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名句

关于刘克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刘克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刘克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刘克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0) 语录(24) 说说(3) 名言(44) 诗词(49) 祝福(134) 心语(1)

  • 刘克庄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植物惟松柏,苍苍贯四时。——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植物惟松柏》

    浊酒闷人聊饮湿,小楼携客准登高。——刘克庄《九日二首·戏马呼鹰盖世豪》

    南阳只在荆州北,时一登高吊卧龙。——刘克庄《送王允恭隐君》

    都将岁月供丹灶,不要功名上景钟。——刘克庄《送王允恭隐君》

    清明未雨下秧难,小麦低低似剪残。——刘克庄《春早四首·清明未雨下秧难》

    自有菊泉供祭享,不消麦饭作清明。——刘克庄《哭孙季蕃二首·每岁莺花要主盟》

    暮年膝上惟文度,常挈书灯伴乃翁。——刘克庄《病起五首·越境迎医伎又穷》

    趁得清明几日闲,不禁连雨作春寒。——刘克庄《寒》

    小窗对客开新煮。艺罢沈香看牡丹。——刘克庄《寒》

    自笑狂吟浪窃名,敢将孤垒敌长城。——刘克庄《答章林伯》

    亡秦天告由胡亥,非谓长城外有胡。——刘克庄《二世》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刘克庄《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二昆南北各驱驰》

    讲易白牛谿上,题诗黄鹤楼中。——刘克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有时散发松风》

    于湖数字题华栋,阳朔千山献画屏。——刘克庄《千山观》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无住先生独住庵》

    有香影处即追攀,岂必西湖水月间。——刘克庄《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有香影处即追攀》

    寂寞西湖三尺墓,谁携斗酒一浇之。——刘克庄《答汤升伯因悼紫芝》

    南浦不堪看草色,西湖尚可及荷花。——刘克庄《送陶仁父》

    麦饭何妨荐寒食,榆钱元不济贫家。——刘克庄《诸公和差须二诗不已又得二首》

    厨传终年省饯迎,万金难买上元晴。——刘克庄《和乡守赵计院灯夕韵》

    玉斝满斟长寿酒,冰轮探借中秋月。——刘克庄《满江红·江左惟公》

    宰木经春雨,园花逐晓风。——刘克庄《挽林法曹实甫二首·老学多推谊》

    稳坐虎皮挥麈毛,岂知春雨客毡寒。——刘克庄《蔡伟叔讲通书》

    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应真渡揭厉水》

    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刘克庄《宫词四首·出海新蟾玉半钩》

    一株独青在,万木后凋谁。——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植物惟松柏》

    松柏无姿媚,*时未易看。——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松柏无姿媚》

    黄梅雨足野田润,牡菊烟收村墅晴。——刘克庄《题白渡方氏听蛙亭》

    千载英雄须冷笑,孔明回首学渊明。——刘克庄《又真止堂一首》

    儿童娱膝下,母子话灯前。——刘克庄《乍归九首·儿童娱膝下》

    却忆江湖上,家书动隔年。——刘克庄《乍归九首·儿童娱膝下》

    弟忆雪中联汝句,兄行雷岸寄家书。——刘克庄《哀仲妹》

    旋橐挑诗卷,家书托客船。——刘克庄《送封州方法曹》

    嗜学心无止法,读书眼有还时。——刘克庄《又和后九首·竹简定隶古字》

    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

    愁肠一饮辄无算,病眼四时常有花。——刘克庄《绝句三首·愁肠一饮辄无算》

    白头留得吟诗友,每见郎君勉读书。——刘克庄《过永福精舍有怀仲白二首·一树梅花掩旧居》

    读书十行目俱下,上树百回心尚孩。——刘克庄《杂咏七言十首·读书十行目俱下》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水松百本映门栽,池上荷花似锦开。——刘克庄《横塘》

    安得金钱买笑,只堪夏楚训蒙。——刘克庄《六言三首·不识*康坊里》

    玉麈无能对,金钱有即分。——刘克庄《挽表叔赵君任安抚二首·丞相规恢策》

    不复斗鸡随恶少,尚能叱犊慕良农。——刘克庄《四和·不复斗鸡随恶少》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刘克庄《寒食清明二首·过眼年光疾弹丸》

    两张遗墨六亲悲,台下黄瓜摘渐稀。——刘克庄《惠州弟哀诗二首·两张遗墨六亲悲》

    今岁春盘始住家,也胜羁旅走天涯。——刘克庄《立春二首·今岁春盘始住家》

    班荆不以牙旗从,剪韭都忘草具微。——刘克庄《送仲晦国录赴康州二首·别我暑竹三百里》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刘克庄《贺新郎·湛湛长空黑》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刘克庄《临江仙·落魄长官江海客》

    富贵威权得自由,收融二子杀杨修。——刘克庄《悼阿驹七首·富贵威权得自由》

    闲人于物无恩怨,那得仓舒只麽休。——刘克庄《悼阿驹七首·富贵威权得自由》

    中年哭同志,孤立可胜悲。——刘克庄《哭郑君瑞长官二首·史著陶潜卒》

    [阅读全文]...

2022-01-30 23:37:41
  • 刘克庄:忆秦娥

  •   《忆秦娥》

      作者:刘克庄

      原文: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释:

      1、鸿: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2、大梁遗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3、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

      北宋灭亡,中原沦丧,人民生活在异族的铁蹄之下。这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并成为他们在诗词中反复吟咏的主题。刘克庄这首词就是这样,他通过鸿雁北归,问候北方人民,遥想中原的残破景象,表达出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江南梅花凋谢了,万物逐渐复苏。北方边塞地区也应该冰融冻解。南来过冬的鸿雁正及早地归去。刘克庄此词,别开生面,委托北去的鸿雁,带口讯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遗民进行慰问。“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大梁,是指北宋首都汴京。遗老,年老的遗民。词人托鸿雁向他们问候,是表示对他们处境的关心,是对他们抗争的声援,同时也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然而,何时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呢?这却是无言可说了。

      词的下片,作者的想象翅膀随着鸿雁的北去而飞翔,展现出祖国大好山河残破冷落、人民流散、田园宫室荒芜的景象。“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浙河西面,指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之地。地处边防,却悄寂无声,反映南宋当局的苟且偷安,防务废弛,当然更谈不上恢复的准备。淮河以北,是金人占领的地区。炊烟少,指在战争破坏和被金人奴役掠夺之下,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这里真实地揭示了广大民众的苦难生活。最后两句,感情浓烈而深沉:“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宣和,北宋徽宗年号。北宋的汴京,到徽宗时期,城市的繁荣,宫廷的奢华到了极点。(m.ju.51tietu.net)北宋末年统治者“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伎艺”,大兴宫殿,广植花木,穷奢极欲,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金人的入犯无力抵御,结局是身为俘虏,生灵涂炭,而逃到南方的赵宋统治集团,则又在西子湖畔营造起安乐窝,在那里醉生梦死,将祖宗故国抛在脑后。这一句表达的感情不禁让人想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后主抒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刘克庄在这一句中抒发的只怕是物也非、人也非的更为深沉的慨叹。

      这两句不用动词和虚字而把时间、地点、景象和人物感情自然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雄浑苍凉的广阔图画,鲜明形象,而含意却十分深远,耐人玩味,与李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谓同曲同工。

    [阅读全文]...

2022-06-04 17:33:42
  • 刘克庄:莺梭

  •   《莺梭》

      作者: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

      1、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

      2、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3、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

      4、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翻译: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

      穿梭于园林之间,

      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

      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

      竞相开放,犹如锦绣。

      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

      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

      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农历三月期间,洛阳花开似锦的美好春光。诗的大意说:黄莺在柳林里像穿梭般地飞上飞下,穿来穿去,对春光有无限情意;不时地发出“交交”的鸣叫声,这声音又好像开动织布机时的响声。农历三月季节,洛阳的花儿万紫千红,开得如同锦绣一般美丽,这些彩锦不知得用多少功夫才能织得出来。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作品。全诗中没有一个春字,而洛阳春天锦绣一样的美丽景色却跃然纸上。诗在这里选取了莺鸟和柳树两种素材。鸟儿在丝丝的柳绦中飞舞,让人很容易得想起丝线织成的绣品,而嘈杂的鸟鸣声也好像机器的声音,因此和莺梭这个题目很贴切。后一句有点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思,洛阳那么大,莺鸟竟然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那要飞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而三月的洛阳也是因为有手工业者辛勤劳动才使人们能衣着亮丽,使三月的洛阳真正艳丽似锦绣的。

      黄莺在这里是被赞美的,它的勤劳换来了洛阳的美丽,而这里面如果没有春天的力量,鸟儿固然不会飞来编织锦绣,柳树的枝条也没有翠绿的颜色,织起来也就不会那么艳丽了。所以赞美黄莺其实就是在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赞美春天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诗人心中对春天的崇敬之情,通过“多少功夫织得成”来表达,一句感叹将情绪宣泄了出来,和前面的诗句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这首诗善于用明暗的比喻。把柳莺的飞下飞上喻为莺梭,把它的“交交”鸣叫声喻作机声,把洛阳盛开的花儿喻作锦绣,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传神。在古代写景咏物的小诗中,这也是很有名的一首。

    [阅读全文]...

2022-05-28 07:02:54
  •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

  • 学生
  •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译文]我这白发书生为中原不得恢复而伤心流泪,但也决不会像齐景公那样触景伤情,为贪生怕死而悲泣。

      [出自]刘克庄《贺新郎》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

      湛湛:深远的样子。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高超的大手笔。

      春华落尽:意谓豪情已消尽。春华:春天的花朵,比喻文才。

      南朝狂客:指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黄花:菊花。

      岑寂:寂寞。

      匿:隐藏。

      译文:

      天空中阴云四和,一片昏黑,再加上斜风细雨,令人愁思纷乱如织。一双老眼已看尽人世沧桑,亏得有高楼百尺,让我尽睹秋光中的千岩万壑。想我一介书生今已白发,仍常为神州沦陷而伤心落泪。虽然是满目凄凉,绝不作牛山滴泪贪生怕死哭滂沱。往事如烟,无从寻索。

      少年时自负有凌云健笔,到如今才华耗尽,只剩满杯的萧瑟。常怨恨世上文人缺少新意,每到重阳,便拈出风吹帽落的南朝狂客。如果面对菊花不痛饮,怕是菊花也会笑我太寂寞。望鸿雁离开北方向南飞去,夕阳西下,渐渐隐身于远山之侧。

      赏析:

      辛弃疾经常采用《虞美人》这个词牌,适于抒写豪放的感情,刘克庄也爱采用,在他的今存全部词作中占了百分之十六、七。此词题作“九日”,是重阳节登高抒怀之作。但词人又不落俗套,把一首重阳词写得颇有特色:“白发书生神州泪”,作者慨叹自己的老大和中原的沦陷,内容充实,感情深厚:“常恨世人新意少”一句则恰恰从这种恨世人少新意的本身显示出了一点难得的心意。应该说,这首词是刘克庄的有代表性的一篇佳作。

      上片首句很有分量。“湛湛长空”是登上高楼放眼眺望所见,展现出开阔的空间,而用“黑”字描绘黄昏,显然是用夸张的笔法表述心情的沉重。然后以“更那堪”为枢纽,转出“斜风细雨”,笔调忽转细腻。“乱愁如织”,比喻贴切,充满了低沉的情调,而接下来的几句又以磅礴的气势扫荡了这种低沉。“老眼*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浩荡”二字,既描绘出千崖秋色,也抒发了开阔胸襟,一语双关。接下来,由“浩荡”较为“凄凉”的同时,立即用齐景公牛山滴泪的典故,反衬自己由于感慨神州陆沉而滴下的忧国之泪,其性质与程度是难以比况的,因此“凄凉”又立即转成了悲壮。文章贵有波澜,如此跌宕顿挫,才能把作者胸中的感慨抒发透彻。

      下片承“白发书生”进行发挥,从今昔对比中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主要是抒写自己少年时的豪情才气,并进一步突出如今的满怀家国之恨。下边更引出了“常恨世人新意少”的名句。何以见得世人少有新意?“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这里用的是“孟嘉落帽”的典故。用典故贵有新意,大家手笔,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刘克庄嘲笑世人缺少新意,这本身,也未尝不是一点新意。下边写出饮酒,语颇颠狂,好象词句本身也浸透着几分醉态:“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作者以“白发书生”自称,已经感到“满怀萧瑟了。”赏花饮酒,聊以。但是,萧瑟岑寂之感是破除不了的,仔细体味起来,词句之中仍然隐含着悲凉的情调。“鸿并去,日西匿”的结尾,写天际广漠之景物,与首句相呼应。

      刘克庄的词眼界力求开阔,胸襟力求高旷,以达到雄健豪壮的格调,他的这一追求,在这首《贺新郎》里已经得到了体现。即用豪放笔,又恰当地穿插细笔把“大声”和“小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欲托朱紶写悲壮”的目的。

      赏析二:

      上片写重阳节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感喟。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满天密布深黑的乌云,再加上阵阵斜风细雨,真是““满城风雨*重阳”,使人心乱如麻,愁思似织。下面四句说*生目空一切,他自称“一生枘凿,壮夫瞋懦,通人嫌拗。”(《水龙吟》)曾因泳《落梅》诗讥刺时政,“东君廖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致遭权臣忌恨,由此病废十年,但他并不因而畏怯,这在他病后仿梅绝句中可以看出,“梦得因桃却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也被梅花累十年。”重阳本来是登高之佳节,由于风雨凄凄,只能登上高楼,放眼遥望千山万壑,浩荡秋色,也即是“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赵以夫《龙山令》)高楼百尺,用刘备语,刘备与许汜共论天下英雄;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由于许汜只知求田问舍,营个人私事,因此陈元龙与许汜不多讲话,并让他睡下床。刘备批评许汜自私,并且说,要是我的话,就自己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上。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词中的`百尺高楼,是指英雄志士登临望远之所。

      接着四句是登高楼后触目伤怀。自己本是一介书生,如今垂垂老矣,忧国之心尚在,他于送黄成父还朝时说:“时事祇今堪痛苦,未可徐徐俟驾。好着手、扶将宗社。”(《贺新郎》)个人受谤废黜都不介意,只有恢复神州,是他最大愿。面对千崖,联想起唐代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上写下的《九日齐山登高》诗末两句云:“古往今来只如此,朱山何必独沾衣?”他同意杜牧所云,感触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很多人共有的心情,因此也不必像齐景公那样在牛山独自泪下沾衣。但作者在此虽认为不必为个人得失计较,同时也突出“神州泪”之可贵。虽然往事一去无迹,却仍然不能在记忆中抹去,至此词意陡转,过渡到下片的回忆当年。

      下片先说少年时代自负有下笔千言的才华,颇思有所作为。“凌去笔”,用《史记·司马相如传》典故,“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到如今”两句写现在,与前面形成鲜明对照,叹息如今已是才华消尽,只余暮年萧瑟之感。“常恨”三句,结合九日登高题意,慨恨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名士风流,遇到重阳节,总爱提东晋孟嘉落帽故事。孟嘉于九月九日随桓温游龙山,风吹帽落,他并不觉得。桓温命人写文章嘲笑他,他亦取笔作答,文辞超卓,四座极叹服。(《晋书·孟嘉传》)在作者看来,这种毫无现实意义的所谓名士风流,不过是早已过时的狂客行径,不值得每年重九都要把它称扬一番。“若对”两句,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忧国志士,他们与前者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不追慕魏晋风度,而是对“时事祇今堪痛哭”的现状感到忧心如焚而又无能为力。词意至此急转直下,作者在感愤之余,觉得自己既不能改变这种局面,际此佳节也只能赏黄花以遣怀,但谁如果只是赏花而辜负了美酒(即不饮酒),恐怕连黄花也要笑人太孤寂了,言下之意是壮志未酬,只能借酒浇愁。

      末两句以登高作结,雨消云收,暮色渐至,下如江淹《恨赋》所云:“白日西匿,陇雁北飞。”秋天鸿雁南来,明春仍然北去,北上恢复神州的大业却遥无实现之日,眼看白日西下,象征阒国势危殆,令人痛心。自己老眼*生,壮志难伸,亦只能长歌当哭,借酒浇愁。(潘君照)

      作品原文

      贺新郎·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作品注释

      ⑴贺新郎: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⑵綀(shū)衣:葛布衣,指*民衣着。

      ⑶结束:妆束、打扮。

      ⑷钗符艾虎:钗符:又称钗头符,端午节时的一种头饰。《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⑸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⑹逢场作戏: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表演,后指嬉游的活动。慵:懒得,表明“我”不想参加。

      ⑺陌头:裹着头巾。陌:头巾。争旗鼓:摇旗击鼓,为龙舟助威。

      ⑻灵均标致:屈原风度。屈原字灵均。

      ⑼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意谓品德高雅。

      ⑽椒:香物,用以降神;醑(xǔ):美酒,用以祭神。

      ⑾角黍(shǔ):粽子。

      ⑿把似:假如。

      ⒀差无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差,差不多。

      作品译文

      深深的庭院中石榴花刚刚吐艳,我撩起画帘,穿着葛衣摇着绢扇,让风儿把暑气驱除。少男少女各自夸耀着自己的新装,头上插戴着式样新颖的钗符和艾虎。早已有人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我年纪老大,懒于前去凑趣,任凭裹着头巾的儿郎摇旗击鼓。船桨打起水珠如急雨迸溅,江面上一片浪花飞舞。

      屈原的形象是如此高大,暗想他*生佩带兰草以示芳洁,又怀揣香酒礼神肃穆。谁相信千载之后,他会在波涛之下垂涎角黍?又说什么怕蛟龙嘴馋发怒。倘若他清醒地活到今天,还不如当年醉死,免受这般痛苦。姑且以此作为笑谈,来凭吊他英灵千古。

      创作背景

    [阅读全文]...

2022-05-10 16:25:50
  • 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

      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

      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

      深拜楼中月。

      人散市声收,

      渐入愁时节。

      赏析:

      此词为元宵观灯,戏赠朋友之作。“繁灯”二句以繁灯夺去月光的大胆夸张的联想,彻夜的戏鼓声声,勾画了元宵夜热闹非常的喜庆场面。“物色”二句辞意顿折,“物色同”、“情味别”形成物我、情景不谐和的反差。“中年”二字颇有无奈沧桑之感,作者感叹仕途险恶,虽元宵佳节景物依旧,却已失掉青年时代的豪兴。下片“浅画眉”二句写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画新的眉样,共同在楼心深情地礼拜月亮,表示对吉日良宵的向往和期待。“人散”二句便写出一种繁华过后是冷寂,欢乐终了入悲愁的情景与体验。诗为心声,词亦为心声,读罢全词,心中也会留有一丝心酸,一份感悟,原来是读者深深地理解了词人的情怀了。

    [阅读全文]...

2022-02-14 23:03:45
  •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 端午
  •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

      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

      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既纫兰佩,

      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

      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当年,

      醉死差无苦聊一笑,

      吊千古。

      赏析:

      此词为叙写端午民俗,凭吊屈原之作。上片写端午民俗。“深院”三句写红艳的榴花开放,突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春来了,如春的少男少女也出来了,以此点染节日喜庆气氛。“清暑”二字则又写出端午节暑而不热,暑而风清的气候特点。“儿女”三句写端午风俗以及端午节人们的装饰打扮。“老大”四句重点描述了年轻人龙舟竞渡的场景。“灵均”三句赞美屈原的高风亮节和超群脱俗的高尚品格。“谁信”三句辞意顿折,借“谁信”二字表达一种出乎意料,难以置信的惋叹。“把似”四句以谐谑方式,提出了词人一反民俗传统的看法,诗魂屈原今日醒来,定以为当年醉死会比今日少痛苦。词人在上片表现得心态*和,描述冷静,到了下片情绪急转直下,表达自己的愤怒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3-28 03:27:13
  • 庄子名言名句

  • 名言,庄子,励志
  • 庄子名言名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庄子名言名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8、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10、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2、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3、见笑于大方之家。

      4、《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6、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7、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9、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10、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11、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无迁令无劝成。

      1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17、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18、若白驹之过隙。

      1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20、刀刃若新发于硎。

      21、鉴明则尘垢不止。

      22、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23、不知其所以然。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5、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6、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2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8、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29、逐万物而不还。

      30、化腐朽为神奇。

      31、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3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3、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34、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3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37、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3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9、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阅读全文]...

2022-05-15 17:30:28
  • 驿站 刘克/美国

  • 拉市海的三月,樱花笑开

    茶马古道马蹄声声

    熟透的樱花沿着重力线寻觅落地的花瓣

    我沿着古道寻找下一个驿站

    驻足窗扉,不再追赶月色

    台前眸中火焰

    挑逗着神经,让行途者陷入凝望

    酒水端上,妖舞翩翩

    是沉迷于股股酒香,灌醉来风

    还是继续让生命里的火苗重燃新起点

    丹东栗伟推荐:

    对驿站理解透彻,通过对景色的描述,把自己置入其中。但浅淡的酒香,无法沉醉读者,那就让自己生命里的火苗,重新燃烧!

    [阅读全文]...

2022-06-25 11:13:56
  • 庄子名句

  • 庄子
  •   1、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2、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5、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9、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10、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1、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17、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1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2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2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2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26、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2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29、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30、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m.ju.51tietu.net)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31、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3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3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34、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3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38、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3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40、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4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4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4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44、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45、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46、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4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48、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49、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5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5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阅读全文]...

2022-02-14 11:29:10
刘克庄名句 - 句子
刘克庄名句 - 语录
刘克庄名句 - 说说
刘克庄名句 - 名言
刘克庄名句 - 诗词
刘克庄名句 - 祝福
刘克庄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