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关于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133) 说说(184) 名言(38) 诗词(2k+) 祝福(57) 心语(237)

  • 初中物理声现象练*题

  • 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声现象练*题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初中物理声现象练*题,欢迎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

      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 ,所以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能够传播是由于有传播声音的 ,它包括一切 、 和 物质。

      3.在15℃的环境中,声音在空气的速度是 k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与 有关。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 (填 “能”;“不能”)

      4.如图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组成, 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土电话”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5.我们能听到雷声,是 将雷声传播到我们的耳 朵里。

      6.小明和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钓鱼的老伯伯说:“……小声点儿,鱼儿会被你们吓跑的……”。这是因为 也能传声。

      7.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音响效果。

      8. 击鼓时,阵阵鼓声是由于 而产生的,并通过 传入人的耳朵。

      9. 小明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了一下水管,小红在管子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由 传播而来,第二次听到的声音由 传播而来,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由 传播而来的。

      10.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的振动,这一振动经过 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1.声音通过 、 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12.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m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 m /s )

      13.如下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14.据说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如上图所示,贝多芬是利用 的方式听到声音的。

      15.如右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 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产生的;如右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 可以传播声音。

      16.双耳效应是说: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 般 ,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 ,这些差异使双耳能准确地判断声源的 和 。

      17.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不一样,这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18.物体在1s的时间振动1次,频率就是1Hz。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限度。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 频率范围大约是 Hz到 Hz。超过 Hz的叫超声波,低于 Hz的叫次声波。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说明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 声波。

      19.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带花蜜飞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比不带花蜜时的低。

      20.乐器分为 、 、 几类,其中 、 是打击乐器。你吹过笛子吗?笛子有一条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手指,就会改变 ,从而改变 ,就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2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二、选择题

      1.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于2003年乘坐航天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仓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

      A. 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 B. 所以传到人体中去了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D. 鼓面停止了振动

      3.关于水波、声波、无线电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三种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 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水波能在空气中传播

      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被悬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小球仍能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B小球不能被弹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C小球仍能被弹开,也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D小球不能被弹开,也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5.下面乐器中靠弦振动发音的是: ( )

      A.鼓 B.竹板 C.琵琶 D.锣

      6.下面乐器中靠空气柱振动发音的是: ( )

      A.口琴 B.笛子 C.箫 D.镲

      7.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 : ( )

      A.饼干太干了。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

      D.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8.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阅读全文]...

2022-07-27 22:29:41
  • 小升初古诗必备练*题

  •   趣味小练*:

      1.填颜色:

      (1) __毛浮__水,__掌拨清波。(2) __日依山尽,__河人海流。

      (3) 日暮__山远,天寒__屋贫。(4) 两个__鹏鸣__柳,一行__鹭上__天。

      (5)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桔__时。

      2.填数字:

      (1) 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

      (3) 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4) 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__日还。

      (5) 碧玉妆成__树高,__条垂下绿丝绦。

      3.填植物:

      (1) 离离原上__,一岁一枯荣。(2) 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__花始盛开。

      (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花村。 (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少一人。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__渔火对愁眠。

      古诗文中“游”名胜。

      下列写的是哪处名胜吗?它属于哪个省(市、县)?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

      (1) __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2) 不识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3) 京口瓜洲一水间,__只隔数重山。 ( )(4) 劝君更尽二杯酒,西出___无故人。 ( )

      (5) 朝辞__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6) 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

      (7) 即从__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_关。 ( )

      (9) 故人西辞__,烟花三月下扬州。 ( ) (10) 欲把___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

      下边所选古诗句中,每句都有一个动物名,请你把它们填出来。

      1.柴门闻( )吠 2.千山( )飞绝3.射人先射( ) 4.不是养( )人

      5.牧童骑( ) 6.意欲捕鸣( ) 7.处处闻啼( ) 8.但爱( )美

      9.两个( )鸣翠柳 10.一行( )上青天 11.*( )声啼不住 12.故人西辞( )楼

      13.月落( )啼霜满天 14.添得( )四五声15.早有( )立上头 16.怕得( )惊不应人

    [小升初古诗必备练*题]

    [阅读全文]...

2022-04-28 01:21:28
  • 小升初语文古诗练*题

  • 语文
  •   1、按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 )楼,烟花三月下( )。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4)(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

      (10)晓看红湿处,花重( )。

      (11)(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

      (13)( )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请你根据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

      3、给下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 )山远,天寒( )屋贫。

      (2)( )蓑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 )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 )江水*,闻郎岸上踏歌声。

      (5)( )雀桥边野草花,( )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 ),( )银盘里一( )螺。

      (7)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8)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

      (9)(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11)( )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返景入深林,复照( )苔上。

      (13)两个( )鹂鸣( )柳,一行( )鹭上( )天。

    [小升初语文古诗练*题]

    [阅读全文]...

2022-01-24 10:49:22
  • 初中物理密度练*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密度练*题及答案解析

      *题就是一门课程或者一部教材为学生或读者提供的,可供练*和实践的、具有已知答案的问题。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初中物理密度练*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贵阳市逐步进入了全城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时代,市民可在城区内用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免费连接。手机接收的网络信息是通过

      A.电磁波传递B.铜质导线传递C.声波传递D.高压线传递

      考点:电磁波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手机接收的网络主要是通过无线电磁波来实现通讯的,首先是无线的排除A和B,电话通讯是靠无线电波而不是声波排除C。

      解答:A

      点评:掌握这道题主要是要知道手机有关生活常识还有知道手机通讯是靠电磁波而不是声波传播,常识性知识,注意理解。

      2.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越甜。这是由于熬制过程中,糖水内的水经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致

      A.凝固B.升华C.汽化D.熔化

      考点: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糖水的味道越甜,也就是说单位体积的糖水的所含的糖越来越多,水越来越少,由题干可知,在该题中这种变化的实现是通过加热,蒸发水分实现的,即这加热的过程中水发生了汽化,从液体变为了气体。A、凝固是从液态变为固体,所以A选项错误。B、升华是固态变为气体,所以B选项错误。C、汽化是从液体变为气体,所以C选项是正确答案。D、融化是从固体变为液体,本题中熬制糖水是从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过程,所以D选项错误。

      解答: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凝固、升华、汽化、熔化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理清它们状态的变换从而判断属于那种物态变化。

      3.在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以下措施属于控制噪声源的是

      A.将教室的窗户玻璃更换为隔音玻璃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D.在校园绿化带多植树

      考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难易度:中等题

      分析:控制噪声主要有三个方法:控制噪声源;在传播途径控制噪声传播;在人耳处控制噪音的接收A、在教室的窗户安装隔音玻璃属于在在传播途径控制噪声,所以A选择错误。B、学校周边工地停止施工属于控制噪声的产生,属于控制噪声源,所以本题选B。C、在教室安装噪声检测仪只是测量噪声的大小,不能控制噪声。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D、在校园绿化带植树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所以D选择错误。

      解答:B

      点评:本题重点是掌握控制噪声的传播三个方法,掌握这个知识点做这个题就比较简单了

      4.我们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发生。下列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与此类似的是

      A.运动场对正在跑步的运动员有摩擦力的作用

      B.形变的跳板对跳水运动员有弹力的作用

      C.向两张竖直放置的白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

      D.带电的橡胶棒对靠*它的.不带电泡沫小球

      考点:磁场

      难易度:中等题

      分析:A、跑步的运动员摩擦力的作用是通过之间接触摩擦,是看的见得物质发生,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形变的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作用也是通过物体之间接触产生的,是看的见物质发生,所以B选项也不符合题意。C、向竖直白纸吹起,由于伯努利原理,大气压强使纸向中间靠拢,是空气之间压强之间作用力,所以C选项也不正确。D、带电的橡胶棒对靠*它的不带电泡沫小球,这是带电电荷对物理之间吸引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发生。所以本题选D。

      解答:D

      点评:本题要充分理解磁体之间、电荷之间、摩擦力弹力和大气压强之间性质,只要理解了解这题就比较容易。

      5.定值电阻R与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2所示,现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两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24A

      B.定值电阻的阻值是灯泡阻值的3倍

      C.定值电阻与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D.通电2min,灯泡消耗的电能是180J

      考点: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难易度:较难题

      分析:由图可知,可以根据欧姆定理求得定值电阻的值R=U/I=6/0.3=20Ω;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的变化而变化,现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压为6V,利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处电流都相等的规律去判断选项,观察图像很容易得出当电流I等于0.2A时,电阻R出的电压为4V,灯泡L处的电压为2V整好符合题意,据此判断以上选项。A、当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24A时,灯泡处的电压约为4.8V,电阻R处的电压为4.8V,所以此时电路总电压为9.6V,所以A选项不正确。B、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V,由分析知灯泡的电阻为10Ω,定值电阻R已知为20Ω,故定值电阻的阻值是灯泡阻值的2倍,所以B选项也排除。C、由P=I2 R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已知灯泡电阻等于定值电阻的一半为10Ω,由图可以看出灯泡电压为2V,电流为0.2A,定值电阻电压为4V,在定值电阻为4V时,电压是0.2A,正好相等,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D、由分析知灯泡电压为2V,电流为0.2A,所以消耗电能为W=UIt=2×0.2×120=48J,消耗电能小于180J,所以D选项也不正确。

      解答:C

      点评:本题比较难单纯从题目很难入手,但是从选项来排除法就能解出此题。

      6、如图3所示,材质均匀的弧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将小球置于轨道的顶端A点,小球具有的机械能为100J。让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动,到右侧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B点时,具有的机械能为80J,随即小球向左侧滚动,当滚动到左侧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时,它具有的机械能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

      A.80J B.70J C.60J D.50J

      考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效率

      难易度:较难题

      分析:本题机械能损失主要是小球与轨道的摩擦力,第一次由于摩擦力损失机械能是20J,第二次滚动到左侧由于摩擦力机械能会损失滚动高度小于A点高度,摩擦力损失小于20J,它的机械能大小应该大于80-20=60J,小于80J,根据本题答案可以排除A、C、D,应该选B。

      解答: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虑机械能的损失,要考虑之间最大损失和最小损失机械的情况就容易解出本题。

    [阅读全文]...

2022-03-19 14:59:56
2022-03-29 18:25:49
  • 《古诗两首》练*题

  • 《古诗两首》练*题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两首》练*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读一读,写一写。

      咏 碧 妆

      紫 裁 剪 滨

      二、拼一拼,选一选。

      zhuāng chái sì zhǐ

      妆 裁 泗 紫

      zuāng cái shì zǐ

      yǒng tāo bīn chuí

      咏 绦 滨 垂

      rǒng tiāo bāng cuí

      三、比一比,组词语。

      妆( ) 裁( ) 咏( ) 滨( )

      装( ) 栽( ) 永( ) 宾( )

      四、想一想,填一填。

      1、( )一树高,万条( )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 ),( )春风( )。

      2、( )泗水滨,( )一时新。

      ( )东风面,( )总是春。

      发展练*

      快乐阅读

      春天来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边飞一边唱: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小草钻出了地面,它们挺直胸,昂起头,向四面张望着: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

      小河里,一朵小浪花冲出薄薄的冰层,一跳一跳,着急地嚷道: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

      桃树、梨树、杏树上,一个个小花骨朵张开了笑脸,你问我,我问你:听说了吗?春天已经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一起问:太阳公公,您早啊!请您告诉我们,春天在哪儿呀?

      太阳公公笑了,他说:美丽的孩子们,春天就是你们,你们就代表春天哪!

      大家听了,快活地欢呼起来:春天来啦!春天来啦!美丽的春天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美丽的春天!

      积 累

      1、多音字组词

      gǔ( ) zhe( )

      骨 着

      gū ( ) zháo( )

      2、写出下列词语的*义词

      快活----( ) 美丽----( )

      张望----( ) 欢呼----( )

      感悟

      3、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事物?

      4、你喜爱春天吗?说说你的理由。

      拓展练*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其他描写春天的诗句吗?请你抄录下来,和同学比一比,谁收集得多?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02古诗两首练*题二,古诗两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课时

      一、根据课文组词

      于( ) 首( ) 枝( ) 枫( ) 记( )刘( )

      二、填空《赠刘景文》

      ( )( )( )( )擎雨盖,菊残犹( )傲霜( )。( )( )( )( )景君须( ),( )( )橙黄橘绿时。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再组词。

    [阅读全文]...

2022-03-21 01:49:31
  • 初中英语指示代词练*题

  • 初中英语指示代词练*题

      指示代词是表示指示概念的代词,即用来指示或标识人或事物的`代词。今天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指示代词的练*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填空

      1. I like _____ pants. _______ pants are red.(这些)

      2. I don't like ____ shoes. ____shoes are too small.(那些)

      3. I want _____(这个) sweater. I don't want________(那个) sweater._____ (那个)is too big.

      二、英汉互译。

      1. 这支钢笔2. 那些英语书

      3. these erasers4. that car

      三、选择。

      ()1. __________ pen is red. ________ pencil is green.

      A. this, thatB. These, Those

      C. That, Those D. This, That

      ()2. Is _____ a panda over there?

      A. thisB. that

      C. those D. these

      ()3. ________two boys are Mr. Green's sons.

      A. ThisB. These

      C. ThatD. those

      ()4. __________ two girls are Mary and Linda.

      A. ThisB. They

      C. ThatD. Those

      ()5. _______is Mr. White and _____ is my father.

      A. This, thoseB. That, these

      C. These, these D. This, this

      一、根据所给词,用其适当形式填空。

      1. You are __________ than I. (luck)

      2. It’s ___________ to drink the polluted water. (health)

      3. My uncle does ___________ in Guangzhou. (busy)

      4. Football is an ___________ game of feet. (nation)

      5. Excuse me, I’d like to borrow a __________ book. (medicine)

      6. Nothing is _________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possible)

      7. Have the policemen found that ______ boy? (lose)

      8. This book gives us the ___________ of the true story. (present)

      9. My mother is badly ill. She needs an ___________ at once. (operate)

      10. We are very glad to see the fast ___________ of our city. (develop)

      二、阅读理解

      In the past, eye doctors and nurses in poor countries could not study outside their own countries because they didn’t have money to travel and pay for their schools. Dr David Paton was a famous eye doctor in America. He knew that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blind people are in poor countries. It is important to train eye doctors and nurses in these poor countries to cure their patients. So in the mid-1970s, he set up ORBIS.

      United Airlines(联合航空公司)donated a DC-8 plane to ORBIS. There was new medical equipment(设备) inside the plane. It is not a common hospital. It is a flying eye hospital. The plane started to fly to different poor countries in 1982. The eye doctors and nurses on the plane taught the local doctors new skills and knowledge. They also did operations together to cure patients with eye problems in poor countries.

      In 1992, three generous people donated more money to ORBIS. With their donations, ORBIS bought a new plane, DC-10. The inside of the plane is twice the size of DC-8. Its first trip was to go to Beijing, China in 1994.

      A lot of people suffer from blindness. The ORBIS doctors found the 80 percent of blindness in poor countries can be cured or prevented. So it also carries out special programmes to teach people how to prevent eye problems.

      To blind people, ORBIS brings new hope and light. Over the past 30 years, ORBIS has successfully helped 130,000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 those who can see, ORBIS is something we can be proud of.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T错误F)

      1. ORBIS often flies to poor countries.

      2. ORBIS is a common hospital.

      3. ORBIS only gives out medicine. It does not do operations.

      4. DC-10’s first trip was to Shanghai.

      5. Blindness cannot be prevented.

      【试题答案】

      一、

      1. luckier 2. unhealthy 3. business 4. international 5. medical

    [阅读全文]...

2022-02-01 14:08:25
  • 语文练*题

  • 语文,教育
  • 语文练*题

      快要语文考试了,不如做做题测一测自己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练*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 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2. 天真热。

      3. 节日的北京,人很多。

      4. 桃花火红火红的。

      5. 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6. 海浪激起的泡沫美极了。

      7. 天冷极了,寒风刮在脸上。

      8. 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黑油油的,真好看!

      9. 战士们穿过熊熊大火。

      10. 听了这个消息,他急。

      11. 中秋夜,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

      12. 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

      13. 这条公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天边。

      14.春雨细细的。

      15.茫茫的草原无边无际。

      16.天上的朵朵白云东游西荡。

      17.美丽的彩虹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8.刺猬的身体长满了刺。

      19. 弯弯的小河向远方飘去。

      20.这句话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古诗词鉴赏。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和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2分)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答案:

      3.湍急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3分)

      例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 ,因为他 。

      2.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3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8) ,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9)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10)阿姊闻妹来, 。(《木兰诗》)

      (1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2)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装束后,战友们吃惊诧异的诗句是:

    [阅读全文]...

2022-01-24 13:50:05
  • 《古诗两首》练*题(集锦15篇)

  • 《古诗两首》练*题(集锦15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练*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古诗两首

      [预*提示]

      李白的诗千古流传,你能再写出李白的一首表现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诗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一、看拼音写词语。

      h?o d?ng c? x?ng w?i y‰ s” sh?

      ( ) ( ) ( ) ( )

      l?ngyu?n j‘n zh“ g‘ d’ xi?nh?

      ( ) ( ) ( ) ( )

      二、给多音字组词。

      舍

      朝

      尽

      j?n( ) sh?( ) ch?o( )

      j?n( ) sh?( ) zh?o( )

      三、写出带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______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______ 唯: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所写,“黄鹤楼”在________________,“之”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写的诗。“使”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孟(m?n m?ng) 广陵(l?n l?ng)

      空(k?ng k?ng) 尽(j?n j?ng)

      六、形*字组词。

      陵( ) 烟( ) 渭( ) 浥( )

      棱( ) 咽( ) 谓( ) 挹( )

      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使: 。

      (2)泡: 。

      (3)尽: 。

      八、请再写出一首王维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运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阅读全文]...

2021-12-22 21:33:43
  • 关于木兰诗的练*题

  • 关于木兰诗的练*题

      一、阅读《木兰诗》,完成*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阿zǐ( ) 策勋( ) 雄 cí( )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鞍鞯(jiān) 溅溅(jiān) 啾啾(jiū) ...

      B.红妆(zhuānɡ) 霍霍(hu) 可汗(hán) ...

      C.唧唧(jī) 朔气(shu) 燕山(yān) ...

      D.胡骑(qí) . 金柝(tu) 赏赐(cì) ..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对镜帖花黄 通 义: ②日扳仲永 通 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 ...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

      5、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闻黄河流水(但是) 万里赴戎机(奔赴) B.出郭相扶将(外城)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 .....

      C.关山度若飞(度过) 愿驰千里足(奔驰) D.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愿为市鞍马(集市) .....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

      8、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诗中的“ 、 ”一句,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③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④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⑤可汗问所欲,________________;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______。

      ⑥爷娘闻女来,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 ,脱我战时袍, ,当窗理云鬓,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④万里赴戎机( ) ⑤ 著我旧时裳( ) ⑥安能辨( )( )我是雌雄 .....

      ⑦赏赐百千强( )⑧愿驰千里足( )⑨出郭相扶将( ) ....

      10、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⑤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⑦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⑧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11、翻译。

      ①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阅读全文]...

2022-03-09 21:12:19
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 句子
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 语录
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 说说
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 名言
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 诗词
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 祝福
初中古诗的意象练*题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