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孟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孟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孟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孟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孟郊写的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郊写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列女操》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苦寒吟》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孟郊《求友》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孟郊《尧歌》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孟郊《苦寒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孟郊《登科后》
生*经历
早年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晚年生活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文学成就
诗歌题材
在内容上,孟郊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与“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两相对照,《织妇辞》描写了织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他写这种诗常有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之句,实非泛泛纪述民间疾苦者可比。应该说,在杜甫之后,孟郊又一次用诗歌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矛盾。孟郊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凡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游子吟》写母子之爱,这些题材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诗人们忽视了。
诗歌思想
孟郊接过元结一派手中的复古旗帜,在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继续宣扬其复古思想。他宣扬仁义道德,歌颂尧舜古风,批判浇薄时风和叛乱犯上,处处显示出一个伟岸君子的姿态,对时俗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耻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他所结交的官僚和朋友,如郑余庆等也大多是些重道德,守古遣的人物。他标榜的“自是君子才,终是君子识”,其主要内含就在于不与时俗为伍,只求复古守道的知音的意愿。他卫道、行道的思想和行动,与韩愈所倡导的“道”相*,而其生活准则正好是韩愈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
孟郊不仅在生活中惜守古道,而且在创作中亦以宣扬这种“道”为目的。他的“补风教”、“证兴亡”的创作宗旨,直陈元结的“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的原则,与元和时白居易的“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惟歌民生病,愿得天子知”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是一致的。因此孟郊虽然没有直接参预韩愈的古文运动,也没有象白居易那样在鲜明的文学原则下以直言讽谏式的诗去千预政治,但他却是自始至终地沿着恢复古道、整顿朝纲、淳化民俗、振兴诗坛的道路走下去的,而复古,就是他在这条道路上的战斗宗黔和精神武器。他是一位复古思潮的杰出代表。因此他在中唐这个复古之风很浓的时代里得到了在后来不可能有的赞誉。
诗歌艺术
其一,古朴凝重,避熟避俗。孟郊诗歌与当时盛行的浅俗流易不同,具有古朴凝重的特点,在古朴自然中又营造出新鲜的艺术效果。孟郊惯用白描,《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高简,历来为人称道。《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日,深谷昼未明”境界开阔。在句式上孟郊忌*缓流易,打破常规,力求古劲折,以古文句法为诗。与五言诗歌上二下三的*惯不同,孟诗有上一下四的句子,如“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怀南岳隐士二首》其一)、“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吊卢殷十首》其四),改变诗歌的传统表达方式,给人新鲜的艺术感受。[12]
其二,险奇艰涩。精思苦吟。孟郊诗歌硬语盘空,他惯用死、剪、烧、骨、录、折、断、攒等狠字、硬语,营造奇崛的艺术感受。这一方面与他心情郁闷、情绪低沉有关。在《夜感自遣》中,他说自己“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苦苦地写诗,就必然要道人所未道,刻意寻求新词句,用过去诗中少见的僻字险韵与生冷意象;而心理的压抑、不*,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语言表现多带有冷涩、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从而尽可能把内心的愁哀刻划得入骨和惊耸人心,在这些诗中,他精心选用了“剸”、“梳”、“印”、“刷”等令人感到透骨钻心的动词与“峭风”、“老虫”、“病骨”、“铁发”、“怒水”、“劲飙”、“黑草”、“冰钱”等感觉上属于暗、冷、枯、硬的意象相配,构成了一组组险怪、生硬、艰涩的句子,传达了他心中难言的愤懑愁苦。
其三,情深致婉,气势磅礴。孟郊并非终身苦吟,其诗也并非全是硬语,韩愈看到他“敷柔肆纡余”的一面,苏拭喜爱他“鄙俚颇*古”的诗歌。孟郊不少诗歌具有古淡闲雅的特点,以*淡的诗语写出深婉的情致,诗歌清新纡余,跌君生姿。他既有具有悠远情致的诗歌,又有具有“奋猛卷海僚”气魄的作品。
孟郊愁苦之诗所获褒不一,而他古淡闲雅的诗歌获得较为一致的好评。许学夷认为“郊五言古,以全集观,诚蹇淫费力,不快人意;然其入录者,语虽削,而体甚简当,故其最上者不能窜易其字,其次者亦不能增损其句也。本传谓其诗有理致,信哉。”肯定“东野五言古,不事敷叙而兼用兴比,故觉委婉有致”独特魅力。孟郊不少诗歌写得语浅情深,《游子吟》以*淡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以心理细节打动人心。《列女操》、《薄命妾》、《塘下行》、《去妇篇》诸篇“情深致婉,妙有讽喻。……此公胸中眼底,大是不可方物,乌得举其饥寒失声之语而訾之。”
与情深致婉相对应,孟诗还具有气势雄健的特点。他以“荡”、“振”、“锁”等硬语体现出山峰、建筑的阔大气象,将建筑物、山峰写得高插云霄,横亘天地之间,“地脊亚为崖,出冥冥中。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终南山》)描绘出雄健飞动的气势,反衬出一己的敝小。在表达风吹水啸的意境时,孟郊常用“振空山”、“荡天地”等写出波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后世影响
版本流传
孟郊诗对宋诗影响甚大,自北宋宋敏求“总括遗逸,摘去重复”,孟集便广为流传。因此,宋元时期通行的唐诗选本大多不再另选孟诗,仅蔡正孙《诗林广记》、方回《瀛奎律髓》和杨士弘《唐音》选录了孟诗。明代是唐诗学发展的兴盛期,尤以前后七子所倡之“诗必盛唐”为最,一直到晚明,士人对唐诗的接受才渐趋多元化。即使盛唐诗成为众家必法之诗体,但实际上传世选本中还是选录了盛唐诗以外的诗篇,由此可知选录者并不是没有关注到中晚唐诗在唐诗圣河中的地位。明代唐诗选本对孟诗的评选相对宋代有了很大的不同,选评篇数呈现出明显的增加,孟诗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被誉为“学唐诗者门径”的《唐诗品汇》选孟诗达45首之多,此外孟郊五古最受选家推重,如《唐诗品汇》所选45首孟诗皆为五古,《唐诗归》所选孟诗40首亦皆五古,其见重如此。
此外,孟郊名篇序列亦经由明代唐诗选本而基本确立。明代的宗唐之风流行数百年之久,至清代始有改观,诗论家不再固守鸿沟,而开始对唐诗进行全面的研究。除了孟郊名篇序列已具形制外,孟诗在此一时期之接受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清代主要唐诗选本对孟郊名篇的选录深受明代的影响,如颇具影响力的《唐诗别裁集》一书在选录孟诗上几乎未出明选本的选录范围;二是孟诗因进入通行的童蒙课本而更为普及,如《唐诗三百首》所选之《游子吟》至今仍为人传诵。
诗风影响
孟郊诗歌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唐李肇说:“元和已后..……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汀所谓“矫激”,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指诗歌语言朴质瘦硬,其二指诗歌抒情激切刚直,孟郊对唐以后诗坛的影响,主要就在这两方面。宋梅尧臣主“诗穷而后工”,以孟郊相诩,创作了独具风格的“老硬不可截”的诗歌。以翻新求奇著称的黄庭坚,不仅十分推崇孟郊的创作才能,而且在诗歌创新的尝试中也吸取孟郊的成果,开创了以瘦硬为主要特征的江西诗派,所以清刘熙载说:“孟东野诗好处,黄山谷得之无一软熟句,梅圣俞得之,无一热俗句。”足见孟郊对二人影响之深。孟郊诗歌中那种刚直猛烈、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在后世也时有回响。南宋末年诗人谢栩不仅作有《效孟郊体>七首,而且在其他诗歌中也学*孟郊诗歌那种奇崛警拔、激切猛烈的艺术,抒发其亡国之痛,丧友之悲,较之“四灵”诗人,他更多地吸收了孟诗的精华。
拓展阅读:孟郊名句
1、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2、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
3、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孟郊写的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郊写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列女操》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苦寒吟》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孟郊《求友》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孟郊《尧歌》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孟郊《苦寒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思无涯。——孟郊《登科后》
生*经历
早年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晚年生活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文学成就
诗歌题材
在内容上,孟郊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与“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两相对照,《织妇辞》描写了织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他写这种诗常有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之句,实非泛泛纪述民间疾苦者可比。应该说,在杜甫之后,孟郊又一次用诗歌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矛盾。孟郊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凡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游子吟》写母子之爱,这些题材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诗人们忽视了。
诗歌思想
孟郊接过元结一派手中的复古旗帜,在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继续宣扬其复古思想。他宣扬仁义道德,歌颂尧舜古风,批判浇薄时风和叛乱犯上,处处显示出一个伟岸君子的姿态,对时俗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耻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他所结交的官僚和朋友,如郑余庆等也大多是些重道德,守古遣的人物。他标榜的“自是君子才,终是君子识”,其主要内含就在于不与时俗为伍,只求复古守道的知音的意愿。他卫道、行道的思想和行动,与韩愈所倡导的“道”相*,而其生活准则正好是韩愈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
孟郊不仅在生活中惜守古道,而且在创作中亦以宣扬这种“道”为目的。他的“补风教”、“证兴亡”的创作宗旨,直陈元结的“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的原则,与元和时白居易的“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惟歌民生病,愿得天子知”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是一致的。因此孟郊虽然没有直接参预韩愈的古文运动,也没有象白居易那样在鲜明的文学原则下以直言讽谏式的诗去千预政治,但他却是自始至终地沿着恢复古道、整顿朝纲、淳化民俗、振兴诗坛的道路走下去的,而复古,就是他在这条道路上的战斗宗黔和精神武器。他是一位复古思潮的杰出代表。因此他在中唐这个复古之风很浓的时代里得到了在后来不可能有的赞誉。
诗歌艺术
其一,古朴凝重,避熟避俗。孟郊诗歌与当时盛行的浅俗流易不同,具有古朴凝重的特点,在古朴自然中又营造出新鲜的艺术效果。孟郊惯用白描,《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高简,历来为人称道。《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日,深谷昼未明”境界开阔。在句式上孟郊忌*缓流易,打破常规,力求古劲折,以古文句法为诗。与五言诗歌上二下三的*惯不同,孟诗有上一下四的句子,如“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怀南岳隐士二首》其一)、“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吊卢殷十首》其四),改变诗歌的传统表达方式,给人新鲜的艺术感受。[12]
其二,险奇艰涩。精思苦吟。孟郊诗歌硬语盘空,他惯用死、剪、烧、骨、录、折、断、攒等狠字、硬语,营造奇崛的艺术感受。这一方面与他心情郁闷、情绪低沉有关。在《夜感自遣》中,他说自己“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苦苦地写诗,就必然要道人所未道,刻意寻求新词句,用过去诗中少见的僻字险韵与生冷意象;而心理的压抑、不*,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语言表现多带有冷涩、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从而尽可能把内心的愁哀刻划得入骨和惊耸人心,在这些诗中,他精心选用了“剸”、“梳”、“印”、“刷”等令人感到透骨钻心的动词与“峭风”、“老虫”、“病骨”、“铁发”、“怒水”、“劲飙”、“黑草”、“冰钱”等感觉上属于暗、冷、枯、硬的意象相配,构成了一组组险怪、生硬、艰涩的句子,传达了他心中难言的愤懑愁苦。
其三,情深致婉,气势磅礴。孟郊并非终身苦吟,其诗也并非全是硬语,韩愈看到他“敷柔肆纡余”的一面,苏拭喜爱他“鄙俚颇*古”的诗歌。孟郊不少诗歌具有古淡闲雅的特点,以*淡的诗语写出深婉的情致,诗歌清新纡余,跌君生姿。他既有具有悠远情致的诗歌,又有具有“奋猛卷海僚”气魄的作品。
孟郊愁苦之诗所获褒不一,而他古淡闲雅的诗歌获得较为一致的好评。许学夷认为“郊五言古,以全集观,诚蹇淫费力,不快人意;然其入录者,语虽削,而体甚简当,故其最上者不能窜易其字,其次者亦不能增损其句也。本传谓其诗有理致,信哉。”肯定“东野五言古,不事敷叙而兼用兴比,故觉委婉有致”独特魅力。孟郊不少诗歌写得语浅情深,《游子吟》以*淡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以心理细节打动人心。《列女操》、《薄命妾》、《塘下行》、《去妇篇》诸篇“情深致婉,妙有讽喻。……此公胸中眼底,大是不可方物,乌得举其饥寒失声之语而訾之。”
与情深致婉相对应,孟诗还具有气势雄健的特点。他以“荡”、“振”、“锁”等硬语体现出山峰、建筑的阔大气象,将建筑物、山峰写得高插云霄,横亘天地之间,“地脊亚为崖,出冥冥中。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终南山》)描绘出雄健飞动的气势,反衬出一己的敝小。在表达风吹水啸的意境时,孟郊常用“振空山”、“荡天地”等写出波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后世影响
版本流传
孟郊诗对宋诗影响甚大,自北宋宋敏求“总括遗逸,摘去重复”,孟集便广为流传。因此,宋元时期通行的唐诗选本大多不再另选孟诗,仅蔡正孙《诗林广记》、方回《瀛奎律髓》和杨士弘《唐音》选录了孟诗。明代是唐诗学发展的兴盛期,尤以前后七子所倡之“诗必盛唐”为最,一直到晚明,士人对唐诗的接受才渐趋多元化。即使盛唐诗成为众家必法之诗体,但实际上传世选本中还是选录了盛唐诗以外的诗篇,由此可知选录者并不是没有关注到中晚唐诗在唐诗圣河中的地位。明代唐诗选本对孟诗的评选相对宋代有了很大的不同,选评篇数呈现出明显的增加,孟诗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被誉为“学唐诗者门径”的《唐诗品汇》选孟诗达45首之多,此外孟郊五古最受选家推重,如《唐诗品汇》所选45首孟诗皆为五古,《唐诗归》所选孟诗40首亦皆五古,其见重如此。
此外,孟郊名篇序列亦经由明代唐诗选本而基本确立。明代的宗唐之风流行数百年之久,至清代始有改观,诗论家不再固守鸿沟,而开始对唐诗进行全面的研究。除了孟郊名篇序列已具形制外,孟诗在此一时期之接受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清代主要唐诗选本对孟郊名篇的选录深受明代的影响,如颇具影响力的《唐诗别裁集》一书在选录孟诗上几乎未出明选本的选录范围;二是孟诗因进入通行的童蒙课本而更为普及,如《唐诗三百首》所选之《游子吟》至今仍为人传诵。
诗风影响
孟郊诗歌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唐李肇说:“元和已后..……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汀所谓“矫激”,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指诗歌语言朴质瘦硬,其二指诗歌抒情激切刚直,孟郊对唐以后诗坛的影响,主要就在这两方面。宋梅尧臣主“诗穷而后工”,以孟郊相诩,创作了独具风格的“老硬不可截”的诗歌。以翻新求奇著称的黄庭坚,不仅十分推崇孟郊的创作才能,而且在诗歌创新的尝试中也吸取孟郊的成果,开创了以瘦硬为主要特征的江西诗派,所以清刘熙载说:“孟东野诗好处,黄山谷得之无一软熟句,梅圣俞得之,无一热俗句。”足见孟郊对二人影响之深。孟郊诗歌中那种刚直猛烈、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在后世也时有回响。南宋末年诗人谢栩不仅作有《效孟郊体>七首,而且在其他诗歌中也学*孟郊诗歌那种奇崛警拔、激切猛烈的艺术,抒发其亡国之痛,丧友之悲,较之“四灵”诗人,他更多地吸收了孟诗的精华。
拓展阅读:孟郊名句
1、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2、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
3、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秋潭舷公《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
今年季秋与孟冬,馀也踏遍黄山峰。——智舷《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杜甫《悲陈陶》
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曹操《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孟郊《感怀》
京东千里*,孟冬如季春。——杨弘道《酂县道中》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明月皎夜光》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寒气至》
孟冬方首路,强饭取崖壁。——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白居易《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孟冬初寒月,渚泽蒲尚青。——元稹《书异》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元稹《玉泉道中作》
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常建《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
时节异京洛,孟冬天未寒。——韦应物《寄卢庾》
孟冬霜霰下,是月农功毕。——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孟冬衣食薄,梦寐亦未遗。——曹邺《代谢玄晖新亭送范零陵》
山房孟冬月,独坐对残缸。——释文珦《山房》
豫章濒大江,气候颇不令,孟冬风薄人,十室八九病。——陆游《病中作·豫章濒大江》
孟冬十月多雪霜。——先秦无名氏《河梁歌》
孟冬之吉,礼生不昧。——《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十月纳禾》
孟冬之初。——曹摅《答赵景猷·季秋惟末》
柳家汀洲孟冬月,云寒水清荻花发。——朱长文《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卢仝《孟夫子生生亭赋》
黄菊花残白菊花,孟冬风日亦云佳。——赵蕃《步沈园》
孟冬寒气至,北风群木衰。——张耒《余谪居齐安寓郡东佛舍而制不得逾岁今冬遂移》
孟冬十月,大飨其时。——宋祁《顺祀诗》
孟冬十月暖,桃李花盛开。——刘基《冬暖行》
故乡孟冬别,有约仲冬返。——杨慎《西征夜》
孟冬犹星河,淡月沾人裾。——汤显祖《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
客言采果孟冬月,剖竹为符带苍雪。——周必大《曾无疑以长韵送金橘时已暮春次韵》
是时十九日,月令在孟冬。——吴鼎芳《唐嘉会妻》
大荒孟冬月,末旬高舂时。——苏舜元《地动聊句》
孟冬简介
孟冬,是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对应农历月份为十月。也称阳月、阴月、小阳春、初冬、上冬、良月、露月、开冬、冬、飞阴月等。孟冬时节,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变小,白昼时间缩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南方有的地区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在北方,孟冬时节气候很寒冷了,曹孟德的诗《冬十月》,开篇即提到"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陈子昂《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独木凉亭锡宴时,年年巡幸孟秋归。——朱有燉《元宫词·独木凉亭锡宴时》
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苏辙《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宫溪堂读书》
於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孟秋俄及晦,甲夜偶成晴。——曾丰《七月晦日夜坐》
丁巳孟秋春戊午,不雨三时嗟旱苦。——姚勉《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孟秋。——毛滂《阇黎从上人予往年香火院学徒也去之天竺益求》
旷日及孟秋,皇慈始收试。——李覯《寄祖祕丞》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乔知之《拟古赠陈子昂》
孟秋苦雨稻禾死,天地晦冥龙怒嗔。——倪瓒《苦雨行》
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唐顺之《入秋久矣余热尚在闰月十五日太*寨始见秋色》
孟秋雨初霁,虚馆生晚凉。——丘浚《秋兴二首·其二》
和风颜子春,泰山邹孟秋,一双忧世泪,溅入银河流。——林若存《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南州孟秋月,维日二十五。——顾瑛《金华王子、充夜饮芝云台上以丹桂五枝芳分韵》
寒螀鸣树间,招摇指孟秋。——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孟秋凉气至,风物凄以清。——桑悦《感怀·其六》
孟秋之月月在毕,雨气斗集云深黳。——黄玠《辛未七月廿三日大雨》
孟秋届时享,太常严斋沐。——金幼孜《六月二十七日早朝奏孟秋时享》
孟秋西风起,驾言飏孤舟。——危素《送朱奚假赴乡试》
孟秋西飙厉,南迈风气殊。——危素《送*远之静江蒙古学正》
孟秋高飙荡焱热,太白当头映佳月。——吴克恭《送曹德昭入掾中台》
孟秋九日寒无比,东西南北飓风起。——屈大均《那旦道中作》
七月孟秋秋已凉。——敦煌曲子《十二月·其七·辽阳寒雁十二首》
孟秋简介
孟秋,汉语词语,读音mèng qiū,意思是是指秋季第一个月,农历七月。处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处暑两个节气的时期之内。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李白《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穷孟尝君空好客,病维摩老不禁花。——洪咨夔《口占酬俞端叔牡丹》
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张昌宗《少年行》
儒冠屈辱,和我*连,累告讦,孟尝君,带累三千个。——徐观国《蓦山溪·儒官措大》
伟哉孟尝君,慷慨泪如水。——刘敞《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
惟彼雍门子,吁嗟孟尝君。——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
行人皆陨涕,何独孟尝君。——王筠《和萧子范入元襄王第诗》
新开九酝气氛氲。嫌何昔日孟尝君。——敦煌曲子《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三》
关于孟浩然的诗句大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孟浩然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孟浩然
3、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6、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孟浩然
7、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9、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0、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1、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孟浩然
12、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
13、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诗丁大不至》
14、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
15、知音世所稀。——孟浩然
1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8、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
20、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
21、对于这首诗我情愿一读再读,它勾起我对儿时无限思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鸟鸣叫声。夜里沙沙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多少这首诗看似*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易,内蕴深厚。——孟浩然《春晓》
22、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孟浩然
23、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
24、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1.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孟浩然《来闍黎新亭作》
12.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3.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孟浩然《春意》
14.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孟浩然《自洛之越》
15.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孟浩然《除夜有怀》
16.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自洛之越》
17.豫有相思意,闻君琴上声。——孟浩然《送张郎中迁京》
1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9.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孟浩然《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20.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2.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3.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孟浩然《江上别流人》
4.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5.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孟浩然最著名的诗句
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下面是关于孟浩然最著名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3、《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临洞庭》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6、《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7、《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8、《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9、《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10、《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关于母爱的诗句(精选50句)
母爱是无私的,它常常把最美好的事物留给儿女们,自己却从不独享,因为它把儿女们放在了第一位。母爱是博大的,它常常以最大的实力付出代价,因为它内心真诚永存。母爱是细心的,它常常把哎表象的`淋漓尽致,因为它蕴涵着对儿女们的百般关爱。
1、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杜甫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李群玉
4、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
5、无父何?无母何恃?《小雅蓼莪》
6、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7、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
8、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
9、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上孙使君》
10、慈母抱儿怕入*,那暇更护鸡窠雏。韩愈
11、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燕诗示刘叟》
12、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诗示刘叟》
13、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陈去疾
14、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瑶池》
15、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示添丁》
16、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7、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8、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19、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母别子》
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3、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6、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11、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13、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14、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1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6、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7、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8、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1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20、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21、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22、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23、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5、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26、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3、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带孟的诗句
带孟字的诗句
孟洁然的诗句
孟子的诗句
孟郊的诗句
孟夏的诗句
孟子诗句
孟秋诗句
关于孟婆的诗句
带孟的优美诗句
关于孟子的诗句
带有孟的古诗句
孟字开头的诗句
古诗里有孟的诗句
孟浩然的诗句
孟郊的古诗句
吴孟超诗句
孟浩然诗句
关于孟春的诗句
孟婆汤诗句
孟郊母爱诗句
孟庭苇的古诗句
孟郊著名诗句
唐代孟郊的诗句
孟字开头的七字诗句
有关孟婆汤的诗句
关于孟浩然的诗句
孟婆汤的凄美诗句
孟浩然的春雨的诗句
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