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关于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78) 语录(83) 说说(5) 名言(56) 诗词(49) 祝福(256k+) 心语(37k+)

  • 尽孝道的句子-论语有关孝道的句子

  •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作者:柏杨 出处:自我牺牲

     

    3、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孟子·尽心上

     

    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5、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6、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7、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出处:《孟子》

     

    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9、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

     

    1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作者:但丁

     

    11、在我困难的时候您伸出无私的手,在我痛苦的时候您奉献真诚的心,在我失望的时候您伴我同行。爸爸,您是我永远的朋友,给我希望,也给我温暖。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野永不荒凉。

     

    12、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13、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5、父母的爱是崇高的爱──只是给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讨恩情。

     

    1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17、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亲,才能算真正的孝。

     

    18、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19、母勤女懶。

     

    20、一个人有了孝,就有了仁爱之心,他自然就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疾恶如仇,由此而产生正义的情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产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是表现为有礼而不轻漫;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会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开启智慧;有了感恩之心,与人交往自然就会诚信无欺。现在商业上的信用危机,思想的根源在于经营者不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别人的“成全”,对社会、对他人不存有感恩之心。所谓五德:仁、义、礼、智、信,人的优良品德都是由这种感恩之心而来的。他教我们做一个懂“孝道,孝德,感恩”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7-30 00:46:01
  •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 思想,孔子,文化
  •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阅读全文]...

2022-04-14 00:26:14
  •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

  • 经典
  •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九库说说https:///,何以别乎?

    7、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父母,唯其疾之忧。

    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10、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阅读全文]...

2022-04-30 12:55:35
  • 感悟孝道赞美孝道的句子66条

  • 感悟,赞美
  • 1.我们必须孝顺父母,不仅要尊重我们家中的老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们必须尊重和照顾其他家庭的老人和孩子。

    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4.“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应尊重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不至于行差踏错而使他们蒙羞,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孝顺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美德之一,也是儒家家庭伦理的核心,且很多故事皆以“孝顺”为主图,《二十四孝》是这些故事中最为知名的其中之一。华人彼此间常常会很有不一样的宗教信仰,但孝顺的观念在华人之间是共通的,对家庭的尊重的观念,是所有华人的共同点。

    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6.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7.孝心是太阳,给人温暖;孝心是大山,给人依靠;孝心是水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8.《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十五》【宋】王安石

    9.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10.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1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轲

    12.孝顺是一个阳光的词,温暖父母疲惫的心;孝顺是一种责任,分担父母的痛苦;孝顺是一首温暖的小歌,解释了父母的感受。

    13.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她是个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14.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作者:柏杨 出处:自我牺牲

    15.亲爱的妈妈,岁月已将您的青春燃烧,但您的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用我心抚*你额上的皱纹,用我的情感染黑您头上的白发。祝您母亲节快乐!

    16.母爱,她是春风里的风,给你送来丝丝温暖;她是你夏天的冰淇凌,给你带去透心凉的快乐;她是秋天的枫叶,送你最大的奉献。她是你的开心天使烦恼机器。她把开心带给你,把你的烦恼讲给她。让你生活得更幸福快乐。

    17.唯是我侬偏孝顺,十年不作问安书。

    1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作者:但丁

    19.【佛教十劝】一劝世人行孝道,父母恩情比山高…;二劝世人休争强; 三劝世人莫奸刁,刁里求财刁里消;四劝世人莫乱淫;五劝世人莫贪财; 六劝世人莫杀生; 七劝世人莫赌钱;八劝世人莫偷盗;九劝世人莫斗气; 十劝世人多行善,与人方便自方便,多检己过少怪心,广修福慧结善缘。

    20.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

    21.母爱是爱里面最伟大的一种。儿女是母亲用自己的爱浇灌而成的花草,儿女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每一滴爱。母亲,一生为儿女护航,默默在儿女背后为儿女导引方向。

    22.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2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出处:《孟子》

    24.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 民族 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25.“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2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27.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8.感谢你的母亲养育了你,让你出落得如此美丽;感谢你的母亲教育了你,让你优秀得无可挑剔。母亲节到了,祝你的妈妈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29.没有老一辈,就没有新一代;世代传承,血脉相联。

    30.孝顺意味着对父母和他人的孝顺。

    31.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用行动来传达孝道的信息,让我们用行动来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美德;让我们用行动撑起一片孝道的新天地,我们的孝道一定不能被时代潮流卷走;我们的孝道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变得更加坚实!

    32.孝顺可以在父母面前做,孝顺就是一个好儿子;孝道可以在翁的母亲身上实现,孝道可以来来去去。孝顺父母是孝顺的好孩子,孝顺公公婆婆,可以得到孝顺和贤惠的美誉。

    3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34.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35.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36.与你的父母一起服务,你的声音很容易变得沉默。不要为小事大喊大叫。

    37.德行的起点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38.世上最崇高的名字,就是您——母亲。呼唤母亲就是呼唤新生;母亲就是未来世界的象征。

    39.要用天之道,分地为业。为人父母要谨慎谦虚,这也是普通男人的孝道。

    40.一个老人的死是对博物馆的抛弃。

    41.孝心,也许是一双袜子,或是一双摆放整齐的拖鞋,或是一个吻,或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桌为父母烧的菜,或是下雨时及时来到的那把伞,甚至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馨的祝福。

    42.古人说“老的就是老的,老的就是老的;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尊重父母,还要尊重其他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善良诚实的民俗。这是我们学生在新时代的责任。

    43.妈妈,不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前总有您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44.母爱是春天的雨,滋润我们成长;母爱是夏天的风,给我们凉爽;母爱是秋天的果实,给我们能量;母爱更是冬天的阳光,给我们温暖。

    45.孝心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揉搓父母疲惫的心;孝心是一把亲切的唠叨,分担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释父母的情怀。

    46.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47.“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48.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49.作为孩子,我们必须知道父母的年龄。一方面,我们要庆幸,因为我们的父母还活着;另一方面,我要要担忧,因为他们正在慢慢变老。

    50.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51.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出处:劝孝歌

    [阅读全文]...

2022-03-03 06:38:09
  • 《中华孝道》歌词

  • 《中华孝道》歌词

      *日,受世界和谐基金会邀请,青年歌唱家李昱和以“孝德和谐爱心大使”身份推出了个人全新单曲《中华孝道》,以歌声的方式来传承传统孝德文化,倾情为孝德文化代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华孝道》歌词,快来看看吧。

      《中华孝道》歌词

      歌手:李昱和

      百善孝为先

      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难忘

      心中扎下根

      血脉流不断

      山河岁岁新

      中华孝道是美德

      传给后来人

      祖先留下传家宝名字叫孝顺

      多少年多少代温暖过冬与春

      它沿着岁月走烙下*印

      风风雨雨五千年从古传到今

      祖先留下一句话讲的是孝顺

      多少情多少爱交给了儿和孙

      它顺着血脉流滚烫赤子心

      枝繁叶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

      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

      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

      祖先留下一句话讲的是孝顺

      多少情多少爱交给了儿和孙

      它顺着血脉流滚烫赤子心

      枝繁叶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

      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

      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

      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

      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

      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

      歌曲背景:

      据悉,此首由李俊伟作词,王钧作曲的全新作品,继续着李昱和以往音乐作品优美的歌词,时尚的旋律,以时尚理念来传承传统文化,传唱着五千年的孝德文化:“祖先留下一句话讲的是孝顺,多少情多少爱交给了儿和孙,它顺着血脉流,滚烫赤子心,枝繁叶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

      据透露,早在去年底李昱和在由世界和谐基金会等机构主办“生日感恩”全球孝爱慈善晚宴上被授予“孝德和谐爱心大使”荣誉称号后,就开始着传承孝德文化的`脚步,五月份曾以“孝德和谐爱心大使”身份走入宝岛台湾,参加了“2014台北母娘文化季颂扬母爱音乐会”,并且在母亲节这一天走访了台北多处敬老院,将自己的爱心传播到宝岛,备受社会各界的赞扬。

      而此次推出的全新单曲作品《中华孝道》,也是李昱和表达着作为一名“孝德和谐爱心大使”的具体行动,用自己所擅长的歌唱方式来传承孝德文化,推广孝德文化。对于李昱和也表示,音乐是美的传承,以音乐来推广传统文化,更能够让人更好地接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然也会有其他更多方式,她希望此首作品能够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能以更多的实际的行动与力量投入到孝德文化推广中。

      目前,此首具有鲜明传统公益文化特色的作品《中华孝道》,自从在网络中打榜推出以来得到了众多观众的普遍喜爱,此首作品也有望计划拍摄成一首具有代表性孝德文化作品MV,以便更好地传播孝德文化。

    [阅读全文]...

2022-07-11 16:41:05
  • 感悟孝道赞美孝道的句子66条

  • 赞美,感悟,语录
  • 1.我们必须孝顺父母,不仅要尊重我们家中的老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们必须尊重和照顾其他家庭的老人和孩子。

    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4.“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应尊重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不至于行差踏错而使他们蒙羞,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孝顺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美德之一,也是儒家家庭伦理的核心,且很多故事皆以“孝顺”为主图,《二十四孝》是这些故事中最为知名的其中之一。华人彼此间常常会很有不一样的宗教信仰,但孝顺的观念在华人之间是共通的,对家庭的尊重的观念,是所有华人的共同点。

    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6.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7.孝心是太阳,给人温暖;孝心是大山,给人依靠;孝心是水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8.《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十五》【宋】王安石

    9.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10.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1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轲

    12.孝顺是一个阳光的词,温暖父母疲惫的心;孝顺是一种责任,分担父母的痛苦;孝顺是一首温暖的小歌,解释了父母的感受。

    13.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她是个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14.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作者:柏杨 出处:自我牺牲

    15.亲爱的妈妈,岁月已将您的青春燃烧,但您的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用我心抚*你额上的皱纹,用我的情感染黑您头上的白发。祝您母亲节快乐!

    16.母爱,她是春风里的风,给你送来丝丝温暖;她是你夏天的冰淇凌,给你带去透心凉的快乐;她是秋天的枫叶,送你最大的奉献。她是你的开心天使烦恼机器。她把开心带给你,把你的烦恼讲给她。让你生活得更幸福快乐。

    17.唯是我侬偏孝顺,十年不作问安书。

    1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作者:但丁

    19.【佛教十劝】一劝世人行孝道,父母恩情比山高…;二劝世人休争强; 三劝世人莫奸刁,刁里求财刁里消;四劝世人莫乱淫;五劝世人莫贪财; 六劝世人莫杀生; 七劝世人莫赌钱;八劝世人莫偷盗;九劝世人莫斗气; 十劝世人多行善,与人方便自方便,多检己过少怪心,广修福慧结善缘。

    20.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

    21.母爱是爱里面最伟大的一种。儿女是母亲用自己的爱浇灌而成的花草,儿女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每一滴爱。母亲,一生为儿女护航,默默在儿女背后为儿女导引方向。

    22.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2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出处:《孟子》

    24.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 民族 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25.“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阅读全文]...

2022-07-07 20:19:45
  •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文化自古提倡的一种善,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儒家宗教根源于对生命创造者的感恩之情与敬畏之心,“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孝道的言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强调“博学于文”,以重视教育著称。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若要成为“君子”,“文”(后天的文化教育)与“质”(质朴的善良本性)缺一不可,因而,“学文”是儒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不过,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的儒宗孔子认为,就做人的根本而言,比“学文”更加重要的是“孝”与“弟”,即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

      “仁义”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价值,“孝弟”则是“为仁之本”。在“孝”与“弟”两项中,更为根本的是“孝亲”。在这一点上,儒教与基督有很大区别。基督也提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爱上帝、爱基督。《圣经》上记载,基督要求信徒们爱天父和基督超过爱自己的生身父母。孔子则认为,凡是不能够将爱父母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者,就是在做人的根本上还没有立起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因为儒家文化对人的生命来源的看法与基督有所不同。犹太教和基督认为,一位男性的天父———上帝———创造了一切,与天地万物一样,人也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人最该爱戴与感恩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造物主天父。儒家文化则认为,天地孕育万物,父母生育儿女,我们生在天地之间,既要敬畏感恩造就了这一切包括人类的天地大父母,又要孝顺感恩养育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在基督信徒的婚礼仪式上,感恩与顺服上帝是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婚礼上,则一拜天地(人类和万物的大父母),二拜高堂(自己的生身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男女合德。

      正因为*儒家文化认为生身父母是个体生命的来源,所以对父母极其感恩,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神圣,“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主张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父母在生时要在物质上尽力供养,在态度上恭敬和顺,父母过世后依然要如同他们在生时一样供奉祭祀。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同情,宽恕,主张推己及人,仁人爱物,“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又肯定“爱有差等”。“爱”之所以有差等,是由血缘的远*所决定的。最该爱的是父母(自身生命的来源),其次是兄弟(自身的同胞手足),因而,“孝”与“弟”就是最重要的家庭道德,是一个人能否仁人爱物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根本。儒家也弘扬博爱道德,致力于培养“民胞物与”的境界与情怀,不过,儒家认为,要求一个人“爱无差等”,即爱别人跟爱他的父母兄弟一样,是不自然、不合理、不*人情的,因为血缘关系才是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我”的爱是从跟“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依次扩展出去的。

      在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中,对生身父母的爱是最重要的。2008年四川大地震,一位正在上课的高中老师在地震发生瞬间不顾学生,只身逃离。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当时的情况,引发强烈谴责,因此得到了“跑跑”的绰号。事后,“跑跑”先生公开声称,如果当时自己的母亲和女儿同时在场,他很可能会救女儿而不是自己的母亲。按照儒家的传统道德理念,在危难中,儿子毫无疑问地应该先救生养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生养之恩与生命价值高于女儿。这种把母亲生命的价值放在女儿和自己之后的言论,在传统*社会无疑会被视为忤逆不孝,这就好像在基督一统天下的时期,有人敢公然宣称不信上帝一样的可恶。

      正因为个体生命来源于父母,在儒家传统中,父母对儿女行使体罚就具有正当合理性。“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棍子底下出好人”,父母既然生养了儿女,当然有权对之实行责罚。对于父母的责罚,儿女应该痛悔己过,顺受无怨。《圣经·旧约》记载了亚伯拉罕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亚伯拉罕毫不怀疑上帝的绝对权威和其要求的合理性,遵照上帝之命,用独子献燔祭。同样,在*传统孝子们的心目中,生身父母就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与绝对权威,父母的任何要求责罚都有其合理性,都应该和婉顺应。

      胡适成名于上个世纪初期全盘反儒家文化的激进新文化运动,他逝世时,蒋介石在挽联中称之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位新文化运动大将是深受传统儒家孝亲宗教陶冶同化的孝子。在《四十自述》一书中,胡适生动描述了童年时代寡母对他十年如一日的孝亲“布道”,以及在做人和学*方面的严格督导,包括犯错时所受到的训责和体罚。中年胡适深深感激母亲,赞美自己的寡母既是“严父”又是“慈母”,将自己做人和为学的成就归功于母亲教子有方。青年时期,胡适曾一度因失意而酗酒浪荡,一次大醉后与巡捕争斗被关押了一夜,清醒后,他看着镜中狼狈的自己,想起了在家乡时时期盼他成才的母亲,决心痛改前非。不久,他考取了官费留美,数年后学成归国,迅速在学术文化界爆得大名。胡适广受到异性青睐,在婚姻问题上却惟母命是从,对母亲包办的发妻始终爱护不弃。三岁丧父的胡适对父亲毫无感性印象,却致力于从父亲遗留的文字中追寻其思想轨迹。在《四十自述》中,他称自己明理性重经验的为学路径是步父亲的后尘。他不仅学成后扬名显亲,还整理出版了父亲的全部遗著,晚年在《口述自传》中,他进而大量补述了父亲一生的主要事迹。综观胡适的生*可见,父母在他生命中的地位*乎神明,母亲的“布道”内化为他的人生动力,他的生命可谓是实践父母期待的一生。胡适的作为正是儒宗孔子所主张的君子当“善述父之事,善继父之志”的具体实践。

      因为“孝亲”,孝子必然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荣誉。“孝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儒家认为,生命是父母给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能损毁,应该爱惜。人生一世,要好好做人,努力做事,在家尽孝道,在外行忠信,为父母争气,为祖宗争光。记得曾看到美国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的电视访谈节目,赵女士说自己无论是在学校学*,还是在社会上做事,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心理动力,那就是要为父母争光。赵小兰是姐妹中的老大,她的几个妹妹也都很出色。在她的家庭教育中,*传统“孝道”仍然起着作用。

      应该说明,基于父系家族人伦道德的传统,儒家孝道与崇尚个体自由、人权、人人*等的现代世界普世价值有重大冲突,因而,维护父子、君臣、男女三大不*等人际关系的传统儒家“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断裂不可避免,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武断口号并非历史偶然。儒家文化在大断裂后的再度复兴必须经过重大转型改造。不过,儒家仁义道德和孝道的精华,诸如敬爱、感恩、善待和回报生养了我们的父母,珍爱生命,和睦家庭,并从家庭伦理进而扩展到社会,立己立他,尽忠守责,仁人爱物,乃至“治国*天下”,建立和谐社会,因此显身扬名,荣耀我们的父母,等等,无疑应该在充分尊重个体自由、人权与人人政治*等的文化框架内继续在个人生命中发挥作用,为*社会的道德重建与世界和*做出重要贡献。

      拓展:儒家学说中的孝道名言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长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

      本也。——孟子

      1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2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2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2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5、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6、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7、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8、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9、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2、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3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出自(春秋)《孟子·离s娄上》。

      34、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了。”

    [阅读全文]...

2022-07-29 21:40:42
  • 孝道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2、首孝弟,次谨信。 ——李毓秀

      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4、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5、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7、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8、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9、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0、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2、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13、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14、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15、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16、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17、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当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

      1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19、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20、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2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3、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24、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25、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阅读全文]...

2022-02-26 15:27:56
  • 孝道名言

  • 名言
  •   1、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3、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在这个世界上,咱们永远需要报答最完美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5、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6、年老受尊敬是出此刻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1、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13、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6、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1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我的双亲,各自尊敬自我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能够太*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1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0、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2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3、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24、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咱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6、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27、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2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30、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3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3、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5、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3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轲

      3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3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3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40、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兄弟姐妹有信。——孟子

      43、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46、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47、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4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4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50、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5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阅读全文]...

2022-05-13 01:20:03
当前热门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 句子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 语录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 说说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 名言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 诗词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 祝福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