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子小人的名言论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君子小人的名言论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君子小人的名言论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君子小人的名言论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精选140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花。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关于《论语》中“君子”和“小人”的英文翻译
导语:《论语》中君子和小人出现的频率极高,因此准确解读君子和小人的内在含义,对《论语》的整体翻译尤为重要。下面是CNFLA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论语》中“君子”和“小人”的英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论语》所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不仅深深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自十六世纪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都相继推出《论语》的英译本。由国外学者翻译的英译本,较为广泛流传的是理雅各和威利版本,国内翻译或节译过的学者有辜鸿铭、林语堂、丁往道等。
《论语》中“君子”和“小人”出现的频率极高,因此准确解读“君子”和“小人”的内在含义,对《论语》的整体翻译尤为重要。在各种英译本中对“君子”一词有多种译法,比如“the gentleman”, “the scholar”,“the good man”,“the superior man”,“intelligentle man”等,对“小人”一词也有多种译法,如“common people”,“the inferior man”,“the small man”,“the unworthy man”等。本文将以不同译本为参考,探讨两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极其译法。
例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威利译:The gentleman is calm and at ease; the Small Man is fretful and ill at ease.
丁往道译:The gentleman is open and at ease; the small man is full of worries and anxieties.
鲁金华译:The superior man is broad-minded and free of worries, while the inferior man is always heavy-hearted and sorrowful.
周仪译:A man of virtue is open-minded and always at ease; a man of meanness is full of distress at all times.
解析:三位译者的译文句式工整,用词简洁。此句表示君子心胸坦荡,思想坦率,其面容行为自然安定舒畅。而小人欲念丛生,心事满满,其外貌动作就会表现得忐忑不安,心神不宁。鲁金华译为“the superior man”和“the inferior man”强调的是君子和小人地位的差别,其他两位译者选用的“the gentleman”和“the small man”强调的仍是出身高贵与低贱的差异。周仪译为“a man of virtue”和“a man of meanness”较为接*原意,此句中“君子”和“小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个人的德识修养上。
例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理雅各译:The master said, “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 solid.”
辜鸿铭译:Confucius remarked, “ A wise man who is not serious will not inspire respect; what he learns will not remain permanent.”
威利译: “If a gentleman is frivolous, he will lose the respect of his inferiors and lack firm ground upon which to build up his education.”
许渊冲译: An intelligentle man, said the Master, should not be frivolous, or he would lack solemnity in his behavior and solidity in his learning.
解析:原文的意思是君子应以虔诚笃诚之心,严肃庄重之态来学*和待人。本句中的“君子”偏重学识抱负方面,因此理雅各译为“the scholar”较为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而辜鸿铭译为“a wise man”范围过于空泛。威利译为“gentleman”在此处并不十分合适,因为“gentleman”更侧重家境较好,受过良好教育,彬彬有礼的男士。而许渊冲更是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新词“intelligentle man”,将“intelligent”和“gentleman”合并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例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理雅各译: The Master said, “ The superior man is catholic and no partisan. The mean man is a partisan and not catholic.”
辜鸿铭译:Confucius remarked, “ A wise man is impartial, not neutral. A fool is neutral but not impartial.
丁往道译:Confucius said, “ The gentleman unites and does not plot with others; the small man plots and does not unite with others.”
解析:“小人”在《论语》中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民百姓,二是道德低下,见识简陋的人。显然,此处的小人指后者。三位译者的对“小人”的译法都不相同,辜鸿铭译为 “a fool”,理雅各为“mean man”,丁往道为“small man”,相比而言后两种译文更贴切原文传达的意思,表现出小人卑鄙自私,心胸狭隘的特点。另外对“周”的翻译也不同,分别为“catholic”, “impartial”,“unite”都较好地反映了本意。不过“catholic”源于“宗教”一词,更符合西方读者的思维。
例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理雅各译:The Master said, “ The superior man thinks of virtue; the small man thinks of comfort. The superior man thinks of the sanctions of law; the small man thinks of favors which he may receive.”
辜鸿铭译:Confucius remarked, “ A wise man regards the moral worth of a man; a fool only his position. A wise man expects justice; a fool, only expects favours.”
丁往道译:Confucius said, “ The gentleman bears in mind virtues; the small man his homeland. The gentleman bears in mind the law; the small man favours.”
解析:本句再次对比“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人生境界。君子心系天下,胸怀远大,道德高尚。而小人思乡恋土,计较恩惠,考虑个人生计。但此处的“小人”虽不及君子品行高尚,但表现出来的也无功无过,只是普通百姓的想法和行为罢了。所以,此处若还将“小人”翻译为“a fool”,“small man”语气不免太重了,可译为“ordinary man”或“common people”。
译无定法,每位译者和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偏好。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借名家译文,说明“君子”和“小人”蕴含的意义是多层面的,不可一言概之。
拓展阅读
《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可说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典范。《论语》中 孔子对“君子”的界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即:“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从而反映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君子”观。
一、“君子”的修进之道
在《论语先进》篇,子曰:“德行:颜渊,h子q,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后世誉为孔氏四门,孔子认为君子应尽可能地修身砺己,在这四科中求得精进。
二、“君子”的特质
对于君子之道,孔子在《论语》中屡有提及。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这是对君子人格系统多方面、多层次的界定。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孔子在评论子产时说他有四种德行:“行为态度谦逊、庄重;侍奉君长严肃、尊敬;抚养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理而适当。”曾子言曰:“君子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进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君子注重容貌,端正态度,注意谈吐。(《泰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智、仁、勇是所谓“三达德”,既是道德,又是传统的文化积淀。
与孔子的一贯主张相同,为君子之道,依然注重自身的内在条件。在孔子看来,君子应是仁、智、勇的统一体。“三戒”、“三畏”、“九思”、“三变”,君子时刻在自警;不忧、不惑、不惧,态度恭敬,对君主尊敬、对人民恩惠。这些对君子道德修养的“定量”规定,反映了孔子对君子之德的严格要求和多方赞美。
为明确君子的特质,《论语》中一度将君子与小人并提。孔子认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关键是道德。君子道德品质高尚,小人道德品质低劣。君子以义为先,见义忘利;小人以利为本,见利忘义。君子为人处世以仁为本,依礼而动;小人为人处世弃仁忘义,违礼而行。君子追求真理,寻求善道;小人追求享受,寻求私利。君子崇尚道德,为政以德;小人推崇武力,为政以刑。君子和小人在性格、好恶、器量、作风、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是相背的,在道德修养上彼此对立不同。然而,正是在这种比对中,二者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得孔子界定的“君子”更加丰满。
三、孔子对“君子”的界定
据现有文献所记载“,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虽然沿用至今,但其涵义却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君子”的本义源于“君”字。许慎《说文解字》注:“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上面表示手执笔,即“尹”字,与“父”*形,有“父辈掌权”的意思,
表示治理事务,是对做官者的通用称呼;下面的`“口”字表示发布命令。“君”主要是对社会地位高的贵族的称号,有时也指国家元首。“君子”合称,多是对贵族的专有称号。而《论语》中的“君子”一词已经突破身份、地位的高贵而增加了道德品质的内涵,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代以来“君子”与道德品行有关联这一点,第一次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全面具体地阐释了“君子”的内涵。《论语》通俗而多方面地阐释了“君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其道德评判标准,多视角、多层次地探讨了“君子”应具有的内在人格和外在表现。
孔子从内、外两方面对君子作了界定,对内,即自身修养;对外,即立身行事。自身修养方面“,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人的内在品格“, 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在立身行事方面,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合宜为原则,以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
四、《论语》中的君子之行
(一)君子在家如何侍奉父母和对待兄弟。孔子认为要实现治国*天下的宏愿,就必须从治家开始,治家如治国,治国如治家,治国治家一体。孔子认为对待父母要孝,不违背父母意愿,“父母在不远行“。对兄弟要悌,对兄要听其言,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兄长;对弟要怜爱和关心,帮助其健康成长,要和兄弟和睦相处。
(二)君子为政。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德教化百姓,为政以德。统治者应该明白治国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随心所欲,不要乱开战事和滥用民力,要爱护老百姓,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和徭役,使老百姓能休养生息。.治理老百姓不能只用政治和刑法,用道德加礼法才是治国的根本之道。
(三)君子在外如何交友
1.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认为做人应该做到“温、良、恭、俭、让”。
3.君子之交,重的是义气和情谊,有高尚德行和节操的人,才能赞扬人和批评人,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什么不是我们该拥有的。另外,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行,讷于言”。
英文翻译
The repeated appearance of "gentleman"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an be said to be a model of Confucius' ideal personality. Confucius' definition of "gentleman"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gentleman" with more specific moral norms, and forms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of "gentleman", that is, the way of cultiv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tleman", which reflects the view of "gentleman" in Confucius' ideological system.
1、 The cultivation of "gentleman"
In the advanced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fucius said: "Virtue: Yan Yuan, H Zi Q, ran boniu, Zhong Gong. Speech: kill me, Zi Gong. Political affairs: ran you, Ji Lu. Literature: Zi you, Zi Xia.". Virtue, speech,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are known as the four schools of Confucius in later generations. Confucius believed that gentlemen should cultivate themselve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strive for excellence in these four subjects.
2、 Characteristics of "gentleman"
“讷于言而敏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器”“君子不忧不惧”“君子道,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拉西扯就想到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君 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
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得注意与追求。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治地位的崇高。
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
《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逑。
”《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
中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是:(1),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乎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也。
(6),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陋室铭》爱莲说》1、 不是花中偏爱菊,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 却是*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现用以说明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 2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这是通过自画的墨梅表现出作者清高绝俗的节操. 3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有关夸君子的名言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夸君子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2、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5、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6、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9、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10、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13、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17、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18、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19、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20、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21、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易·同人·彖》
22、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23、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4、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26、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7、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28、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者。——左传
29、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30、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31、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3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4、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3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36、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37、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3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1.进修必需与实干相连系。——泰戈尔
2.ná mó xī jí lì duǒyī méng ē lì ye
3.时间 一点一滴凋落,如同蜡烛漫漫燃尽。
4.我们愈是进修,愈感觉本身的窘蹙。——雪莱
5.人生 的 旅途 ,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 不怕 的人的眼前才有路。——鲁迅
6.【原文】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莫泊桑)
8.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给教师的建议》第页)
9.【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0.为 主题 孤注一掷,让努力苦尽甘来。
11.对我来讲,不进修,无宁死。——罗蒙诺索夫
1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假如说,科学上的发明有什么 偶尔 的机缘的话,那么这种“偶尔的机缘”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擅长自力 思索 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 精力 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1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4.【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5.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16.智慧出于勤劳,天才在于 积聚 。——华罗庚
17.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18.旬月里来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旧事。—— 林徽因
19.对所学常识内容的乐趣可能成为进修念头。——赞科夫
20.若是不想活着界上虚度*生,那就要进修一生。——高尔基
21.国度之进步在于人人勤劳高昂向上,正如国度之衰落因为人人懒惰自私 出错 。——斯马尔兹
22.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
23.【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24.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堆集的青年,非成为掉败者不成--池田在作
25.看书和进修是思惟的常常营养,是思惟的无限成长。——冈察洛夫
26.【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7.假如 不想活着界上虚度*生,那就要 进修 一辈子 。
28.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寻找精湛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 逐渐 从混沌中看到光亮。彼苍 没有 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进步,都 支付 了通宵达旦的费力劳动和霜晨雨 夜 的冥思苦想。——范曾
29.【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0.诚笃是气力的一种意味,它显示着一小我的高度自重和心里的*安感与庄严感--艾琳卡瑟
31.糊口的全数意义在于无限地摸索还没有知道的工具,在于不竭地增添更多的常识。——左拉
32.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乔叟
33.静心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34.常常不竭地进修,你就甚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气力。——高尔基
35.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
36.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 王鼎钧
37.常识象烛光,能照亮 一小我私家 ,也能照亮无数人。
38.聪明源于 勤劳 ,巨大出自 普通 。——民谚
39.诵时 ,除焚香顶礼外 ,应先念「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一遍; 再诵咒三遍或五遍七遍九遍四十九遍 ,乃至千万遍 。咒诵完时 ,至少应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声 ,或十声百声千声万声;各随发心 。
40.只要还有甚么工具不知道,就永久该当进修。——小塞涅卡
41.立品以立学为先,立学以念书为本。——欧阳修
42.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温暖的。—— 萧楚女
43.精选枚举,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辛弃疾
44.糊口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缔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糊口来滋养。——王符
45.【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6.注音中的拼音全部为*声即第一声 。
47.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页)
4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49.攀缘科学岑岭,就象爬山运带动攀缘珠穆朗玛峰一样,要降服无数艰巨险阻,怯夫和懒汉是 不行能 享受 到胜利的 喜悦 和 幸福 的。——陈景润
50.学*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目的,是学生学*活动最重要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页)
51.若是要他人诚信,首选本身要诚信--莎士比亚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4、无可无不可。
5、未知生,焉知死
6、不学诗,无以言。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0、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2、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6、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9、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0、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8、三月不知肉味。
2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3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31、德不孤,必有邻。
32、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3、仁者,其言也切。
34、当仁,不让于师。
3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6、寝不尸,居不容。
37、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8、未知生,焉知死。
3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君子之过也句子大全,如日月之食焉。
41、有事弟子服其劳。
42、*者说,远者来。
43、小不忍,则乱大谋。
44、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5、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6、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4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0、名不正,则言不顺。
5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欢迎阅读。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朽木不可雕也。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巧言令色,鲜亦仁!
24、子不语:怪,力,乱,神。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7、食不语,寝不言。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朝闻道,夕死可矣。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7、德不孤,必有邻。
3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9、寝不尸,居不容。
4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1、未知生,焉知死?
4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3、君子周急不继富。
4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绅士是坦率的,小人是长的。
2、数是一种耻辱。朋友的数量很少。
3、银哉也回来了!吃一把米,喝一瓢水,住在陋巷。银哉也回来了!
4、绅士不寻找食物。耕地,也在其中挨饿;学*也在其中。绅士关心的是道路而不是贫穷。
5、三十岁的时候我坚定,四十岁的时候我毫无疑问,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命运,六十岁的时候我倾听,七十岁的时候我听从内心的愿望。
6、死去的仿佛,不愿日夜放弃。
7、人而不仁,如礼!人和非人一样快乐!
8、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一个人身上。
9、事情父母几番规劝,见志不自,且敬不违,劳而不怨。
10、子路听过,做不到,唯恐有闻不到。
11、圣人,我不能不看到它,要看到君子才能。
12、绅士就是人。卢没有先生,斯特恩斯。
13、天王,木木。十一从三口之家的大厅里被带走了!
14、儿子温文尔雅,威武而不凶猛,恭敬而沉着。
15、说而不言,等于失败;不要用舌头说话。知道的人从不失言。
16、不知道自己命运的人认为自己不是绅士。
17、奢侈不是什么,节俭才是一切。善比恶好。
18、信心*乎公义,言语也*乎公义。礼貌比耻辱更*。因为没有亲属的损失,一个人可以居住。
19、礼之以行,日之以出,信之以成。
20、和谐是最宝贵的礼物。帝王之路,乃美之路。小的大的由它,没有。知礼而不礼,是不可行的。
21、言公允,足留秋明耻,秋亦耻。如果你是别人的朋友,你会为他们感到羞耻。
22、整天吃东西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是很困难的!没有球员?因此,这是一种美德。
23、不仁厚,不可以长时间左右,不可以好音乐。仁者仁,知仁之利。
24、最大的问题!■、与其奢侈还不如奢侈,与其节俭还不如安逸,与其安逸还不如气。
25、一个绅士有四种方式。他的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都很恭敬;他滋养和造福他的人民。
26、父是,心是。神父不,看他怎么做。三年不改过是孝顺的。
27、鸟兽不能同群,我不与谁同群?天下无难事,只怕有难。
28、君子之世也,无适也,无莫也,义而比较也。
29、过去没有抱怨,未来还可以追求。
30、一个没有字母的人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大车没了你,小车没了手推车,怎么能这样呢!
31、一个学者不能没有恒心。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认为仁慈已经发挥了作用不是很沉重吗?死后,不太远?
32、至于国家,则由船长负责管理。祈祷?用它吗?子贡说:“夫子,要温文尔雅,恭敬节约。”老师问也,它的各种不同寻常的人问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在一起。
34、告诉美德的方式,敬礼的方式。
35、爱的欲望导致生命,恨的欲望导致死亡,活的欲望和死的欲望导致混乱。
36、使礼让成为一种状态是不可能的。如果国家不能接受礼让,礼让是什么?
君子与小人的名言论语
君子小人的名言论语
孔子名言论语
关于仁的名言论语
交友名言论语
关于孝的名言论语
论语君子与小人的句子
名人名言论语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
论述君子的名言
论语中写君子的句子
论语关于君子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句子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句子
君子与小人的名言
与君子与小人的名言
小人君子的名言
论语的名言
论语名言
君子的名言
君子名言
许建名言论
假君子与真小人的名言
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名言
关于君子小人的名言
孔子论语名言
论语曾子名言
孔子的论语名言
关于言论的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
想对好闺蜜的说说
女朋友不理解的说说
撩妹搞笑说说撩妹说说
男人拿得起放得下说说
深夜一个人哭了说说
放下手机的说说
有关心机婊的说说
描写春天下雨的说说
老公出远门了心情说说
自己生日说说图片
自己犯傻的说说
形容男人有魅力的说说
对老婆出轨的伤感说说
关于带我回家的说说
2017唯美伤感说说
很烦的心情说说带图片
对生活坚强的说说心情
山不转水转说说
秋日的阳光说说
老爸生日朋友圈说说
qq空间说说伤感的
自己三十岁生日的说说
赶货的说说
离我远点的霸气说说
男生追女生的说说
形容贤妻良母的说说
明天去考试心情说说
空间介绍自己的长说说
情侣说说俩人一人一句
关于表白套路的说说
半夜睡醒后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