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关于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264) 说说(625) 名言(2) 诗词(13k+) 祝福(113) 心语(5)

  • 儿童歌曲卖报歌简谱及歌词

  • 儿童
  • 儿童歌曲卖报歌简谱及歌词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乐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曲调明快、流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儿童歌曲卖报歌简谱及歌词,希望大家喜欢。

      《卖报歌》简谱


      《卖报歌》歌词

      啦啦啦!啦啦啦!

      卖报歌简谱/歌谱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卖报歌》创作背景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小毛头”的卖报女孩,”“卖报童”的原型便是她。这名小女孩姓杨,十岁,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学名,人们都叫他“小毛头” 。有一天“小毛头”饿得头昏眼花,摇摇晃晃的时候,一辆电车靠站,一批人从电车上涌下来,“小毛头”被撞倒在地,头上起了血泡,手上的报纸散乱一地,“小毛头”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一个陌生的叔叔帮她拾起了报纸,还扶她起来,把弄脏的报纸都买走了——这人就是聂耳。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个傍晚,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卖报时喊的名字很动听,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

      《卖报歌》乐曲赏析

      乐曲采用了民族调式中的“525”的四度上下行的典型音乐形式,在第一句歌词“啦啦啦”的旋律上,重复强调了民族调式中的“徽”音的反复使用,后又采用“35653235”的音符构成了整个乐句的音乐形式,将歌词“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二句的创作独具匠心,并没有采用常用的“重复乐句”的手段,而是直接进入了发展乐句的创作,把第一句的音符“35”反过来变成“53”来再进行发展变化,因此的第二句歌词“不等明天去等派报”用上了“53532132”的变化发展旋律。紧接着的创作更有新意,在歌词的“一面走”上用上了“322”的音符,”一面叫“用上了“612”的音符,好像是在呼应歌曲开始的“啦啦啦,啦啦啦”的旋律,又好像是歌曲发展的变化形式。如果是创作中的呼应,曲作者巧妙的将第一乐句的开始与第二乐句的结尾进行斜角对称的呼应,即第一乐句的开始部分和对应第二乐句的结尾部分,这在歌曲创作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歌曲创作中的第三乐句是最难写作的旋律,一般创作中都要在第三乐句用上最高潮的变化发展旋律。《卖报歌》这一乐句的写作上水到渠成,完美地写出了非常连贯动听而又有高潮的旋律乐句,并且用在了歌词“今天的新闻真正好”的词句上,和前两乐句型式完全不一样,旋律的创作是舒畅,完整,连贯的写作形式。因此,《卖报歌》第三乐句的创作与前连贯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全曲中最精彩的旋律。由于第三句的出色完成,第四句则采用了作曲技巧里的“模仿重复”手段,曲作者把第三句歌词中“真正”二字的旋律(5323)用到了第四乐句的开始部分,并进行了重复两小节的模仿,用在了歌词“七个铜板”和“就买”的歌词上,再加上歌词“两份报”的语言似的创作旋律演唱式的结束句的写作,使整个歌曲完美动听。

    [阅读全文]...

2021-12-18 02:51:34
  • 田馥甄小幸运简谱及歌词

  • 幸运
  • 田馥甄小幸运简谱及歌词

      《小幸运》是田馥甄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徐世珍、吴辉福作词,JerryC作曲,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主题曲。2016年1月1日,“田馥甄‘如果IF’巡回演唱会——高雄站”的华研国际官方版MV在网络上线。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小幸运》简谱,希望能帮到你。

      《小幸运》简谱


      《小幸运》歌词

      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

      我听见远方下课钟声响起

      可是我没有听见你的声音

      认真 呼唤我姓名

      爱上你的时候还不懂感情

      离别了才觉得刻骨 铭心

      为什么没有发现遇见了你

      是生命最好的事情

      也许当时忙着微笑和哭泣

      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

      人理所当然的忘记

      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原来我们和爱情曾经靠得那么*

      那为我对抗世界的决定

      那陪我淋的雨

      一幕幕都是你 一尘不染的'真心

      与你相遇 好幸运

      可我已失去为你泪流满面的权利

      但愿在我看不到的天际

      你张开了双翼

      遇见你的注定 她会有多幸运

      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

      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

      来不及感谢是你给我勇气

      让我能做回我自己

      也许当时忙着微笑和哭泣

      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

      人理所当然的忘记

      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原来我们和爱情曾经靠得那么*

      那为我对抗世界的决定

      那陪我淋的雨

      一幕幕都是你 一尘不染的真心

      与你相遇 好幸运

      可我已失去为你泪流满面的权利

      但愿在我看不到的天际

      你张开了双翼

      遇见你的注定

      Oh 她会有多幸运

      《小幸运》创作背景

      《小幸运》是田馥甄继《LOVE!》之后第二次与电影合作音乐。由JerryC谱曲,徐世珍及吴辉福共同填词,这首歌曲是根据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创作的,Jerry C在谱曲前翻阅了两遍这个电影的剧本,才谱出了与电影相得益彰的曲子 。

      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导演陈玉珊之所以选田馥甄来演唱《小幸运》,是因为她觉得演唱者田馥甄有着横跨年代的特殊属性,能够横跨五、六年级小学生,与18岁年轻人这两个世代,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声音 。陈玉珊把田馥甄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田馥甄的歌就是电影整个故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象征。

      《小幸运》歌曲鉴赏

      田馥甄在演唱《小幸运》时纯情满满,还原出了最真实的少女羞涩情怀,像回到S.H.E时代,以一个天真的少女在喃喃地诉说她暗恋的羞涩脸红、初恋的酸涩感动和转身遇到他时的庆幸满足。歌曲在吉他与钢琴的伴奏下,追忆青春片段。磅礴的弦乐及鼓声的交织,随着田馥甄的声线起伏,像是诉说一段过往逝去的悸动诉说过往悸动,重燃年少感动。

    [阅读全文]...

2022-01-16 03:00:58
  • 鸿雁简谱歌词

  • 鸿雁简谱歌词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鸿雁简谱歌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鸿雁》介绍

      关于《鸿雁》及原名《鸿嘎鲁》

      蒙语的“鸿”(hvn)是“白天鹅”的意思,“嘎鲁”(galvv)是“鹅”两个*义词组成一个名词“白天鹅”,并不是鸿雁 【“鸿雁”(haligvn galvv)】,不能用汉语的思维来套蒙古语,因为两种语言不是一个语系,也并非网络上流传的“鸿”(hvn)就是“白色”的意思,“嘎鲁”(galvv)就是“天鹅”的意思,这是一个固定的词组,“鸿”(hvn)单个就可以代表“白天鹅”,因为它属于“鹅”的种类所以把“嘎鲁”(galvv)“鹅”加在了后面,《鸿嘎鲁》作为宴*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大意也有所变化,由敬酒歌曲变成了思乡歌曲,直到额尔古纳乐队将其推上央视,唱响大江南北。

      关于《鸿嘎鲁》的传说

      1717年秋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今巴彦淖尔市中旗呼勒斯太苏木的一个牧民家中、伴随着阵阵雷声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

      他就是莫日根巴特尔——后来成为著名的梅力更召三世活佛。

      早在1722年,乌拉特西公旗王爷达尔玛什里下令让旗*和梅力更召合作,派专人去*请第五世*和*额尔德尼,目的是从民间选出第三代梅力更召的活佛。

      经过严格筛选,*和*额尔德尼共同选中了5岁的莫日根巴特尔为梅力更召转世灵童,被请到梅力更召坐床继位,取法名罗布生丹毕佳拉森,被封为梅力更召三世葛根(住持)。

      从此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就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旅途。

      他先后学*并掌握了蒙文、藏文、梵文、满文、汉文、朝鲜文、*尔文及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等国的语言文字及佛文经典。

      在多年的学*、游历中,他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亲人的期盼和挂念。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的妹妹几年前远嫁到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地区。

      现在看来,距离并不远,而在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却是十分遥远的。

      兄妹二人的挂念只能用书信来沟通,但妹妹不会写字,一封信辗转传递,找人念、找人写,十分费事。

      关于书信,自古就有雁足传书的佳话,“鸿雁”往往成为书信的代称。

      妹妹强烈的.思乡情绪和状态令婆婆不满。

      时间一长婆媳关系有些紧张。

      妹妹只能把心中的惆怅悄悄托人写信诉说给哥哥罗布生丹毕佳拉森。

      哥哥只能劝慰妹妹学会忍耐并注重家庭团结,妥善处理婆媳关系,人生的路很长,要多珍重、多努力。

      他们兄妹二人的书信恰似鸿雁,南来北往,秋去春归,一年也只能往返一回。

      有一天,妹妹带着夫婿及孩子回北边的娘家探亲。

      中途来寺庙里看望哥哥。

      罗布生丹佳毕拉森心中那同样强烈的思乡情感开始澎湃。

      西公旗王爷得知消息后,把他妹妹一行安排到王府内居住和款待,并邀请活佛山下小聚。

      他妹妹归心似箭,但带着小孩赶夜路不便,加之王爷盛情难却,就留了下来。

      活佛准时赴宴,然而心情也很复杂:多年不见,自然希望妹妹留下来好好叙旧,但一想到父母在忍受着多年思念的煎熬又希望妹妹早点回去。

      酒过三巡,王爷隆重邀请活佛抚琴唱歌,活佛这时也不推辞,即兴创作新歌一首,名为《鸿嘎鲁》。

      歌曲中反复出现“鸿嘎鲁”字音——这是他深情地呼唤!接着,是一遍又一遍纵情地歌唱,加之情不自禁地弹拨琴弦,感情的潮水随着歌声、琴声奔涌而出,很快汇成情深意长的海洋:

      白天鹅漫游苇湖深处

      众亲友聚会酒*宴前

      相互祝愿,诚心一片

      举杯共饮,情谊不变

      这首歌曲充满了对妹妹一家的关爱,对西公旗王爷的感谢,对亲友重逢、聚会的珍视与不舍,特别是采用悠扬、苍凉、辽远、高亢和极具感染力的长调,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也将宴*推向了高潮。

      此后,《鸿嘎鲁》作为宴*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

      妹家婆婆后来听到了这首歌曲,也深受感染,并与他妹妹冰释前嫌,和睦相处。

      简单生活节 杭盖乐队《鸿雁》

      关于《鸿雁》的另一个传说

      《鸿嘎鲁》最初的词曲作者是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活佛,创作年代是清乾隆55年(公元1790)。

      《鸿雁》这首歌的最终成型,应归功于家乡在呼勒斯太苏木的内蒙古直属乌兰牧旗作曲家祁达楞太。

      莫日更庙创作了81首律歌。

      日子大概应该是1790年盛夏,莫日更庙一世活佛云游到现今呼勒斯太苏木境内。

      眼前出现一个天然大湖泊,当地人称为“呼勒斯太湖”,里面长满了芦苇,蒙语“芦苇”叫“呼勒斯”,“太”是“有”的意思,也即“有芦苇的湖泊”。

      湖边有一户牧民家正在接待远方的弟弟。

      活沸被请到最东面的那座大蒙古包。

      蒙古包里有四、五个人在喝奶酒,他们一边喝奶酒、酸奶、吃手扒肉,一边唠着家常。

      弟弟因路途遥远要起身告辞,哥哥再三恳请弟弟多住些日子,哪怕只住一晚再走。

      在这种情形下弟弟只好答应只留一宿。

      当时牧人家宴请没有歌声、没有音乐,活佛喝了几碗也没觉得有什么酒意,便走出包外。

      只见呼勒斯太湖面上畅游着洁白的天鹅;远处是辽阔的草原。

    [阅读全文]...

2022-05-04 19:41:01
  • 周杰伦青花瓷简谱以及歌词

  • 周杰伦
  • 周杰伦青花瓷简谱以及歌词

      《青花瓷》是钟兴民编曲,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周杰伦2007年11月2日发行的专辑《我很忙》中。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周杰伦青花瓷简谱以及歌词,希望能帮到你。

      《青花瓷》简谱

      《青花瓷》歌词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篱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青花瓷》创作背景

      方文山因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其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当时方文山第一个想到的是青铜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歌名,以青铜的厚实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刚开始落笔时却发现周杰伦这首曲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于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显得“青铜器”这三个字太过厚重笨拙,充满厮杀的硝烟味,于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尚未落笔便已放弃。

      后来方文山再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主要是因为它的珍稀度。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与烧制过程的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我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虽然最后还是没有用汝窑当歌词名,但我在收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其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但后来方文山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于缠绵悱恻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于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青花瓷。

      当初当方文山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于是副歌第一行的关键词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方文山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下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

      “惹”这个字在歌词中的用法是方文山从六祖惠能那句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写“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时,方文山先用“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以为对仗。因为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只能被动的等骤雨,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的铜绿;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于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而且在这段词里方文山一连用了三个“惹”字,字义相同,用法却不同,饶富趣味。总之这首歌方文山写的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青花瓷》歌曲鉴赏

      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离恨是歌者永恒的主题。《青花瓷》又是一首周杰伦演唱的*风,但它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阅读全文]...

2022-05-17 08:51:56
  • 月亮代表我的心尤克里里简谱及歌词

  • 月亮
  • 月亮代表我的心尤克里里简谱及歌词

      《月亮代表我的心》经典歌曲,歌曲由孙仪作词,翁清溪作曲。1973年由陈芬兰首唱,1977年经邓丽君重新演绎后红遍华人世界。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月亮代表我的心》尤克里里简谱,希望能帮到你。

      《月亮代表我的心》尤克里里简谱


      《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词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

      我的情也真

      我的爱也真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

      我的情不移

      我的爱不变

      月亮代表我的心

      轻轻的一个吻

      已经打动我的心

      深深的一段情

      叫我思念到如今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

      你去想一想

      你去看一看

      月亮代表我的心

      轻轻的一个吻

      已经打动我的心

      深深的一段情

      叫我思念到如今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

      你去想一想

      你去看一看

      月亮代表我的心

      你去想一想

      你去看一看

      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创作背景

      曲作者翁清溪三十八岁左右的时候,一个人在美国波士顿念书,常常在学校附*的公园草地上创作曲子,1973年,他回到台湾,带着许多自己创作的曲子找到了作词家孙仪,他挑选出自认为不错的曲子,请孙仪帮忙填词。但孙仪却在剩下的,翁清溪觉得不好并准备丢掉的作品中发现了这首曲子,最终将它留下填词。

      由于词曲作者与丽歌唱片公司有着长期合作关系,所以歌词写好后,词曲被丽歌唱片公司安排旗下歌手演唱,首先被分配给了丽歌唱片的歌手陈芬兰,几乎同一时间丽歌唱片的另一位歌手刘冠霖也拿到了这首歌,并将这首歌作为个人唱片的主打曲目。虽然刘冠霖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比陈芬兰的版本出版时间略早,唱片编号比陈芬兰靠前一位,但由于陈芬兰是最早拿到这首作品的,所以陈芬兰通常被算作是这首歌的原唱歌手。

      1974年,徐小凤和潘秀琼分别在各自的个人专辑中收录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然而歌曲同样没有收到反响。

      1977年,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旗下的歌手邓丽君在他人的推荐下接触到了这首作品,最终答应重新演绎。其演唱版本最早收录于香港宝丽金1977年发行的国语专辑《岛国之情歌第四集—香港之恋》中,虽然未作为专辑主打歌曲,却在专辑发行后一举而红,成为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和海外传唱最广的中文歌曲。

      有趣的是邓丽君当年演唱这首并不知名的作品时误以为它是一首南洋歌曲,直到这首歌曲因为她的演唱流行开来,她才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台湾音乐人。

      《月亮代表我的心》歌曲鉴赏

      《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于70年代末流传开来,直至今天听起来还是颇有新意。这一首带反复的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曲调委婉动人,富有东方色彩的浪漫。歌词情真意切,充满遐想,歌谣式的旋律听了几遍就能上口。当年台湾歌手邓丽君充满感情的演唱,清晰的吐字,磁性的声音,一直使人难以忘怀。虽然歌曲看上去简单,但歌词、曲调都是要用自然的声音和感情去投入演唱的。尤其在你听过众多版本之后,你会觉得邓丽君的声音传达出了“月亮”精髓的东西,那声音是明亮的,是清澈的。安详、宁静、温柔、细腻,娓娓道来感人心怀。

    [阅读全文]...

2021-12-31 17:03:32
  • 含有谱字的古诗词 带谱字的诗词名句

  •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2)》

    乱点鸳鸯谱——《醒世恒言·卷八》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只把*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蒋捷《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纳兰性德《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苏轼《醉翁操·琅然》

    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张炎《绮罗香·红叶》

    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吴激《春从天上来·海角飘零》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全祖望《梅花岭记》

    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方苞《孙征君传》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苏轼《寄刘孝叔》

    遍翻眉谱只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李渔《芙蕖》

    谱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箜篌按之。——蒋春霖《琵琶仙·天际归舟》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张伯淳《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名曲。——窦弘余《广谪仙怨·胡尘犯阙冲关》

    锦瑟调鸿业,香词谱凤台。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张岱《陶庵梦忆序》

    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欧阳修《泷冈阡表》

    甚懒拂笺,倦拈琴谱。——仇远《齐天乐·蝉》

    闻道*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生恨、从头谱。——纳兰性德《水龙吟·题文姬图》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姜夔《侧犯·咏芍药》

    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汪元量《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阅读全文]...

2022-01-20 08:22:43
  • 《大风歌》古诗词赏析

  • 《大风歌》古诗词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风歌》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翻译」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古诗简介

      《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是他*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的这首歌。

      这首诗前两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最后一句却也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担心,惆怅。

      注释

      ⑴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⑵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⑶威:威望,权威。

      ⑷加:施加。

      ⑸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⑹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⑺守:守护,保卫。

      ⑻四方:指代国家。

      赏析1

      《大风歌》是一首刘邦*定英布叛乱后凯旋而归故里,击筑而歌的歌词。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起兵反汉,刘邦抱病御驾亲征。公元前195年,刘邦凯旋而归,途经故乡沛县,乃置酒沛宫,邀家乡父老子弟欢宴,把酒话旧,感慨万千,酒酣兴起,击筑(按:一种古乐器)而歌。当时,刘邦且歌且舞,由120 名少年儿童伴唱,群情为之激昂,刘邦歌毕,流下行行热泪。《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令儿皆和*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高祖驾崩之后,又令沛邑按四季在他的宗庙里歌唱舞蹈。惠帝、景帝、武帝三朝,都把它作为在乐府里经常练*的旧乐章。故汉朝人称之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并纪其盛,曰“歌风台”,后汉蔡邕以大篆书歌勒石,至今二千年。

      这首诗歌只有三句,23字,却字字金石,掷地有声,其奋发有为之志,悲壮豪放;建功立业之心,气势磅礴;安邦忧国之虑,凝重深切。可谓壮怀激烈,感人肺腑!

      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表意为: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按:“群雄竞逐”的“雄”,在《文选》有些版本中作为“凶”,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叛乱,有误。)

      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意思是说,这是我*定天下后,威震四海,而荣归故乡啊!威:威力;威武。加:凌驾。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坦率承认:他之所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并不是由刘邦造成的,而是他的运气好,偶然碰上了这种局面。后来,他终于登上了帝位,这是他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充分施展才智的结果。

      这两句,刘邦以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意为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显示了刘邦的踌躇满志。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是:怎样得到猛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安得:怎样得到。身为皇帝的刘邦认为,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之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呢?从*定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叛乱事件后刘邦的心态分析,可见此时的刘邦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楚汉战争,是刘邦与项羽的智慧较量。在这场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是萧何、韩信、张良等人聚于刘邦麾下,而刘邦又善于用人之长,适才量力谋图大计。

      相传刘邦与韩信曾经有过一段对话,从这段对话中就可以看出刘邦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刘邦问韩信:“寡人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不过十万。”刘邦又问:“你又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回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刘邦甚为不悦。韩信接着又说:“皇上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刘邦悦。

      由此可见,用人之道,自古帝王无不重视。但真正能用对人才,用好人才,并取得成功的并不多见,而刘邦就是这样一位集大成者。有一次,刘邦在洛阳南宫开庆功宴,他坦然地说:“夫运筹策帷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按: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供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统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当然,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还与依靠许多支军队的协同作战分不开。这些军队,有的是刘邦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但是,这些军队也会成为刘邦的一大隐患。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军队联合起来反对刘邦,刘邦是无法应付的。所以,刘邦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军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可是,这些诸侯绝不可能永远效忠于刘邦。刘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发现他们一旦有叛乱的迹象,刘邦就会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消灭,以巩固自己的*。

      《大风歌》是一首即兴而作的歌辞,寓意深刻。使我们既能看出刘邦是一位当取天下的英雄,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也能看出他在战胜西楚霸王项羽,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后,他那兴奋、欢乐、踌躇满志的情态;更能看出他*定叛乱后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恐惧、忧虑、悲哀的矛盾心理。

      如果说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个人力量的渺小和安邦定国艰难的伤感。不是吗?此时酒酣歌舞的刘邦,想起过去自己怎样战胜项羽,后来又怎样*定韩信、彭越叛乱,这次又怎样讨伐英布叛乱,又想到以后怎样治理好国家,再上哪儿去找拥戴、效忠于他的猛士来帮他守卫疆土呢?这就难怪他借酒当歌“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了。

      古人云:诗言志。从《大风歌》可以看出,刘邦决非草莽之辈,而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的英雄;是一个百折不挠,“能斗智时决不斗力”,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高超的用人、驭人能力的帝王。

      有一次,项羽、刘邦见到秦始皇的车驾,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回答:“大丈夫当如是!”可见,不以成败论英雄。刘邦也好,项羽也罢,都是英雄。因为他们都有英雄的生活。故唐代诗人陈陶《歌风台》诗曰: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大风歌》是一首并无文饰的口语化的楚辞体歌谣,宋代陈岩肖说:“汉高帝(祖)《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康溪诗话》卷上)南宋朱熹道:“汉高祖的《大风歌》是自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其壮丽而奇伟也。呜呼,雄哉!”(《楚辞集注》卷一)明代的胡应麟更称誉《大风歌》是“千秋气概之祖”。(《诗蔽》内编卷三)清代袁枚评价刘邦“马上归来句亦工”,意思是说刘邦驰骋疆场归来,诗也写得很好。清代王夫之认为《大风歌》其神韵所不待论。(《古诗评选》)由此可见,历代文人、学者对《大风歌》评价之高,推崇之至。

      因刘邦是*历史上创作短歌的皇帝,所以他的《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鉴赏2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其中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同样的,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糜,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这样的荣归故里,刘邦的心情是何等的荣耀与八面威风!刘邦是在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低微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关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居安思危,如何让自己与将士们辛劳打下的江山基业,不在日后他人觊觎中得而复失,回到故里后,去哪里挑选出更加精良的勇士来巩固自己的大好河山?使之大汉江山固若金汤!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大风歌》创作背景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并将其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

      《大风歌》作者介绍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

    [阅读全文]...

2022-05-28 09:10:20
  • 好了歌古诗词鉴赏

  • 文学
  • 好了歌古诗词鉴赏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好了歌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原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诗文赏析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在这个传统的“人治”社会中,伦理道德变得虚伪、败坏,人们普遍丧失了对古典人文主义的信仰,人性恶劣的方面开始扩张,又加上政治环境的动荡、变幻,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失望都表现得十分清楚。这种“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是传统*社会内部兴衰荣枯转递变化过程大为加速的反映,因为小农经济基础已经日渐腐朽,但终究是上层建筑首先开始腐朽、堕落,这主要来自于人内心的贪欲与傲慢,是上层核心人物因为权力的过分集中、扩张、膨胀,而变得肆无忌惮、物欲横流,导致这些统治者们严重败坏了社会的整体道德风气和公*正义,表现出封建礼教等统治秩序已经无法维系,封建社会上层建筑正在解体,这些征兆都具有时代的典型性。作为艺术家的曹雪芹是伟大的,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极其生动的封建末世社会的讽刺画。当他尝试着对这些世态加以解说、并试图向陷入“迷津”的人们指明出路的时候,他走向了超越之路,走向了哲学与宗教形式上真正的“大自在”解脱。他善于借助机智的语言,去揭示那些人生无常、万境归空的超越性智慧和断绝俗缘(所谓“了”)便得解脱(所谓“好”)的透彻观照式的、古典却又精辟的宣传,借此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究竟真理的向往。这样,他自然地就使自己开创出了新的哲学性思维和创作思路。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诗词鉴赏】

      这首歌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直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的消极色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糟粕抛弃它。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有它的价值。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痛骂,他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虚无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虚无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和尚道士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

      凉的气息透出来,使人预感到下场不妙。这是一种极高明的艺术手法。

    [阅读全文]...

2022-02-24 13:39:10
  • 歌颂爱情的古诗词

  • 歌颂,爱情
  • 歌颂爱情的古诗词

      导语: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歌颂情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6、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0、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击鼓》

      12、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1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4、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15、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1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18、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19、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20、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2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2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5、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26、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2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佚名《留别妻》

      28、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29、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31、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3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3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35、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3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7、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39、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4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41、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2、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4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4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佚名《留别妻》

      4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6、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47、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48、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4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阅读全文]...

2022-07-30 22:09:37
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 句子
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 语录
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 说说
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 名言
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 诗词
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 祝福
古诗词(苔)的简谱和歌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