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有木和月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木和月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木和月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木和月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木兰诗》的古诗原文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的古诗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1、唧(jī)唧: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2、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3、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4、惟:只,另作“唯”。
5、何:什么。
6、忆:思念,惦记
7、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8、可汗(kèhá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0、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
11、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指代父从军)。市,买。鞍马:马匹和乘马用具。
12、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3、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4、辞:离开,辞行。
15、溅(jiān)溅:水流激射的声音。
16、旦:早晨。
17、暮:夜晚。黑山: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北史·蠕蠕传》:“车驾出东道,向黑山”。
18、但闻:只听见。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啾(jiū)啾:马叫的声音。公元429年,《北史·蠕蠕传》:“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19、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指战争。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20、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李善注:“金,谓刁斗也。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21、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
22、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3、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
24、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5、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26、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7、不用:不为,不做。尚书郎:官名,魏晋以后在尚书台(省)下分设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务的官通称尚书郎。
28、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骑速回故乡。
29、郭:外城。扶:扶持。将:助词,不译。以上二句是说父母互相搀扶着到城外来迎接木兰。
30、姊(zǐ):姐姐。
31、理:梳理。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2、霍(huò)霍: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一说,刀光闪动疾速貌。
33、著(zhuó):通假字,通“着”,穿。
木兰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兰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代: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
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舴艋(zéměng):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竞:指赛龙舟。
笋柱:竹竿做的柱子。
并:并排。
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
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
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放:停止。
中庭:庭院中。
杨花:柳絮。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下片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女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后句中着一“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词里表现作者喜爱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也欣赏夜深: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兴趣还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传诵的名句,*认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文学创作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谓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具见阿袁《宋词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古诗词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木兰诗》全文的主旨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作者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有载),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其先祖为太原曲阳人,高祖郭宁,因官始居郓州。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
神宗元丰七年(一〇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唉……唉……”花府内传来一阵叹息,是谁为何事叹息呢?她就花老爷的小女——花木兰。
花木兰从小跟着花老爷*武,花老爷是朝廷的将领,因花甲之年而还乡养老。木兰从小好学,玩枪弄棍,当是强身练体,织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木兰为何事叹气呢?”花姐问 。
“姐姐,我是担心昨夜军贴上有爹爹的名字,如今爹爹岁数已高,如何能与敌军打战呀?”
“是呀,我也挺担心的,你看咱家也没长子,小弟又太小,如何能替爹打战呀?”花姐忧愁地说。
因朝廷将领不足,花老又曾带兵打战百战百胜。所以点名让花老去。
木兰左思右想。“咦!”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木兰高兴地笑着说。
”妹妹有何高见哪?“花姐说。
”待会接你就会知道的。“木兰神秘兮兮地说。
”好,木兰还不肯说,那姐姐我就拭目以待喽!“花姐笑着说。
”老爷,外面来了位身穿铠甲的将军,说要见您 。“下人说。
”让他进来吧!“花老爷说。随着,那位将军跟着下人进来。
”请,将军。“下人说。
”好“将军说。
”花老爷,您老不认我了吗?“那位将军说。花老爷左看右看,上下打量了将军一番。
”这位壮士,老夫真的不认识你,请问你尊姓大名呀?“花老爷说。
”哈哈,爹,是我呀,我是木兰呀!“花木兰笑着说,随手摘下头盔。 呀!木兰,真是木兰,呀!”花府人吃惊地说。木兰,你怎么穿成这样?”花母问。“对呀,怎么回事?”花父又问。 “哎呀,我想去打战,保卫国家。”花木兰说。“荒唐,简直荒唐至极!不可理喻!你一个女孩子怎能打战呢?!”花父气急败坏的说。“是呀,木兰哪,听娘的',不要去。”花母劝道。你该不会是想替父从军吧?”花姐说。“哦!木兰姐变成哥哥喽!”花弟笑着说。“爹,如今年势已高,不适打战,就让木兰我替你出征吧,一是代您出征,二是保家卫国啊!”木兰昂搜挺胸地说。“可是你是女孩子呀,军营不是你女孩子进去的。”花父花母异口同声说。“我穿成这样,连你二老都认不出来,其他人就更难知晓了。”花木兰说。“既然木兰决心已定,爹娘就答应了吧!”花姐替木兰说道。花父冥思苦想了很久。“好吧,那就去吧,从军艰苦,可得保重身体啊!花父定叮叮嘱说。
”木兰,敌军来势凶猛,万事可要但心,娘只能盼你凯旋归来。“花母说着,泪水模糊了眼睛,满是不舍。
”妹妹,你这一去,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这是姐姐绣的荷包,想家了,就拿出来看看。“花姐说着就掏出一个荷包递给木兰。
”木兰姐,你要当大英雄啦,弟弟会想念木兰姐的。“花弟笑着说。
”好,爹娘多保重,姐,你要照顾好爹娘和小弟。木兰走了。“木兰跪下给爹娘磕完头,上马走。
”木兰啊!保重啊!—— “花姐和花父母向木兰背影喊。木兰快马加鞭地赶往军营。路上遇到两位将领。 ”请问兄台这是去哪儿?“花木兰问。
”我们是赶往军中的士兵。看兄台你这身装扮,也是军中将军吧?“其中的一位说。
”我姓花,叫木——“木兰心想:要说我叫花木兰的话,他们肯定会怀疑我是个女的。
”怎么了,花兄叫什么?“另一位说。
”哦,我叫花木棣。“花木兰说。
” 花兄名字果然与众不同,好,我叫赵斌。“赵兄说。
”我叫陈晋元。“陈兄说。
”那我们就一起同行吧!“陈兄说。
”既然这样,我们就结拜兄弟吧。我是大哥。“年龄更大的陈兄说。”花弟,那你就年龄最小,我俩就叫你花弟吧!“
赵兄说。三人一起赶往了军中。
”花将军,敌军向我军发起强烈进攻,我军快顶不住了。“战士甲急切说明。
”走,我去会会敌军!“木兰胸有成竹地说。
”杀呀——,弟兄们,上!“木兰视死如归的左一刀右一枪得和敌军展开生死搏斗。
”花弟,刚才在战场上,你功夫不凡呐,把敌军杀得落花流水,仓皇而逃。陈某佩服,佩服!“陈兄说。
”是呀,花弟果然厉害!“赵兄称赞说。 ”大哥,二哥严重了,只是我练的一些三脚猫的功夫哪比的上你们武艺高强呐!“木兰说谦虚地说。
战斗十多年,我军已将敌军打退,我军凯旋入朝。皇上赏赐木兰等人后,恩准回乡。陈兄与赵兄陪同木兰去花家做客。走到城门。花府上下都来迎接。
”花伯父花伯母好。“陈兄赵兄一同向花父花母行礼。
”爹,娘。我回来了!“木兰流着泪说。
”好,回来就好。“花父花母说。木兰跟姐姐走进房间,换回女装。出来见大家。
”这位是——。“赵兄和陈兄说。
”我是花——木——兰——。“木兰说。
原来木兰是个女孩,同行二人惊得呆立着。
带月的古诗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带月的古诗(精选31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
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8、《月》
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
古诗 带拼音木兰诗
《木兰诗》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
mù lán shī
木 兰 诗
jī jī fù jī jī ,
唧 唧 复 唧 唧 ,
mù lán dānɡ hù zhī ,
木 兰 当 户 织 ,
bù wén jī zhù shēnɡ ,
不 闻 机 杼 声 ,
wéi wén nǚ tàn xī 。
唯 闻 女 叹 息 。
wèn nǚ hé suǒ sī ?
问 女 何 所 思 ?
wèn nǚ hé suǒ yì ?
问 女 何 所 忆 ?
nǚ yì wú suǒ sī ,
女 亦 无 所 思 ,
nǚ yì wú suǒ yì 。
女 亦 无 所 忆 。
zuó yè jiàn jūn tiē ,
昨 夜 见 军 帖 ,
kè hàn dà diǎn bīnɡ ,
克 汗 大 点 兵 ,
jūn shū shí èr juàn ,
军 书 十 二 卷 ,
juàn juàn yǒu yé mínɡ 。
卷 卷 有 爷 名 。
ā yé wú dà ér ,
阿 爷 无 大 儿 ,
mù lán wú zhǎnɡ xiōnɡ ,
木 兰 无 长 兄 ,
yuàn wéi shì ān mǎ ,
愿 为 市 鞍 马 ,
cónɡ cǐ tì yé zhēnɡ 。
从 此 替 爷 征 。
dōnɡ shì mǎi jùn mǎ ,
东 市 买 骏 马 ,
xī shì mǎi ān jiān ,
西 市 买 鞍 鞯 ,
nán shì mǎi pèi tóu ,
南 市 买 辔 头 ,
běi shì mǎi chánɡ biān 。
北 市 买 长 鞭 。
dàn cí yé niánɡ qù ,
旦 辞 爷 娘 去 ,
mù sù huánɡ hé biān 。
暮 宿 黄 河 边 。
bù wén yé niánɡ huàn nǚ shēnɡ ,
不 闻 爷 娘 唤 女 声 ,
dàn wén huánɡ hé liú shuǐ mínɡ jiàn 。
改编木兰诗搞笑版古诗
《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改编木兰诗搞笑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改编木兰诗搞笑版(1)
呼呼复呼呼,木兰躺床睡,不闻呼噜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叹,问女何所伤。女亦有所叹,女亦有所伤。昨夜翻零食,爷娘大扫除,零食十二袋,袋袋被没收。阿爷发跑圈,阿娘罚跳绳,愿意去运动,从此当刘翔。
东市买牛奶,西市买面包,南市买汉堡,北市买鸡腿。旦辞爷娘去,暮宿小吃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煎饼油亮黄灿灿。旦辞爷娘去,暮至拉面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牛肉拉面香喷喷。
万里坐火车,关山骑单车。朔气穿单衣,寒风迎面来。小吃店破产,拉面馆倒闭。
飞机到北京,开始再就业。中餐馆成立,钞票滚滚来。同事问所欲,木兰不用钱多多;愿意穿阿迪,飞速跑回家。
爷娘闻女来,开门忙外轰:阿姊闻妹来,急忙收零食:小弟闻姊来,慌忙藏饮料。开我大宅门,坐我*梦思,脱我名西服,着我红睡袍。见菜身手抓,见饭早空底。抬头瞪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吃货。
改编木兰诗搞笑版(2)
唧唧复唧唧,想吃肯德基。不闻口水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把汉堡思,女把鸡翅忆。
昨夜见鸡券,节曰大减价。鸡券十二张,张张有鸡翅。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去肯德基,从此替爷吃。
东店买汉堡,西店买饮料,南店买鸡翅,北店买薯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汉堡香味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鸡翅香味鸣啾啾。
万里越长城,珠峰度若飞。银行送金币,皇上发毛衣。母鸡年年死,木兰十年归。
归来见孔子,孔子坐天堂。鸡券十二张,赏鸡百千筐。孔子问所欲,木兰不愿做天使,愿驰千里鸡,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啊姊闻妹来,想吃肯德基: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准备吃。开我东阁锅,取我西阁勺,脱我战时袍,著我餐时巾,当窗取碗筷,对镜吃起来。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这么馋。
雄兔嘴三瓣,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吃,安能辨我馋不馋?
拓展知识:
《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六月的古诗(精选17首)
导语:六月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季节。一切都在肆无忌惮地疯长,尤其是那夏天的绿色,又浓又深,霸占得漫山遍野,虽然是映衬着花朵,但事实上却是绿肥红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六月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意: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意: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四、《山亭夏日》
【晚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诗意: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五、初夏睡起
【南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意: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六、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意: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七、初夏游张园
【宋】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诗意: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八、客中初夏
【北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诗意: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
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十、夏意
【北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月的诗句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1、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3、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和凝《喜迁莺晓月坠》
4、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5、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6、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7、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8、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杜甫《宿赞公房》
9、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10、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11、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2、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13、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4、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15、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6、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李白《夜坐吟》
17、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18、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19、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黄庚《临*泊舟》
20、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3、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24、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2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6、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27、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8、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29、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30、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31、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刘翰《好事*花底一声莺》
3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3、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34、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5、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6、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37、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杜牧《早雁》
38、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刘沧《经炀帝行宫》
39、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40、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明月上高楼》
41、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42、霜风洗出山头月。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4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4、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45、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46、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47、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48、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49、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50、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一、一月或正月(古人关于一月的别称有: 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等)
1、先秦·佚名·《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
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
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独。
2、唐·白居易·《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3、唐·李贺·《正月》: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4、唐·赵璜·《正月》:正月今朝半,阳台信未回。水芹寒不食,山杏雨应开。世网留三宿,真源寄一杯。因声谢猿鸟,岁晏会归来。
二、二月(古人关于二月的别称有:如月、杏月、丽月、令月、仲阳、仲钟、大壮、酣春、仲春、夹钟、卯月等)
1、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唐·白居易·《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4、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宋·欧阳修·《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6、宋·曾布·《二月》:二月春华已半归,江天况值雨垂垂。山梅倏忽花经眼,园杏须臾子满枝。
7、宋·晁公溯·《二月》:门外春寒数日风,登楼聊恃醉颜红。水浮渺莽春畦外,山在冥茫暮雨中。
8、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三月(古人关于三月的别称有:桃月、蚕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等)
1、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唐·李白·《赠钱征君少阳》: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3、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前丞相嗔。
5、唐·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6、唐·温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7、唐·韩偓·《三月》: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8、宋·晏殊·《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9、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0、宋·郑獬·《三月》:三月江南梅子青,春游已过画船横。酒怀索寞人初倦,已喜金杯弄水声。
11、宋·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2、宋·苏轼·《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3、宋·晏几道·《蝶恋花·碾玉钗头双凤小》:碾玉钗头双凤小。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嫩曲罗裙胜碧草。鸳鸯绣字春衫好。三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水调声长歌未了。掌中杯尽东池晓。
14、宋·晏几道·《生查子·轻轻制舞衣》:轻轻制舞衣,小小裁歌扇。三月柳浓时,又向津亭见。垂泪送行人,湿破红妆面。玉指袖中弹,一曲清商怨。
15、宋·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16、宋·许月卿·《三月》:三月春如少年时,了知造化最儿嬉。智行无事柳飞絮,道法自然花满枝。锦乡园林天富贵,神仙院落月清奇。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
17、清·曹雪芹·《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8、清·吴锡麒·《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四、四月(古人关于四月的别称有: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等)
1、先秦·佚名·《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2、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8、《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带有木和月的古诗
烧木炭的岁月古诗
带木又带月的古诗词
句中有古木新月的古诗
含有古木月亮的古诗句
木槿花西月锦绣的古诗
月色与树木的诗句
有关树木月亮房子的古诗
减字木兰花新月的古诗
端木落月的台词
关于木木的古诗
木叶落木的古诗
木簪的古诗
木清的古诗
会木的古诗
水木的古诗
虬木的古诗
箐木的古诗
木梅的古诗
木梨的古诗
风与木的古诗
古诗有木字的
建木的古诗
木府的古诗
含的木古诗
有语有木的古诗
白木的古诗
属木的古诗
木匠的古诗
木字多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