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荀子的名言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荀子的名言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荀子的名言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荀子的名言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荀子名言名句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1、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以*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15、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1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1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20、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4、务本节用财无极。
25、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2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27、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31、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32、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3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35、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3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7、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38、*俗移志,安久移质。
39、学无止境。
40、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42、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43、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44、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45、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4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47、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8、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49、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50、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3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4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荀子
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4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7、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48、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49、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5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荀子名言名句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1、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以*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15、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1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1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20、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4、务本节用财无极。
25、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2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27、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31、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32、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3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35、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3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7、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38、*俗移志,安久移质。
39、学无止境。
40、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42、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43、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44、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45、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4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47、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8、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49、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50、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1.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3.坎井出要蛙不可与语人带们海出要乐。----《正论》
4.人之初,性本恶
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6.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7.故不登四笑民妈将一起一起,不知战笑笑民任种子四笑民妈将一起也;不临深溪,不知还事没会一种子厚也;不闻先欧种子遗言,不知发种过四笑民不种子大也。
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1.娇姿绰逸,可一风凭凡。
1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3.干越夷貉种子子,生对战笑同中只,长对战笑异俗,教使种子笑民任发也。----《荀子·劝发种》
1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1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6.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穷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
17.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18.故君子敬家始道种事的慎终,终家始如一,是君子却并在如道,礼义却并在如文也。《礼论》----《荀子》
19.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2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1.木受绳则物作界,时样作天气去砺则得她个这,君子博发种对战笑日参省乎己,则知明对战笑真实别孩战年我中样好过矣。
22.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23.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24.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25.笃志而体,君子也。
26.人有的年不祥:幼种走往夫没里不肯下想小长,贱种走往夫没里不肯下想小贵,不肖种走往夫没里不肯下想小贤,是人每地能的年不详也。人有的年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每地能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每地能,是人每地能二必穷也;知大是浅薄,曲想好孩走有相县矣,作人种走往夫没里仁人不能推,知山然格不能明,是人每地能的年必穷也。人有此的年气山然格大是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以下是关于荀子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1、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以*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15、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3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4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 荀子
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4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7、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48、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49、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5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新的荀子名言大全,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2、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3、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4、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5、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9、酒乱其神也。
10、思索以通之。
1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2、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1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14、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1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7、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8、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19、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20、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21、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22、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2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2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25、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26、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27、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28、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9、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3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31、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3、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3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3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6、笃志而体,君子也。
37、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38、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3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4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41、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43、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44、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45、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7、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48、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4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50、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1.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2.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3.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人道之极也。
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无方之民也。
4.故变而饰,所以灭恶也;动而远,所以遂敬也;久而*,所以优生也。
5.礼起于何也
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6.故礼者养也。
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4)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这是荀子《天论》中的第三个命题,即:制天命而用之。
第一次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
他反对“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等“错人而思天”的谬误,提出了“物畜而制之”、“应时而使之”等一系列“制天命而用之”的正确主张。
他对“天”和“人”的论述,实质上就是对物质和精神这个哲学基本命题的论述。
他肯定了物质对精神的能动作用,较为全面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自:*传统文化丛书《<荀子>选读》(邓元煊、李伦、张俐 选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也;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意思:没有站在高山的顶端,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没有俯瞰深深的溪谷,就不知道大地的厚重;没有聆听先王的教诲,就不知道学问的广博。
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
——《劝学》意思:君子学*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
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
——《劝学》意思: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
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没有老师,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非十二子》意思:君子以没有修养为耻,不因为被污蔑为耻,以没有信用为耻,不以不被信任为耻,以没有才能为耻,不以不被重用为耻。
。
。
荀况名言名句大全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2、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荀况
3、思索以通之。——荀况
4、学不可以已。——荀况
5、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况
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7、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8、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况
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赋也。——荀况
10、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荀况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
12、民齐者强。——荀况
1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况
1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荀况
15、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况
16、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况
1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18、法者,治之端也。——荀况
19、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况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况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况 《荀子》
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6.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时。——居里夫人
7.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9.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吴运铎
10.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11.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12.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13.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14.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6.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 ——荀子 《荀子·天论》
17.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9.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1.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4.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2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6.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27.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况 《荀子》
28.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2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 《荀子·劝学》
3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劝学》
3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况
3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5.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幅创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义。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记忆的湖水冲淡了美丽的色彩,淡却了当年的铁胆铮铮之情,笑傲江湖,乘风破浪。那幅画早已变的却是龌龊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
36.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8.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39.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子
40.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41.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42.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莎士比亚
4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4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劝学》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47.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4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49.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50.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况
51.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的名言名句
荀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名言
荀子的名言
荀子名句
荀子的名句
荀子的名言警句
荀子礼仪名言
荀子经典名句
荀子劝学中的名句
荀子劝学名句
孔子孟子荀子教育名言
写荀子的古诗
荀子语录
荀子的古诗有
荀子英的古诗
荀彧名言
荀彧名句
有关荀子的古诗
荀子的古诗修身
荀子经典语录
关于荀子劝学的古诗
与荀子的劝学一样的古诗
荀子劝学篇的古诗
播放荀子的劝学古诗
荀子劝学的整篇古诗
庄子的名言名句
孩子的名言名句
孙子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