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关于与借鉴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借鉴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借鉴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与借鉴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 语录(3) 说说(6) 名言(483) 诗词(446) 祝福(1) 心语(52)

  • 赞扬老师的诗句借鉴

  • 赞扬,老师
  • 赞扬老师的诗句借鉴

      1.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2.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3.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4.辛勤的园丁, 母爱的化身。

      5.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6.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10.四海五洲桃李艳,身居陋室乐忘忧。

      11.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

      12.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15.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16.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身教重于言传。

      19.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阅读全文]...

2022-05-17 10:24:39
  • 诗歌意境术语借鉴

  • 诗歌,意境,文学
  • 诗歌意境术语借鉴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意境术语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1.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高旷壮阔、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深远

      2.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空寂、寂静、

      3.凄清暗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荒凉、冷寂、肃穆、沉郁忧愁

      4.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

      5.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华美壮丽

      诗歌语言风格

      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简洁;清新;

      新奇、优美、绚丽、华美、绮丽典雅;浅显、通俗易懂、

      质朴、自然、朴实;*淡;含蓄、柔婉豪放、雄奇奔放、悲慨沉郁

      诗歌情感:表示思想感情性质

      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

      恬淡、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

      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

      诗歌情感: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和对象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

      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羁旅愁思、思乡怀人、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别恨离愁、相知相思、恋情闺怨、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寄情山水、热爱自然、追求*、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统一山河、求贤若渴、建功报国、

      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怀古伤今、

      厌恶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愤世嫉俗、

      归隐田园、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脱凡俗、怀才不遇、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林升《题临安邸》

      3.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 《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二)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

      《从军行》 王昌龄

      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3.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示儿》

      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三)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孟浩然 宿建德江 温庭筠 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范仲淹 渔家傲

      4.闺中怀人:王昌龄 闺怨 李白 子夜吴歌

      (四)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

      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

      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 韦庄《台城》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梦令 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 高中地理.告慰*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阅读全文]...

2022-03-30 10:00:58
  • 经典诗句借鉴

  • 经典
  • 经典诗句借鉴

      1、《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2、《冬 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3、《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4、《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5、《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6、《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7、《冬 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8、《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9、《水调歌头·冬至》

    [阅读全文]...

2022-05-10 00:45:12
  • 新手的化妆步骤借鉴

  • 新手的化妆步骤借鉴

      化妆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化妆,如何化好妆。所谓化妆,就是要求要匀称、协调。但有时是有条不紊的协调,有时是“不协调”的协调。要深思熟虑,创造出自己独具的魅力。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新手化妆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现介绍最基本的化妆知识--如何化妆的7个步骤。

      化妆前先将脸洗净,涂上润肤霜或是润肤露这一步很关键,好的润肤霜会在涂粉底之前为化妆过程打下一个南笙复古妆好底,这样在进行下一步时,脸上就不会起干皮了,而且可以使皮肤看上去晶莹剔透。

      化妆第一步:饰底乳(隔离)

      很多女生在化妆的时候都跳过这一步,其实这一步很重要。

      步骤:用豆粒大小的点在脸上,涂抹均匀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用多了。绿色和蓝色的饰底乳有好的遮盖作用,适合有斑点或其他瑕疵的人用。紫色则比较适合东方人偏黄的皮肤。白色的比较适合透明妆使用。

      化妆第二步:粉底液

      和饰底乳的涂抹方式差不多。

      步骤:比饰底乳多一倍的量均匀的涂抹在脸部。要注意的是眼部,头发与额头的交界处也要涂抹均匀。不然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化妆了。

      化妆第三步:遮瑕霜或者遮瑕液

      只为面部有小瑕疵的'人准备。

      步骤:可以用小刷子轻轻的在瑕疵以及周围。这样粉底不用打的太厚也可以盖住斑点,痘痘了。还有一种用法是将遮瑕液涂在双眉之间到鼻子三分之一还有眼睛的下面。这样不仅可以遮盖黑眼圈还可以起到提亮的作用。

      化妆第四步:粉饼

      如果在完成以上三步时,你的妆容已经达到理想效果的话,第四步上粉饼可以省去,直接上散粉,达到提亮的效果就可以了。

      步骤:用粉扑轻轻地拍打在脸部,注意要均匀上粉,还有要注意的是头部的裸露部分都要上粉,看上去更精神,达到化妆的效果。

      化妆第五步:散粉

      步骤:只要轻轻的扑打上一层散粉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脸与脖子的交界处。

      提醒:日本的粉底讲求透明感,韩国的粉底多注重遮盖效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你的化妆用品。

      化妆第六步:眼睛的化妆

      眉毛:重要的是眉毛的修剪。

      步骤:最好第一次修剪眉毛的时候找个比较专业的地方,以后就可以按照已经修好的形状自己打理了。再用眉刷眉粉的话效果就自然很多。

      眼影:可以根据不同的服装选择颜色的搭配。

      步骤:化眼影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过渡。比如粉红色的眼影,就要先将整个眼眶都涂上一层淡粉,然后在接*睫毛的地方加深。完妆后要在眉骨鼻梁上扫上一层白色的散粉。可以达到突显立体感的效果。

      眼线:一般的女孩子不愿意上眼线,其实上一层好的眼线可以显得眼睛更亮。

      步骤: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眼线笔在睫毛根部的空挡中点眼线。这样看起来会比较自然。下眼线可以用白色的眼线笔化,可以使眼睛显得更大。

      化妆第七步:唇部的修饰

      很多人认为还年轻,用不着涂唇膏。只要涂些润唇膏,在上些唇彩就可以了。

      步骤:要注意的是唇彩千万别涂整张嘴,那样看起来像吃完饭没擦一样。如果在唇正中点上唇彩,再抿一下,效果会比较好。

      日常化妆步骤都有什么

      化妆是女性很喜爱的选择,化妆对完善皮肤有很好帮助,不过在化妆的时候,也不能随意的进行,否则对自身皮肤也没有任何好处,化妆也讲究方式方法,根据脸型不同,化妆方式也是有一些区别,同时对化妆品的购买,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那日常化妆步骤都有什么呢?

      1、清洁面部皮肤

      在未涂敷底色之前,必须将面部皮肤的不洁之物除去,才能开始化妆。除去面部油污的方法,一般有油洗和水洗两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油洗,即选用洗面霜、清洁霜这类的油质皮肤清洁剂洗面。它的优点是,既能除去面部油污,使面部洁净,又能保护皮肤,免除肥皂等碱性物质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2、用爽肤水轻按面布和颈部,然后再加一层有色润肤液,使未经化妆的面部洁净、清爽而滋润

      这种有色润肤液,不仅对皮肤有益无害,而且能增强化妆品效能,使妆容持久、均匀、细柔,色泽也不易改变。特别是夏季,使用润肤液可使皮肤呈现天然的日晒色,有利于保护皮肤。

      3、打底粉

      用少量粉底涂在脸上,再用棉球或海绵将粉底仔细地抹匀,一直抹到鬓边和胯下,以免出现痕迹。然后用少许油质眼影膏打底,它能将眼影粉的颜色表现得更加纯正;颧骨上也可用少许油质眼影膏打底,用指尖在颧骨上轻轻抹匀。如果要遮盖眼睛上部的黑圈或面部的暇疵,可先涂上遮暇膏,并用海绵抹匀。但应注意,千万不要涂到眼下细柔的皮肤上。

      4、清扫眼影粉

      用毛刷清扫眼影粉,使不同颜色的眼影粉刷得更加均匀。然后,在眼险内侧涂上较深的眼影,以衬托出鼻子的线条,这是我们东方人脸型常用的一种技巧。

      5、画眼线

      用黑色眼线在上下睫毛线上画眼线,这样眼睛就显业得炯炯有神,使人增添腿力。

      6、扫睫毛

      用睫毛卷,从睫毛下侧面上扫两次,待干。当扫下睫毛时,可先用睫毛捧扫一次,再用干净的睫毛刷轻扫。

      7、打脑脂粉

      打上姻脂粉,能使整个脸部显得柔美自然,也能使颧骨显得突出。然后再用同色姻脂粉轻扫太阳穴部位,便可使面部色彩显得浓淡和谐。

      8、画唇形

      首先在原来的唇线上搽粉底,再打粉,然后用唇笔画出所设计的唇形。在上下唇中加上珠光唇彩,以增光泽。

      通过对日常化妆步骤认识,在化妆的时候,都是要按照以上的方式进行,不过在化妆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皮肤出现异常情况,都是要停止的进行,这样对皮肤也有很好保护作用,这点在化妆的时候也是要注意的。

      女性化妆时的10个注意

      1、不宜面部搽香水

      搽了香水的部位,经太阳光线照射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红肿刺痛,严重的还会发展成为皮炎。

    [阅读全文]...

2022-03-18 07:59:08
  • 诗词曲五首写作借鉴

  • 写作
  • 诗词曲五首写作借鉴

      1、情景交融,以写景叙事抒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借写巴山楚水地域偏僻荒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叙事,紧承上句,如此偏僻凄凉之地,作者一去竟是“二十三年”,其中有多少“凄凉”可想而知。更用“弃置”一词修饰自己身份,更显伤感。

      再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先写潼关显要地形,以此想像当年各国纷争、群雄并起的豪壮场面;再以“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想像当年秦汉时西都长安何等繁华壮丽,如今却只成一片焦土,无数宫殿楼阁、万千亭台轩榭与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一起灰飞烟灭,这沧桑巨变的描画中寄寓了作者多少兴亡之叹的感慨!

      还有《水调歌头》中描写月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几句中描绘的月色是以一个不眠人的角度来看的,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又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一个无法入眠的.人,月色的移转,仿佛正是作者惆怅思念之心的映写。

      2、对偶、比喻、双关、用典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在这几首诗、词、曲中都有不同的修辞运用。

      ⑴对偶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⑵用典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⑶比喻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⑷双关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阅读全文]...

2022-03-18 00:31:05
  • 《诗词曲五首》写作手法借鉴

  • 写作
  • 《诗词曲五首》写作手法借鉴

      1、情景交融,以写景叙事抒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借写巴山楚水地域偏僻荒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叙事,紧承上句,如此偏僻凄凉之地,作者一去竟是二十三年,其中有多少凄凉可想而知。更用弃置一词修饰自己身份,更显伤感。

      再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先写潼关显要地形,以此想像当年各国纷争、群雄并起的豪壮场面;再以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想像当年秦汉时西都长安何等繁华壮丽,如今却只成一片焦土,无数宫殿楼阁、万千亭台轩榭与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一起灰飞烟灭,这沧桑巨变的描画中寄寓了作者多少兴亡之叹的感慨!

      还有《水调歌头》中描写月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几句中描绘的月色是以一个不眠人的角度来看的,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又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一个无法入眠的人,月色的移转,仿佛正是作者惆怅思念之心的映写。

      2、对偶、比喻、双关、用典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在这几首诗、词、曲中都有不同的修辞运用。

      ⑴对偶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⑵用典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⑶比喻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⑷双关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阅读全文]...

2022-03-07 04:07:06
  • 广告设计对民族艺术元素的借鉴论文

  • 艺术
  • 广告设计对民族艺术元素的借鉴论文

      在*时的学*、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广告设计对民族艺术元素的借鉴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对广告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告设计者应该积极借鉴这些民族艺术元素的精华,对其进行完善和再创造,并糅合现代美学理论,实现民族艺术元素与现代广告设计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中华文化;民族艺术;构图方法;广告设计

      21世纪,广告已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产品宣传方式。其实,广告宣传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文化。广告设计者通过广告,采用消费者所认可的文化形式,向消费者宣传自己的设计理念,实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广告设计深受国际广告的影响,与民族文化渐行渐远。这造成了受众效应的短时性和无效性,即受众笑过之后则毫无情感的触动,也就缺失了购买的欲望。

      一、广告设计借鉴民族艺术元素的意义

      目前,各国的设计者都在广告设计中融入本国的文化元素,以形成具有特色的设计风格,走出自己的设计路线。把民族文化渗入广告设计中,不仅有益于广告的耳目一新,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可谓一箭双雕。这对*的广告设计和*文化的传承是很有价值的启示,*的广告设计想要拓宽产品市场,强化广告效应,就必须走民族特色之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广告,不仅能够吸引国内外受众的眼球,而且能够发扬中华文明的包容和创新精神,使世界更好地认知*。广告设计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民族艺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艺术是指民间存在的种种技艺形式,它历经千年传承,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印痕,无论是剪纸、工艺品,还是建筑、石刻、文字、绘画,这些艺术通过千变万化的造型和绚丽多姿的色彩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包括信仰、审美、思维、道德等等。广告设计者要对民族艺术中蕴含的中华文化进行仔细剖析,借鉴其造型和色彩的匹配手法,然后融入时代元素,呈现出文化与时代的完美融合。广告设计既不是再现传统,也不是崇尚欧美,而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是用现代设计理念诠释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批判性的糅合,是一种创造。

      二、广告设计借鉴民族艺术元素的内容

      构图,是运用点、线构造物体的面和体,在人们的视觉中呈现具体事物的形态,在人们的思想中感知构图者的认知。*的民族艺术构图特色独具、内涵丰富,值得现代广告设计者借鉴。

      (一)借鉴民族艺术的构图方法

      1.主题构图法

      主题构图法是指突出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安排其他形象,这在民族艺术中并不罕见。比如剪纸《吹箫》,主题是吹箫的女孩,所以对于女孩的构图突破了空间透视的常规,采用了极尽夸张的手法,忽略了人物的合理化、美术的标准化,而对其他相关人物则进行了简约处理。主次分明的构图,能够更好地向受众传达作品的内涵,这是现代广告设计可以充分借鉴的,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美其名曰是“印象派”作品,实际上不明所以,也许只有设计者自己明白。

      2.深入构图法

      深入构图法是对视觉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通过构图展示出来,其图中存在两层内容:一是表面内容;二是由受众想象的表面内容遮盖下的隐形内容。比如剪纸《虎吃五毒》,不仅构出了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而且把老虎肚子里的蝎子、蜈蚣、蜘蛛、蛇、蟾蜍都表现了出来,这与一般美学构图中的简约与抽象原则恰好相反,但是能深刻地表现作品的驱邪寓意。广告设计也是如此,不能以作品的复杂和简单来定论成败,而要看作品主题的呈现力度。

      3.动态构图法

      动态构图法是巧妙地在二维*面上展现人物和事物的相关过程。这种作品至少有两层内容:一是在构图时要注意合理分割和联系。比如凤翔泥塑片《鱼戏莲莲生子》,下部分是鱼戏莲,体现莲子的生长情态;上部分是莲生子,体现莲生子的过程,通过莲把上下内容分隔联系,体现了内容的丰富和统一。二是动态构图法通过多个视角、多个时空,再加上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在一个二维*面上完美地体现人物和事物的发展。这对于要在有限的时空内,有层次地体现丰富内容的广告设计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4.时空构图法

      时空构图法是合理分布空间以安排多层次的人物和事物,表达设计者对宇宙的认知。“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的骨髓,在*的艺术作品中,时常运用时空构图法,体现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比如陕西千阳的五毒马甲,鸟是天的代表,花是地的代表,三角是山的象征,黑白三角是水的象征,再加上五毒、八卦,这就构成了整个世界,寓意以毒攻毒、长寿安康,同时也蕴含了古代的生殖崇拜和宇宙观。这种利用空间的层次性来体现宇宙观的思想值得广告设计者借鉴,不要总是在设计中表现自己的满腹牢骚,而要体现宏大的世界观,提高整个作品的境界。

      5.因形构图法

      因形构图法是因形而造形:有在图形上雕琢图像的,比如各种玉佩、瓷瓶、香炉上的纹样,这是打破图形的有限性,创作出一个无限的空间;有复合图像,比如《彩陶人面鱼纹盆》,人面两边有鱼的耳朵,鱼纹的四角有人的四肢;有共用图像,比如敦煌藻井图案中,3只兔子共用3个耳朵围绕圆的中心旋转,看上去仍然是1只兔子2个耳朵,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动感;有内嵌图案,比如桃花坞《群仙祝寿图》,在寿字当中嵌了各路神仙,惟妙惟肖。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可以充分借鉴这些思路,比如瓷器、衣服上的图案设计,因形而构图、图案结合图案,能够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借鉴民族艺术的其他方法

      1.象征意义

      民族艺术是从视觉上来体现*人对生产生活的认识,*人采用含蓄的手法在色彩与造型上体现特定的意义,即赋予民族艺术象征性。广告设计可借用这种表意方式,让人们在赏心悦目中品味深刻的思想。具有典型象征性的民族艺术元素是“*结”,*人运用不同的结法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双鱼结”表吉庆有余,“团锦结”表示团圆美满,“双蝶结”表示比翼双飞,“方胜结”表示一帆风顺,“双钱结”表示财源广进,“双全结”表示儿女双全。广告设计者通过分析其造型的不同形式,借鉴其通过线条的变化来体现寓意的手法。

      2.夸张手法

      民族艺术在神与形的处理上偏重于神,所以在形的方面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把不必要的细节简化或者是略去,这就造成了很多民族作品的不合理性。也就是说,从现代美术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些民族艺术作品并不合格,但是其具有的视觉感受和思想价值却毋庸置疑。在夸张手法的运用上,典型的是剪纸艺术。剪纸的夸张性表现为它可以剪出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现象,即使存在,也常常有比例失调,在剪人物或动物时,头部的`比例非常大;在剪植物或景观时,则是层层垒高。是否符实,是否合理,皆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体现了精神,带给人们思考;是否具有乐趣,带给人们欢乐。设计广告时,可以适当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弱化其他细节。

      3.抽象思维

      民族艺术图案取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经过提炼加工后的产物。在创作中,人们剥离了事物外在的具体性,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比如书法就是人们抽象思维运用的结果。书法是*独有的艺术,以线条的不同形式展现无限的内涵,阐释简易中的大道,表现无形有状、无物有象,线条越是简约,抽象越是明显。所以,抽象思维在创作广告时是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仅仅依靠线条的架构,就可以演绎出无穷的艺术魅力,更不要说还有色彩、光影等其他形式。

      4.美学标准

      民族艺术形象、亲切、朴实,具有一些特殊的美学标准,比如泥塑的色彩有很多红绿搭配,剪纸的很多构图比例严重失调,这些显然不符合现代美学理论的范式,但是却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是因为民族艺术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人生产生活的结晶,*人有*人的约定俗成和心理意识,历经千年,积重难改。所以,在广告设计时,不要一味地强调美学理论的美学标准,那是西方的欣赏标准,与*未必相同,*的设计者要善于借鉴民族艺术的设计标准,为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血液。

      5.哲学智慧

      儒家和道家是*的两大传统哲学流派,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和谐中庸,道家强调自然,讲究有与无、虚与实的对立统一。所以,以儒家为思想底蕴的广告设计体现“尚清”二字,以道家为思想底蕴的广告设计体现“相生”二字。沈浩鹏的《苏州印象》是典型的儒家代表作,在简约之中体现了苏州的小城特色;陈邵华2008年的申奥标志设计体现的是道家的相生,有无相称,笔尽而意无穷。现代广告设计如果能把儒家或道家的思想蕴含其内,将体现出高端、典雅、深邃的效果。

      三、广告设计对传统图案的再创造

      *的图案资源丰富多彩:从书法到绘画,从瓷器到织锦……不同的形式彰显了民族的魅力。广告设计者运用传统图案,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把传统的意蕴同现代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这样设计出的广告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对汉字的再创造

      汉字是*人的伟大创造,依形据物,长于摹状,又兼有书法艺术,风格多样,大篆粗犷,小篆圆润,隶书典雅,楷书工整,行书欢快,草书奔放……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底蕴,所以汉字具有完美的构图价值。现代广告设计可以对汉字进行再创造,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京”字,就是把京字和舞动的人结合起来的因形构图,不仅向世界各国传递了北京欢迎您的概念,也让*的汉字文明大放异彩;《苏州印象》的“州”字,是把苏州的窗棂图案嵌入到州字当中,州字中的三个点设计成了水的流动形态,这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苏州的代表艺术———苏州的水与苏州的建筑,而且还使人们对苏州产生了无限的遐思。

      (二)对吉祥图案的再创造

      自古以来,追求美满幸福是*人的愿望。因此,在很多的饰物或者器具上便把这个愿望寄于其中,借动物、植物、汉字等驱凶纳吉。时至今日,*人这种美好的愿望都不曾改变过,所以,把吉祥图案纳入现代广告设计中,具有较大的受众空间。香港凤凰卫视采用*古代的吉祥鸟“凤凰”图案,并且运用古老的喜相逢结构,以象塑形,不仅把求吉避凶之意蕴含其中,而且体现了和谐、圆满的哲学观以及自在的宇宙观,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现代传媒的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华夏银行的标志是一条玉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也是权力、富贵的代表,皇帝称自己为真龙天子,用盘曲成C状的玉龙做标志,蕴含了华夏银行的民族精神,也寄托了美好的希冀。

      (三)对民间图案的再创造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自然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对生产生活的感悟,求大、求全、求美。以民间图案为基础的广告设计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的推崇,所以民间图案是非常丰富的广告设计素材。比如:香港贺北京申奥成功的海报,采用了孙悟空身着运动服掷标枪的图案,把人们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形象与现代环境结合起来,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清华大学在设计澳门特区区徽的时候,采用三瓣莲花与水文相结合的形式,既是澳门的象征,又将神话故事三瓣莲花融进了设计中,寓意中华民族是一个拼搏向上的民族。

      参考文献:

      [1]冷增龙.浅谈民俗艺术符号在当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5(4).

      [2]曹佳骊.广告设计中民俗因素的作用环境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1(4).

      [3]柳芸,严明.民间艺术色彩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2(3).

      拓展:广告设计理念

      对于设计,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发明。二是革新或称之为改良。首先“发明”是从无到有,根据人们的真正需要,创造一种或几种真正的功能 。如果只是对产品的外观、形态、性格等方面进行改变,那只是在发明基础上的“革新”。

      所以这涉及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使用的一种材料--塑料,早在19世纪初(*于1825年)就出现了。可以说,有很多发明是科学走在前面,而技术的产生却在其后 。再讲一个例子: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的一个皇帝带兵征服了土耳其。他的士兵发现那儿有一种石头能用来燃烧取暖,这就是“石油”。在拉丁语中是“石头”的意思。二千年后的今天,石油已成为我们的主要能源之一。

      那么,是科学先于技术,还是技术先于科学呢?我认为,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有时是科学在先,经过研究、发现、发明,然后科学的运用变成技术。有时,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一种需求,一种技术,最后经科学家转化为科学。石油如果没有发动机的出现,也不会有象今天如此广泛的使用。这说明材料资源的运用取决于机械的发展,反过来,又对机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是一个辨证的关系。这说明一种生产的过程(材料、能源的过程),与一种好的材料导致好的产品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好的材料、好过程、好产品互为的关系。同时好的产品又取决于好的结构、好的功能。

      这又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问题。它指的是从人类最早的、有序的、有组织的、有效率的一生产组织方式,一种结构化产业。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同样的标准、尺度等进行塑造,这种由师傅设计,工匠营造的生产方式,早在古埃及就已开始了。再如现代的“福特”,在美国上了第一条自动化汽车生产线,有一种说法是这种生产线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另一个问题是,装配线上的工人来自完全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如何使他们在同一生产线上工作呢?从组织管理角度讲,生产装配线是比较合适的。所以福特装配线不仅是技术的要求,也是人的组织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多种关系的要求。

      设计师把“产品”称为“产品”,而企业家可能把产品称为“产品”或“设施”,经济学家称为“货物”,这说明一个产品有不同的功能,也有不同的使用者。产品存在着多样性,这种多面化、多样化的认定,是根据人的不同的需求决定的。例如,汽车的出现是由于发动机的发明,后来发展成为“汽车的社会”,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汽车的发明会带来的影响,现在看来象一种寄生的“细菌”,由汽车引伸出新的道路枣维修厂枣维修工还有高速路……都和汽车有关。

    [阅读全文]...

2022-05-22 08:24:03
  • 借月抒怀的古诗

  • 借月抒怀的古诗

      关于借月抒怀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有关借月抒怀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1、《听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中庸。其全文诗句如下: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解说】

      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是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又好像谁家的**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2、《宿建德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翻译】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

      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翻译】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4、《月下独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翻译】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翻译】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7、《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阅读全文]...

2022-03-20 11:46:43
  • 关于中外名人的读书方法借鉴

  • 读书,方法,名人
  • 关于中外名人的读书方法借鉴

      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吸取经验或教训,以便取长补短。下面为大家带来关于中外名人的读书方法借鉴,快来看看吧!

      1、有无法。要读懂书上所没有的.东西。(戏剧家克尼雅日宁)

      2、思维法。靠积极思维得到真正的知识。(列夫·托尔斯泰)

      3、循序渐进法。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4、消化法。读书不用脑,等于吃饭不消化。(科学家波克)

      5、 合精法。善于集合相*学科的精华。(天文学家*)

      6、坚持法。达到目标的奥秘是我的坚持精神。(科学家斯德)

      7、发掘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作家福楼拜)

      8、酿蜜法。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甜蜜。(科学家培根)

      9、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学者陈善)

      10、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华罗庚)

      11、识理法。读有字书,识没字理。(学问家善继)

      12、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理学家朱熹)

      13、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哲学家王充)

      14、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学家子思)

      15、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

      16、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家孔丘)

      17、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是问号。(小说家巴尔扎克)

      18、得惑法。少则得,多则惑。(道德家老子)

      19、多少法。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心理学家洛克)

      20、温故知新法。日知其所元,月无忘其所能。(孔丘弟子子夏)

      21、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文学家伏尔泰)

      22、重复法。重复是学*之母。(哲学家狄慈根)

      23、三端法。义理、考证、文章。(桐城派学者姚鼎)

      24、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古文学家欧阳修)

      25、三余法。冬为年余、夜为昼余、雨天为功余。(学者董遇)

      26、用三年的全部星期日证明一数学公式。(数学家科尔)

      27、读目法。读书先读目录,心中有数。(历史学家陈恒)

      28、分类法。凡读书分类,不惟有益,且兼省心。(学者陈世仪)

      29、竭泽法。知识如鱼,目录如网,在网中书海中打捞。(学问家王盛鸣)

      30、 发现法。没受过未知物折磨的人,不会知道什么是发现的快乐。(化学家贝尔纳)

      31、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儿童文学家谢冰心)

      32、冷热法。按书的内容,分别采用冷看或热读。(学者阮葵)

      33、兴趣法。学*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家布鲁纳)

      34、切己法。不切己者,虽泰山而不顾。(国学家章学诚)

      35、热处理法。读书学*都应该趁热打铁。(史学家侯外庐)

      36、浓淡法。先浓后淡更有味。(作家李准)

      37、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38、批注法。像老师批改学生作文一样予以评价。

      39、挑剔法。像购买商品时那样认真鉴赏。

      40、求解法。带着问题去寻找解题的钥匙。

      41、读书强记法。每读一本书,遇到好段落随时摘录贴在墙上,记熟后取下来,再补新文,岁无旷日,腹中文章自富

      42、读书用连号法。先选10篇好文章,连着读10天。第 1天读1文,次日再读 1文,并复*前 1文。每日学*,如是渐增。第11天开始再用 1周时间,每天读这10篇文章, 1周后,自然会记得烂熟。

      43、两本书对照法。读书时取两册相同版本的书,凡遇到字句新奇处,就从一书中剪下,粘在另一本书天头处,以便寻览。这种剪书方法不足取,可变通为用蝇头小字注在一本书上,取另一本书对照读。

      44、记最胜处法。读古人之书,将其书中最胜处记下,久乃会通。

      45、分门摘录法:看书时进行摘录,分门别类,以补健忘。持之以恒,积成卷帙,自备作诗文时参考。袁枚的《随园诗话》就是这样写成的。

      46、设问法。看书要先大体上了解一下,再合上这本书自问自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47、立体法。读重要书籍既要一般地泛读,又要重点地“深掘”,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

      48、跳读法。若是碰到疑问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49、 多翻法。书在手里,不管它是什么,总要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阅读全文]...

2021-12-07 09:14:23
2022-03-19 05:54:58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 句子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 语录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 说说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 名言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 诗词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 祝福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