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练*题

关于句子练*题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句子练*题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句子练*题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句子练*题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28) 语录(9) 说说(15) 名言(1) 诗词(106) 祝福(1) 心语(9k+)

  • 比喻句练*题

  • 写作
  • 比喻句练*题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喻句练*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是否是比喻句)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是否是比喻句)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是否是比喻句)

      5、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是否是比喻句)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是比喻句)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是否是比喻句)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是否是比喻句)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是否是比喻句)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是否是比喻句)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是否是比喻句)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把()们比作花朵。

      2、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该句把来来往往的行人比作()。

      3、百灵鸟在枝头()地歌唱。

      4、水底的鹅卵石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把鹅卵石比作()。

      5、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把()比喻成金子,像金子般珍贵。

      6、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把热烈的.掌声比作()。

      7、长城像一条长龙。把雄伟蜿延的()比作长龙。

      8、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9、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把湖水比喻成()。

      10、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

      11、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句话把()比作()

      12、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这句话把()比作(),把()比作()

      1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句话把()比作()

      14、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这句话把()比作()

      1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把()比作()

      16、银粒儿一般的种子撒下去以后,天天有人俯下身子瞅它,盼它这句话把()比作()

      17、新出的芽儿,细得像针,红得像血。这句话把()比作()和()

      18、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这句话把()比作()和()

      19、乡村大道啊,好像一座座无始无终的长桥!这句话把()比作()

      20、哦,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这句话把()比作()

    [阅读全文]...

2022-02-22 10:05:08
  • 《琥珀》练*题

  • 《琥珀》练*题

      《琥珀》虽然叙述的是17世纪后叶英国的故事,但其中的琥珀却是典型的现代女性,你在她身上分明可以见到当代大都市女性的影子,在波澜壮阔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王朝复辟的时代转折中,琥珀的言行体现出一种女性独立意识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琥珀》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看拼音写词语

      hǔ pò nǜ hǒu měi cān fǚ làn yān mò

      ( ) ( ) ( ) ( ) ( )

      二、在括号啊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翅膀 ( )的松树

      ( )的松脂 ( )的光彩

      ( )的故事 ( )的波涛

      三、用相应的词语替换句中画线的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

      2、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

      3、后来又发生了变化。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那片古老的森林。( )

      4、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

      5、那孩子赤着脚。( )

      四、把下面的词分成四类写下来。

      猴子 松鼠 卷心菜 黄莺 芹菜 菠萝 兔子 鸭梨

      杨梅 菠菜 喜鹊 丝瓜 哈密瓜 野猪 西瓜 狐狸

      麻雀 黄花菜 百灵鸟 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完成句子。

      例:之所以推测苍蝇和蜘蛛曾经挣扎过,是因为琥珀里两只小虫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的圆环。

      1、之所以推测故事发生在松树林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之所以推测地壳发生了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所以推测天气十分炎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整理错乱的一段话,并标出序号。

      ( )牛顿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 )“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却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边或右边抛开呢?”

      ( )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科学家。

      ( )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后来,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 )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文内容我熟悉。

      1、琥珀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3、本文所讲的琥珀与其他琥珀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___国作家____写的一篇____文,也叫____。介绍了有关琥珀的____。假想了这块琥珀的____。

      九、阅读答题。

    [阅读全文]...

2022-05-18 02:15:58
  • 《观潮》练*题

  • 考试
  • 《观潮》练*题

      《观潮》是南宋文学家周密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潮》练*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②如履*地()③一舸无迹()

      ④鲸波万仞()⑤珠翠罗绮()⑥艨艟数百()

      二、解释加粗的虚词

      ①浙江之潮________②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

      ③以此夸能________④舞刀于水面________

      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___②弄旗、标枪________

      ③吴儿善泅________④披发文身_____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⑥鲸波万仞________

      ⑦僦赁看幕________⑧*地不容________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文答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②际天()

      ③既而()④沃日()

      2、翻译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①(wo4)②(lv4)③(ge3)④(ren4)⑤(qi3)⑥(meng2)(chong1)

      二、①助词,的②代海潮③介词,凭④介词,在

      三、1、一点也不2、举枪3、擅长游泳4、身上画着文彩

      5、逆流迎着潮水6、形容浪头极高7、租用8、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四、(见注解)

      五、1、农历十六日2、连接着天3、不久4、冲荡太阳

      2、略

      3、江横玉系腰4、(第1句)5、由远及*。6、状写海潮气势。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阅读全文]...

2022-01-21 19:13:23
  • 语文练*题

  • 语文,教育
  • 语文练*题

      快要语文考试了,不如做做题测一测自己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练*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 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2. 天真热。

      3. 节日的北京,人很多。

      4. 桃花火红火红的。

      5. 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6. 海浪激起的泡沫美极了。

      7. 天冷极了,寒风刮在脸上。

      8. 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黑油油的,真好看!

      9. 战士们穿过熊熊大火。

      10. 听了这个消息,他急。

      11. 中秋夜,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

      12. 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

      13. 这条公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天边。

      14.春雨细细的。

      15.茫茫的草原无边无际。

      16.天上的朵朵白云东游西荡。

      17.美丽的彩虹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8.刺猬的身体长满了刺。

      19. 弯弯的小河向远方飘去。

      20.这句话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古诗词鉴赏。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和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2分)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答案:

      3.湍急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3分)

      例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 ,因为他 。

      2.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3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8) ,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9)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10)阿姊闻妹来, 。(《木兰诗》)

      (1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2)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装束后,战友们吃惊诧异的诗句是:

    [阅读全文]...

2022-01-24 13:50:05
  • 英语练*题十题

  • 英语,教育
  • 英语练*题十题

      从狭义上讲,练*题是以巩固学*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题是指以反复学*、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英语练*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英语练*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英语练*题

      1.This factory is planning to build a new _______ line this year.

      A.resemble B.assembly C.productive D.assess

      2.Meat _______ much more easily than vegetables.

      A. loses B.numerous C.weaves D.decays

      3.Dr. Smith is _______ in his research and does not know anything about politics.

      A.shut B.typed C.defeated D.absorbed

      4. He said he would _______ me to Mr. Li but he didnt .

      A.comment B.suggest C.command D.recommend

      5.A magnificent monument has been _______ in Tian An Men Square in honor of thepeoples heroes.

      A.envied B.erected C.created D.curved

      6.In this kind of hotel, there are no _______ rooms.

      A. luxury B.marvelous C.occasional D.sulphur

      7.Nothing can _______ me to leave my own country.

      A.verse B.hay C.tempt D.attempt

      8.Nobody in the class can _______ him of his mistake.

      A.believe B.admit C.thirst D.convince

      9.This tree is _______ for its beautiful flowers.

      A.hooked B.stemmed C.cultivated D.parceled

      10.He _______ his success to the good education he has received.

      A.distributes B.contributes C.attributes D.owns

      英语练*题2

      1.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since oil is scarce, the ________ of the motor industry is uncertain.

      A) terminal B) benefit C) fate D) estimate

      2. To speed up the ________ of letters, the Post Office introduced automatic sorting.

      A) treatment B) delivery C) transmission D) departure

      3. These overseas students show great ________ for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A) enthusiasm B) authority C) convention D) faith

      4. The defense lawyer was questioning the old man who was one of the ________ of the murder committed last month.

      A) observers B) witnesses C) audiences D) viewers

      5. Politically these nations tend to be ________, with very high birth rates but poor education and very low levels of literacy.

      A) unstable B) reluctant C) rational D) unsteady

      6The chairman was blamed for letting his secretary ________ too much work last week.

      A) take to B) take out C) take away D) take on

      7. “You try to get some sleep. I‘ll ________ the patient’s breakfast, ”said the nurse.

      A) see to B) stick to C) get to D) lead to

      8. The London Marathon is a difficult race.___ ___, thousands of runners participate every year.

      A) Therefore B) Furthermore C) Accordingly D) Nevertheless

      9. The bank refused to ________ him any money, so he had to postpone buying a house.

      A) credit B) borrow C) loan D) lease

      10. The more a nation‘s companies ________ factories abroad, the smaller that country’s recorded exports will be.

      A) lie B) spot C) stand D) locate

      11. Being ignorant of the law is not accepted as an ________ for breaking the law.

      A) excuse B) intention C) option D) approval

      12. Within two days, the army fired more than two hundred rockets and missiles at military ________ in the coastal city.

      A) goals B) aims C) targets D) destinations

      13. It is said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goats, rather than cows, serve as a vital _______ of milk.

      A) storage B) source C) reserve D) resource

      14. “This light is too ________ for me to read by. Don‘t we have a brighter bulb some where”; said the elderly man.

    [阅读全文]...

2022-06-03 07:06:20
  • 《诗经.采薇》练*题

  • 诗经
  • 《诗经.采薇》练*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犭严狁之故( )( )不遑启居( )我戍未定( )

      王事不盬( )小人所腓()靡使归聘( )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

      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

      C.行道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5.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阅读全文]...

2022-01-25 20:07:40
  • 词性练*题及答案

  • 词性练*题及答案

      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词类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词性练*题及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 )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同学 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  B.副,介,代,介,名

      C.名,连,名,介,动  D.名,介,名,动,名

      2、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3、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 名词 ②形容词 介词  B.①名词 名词 ②形容词 介词

      C.①动词 名词 ②动词 副词   D.①动词 动词 ②副词 介词

      4、“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 )蛋圆形的镜子,一( )雪白的毛巾,或者一( )结得很好看绒线的小帽。”填入句中空格内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 款 顶  B.只 方 个  C.面 方 顶  D.块 款 种

      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 ②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 ②方位词③量词

      C. ①动词 ②助词③量词    D. ①介词 ②助词③量词

      6、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

      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   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

      B.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  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

      7、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

      A.春回大地群山绿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汪绿水慰*生 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

      8、选出下列带下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

      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9、从下面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 )

      A.听 战争 经验 希望 拒绝    B.各 那么 鲁迅 我们 旅客

      C.更 从来 单单 经常 渐渐    D.胖 伟大 激动 承担 应该

      10、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写在句末括号中。

      ①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③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

      ④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

      ⑤他患了一场大病。(    )   ⑥他病了三天。(    )

      ⑦这把锁锈死了。(   )     ⑧这把锁长了锈。(    )

      11、指出正确说明下边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意义的一项:( )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不得台旁……

      A.“*”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形容词,意思是依靠。

      B.“*”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

      C.“*”本来副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进去。

      D.“*”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靠*。

      12、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都依次列出了,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④连词)

    [阅读全文]...

2022-01-28 21:01:26
  • 《临皋闲题》阅读练*题

  • 阅读,语文
  • 《临皋闲题》阅读练*题

      在日常学*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皋闲题》阅读练*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皋闲题》阅读练*题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译文

      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

      注释

      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②范子丰:苏轼的儿女亲家。

      ③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

      ④两税:夏秋两税。

      ⑤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⑥胜:优美,美好

      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二)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⑥,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⑦,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 ③两税:夏秋两税。 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⑥木末:树梢。 ⑦死法:死于军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胜 ___________

      ②虽兵阵相接 虽 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B. 若夫淫雨霏霏 (《岳阳楼记》)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4)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2分)

      (5)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2分)

    [阅读全文]...

2022-02-16 12:38:41
  • 师说的练*题及答案

  • 师说的练*题及答案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师说的练*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给下列加黑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是通假字的,就在它下面划横线。

      1.六艺经传()2.句读()之不知

      3.无长()无少4.或师焉,或不()焉

      5.官盛则*yú___6.孔子师……cháng____弘、老dān____

      二、指出下列加黑词的古今义。

      1.无贵无贱2.小学而大遗

      3.吾从而师之4.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辨析多义词。

      1.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孔子师……师襄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2.位卑则足羞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指出下列加黑词的用法。

      1.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句读之不知

      蚓无爪牙之利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其可怪也欤

      其皆出于此乎

      五、指出下列加黑词用作什么词类、作何解释

      1.耻学于师2.刺史颜证奇之

      3.其家甚智其子4.贼易之,对饮酒,醉

      5.若毒之乎6.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六、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七、作文:小议不耻相师

      要求:1.写提纲,写出论点、事例、结论;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三四百字左右。

      附之二答案

      一、1.zhuàn2.dòu3.zhǎng4.fǒu5.谀6.苌、聃

      二、1.古:无论今:没有2.古:小的方面学*今:小学校

      3.古:跟随异且今:顺标连词4.古:不一定今:没有必要,不需要

      三、1.学*;从师;姓;老师2.足以,够;物脚;值得

      四、1.人称代词:代孩子;指示代词:那,那些;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人称代词:复指,作主语(今之众人);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个”;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大概、恐怕)

      五、1.以……为耻;2.以……为奇异;3.认为……聪明;

      4.以……为易对付;5.以……为苦;6.以……乐

      六、1.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2.喜好古文,六种经书和传注都在学*,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跟我学*。

    [阅读全文]...

2022-01-29 02:53:07
  • 《北京的春节》练*题

  • 北京,春节
  • 《北京的春节》练*题

      练*题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练*题是以巩固学*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题是指以反复学*、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的春节》练*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理解填空

      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春节差不多在________就开始了,在___________这天,家家都要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小年,差不多是春节的“”彩排。__________真热闹:要做_________、穿_________、贴________、放_______、吃_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人们外出________,女人们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灯结彩,吃元宵。__________春节结束。

      2、写出下列词语的*义词。

      热闹( ) 间断( ) 光景( ) 接待( )

      特有( ) 姿态( ) 娴熟( ) 技能( )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中的诗句。( )

      (2)《北京的春节》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 )

      4、根据提示写出含“手”字的成语。

      形容高兴的:( )

      形容聪明的:( )

      形容容易的:( )

      形容慌乱的:( )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元宵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1、文中作者说儿童们准备过年要做三件事,哪三件?你过年要做哪些准备?

      2、春节,俗称“过年”,是*最为热闹的传统佳节。你知道哪些过年的风俗*惯?请你说一说?

      3、在上述短文中,你认为哪些*俗是积极健康的?哪些*俗是迷信落后的?

      【参考答案】

      1、儿童们准备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艺儿。

      2、过年*俗——祭灶、扫尘、赶乱岁、洗浴、贴门神、占岁、聚财等。

      3、贴春联、扫房、吃团圆饭、祭祖是积极健康的;“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是迷信落后的。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时光景物B、情景C、表示估计

      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在文中起()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A、过渡句 承上启下B、中心句 总结C、总起句 总起

      4、“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词语。

      fěi cuì jiǎo bàn fēnɡ zhenɡ

      ( ) ( ) ( )

      biān pào xiǎo mài sì yuàn

      ( ) ( ) ( )

      【句段集锦】

      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读课文,填写以下。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风俗*惯___________________

      腊月初旬~除夕___________________

      除夕___________________

      正月初一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全文]...

2022-07-29 18:08:29
句子练*题 - 句子
句子练*题 - 语录
句子练*题 - 说说
句子练*题 - 名言
句子练*题 - 诗词
句子练*题 - 祝福
句子练*题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