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伯温的诗句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刘伯温的诗句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刘伯温的诗句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刘伯温的诗句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刘伯温经典语录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对某些事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伯温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辅佐朱元璋*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经典语录
1、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
【出处】《郁离子·玄豹》
【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
2、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出处】《郁离子·自讳自矜》
【译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人。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
3、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出处】《郁离子·戚之次且》
【译文】天将要下雨时,洞穴里的蚂蚁能预知它;田野里将要降霜时,草虫能预知它。
4、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后人们才侮辱他。
5、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人们就会看不起他。
6、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出处】《郁离子·树怨》
【译文】能够树敌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自己而轻视别人。
7、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出处】《郁离子·大智》
【译文】智者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后没有人与其斗智。辞去智慧的名,而拥实际上的智慧,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8、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祸。
9、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失意的事常常产生于得意的事,因为他只看到利益而不见祸害,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灭亡啊。
10、于货财金玉则贪,而于仁义道德而廉。
【出处】《郁离子·贪利贪德辩》
【译文】过分重视财物货币、金银珠宝就是贪,而重视仁义道德的就是廉。
11、多能者鲜梢,多虑者鲜决。
【出处】《郁离子·一志》
【译文】什么都会的人很少有一样是精通的,考虑太多的人很少有果断的。
12、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
【出处】《郁离子·多疑难与共事》
【译文】多疑的人不可与他一起共事,凭侥幸办事的人,不可以与其一起安定国家。
13、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
【出处】《郁离子·论智》
【译文】有才智的人出现了,善于使用他,就像山里出现的云;不善于使用人才,就像火里出现的烟。
14、民犹沙也。有天下者惟能传而聚之耳。
【出处】《郁离子·传沙》
【译文】百姓就像散沙一样,拥有天下的人无非是能把散沙聚合在一起罢了。
15、诚胜假,假胜无。
刘伯温是明初大臣、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他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文与宋滚齐名,诗与高启并称。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扦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下面就整理了其作品的部分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学*。
刘伯温经典语录
1.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旅之者知。
2.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定。
3.能闲世人之所忙,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4.值太*世,生湖山群,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妻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谓全福。
5.*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6.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7.身无恒守,势穷则屈;心无定主,情急则亲。
是以失时之言,每多谦己;坠井之呼,不暇择人。
8.空谷来风,谷不与风约而风自致;深山榆木,山不与木约而木自生。
9.急雨之涨,可以决山;及其息也,得坻则止。
10.鉴能照物,翳之以尘则不可照;
水能瀚物,淆之以泥则不能瀚。
11.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别人)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12.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牛之绠,可以御九犍。
13.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14.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15.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16.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17. 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乃高。
18.春原之草,拔尽复生;夏厨之蝇,驱去还集。
19.时未至而不可强争,势方来不可以力战。
20.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纵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
21.尧舜至仁而三苗不服,桀纣极恶而多罪皆归。
刘伯温语录(翻译)大全
1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
【出处】《郁离子·玄豹》
【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
2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出处】《郁离子·自讳自矜》
【译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人。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
3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出处】《郁离子·戚之次且》
【译文】天将要下雨时,洞穴里的蚂蚁能预知它;田野里将要降霜时,草虫能预知它。
4人必自侮,而*侮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们才侮辱他。
5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人们就会看不起他。
6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出处】《郁离子·树怨》
【译文】能够树敌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自己而轻视别人。
7智不自智,而*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出处】《郁离子·大智》
【译文】智者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后没有人与其斗智。辞去智慧的名,而拥实际上的智慧,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8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祸。
9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智者刘伯温及诗词有哪些
谁都知道刘伯温是个智者,能够预测明朝之后的数百年,传说他的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师傅传授的,那么这个神奇的师傅他又是如何相遇的呢。
人道中年的刘伯温
刘伯温还是穷困书生,他跟所有人一样都要上京赶考,一日,走到了一个荒野山村,看到所有人都在晒谷子。当时太阳当空照,天气十分甚好,但是他不知道为何说了一句:“大家快来收谷子了,大雨将至。”大伙都不怎么相信,他一个书生能晓得什么,都不怎么理财他,但就是过了一会儿,一朵黑云从东边飘来,来也匆匆,一场大雨淋得他们不知所措,刘伯温眼看全村所有人都去收谷子了,但是唯独有个老人家依旧坐在所晒谷子旁边,悠然自得的喝着茶,丝毫没有想过要去收谷子的意思。
引得刘伯温不解,上前询问,说:“老人家你就不怕谷子被雨淋死吗?”
那老人家信誓当当的说:“这雨淋不到我的谷子的。”
刘伯温还是不解,但是事实告诉了他,这雨淋死所有人的'谷子,但就是这老人家的“毫发无损”,刘伯温深表怀疑,惊问老人家为何他就知道雨会几时候停呢。
老人家大笑了一声,对刘伯温讲:“你小小年纪都能料到等会要下雨,已经很不错了,难道你不知道“牛背水”吗,就是牛背一边可能会湿,但是另一边是不会湿的,我只不过是比你多一些见识和一些本事,我也老大不小了,终于可以把一生的本事传授下去了。”遂请刘伯温到家作客,以便传授他天文地理、预测学……刘伯温毫不犹豫的就前去,学了一身本领,便有了刘伯温之后创作的《煎饼歌》一文。
刘伯温诗词
刘伯温在诗词上的造诣并不比在军事上的才略低多少,虽然*并没有像李杜诗歌那般赞扬,但是留存下来的还是不少。
刘伯温诗歌
刘伯温在养生之道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多一头黄牛可以耕地,造一所茅屋房,临*山泉,本就老去没有多少时日,只愿多在山里待些时日,官场都是浮云,自己快活倒才是真的,能赛比神仙。刘伯温只不过是刚满60岁,就已看透了世事,回归山林,给自己的是一片好山好景,远离官场的喧嚣,安享晚年,去过余下的快活日子。
刘伯温的《春蚕》,“可笑春蚕独苦辛”,诗人未免不有把自己比作成春蚕,用以自嘲,春蚕花费了这么多的功夫去吐蚕丝,却换来0的报酬,反而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还不如蜘蛛每天没事就吐丝,然后织一些看起来没啥用处的网,但是蜘蛛就是靠他们捕获飞虫,从而饱食终日,这种肆无忌惮的捕捉,却不用担心有人来捕杀。朱元璋晚年肆意的残杀之前的有功之臣,有多人都不敢抱怨,只能明哲保身。作者写这首诗的意义,在于替那些无辜被害的忠诚抒发自己内心的不*,但也只是间接明不*,他也不敢当面去跟朱元璋诉说,这种无奈感、怜世感油然而生。
刘伯温流传于世的诗,偏向于前期的军旅生活,以及后期做隐士时的养生和怜世之世,他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还是深远,他跟人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足见他的诗歌的名气。
刘伯温语录有哪些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具有篇幅简短,语言精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语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伯温语录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2、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3、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4、空谷来风,谷不与风约而风自致;深山榆木,山不与木约而木自生。
5、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6、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7、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旅之者知。
8、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别人)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9、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10、多能者鲜梢,多虑者鲜决。
11、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12、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牛之绠,可以御九犍。
13、尧舜至仁而三苗不服,桀纣极恶而多罪皆归。
14、于货财金玉则贪,而于仁义道德而廉。
15、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16、能闲世人之所忙,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17、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18、*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19、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
20、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21、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纵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
22、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23、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
24、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25、春原之草,拔尽复生;夏厨之蝇,驱去还集。
26、值太*世,生湖山群,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妻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谓全福。
27、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28、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29、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
30、诚胜假,假胜无。
31、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乃高。
32、急雨之涨,可以决山;及其息也,得坻则止。
33、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定。
34、时未至而不可强争,势方来不可以力战。
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哪个厉害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他们分属两个派系,而同时两派首脑的李善长和刘伯温更是首当其冲,这其中或许也有朱元璋的关系,毕竟臣子抱团是上位者们最不想看到的情况。那么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吗?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
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跟随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文人将士数不胜数。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人将士当中,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派是淮西集团,为首的是建国第一功臣李善长,而李善长在朝中担任丞相一职。
另一派则是浙东集团,为首的是朱元璋的智囊人物刘基,刘基则在朝中担任御史中丞。这两个派系在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一直都争斗不休,李善长与刘基也一直在相互排挤。
关于李善长,我们都知道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同乡,并且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朱元璋成为了皇帝之后,册封了六大公爵,其中只有李善长这一个文官成为了公爵。
从只为而言,我们知道李善长的官职远远高于刘基。此外,李善长每年所领取的俸禄更是刘基的十几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十分的重视李善长。
而刘基身为一名御史中丞,手下基本上全是文官。但是这些文官都是靠嘴说事的官吏,也就是言官。刘基利用职位之便,不断在朱元璋前面搬弄是非,说李善长的坏话,挑拨李善长与朱元璋的关系。
当胡惟庸谋逆一案出现时,刘基则抓住了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的向朱元璋弹劾李善长。最终,朱元璋对于李善长极度的不满,将李善长与胡惟庸一起以谋逆的罪名处死。
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
说到明朝的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更厉害,据记载,刘伯温不擅长为人处世,他为人刚正不阿,但是李善长反之,他擅长拍朱元璋的马屁,他缺少刘伯温的自恃清高,也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的傲气。所以他可以在朱元璋面前多蹦跶一会,但是刘伯温做不到,他先于李善长被朱元璋处死。
两个人在谋略上都有着自己的见地,刘伯温是点子多,常常能够看清大局,决胜千里,李善长也不差,他擅于搞后勤,幕后为朱元璋分担,并且李善长是朱元璋最早的一批班底。两个人就好比张良和萧何对刘邦的作用,有些人就会认为李善长才是大明的第一功臣,毕竟在功劳和苦劳,甚至于价值都远在刘伯温之上。
这两个功臣彼此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好,说到底都是争权的结果。淮西派和浙东派的斗争,两大朝廷派别对立,他们两个的关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并且刘伯温又不给李善长面子,执意要处死李彬,李彬是谁?他是李善长的亲信。
随着两者矛盾的加剧,甚至到了你死网破的局面,朱元璋对此是知晓的,但是他并没有丝毫的劝阻的意思,因为他对功臣是起猜疑之心的。胡惟庸这么一个小人物的登场,极大的改变了这场局面,他加剧了刘伯温的败亡,并且是趁你病要你命,曾追不舍。以胡惟庸所代表的淮西派是战胜了浙东派,一代谋士也就随之灭亡。
可悲,这两个人如何的争夺上风,最终的结果也都是被朱元璋所消灭,不知道他们两个死的那天,老天有没有替他们哭泣,都是大明王朝的重大损失。
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
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相关的内容,欢迎阅读!
明朝
刘伯温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还乡后,虽然不与地方官来往,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唯棋酒诗文自娱,行为十分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上面是正史记载的。
但是也有传说是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此种说话似乎也有道理,御医毕竟是御医,不可能吃药后反而病情转重吧。所以胡惟庸毒害刘伯温似乎也有道理。但反过来说一个胡惟庸敢毒死刘伯温么,不敢,所以最终来说似乎凶手是朱元璋。就像南宋岳飞死一样,一个秦桧敢杀了岳飞么,不敢,岳飞是天下人敬仰的,只有后面有更强大的人支持才敢害死岳飞,那就是高宗皇帝。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原名刘基,子伯温,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刘伯温的故事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立明朝后,巩固了法律,让人民能够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生活而努力。
刘禹锡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禹锡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3、《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8、《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2、《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1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5、《竹枝》
*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17、《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18、《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19、《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20、《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21、《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22、《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23、《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24、《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5、《浪淘沙》
1、《咏史》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2、《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5、《竹枝》 *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6、《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7、《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8、《竹枝》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情。
9、《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0、《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2、《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3、《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4、《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5、《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关于刘禹锡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刘禹锡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堤上行——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2、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4、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江南春——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6、竹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步虚词——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8、抛球乐——刘禹锡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9、纥那曲——刘禹锡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10、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秋风引——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伯温诗句
2017年刘伯温诗句
刘伯温特马诗句
刘伯温的诗词
刘伯温的诗句古诗大全
刘伯温名句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刘伯温语录
刘伯温名言
刘伯温最好的古诗
刘伯温台词
刘伯温写的古诗词
刘伯温经典句子
刘伯温英雄杀台词
刘伯温名言名句原句
英雄杀刘伯温台词
传奇皇帝朱元璋刘伯温说的古诗
刘大伯的古诗
毛伯温的古诗词
送毛伯温的古诗拼音
德古拉伯爵刘邦台词
关于伯牙的古诗句
伯牙鼓琴的古诗句
伯乐的诗句
刘邦德古拉伯爵台词
刘刘禹锡的诗句古诗
刘备的古诗句
刘的诗句
遇伯乐的诗句
唐伯虎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