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句子层次分析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句子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句子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句子层次分析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民用飞机修理级别非经济性分析
民用飞机,用于非军事目的的飞机,一种运人载物的交通工具。民用飞机分为商业飞机和通用飞机。下面小编带来的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民用飞机修理级别非经济性分析。
修理级别分析(level of repair ***ysis,简称LORA)是飞机保障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设计阶段评估维修对飞机成本影响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在缺乏相关修理级别经济性分析数据的前提下,经过对多种国际主流机型维修大纲和维修手册的研究,分析了飞机修理级别分析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层次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又通过专家打分法将定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修理级别方案进行综合排序,从而选出最优的修理基地。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所提模型的合理性。
作 者: 吴昊 左洪福 WU Hao ZUO Hong—fu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刊 名: 飞机设计 英文刊名: AIRCRAFT DESIGN 年,卷(期): 2008 28(6) 分类号: V267 关键词: 维修大纲 民机维修 维修规划 修理级别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
*民用飞机市场的营销策略论文
民用飞机产业体现了国家综合技术经济实力,我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幅员辽阔的市场需求,要求我们发展自己的民用飞机产业,完全依赖国外飞机不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支线民机工业已具备一定基础,新舟60、运十二飞机生产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民用飞机产业尚未形成自己的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产品,飞机的质量与国外三大支线飞机制造厂飞机的质量差别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民用飞机如何有效地占领市场,发展民用航空制造业,满足民用航空运输业的需求,最终形成民族产业的发展路子值得我们的深思。
为发展*的支线航空运输,民航总局已出台了包括降低支线运输机场建设费;对支线航空实行了最高限价管理,减免相关支线费用;通过成立国产飞机租赁公司,为航空公司使用国产飞机创造条件;参照美国、巴西等国经验,对飞往小城镇或边远在内的地区的支线航空提供政策补贴,对于特别繁忙的大型枢纽机场,建设专供支线飞机起降的支线跑道;对于有经济实力、具有一定规模人口和地理位置适宜的城市,原则上都应预留机场位置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新舟60飞机市场营销体系
一般而言,飞机销售模式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组合和价格设计、渠道设计、宣传推广和销售促进、费用结构预算等。这一切都来源于对市场研究的准确把握——产品组合是基于对消费者和购买决策者(终端)的研究;价格设计必须满足通路各成员的需求;渠道布局、选择、激励源于对目标市场和商业价值取向的了解;宣传推广和销售促进应包括广告创意策划、地面推广、媒介传播、公关和促销活动策划等等,这些都是针对产品销售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难点而实施的营销策略;费用结构主要根据营销的关键环节来确定。
1 新舟60飞机产品定位为满足用户运营安全要求,经济性好的中短程支线飞机,突出新舟60飞机“适用”的特点,目前我们新舟60飞机的定位是:一是在性能、舒适性和适航方面满足用户运营需要,符合航空运输安全要求;二是突出新舟60飞机经济性,在中短程航线上能够给用户带来盈利。
国际市场上,以发展*家为主,适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目前我们市场开拓区域和用户集中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都是发展*家或不发达国家,如津巴布韦、老挝、印尼等。国内市场上,以民营航空、通用航空、*用户为主,适时进入骨干航空公司。首家在国内起飞的民营奥凯航空公司已与我们签订了30架新舟60飞机的框架协议,海监局、气象局已将购买新舟60海监机和人工增雨机的立项报告上报国家*。
2 开辟新舟60飞机新的销售渠道新舟60飞机的渠道策略我们采取了细分市场,提供全面服务的战略销售模式,并分配有力的销售团队服务飞机销售市场。具体是指: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依托,以企业自我为主体,视外销援助为资源,在*、外销援助方和企业三方联动之中,通过外销本地化策略构建起以我为主的销售模式,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图1直观地显示了新舟60飞机销售模式。
新舟60飞机销售模式的保障是*、外销援助方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新舟60飞机的发展,离不开*和地方*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商务部、中航技援助方的资源支持,离不开企业的内部环境支持;反过来,新舟60飞机的快速、健康发展又促进了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并为商务部、中航技援助方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新舟60飞机自主创新正是在三方联动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1 为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产品的出口,支持国内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争取国家对新舟60飞机“以外援促外销”项目的支持,我们加强了对商务部的*公关,在商务部支持下最大限度实现海外重点营销国家的规模性突破。在此情况下,我们和中航技公司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拿下了新舟60飞机的.首个国际订单。2004年11月2日,在津巴布韦,新舟60飞机喜获3架订单,实现国际市场“零”的突破。
2、2 在国外市场,我们还通过外销代理的方式即把中航技作为国外市场的代理商,发挥中航技主销售渠道的作用,积极配合中航技对非洲、南美洲等区域市场的开发。
2、3 同时为更进一步开辟国外市场,我们自身也在积极寻求外销的通路,加强对自营出口市场的开发力度,包括中亚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老挝市场,重点实现中亚国家和印尼的规模销售,实行外销本地化的渠道策略。如在印尼市场我们设立了办事机构,对于其它区域市场我们正在积极的探索,寻求当地具有销售实力的代理公司等等。
2、4 在国内市场,新舟60飞机目前正是采取“以外促内”的渠道策略,并已经通过国外的批量销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反思,其销售重点是民营航空市场。在2006年10月31日,与奥凯航空公司签署了30架新舟60飞机购机框架协议,使新舟60飞机打开了国内市场的大门。2005—2010年,从新舟60飞机实现国际市场“零”的突破以来的两年时间,新舟60飞机国际、国内市场共签订183架份订单,协议30架份,合同总金额*100亿。至此,新舟60飞机的新销售战略将销售转向了以价值为基础的新模式。我们在实施这种销售模式时,专注于四个关键要素。首先,为我们每一个细分市场确定一个独立的价值定位,然后开发一个市场覆盖模型,将资源与机会最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再设计一个销售执行模型,以支持销售目标及销售部门内各种数据需求。最后实施一个严格的8步销售过程,实现销售。
即:总结和筛选领先产品——>制订客户计划——>开发市场机会——>使价值服务个性化——>开展业务/制订条款——>谈判&结束销售——>实施销售合同——>做到价值最大化。
3、新舟60飞机宣传推广和销售促进在新舟60飞机的宣传推广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广告、市场调研与访问、客户沟通等方式外,我们主要销售方式是通过在销售过程中寻求*关注和支持。如新舟60飞机外援外销项目,在商务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丰硕成果;新舟60飞机气象局、海洋局采购项目,就需要得到国家*的立项批准;印尼鸽航购机,必须得到印尼相关*部门的审批。在新舟60飞机对国外销售过程中,*对外销成功的影响是关键和至关重要的。
4、 积极探索新舟60飞机销售新渠道目前我们明确提出“客户=航空公司+融资方”理念,重点解决新舟60飞机融资/保险/租赁/担保的融资团队组建问题。如果我们在短期内能解决融资问题,将大大加快对国内外潜在购机项目的推进。西飞研发制造、融资、培训、客户服务、示范运营、营销六大*台的建设,是区别于传统制造销售模式的民机发展新模式的探索。它将完善民机产业的研制、销售和服务体系,丰富民机产业链的内容,增强新舟60飞机的市场竞争力。融资、飞行培训、运营示范*台是民机制造商在传统领域的延伸,对三大核心能力建设起支撑作用。在基于事实的销售模式、客户需求和竞争动态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最好的战略和战术。协调对于来自销售、市场、运营和其他团队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管理的跨度和层次适当分析技巧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管理的跨度和层次适当分析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管理跨度和层次
一个领导者直接管辖的人数称为管理跨度(又称幅度、宽度)。从最高领导到最后的作业者之间管理的级数称为管理层次。当企业人数确定之后,管理跨度和层次之间成反向关系,即管理跨度越大,层次越少;反之,管理跨度越小,层次越多。
一个管理者直接管辖的人数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过大会产生由于领导者工作指导和监督不过来而贻误工作;管辖人数也不应太少,太少必然增加了管理层次,管理层次的增加必然会大大影响信息的传递和工作效率,同样会贻误工作。因此一个领导者领导的人数应该是一个恰当的数字,以保证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目标的实现。
目前,由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能力的提高以及管理手段的改进,其趋势是管理层次减少,组织向扁*化方向发展。
(二)确定管理幅度的常用方法
1.经验法。管理研究机构通过对不同规模的成功企业、事业总是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领导者管辖几个直接被领导者更适当的经验数值。通常是上层级别管辖4-8人,基层则为8—15人或更多一些。
2.变量依据法。这种方法(见表3—2)认为以下六个变量是影响管辖人数的关键,即:
职能相似性:同一名管理者直接管辖的单位或人员所执行职能的相同程度;
地区相似性:同一名管理者直接管辖的单位或人员所在地理位置靠*程度;
职能复杂性:这一因素涉及要完成的任务与要管理的部门等的特点相似程度;
指导与控制的工作量:被管辖人员的特点、需要训练的程度、授权的多少以及需要亲自关心的程度;
协调工作量:协调所管辖的人员内部及其与外部之间关系取得—致所需要的时间多少;
计划工作量:管理者制定计划的时间要求及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
将上述变量按困难程度排成级,赋予每个因素加权系数,形成如表3—2的内容。再根据表中的因素打分,并带着权重计算总得分。然后,考虑配备给这位管理者助手的数量,乘上一个修正系数,求出最后得分。一般讲,酷备一名助手,其修正系数为0.70—0.85;以后每多配一名,其系数减0.01—0.015。最后按照总得分,对照表3—2查出所管辖的人数。
中层管理者领导力的三个层次
其实中层管理者的领导力由三个层次可以表示:即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组织领导力。下面我们就对这三个层次进行解读:
1)组织领导力
组织是价值观彼此认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实现自我价值的*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都要在其中得到实现,而且个人价值观最大化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在调动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在调动社会的资源。
由于一个人做事的最大动力是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在为组织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组织来实现自我价值。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才会获得高层的信任,才能获得更多任务委派,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如果能力和价值观符合组织和高层的要求,自然就会晋升到高层的位置。
2)团队领导力
团队领导力是自己牢牢站稳了,才会有魅力吸引其他人,具备情商和影响力,能够引领其他成员,就会形成团队。情商是人们对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管控能力,不论企业的中层还是高层,首先应该学会认识他人的情绪,站在利益相关人的角度考虑:换位、到位、不错位、不越位。
中层管理者要学会移情换位。组织如同金字塔,压力是自上而下传递,因此,塔顶端的压力是最大的。当你抱怨高层对自己过于急躁时,用情商的原理就可以理解,上级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自己也就会心*气和。
3)个人领导力
个人领导力是自己领导自己的能力,要想领导别人,首先得领导自己,这需要用阳光心态来实现—你内心是一团火,才能释放出光和热,那么怎样的心态才算是阳光心态呢?它是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心态,在任何环境下始终保持*和、温暖、有力、向上。
一个人就是一块砖,加入了一个组织,就是参与了一面墙的构建,上挤下压是正常的,要想到自己也在压别人。你所经历的,别的“砖块”也曾经经历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决定精神,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培养管理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服务。
第三条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坚持公开、*等、竞争、择优原则,凡符合本办法各项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均可申报。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不同经济成份的组织。
第二章 培养范围、形式
第五条 培养范围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人选。
第六条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包括紧缺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有示范作用的培训。
(一)紧缺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项目是指各级人事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企业依托高等院校、高新技术项目、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采取多种形式,对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支柱型产业、农业产业化、经济管理、国际商务、旅游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开展的培训项目。
(二)高级研修班是指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进行的高层次继续教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和生产、科研的技术难点,学*新理论、高新技术并进行研修。
(三)有示范作用的培训项目是指在培养理念、模式、方向、培训方法、内容等方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的培训活动。
第七条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特殊津贴和自治区人民*特殊津贴的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
第八条 培养采取进修、访问学者、学术活动、参加高级研修班或主持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具体方式由各用人单位确定。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各市、各部门根据自治区人才培养计划(具体申报通知另发),将培养项目及人才培养人选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自治区人事厅。
第十条 申请单位和个人在申报时分别填写《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经费资助申报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经费资助申报表》(附后),签注单位意见并送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事厅审批。
属科研项目资助的要同时提供国家、自治区等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批复。
第四章 经费资助、管理及使用
第十一条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人选每人资助5000—8000元;紧缺型人才每人资助10000元;优秀科研项目主持人每人资助10000元;少数民族科技骨干每人资助5000元。自治区级高级研修班每期资助10000—20000元。
其它人才培养开发项目视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经费应本着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对入选的培养对象和项目自治区人事厅将从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资金中按照上述标准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各单位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匹配培养经费。
第十三条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总资助经费每年为50万元,随着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资金投入的增加及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逐年递增。
第十四条 经费补贴必须用于进修、研修、培训、参加学术和科研活动等,不得以任何理由挪做它用。各培训项目及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严格管理。
第十五条 人才培养的资助经费使用期限不应超过两年,因特殊原因在预定期限内无法完成需延期的,应向自治区人事厅提出申请并获批准。资助核报时需提交项目实施及培养情况工作报告。
《长恨歌》的层次分析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为大家带来《长恨歌》的层次分析,快来看看吧。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所以,我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
叔向母日:“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日:“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入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长恨歌》实际处于这样一个交汇点上: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慨,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像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且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甚至于在佛教世界中消极避祸、闲散自适,使其政治、文学生命黯淡无光。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中唐土人在封建政治辗压下极为渺小而懦弱的一面。实际已放弃了一度用以自勉的积极、负责的现世精神,而佛教思想中妥协、避世、庸俗、自私的宿命论思想最终左右了他的生活哲学。我们看到《长恨歌》中的李、杨爱情故事,由于采用了民间的私誓情节,明皇、贵纪两个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人皆有情,君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情,一样为色所迷。所以,当《长恨歌》转向描写此种“色”、“情”时,便无法贯彻对唐明皇的批判,而变成对这位具有普通人性的多情男女的赞叹。诗中,“重色”已不再具有任何贬义,作者不过用他所知的宫廷生活营造出外在的环境,淡化其客观效果并进行艺术处理,而将一个按照普通人的思想感情逻辑行动的唐明皇形象放人其中。当然,这也反映了男权社会中自然形成的男子中心观念,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则是一个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产生、同时又反映着男人们的复杂欲望心理的美妇形象。这一形象首先在描写方式上与传统和民间作品中的美妇形象接上了榫:与身份很俗但形象很高雅的琵琶女相反,贵妃的形象描写反而采取了极俗的方式,一直写到“温泉水滑洗凝脂”,如此处理,其实是在按照民间美妇作品的方式塑造杨贵纪这一形象,《长恨歌》的主题也就不期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女色祸国”实际上主要是封建史家的观念,民间传说中缺少这样一种故事类型,例如妲已、褒姒的故事,便没有一种民间流传形式。相反,某些可能具有这种因素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中主题却发生变化,女主人公并没有被视为“祸水”,杨贵妃形象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民间作品中的美女形象,历来都是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能以自己的聪敏智慧战胜侮辱者,如《陌上桑》中的秦罗敷,《羽林郎》中的酒家女,甚至《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等。杨贵妃的形象无法塑造成这样,但民间传说却让她成为蓬莱仙女,这等于完全免去了她应负的任何政治或道德责任。世代读者对贵妃形象也颇有争议,一种倾向满怀怜惜热爱之情,而一种倾向则要求追究她的政治责任,甚至遭到宋人的“理性”批评。而诗人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最大胆的创造,实难能可贵。由于“美”与“恶”的结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恨歌》塑造的贵妃形象是一个足可与荷马史诗中的海伦相媲美的美妇形象。征城掠地、政治兴亡与这种女性美的力量对比,甚至都有些黯然失色了。与西方的女性赞歌相比,*人对女性美的赞叹受到封建伦理观的更多束缚,被制欲说教所抑制,被“祸水”的历史观所抵销,被母性形象或无盐之类的丑妇形象所遮盖。但尽管如此,从《神女赋》、《洛神赋》到才子佳人小说,女性美的描写仍是文学的最重要主题。对女性美的崇拜,与歧视、憎恨、恐惧女性的观念混合在一起,成为封建文化最奇异的景观之一。白居易在一个将这种种观念最触目地集中于一身的女性人物身上,在语言文字力所能及的程度上和伦理观念所许可的范围内,使女性美获得了最完美的表现。与它相比,《神女赋》《洛神赋》的语言过深、过曲,而小说白描语言则过亵、过露。这个语言运用的度的掌握,反映出作者对有关女性的崇拜、占有、恐惧等多种心理因素所做的适当控制。《长恨歌》用直观的描写使贵纪形象世俗化,造成“*亵”的效果,但又通过马嵬之死使她的命运悲剧化,通过相思、寻仙等情节使她纯情化、崇高化。白居易善于运用此种描写,使它与悲剧化、崇高化的主题构成适当的张力。与宋词直至明清小说中更为世俗化、肉体化的女性描写相比,《长恨歌》带有神话色彩的处理方式,在对女性美的歌赞中保留了更多的'对女性的尊重。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轨仪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感情问题时,早已面临着道德的压力。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仍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这使我们联想到他早年曾有的恋爱经历。正式结婚前,白居易曾与一名为湘灵的女子自由恋爱,但家庭和社会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原因即在于它是非礼结合,两人的关系是属于两情相悦的私下结合,而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是其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家庭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使他的世界观和个性在两个并列的世界中形成:一个是道德和仕进的世界,另一个是感情和个人生活的世界;父亲代表前者,母亲代表后者。这幼年的两个世界——道德和感情,实际上成为白居易人生和文学创作所围绕的两大主题。联想到《长恨歌》又未尝不是对往事的痛苦回忆,我们便不难理解,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不畏“结靡”之攻击而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正是由于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以“情”为中心,描绘了*版的“人鬼情末了”的动人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演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人性的赞美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互动。惟其绵绵“长根”的豆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使此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在此之后,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异的《长生殿》等据此而创作的作品,不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成就与白诗相比,已然失去了太多的东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白居易写《长恨歌》,是赞美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对无法天长地久的感伤,是对唐玄宗要美色而不要国家的痛心,而也是对自己的爱情的缅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境。”诗的最后这一句话更是明显的点名宗旨。所以,人们说它是一首讽刺诗,讽刺唐玄宗荒淫无道,最终导致国家动荡不安这样的主题不能成立,那是后人附加在白居易身上的。我们在欣赏诗词时,不应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加在诗人身上,必须得根据史实,凡是都讲依据,这样才能把诗词最真实的一面分析透彻。
长恨歌简单翻译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疾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法
在“扁鹊望齐侯之色”的故事中,我们讲了疾病的层面和对应的治疗方法。疾病在中医学里,基本上分为四个层面。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疾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法,欢迎阅读。
第一个层次:肌肤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
针对这一个层面,中医会有一些特定的治疗方法,比如像热敷法、熏蒸法,还有刮痧、拔罐等,现在众所周知的推拿、足底按摩等,这些也可以解决肌肤受邪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经络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
中医认为经络可以断决生死,因为经络连缀着五脏六腑,人的哪个脏器出现了衰败,经络就会有所显现,所以说它可以判断生死。经络也可以“处百病”,即判断百病,还可以知道虚实。所以关于经络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作“不可不通”。目前中医治病也是因循这条原则,就是通经脉。
保持经络畅通的方法有二:一是快乐。人高兴,经脉就通畅;人生气,经脉就会被憋。这也是为什么“笑一笑,十年少”的原因。二是勤锻炼。比如练“易筋经”,每个动作不仅在抻拉筋,而且在疏通经脉,所以说人“筋长一寸,多活十年”。二者加起来,就多出20年寿限啦!
第三个层次:脏腑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
第三个层面,是脏腑出现病变。一般脏腑出现病变,就要用药了。中医用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用药如用兵”。
中医说开药是“开方子”,为什么?“方乃正也”,也就是说开的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中药讲究配伍,配伍就是要守“方正”的原则,不能乱来,乱来就是怀揣着“希望瞎猫可以碰上死耗子”的心理。
第四个层次:病入膏肓(骨髓)及其中医对治法
病入骨髓和病入膏肓是一个概念,扁鹊说人病入骨髓时,司命之神也没有办法进行救治。但是在中医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灸法。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提倡这种方法,正在努力研究。如果要治疗这个层次的病,大家可以去采艾草,然后用艾绒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实施灸法。
*传统的治疗方法叫“针石汤火”,这个“火”指的就是灸法。古代是拿灸法当作养生法来使用的,每年都要重灸身体的某些穴位,最后达到养生的目的。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层次分析
在我们的学*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兰亭集序》中心思想、层次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作品原文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的诗文有所感慨。
《兰亭集序》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
会稽(kuài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
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精选5篇)
在日常学*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道德与法律概念性分析
首先,关于道德的含义,道与德两个并列的词组成了道德,道德其实就是德的意思。从唯物史的角度来分析,道德的根源在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说过:所有道德论说到底都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一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行的,因此,道德一直还是阶级的道德。这说明经济条件决定了道德的内容,同时,还有经济的发展变化伴随着,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社会集团是不一样的,存在的道德观也是不同的,在阶级的社会中道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所以,道德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一种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有关善恶、荣辱等观念的矛盾统一体系。其次,法律与道德密切相关的含义,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法律。现在的社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然而,他们是阶级利益的代表,统治集团的不同所拥有的阶级利益是不一样的,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也就不同。在本质上法律是对集团整体意志的统治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法律既然是意志的具体化,道德也就是意志的范围了,法律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观都反映了出来。通过侧面道德的角度可以对法律进行定义,在主观方面,法代表了国家意志与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是通过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所定的。前者是法的国家意志性与统阶级意志的体现,后者是法的物质制约性的体现。法就是这些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性分析
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基本原则也是共同的,但是,它们还是上层建筑的不同的部分,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规范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分为以下内容:
一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法律的表现形式是国家的意志,主要是*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法规、条例、决议还有指示等相关的规范性的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制定、公布、修改以及废除都是由国家机关按照程序而进行的。道德的表现形式却是以社会意志来体现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各种职业道德规范、社会舆论以及社会公约等。每个法律规范以及道德规范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道德规范在逻辑上都有一定的假定、行为模式以及后果三个部分。不然就不会形成规范。但是,法律对这三部分的规范是明示的,或用条文进行表现,或从条文推断而来。法律规范对个人的行业进行了详细的界限,与此同时,对这种行为的条件与后果也进行了明确。道德规范在指示部分是非常明确的,但如果假定部分与后果部分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暗示的。在社会中有很多道德规范的规定,但还没有出现有关于违反了道德后的特定的后果方面的规定。
二是对人们行为调节的方式不同,法律是通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确定的,无论是公民与公民之间,还是公民与组织,与国家之间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都是对人们间的关系进行调节的。而道德是通过人们对社会中义务的指出,在人们中建立起以义务为纽带的一种关系。法律的本位是权利,而道德的本位是义务的,这就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三是不同的制约对象,法律与道德在制约对象方面也是不一样的,人的行为有外在的,有内在的,人的行动、手段以及效果都是外在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的动机、目的都是人的内在行为,一般情况下叫做动机。四是违反的后果不同。与表现形式的不同相适应,违反道德者通常受到社会舆论的轻蔑、批评、谴责,如果他是某一组织的成员,还可能同时受到所属组织(党组织、共青团组织等)的处分。
在这里,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有关的组织,都可以把违反道德的责任直接同违反者联系起来,直接实施道德制裁,而不需要像违反法律那样,经由什么特定的程序,并由特定的机构实施。这表明,道德调节方法具有灵活性、普适性。这是道德的优点。但这一优点正好隐含着它的缺点和短处,即制裁的不确定性、不统一性、以及某些情况下制裁的不适当性。而违反法律的后果,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十分确定的。五是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和道德都是由无数规范组成的庞大体系。但是,法律规范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规范体系,从横向看,是由宪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婚姻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并列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三、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性分析
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也都是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它们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秩序的建设都离不开这两种手段,只是有主有次而己。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与推动的,主要关系表现如下:
首先,对于道德来讲,法律是非常有效的传播手段。道德分为两个类别,一是社会要求的道德,也就是社会为了维系而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例如:不得用暴力对他人造成伤害,不得为了谋取利益而欺诈他人,不得给公共安全带来危害等,另一类的有为了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增进人们之间关系的原则,例如无私、博爱等。在第一类中会上升到法律,通过相应的制裁或者奖励进行推行,而后者是对较高道德的要求,通常不会转化为法律,不然就把法律与道德混淆了。实施法律本身就是惩恶扬善的,不仅对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也有很大的好处。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的评价,对提倡的,反对的,都有统一的标准,法律所包括的评价标准与很多人基本的道德信念是非常接*的,所以,实施法律对于形成社会道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道德对于法律的评价标准起推动性的作用,也是对法律最有益的补充。一是有很多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包含在法律中的,法律没有了道德基础,就成了一种恶法,是不能获得人们尊重的,人们也不会自觉遵守。二是道德对实施法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能够提高执法者的职业道德,增强守法者的法律意识。
最后,道德与法律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互相的转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一些道德也慢慢显现出来,并且被认为是对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存在被经常违反的风险,立法者就会被归入法律的范围内。相反,有一些过去被看作不道德的而需要法律进行禁止的行为,则很有可能从法律的领域中退出来,并转为道德的调整。总之,法律与道德是互相区别的,并且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更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有偏废,因此,无论是法治模式还是德治模式,只要是单一的模式难免会有各种缺陷,与此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在功能上两者进行了有效的互补,对社会调控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对德法并治的模式的实施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之变得有可能实现。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这可以总结,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法律是制度的范畴,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权利与义务主要是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两者的*衡状态进行强调,而道德则是对他人履行的义务以及承担的责任的强调,对社会集体义务的履行以及责任的承担的强调。假定处理与制裁是法律规范的结构,或者说是行为的模式与法律的后果,但是,道德规范的制裁措施以及法律的后果并不具体。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实施就是法,但道德却是借助于社会的舆论以及人们内心的观念,教育与宣传以及公共的谴责等方法。法是必须根据特定的程序进行制定,主要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的文件来体现的,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判例,一般情况下,道德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法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要从产生到消亡这样的过程,最后还是会被道德所代替,人们会根据自我的道德观念来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实施。
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法律与道德又相互交叉与渗透,其两个重要表现为: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
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现代社会中,规范与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除了法律规范以外,还存在道德规范和诸如*俗之类的其他社会规范。本文简单谈谈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关系。
法律规范,是指由具有法律、法规制定权、解释权的机关或者组织,按照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并在一定区域内公开实施的规范。具有制定的限定性、程序性、公开性、广泛、贯彻的强制性等特征。从应然的层面看,法律规范应该是*需要、社会需要和民众需要,应当具有人性和理性,应当符合人文要求,应当是有用、可用、能用、管用和好用的。
道德规范,是指由一定的组织和行业加以制定、确认,或者自然形成的社会规范。就其来源,可以分类为既定的道德规范和自然的道德规范两种。前者是指由某些组织、行业对国家、行业、民众的道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后者是指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公认的、善良的风俗*惯和道德评判标准。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有所不同。
一是法律规范通过调整人的言语和行为来达到提高人的思想水*和道德观念,而道德规范则是通过约束人的思想水*和道德观念来达到促使人自觉地做或者不做某种活动;
二是法律规范的贯彻所仰仗的是外在的强力(通常所说的国家强制力),而道德规范的贯彻则主要是基于人的良知和自觉,是带着轻松和愉快的心情去遵守和维护的;
三是法律规范调整和约束的重心是人的言语和行为,而道德规范调整和约束的却是人的思想和心灵。应当说,道德规范具有法律规范所没有的许多优点,同样是社会生活中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在治国安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法律规范却不是万能的,正确地理解道德内省、法律外束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的作用,意义重大。从调整的范围来看,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或者活动都由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法律规范不可能全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的功能;从实际情况来看,无法可依的时期早已过去,制定、修改、解释法律的工作固然必要和重要,但培养立法、执法和解释法律规范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善待法律、忠诚法律的法律观,和以良心和良知为内心动力,按照公*、公正和正义的要求去执行法律和解释法律的道德的工作更显得必要和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代的*司法环境中,最为缺乏的不是法律规范,而是一大批具有法律观和道德观的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有法不依,甚于无法”,但同样,不尊重、滥用和曲解法律将会导致全社会对法律产生信任危机,并最终导致依法治国的方略落空。*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忽略法律规范或者将法律规范作为道德规范的辅助手段,将会导致人治的泛滥,对治国是不利的;但也告诉我们,忽略道德规范或者把道德规范从治国方略的手段中抹去,同样不利于治国。
正如康德曾说过的那样:"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人类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庭。"当道德成为了我们内心的法律,每一个人都自觉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时,道德与法律终将合二为一,社会也就实现了其公*正义的目标。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应该把自己作为单纯的法律人(从事法律工作者),而应该把自己变成法律与道德的混合体,在严肃执法、彰显法律威严的过程当中,宣传和弘扬善良的道德风尚,做到法律与道德的结合,既做一个好的'法律人,也做一个好的道德人。
一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法理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也一直被认为是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之间具有根本分歧的地方。本文试图介绍莱昂斯的观点,从而让我们对此具有一个较为全面且系统的画面。
在笔者看来,莱昂斯在两方面值得我们重视。首先,莱昂斯打破了我们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常规认识,即把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看成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水岭:法律实证主义者被认为接受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而自然法学者则否认这一点,认为恶法非法。莱昂斯提出较为充分的论证表明,分离论无法成为这个分水岭,并对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各种可能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二,在方法上,莱昂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英美的分析风格,通过概念的区分以及观点的澄清来有力地表明,分析风格并不是玩弄语词,也不仅仅是逻辑分析,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澄清事实与观点,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莱昂斯的观点,我们有必要交待几点。
第一,这里讨论的法律不是理想意义上的法律,而是指现实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指的是实定法(positive law),而不是应然法。
其次,这里讨论的道德是哈特所说的那种批判性道德,即那种能够具有真假值的普遍性道德原则。与此相对应的是实定道德(positive morality),指的是为某个共同体或社会所实际接受的或者约定俗成的道德。
第三,我们所要谈论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必然关系。它不是一种事实上的必然关系,比如说在生活中,法律与人们的道德信念总是相互影响的,而是通过分析法律与道德的概念或性质就可以得出的那种概念性必然关系。
第四,注意区分制度(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前者是由各种制度所规定的义务,与道德可以没有任何关系。
第五,注意区分初步义务与实际义务。初步义务指的是一种有条件的义务,它并不是压倒性的、绝对的义务。这种道德义务并不一定就是你的实际义务,因为综合考虑的话,其他方面的道德考虑有可能会压倒这个初步义务。
二
我们一般认为,传统自然法是最为反对分离论的,我们首先来讨论它。对于传统的自然法学者而言,对什么算作法律是有着非常明显的道德条件的,“一个不义之法根本不是法”。阿奎那认为,“法律的力量取决于其正义的程度…且立足于理性规则。但是理性的第一规则是自然法…结果是,当人法是从自然法推出的时候,它才具有那么多的法律性质。但如果它在任何一点上偏离了自然法,那么它就不再是法而是法的反常。”
然而,在莱昂斯看来,这种观点并不与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论相矛盾。即使一个东西除非是正义的,否则不可能是法律,并且同时所有要强行的道德命令的各种规则都能自动地获得法律地位,法律与道德仍然能够是不同的东西。因为这并不能确保下面两点:A,所有道德原则都被纳入了法律;B,所有法律都是从道德原则推衍而来的。退一步讲,即使法律与道德是共外延的,法律与道德仍然能够是分离的。下一个例子就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一点。所有有心的动物就是有肺的动物,其外延明显相同,但是就其内涵而言,心与肺依然是不同的东西。这就表明,分离论无法作为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者的分水岭。
此外,莱昂斯还认为,如果我们仅从字面上来理解阿奎那的法律观点,会把阿奎那置于一种不一致的境地。因为除了心中作为理想法的自然法之外,阿奎那对现实中的人造法并非视而不见。他承认人造法“或者是正义的,或者是不正义的。”在莱昂斯眼中,阿奎那提出自然法的概念,更多的是想发展出一种服从法律的义务观点。依照阿奎那,当人法是服务于公共善、公*地分配负担、不对上帝表明任何不敬、不超越法律制订者的权威时,它们才是正义的。阿奎那认为,当人法是不正义的时候,我们没有道德义务服从它。一个人在道德上有义务服从正义的法律,但没有义务服从不正义的法律。仅当环境要求,“为了避免耻辱和骚乱”而服从的时候,一个人才服从不义之法。可以看出,阿奎那的法律观的落脚点在于我们是否具有服从法律的道德义务。
莱昂斯指出,阿奎那对于人法的看法,与法律实证主义者没有太大的分别。然而,在法律实证主义者一端,也有相反的看法,即以法律来制约道德。这就是霍布斯与奥斯丁等提出的表面观点。在霍布斯看来,“法律不可能是不正义的。”他主张,“‘正义’这一词等价于遵守该国的法律”。而奥斯丁则说,“对于正义这词,我们意指,对于这种词所适用的一个给定对象符合我们用其作检验的一个给定法律…对于不正义这词,我们意指给定对象并不符合给定法律。”
如果接受这里的字面观点,就会得出以下几点。
简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 要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酒店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需求层次 酒店管理 应用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起源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1.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假设
(1)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2)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3)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4)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2 当前酒店管理存在的需求短板
2.1需求激励机制不完善
对于物质方面,酒店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酒店员工的工资水*不高,福利水*也不高的局面。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枯燥的业余生活很容易挫伤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基层员工直接对顾客提供服务,长期不满意的情绪会影响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态度,进而又会影响顾客对酒店的满意程度。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以加强对员工的物质激励。
2.2激励需求与约束机制相分裂
激励是一柄双刃剑,某些酒店管理者奖励与约束只讲一面,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奖励和惩罚是两种基本的激励措施。对希望出现的行为,酒店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要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激励与约束二者相辅相成地完整激励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潜在的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内部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化为竞争的动力。
2.3职业归属感缺失
现代酒店已步入人本管理时代,酒店与个人的关系由“契约型”向“盟约型”转变,酒店与个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就是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员工职业稳定在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酒店的凝聚力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社交活动,到最后都会转化为对酒店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仅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轻松自如,对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转变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酒店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财富,是决定酒店管理与服务工作成败的关键。人力资源的拥有和管理已成为各类酒店竞争的焦点,只有在人才上抢占先机,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才能保持各项工作的先进性。以人为本在管理领域的核心是通过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在酒店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转最终仍然要通过调动酒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来进行,推行以人为本管理是完善酒店管理激励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必定选择。
3.2加强生活安全保障,提高员工基本幸福指数
较高的薪金,一定工作时限,较好的工作条件,住房的补贴,医疗和养老保险,一定的参股权,可以说这些是现代酒店员工作为人所需求满足的最为基本的需求,也是在生物学作用上需求,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员工将无法开始正常的工作。稳定的工作,安全的工作环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在工作中的人身、财产安全能得到较高的保障。
3.3积极培育良好氛围,满足员工交往尊重需求
交往需求是对酒店同事间友谊、团队归属感等方面的需求。酒店员工是具有社会性的劳动者,其工作和生活都不是在孤立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交往需求就会显现出来。如期望酒店可以适当开展集体活动,增进同事间了解,如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座谈会等;成立文体活动非正式团体,既能增进爱好相似酒店员工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也能丰富酒店员工的业余生活。
3.4努力创造机会*台,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满足前面四项需求的前提下,酒店员工就会有强烈的成长欲望和成才的需求。酒店要为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 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 对这部分员工的发展要精心的指导和安排, 要从工作能力、职业倾向、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估, 使员工了解自我,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酒店应该为员工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氛围, 为员工制定继续教育, 甚至终身教育计划, 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酒店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 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力做到使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孟晓翠,王昕,赵红梅,田红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6:42-43.
[2] 刘丽丽.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员工福利管理[J].*科技信息,2010,07:160-162.
[3] 张志华.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80、90后员工管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0:52-53.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阶段论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不断满足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数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刚刚满足后,往往会迅速产生另一个欲望,这是贯穿整个人一生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类的需求层次是按照其优势或力量的强弱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人的问题,应该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分析人及其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依据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存在有三种形态: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形态。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分析
1.两者的相同点
(1)两者都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最基本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命,那么他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也把人的生理需求放在首位,紧接着就是安全需求,这两种需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保证。在这两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无视或者把其他需求推到后面。
(2)两者都注重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把每个人的力量都集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完成个人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的活动。社会和国家,就是人们相互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性主要表现在人是有目的地活动的,人的活动是满足自己需求的活动。也正是人是有意识的,个体才会意识到社会的重要性,自己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人才能存在。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而且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的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马斯洛指出,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下,人就开始有了归属与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而人的这两种需求的实现要依靠他人的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人必须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包括家庭、单位、民族和国家的各个群体。
(3)两者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相似度
“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在人类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形态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类开始进入了社会。这时,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指出:“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就相同于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显得十分强烈。为此,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会围绕这一需求而展开,进一步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达到自由王国的实现——即社会的实现,那时,人的体力、智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全面发展,人也就越来越进步和完善,人的全部潜能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呈现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景象。(4)两者都认为人的需求层次是由低到高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里的新的需要是人类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会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而马斯洛所阐述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梯级结构,或叫金字塔结构。(5)两者都认为各个需求层次是同时并存的,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
马克思和马斯洛都认为,人并不是在低级需求完全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才会出现。而是在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在人类的需求层次中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低级需求并非消失,而是由原来的主导、统治地位变成从属的地位。
同时,两者都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历史是具体的,因受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体需求的发展必然呈现差异,需求顺序发生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人的行为除了受需求的影响,还受到信仰、价值和理想的支配。例如无产阶级,他们以牺牲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生命)来追求全人类的**。马斯洛也曾特别指出,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他说:“迄今为止,我们谈的似乎这一层次是个固定顺序,但实际上它并非我们认为的那么刻板。确实多数人都把这些基本需要视为基本上遵循我们业已指出的那个顺序,然而却有许多例外。”他曾列举了七种例外的情况,并分析层次顺序发生变化的`种种原因,包括信念、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价值等对人行为的影响。
2.两者的区别
(1)两者研究需求的角度是不同的
马克思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马克思和*认为,历史观的起点必须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生产,二是需要,三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可见,马克思和*是将需求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来考察的。马克思和*正是基于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关注和分析,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性变革。
马斯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他的需求理论是作为心理学说史上“第三思潮”而存在的。他从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开始,研究人的需求,即“似本能”的需求,目的是要构建出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探索出人类需求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较马克思的需求理论而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更细微、更具体、更人性化。
(2)两者研究需求理论的方法也不相同
马克思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人类这一角度来切入的,即把人作为一个类、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这一整体系统来看待。他首先考察人类这总的系统的需求发展过程,认为人的需求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又引起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生产离不开需要,若离开需要,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失去了意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要将经历生存、享受、发展三个阶段。尽管这三种需求在每个社会中都存在,但其主导地位却由社会的发展而由低到高不断转移。马斯洛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个体出发来研究的。他认为:一个更普遍的心理学应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即对人类中不断发展的那一小部分人进行研究。这些人是人类中的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有最基本的需求,但他们在充分享受这些需求满足时,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正是从一般的、人类普遍的需求层次来建立他的需求理论的。
(3)两者理论的阶级基础不同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的价值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内在价值,即个人从社会中索取,满足其本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的外在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人在对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个人的基本需求。
企业文化中价值观的四个层次
公司应该对价值观做一些基本的界定,以保证员工明白自己在谈论什么,以及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因此,将价值观分为下面四个层次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文化中价值观的四个层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公司所有行动的根深蒂固的原则,也是公司的文化基石,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柯林斯和波拉斯给核心价值观下了一个简洁的定义:核心价值观是固有的、不容亵渎的,是不能为了一时方便或短期利益而让步的。核心价值观常常反映缔造者的价值观,比如惠普公司所颂扬的“惠普之道”便是一个例子。核心价值观是一家公司的独特性源泉,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恪守。仁达方略认为,成功的企业应该小心地保存和保护核心价值,但是核心理念的表象却可以改变和演进。
沃尔玛的核心理念中,“超出顾客的期望”是恒久不变的部分;在大门口招呼顾客是可以改变的非核心做法。
波音的核心理念中,“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是恒久不变的部分;致力制造大型喷气式客机是可以改变的非核心部分。
3M的核心理念中,“服务顾客重于一切”是恒久不变的部分:“15%的规定”是可以改变的非核心部分。
诺世全的核心理念中,“服务顾客重于一切”是恒久不变的部分;注重区域性差异、大厅钢琴演奏和超量库存管理是可以改变的部分。
默克的核心理念中,“我们从事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是恒久不变的部分;致力研究特定的疾病是可以改变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战略、战术、作业、政策或其他非核心的做法混为一谈。日久年深之后,文化标准必须改变,策略必须改变,产品线必须改变,目标必须改变,权限必须改变,管理政策必须改变,组织结构必须改变,奖励制度必须改变。到最后,公司如果想长久生存并发展下去,惟一不改变的应该是核心价值观。作为员工与企业为之奋斗的最高纲领,核心价值观能够统揽全员的思想和意志,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目标价值观
目标价值观是指公司要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但目前暂不具备的价值观。例如,某家公司需要发展一种新的价值观以支持新的公司战略,或者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要谨慎处理目标价值观,以保证不会削弱核心价值观。有这样一家公司,该公司极为重视努力工作和奉献精神,员工们常常工作到很晚,周末也常加班。后来,管理层感到有必要把“要工作也要生活”补充为公司的目标价值观。但最后他们决定放弃,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做会把员工搞糊涂,不清楚什么才是公司最重要的。
因此,目标价值观应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决不能影响甚至替代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3、基本价值观
基本价值观反映的是任何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行为和社交的最低标准。不同公司的基本价值观差异不大,尤其对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的公司来说更是如此。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凭借基本价值观把一家公司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比较容易混淆核心价值观和基本价值观。譬如,很多企业将“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他们拒绝雇佣曾经在履历表上弄虚作假或者对过去工作经历提供不真实信息的人。尽管这些企业宣称的价值观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而且绝大部分组织都有类似的政策,但除非企业能够采取极其严格的措施,表明自己比别的公司拥有更高的诚信标准,否则“诚信”只能被视为公司的基本价值观,而不是核心价值观。
4、附属价值观
附属价值观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由领导者有意培植的,会随时间的推移在公司生根。附属价值观通常反映了组织中员工的共同利益或特性。附属价值观对公司起着很好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营造一个包容的氛围。但附属价值观也会因为排斥新的机会而起消极作用。管理者不能混淆核心价值观和附属价值观,否则会酿成大祸。
有一家叫SAK ELLIOT LUCCA的时装公司,最初曾试图区分附属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这家公司位于旧金山的苏玛区,早期员工都是些单身人士,他们在周日的晚上聚会,穿着黑衣服。为此,这家公司无意中就浸染了这些员工的价值观——时髦、年轻、酷。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经理们意识到了两个问题:如果只录用有SAK风格的赶时髦的年轻人,公司就没办法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此外,还可能在不经意中忽视那些能够为公司做出重要贡献的年龄较大的已婚员工。为此,公司努力让员工明白,只招收时髦的员工与SAK的核心价值观——信任(为人诚实可信)、行为(独立做决策)以及主人翁精神(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主人)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不时髦”的人也应该被录用,只要他们拥戴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今天,SAK公司已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多元化大型企业,大大拓展了自己的产品线,占据了更广阔的市场。
企业文化的四层次是什么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各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文化的四层次是什么,欢迎大家分享。
企业文化的四层次
在学*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这一章节的知识是我最喜欢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内容。因为我本人对图形比较敏感,如果用图形来表述一些比较繁雍且较难理解的知识,会比用文字讲述更能让我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内涵。在这一章节中,企业文化被描述成一个靶的结构。它分为四个层次,即表层文化、浅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核心层文化。这四个层次的文化,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个整体结构。
我们先从表层文化说起,它是企业文化的第一个层次,也就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企业的一些器物和标示文化上。CIS(企业识别系统)就属于表层文化的范畴。它包括企业的厂房装修、设备设施;产品的结构、外表、特色和包装;厂容厂貌、服务场所;以及企业的信纸信封和员工的工作服等。物质文化是给客户和社会的第一印象,所以企业一定要加以注重。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物质文化,但有良好的物质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都成功。它只是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石。
在来看看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层次----浅层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活动文化和礼仪文化上,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人的行为和语言;团体的共性行为活动;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和公关、社交和礼仪活动等。举例来说,日本丰田公司每一条路中间一定有一条黄线,员工必须走在黄线的右边,不可以超越黄线。它的企业文化告诉大家,黄线就等于一堵墙,不能超越!碰到客人礼让,公司里面干干净净,想上厕所有标示,就能找到。所以浅层文化不要去小看它,它体现了整个公司的一种价值取向。
中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制度文化。它显示了整个企业对文化的一种规范,它包括一些强制性的制度文化和纸文化,如企业基本制度、所有权、责任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等。比如*的道路经常堵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太多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道路的利用率会提高大约30%~50%。也就是说我们30%~50%的道路效益被坏的文化、坏的*惯破坏了。同样,企业的管理如果离开了文化的积淀,就会变成制度的管、卡、压,而不是一种制度文化了。企业管理薄弱的环节往往就是在中层制度文化这一层次,中层制度规范人的行为方式,明确的文件化并证实是正确的内容,就要有力的执行贯彻下去,而不是用人情来破坏它。
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次也是最核心的层次就是精神文化。它是企业的意识形态文化,它会受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文化,都有它的特性。因为它受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影响而构成了一个企业的内核,文化的内核也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它包括企业的精神、企业的道德、企业的价值观和目标行为准则。有一个码头货运公司,它对厕所的等级分为五星、三星和一星标准,这家公司的规定是有客人往来的区域和楼层,厕所的装修标准为三星级标准;公司内部职员使用的地方,只要没有客人往来,都要一星标准。但是有一个地方,必须是五星级标准,就是码头工人所用的厕所!它的这种作用,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制度上了,而是体现在公司的价值观的取向上,一种精神层面上。要体现工人的价值,不光给他们工资,还要给他们人格上的尊重。在这种的情况下,工人在心态上,会有一种很好的感觉,工作的时候就会发挥出他主动的能动性,可见,这种精神的作用非常的重要。所以,深层次精神文化上的作用,是整个公司企业文化里面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并不是简单的分拆为表层、浅层、中层和深层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又有相应的关联性。物质文化最为具体实在,构成企业文化的硬外壳;行为文化是一种处在浅层的活动,构成企业文化的软外壳;制度文化是观念形态的转化,成为企业硬、软外壳的桥梁;精神文化是观念形态和文化心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目标,就很难参与市场角逐,更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一般的管理概念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而如果有了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化成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的实质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的建立,使广大职工能够了解企业正在为崇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不但可以产生出具有创造性的策略,而且可以使职工勇于实现企业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
2.约束作用。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常常不得不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即使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职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员工的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它使信念在职工的心理深层形成为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号发生,就可以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就形成了有效的“软约束”,它可以减弱硬约束对职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理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一种心理抵抗力,从而使企业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
3.凝聚作用。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对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个人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企业这个集体,将企业视为自己最为神圣的东西,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4.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作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职工及领导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
5.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形象,它可以激发企业职工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二是外部形象,它能够更深刻地反映出该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企业形象除了对本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之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的其他一些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公司勇往直前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是企业夺不走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是企业竞争中最具有决定性和长远影响的关键因素。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企业有了优秀的、先进的的企业文化,企业上下自动就会提高自身工作苏素养和工作追求,形成“无为而治”的美好局面;反之,缺乏优秀的文化的企业,它就像一个没有创业激情和不了解自身优势的人,终将在市场中湮没。
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想要成为一流的企业,仅仅做好生产和营销是不够的。企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就必须要做好企业文化。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过程中的支柱和灵魂作用,企业更应重视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加速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
拓展:从企业文化建设走向企业文化管理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被大家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和维护的基本认识、信念、价值观念和规则。
企业(群体)在解决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学得的一组共享的基本假设,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二)企业文化具备的要点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始终会以“解决问题”做为自己的宗旨;
2、企业文化是被大家认为有效的而共享的;
3、企业文化是共同遵循并自觉维护的;
4、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游戏规则。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宣贯轻执行。突出在“建”字上,是基于策划学、传播学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策划和传播,是一种泛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通常是(一个企业的例子):
1、早会
早会就是在每天上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
2、思想小结
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3、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要位置。
4、树先进典型
给员工树立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5、权威宣讲
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
6、外出参观学*
外出参观学*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
7、故事
有关企业的故事在企业内部流传,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8、创业史陈列室
9、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10、引进新人,引进新文化
引进新的员工,必然会带来些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种新文化。
在镀镍层上掉镍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的方法,称为镀镍。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在镀镍层上掉镍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导读:在镀镍层上掉镍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机电一体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在镀镍层上掉镍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客户反映:TG202G-C1镀镍几百个小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受热后)有镍屑掉落,引起电子仪器发生故障,向电镀厂投诉,要退货,还要求索赔。
1、镍屑产生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老总要我过问此事,并要拿出具体措施出来。当时,我为该厂的技术顾问。
质量部门反映:TG202G-C1镀镍件过去一直没有质量问题,每批送货出去时,都要经过外观检验和抽样厚度检测;目前,送货也不存在质量问题,怎能有一小批小零件会出现问题呢?
质量部门进而提出:会不会是另一家电镀厂加工产品出了这个质量问题,客户弄错了加工厂就按在我们头上?
客户反映:TG202G-C1滚镀镀镍小零件,没有另外一家电镀厂加工。出了上述问题,不找你们电镀厂去找谁?
我在客户库房中任意取十几个TG202G-C1镀镍小零件进行弯曲试验,所有小零件上的镍层不起皮,也没有镍屑掉落现象;而在有问题的镀镍小零件(上次一批中仅剩留下来的几个小零件)做弯曲试验时,镍层不脱皮,但有镍屑掉落下来。
经认真分析,双方一致认为:镀镍工艺、镀液都没有什么问题,一定是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要求把这个外来因素找出来,并加以防范,使类似的质量问题不再发生。客户还说了一句狠话:“否则,将送到另一家电镀厂去加工。”
回电镀厂后,我先后分批组织技术员和生产工人开座谈会。有一次一位生产工人说:在他当班时,曾停电一会儿,来电后就继续滚镀。当时,滚出来几百件产品质量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他提供的情况引起大家关注。
经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由于高温季节缺电,供电局在突然用电高峰时来不及通知就拉闸,导致局部地区停电,也导致正在镀镍的生产工序被迫停顿下来。一来电,就继续电镀。过去,我们从末遇到过这样情况,也无经验,继续在已镀好老镍层上再镀上一层新镍层(因为第一层镍层厚度还没有达到标准)*知网论文数据库。这等于镍上再镀一层镍,简称为镍上镀镍。停电后的'镀镍零件浸在镀液中机电一体化论文,虽没有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但其表面仍容易发生钝化,来电后再镀一层新的镍层时,新老镍层之间的结合力就会下降。新镍层受热或受力,也就容易在第一层镍层上以镍屑形态掉落下来。
2、对策措施
(1)电镀厂立即购买一台柴油发动机,保证一停电就马上发电继续电镀,使停镀时间尽量压缩到最短。
(2)如发生停电,镀件仍浸泡在镀液里,不可暴露在空气中;来电时把已镀上镍层的工件取出来,清洗后再在150ml/LH2SO4溶液中活化30~60s,约去掉0.5~1.0μm镍层,紧接着在清水中清洗后立即下槽滚镀。其目的:使第一层镍层经充分活化后,其表面不再处在钝化状态,而是活性的镍表面。从而,保证了第二层镍与第一层镍之间的结合力。
(3)零件基体酸洗时,采用氢脆小、酸雾少的新工艺,以此减少氢脆。
(4)滚镀镍时,采用优质的滚镀镍的光亮剂和柔软剂,并且少加勤加,以此降低镀层的脆性。
(5)每滚镀好一桶,在滚桶5个部位各取出1个小镀件,不仅目测外观、检测镍层厚度,还要增加一个弯曲试验的检测项目。如有脱皮或镍屑掉落现象,立即追查原因,并提出排除办法。与此同时,对不合格品,立即退镀返镀,坚决不让不合格品流到客户处。
3、小结
(1)当该厂采取以上措施后,得到了原客户的谅解,业务没有丢失。
句子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
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ppt
短语层次分析法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
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
短语的层次分析法例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
短语层次分析
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句子层次分析
四层分析法的古诗词
复杂短语层次分析例题
用变换分析法分析句子
句子成分分析法
句子变换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例子
关于层次的句子
分析句子的方法
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句子
句子语法分析
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句子
思想不在层次上的句子
古诗的层次
句子语法成分分析
古诗蜂的层次
符号法分析句子成分
分析句子
关于蔷薇花开的古诗
帮我放小学的古诗
适合学子的古诗
老人今年八十几的古诗带拼音
春天又绿江南岸的古诗
回到祖国的古诗
唐伯虎的古诗书箱
七上含有月的古诗
古诗表示一的字
像极了背古诗时的你
描写凄美人生的古诗
勉励人们勤奋学*的古诗词
关于祝福友人的古诗词
最著名的300首古诗
含家妮的古诗
续写有关冬天的古诗
小蝌蚪和青蛙的古诗
感慨情感的古诗词
春雨知时节的古诗作者
对背诵古诗最好的评价
从心里流出来的古诗
小雪唐戴叔伦的古诗书法
古诗春带拼音的春长沙
关于艾青写的花的古诗
表演古诗的作用
元宵夜古诗的伴奏音乐
七言诗八行的古诗
诗人王禹偁的古诗清明绘画
小时候受欺负的古诗
古诗要掌握的方法
契约有关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