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关于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4) 语录(7) 说说(31) 名言(1) 诗词(1k+) 祝福(25k+) 心语(3k+)

  • 刘伯温经典语录

  • 名人
  • 刘伯温经典语录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对某些事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伯温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辅佐朱元璋*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经典语录

      1、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

      【出处】《郁离子·玄豹》

      【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

      2、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出处】《郁离子·自讳自矜》

      【译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人。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

      3、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出处】《郁离子·戚之次且》

      【译文】天将要下雨时,洞穴里的蚂蚁能预知它;田野里将要降霜时,草虫能预知它。

      4、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后人们才侮辱他。

      5、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人们就会看不起他。

      6、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出处】《郁离子·树怨》

      【译文】能够树敌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自己而轻视别人。

      7、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出处】《郁离子·大智》

      【译文】智者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后没有人与其斗智。辞去智慧的名,而拥实际上的智慧,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8、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祸。

      9、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失意的事常常产生于得意的事,因为他只看到利益而不见祸害,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灭亡啊。

      10、于货财金玉则贪,而于仁义道德而廉。

      【出处】《郁离子·贪利贪德辩》

      【译文】过分重视财物货币、金银珠宝就是贪,而重视仁义道德的就是廉。

      11、多能者鲜梢,多虑者鲜决。

      【出处】《郁离子·一志》

      【译文】什么都会的人很少有一样是精通的,考虑太多的人很少有果断的。

      12、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

      【出处】《郁离子·多疑难与共事》

      【译文】多疑的人不可与他一起共事,凭侥幸办事的人,不可以与其一起安定国家。

      13、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

      【出处】《郁离子·论智》

      【译文】有才智的人出现了,善于使用他,就像山里出现的云;不善于使用人才,就像火里出现的烟。

      14、民犹沙也。有天下者惟能传而聚之耳。

      【出处】《郁离子·传沙》

      【译文】百姓就像散沙一样,拥有天下的人无非是能把散沙聚合在一起罢了。

      15、诚胜假,假胜无。

    [阅读全文]...

2022-01-02 19:30:37
  • 刘伯温语录

  • 语录
  •   刘伯温是明初大臣、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他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文与宋滚齐名,诗与高启并称。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扦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下面就整理了其作品的部分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学*。

      刘伯温经典语录

      1.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旅之者知。

      2.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定。

      3.能闲世人之所忙,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4.值太*世,生湖山群,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妻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谓全福。

      5.*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6.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7.身无恒守,势穷则屈;心无定主,情急则亲。

      是以失时之言,每多谦己;坠井之呼,不暇择人。

      8.空谷来风,谷不与风约而风自致;深山榆木,山不与木约而木自生。

      9.急雨之涨,可以决山;及其息也,得坻则止。

      10.鉴能照物,翳之以尘则不可照;

      水能瀚物,淆之以泥则不能瀚。

      11.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别人)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12.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牛之绠,可以御九犍。

      13.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14.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15.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16.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17. 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乃高。

      18.春原之草,拔尽复生;夏厨之蝇,驱去还集。

      19.时未至而不可强争,势方来不可以力战。

      20.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纵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

      21.尧舜至仁而三苗不服,桀纣极恶而多罪皆归。

      刘伯温语录(翻译)大全

      1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

      【出处】《郁离子·玄豹》

      【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

      2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出处】《郁离子·自讳自矜》

      【译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人。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

      3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出处】《郁离子·戚之次且》

      【译文】天将要下雨时,洞穴里的蚂蚁能预知它;田野里将要降霜时,草虫能预知它。

      4人必自侮,而*侮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们才侮辱他。

      5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人们就会看不起他。

      6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出处】《郁离子·树怨》

      【译文】能够树敌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自己而轻视别人。

      7智不自智,而*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出处】《郁离子·大智》

      【译文】智者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后没有人与其斗智。辞去智慧的名,而拥实际上的智慧,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8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祸。

      9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阅读全文]...

2022-07-15 08:26:42
  • 智者刘伯温及诗词有哪些

  • 智者刘伯温及诗词有哪些

      谁都知道刘伯温是个智者,能够预测明朝之后的数百年,传说他的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师傅传授的,那么这个神奇的师傅他又是如何相遇的呢。

      人道中年的刘伯温

      刘伯温还是穷困书生,他跟所有人一样都要上京赶考,一日,走到了一个荒野山村,看到所有人都在晒谷子。当时太阳当空照,天气十分甚好,但是他不知道为何说了一句:“大家快来收谷子了,大雨将至。”大伙都不怎么相信,他一个书生能晓得什么,都不怎么理财他,但就是过了一会儿,一朵黑云从东边飘来,来也匆匆,一场大雨淋得他们不知所措,刘伯温眼看全村所有人都去收谷子了,但是唯独有个老人家依旧坐在所晒谷子旁边,悠然自得的喝着茶,丝毫没有想过要去收谷子的意思。

      引得刘伯温不解,上前询问,说:“老人家你就不怕谷子被雨淋死吗?”

      那老人家信誓当当的说:“这雨淋不到我的谷子的。”

      刘伯温还是不解,但是事实告诉了他,这雨淋死所有人的'谷子,但就是这老人家的“毫发无损”,刘伯温深表怀疑,惊问老人家为何他就知道雨会几时候停呢。

      老人家大笑了一声,对刘伯温讲:“你小小年纪都能料到等会要下雨,已经很不错了,难道你不知道“牛背水”吗,就是牛背一边可能会湿,但是另一边是不会湿的,我只不过是比你多一些见识和一些本事,我也老大不小了,终于可以把一生的本事传授下去了。”遂请刘伯温到家作客,以便传授他天文地理、预测学……刘伯温毫不犹豫的就前去,学了一身本领,便有了刘伯温之后创作的《煎饼歌》一文。

      刘伯温诗词

      刘伯温在诗词上的造诣并不比在军事上的才略低多少,虽然*并没有像李杜诗歌那般赞扬,但是留存下来的还是不少。

    刘伯温诗歌

      刘伯温在养生之道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多一头黄牛可以耕地,造一所茅屋房,临*山泉,本就老去没有多少时日,只愿多在山里待些时日,官场都是浮云,自己快活倒才是真的,能赛比神仙。刘伯温只不过是刚满60岁,就已看透了世事,回归山林,给自己的是一片好山好景,远离官场的喧嚣,安享晚年,去过余下的快活日子。

      刘伯温的《春蚕》,“可笑春蚕独苦辛”,诗人未免不有把自己比作成春蚕,用以自嘲,春蚕花费了这么多的功夫去吐蚕丝,却换来0的报酬,反而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还不如蜘蛛每天没事就吐丝,然后织一些看起来没啥用处的网,但是蜘蛛就是靠他们捕获飞虫,从而饱食终日,这种肆无忌惮的捕捉,却不用担心有人来捕杀。朱元璋晚年肆意的残杀之前的有功之臣,有多人都不敢抱怨,只能明哲保身。作者写这首诗的意义,在于替那些无辜被害的忠诚抒发自己内心的不*,但也只是间接明不*,他也不敢当面去跟朱元璋诉说,这种无奈感、怜世感油然而生。

      刘伯温流传于世的诗,偏向于前期的军旅生活,以及后期做隐士时的养生和怜世之世,他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还是深远,他跟人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足见他的诗歌的名气。

    [阅读全文]...

2022-07-30 10:28:07
  • 刘伯温语录有哪些

  • 语录
  • 刘伯温语录有哪些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具有篇幅简短,语言精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语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伯温语录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2、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3、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4、空谷来风,谷不与风约而风自致;深山榆木,山不与木约而木自生。

      5、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6、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7、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旅之者知。

      8、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别人)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9、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10、多能者鲜梢,多虑者鲜决。

      11、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12、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牛之绠,可以御九犍。

      13、尧舜至仁而三苗不服,桀纣极恶而多罪皆归。

      14、于货财金玉则贪,而于仁义道德而廉。

      15、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16、能闲世人之所忙,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17、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18、*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19、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

      20、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21、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纵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

      22、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23、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

      24、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25、春原之草,拔尽复生;夏厨之蝇,驱去还集。

      26、值太*世,生湖山群,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妻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谓全福。

      27、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28、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29、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

      30、诚胜假,假胜无。

      31、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乃高。

      32、急雨之涨,可以决山;及其息也,得坻则止。

      33、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定。

      34、时未至而不可强争,势方来不可以力战。

    [阅读全文]...

2021-12-19 21:40:39
  • 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

  • 语文
  • 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

      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相关的内容,欢迎阅读!

      明朝

      刘伯温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还乡后,虽然不与地方官来往,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唯棋酒诗文自娱,行为十分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上面是正史记载的。

      但是也有传说是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此种说话似乎也有道理,御医毕竟是御医,不可能吃药后反而病情转重吧。所以胡惟庸毒害刘伯温似乎也有道理。但反过来说一个胡惟庸敢毒死刘伯温么,不敢,所以最终来说似乎凶手是朱元璋。就像南宋岳飞死一样,一个秦桧敢杀了岳飞么,不敢,岳飞是天下人敬仰的,只有后面有更强大的人支持才敢害死岳飞,那就是高宗皇帝。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原名刘基,子伯温,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刘伯温的故事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立明朝后,巩固了法律,让人民能够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生活而努力。

    [阅读全文]...

2022-05-12 21:40:32
  • 刘伯温经典语录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 伤感,成长,语录
  •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刘伯温经典语录。

    欲人之不见,莫若U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其声。

    【出处】《郁离子玄豹》

    【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

    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出处】《郁离子自讳自矜》

    【译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人。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

    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出处】《郁离子戚之次且》

    【译文】天将要下雨时,洞穴里的蚂蚁能预知它;田野里将要降霜时,草虫能预知它。

    人必自侮,而*侮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们才侮辱他。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人们就会看不起他。

    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出处】《郁离子树怨》

    【译文】能够树敌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自己而轻视别人。

    智不自智,而*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出处】《郁离子大智》

    【译文】智者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后没有人与其斗智。辞去智慧的名,而拥实际上的智慧,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祸。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失意的事常常产生于得意的事,因为他只看到利益而不见祸害,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灭亡啊。

    于货财金玉则贪,而于仁义道德而廉。

    【出处】《郁离子贪利贪德辩》

    【译文】过分重视财物货币、金银珠宝就是贪,而重视仁义道德的就是廉。

    多能者鲜梢,多虑者鲜决。

    【出处】《郁离子一志》

    【译文】什么都会的人很少有一样是精通的,考虑太多的人很少有果断的。

    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

    【出处】《郁离子多疑难与共事》

    【译文】多疑的人不可与他一起共事,凭侥幸办事的人,不可以与其一起安定国家。

    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

    【出处】《郁离子论智》

    【译文】有才智的人出现了,善于使用他,就像山里出现的云;不善于使用人才,就像火里出现的烟。

    民犹沙也。有天下者惟能传而聚之耳。

    【出处】《郁离子传沙》

    【译文】百姓就像散沙一样,拥有天下的人无非是能把散沙聚合在一起罢了。

    诚胜假,假胜无。

    【出处】《郁离子假仁义》

    【译文】真诚胜过虚假,虚假胜过虚无。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出处】《刘基诗词绝句》

    【译文】人生在世,很少有能活到百岁的,即便活到百岁,又能怎么样呢?自古以来那些英雄名士们,都各自回归给山河大地了。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

    【出处】《百战奇略计战》

    [阅读全文]...

2021-12-24 13:04:26
  • 刘商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刘商《早夏月夜问王开》

    亭亭结清阴,不竞桃李芳。——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读书哂霸业,翊赞思皇王。——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别离长春草,存没隔楚乡。——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贤愚自修短,天色空苍苍。——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灯孤晦处明,高节殁后彰。——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花落茅檐转寂寥,魂随暮雨此中销。——刘商《代人村中悼亡二首》

    庭前唯有蔷薇在,花似残妆叶似衣。——刘商《代人村中悼亡二首》

    叹息襟怀无定分,当时怨来归又恨。——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

    不知愁怨情若何,似有锋铓扰方寸。——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

    悲欢并行情未快,心意相尤自相问。——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

    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刘商《乌夜啼》

    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刘商《乌夜啼》

    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刘商《乌夜啼》

    闻道铅华学沈宁,寒枝淅沥叶青青。——刘商《酬道芬寄画松》

    一株将比囊中树,若个年多有茯苓。——刘商《酬道芬寄画松》

    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刘商《胡笳十八拍》

    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刘商《胡笳十八拍》

    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刘商《胡笳十八拍》

    一朝虏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刘商《胡笳十八拍》

    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刘商《胡笳十八拍》

    戎羯腥膻岂是人,豺狼喜怒难姑息。——刘商《胡笳十八拍》

    行尽天山足霜霰,风土萧条*胡国。——刘商《胡笳十八拍》

    万里重阴鸟不飞,寒沙莽莽无南北。——刘商《胡笳十八拍》

    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刘商《胡笳十八拍》

    山川路长谁记得,何处天涯是乡国。——刘商《胡笳十八拍》

    自从惊怖少精神,不觉风霜损颜色。——刘商《胡笳十八拍》

    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刘商《胡笳十八拍》

    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汉月应相识。——刘商《胡笳十八拍》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刘商《胡笳十八拍》

    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刘商《胡笳十八拍》

    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刘商《胡笳十八拍》

    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刘商《胡笳十八拍》

    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刘商《胡笳十八拍》

    是非取与在指撝,言语传情不如手。——刘商《胡笳十八拍》

    男儿妇人带弓箭,塞马蕃羊卧霜霰。——刘商《胡笳十八拍》

    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刘商《胡笳十八拍》

    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刘商《胡笳十八拍》

    竟夕无云月上天,故乡应得重相见。——刘商《胡笳十八拍》

    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刘商《胡笳十八拍》

    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刘商《胡笳十八拍》

    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刘商《胡笳十八拍》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刘商《胡笳十八拍》

    髯胡少年能走马,弯弓射飞无远*。——刘商《胡笳十八拍》

    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刘商《胡笳十八拍》

    貌殊语异憎还爱,心中不觉常相牵。——刘商《胡笳十八拍》

    [阅读全文]...

2022-01-08 16:06:48
  • 刘崧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未拟炉峰看瀑布,直疑剑阁上青天。——刘崧《题关山秋霁图》

    横江醉骑白鹤下,爱尔黄鹤楼前歌。——刘崧《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积雨已生三峡浪,乱山仍隔万重云。——刘崧《由会昌江口分路之宁都赋别五弟·其一》

    清远县东三峡长,峡长好在峡长央。——刘崧《峡山寺》

    犬吠柴门枫叶下,一篱寒日蔓丝瓜。——刘崧《和溪道中》

    野芦花侣杨花白,蕊木叶如枫叶红。——刘崧《秋日燕城杂赋五首·其一》

    糁盐芋粽朝供饤,下豉莼羹早溉鬵。——刘崧《长律十四韵送彭公权教授还永新》

    解罢朝衫及暮龄,閒拈竹杖过龄亭。——刘崧《自京师归至家园春欲暮矣晨兴登一乐亭喟然有感漫成一律》

    萱草叶齐春冉冉,紫荆花发晓冥冥。——刘崧《自京师归至家园春欲暮矣晨兴登一乐亭喟然有感漫成一律》

    向来万里京华梦,犹记吹笙踏凤翎。——刘崧《自京师归至家园春欲暮矣晨兴登一乐亭喟然有感漫成一律》

    门前青柳日系马,池上紫菱时钓鱼。——刘崧《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前年尘起龙沙北,万氏林居总萧瑟。——刘崧《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杨君好事惜奇胜,为写池亭寄秋色。——刘崧《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谁能低头事权势,便思濯足歌沧浪。——刘崧《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东南连年困兵革,人生安居那可得。——刘崧《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菜根磊磊红萝卜,草子崭崭白蒺藜。——刘崧《秋日燕城杂赋五首·其二》

    紫霞楼上左仙翁,还在南塘在玉隆。——刘崧《寄铁柱观左炼师》

    飞阙虚凫云影外,乱山骑虎月明中。——刘崧《寄铁柱观左炼师》

    铜驼荆棘秋风落,铁柱波涛海气通。——刘崧《寄铁柱观左炼师》

    别后玉箫浑少听,令人长忆万年宫。——刘崧《寄铁柱观左炼师》

    谢公墩上月,已照江西船。——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船头花乱飞,酾酒发鸣鼓。——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壮游南海上,曾着从事衫。——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南归阻艰难,寄食赣江侧。——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多谢尚书公,看客好颜色。——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舞剑万人却,谈兵四座闻。——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年华逐流水,五见杨柳绿。——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夜夜梦故山,浮云满岩曲。——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兹行未可住,却望江东还。——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人散井邑空,鸟啼烟树间。——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殷勤候高堂,次第访邻里。——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山栗与木瓜,离离照烟紫。——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放船弄明月,蹑屐凌翠微。——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春风久相待,吹老薜萝衣。——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南*二月暮,惆怅忽成别。——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东游我所愿,远作秋风期。——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冥冥松风回,高蔓弱可绾。——刘崧《桃源》

    驱车鹤岭下,沮洳湿危栈。——刘崧《桃源》

    微茫烟霞集,披靡杉筠间。——刘崧《桃源》

    高秋灏气豁,秀色纷属盼。——刘崧《桃源》

    山女行负薪,结发垂两丱。——刘崧《桃源》

    年丰粳稻足,食狃刍与豢。——刘崧《桃源》

    银坑重茶赋,往往先月办。——刘崧《桃源》

    土屋桑树高,鸡鸣日方晏。——刘崧《桃源》

    岂知太*俗,铠甲未尝擐。——刘崧《桃源》

    穷源愁日暮,流水方汕汕。——刘崧《桃源》

    叹息行险艰,南云送凉雁。——刘崧《桃源》

    日出西岭赤,鸣禽度高楠。——刘崧《蚕尖》

    勃勃草木霏,高下皆浮岚。——刘崧《蚕尖》

    崖古树根瘦,谷深人语含。——刘崧《蚕尖》

    石角利攒剑,远山突搘簪。——刘崧《蚕尖》

    何姑骑白鹿,绿发长甗甗。——刘崧《蚕尖》

    [阅读全文]...

2021-12-05 10:34:48
  • 刘翰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刘翰《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刘翰《立秋》

    惆怅*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刘翰《种梅》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刘翰《石头城》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刘翰《石头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刘翰《立秋日》

    春冰一片净无瑕,万里清光遍海涯。——刘翰《天上月》

    欲与常娥移桂树,月中先合种梅花。——刘翰《天上月》

    谁将玉笛按凉州,吹彻春风不下楼。——刘翰《闻笛》

    若道声声都是恨,不知消得几多愁。——刘翰《闻笛》

    英雄肯落他人手,独遣谋臣谈辩口。——刘翰《玉斗歌》

    凄凉池馆欲栖鸦,采笔无心赋落霞。——刘翰《种梅》

    一曲歌云劝玉觞,归来斜月恰侵床。——刘翰《小宴》

    小窗细嚼梅花蕊,吐出新诗字字香。——刘翰《小宴》

    刘翰,字武子(一说武之),长沙(今属湖南)人,南宋诗人,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为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子琚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

    [阅读全文]...

2021-12-15 20:50:01
  • 李曾伯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留连落花雨,依约熟梅天。——李曾伯《桂林即事·一日四时具》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李曾伯《登桂林宜楼和李帅柱间韵》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屹若长城今重镇,弃如敝屣昔轻谋。——李曾伯《乙未渡淮点军登寿春南楼》

    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李曾伯《杨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水绕眉峰碧一湾,荻花枫叶暮生寒。——李曾伯《舟过霅川二首·水绕眉峰碧一湾》

    呼船催向渔村宿,要买鲜鲈荐晚餐。——李曾伯《舟过霅川二首·水绕眉峰碧一湾》

    春在粉墙西,墙里不知春色。——李曾伯《好事*·春在粉墙西》

    自是清都紫府仙,德星躔次剑东川。——李曾伯《寿遂宁李漕·自是清都紫府仙》

    香浮世界莺花地,人乐春风燕麦天。——李曾伯《寿遂宁李漕·自是清都紫府仙》

    一年一佛为公寿,五百尊成百年。——李曾伯《寿遂宁李漕·自是清都紫府仙》

    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衣毛不知帛,饮酪非茹粟。——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鱼梁闭仙原,武林护午谷。——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西康至天水,患不翅蛇蝮。——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城市委焚荡,道路纷怨讟。——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鼓吹喧后部,旌旗蔽前矗。——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声言诛不*,未知不*孰。——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人情往伤弓,未免惊曲木。——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土著避乡井,游手伺风烛。——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嗟哉是日也,性命龟未卜。——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不待斩楼兰,闻已事薰粥。——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缙绅屐欲折,意气喜可掬。——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尚为来者忧,不知护头目。——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不见关以外,处处空杼柚。——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色虽帷幄喜,骨尚原野暴。——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颇闻富窖藏,悉已发麦菽。——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一人万人心,可欺宁可服。——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德泽在天下,人心久渗漉。——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徒惟成败论,公等皆碌碌。——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春秋过责备,小事书简牍。——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悔雁门,唐师老鸭绿。——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天地心,万国囿春育。——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小夷置蚊蝱壮志寄鸿鹄。——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熟慰豪杰心,有诏不盈轴。——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尧门万里天,意者未亲瞩。——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碧墟境界富登览,前贤故址存风流。——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迩年胡雏肆狙伺,南北不间风马牛。——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斯何时也事斯役,或者食肉非良谋。——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缅怀昨梦阅十载,不谓白首重来游。——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虽然左腹证日急,类舍剑栈窥江油。——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筑惟甲戌继费誓,城沂亦倣书春秋。——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带篸梅雪久绝响,眼前有景君兼收。——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谩搜枯腹欲貂续,祗觉颜汗包骍羞。——李曾伯《湘南楼落成和林*韵》

    不夜城头著此亭,东皇幻化一何神。——李曾伯《自和·不夜城头著此亭》

    相将莲炬催芳夕,来俾梅花作好春。——李曾伯《自和·不夜城头著此亭》

    自腊月前尤可喜,觉西风外已无尘。——李曾伯《自和·不夜城头著此亭》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李曾伯《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玉龙飞下太清境》

    不夜城头着此亭,山川幻化抑何神。——李曾伯《和八窗叔雪中登楼韵》

    高低地势*於水,穷富人家等是春。——李曾伯《和八窗叔雪中登楼韵》

    烹茶读易从古适,不羡梁园作赋人。——李曾伯《和八窗叔雪中登楼韵》

    古驿湘潭道,只家松竹林。——李曾伯《行湘潭道》

    [阅读全文]...

2022-04-29 11:29:49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 句子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 语录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 说说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 名言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 诗词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 祝福
刘伯温最有名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