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关于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38) 语录(12) 说说(5) 名言(21) 诗词(1k+) 祝福(2k+) 心语(179)

  • 关于芭蕉的诗句

  •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筼筜宫应商。——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万俟咏《长相思·雨》

    却因一夜芭蕉雨,疑是岩前瀑布声。——刘鳌《赠李营丘》

    庭前几个芭蕉叶,未到秋分一半黄。——成廷圭《和饶介之秋怀诗韵·其三》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上鸣秋雨。——石孝友《踏莎行·沈水销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皮日休《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纳兰容若《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贺铸《石州引·薄雨收寒》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烟浓共拂芭蕉雨,浪细双游菡萏风。——皮日休《鸳鸯二首》

    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添清景,疏韵入芭蕉。——赵长卿《小重山·秋雨》

    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张炎《风入松·新篁依约佩初摇》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韩偓《深院》

    废园湖石芭蕉畔,杨柳边,想当时玉人娇面。——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六月芭蕉雨,两湖杨柳风,茶灶诗瓢随老翁。——张可久《金字经·稽山春晚若》

    蝤蛑虾蟹玳瑁螺,芭蕉豆蔻皆可口。——方回《为张都目益题爪哇王后将相图》

    杨柳斜风力弱,芭蕉击雨声寒。——释正觉《偶成示众》

    珠帘半卷开花雨,又见芭蕉展半心。——和凝《宫词百首》

    初闻如风吹梧桐,次听如雨鸣芭蕉。——白玉蟾《赠陈高士琴歌》

    禁门深锁夜如何,秪恐芭蕉风雨多。——谢榛《宫词题画·其二·夏·风静帘垂花竹里》

    急点跳珠洒画窗,芭蕉渍绿溅笔床。——左锡璇《雨夜怀婉洵婉静两姊》

    生姜二两须炮过,芭蕉一两去皮熬,五两大黄烧。——义净《兵要望江南·其十二·医方第二十九》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杜牧《八六子·洞房深》

    万古身後前,芭蕉秋雨余。——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

    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齐己《秋兴寄胤公》

    露重芭蕉叶,香凝橘柚枝。——羊士谔《燕居》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只芭蕉一片、画廊阴,抵云帱三尺。——姚燮《连理枝·其二》

    暗尘侵竹简,夜雨洗芭蕉。——胡仲弓《怀钱塘旧居》

    个是云门真正脉,不学芭蕉空指月。——释德洪《次韵许叔温赋龙学铁杖歌》

    或长如芭蕉,或圆如芙蕖。——苏轼《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窦巩《寻道者所隐不遇》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刘言史《弼公院问病》

    客来问讯名堂意,雪里芭蕉笑杀侬。——杨万里《寄题张商弼葵堂堂下元不种葵花但取面势向阳·行尽葵堂西复东》

    性寒甘蔗猱偷齧,体腻芭蕉蚕莫沿。——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阅读全文]...

2021-12-09 17:54:06
  • 苏轼的古诗

  • 苏轼
  •   1、《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3、《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5、《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6、《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8、《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2、《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4、《蝶恋花》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阅读全文]...

2022-02-24 21:46:38
  • 听雨打芭蕉(组诗)

  •   1  一个世界两个人  游离的人生,游离的梦  两条*行线  奔马游鱼,腾空遨游  支离破碎,尤是断垣  相交的直线  赫蓝翔紫,两相交映  貌合神离,无缘的缘  两个相切圆  郁语忧言,如烟如雾  亦真亦幻,如影随形  两个内切圆  剑影刀魅,似真实虚  追逐生世,梦断秦淮    2  笨拙的话语,述说不清那一种痛  拙劣的画技,描绘不出那一份疼  眼  透视着的盲点  肩  颤抖着的无助  心第三节  抽搐着的疲累  满眼无助  满脸迷茫  满心无奈  凌乱的步伐透露了所有的伤  仅遗留满目疮痍    3  冷月无声,行人匆匆  泪水无痕,停滞徘徊  刻骨铭心的痛  欺压着空白的黑暗  举步无比沉重的牵绊  或许  不够冷漠不够无情  终  伤了心  无声的笑  包裹了太多的疼  死亡的气息逐渐浓厚  没有恐惧  只有解脱的喜悦    4  喧闹中  她笑得最欢,跳得最烈  沉迷般闭着双眼  青春飞扬    暗夜里  她双臂环绕,低垂着头  机械般迈动双腿  满是落寞    眼睑滑落的泪嘴角自欺的笑  昏暗的光影下  斜影清清    5  风在呼唤,雨在浇  雷在鸣叫,电在闪烁  我在其中,自得其乐  绿草油油,马儿嘶鸣  仰望苍穹,云卷云舒    手捧香茗,静立窗前  听雨打芭蕉  奏响一曲情思  不尽相思,落泪无声  听雷追电,看电赶雷  幻想雷电合鸣

      编辑点评:

      人生最苦是情殇!听雨打芭蕉,无限情思掀心潮。第一节感叹缘分淡薄,犹如两个相切圆,终是梦断秦淮;第二节凸显情殇之烈之痛;第三节表现哀莫大过心死;第四节表现一个女孩青春飞扬,单纯可爱,但眼睑滑落的泪暴露她心思沉重;第五节表现从爱的泥沼脱身的诗人豁达开朗,优雅沉稳,听雨打芭蕉,奏响一曲情思。全诗一脉相承,情感真挚,曲折生动,耐人品味!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7-02 16:11:35
  • 苏轼写风古诗

  • 苏轼,写作
  • 苏轼写风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写风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碧纱窗下水沈烟。——苏轼《阮郎归·初夏》

      2、谁家水调唱歌头。——苏轼《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苏轼《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苏轼《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6、谁似临*山上塔,亭亭。——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苏轼《浣溪沙·软草*莎过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20、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1、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3、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5、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26、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苏轼《和董传留别》

      27、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9、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有美堂暴雨》

      30、门外东风雪洒裾。——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3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32、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36、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

      37、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9、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40、微雨如酥,草色遥看*却无。——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相关阅读:写风景的优美句子】

      1、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就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大地已经沉睡了。

      2、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就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3、暂且掠过这个人,马路两旁的树被细雨洗的格外清新。树叶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几声鸟鸣,给这雨增添了几分朝气。马路上的人渐渐多了,一辆辆汽车驰骋在被雨丝擦洗过的地面上,却没有溅起水花。这条路一直蔓延向远方,远方的车和人也不断地向我走来。靠*又远离。

      4、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5、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6、巴黎让人沉醉,让人迷离,而让人震撼的景,我想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只是在一张照片上的一瞥,那般的'金光灿烂,那般的美仑美奂,就像是建在云端,天地都成为她的陪衬,在金色的阳光中熠熠生辉,让人永生难忘。真正的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我甚至不敢去那个地方,怕那时拍这照片的摄影师高超的记忆才制造出的美丽,或者怕自己的身影会玷污了这风景。

      7、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8、走在路上,阳光和秋风结伴扑面而来。四周静谧安详,侧耳细听,仿佛可以听见它们在毛衣的纤维间嬉戏穿梭的窸窣声。毛衣就像是摆在烘干机上一样,好像是渐渐的鼓胀起来,热气球一样,暖暖地裹住我,仿佛要带着我飞起来,让我的脚步越来越轻快,心也轻飘起来,化成最温柔的风,飞向更美好的远方。

    [阅读全文]...

2021-12-22 07:25:30
  • 苏轼古诗大全

  • 苏轼
  • 苏轼古诗大全

      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本文为苏轼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阅读全文]...

2022-01-08 13:40:51
  • 关于芭蕉的古诗词有哪些 有关的全部古诗大全

  • 1.《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宋朝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清朝

    纳兰容若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3.《咏芭蕉》清朝

    郑板桥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4.《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清朝

    纳兰容若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5.《菩萨蛮·芭蕉》宋朝

    张嵫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

    6.《未展芭蕉》唐朝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7.《芭蕉仕女图·兽额朱扇小院深》明朝

    唐寅

    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8.《子羽夜至红桥所居·玉阶凉露滴芭蕉》明朝

    张红桥

    玉阶凉露滴芭蕉,独倚屏山望斗杓。为惜碧波明月色,凤头鞋子步红桥。

    9.《题芭蕉赠僧》明朝

    沈周

    山僧心与迹俱閒,未限居山及出山。长对芭蕉閒不过,时留一偈叶中间。

    10.《颂古十首·洗肠换骨老芭蕉》宋朝

    释普岩

    洗肠换骨老芭蕉,拄杖牛来价转高。卖与买人人不买,翻令*地起波涛。

    11.《芭蕉》宋朝

    洪皓

    芭蕉非一种,南粤竞成业。结实陪房绿,舒花焰火红。象蹄形甚伟,筒葛衽尤工。羁旅牵愁思,秋窗夜雨中。 …

    12.《芭蕉》明朝

    刘泰

    翠怯春寒叶未高,玲珑石畔托根牢。晓来记得题新句,露湿先生紫兔毫。

    13.《斋前芭蕉》明朝

    高启

    静绕绿阴行,闲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14.《芭蕉雨》宋朝

    谢翱

    吴楚灯前侣,芭蕉海上身。凉宵知过雨,病叶与羁人。白屋愁看晓,沧洲宿语贫。西南多苦竹,应与越禽邻。

    15.《咏史下·慕容恪·一听芭蕉叶上寒》宋朝

    陈普

    一听芭蕉叶上寒,鼻头倍益旧时酸。河清未遇三千岁,水手犹轻十八滩。

    16.《寄大光·芭蕉急雨三更闹》宋朝

    陈与义

    芭蕉急雨三更闹,客子殊方五月寒。*得会稽消息否,稍传荆渚路歧宽。

    17.《江湾僧舍水石芭蕉》宋朝

    赵孟坚

    老耳最怕风雨声,芭蕉叶上声偏鸣。新枝日展翦不替,况见蕺蕺成添丁。呼童具锸斲寒玉,蔓图贵早除其萌。丑疑乌喙侧着附,又讶蹲鸱…

    [阅读全文]...

2022-01-26 04:21:50
  • 古诗赠刘景文苏轼

  • 苏轼
  • 古诗赠刘景文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古诗赠刘景文苏轼,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苏轼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诗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2022-03-16 20:28:21
  • 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

  • 有名,苏轼,文学
  • 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

      苏轼是*古代文人中的著名诗人,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非常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鉴赏: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鉴赏: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鉴赏: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鉴赏: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3-19 07:46:03
  • 苏轼的古诗加赏析

  • 苏轼,诗人
  • 苏轼的古诗加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的古诗加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注释

      ⑴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泛:摇动。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然后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然后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然后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然后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然后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然后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然后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然后“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然后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然后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然后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坡仙[91],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5];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阅读全文]...

2022-06-14 18:42:42
  • 海棠苏轼古诗赏析(苏轼海棠诗)

  • 苏轼
  •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当时诗人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种不得意的状态下,诗人写了这首咏海棠诗,写出了海棠的美丽明艳,还有诗人惜花爱花的心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风轻轻地吹过来,春光明媚。月亮已经转到回廊的另一头去了,夜雾都染上了海棠花的浓香。我怕夜深了,海棠花也要睡觉了,就高高地点起蜡烛照着它。

    诗的第一句点明时令,表明季节是在春天。和煦的东风微微地吹过来,春光荡漾,一丛海棠花开 得 特别娇艳。第二句暗写海棠花的香气芬芳馥郁。晚上小院里起了一层轻轻的薄雾,海棠花的香气似乎把夜雾也染上了层浓香。夜渐渐深了,月亮也转过了回廊。

    后面两句采用拟人及借喻的手法,写出诗人月夜赏花,久久不愿意离去的心情。夜深了,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了。海棠花是不是也累了,也要去睡觉呢?为了能继续赏花,诗人就点上了蜡烛,高高地照着花枝,让它不要有睡意。烛光与花色互相映衬,花朵显得更加娇艳迷人。

    这里的”红妆“是诗人用的一个比喻。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一起宴饮。杨贵妃宿酒未醒,神态慵懒。唐玄宗开玩笑说:”海棠睡未足耳。”

    诗人不愧是大文豪,用典也不露痕迹,即使是看不懂这一典故的人,也不影响对诗的阅读。反而会觉得十分生动有趣。

    ”只恐夜深花睡去“为*广为传诵,是本诗的点睛之笔。比如说《红楼梦》中,史湘云喝醉了,觉得酒涌心头难受,就躺在一块大石头上,周围的芍药花瓣纷纷飞落下来,落了她一身。一群蜜蜂嗡嗡嗡地围着她飞。那些姑娘们见了,乐不可支,就套用这句诗来取笑她,说”只恐石凉花睡去。”

    [阅读全文]...

2022-07-30 10:17:45
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 句子
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 语录
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 说说
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 名言
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 诗词
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 祝福
芭蕉听雨的古诗苏轼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