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关于九州开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九州开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九州开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九州开头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90) 说说(181) 名言(11) 诗词(9k+) 祝福(76) 心语(1)

  • 古代的九州指的是

  • 古代,语文
  • 古代的九州指的是

      “九州”是*的别称之一。古代*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九州的划分

      划分一

      豫州,起自中原、黄河下游,涉及河南、山东,为肥沃而硬的黑

      土。

      徐州(又名正东青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地为红色粘土。

      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

      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

      青州(又名东北幽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

      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为潮泥土。

      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土。

      梁州(又名正西幽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土。

      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黄壤。

      划分二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荆州(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划分三

      豫yu州、青州、徐州、扬州、荆jing州、梁州、雍yong州、冀ji州、兖yan州。

      豫州 字音同禹,地处中原,为河南的简称。华夏文明起源于河南,大禹依靠洛阳洛水中,神龟背驮的"洛书"才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所以豫州排在首位,当之无愧。

      青州 青为东方的代称,青州居东方。东岳泰山居于五岳之首,所以把九州比作“九宫格”,豫州居中,其他八州便如同八卦代表八个方位,而青州居东,便是除豫州外的首位,根据九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按照

      顺时针方向从豫州至青州开始,依次为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豫州,中原。河南

      青州,山东半岛。黄河以南,泰山及其向东。

      徐州,河淮*原。泰山以南,淮河以北。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下游。

      荆州,湖北以及长江中游

      梁州,秦岭以南与四川盆地。

      雍州,关中与陇西。甘肃和陕西一带。

      冀州,河北*原与山西高原。

      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古代的九州名词解释

      1、古代分*为九州。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冀、兖、徐、青、扬、荆、豫、雍、益九州。《尚书·禹贡》作:冀、兖、徐、青、扬、荆、豫、雍、梁;《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4]

      2、用“九州”泛指天下,全*。《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郭沫若《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5]

      3、指大九州,将全世界分为九州,*属于其中一州。战国邹衍称*为赤县神州,谓“ *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杨树达以为所举九州,自正中冀州与《禹贡》九州之冀州偶同外,馀皆名号差异;其称东南神州,与邹衍所称*名曰赤县神州者相合;疑该篇乃取自邹衍之书,所举九州之名即邹衍所称之九州。见《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据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荒芜极远之地也。”那么,四海呢?《尔雅·释地》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也有人认为,“四海”是围绕“九州”四面的海。《礼记·祭义》则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为“四海”,只是没有明确海域。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则说“四海一也”,认为“四海”是连为一体的。

      “五湖”的说法也很多。《水经注·沔水》认为“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而唐司马贞则认为“具区(即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湖”是为“五湖”。不过,*代人却把“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称做“五湖”。

      4、人皇九州

      《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三皇本纪》记载“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人皇是古蜀国的开国之君,九州是古蜀的九个行政区,分别由人皇兄弟九人管理。西汉扬雄《蜀都赋》记载:“蜀都之地,古曰梁州”,可见中州就是梁州,梁州就是首都,梁州称为“蜀都”。

      古籍记载关于九州的说法

      《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尔雅》按殷制,称九州为冀、幽、兖、徐、营、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两州;

      《周礼》按周制,称九州为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并三州。按《尚书·尧典》的说法,虞舜在禹治水之后,又就禹指九州,分治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

    [阅读全文]...

2022-04-08 22:50:24
  • 山开头的诗句有哪些(以山字开头的古诗词)

  • 1.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 《 渡荆门送别 》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3.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 杨炯 《 巫峡 》

    4.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 《 山中杂诗 》

    5.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 《 饮酒·其五 》

    6.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王维 《 山中 》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辛弃疾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8.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杨慎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9.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李白 《 送友人 》

    10.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

    1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 《 过故人庄 》

    12.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 《 绝句二首 》

    13.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 《 鹿柴 》

    1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 《 山居秋暝 》

    1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 《 江雪 》

    1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 《 春望 》

    17.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 王维 《 画 》

    18.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 《 归园田居·其三 》

    1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 《 登鹳雀楼 》

    20.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 《 鸟鸣涧 》

    21.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杜甫 《 登岳阳楼 》

    2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 《 绝句二首 》

    23.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24.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温庭筠 《 商山早行 》

    25. 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 沈佺期 《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

    26.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李白 《 关山月 》

    27.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王观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28.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29.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王绩 《 野望 》

    30.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王勃 《 山中 》

    31.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 王维 《 终南山 》

    32.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 《 送灵澈上人 》

    3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

    34.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 寇准 《 咏华山 》

    3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 《 望岳 》

    36.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王维 《 终南别业 》

    3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王维 《 鸟鸣涧 》

    38.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辛弃疾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3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 《 饮酒·其五 》

    4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李白 《 独坐敬亭山 》

    4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陶渊明 《 归园田居·其一 》

    42.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43.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 《 卜算子·咏梅 》

    44.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李煜 《 长相思·一重山 》

    4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6.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4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 《 游山西村 》

    48.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李白 《 登金陵凤凰台 》

    49.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杜牧 《 寄扬州韩绰判官 》

    50.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 * 《 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

    51.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李商隐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阅读全文]...

2022-01-15 08:53:09
  • 开字开头的古诗句

  • 文学
  • 开字开头的古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字开头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 开尊待月,卷箔披风。

      3. 开帘望天色,黄云暗如土。

      4. 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

      5. 开急为重阳,日烘深院香。

      6. 开岁才几时,已叹春事老。

      7. 开尽梅花柳渐青,东风又满会稽城。

      8. 开颜时赖酒,闭口不言贫。

      9.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10.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11.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12. 开闭善能若苦勤,奋讯光阴同一泰。

      13.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14.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15.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16. 开炉岁岁是今朝,暖气潜通称我曹。

      17. 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18.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19.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0. 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21.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22. 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

      23.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24.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25. 开邸除暴,时迈勋尊。

      26. 开门起无力,遥爱鸡犬行。

      27. 开户西北望,远见嵯峨山。

      28.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29. 开得眼来一切心,尽为好事善相*。

      30. 开禧三月初逢九,持杯来庆梅仙寿。

      1、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2、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3、开眼合眼,知而故犯。

      4、长安一夜,开遍红莲万蕊。

      5、开年定好。定把笙歌更药裹。

      6、开炉开炉,柴炭全无。

      7、开新宴,笙歌逗晓,和气满城寰。

      8、开时谁断送。不待司共花。

      9、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

      10、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

      11、开盛府,是生辰。

      12、开却天门地户闭。果然通玄理。

      13、开目和鼻指。灵龟蛇戏。

      14、开人鼻窍,入至通玄。

      15、开尽隔墙桃与杏,人间望眼何由骋。

      16、开炉岁岁是今朝,暖气潜通称我曹。

      17、开得眼来一切心,尽为好事善相*。

      18、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19、开绮燕,红蕖别馆,绿槐高屋。

    [阅读全文]...

2022-03-05 18:02:51
  • 龙头节的古诗词

  • 文学
  • 龙头节的古诗词

      二月二,龙抬头,抬走烦恼与忧愁;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幸福与满足;二月二,龙抬头,抬走苦闷与波折;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吉祥与好运。祝你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龙头节的古诗词,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二月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

      [宋]晁说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

      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

      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与尔亲。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年代:宋

      作者: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拓展:

      龙抬头为什么称为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线以上,接*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

      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第二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确实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安,五谷丰登。

      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十分讲究,也很有意思:用簸箕盛草木灰,从家门口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畜*安;从临街大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镇门避灾;将草木灰呈龙蛇状撒于墙角,以招福祥避虫害。

      老百姓过年,讲究个长长久久,圆圆满满。因此,从广义上讲,自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开始,就算过年了,到二月二龙(王爷)抬头,才算真正结束。比如陕北乡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一段民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过大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了年过完。”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不仅是苍龙“登天”之日,更是新一年的开始。

      因为二月二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春耕在即,百事开端,因此,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要举行多种纳吉活动,如舞龙灯、戴龙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龙头*俗,即二月二要理发,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一天理发呢?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而陕北在这天,不仅要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还要聚拢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扭一天,图个圆满。

      为了纳吉,连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龙”的头衔。如这天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春饼称作“龙鳞”、馄饨称作“龙眼”,馄饨面条一块煮则叫做“龙拿珠”,等等。

    [阅读全文]...

2021-11-24 01:54:09
  • 含有州字的古诗词 带州字的诗词名句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贯休《献钱尚父》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问汝*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阅读全文]...

2022-05-29 00:46:51
  • 以山字开头的古诗句

  • 以山字开头的古诗句

      1.山高市邑弦管处,烛残露湿伴香尘。

      2.山际云收云合,沙际舟来舟去。

      3.山遥遥外水萧萧,梦不到时诗自在。

      4.山绕*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

      5.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9.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10.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11.山半飞泉鸣玉珮,回波倒卷粼粼。

      12.山中有酒提壶劝,好语多君堪鮓饭。

      13.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14.山步溪桥入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

      15.山姜零落初成子,石竹凄凉半吐花。

      16.山晴更觉云含态,风定闲看水弄姿。

      17.山圃莴蔓晨灌溉,地炉芋栗夜燔煨。

      18.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

      19.山鬼海神俱长者,饶得书生穷命。

      20.山中谁信无寒食,涧上何如且采苹。

      2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2.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2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24.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25.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26.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27.山中真可玩,暂请报王孙。

      28.山室何为贵,唯馀兰桂熏。

      29.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30.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31.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32.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若空。

      3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5.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3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37.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38.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9.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0.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4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3.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阅读全文]...

2021-12-29 19:39:17
  •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

  • 重阳节,文学
  •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精选20首)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11首,欢迎大家分享。

      1、《九日言怀》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2、《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3、《九日得新字》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5、《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6、《重阳日有作》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7、《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1、《重阳东观*上赠侍郎张固》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12、《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阅读全文]...

2022-03-16 22:57:29
  • 含有头字的古诗词 带头字的诗词名句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随园诗话·卷四》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菜根谭·概论》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苏轼《西江月·*山堂》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上作》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调·其一》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上作》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阅读全文]...

2022-02-04 18:21:41
  • 关于九州的诗句

  •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月子弯弯照九州》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

    风流文物夙有人,九州共识黄山谷。——赵蕃《审知以诗送行借韵留别》

    瀑布飞千尺,芙蓉插九州。——张子翼《明远楼宴文学李半沙博士王雪溪用楼字韵》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李白《南奔书怀》

    学道初轻千里骥,收功直到九州鱼。——范梈《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首·其九》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九州四海尽帝有,何不用胡藩北隅。——曾巩《胡使》

    王甥俊气横九州,樽前为予商声讴。——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相逢掀髯但一笑,意气尚欲横九州。——程嘉燧《题画赠戚四丈八十》

    十二月牛,百户椎肥醉九州。——黄庭坚《长短星歌》

    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白居易《赠友五首》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阮籍《大人先生传》

    忆昔尧为天,十日烧九州。——卢仝《月蚀诗》

    谁能更*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薛能《折杨柳十首》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二首》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怙势陵威奋馀烈,怨气愁声九州裂。——周端臣《*行》

    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高启《姑苏杂咏·登丘操》

    海隅赤日烧九州,寰中息壤汩洪流。——杨慎《击壤图》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班固《西都赋》

    高陈九州力,百道驱归东。——陈陶《涂山怀古》

    重登大学领儒流,学浪词锋压九州。——王建《寄上韩愈侍郎》

    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王褒《九怀》

    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王褒《九怀》

    雄名与英概,一日倾九州。——许衡《读东门行》

    杜陵半九州,诗史入嘉话。——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诏书朝下遍九州,岳渎百神俱祷求。——司马光《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匡庐挽归辔,名字横九州。——孙应时《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公还为雨泽九州,多为高安添滴雨。——姚勉《送陈纠任满归》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屈原《离骚》

    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李贺《吕将军歌》

    九州骏奔,百辟咸事。——《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于赫明堂》

    万钟嵯峨剑头米,九州几何太仓秕。——项安世《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

    俯视黄尘盖九州,悠悠凡梦何时晓?——张羽《松阴梦词》

    九州排怒涛,壮哉天地根。——解缙《题吴山伍子胥庙》

    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王撝《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阅读全文]...

2022-04-02 21:11:12
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 句子
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 语录
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 说说
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 名言
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 诗词
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 祝福
九州开头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