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有借鉴意思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有借鉴意思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有借鉴意思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有借鉴意思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诗歌意境术语借鉴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意境术语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1.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高旷壮阔、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深远
2.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空寂、寂静、
3.凄清暗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荒凉、冷寂、肃穆、沉郁忧愁
4.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
5.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华美壮丽
诗歌语言风格
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简洁;清新;
新奇、优美、绚丽、华美、绮丽典雅;浅显、通俗易懂、
质朴、自然、朴实;*淡;含蓄、柔婉豪放、雄奇奔放、悲慨沉郁
诗歌情感:表示思想感情性质
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
恬淡、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
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
诗歌情感: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和对象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
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羁旅愁思、思乡怀人、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别恨离愁、相知相思、恋情闺怨、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寄情山水、热爱自然、追求*、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统一山河、求贤若渴、建功报国、
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怀古伤今、
厌恶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愤世嫉俗、
归隐田园、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脱凡俗、怀才不遇、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林升《题临安邸》
3.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 《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二)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
《从军行》 王昌龄
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3.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示儿》
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三)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孟浩然 宿建德江 温庭筠 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范仲淹 渔家傲
4.闺中怀人:王昌龄 闺怨 李白 子夜吴歌
(四)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
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
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 韦庄《台城》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梦令 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 高中地理.告慰*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及翻译: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赏析: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经典诗句借鉴
1、《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2、《冬 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3、《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4、《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5、《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6、《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7、《冬 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8、《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9、《水调歌头·冬至》
诗词曲五首写作借鉴
1、情景交融,以写景叙事抒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借写巴山楚水地域偏僻荒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叙事,紧承上句,如此偏僻凄凉之地,作者一去竟是“二十三年”,其中有多少“凄凉”可想而知。更用“弃置”一词修饰自己身份,更显伤感。
再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先写潼关显要地形,以此想像当年各国纷争、群雄并起的豪壮场面;再以“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想像当年秦汉时西都长安何等繁华壮丽,如今却只成一片焦土,无数宫殿楼阁、万千亭台轩榭与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一起灰飞烟灭,这沧桑巨变的描画中寄寓了作者多少兴亡之叹的感慨!
还有《水调歌头》中描写月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几句中描绘的月色是以一个不眠人的角度来看的,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又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一个无法入眠的.人,月色的移转,仿佛正是作者惆怅思念之心的映写。
2、对偶、比喻、双关、用典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在这几首诗、词、曲中都有不同的修辞运用。
⑴对偶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⑵用典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⑶比喻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⑷双关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描写秋天风景的诗句借鉴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 优美的诗句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江雪》古诗的意思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雪》古诗的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与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将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作者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作者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作者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作者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作者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作者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与“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作者却将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与一个“灭”字,这就将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作者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将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作者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将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将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将“江”与“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将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将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作者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将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与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l):蓑衣,斗笠。
赏析: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一、古诗原文
作者: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
万 径 人 踪 灭 。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
二、作者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三、古诗鉴赏
1、注词释义:
绝:绝灭,消失。
径:小路。
踪:指脚印。
孤舟: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2、古诗今译: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 优美的诗句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来表达他的心境。
古诗有借鉴意思的
表达借鉴意思的古诗句
有借鉴意义的古诗词
借鉴古诗的歌
可以借鉴的古诗
要借鉴的古诗
与借鉴有关的古诗
毛借鉴过的古诗
可供借鉴的古诗
课标中对古诗教学的借鉴意义
关于借鉴的诗句
有关交流借鉴的古诗
古诗可以借鉴的情侣名
借鉴的诗句古诗词
借鉴古诗咏柳的短文
描写借鉴的古诗词
比喻借鉴的古诗词
值得借鉴的古诗文
许嵩哪些歌是借鉴了古诗的
表示要借鉴的古诗词
借鉴别人经验的古诗
取名可以借鉴的古诗词
入团申请可以借鉴的古诗
鲍照对古诗十九首的借鉴
形容借鉴经验的诗句
古诗中的互相借鉴现象
借鉴古诗词的开场白
关于草船借鉴的典故古诗
借鉴他人经验的诗句
借鉴古诗词的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