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名人名言

关于叶圣陶名人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叶圣陶名人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叶圣陶名人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叶圣陶名人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6) 语录(52) 说说(3) 名言(96) 诗词(19) 祝福(12k+) 心语(148)

  • 叶圣陶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2、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3、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4、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5、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6、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7、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8、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9、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10、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11、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1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13、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15、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16、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17、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19、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20、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2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22、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23、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24、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5、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26、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教育

      27、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28、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29、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30、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31、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32、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33、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的一串过程。

      34、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35、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36、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37、教*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38、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9、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40、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1-22 04:58:54
  • 叶圣陶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3、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4、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5、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6、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7、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8、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1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1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12、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13、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14、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15、理想是事业之母。

    [阅读全文]...

2021-11-30 22:51:25
  • 叶圣陶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叶圣陶名言

    1、理想是事业之母。-- ——叶圣陶

    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 ——叶圣陶

    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 ——叶圣陶

    4、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 ——叶圣陶

    5、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 ——叶圣陶

    6、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8、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 ——叶圣陶

    [阅读全文]...

2022-07-27 00:54:26
  •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说过的名言名句

  • 名言
  • 1、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2、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3、无论哪一种潜质,要到达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潜质。

    4、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6、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7、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9、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10、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1、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1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1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4、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15、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16、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都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使用语言

    文字的好*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

     

    17、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

    18、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9、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2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2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2、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23、凡为教者必期于到达不须教类别:教育

    24、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

    2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26、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27、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因此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28、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29、在现代*做一个人,决不可放下丰富自我,充实自我的每一个机会。

    30、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31、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32、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33、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4、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潜质。

    35、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36、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务必具有的一种生活潜质。

    37、培育潜质的事务必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务必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38、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要先做到。

    39、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构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40、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

    [阅读全文]...

2022-01-16 00:07:38
  • 叶圣陶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3.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的一串过程。

    4.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5.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6.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7.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8.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9.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10.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1.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12.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教育

    1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14.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15.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6.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17.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18.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19.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20.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21.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观的根基。

    22.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23.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24.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25.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26.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27.教*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28.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29.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30.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1.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32.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33.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34.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35.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36.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37.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38.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3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40.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41.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类别:成功――叶圣陶

    42.理想是事业之母。类别:事业――叶圣陶

    43.读书忌死读,死读?牛角类别:读书――叶圣陶

    44.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类别:学*――叶圣陶

    45.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教育――叶圣陶

    46.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叶圣陶

    47.读书忌死读,死读?牛角类别:学*――叶圣陶

    48.理想是事业之母。类别:理想――叶圣陶

    4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类别:教育――叶圣陶

    50.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类别:教育――叶圣陶

    [阅读全文]...

2022-02-12 18:53:57
  • 叶圣陶教育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名句

  • 名言,教育
  • 1、儿童时期如不经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可宝贵的锁钥。

    2、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3、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4、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5、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6、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7、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8、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1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11、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2、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13、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14、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5、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16、凡是带点儿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样:自己做不到的,别教人家做;自己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己做出榜样来。

    17、优良的文风应具备“三性”要求,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其中准确性是基础和前提。

    18、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

    19、知识不能凭空得到,*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语文课本。

    20、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21、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22、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23、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24、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25、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26、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学生精读效果的考问方法。

    27、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

    28、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

    2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30、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31、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32、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33、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34、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35、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36、所谓学*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37、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38、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39、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0、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要想想学生将来怎样一辈子做人,想想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品德。

    41、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42、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43、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44、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活动的使用频率,得到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45、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46、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47、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48、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49、语文老师要加强进修,边教边学,以身作则,自觉觉人。最要紧的是自己能读能作,不至于读而不懂,作而不通。

    50、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的一串过程。

    51、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阅读全文]...

2022-03-03 10:49:47
  • 叶圣陶童话好词好句

  • 童话,文学
  • 叶圣陶童话好词好句

      叶圣陶童话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叶圣陶童话中有不少的好词好句,朋友快来欣赏一下吧!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1894年10月28日诞生于江苏苏州一清贫的市民家庭,1988年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原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笔名有叶匋、允倩、斯提、郢、郢生等。1911年中学毕业,因家庭生活困窘无力升学,1912年至1923年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任教,对教育界状况和知识分子情态了解甚深,为此后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青少年时期即酷爱文艺,曾为诗社“放社”盟主。1911年开始发表诗歌及文言小说等。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其创作一发不可收。1921年参予发起新文学第一个社团“文学研究会”,作品数量之多、体裁之广、知识分子形象刻划之真切,颇为新文学文坛所瞩目。小说《隔膜》、 《火灾》、《线下》、《城中》诸集,在关注妇女命运、憧憬人生的“美”与“爱”、思考知识分子道路的同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卑琐的人生。” (茅盾语),成为新文学作品中放射异彩的独特篇章。同期,开创了现代童话创作这一新型文学体裁,童话集《稻草人》和此后出版的《古代英雄的石像》,文字优美、清新,想象丰富、诗意盎然,寓善恶、美丑的评判于浅易的故事之中,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散文合集《剑鞘》、新诗合集《雪朝》中的作者诸篇,笔致诚朴、淡雅、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作家的人生评价和创作才华。

      1922年与朱自清等创办新文学第一个诗刊——《诗月刊》。

      1923年至1937年先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予编辑文学研究会刊物《小说月服》、《文学旬刊》和《中学生》、《文学》等杂志。此期短篇小说、童话多收入《未厌集》、《四三集》,散文多收入《脚步集》、《未厌居*作》。面对内敌外侮的种种行径,叶圣陶的创作风格也由沉稳、冷隽转而为热烈与愤激。有“扛鼎”之作称谓的长篇《倪焕之》于1928年出版,成为现代知识分子在“五四”前后十余年时代壮潮激荡下,艰难探索,走向集体主义的真实记录。同期编发文学新人丁玲、巴金等人的处女作,文学“伯乐”之举成为美谈。

      抗日战争时期,辗转苏州、武汉、成都、重庆,最后返回上海,坚持编辑出版工作和爱国宣传。角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反对独裁统治、要求民主自由的爱国运动。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语文教学研究愈益深入,编辑自幼儿园起至大学国文教材多种,论文辑为《作文论》、《文章例话》、《文章讲话》等,对教师、学生均深有裨益。全国**后,长期担任出版、教育界领导工作,仍笔耕不缀,出版诗歌、散文、童话、教育论文多种。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以德高望重、“一本真诚”著称,文如其人,诚如茅盾所说:“你要从他作品中找寻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的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圣陶的朴素谨严的作风及其敦厚诚挚的情感自有不可及处。”

      叶圣陶童话好词

      悲哀的夜 高兴得很 显得无光

      四外张望 恭恭敬敬 扬扬得意 不多几步 急得跺脚 放声大哭

      像害了病 夜深人静 咬嚼稻叶 越吃越馋 直打哆嗦 不由自主

      格外凄惨 无可奈何 好久好久 硬着心肠 柔弱无能 受苦受难

      连连摇头 断断续续 抽抽嗒嗒 一动不动 见死不救 默默祈祷

      探了几探 美妙的诗 生动的画 到处都是 吃了一惊 微弱火光

      时常传出 实在渴极 非常心酸 十二分力 挺了起来 支持不住

      整天整夜 安安静静 清清楚楚 满天星斗 沙拉沙拉 结队归去

      夜景隐没 无限惊恐 摇得更勤 水正合适 车水进来 全很壮实

      沉甸甸的 直挺挺的 一模一样 不可收拾 流干了泪 揉碎了心

      反覆警告 警告无效 托风带信 铲除灾害 怀着愁闷 显得憔悴

      叶圣陶童话好句

      1.他想着,一面往四外张望。那边一大群牛瞧见他了,立刻都跑过来喊:“欢迎!欢迎!”接着,都围住他,跟他摩脸为礼,然后拥着他回到他们的家。——《聪明的野牛》

      2.野牛英勇地喊:“要生活的,就该拿出勇气来!你们忘了吗?拔起腿来跑!往四面跑!”——《聪明的野牛》

      3.这石像抬着头,眼睛直盯着远方,表示他的志向远大无边。嘴张着,好象在那里喊“啊!”左胳膊圈向里,坚强有力,仿佛拢着他下面的千百万群众。右手握着拳,向前方伸着,筋骨突出象老树干,意思是谁敢侵犯他一丝一毫,他就不客气给他一下子。——《古代英雄的石像》

      4.骄傲的毛病谁都容易犯,除非圣人或傻子。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块石头,看见人们这样尊敬他,当然就禁不住要骄傲了。——《古代英雄的石像》

      5.“看我多荣耀!我有特殊的地位,站得比一切都高。所有的市民都在下面给我鞠躬行礼。我知道他们都是诚心诚意的。这种荣耀最难得,没有一个神圣仙佛能够比得上!”——《古代英雄的石像》

      6.一棵小草跟玫瑰是邻居。小草又矮又难看,叶子细碎,象破梳子,茎瘦弱,象麻线,站在旁边,没一个人看它。玫瑰可不同了,绿叶象翡翠雕成的,花苞饱满,象奶牛的乳房,谁从旁边过,都要站住细看看,并且说:“真好看!快开了。”——《含羞草》

      7.一阵羞愧通过小草的全身,破梳子般的叶子立刻合起来,并且垂下去,正象一个害羞的孩子,低着头,垂着胳膊。它替无知的庸俗的玫瑰花苞们羞愧,明明是非常无聊,它们却以为十分光荣。——《含羞草》

      8.沙,沙,沙,象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它们也不管桑叶是好是坏,只顾往下吞,好象它们生到世上来,只有吃桑叶一件大事。——《蚕和蚂蚁》

      9、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蚕和蚂蚁》

      10.街上那个跛乞丐,我们天天看见的,年纪已经很老了。蓬乱的苍白的头发盖没了额角和眉毛;两颗眼珠藏在低陷的眼眶里,放出暗淡的光;脸上的皮肤皱得厉害,颜色跟古铜一样。从破烂的衣领里,可以看见他的项颈,脉络突出,很象古老的柏树干。他的左脚老是蜷曲着,不能着地,靠一根树枝挟在左胳肢窝里,才撑住了身子,不至于跌倒。——《跛乞丐》

      11.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 ——《稻草人》

      12.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 ——《稻草人》

      13.他的身体本来很瘦弱,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好像害了病似的。 ——《稻草人》

      14.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稻草人》

      15.鲫鱼不懂稻草人的意思,只看见他连连摇头,愤怒就像火一般地烧起来了。 ——《稻草人》

      16.时间象逃跑一般过去,转眼就是两年。——《一粒种子》

      17.一个黄金的鸟笼里,养着一只画眉。明亮的阳光照在笼栏上,放出耀眼的光辉,赛过国王的宫殿。——《画眉》

      18.含苞的玫瑰开放了,仿佛从睡梦中醒过来。她张开眼睛看自己,鲜红的衣服,嫩黄的胸饰,多么美丽。再看看周围,金色的暖和的阳光照出了一切东西的喜悦。柳枝迎风摇摆,是女郎在舞蹈。白云在蓝天里飘浮,是仙人的轻舟。黄莺哥在唱,唱春天的快乐。桃花妹在笑,笑春天的欢愉。凡是映到她眼睛里的,无不可爱,无不美好。——《玫瑰和金鱼》

      叶圣陶励志句子

      1、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2、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3、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4、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5、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6、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7、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8、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9、在现代*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10、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阅读全文]...

2022-02-14 00:59:24
  • 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

  • 知识,学*,文学
  • 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惯。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后字圣陶。他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是五四运动首个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人之一,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1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

      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新*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央人民*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和全国*副*等职。

      叶圣陶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并写出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和文章,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学作品:

      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长篇小说:《倪焕之》。

      小说集:《隔膜》。

      小说集:《火灾》。

      报章杂志:

      《礼拜六》、《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文学周报》、《公理日报》、《国文月刊》、《苏州评论》、《妇女杂志》、《小说月报》、《中学生》、《开明少年》、《*作家》、《人民教育》、《*语文》、《诗》、《光明》、《国文杂志》、《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童话作品: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

    [阅读全文]...

2021-11-26 12:37:04
  • 《我所见的叶圣陶》阅读答案

  • 阅读
  • 《我所见的叶圣陶》阅读答案

      《我所见的叶圣陶》是朱自清的一篇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我所见的叶圣陶》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①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陵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湾*公学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告我。我好奇地问道:怎样一个人?出乎我的意外,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是延陵和我去访问圣陶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年纪并不老,只那朴实的服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们*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陶不甚符合罢了。

      ②记得见面的那一天是一个阴天。我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圣陶似乎也如此。我们只谈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了。延陵告诉我每星期六圣陶总回甪直去;他很爱他的家。不久,*公学忽然起了风潮。我向延陵说起一个强硬的办法;实在是一个笨而无聊的办法!我说只怕叶圣陶未必赞成。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居然赞成了!后来细想他许是有意优容我们吧;这真是老大哥的态度呢。我们的办法天然是失败了,风潮延宕下去;于是大家都住到上海来。我和圣陶差不多天天见面,这样经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实在是我的很好的日子。

      ③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他对于世间妥协的精神是极厌恨的。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始终我只看见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

      ④风潮结束了,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他来了,教我上车站去接。我知道他到了车站这一类地方,是会觉得寂寞的。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他是最反对*的。

      ⑤在杭州待了两个月,放寒假前,他便匆匆地回去了;他实在离不开家,临去时让我告诉学校当局,无论如何不回来了。但他却到北*住了半年,也是朋友拉去的。北*回去不久,便入了商务印书馆编译部,家也搬到上海。从此在上海待下去,直到现在中间又被朋友拉到福州一次。这些日子,我在浙江乱跑,有时到上海小住,他常请了假和我各处玩儿或喝酒。有一回,我便住在他家,但我到上海,总爱出门,因此他老说没有能畅谈。

      ⑥十六年一月,我接眷北来,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在一种意义上,他正是延陵所说的老先生。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他自己也能作达,所以仍然也许格外是可亲的。

      ⑦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的懒。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出他心境的迁变。圣陶这几年里似乎到十字街头走过一趟,但现在怎么样呢?我却不甚了然。他从前晚饭时总喝点酒,以半醺为度;*来不大能喝酒了,却学了吹笛前些日子说已会一出《八阳》,现在该又会了别的了吧。他本来喜欢看看电影,现

      17.文章第段叙述了什么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本段起到什么作用?(分)

      18.请结合全文内容,概况叶圣陶先生的性格特点。(分)

      19.本文叙述叶圣陶的事例时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其中三处。(分)

      20.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人说本文就是这么一篇大家之作,你如何看待?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分)

      《我所见的'叶圣陶》阅读答案

      17、答案:本段主要通过刘延陵的介绍和自己的亲见,交代作者对叶圣陶的整体印象。(分)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与下文写在一种意义上,他正是延陵所说的老先生形成照应。(分)

      18、答案:朴实寡言。如只那朴实的服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们*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陶不甚符合罢了,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为我饯行的朋友都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

      19、答案:他和蔼沉默的性情与对风潮强硬办法的支持,对妥协论者的愤怒;(分)在杭州与朋友们朝夕不离与拒绝回访学校当局;(分)有规律的生活与为陪朋友们打破生活*惯。(分)

      20、答案:我同意这种观点。(分)从语言来看,本文语言质朴*淡,作者始终**道来,如叙家常,如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等语言,便如同人们的日常对话。(分)从选材来看,作者选取的也都是些日常生活中极*常之事,看似松散,但由于作者对人物非常熟悉,将人物性格特点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却能够写出人物的神韵,写出人物的特色。(分)本文看似结构*朴,语言素淡,却写活了一位质朴亲切的老先生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的思念与敬慕之情,情真意切,淡远幽长。(分)

      【语文阅读题技巧】

      [审题中存在的问题]:

      以偏盖全,片面地理解题目,或是完全把题目理解错误,把不同类的问题混为一谈,背离了题目要求。

      [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地阅读题目,而是盲目行事,似乎看一眼就全部把握了题目要求,不用逐字逐句地去阅读、推敲、审核,常常凭经验思考,凭感觉解题,把日常的学*惯性带入了考试。

      [答题策略]:

      1、第一步就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目,然后再按照题目的要求去解答。其实题目非常重要,它是直接给你答题指明方向的路标,因此分析好题目的指向,把握好题目的要求,答题时就会少走许多弯路,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与正确率。

      2、审题时一般可先浏览一下出了哪些问题,再反复读懂题干要求,并能够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出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和出题人考查的方向,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题干中的一些提示性词语,例如:“第四段”“本文开头”“本文结尾”等字眼,这些提示往往也就指明了答题的指向,抓住了这些,就能一下子切入答题内容,从而能有效地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题的应对策略]:

      一是看出处,即在文中的具**置,二是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这样既有表层之意,又有深层之意,才能答得准确而全面。

      [把握作者的情感倾题的应对策略]:

      着眼全文,结合语境,抓住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来领会作者的感情。像摘录句子并说明理由这样的题目,则需尽量扣住 “感受最深”,选择那些自己真有感悟的有把握的句子,且重点放在“说明理由”上,把理由说充分,以理服人。

      [主观性、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的应对策略]:

      这类题目虽然利于个性发挥,但也便于拉开区分度。例如: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及人物心理、神态、语言,就需在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以及情感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文章中相关的情节、人物、细节、情景,从而使想像合乎情理,合乎人物的性格。又如分析或评价人物的形象,就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所作所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精神面貌,合情合理地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文段中找答案的策略]:

      代文阅读的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还是在原文中找答案。相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只是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总之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

    [阅读全文]...

2022-02-22 02:46:38
  • 叶圣陶散文作品_《生活》名著摘抄加赏析

  • 生活,经典
  •   叶圣陶散文作品_《生活》名著摘抄加赏析

      【3生活】

      《生活》记述了当时几类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一种是家乡有钱有闲阶级的生活,每天去茶馆,一坐一天,吃茶闲侃;另一种是城里有钱有闲的人,同样茶馆聊天,无所事事。还介绍了被土地所束缚的农民,他们重复着自己单调而没有出路的生活。无论有钱还是无钱,叶先生观察到他们不过是“没有思想的动物散布在一条大道上罢了”。文章描摹传神。

      乡镇上有一种“来扇馆”,就是茶馆,客人来了,才把炉子里的火扇旺,炖开了水冲茶,所以得了这个名称。每天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来扇馆”却名不副实了,急急忙忙扇炉子还嫌来不及应付,哪里有客来才扇那么清闲?原来这个时候,镇上称为某爷某爷的先生们睡得酣足了,醒了,从床上爬起来,一手扣着衣扣,一手托着水烟袋,就光降到“来扇馆”里,泥土地上点缀着浓黄的痰,露筋的桌子上满缀着油腻和糕饼的细屑;苍蝇时飞时止,忽集忽散,像荒野里的乌鸦;狭条板凳有的断了腿,有的裂了缝;两扇木板窗外射进一些光亮来。某爷某爷坐满了一屋子,他们觉得舒适极了,一口沸烫的茶使他们神清气爽,几管浓辣的水烟使他们精神百倍。于是一切声音开始散布开来:有的讲昨天的赌局,打出了一张什么牌,就赢了两底;有的讲自己的食谱,西瓜鸡汤下面,茶腿丁煮粥;还讲怎么做鸡肉虾仁水饺;有的讲本镇新闻,哪家女儿同某某有私情,哪家老头儿娶了个十五岁的侍妾;有的讲些异闻奇事,说鬼怪之事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有几位不开口的,他们在那里默听,微笑,吐痰,吸烟,支颐,遐想,指头轻敲桌子,默唱三眼一板的雅曲。迷蒙的烟气弥漫一室,一切形一切声都像在云里雾里。午饭时候到了,他们慢慢地踱回家去。吃罢了饭依旧聚集在“来扇馆”里,直到晚上为止,一切和午前一样。岂止和午前一样,和昨天和前月和去年和去年的去年全都一样。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城市里有一种茶社,比起“来扇馆”就像大辂之于椎轮了。有五色玻璃的窗,有仿西式的红砖砌的墙柱,有红木的桌子,有藤制的几和椅子,有白铜的水烟袋,有洁白而且洒上花露水的热的公用手巾,有江西产的茶壶茶杯。到这里来的先生们当然是非常大方,非常安闲,宏亮的语音表示上流人的声调,顾盼无禁的姿态表示绅士式的举止。他们的谈话和“来扇馆”里大不相同了。他们称他人不称“某老”就称“某翁”;报上的记载是他们谈话的资料,或表示多识,说明某事的因由,或好为推断,预测某事的转变;一个人偶然谈起了某一件事,这就是无穷的言语之藤的萌芽,由甲而及乙,由乙而及丙,一直蔓延到癸,癸和甲是决不可能牵连在一*谈里的,然而竟牵连在一起了;看破世情的话常常可以在这里听到,他们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某人干某事是“有所为而为”,某事的内幕是怎样怎样的;而赞誉某*称扬某厨司也占了谈话的一部分。他们或是三三两两同来,或是一个人独来;电灯亮了,坐客倦了,依旧三三两两同去,或是一个人独去。这都不足为奇,可怪的是明天来的还是这许多人;发出宏亮的语音,做出顾盼无禁的姿态还同昨天一样;称“某老”“某翁”,议论报上的记载,引长谈话之藤,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赞美食色之欲,也还是重演昨天的老把戏!岂止是昨天的,也就是前月、去年、去年的去年的老把戏。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上海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谁能计算他们的数目。车马的喧闹,屋宇的高大,相形之下,显出人们的浑沌和微小。我们看蚂蚁纷纷往来,总不能相信他们是有思想的。马路上的行人和蚂蚁有什么分别呢?挺立的巡捕,挤满电车的乘客,忽然驰过的乘汽车者,急急忙忙横穿过马路的老人,徐步看玻璃窗内货品的游客,鲜衣自炫的妇女,谁不是一个蚂蚁?我们看蚂蚁个个一样,马路上的过客又哪里有各自的个性?我们倘若审视一会儿,且将不辨谁是巡捕,谁是乘客,谁是老人,谁是游客,谁是妇女,只见无数同样的没有思想的动物散布在一条大道上罢了。游戏场里的游客,谁不露一点笑容,露笑容的就是游客,正如黑而小的身体像蜂的就是蚂蚁。但是笑声里面,我们辨得出哀叹的气息;喜愉的脸庞,我们可以窥见寒噤的颦蹙。何以没有一天马路上会一个动物也没有?何以没有一天游戏场里会找不到一个笑容?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我们丢开优裕阶级欺人阶级来看,有许许多多人从红绒绳编着小发辫的孩子时代直到皮色如酱须发如银的暮年,老是耕着一块地皮,眼见地利确是生生不息的,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柄锄头或者一张犁耙!雪样明耀的电灯光从高大的建筑里放射出来,机器的声响均匀而单调,许多撑着倦眼的人就在这里做那机器的帮手。那些是生产的利人的事业呀,但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一切事情用时行的话说总希望它“经济”,用普通的话说起来就是“值得”。倘若有一个人用一把几十位的大算盘,将种种阶级的生活结一个总数出来,大家一定要大跳起来狂呼“不值得”。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

      郁达夫曾指出:“五四”以来的散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特征之一,是“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里,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而叶圣陶的散文创作,尤能做到“思想每把握住现实……令人有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感触”。这是中肯的评判。的确,叶圣陶的散文因力求实践“为人生”的艺术观,所以关注人生、探索人生,并引导读者认识人生、战胜人生。

      这便成了作品立意的基调。

      《生活》一文中,从乡镇的茶馆写到城市的茶社,尽管茶客们言谈举止、衣着装饰不尽相同,但他们从早到午,从午到晚,将自己的生命泡在茶馆里,过着“和昨天和前月和去年和去年的去年全部一样”的无味生活。作者为此大呼“不值得”,想震醒那些卑琐的人生,麻木的神经。文章旨在批判、抨击腐朽的人生观,并给读者指示正确的人生态度。

    [阅读全文]...

2022-07-08 14:32:48
叶圣陶名人名言 - 句子
叶圣陶名人名言 - 语录
叶圣陶名人名言 - 说说
叶圣陶名人名言 - 名言
叶圣陶名人名言 - 诗词
叶圣陶名人名言 - 祝福
叶圣陶名人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