰诗,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梅尧臣名人名言: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
陶尽门前土,屋上先片瓦。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老树著花无丑枝。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诗。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梅尧臣名人名言: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
陶尽门前土,屋上先片瓦。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老树著花无丑枝。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梅尧臣咏兰诗,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唐朝著名诗人宋之问的诗句名言。
唐朝著名诗人宋之问的诗句名言
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3、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4、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宋之问
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
6、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7、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宋之问《早发始兴口至虚氏村作》
8、桂林风景异,伙似洛阳春宋之问
9、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宋之问《早发始兴口至虚氏村作》
10、叹惜春风起,飘零君不见。宋之问《芳树》
11、药栏听蝉噪,书幌见禽过。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宋之问《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扩展阅读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溪)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记载,李商隐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名人名言警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越鸟巢干後,归飞体更轻。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虎过遥知阱,鱼来且佐庖。慢行成酩酊,邻壁有松醪。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诗词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剔银灯》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4、《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5、《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6、《游庐山》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
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
扩展阅读:范仲淹的.词作
范仲淹词作存世共五首,虽然数量较少,但首首脍炙人口,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北宋建国至宋仁宗,生活享乐渐成风尚,以艳情为主要创作话题的歌词亦趋向繁荣。范仲淹于仁宗年间登上词坛,其词作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有直接写艳情者,也有跳出艳情之外者,正是过渡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刻痕迹。
《渔家傲·秋思》一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者反对入侵、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在范仲淹之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来描写边塞生活,唐人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乏真实的生活基础,因而,范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不仅如此,这首词的内容和风格还直接影响到宋代豪放词和爱国词的创作,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剔银灯·与欧阳公*上分题》和《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两词,读史、咏风景,题材宽泛,与艳情无关,与北宋前期词坛的创作风格合拍,表现了从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歌坛衰变的一个过程。
范仲淹的艳情之作(《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总是写出一种宏大的时空背景,与同时代其他词人“小圆香径”、“庭院深深”的狭深环境迥然不同。而沉挚真切、婉丽动人的风格,也极大地改变了宋人的创作观念,引导着词坛创作风气的转移,对后世词坛产生着深刻影响。
1、《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鹤楼前江水流,故人何处木兰舟。——宋登春《秋日登黄鹤楼怀刘四皋》
风雨临寒食,偏惊流浪情。——宋登春《海上寒食》
寒食孤村外,春山远寺钟。——宋登春《寒食西郊望八岭山作》
寒食东风草色新,累累高冢卧麒麟。——宋登春《清明》
家书无雁足,客路一羊裘。——宋登春《秋日上党道中怀故乡知旧》
霸业古台荒,天寒野日黄。——宋登春《会台观赛》
鸡豚秋社酒,篱落水云乡。——宋登春《会台观赛》
家家扶醉去,海月照枯桑。——宋登春《会台观赛》
客泪秋能下,人情老自知。——宋登春《九月三日方别驾携酒殽见过因怀徐荆州》
塞寒鸿雁早,江暖鞠华迟。——宋登春《九月三日方别驾携酒殽见过因怀徐荆州》
对酒怜吴语,闻歌忆《楚辞》。——宋登春《九月三日方别驾携酒殽见过因怀徐荆州》
芳草年年绿,浮云日日征。——宋登春《送嘉禾张山大征伯游大梁》
兵戈游子意,桑柘故园情。——宋登春《送嘉禾张山大征伯游大梁》
时无魏公子,谁复重侯嬴。——宋登春《送嘉禾张山大征伯游大梁》
远客不宜秋,况登江上楼。——宋登春《秋日登篸览楼》
汉广饶菰米,湘清聚白鸥。——宋登春《秋日登篸览楼》
寒砧何处发,落日动乡愁。——宋登春《秋日登篸览楼》
烛尽怜红影,诗成掉白头。——宋登春《宿郡斋》
残梦醒余沥,轻寒仗敝裘。——宋登春《宿郡斋》
鲋鱼甘涸辙,吾亦笑庄周。——宋登春《宿郡斋》
手中撚着白菩提,拄杖过头眉下垂。——宋登春《老僧》
石上晒经茶未熟,花间童子进双梨。——宋登春《老僧》
宋登春(约1515——1586),字应元,号海翁、鹅池,明代诗人、画家,在世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真定府冀州新河县六户村(今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新河镇六户村)人。
候过清明节,人忙谷雨天。——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茶时偏麦熟,馌日又蚕眠。——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作客何其久,回头昨少年。——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乐事丘园旧,良辰景物妍。——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树树飞蝴蝶,山山答杜鹃。——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鹧鸪多草际,翡翠只沙边。——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两三江上阁,七八渡头船。——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风雨归渔筏,朝昏响涧泉。——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笋蕨纷投筥,鱼盐各守廛。——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檐堆柑子大,盘货荔枝鲜。——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长歌爱樵答,短笛羡牛牵。——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九日登高屐,中秋斗饮拳。——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踏青衫楚楚,访友带翩翩。——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江湖宁此志,漂泪竟成缘。——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积面尘难扫,骑驴蹇岂鞭。——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化缁原是素,入梦必于田。——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归来他日事,先倩画图传。——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邹鲁风今到海滨,三年吹暖八闽春。——宋湘《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其一》
诸生莫错马融帐,天下能闽郭泰巾。——宋湘《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其一》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关于南北宋著名诗人的古诗
有关北宋的古诗
蚕妇北宋的古诗
有关南朝北宋的古诗词
水南北的古诗
带南北的古诗
北宋张载名言
北宋的爱国古诗
北宋初期的古诗
古诗上的北宋指的是
北宋苏轼的古诗
和北宋有关的古诗
带有南北的古诗
北宋的范仲淹的古诗
北宋苏辙的寒雨古诗
一日游北宋的古诗
北宋的百家姓的古诗
描写北宋的古诗句
王安石北宋的古诗
北宋八大家的古诗
南北气候的古诗
古诗中带南北的
带南北两字的古诗
南北统一的古诗
南北差异的古诗
踏莎行北宋晏殊的古诗
与北宋有关的园林古诗
北宋大诗人的古诗词名句
南北的古诗词
金兵入侵北宋的古诗
鼓励学生全力以赴的古诗
形容男爱女的古诗词
江南春古诗里的背景音乐
黄庭坚写的清*乐古诗诗意
含有知行字的古诗
最后一个字是故的古诗词
关于过年喜庆的古诗五言
赞美湖北山水的古诗词
出字古诗的四字成语
表达丢失信任的古诗
名为小寒的古诗
含地名名称的古诗词
白日依山尽的古诗粉笔字图片
爱男人的古诗
描写西湖的小学古诗
成功了不能骄傲的古诗
开心每一天的古诗
卖桑蚕丝的古诗
毒开头的古诗
悔恨终生的古诗词
农村小学古诗词的课题
有关雪的四字词和古诗
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50个字
古诗有愁情绪的
关于尝试的名人名言古诗
古诗含有哲理的诗
代牛言古诗的拼音
有关春节红灯笼的古诗
求购古诗待月的
关于元旦的古诗自编小学生
家字开头洛字结尾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