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鸣惊人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一鸣惊人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一鸣惊人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一鸣惊人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天明*时一碗饭也吃不下,今天竟能吃下三碗饭,简直是一鸣惊人啊!
2、*时沉默寡言的雯雯竟在 朗诵 比赛中取得颁胜利,一鸣惊人,令老师及同学都大趺眼镜
3、罗纳尔多希望一鸣惊人,并帮助葡萄牙赢得德国世界杯
4、他一向成绩普通,竟然在这次会考中考获十优,真是一呜惊人呀!
5、但是对于在艾森城的这四天来说,他是最大的大人物那个销量几百万一鸣惊人的桌游——《卡坦岛移民者》的设计师
6、想不到老王*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
7、自上次得奖一鸣惊人后,这位年轻作家从此成为文坛耀眼新星
8、他果然具有实力,首次公演便一鸣惊人
9、他*常成绩并不出色,竟然考上了第一志愿,真是一鸣惊人
10、如今的*犹如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站在高处一鸣惊人一呼百应
11、天明*时一碗饭也吃不下,今天竟能吃下三碗饭,简直是一鸣惊人啊!
1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3、在欧洲青年锦标赛上担任前锋一鸣惊人之后,西班牙球星被誉为整个欧洲最有希望的球星之一
14、我想琼斯想利用此事来个一鸣惊人的举动,不过我敢打赌,他不会成功
15、小刚对学*态度默默无闻,期末考试成绩却一鸣惊人!
16、他*时不露声色关键时刻却往往一鸣惊人
17、这次技术大比武中;他一鸣惊人;夺得了第一名
18、我看他深具潜力,这次比赛也许会一鸣惊人也说不定
1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0、但这是凯拉在海盗系列卖座成为一鸣惊人的明星的一小步
21、这位来自乡下的孩子,在这次运动会上一鸣惊人,一举拿下马拉松金牌
22、这次期末考试,小明同学一鸣惊人,竟然获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23、*时沉默寡言的雯雯竟在朗诵比赛中取得颁胜利,一鸣惊人,令老师及同学都大趺眼镜
24、能一鸣惊人”的人,必定在他不鸣则己”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人,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人,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
25、正当大伙儿徬徨无助的时候,向来怯懦的老王一鸣惊人地自愿下山求助
26、尽管华夫格织毛巾尚未在美国市场一鸣惊人,它们却可能已对毛巾布产生影响
27、张老不敢旁鹜数十年终于一鸣惊人
28、这次考试小红一鸣惊人,全班第一
29、冬至到了,我用糯米粉捏一个羊给你,祝你快乐洋洋得意;捏一个鸡给你,愿你事业一鸣惊人;捏一个乌龟给你,望你健康永远相伴;祝冬至快乐,心中暖暖!
30、他这次考试取得了巨大进步,真是一鸣惊人!
31、在安静的夜晚,他突然大叫了一声,把我们吓了一跳,真是一鸣惊人
32、如果你这个问题上了美国的网上排行榜,那你真是一鸣惊人
33、他*时不声不响,这次参加校际普通话朗诵比赛,竟然一鸣惊人,获得独诵冠军
34、你想要在比赛中一鸣惊人,*常得加倍努力才行
35、如果想一鸣惊人,就必须为此奋斗,努力
36、在全国体操比赛中;不少新手一鸣惊人;创造出良好的纪录
37、他果真是一鸣惊人,让人不得不佩服教练的眼光
38、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之战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9、正当大伙儿彷徨无助的时候,向来怯懦的老王一鸣惊人地自愿下山求助
40、小月月不鸣则以,一鸣惊人
41、看来他是个非常活跃的青年,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且急于一鸣惊人
42、我本想来炫耀一番,一鸣惊人的,结果发现自己江郎才尽矣
43、我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一鸣惊人,夺得了枚金牌
44、所以,NBC要想留住观众,还是需要一个在黄金时段能一鸣惊人的节目
45、这家企业,建立五年来一直**淡淡,可今年竟然能够跻身浙江省前十强,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6、我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一鸣惊人夺得了枚金牌
47、如果你在百度里面取得了奖学金,寻你当然是一鸣惊人了
48、小明的成绩就像半更三夜放大炮——一鸣惊人
49、你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50、他是个有潜力的运动员,别看他现在**淡淡的样子,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一鸣惊人
51、为了这次公*,只不过高中毕业的他,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用功,他一鸣惊人,考上了公务员
一鸣惊人的典故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会有它蕴含的故事,相信广大读者对一鸣惊人和安如泰山这个两个成语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来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鸣惊人的典故,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释读】 鸣:鸟叫。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二)安如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吴王刘濞被杀。
出自西汉诗人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赏析
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诗句: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
意欲捕鸣蝉出自袁枚的《所见》,你们知道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诗句: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内容,欢迎阅读。
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是:
忽然闭口立。
原句是: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思是: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这句话出自袁枚的《所见》,原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诗词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诗词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楚庄王最让人敬佩和铭记的地方就是他一鸣惊人的故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鸣惊人”用以表达内心高远的志向与抱负。
此典出自《史记·楚世家》:“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臼:‘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
周襄王的儿子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商臣死了,他的儿子即位,就是楚庄王。赵盾趁着楚国正忙着料理丧事的时机,召集了宋、鲁、陈、卫、郑、蔡、许七国诸侯,重新订立盟约,晋国又做了盟主。楚国的大臣不服气;三番五次地请楚庄王去争霸,以便让楚国扬眉吐气、楚庄王不采纳这些意见。他白天出去打猎+晚上花天酒地,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就这样胡闹了三年,大家都非常痛心,都认为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其实,他自有他的主张,他早就认为楚国令尹的权力太大。现任的令尹斗越椒更是大权在握,势力太大。楚庄王深深知道,仅凭他自己两只手根本于不了大事;而在楚国的大臣当中,他一直没有发现谁有本事、有胆识,可以重用。所以他干脆饮酒取乐,不问朝政。也有几位大臣劝告过他,然而他们的话,都是隔靴搔痒,不切实际,他连听都不想听。后来他下了一道命令,张贴在朝堂上,说:“谁敢再多嘴,就定死罪!”吓得大臣们噤若寒蝉,都不敢说话了。楚庄王大失所望,难道就没有一个不怕死的大臣吗?他觉得心寒意冷,只好再多喝几杯热酒,暖暖身子。
有一天,大夫申无畏来见楚庄王。不等申无畏开口,楚庄王就先问他:“你是来喝酒的呢?还是来听音乐的?”又挤着眼睛笑了一下。甲尢畏弃不明白楚庄王的心情如何,心想豁出去了,于是他回答说:“有人叫我猜个谜语,我猜不出来。大王多才多艺,请您猜猜吧!”楚庄王说:“什么?猜谜语?蛮有意思的。你说吧!”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色,遍体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谁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鸟?”
楚庄王哈哈大笑,说:“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别着急!”申无畏磕了个头,说:“大王真是英明!”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奏王上,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觉得大臣们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机已经到来,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
国内政局好转,于是便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在河雍地区,同晋军交战,楚军取得胜利。
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呢?”
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亦要毅。
惊蛰的诗句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我们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具动态画面感的节气——惊蛰。“惊蛰”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关于惊蛰的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1)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2) 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3)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4)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5)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6) 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
7)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8)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9)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
10) 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11)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12)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13) 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14)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15)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16)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17) 州人岁入贡,雷霆未惊蛰。
18)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19)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20)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21)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22)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23)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24) 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25)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6)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27)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28)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29)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30)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31) 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32)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拟古·其三
魏晋 ·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 ·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李白《宿鰕湖》
独树鸡鸣枫叶飞,荒村雁没芦花碎。——揭傒斯《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时为校书郎》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李白《古风其三十·玄风变太古》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李白《古风其十八·天津三月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李白《天马歌》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唐寅《贫士吟》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李白《独不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鸡鸣俦侣发,朔雪满河关。——韦应物《送郑长源》
咿喔晨鸡鸣,阑干斗柄垂。——刘禹锡《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
树密不言通鸟道, 鸡鸣始觉有人家。——沈佺期《入少密溪》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侧聆天鸡鸣,凡耳初破聋。——贺铸《夏夜雨晴遣怀》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
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因思市朝人,方听晨鸡鸣。——刘禹锡《秋江早发》
独凭栏、鸡鸣日上,海山雾起。——张元干《永遇乐·月仄金盆》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司马相如《长门赋》
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杜甫《洗兵马》
鸡鸣还曙色,鹭浴自清川。——杜甫《江边星月二首》
使者远造庐,鸡鸣起膏辖。——高启《妫蜼子歌为王宗常赋》
远客夜衣薄,厌眠待鸡鸣。——孟郊《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王建《织锦曲》
冢上鸡鸣犹忆钦,山前凤舞远征璞。——苏轼《再游径山》
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白居易《晚秋夜》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苏轼《豆粥》
鸡鸣狗吠散如烟,宠姬给配功臣第。——田艺蘅《戎*》
文华接武英,凤吹应鸡鸣。——杨慎《候朝简王舜卿》
茭叶萋萋接烟曙,鸡鸣埭上梨花露。——温庭筠《雉场歌》
念此久兴叹,游不待鸡鸣。——张耒《次韵渊明饮酒诗》
土屋桑树高,鸡鸣日方晏。——刘崧《桃源》
天上鸡鸣海日红,青腰侍女扫朱宫。——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问安寝门外,旦旦俟鸡鸣。——林同《圣人之孝十首·文王》
危机真虎口,急计假鸡鸣。——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关法晨方度》
下客趋前敢献诚,为君试效晨鸡鸣。——张耒《度关山·度关山》
孟尝好士竟何为,才得鸡鸣狗盗儿。——张耒《度关山·度关山》
鸡鸣脱虎口,狗盗乃获全。——徐祯卿《游侠篇(以下《迪功集》)》
融泄长鸡鸣,縯纷大鹏翥。——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晞发此窗前,鸡鸣海天晓。——高启《马氏东轩》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王建《荆门行》
弄寒群犬戏,惊晓独鸡鸣。——张镃《对雪》
★1☆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2☆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3☆ 雪泥鸿爪,细雨梅花。
★4☆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5☆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鲸沉于海底温柔呼吸,痴极嗔极。
★6☆ .我喜欢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矢车菊,秋天的百里香,冬天的腊梅,还有每天的你。
★7☆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8☆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9☆ 一蓑烟雨任*生。
★10☆ 我还是很喜欢你,柳动蝉鸣,日落潮汐,不能自己。
★11☆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人情冷暖已看透,赤子之心远不丢。世事洞穿,天真不泯。
★12☆ 可以一落千丈却偏要一鸣惊人。
“一瞥是惊鸿,芳华乱浮生”,小编整理了那些一瞥惊鸿的古诗句,句句经典快来看看吧!
1、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3、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4、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5、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6、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7、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8、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9、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10、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11、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2、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13、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孙洙《河满子·秋怨》
14、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5、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苏轼《南歌子·寓意》
一鸣惊人的诗句
形容一鸣惊人的诗句
描写一鸣惊人的古诗句
一鸣惊人的句子
一鸣惊人写句子
关于一鸣惊人的句子
鹊惊蝉鸣的古诗
人来鸟鸣惊是哪首古诗里的
惊鸿一瞥的诗句
虚惊一场的诗句
惊鸿一瞥诗句
鸣的诗句
鹿鸣的诗句
鸣蝉诗句
鸣蝉的诗句
带鸣的诗句
鸣虫诗句
形容一见惊艳的诗句
一看就惊艳的古诗句子
凤鸣的诗句
鹿鸣诗句
一眼惊艳的古诗句子
形容虚惊一场的诗句
让人一样惊艳的古诗句
惊诗句
鸡鸣的诗句
鸣的古诗句
蝉鸣诗句
惊的诗句
鸟鸣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