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典故的男孩名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典故的男孩名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典故的男孩名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典故的男孩名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蕉鹿梦的诗词典故
蕉鹿梦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蕉鹿梦的诗词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典源出处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 (qiao),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 讵有薪者邪? 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 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 (一作认) 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 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 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释义用法
郑国有个打柴的人,途遇惊鹿,将它打死后藏在坑中,又盖上柴草。自己以后又忘记,以为是做梦,道上讲给别人听。 有人听到了,根据他讲的寻到死鹿弄回家中。打柴人夜里又梦见藏鹿之处,及取鹿之人,第二天早晨寻到此人,二人争鹿,至士师 (法官) 处诉讼,士师认为梦之真伪难辨,将鹿给二人分开。郑国国君闻知此事,问国相,国相也以为难辨真伪,按士师的办法也就算了。后以此典形容真伪杂陈,迷离虚幻,得失无常。
用典形式
【梦鹿】 宋·黄庭坚:“梦鹿分真鹿,无鸡应木鸡。”清·吴檠:“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
【得鹿】 宋·苏轼:“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宋·陆游:“世事本来谁得鹿? 人生何处不亡羊?”
【鹿梦】 宋·辛弃疾:“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
【蕉梦】 宋·张炎:“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唐。”
【蕉鹿】 宋·陆游:“灵府长优闲,蕉鹿乌能感。”清·丘逢甲:“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分鹿梦】 宋·黄庭坚:“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
【梦蕉鹿】 清·缪慧远:“苍茫梦里询蕉鹿,浮拍池中把酒螯。”
【鹿蕉讼】 明·汤显祖:“虎槛豁已除,鹿蕉讼希有。”
【鹿覆蕉】 宋·苏轼:“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
【蕉中梦】 清·钱谦益:“世事蕉中梦,人情李下蹊。”
【蕉中鹿】 宋·王安石:“弃置蕉中鹿,驱除屋上乌。”宋·张孝祥:“思归梦,天边鹄。游宦事,蕉中鹿。”
【蕉中覆】 宋·张炎:“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重来不见花。”
【蕉边梦】 清·王夫之:“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
【蕉鹿梦】 宋·辛弃疾:“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清·侯铨:“得失已空蕉鹿梦,浮沉聊结鹭鸥盟。”
【蕉隍讼】 清·钱谦益:“莫辨蕉隍讼,何因鼠穴车。”
【藏蕉梦】 清·黄遵宪:“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
【士师分鹿】 宋·陆游:“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分鹿覆蕉】 清·钱谦益:“且将分鹿付覆蕉,莫以亡羊笑博簺。”
【寻蕉覆鹿】 宋·张炎:“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
【梦中案鹿】 清·钱谦益:“壁上画龙成底事,梦中案鹿竟谁冤。”
【梦中蕉鹿】 清·黄景仁:“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高。”
【梦里士师】 清·钱谦益:“梦里士师多讼狱,醉*士少崩骞。”
【惊心蕉鹿】 清·汪文桂:“惊心蕉鹿追宵梦,款语沧桑坐石矶。”
【覆鹿蕉讼】 清·钱谦益:“覆鹿蕉讼无荣辱,芥羽鸡场有是非。”
苏秦六印诗词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秦六印诗词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典源出处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六国,“于是六国从(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拟)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释义用法
苏秦(字季子)游说六国合纵拒秦,被六国同时封相,为纵约长。声势煊赫,车马众多,回到故里。原先轻贱过他的家人这次对他毕恭毕敬。后用此典表现得任官职,荣华显耀。
用典形式
【六印】元·杨果:“五噫拟逐梁鸿去,六印休惊季子来。”
【六印悬】元·耶律楚材:“且图约法三章定,宁羡浮荣六印悬。”
【苏子印】宋·张元干:“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家池。”
【季子金】明·高启:“菽水还堪乐,何须季子金?”
【佩印归】唐·白居易:“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黄金印】宋·苏轼:“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琐北冈。”
【何用多金】元·郭钰:“归来苏季子,何用苦多金。”
【苏秦六印】唐·杜牧:“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季子金多】金·元好问:“睡中刺刺闻人语,季子金多过洛阳。”
【六国都丞相】清·郑燮:“苏秦六国都丞相,罗隐西湖老秀才。”
【苏子六国印】宋·陈与义:“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何桥一字书。”
附:《史记·苏秦列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8分)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敞,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背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共,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予,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前往
B、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 打开
C、式于政,不式于勇 同“试”,用
D、嫂蛇行匍匐 像蛇—样
11、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苏秦“其智有过人者”的一组是( )(3分)
①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②抵掌而谈,赵王大说
③约从散横,以抑强秦④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⑤其术长于权变⑥式于政,不式于勇
A、①③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怕失败,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各诸侯国。
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4分)
译文:
(2)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4分)
译文:
(3)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4分)
译文:
答案:
10、A离开。
11、B项①句是描写苏秦刻苦学*的情景;⑤句是作者对苏秦兄弟三人的评价⑥句是作者的观点。
12、C项“遍行于天下各诸侯国”就包含了秦国,文中讲的是“山东之国”。
方寸的诗词典故
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是心的别名,由“方寸之地”节略而来。古人以“方寸之地”指心,始于《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 方寸之地虚矣。”讲的是一个悟道体虚的故事: 龙叔称病,请文挚诊视。文挚让龙叔向阳站着,自己从他背后观看,说:“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已虚空无物,和圣人差不多了。”方寸是指“见方一寸”的大小。称心为“方寸之地”,是说心虽小而能至大的意思。至晋代陈寿撰《三国志》,略言为“方寸”。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说的是: 三国时,徐庶同诸葛亮是好朋友,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诸葛亮和徐庶一起跟随刘备,被曹兵追赶,不幸,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捉去。徐庶非常孝顺,母亲被俘,他不忍丢下母亲,就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我本来要同您一起共创雄伟的事业,我这方寸之地是这样想的。可现在我的老母被曹兵抓去,我的方寸已经乱了,不能安心,再留在您这里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从此要同您分别了。”于是,徐庶便到曹操那里去了。徐庶虽到了曹营,但并没有救出自己的母亲,反而使母亲自缢而亡。且徐庶一生未为曹操献上一计。
此后,“方寸”便成了心的别名。
苌弘化碧的诗词典故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成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苌弘化碧的诗词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典源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 (zen),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释义用法苌弘忠贞而遭谗,流放归蜀后剖腹自杀。蜀人感其精诚,把他的血收藏起来,三年后竟化作碧玉。后用此典指忠直坚贞而蒙受冤屈; 也用“碧血”等指忠臣志士为保持节操而死。
用典形式
【化碧】 清·王士禛:“革除事往三百载,至今化碧干长虹。”清 ·孟亮揆:“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血碧】 清 ·赵翼:“血碧肯污新赠谥,汗青终照旧题诗。”
【埋血】 唐·温庭筠:“反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碧化】 清 ·陈梦雷:“虹流此日犹难信,碧化他年倘见心。”
【碧血】 明 ·陈子龙:“宵人骂碧血,群阉艳华虫。”清 ·沈道映:“当年碧血青磷散,此地银涛白马寒。”清 ·魏麟征:“丹心纵死还如铁,碧血长埋未化磷。”清·朱*:“穷海有人埋碧血,普天无地著黄冠。”
【千年碧】 清·沈磐:“丹心愿化千年碧,弱息难回百炼刚。”
【血化碧】 清·顾炎武:“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苌弘血】 唐·顾况:“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明 ·徐渭:“可怜一斗苌弘血,博得墙围柳数株。”清 ·沈德潜:“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
【苌弘怨】 唐·雍陶:“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苌弘碧】清·嵇曾筠:“忠魂已化苌弘碧,雪涕君恩浩荡初。”
【青青血】 元·刘因:“烟雨松楸,风尘泪眼,滴尽青青血。”
【千秋碧血】 清·丘逢甲:“千秋碧血依然热,苌叔违天志倘成。”
【化血三年】 清·王夫之:“销魂万里生前果,化血三年死后功。”
【碧千年血】 清·朱奕恂:“屠沽能碧千年血,松桧犹飞六月霜。”
【成语故事】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远山眉诗词典故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典故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远山眉诗词典故,欢迎阅读与收藏。
典源出处
晋·葛洪 《西京杂记》卷二:“ (卓)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释义用法
汉代卓文君容貌娇美,双眉似远山隐隐。后用此典形容女子秀丽的眉毛,也借指美女。
用典形式
【山眉】 宋 ·张枢:“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远。”
【远山】 宋·黄庭坚:“别郎容易见时难,有人愁远山。”明 ·汤显祖:“断肠春色在眉弯。倩谁临远山。”
【眉山】 宋 ·姜夔:“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宋·王文甫:“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
【山眉翠】 宋·翁元龙:“画楼红湿斜阳,素妆褪出山眉翠。”
【远山学】 宋·晏几道:“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远山眉】 唐·韦庄:“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唐·杜牧:“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宋 ·许棐:“已恨远山迷望 眼,不须更画远山眉。”
【远山黛】 清·纳兰性德:“愁凝远山黛,梦断隔花铃。”
【远岫眉】 宋·黄庭坚:“秋浦横波眼,春窗远岫眉。”
【连山眉】 唐·温庭筠:“临邛美人连山眉,低抱琵琶含怨思。”
【茂陵眉】 唐·杜牧:“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眉绕山】 唐·温庭筠:“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
【遥山眉】 宋·杨亿:“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宋·吴文英:“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行人倚栏新事,问谁知,只有沙鸥。”
【山横眉黛】 元·袁华:“山横眉黛浅,云拥髻环愁,天香笑携满袖,曾向广寒游。”
【小山眉黛】 唐·罗隐:“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文君远山】 宋·范成大:“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文君远山蹙。”
【两山横黛】 宋·辛弃疾:“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远山眉黛】 唐·韦庄:“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宋·黄庭坚:“窗中远山是眉黛,* 上榴花皆舞裙。”
【春山眉黛】 唐·李商隐:“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宋 ·陈师道:“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看山忆眉】 宋·史达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
【眉抹远山】 元·张宪:“面开春月满,眉抹远山斜。”
【眉学春山】 唐·牛峤:“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
【眉黛远山】 五代·耿玉真:“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淡淡春山】 宋·阮阅:“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蛾眉远山】 宋·邓肃:“凤屏清昼袅龙香,浅画蛾眉新样远山长。”元 ·刘燕哥:“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
【遥山羞黛】 宋·吴文英:“长波妒眄,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
【长眉似远山】 宋·赵长卿:“人道长眉似远山,山不似长眉好。”
【文君蹙远山】 宋·黄庭坚:“相如病渴应须此,莫与文君蹙远山。”
【眉翠秋山远】 五代 ·魏承班:“酒醺红玉软,眉翠秋山远。”
谢安泛海的诗词典故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 (安) 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wang,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晋书·谢安传》亦载。
释义用法
东晋谢安与众人泛海游,海上起风浪,众人都惊慌嚷着回船,只有谢安神色闲逸,意兴如常。后用此典表现乘船出游,意兴豪纵。
用典形式
【泛海船】 唐·李白:“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谢安舟楫】 唐·杜甫:“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谢安泛海】 宋·陆游:“已欠谢 安俱泛海,况无王粲与登楼。”
【安石泛溟渤】 唐·李白:“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乘桴从安石】 宋·苏轼:“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集锦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
[话题引入]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的群山,那么,诗歌就是群山之峰。*是诗的泱泱大国,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唐诗、宋词、元曲、新诗,光彩夺目。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阅读鉴赏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一《语文》教材第29面)那么通过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学*与积淀,我们对诗歌又了解多少,理解多少呢?基于此,我专门拟一个话题让学生对诗歌的学*来一个加强。
[话题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诗歌的传统。简单的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也称意象体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断肠人在天涯”等就是单个意象,人们常常又把这种意象看成是更大境界中的一个“部件”。它们不能离开整体,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比如“枯藤”一旦离开了《天净沙?秋思》,“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一个整体意象。
请以你感兴趣的某个“意象”为写作切入点写一篇诗歌鉴赏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是第一步。那么,了解我国古诗词中的意象则是我们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下面我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对意象进行一下归类。
A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
松、菊、梅。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梧桐、萍、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雍陶《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欧阳修《渔家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
B人或事意象
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杜甫《夔州歌》:“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白居易《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捣练)”。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另外: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拦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佳作欣赏]
文一:幸有美酒入诗来
“五花马,千金裘”面前,李白宁愿“呼儿将出换美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后,孟浩然还不忘交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往往取酒还独倾”。是否真的“唯有饮者留其名”呢?诗人们对酒大多情有独钟,李白道“嗜酒见天真”,杜甫也自称“性豪业嗜酒”,自然地,酒在诗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落木有萧杀之感,红豆有相思之情,烽火紧系战争,说明月自然联想到故乡,而说到酒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了,且听:
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短歌行》)
欢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尽酒》)
离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合时——欧阳修说:“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浣溪沙》)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阮籍说:“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咏怀》之三十四)
乐时——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客至》)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人以酒写喜悦之情,纵酒时“一杯一杯复一杯”,“斗酒十千恣欢谑”,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我们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之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声,这样,诗人豪迈奔放的“喜欲狂”之情就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
悲伤之情,诗人也寄托于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不仅喜怒哀乐与酒相通,风花雪月也与之关系密切。
与风——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与花——李白说:“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饮酒》)
亚夫细柳营的诗词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亚夫细柳营的诗词典故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典源出处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卫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更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即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释义用法
汉文帝时,以周亚夫等三人为将军分别屯兵在细柳、霸上、棘门,防备匈奴。文帝亲自去慰劳,至霸上,棘门两军,都是毫无阻拦,直驰而入。至周亚夫的细柳军营却戒备森严,非将军令不开营门,营中又不许驱驰,天子也要按令行事。文帝认为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将军,像霸上、棘门如同儿戏一般,夸奖了好久。后以“细柳营”等称扬军队纪律严明,将帅统率有方,也泛指军营、军队。以“棘门霸上”等指军队懈怠,毫无作战能力。
用典形式
【柳营】唐·刘禹锡:“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宋·杨亿:“兰室冷光浮玉簟,柳营清吹逐金笳。”
【太尉营】唐·罗隐:“剑佩孙弘阁,戈铤太尉营。”
【亚夫营】唐·李商隐:“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唐·罗隐:“二月春风何处好,亚夫营畔柳青青。”
【细柳军】明·陈子龙:“纵使搴旗细柳军,何如借箸蓬莱殿。”
【细柳威】唐·李乂:“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细柳营】唐·杜甫:“箫入昭阳殿,笳吹细柳营。”唐·贺朝清:“已见氛清细柳营,莫更春歌落梅曲。”明·陈子龙:“侍臣亲下承华殿,大将分屯细柳营。”
【柳作营】明·陈子龙:“茂宰花成县,元戎柳作营。”
【棘门军】唐·钱起:“归觐屡经槐星月,出师常笑棘门军。”明·陈子龙:“可怜儿戏棘门军,忍使神州尽蛇豕。”
【儿戏将军】金·元好问:“儿戏将军百不知,枉将壁垒付安危。”
【汉将儿戏】唐·高适:“汉将乃儿戏,秦人苦自劳。”
【细柳旧营】唐·吴融:“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细柳豪雄】明·孙承宗:“漫道是长杨词赋,细柳豪雄。”
【营伴将军】唐·薛能:“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棘门灞上】宋·陆游:“棘门灞上勿儿戏,犬羊岂惮渝齐盟。”
【灞上儿戏】金·元好问:“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
【灞上婴孩】唐·李白:“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天文部·气象
【九万风】
参见人事部·志趣九万欲抟空。唐李商隐《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千里仁风】
参见政事部·治理仁风动。唐高湘《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谢安春洛饯袁宏,千里仁风一扇清。
【长风】
参见人事部·志趣乘风破浪。唐李群玉《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
【北窗风】
参见人事部·雅逸羲皇人。唐李商隐《自况》: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风落帽】
参见器用部·衣冠孟嘉帽。唐李白《九日龙山饮》: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西风尘】
参见地理部·土石元规尘。宋苏拭《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之一: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风还避庾公尘。
【易水风】
参见地理部·水流易水。唐许浑《送从兄归隐兰溪二首》之二:夜忆萧关月,行悲易水风。
【草木风】
参见武备部·军旅草木兵、武备部·其他风声鹤唳。唐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秋风起】
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唐韩翔《和高*朱参军思归作》: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朝南暮北风】
《后汉书·郑弘传》李贤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
◆指顺风。宋陆游《溯溪》: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另参见九流部·神仙樵风。
【舜风】
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张锡《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
【天漏】
参见九流部·神仙女娲。◆喻天下雨。唐杜甫《九日守岑参》: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石燕】
参见地理部·土石石燕。北周痰信《喜晴》: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水经注·湘水》: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
◆咏雨。清尤侗《四月十五日圣驾祷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韵》之二:旱魃敢同石燕舞,雨师早驭土龙迎。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湘燕。
【雨垫巾】
参见器用部·衣冠折角巾。宋杨亿《公子》: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
【洗兵雨】
参见武备部·军旅洗兵。南朝梁《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随车一雨】
参见政事部·治理甘雨。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天造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联床雨】
参见伦类部·亲眷对床夜雨。清赵翼《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廿年别绪联床雨,四海虚名满鬓霜。
【楚雨】
参见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漂麦雨】
参见植物部·草木飘麦。清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浥草只愁漂麦雨,鸣条无奈落花风。
【霖雨】
参见人物部·将相济巨川。唐张嫔《投翰林张侍郎》: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地活枯苗。
【灌坛雨】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文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文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卷四略同。◆咏雨,或喻有德政。唐杜甫《题都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另参见政事部·治理灌坛遗风。
【玉田】
参见器用部·珍宝种玉。◆喻雪景。唐李绅《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披氅】
参见植物部·木本王恭柳。◆喻雪。宋苏轼《雪诗八首》之二:闲来披氅学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
【袁安雪】
参见人事部·贫贱袁安困雪。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柞明》: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惟有袁安雪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人物部·官吏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如下为诗词典故大全辞典—人物部·官吏,仅供参考!
【九折回轩】
参见地理部·城建九折途。◆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隐《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斯游悦为胜,九折幸回轩
【三独】
《后汉书,宣秉传》:宣秉字巨公,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指御史中丞、司隶校尉或尚书令。高苏味道《赠封御史人台》: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困。另参见人事部·行止独坐。
【三语椽】
《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闻,太尉主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探,世谓‘三语椽'。
◆代称幕府官员。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官曹三语椽,国器万寻帧。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款段。◆借指椽史之官。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遵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用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谁采中原寂,徒巾下泽车。
【下泽车】
参见动物部·走兽款段。清赵翼《江干晚步》:长堤曲曲绕*沙,徐步聊当下泽车。
【上医】
参见九流部·医药活国医。清毛奇龄《金匾仙人歌赠陈子太士》:上医医国本恒理,况有高文比秋水。
【及瓜】
参见人事部·狂放瓜戍。唐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五日尹】
《汉书·张敞传》:(张)敞使贼捕椽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
◆指为官时日短。宋陆游《闻勾龙司户会客山亭送酒肴及橄榄并简诸同僚》:但恨五日尹,阻造三语椽。
【太守悬鱼】
参见政事部·清廉悬枯鱼。宋徐积《和路朝奉新居十五首》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长沙傅】
参见人事部·冤怨长沙谪。唐刘长卿《新年作》: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仁风】
参见政事部·治理仁风动。唐畅当《奉送杜中丞赴洪州》江湖经战阵,草木待仁风。
【化蜀文翁】
参见文明部·礼乐文翁儒化。明何景明《送盛斯征巡抚四川》:征南诸葛筹先定,化蜀文翁事更宜。
【父母官】
《后汉书·杜诗传》: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破池,广拓土跑,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广臣,故馆阳为之语国。‘前有召父j后有杜母。’
◆咏地方官有治绩。宋王禹刚《赠浚仪朱学士》:西垣久望神仙侣,部休亏父母官。另参见政事部·治理杜母。
【公孙】
参见器用部·日用孙被。宋陆游《病告中遇风雪作长欧排问入产公孙布被久有味,子敬青毡暖无匹。
【乌府客】
《汉书·朱搏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宿其上。晨去一暮来,号曰‘朝夕乌’。
◆喻指御史。唐武元衡《酬元十二》:偶寻乌府客,同醉*家池。另参见动物部·飞禽御史乌。
【方外司马】
《晋书·谢奕传》:(谢奕)与桓温善。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推布衣好。在温坐,岸幡笑咏,无异常日。桓温曰:‘我方外司马。'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温饮,温走人南康主门避之。主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
◆指位居*但不拘于世俗礼法。唐张说《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方外怀司马,江东忆步兵。
【孔璋才】
参见武备部·其他陈琳檄。陈琳字孔漳。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健。
【东市朝衣】
参见人物部·官吏东市朝衣。清黄遵宪《感事》:东市朝衣真不测、南山铁案竟无名。《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汉)景帝即位,以(晁)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指大臣被杀。清吴伟业《鸳湖曲》: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杯土亦难留。另参见地理部·城建东市朝衣、器用部·衣冠衣冠就东市。
【四知】
参见政事部·清廉四知名。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四知台卜镜,三惑井中瓶。
【仗下马】
《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传》:(李)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周杜斑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邦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饮三品刍豆;一鸣测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喻指谏官无法进谏而成为摆设。宋陆游《长饥》:早年羞学仗下马。末路幸似泥中珍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仗前暗马。
【仙尉】
参见地理部·城建梅福市。唐常建《送楚十少府》: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白发郎官】
古诗词典故的男孩名字
有诗词典故的女孩名
古诗典故中的男孩名字
遮的古诗词典故
姓杨的男孩名字典故古诗
古诗词典故的作者
古诗词典故中的经典名句
含奕字的古诗词典故
关于蟹的古诗词典故
天空的古诗词典故
古诗词典故辞典的作用
带子的诗词典故
关于灯笼的古诗词典故
端午节的名言古诗词典故
关于后悔的古诗词典故
有故事的古诗词典故书籍
古诗词典故中最好的字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典故
积极向上的古诗词典故
雪泥鸿爪的古诗词典故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适合取名字的诗词典故
生活不容易的古诗词典故
带古诗词的男孩名
小学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典故
引用古诗词的男孩名
带有古诗词的男孩名
男孩名字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叠字男孩名
好听的古诗词男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