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蔡元培教育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蔡元培教育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蔡元培教育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蔡元培教育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蔡元培教育名言
导语:蔡元培是**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蔡元培教育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蔡元培教育名言
1、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2、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3、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5、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6、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7、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8、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9、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10、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11、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1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3、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4、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16、*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
17、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8、“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19、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20、黄炎培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2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人物成就
蔡元培白描像蔡元培对*代与现代*教育、*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
一、自蔡元培始,*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二、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他不仅为**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蔡元培的教育名言汇总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蔡元培的教育名言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1、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3、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5、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6、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7、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8、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9、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0、*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11、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12、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13、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4、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16、*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3]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
17、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18、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9、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2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1、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3、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5、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6、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7、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8、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9、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0、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11、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12、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13、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4、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16、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3]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
17、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18、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9、“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2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教育名言
1.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2.*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
3.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4.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5.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6.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7.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9.“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1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教育名言
1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2.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3.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14.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15.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16.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7.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8.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19.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名言(13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名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蔡元培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2、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3、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4、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6、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7、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9、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0、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
(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1、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12、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13、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14、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5、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16、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17、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18、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9、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20、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
2、*时则*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可是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蔡元培
3、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蔡元培
4、同情心就是看到别人感受的事情,和自我的一样,彼此休戚相关互相谅解。所以现行考试制度,最与此点背驰。为争名次之高下分数之多寡,使同情心日减,嫉妒心大增。——蔡元培
5、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蔡元培
6、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
7、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蔡元培
8、所谓*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蔡元培
9、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蔡元培
10、对于学生的期望:自我尊重自我。化孤独为共同。对自我学问本事的切实了解。有计划的运动。——蔡元培
11、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12、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蔡元培
13、“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我去研究,教员不讲也能够,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我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忙他。”——蔡元培
14、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
15、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16、把美育异常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蔡元培
17、体育能够帮忙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蔡元培
1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此刻,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19、教育者,养*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梦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蔡元培
20、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21、教育是帮忙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我的本事,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职责;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异常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蔡元培
22、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23、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蔡元培
24、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蔡元培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蔡元培
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蔡元培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蔡元培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蔡元培名言警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警句吧,巧用名言警句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你所见过的名言警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蔡元培名言警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2、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3、同情心就是看到别人感受的事情,和自己的一样,彼此休戚相关、互相谅解。所以现行考试制度,最与此点背驰。为争名次之高下、分数之多寡,使同情心日减,嫉妒心大增。
4、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5、教育者,养*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6、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7、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8、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9、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0、所谓*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1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2、*时则*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13、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4、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15、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6、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7、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2、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5、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6、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7、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8、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9、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10、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1、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12、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13、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4、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15、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
16、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17、把美育特别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
18、同情心就是看到别人感受的事情,和自己的一样,彼此休戚相关、互相谅解。所以现行考试制度,最与此点背驰。为争名次之高下、分数之多寡,使同情心日减,嫉妒心大增。
19、教育者,养*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20、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21、所谓*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22、*时则*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23、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24、“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1、对于学生的希望:自己尊重自己。化孤独为共同。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有计划的运动。——蔡元培
2、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蔡元培
3、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4、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
5、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6、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7、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8、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蔡元培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1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1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2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24.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25.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26.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27.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
28.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29.教学必须从学*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30.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31.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3.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34.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3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3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38.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39.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40.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41.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42.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43.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44.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乌申斯基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韩愈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8.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者。——列宁
49.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者的思考力。——列宁
50.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51.学*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蔡元培:制造炸弹的翰林和校长
一代伟人蔡元培,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为学校开辟了良好的学*氛围,也为**现代史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蔡元培的独特的教育方法和体系,也成为了许多教育家所借鉴的对象。下面是有关蔡元培:制造炸弹的翰林和校长相关信息,欢迎阅读!
这位罕见的先知先觉者要从一所堕落为衙门的大学开始,用教育和启蒙的温和方式,重新掀起一场意义更加深远的革命
在最终成为*现代教育之父之前,在让一所沉沦的大学脱胎换骨、枯木逢春之前,光绪皇帝御笔钦点的翰林蔡元培曾经在日本和上海埋头为革命党制造炸弹。
对于蔡元培来说,把硫磺和硝酸包裹在铁片里面是炸弹,改造一所堕落的国立大学同样也可以制造出爆炸力更为惊人的炸弹。
1916年12月,蔡元培在“大风雪中”迈着沧桑的步伐,走进刚刚经历过一回帝制复辟的北京城。*帝制仅仅存在了83天。但要证明一场革命的失败,83天已经是*太漫长的一段经历。
在不久前的革命中,这位刚刚游历归来的'老革命党人参与制造的炸弹炸碎了一个王朝残破的躯体。如今,在革命惨败之后,这位罕见的先知先觉者要从一所堕落为衙门的大学开始,用教育和启蒙的温和方式,重新掀起一场意义更加深远的革命----再也不是所谓“柿油党”人(见《阿Q正传》)的革命。
1917年初的一天,国立北京大学的校工们在门口列队欢迎这位即将主宰北大的新校长。出人意料的是,新校长向着校工们脱下礼帽,不是以“老爷”固有的傲慢姿态,而是以一名*民的质朴姿态走进*的最高学府。而作为一位*民校长,蔡先生随后在北大进行的大规模改造正是要促成北大向着*民化方向发展。
按照他“教育救国”的思路,从他走进这座大学之日起,这所大学便不再为锈蚀的官僚机器提供新的零件,而是要“研究高深学问”,再通过这些”学问“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批成批地训练公民!
按照钱理群先生的说法,*知识分子从庙堂走向民间,从官场走向象牙之塔、十字街头正是从蔡先生踏进北大这一天开始的,是从蔡先生重新给大学下一个定义那天开始的。
在北大,蔡先生提出了那个光芒万丈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这十六个字指导下,蔡先生把故宫脚下的北大改造成为一片“精神的圣地”,北大的魅力从此不再是成批成批生产候补官僚的“魅力”,而是现在每个北大人挂在嘴边的——“精神的魅力”。
后来接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说,蔡元培在1917-1919年,在北京城内成功地扮演了苏格拉底的角色。没有这位现代苏格拉底为北大带来的那一片自由天空,不难想象,那种1917年的万马齐喑局面也许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蒋梦麟先生还说,这个在“大风雪”中走进北京城的人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块“知识革命之石”。
有了他提倡的“思想自由”,北大的“研究室”变成了一座潜力巨大的思想发动机,从古老的孔孟之道,到最时髦的克鲁泡特金、尼采,从最顽固的文化保守主义到最先进的全盘西化论,各种思潮在这里碰撞,激荡,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有了他严格遵循的“兼容并包”原则,胸怀宽广的北大不仅接纳了 独秀、胡适、鲁迅----还容忍了辜鸿铭、黄侃、刘师培……
蔡先生是在五四运动引发的一场轩然**中离开北大的。蔡先生一直在北大制造一枚势必会炸毁一个旧世界的思想炸弹,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枚尚未制造完成的炸弹会以一场国耻为导火索提前点燃。按照他的设计,北大的角色应当是静静的“研究室”,而不该直接充当上演历史故事的大舞台。
1919年5月4日对于这名制造者来说是一场“事故”,而被这个伟大的日子政治化了的北大似乎与蔡元培最初的设想稍稍有一点距离。然而,对于未来*80年的历史来说,蔡元培的遗憾只可能是他自己的遗憾,炸弹爆炸后的实际功效早已覆水难收。
他在“大风雪”中到来,在暴风骤雨中离去,在他到来和离去之后,北大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北大,*甚至已经不再是原来的*。
浅析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无论在学*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本文试图考察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来源,阐述其社会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实施途径,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蔡元培;社会教育;现实意义
在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是以社会教育的方式进行的,但社会和教育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德国。我国“社会教育”使用最早是在1912年,人们普遍认为是蔡元培从德国把社会教育的概念引入了我国。他认为学校要向社会开门,服务于社会,教育应以*民主义为取向。他认为一所大学应负有引导社会风气的责任,主张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1、现实启示
蔡元培是一位富有理想和勇气的教育家。倡导*民教育、普及社会教育,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等权利,是他的理想。虽然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但他为此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与实践为21世纪的我们如何发展社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
1.1大力宣传终身教育
朗格朗认为,在当今世界,那种拥有一种知识或技能后可以终身享用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所谓终身教育,“是从出生期到死亡的不间断的学校及校外教育,不存在青少年、成年的区别。与培养人格、与职业生活的训练相结合”。从蔡元培论及社会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来看,他坚持的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观,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既包括学龄儿童又包括**;其学*的内容、时间、空间都是广泛的,蔡元培本人就是很好的终身教育的范本。在《我的读书经验》中他说:“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60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终身教育打破了那种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并赋予**教育以新的意义,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
1.2发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使用,后来被各国所承认的概念。*年来,我国对于社区教育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的需求,由*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进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权利。社区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科学、道德、法制、信仰以及其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教育活动。社区应当成为公民教育的基本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内居民的公民政治、道德与法律素养。
1.3注重传播媒体的价值导向作用
蔡元培视报纸、杂志、无线电播音机等传播媒介对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诚然,媒体对于现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通过媒体足不出户便能知道世界各地的奇闻逸事,捕捉到大众的喜好和品位,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但是现在打开电视,不是光怪搞笑的娱乐节目,就是蓬头乱装的武侠巨片,不是俊男靓女的感情纠葛就是尔虞我诈的商业阴谋。网上大肆宣传的“芙蓉姐姐”、“凤姐”、“艳门照”、“兽兽门”以及*期非常火热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更是把拜金、物质、功利等现代人所推崇的价值观暴露无遗。我想媒体是否应该肩负起正确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任,是否该为我们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礼让、规范的社会环境?媒体任重而道远,前方充满着荆棘和诱惑,布道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够抵御诱惑、承担道义的人。
1.4加强学校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蔡元培指出“科举时代的教育,不过得一个便利机会,举成一己的才具,此外都不管了”,“废科举兴学校以后,一般人对于学校的观念还停留在此。造成这种状况长期持续的原因是学校与社会不能联络的结果。”这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社会对他们也不满意。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社会教育发挥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得以实现。在社会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到民众中去;另一方面广大*民走进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的方式发生变化,使学生、教育者与*民有大量的集聚接触和沟通,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化了在学校中所受的教育。可以说,社会教育除了具有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张功能外,还具有对学校教育的超越功能,即调整学校教育的不适应性。当前我国学校的资源开放仍属于保守阶段,既然学校的资源属于全社会共有,学校就更有理由把它的资源向社会开放,让广大的社会成员能够利用它,以实现其终身教育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全集(第2卷)[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高*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梁柱.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高*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张圣华.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高*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蔡元培名言(精选13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蔡元培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蔡元培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蔡元培
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蔡元培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蔡元培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蔡元培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蔡元培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把美育特别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 ――蔡元培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蔡元培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
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 ――蔡元培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蔡元培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 ――蔡元培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蔡元培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蔡元培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蔡元培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
1、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2、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蔡元培
3、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此刻,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4、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蔡元培
5、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6、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7、“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我去研究,教员不讲也能够,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我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忙他。”
8、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
9、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
10、教育是帮忙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我的本事,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职责;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异常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均发达的。——蔡元培
1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教育名言
1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13、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蔡元培
14、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15、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蔡元培
16、对于学生的期望:自我尊重自我。化孤独为共同。对自我学问本事的切实了解。有计划的运动。——蔡元培
17、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
18、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19、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余件珍贵文物。——蔡元培
20、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2、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5、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6、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7、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教育名言
蔡元培的教育名言
蔡元培的名言
蔡元培名言
蔡元培名句
蔡元培名言警句
蔡元培关于大学的名言
蔡元培名言名句赏析
蔡元培语录
教育名言
教育的名言
爱与教育的名言
美育教育名言
教师的教育名言
教师教育名言
教育人的名言
廉德教育的名言
关于教育的名言
有关教育的名言
教育家的名言
家校教育名言
教育有关的名言
爱的教育的名言
蒙氏教育名言
爱的教育名言
与教育有关的名言
教育家名言
教育类名言
教育的名言名句
教育名家名言
梨的带拼音的古诗
查找生的古诗
比喻恋爱男女不分手的古诗词
关于春季田园风景的古诗
关于童乐童趣的古诗
思念故乡的古诗小学课本
速见德将的古诗意思
一个人叫娇娇的古诗
过年适合朗诵的古诗
水天相接描写的古诗
把数字与古诗巧妙的融合
与君白头的古诗
最简单的孝顺父亲的古诗
忠诚和亲人的古诗
朱志清春的古诗
菀倪的古诗文
杨万里的杨万里的古诗
关于石的古诗词20字
看到妈妈为我忙前忙后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配画大全
用粉笔画关于古诗的画
有关古楼的古诗
关于写赛龙舟的场景的古诗
含虹桥的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十行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的古诗停顿
类似于凉州词的古诗
关于赠诗的古诗
古诗人比喻水果的词语
古诗词中的婉怡
关于思乡的古诗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