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悼亡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悼亡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悼亡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悼亡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悼念亡母的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悼念亡母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思母
灵前泣别天地隔,
思绪恍惚无着落。
春来枝头抽新绿,
心寒卧衾梦回昨。
慈母候儿门前坐,
见儿执手笑问多。
相挽回房絮絮语,
夜夜并卧心语说。
鸟鸣枝间唤梦人,
恼怒急赶鸟无着。
再回榻上梦难续,
此情不再泪如梭。
念母
临行坐母空床前,
抚像泣语泪涟涟。
昔别蹒跚依依送,
今无母牵去影单。
祭母
柏翠风缓天碧蓝,
心灰神淡意黯然。
三七将至泪难止,
泣问慈母今可安?
忆母
凝望母慈颜,
骤然心惊骇。
何堪母已去,
泣祈是梦哉。
梦醒母安在,
见儿笑颜开。
问从何处来,
唤翁置饭菜。
黄昏榻上坐,
沐足水已开。
欲孝亲不在,
悲伤溢满怀。
伤别离 忆母
春雨细绵绵, 清风亦怅然。
苍天垂清泪, 送母离人间。
母在心中暖, 母去心黯然。
蓦然回首望, 至爱深无边。
十八入家门, 尊长孝行专。
二十迎长子, 虽贫喜盎然。
二三子临世, 生活日益艰。
避雨宿菜园, 雷吼电鸣闪。
拥子入怀中, 默默祈*安。
儿喊腹中饥, 母痛在心间。
饭食尽留子, 饥寒独自担。
来年又得女, 呵护更倍添。
伤感,意味着有说不出的压抑和心累。伤感的句子是指那些阅读有意境,使人心有共享,能渲泄伤感情绪的语句。“励志的句子网”小编为您推荐的《清明悼亡词及解释》。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以下是由伤感句子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几首经典的古人悼亡词、译文及赏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其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朝)
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用语、谚语相*,但是也略有区别,接下来是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形容兴奋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瓜田李下 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惊心动魄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这首词是“记梦”,而且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故可以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江城子》分上、下两阙,该词感情真挚、凄婉痛绝。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篇记实,下篇记梦,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诗的悲伤基调。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其二《鹧鸪天》贺铸(宋朝)
原文
西台痛哭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赏析
虽是悼亡故去之人,实为悼念逝去之情。夜半挑灯补衣,虽极为普通之日常生活,却有多少温存体贴,外出归来,有良人相伴,有温馨之家可居,又怎能不依恋呢?
这首悼亡词充满了诗人对亡妻怀念之情。上片写妻子死后诗人的凄凉和孤零。开始即以“万事非”写出不堪回首的慨叹。下片写诗人对妻子的怀念。“挑灯夜补衣”,再现了亡妻日夜辛劳,甘于过清苦生活的场面。以此为结,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全词写得哀婉柔丽,真挚感人。
1.《锦瑟》唐朝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朝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
3.《离思》唐朝
元稹
离思其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离思其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离思其三红罗箸压…
4.《哭晁卿衡》唐朝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5.《遣悲怀三首》唐朝
元稹
【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
6.《沈园二首》宋朝
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7.《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朝
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8.《西江月·梅花》宋朝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9.《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宋朝
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
10.《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清朝
纳兰容若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11.《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宋朝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2.《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清朝
纳兰容若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13.《青衫湿·悼亡》清朝
纳兰容若
*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14.《摊破浣溪沙·葬名花》清朝
纳兰容若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15.《别房太尉墓》唐朝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16.《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清朝
纳兰容若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17.《临江仙·送王缄》宋朝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带拼音版陆游悼亡诗词沈园二首
悼亡诗,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拼音版陆游悼亡诗词沈园二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 陆游悼亡诗词沈园二首带拼音版
shěn yuán èr shǒu
沈园二首
sòng dài:lù yóu
宋代:陆游
chéng shàng xié yáng huà jiǎo āi,shěn yuán fēi fù jiù chí tái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shāng xīn qiáo xià chūn bō lǜ ,céng shì jīng hóng zhào yǐng lái。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mèng duàn xiāng xiāo sì shí nián,shěn yuán liǔ lǎo bù chuī mián,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cǐ shēn xíng zuò jī shān tǔ,yóu diào yí zōng yī xuàn rán 。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2 陆游悼亡诗词沈园二首赏析
第一首诗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城上斜阳”,不仅点明傍晚的时间,而且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作为全诗的背景。于此视觉形象之外,又配以“画角哀”的听觉形象,更增悲哀之感。这一句造成了有声有色的悲境,作为沈园的陪衬。次句即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诗人对沈园具有特殊的感情,这是他与唐氏离异后唯一相见之处,也是永诀之所。诗人此刻心境之寥落,可以想见。
第二首诗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首句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消”即指唐氏之死。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次句既是写沈园即日之景:柳树已老,不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泫然”二字,饱含无比复杂的感情:其中有爱,有恨,有悔,诗人不点破,足供读者体味。
这两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感情性质既别,艺术表现自然不同。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
陆游悼亡诗词沈园二首带拼音版,这两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感情性质既别,艺术表现自然不同。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一起学*一下陆游悼亡诗词沈园二首带拼音版,陆游悼亡诗词沈园二首赏析,陆游简介吧!
3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拓展内容:古代凄美悼亡诗词
葛生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绿衣
恍如南柯一梦醒,
转来不见母身影,
昨天音容宛犹在,
今时相隔两阳阴。一生勤劳操碎心,
几多甘甜几多辛,
生*不说人长短,
宽宏大量把船行。一摞冥钱化灰尘,
唯向青天寄泪痕,
最是伤怀亲不待,
来生再报母亲恩。
自西晋潘安为亡妻作《悼亡诗》以来,历朝历代都有悼亡诗词存世。唐诗宋词也不乏悼亡名作,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以及清词中纳兰容若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等等都是悼亡诗词中的名篇佳作。
历代悼亡诗词大多是诗人悼念亡妻或好友的,中国古代五大悼亡诗:潘安《悼亡诗》、元稹《离思》、苏东坡《江城子》、贺铸《鹧鸪天》、纳兰容若《浣溪沙》都是诗人为悼念亡妻所作。而白居易的《梦微之》是悼念好友元稹所作。
纵观历代悼亡诗词,少有才女为亡夫所作的悼亡诗词。而下面这首宋词便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为悼念亡夫赵明诚所作的悼亡词,哀伤凄楚,写尽了人间孤寂:
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是一首咏梅词,词中小序也有说明,但读罢全词,看似咏梅,实则借咏梅怀旧,暗含悼亡之意,所悼念的便是南渡后逝去的赵明诚。因而这也是李清照唯一一首悼亡词。
这首词上阕写自己孤身生活的凄楚:“说不尽、无佳思”、“情怀如水”,深怀幽怨孤寂,却只有炉香相伴。相思之情,乍然被笛声勾起:“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下阕“小风疏雨萧萧地”的凄凉雨景令人不仅潸然落泪,转而悼念亡夫:”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昔日的夫唱妇随,而今的人去楼空,昔日的欢乐已成而今的哀思,空留词人孤身断肠却无可倚靠。
末三句则化用“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将心中哀思倾泻而出:纵使春意来到,折梅相寄,却是天上人间相隔,无从寄去,怅然若失!至此处戛然而止,而哀音不绝。
李清照这首悼亡词妙在咏梅与悼亡,浑然融为一体,把梅作为个人悲欢的见证,写尽了赵明诚去世后词人生活的清冷孤寂、内心的凄凉悲绝和对亡夫的哀思之情。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悼亡诗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悼亡诗大全
1、《鹧鸪天》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2、《离思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悼亡诗三首其一》
西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4、《诗经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5、《遣悲怀》
唐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6、《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7、《沈园二首》
宋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8、《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9、《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
10、《悼亡诗》
南朝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1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村居诗,请您欣赏。
韦应物的悼亡诗
为了对逝者表示缅怀和惋惜,准备一份悼词是必不可少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悼词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韦应物的悼亡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悼亡诗是特定的妻子死了,丈夫追悼、怀念妻子写的诗歌,因此,我想象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题材和感情比悼亡诗更能感动人心的了,因为它是*诗歌史上唯一集生死爱恋于一体的诗歌。
世人往往用“高雅闲淡”来形容韦应物的诗风,其大部分诗作也的确写得气貌高古,冲和*淡。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超脱之人在面对妻子的过世时也难掩内心的悲痛,在其悼亡诗中将对妻子的深深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字字沉痛真挚,令人读来愀然欲泪。
从悼亡诗鼻祖《诗经·邶风·绿衣》起,“睹物怀人”便成为诗人对妻子表达追思哀悼之情的典型范式。韦应物悼亡诗中自不乏此类诗作。正如人言,“睹物则思人,念彼之德,彼之功,昔者心之所鹜,情之所依,一旦成空,‘存在’之物也就异化为伤情之标记”。曾经美好的一切皆随着妻子的逝世而变为一种刺眼的存在,触痛着韦应物脆弱的神经。春日里生机勃发的芳树本应让人感到满心欢喜、活力四射,然而在诗人看来却是“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皆因“佳人不再攀,下有往来躅”(韦应物《对芳树》),看到树下二人足迹尚存,如见往日一同嬉戏陪伴的欢乐场景,而这画面却只能永远定格在过去,美景如故,佳人不复,怎能不心伤。韦应物借用今昔对比,睹物思人之内容来抒发沉痛哀悼最典型之作或为《过昭国里故第》和《悲纨扇》两首。
《过昭国里故第》诗云:
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
物变知景暄,心伤觉时寂。
池荒野绮合,庭绿幽草积。
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
宿夕方同赏,诅知今念昔。
缄室在东厢,遗器不忍观。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泽。
残工委筐箧,余素经刀尺。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
永绝携手欢,空存旧行迹。
冥冥独无语,杳杳将何适。
唯思今古同,时缓伤与戚。
遇丧以来,诗人无法忘却失妻的伤痛,朝思暮想不得释怀,万般无奈中,他重访故居,希望寻得心灵的慰藉。可事与愿违,我们仿佛看到韦苏州推开昭国里故第大门的瞬间,一个伤心的念头就牢牢地攫住了他:那个“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的贤妻真的是永去不归了!这种强烈的失妻之痛使作者将“不复见故人”之句置于篇首,以哀婉之情统领全诗,弥漫在字里行间。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庭景图,往日被贤妻精心料理的池清庭绿、鸟语花香,如今变为池荒草杂,风吹花谢,昔日携手游园,而今只剩追忆。不忍继续触景生情的诗人转入东厢,而种种旧迹扑入眼帘又难眠睹物思人,笔架上悬挂着久无人用致使笔端早已干涸开裂的毛笔;贤妻留下的芳巾依然透出原先的光泽;筐箧之中是那没有完工的针线活和量裁待绣的素绢。正是这一切,既使诗人生出了不忍为睹的`伤痛之感,又使诗人生出不忍为弃的珍惜之情。诗人毫不掩饰的抒写着矛盾的内心,既想带回遗物以求慰藉,又知道其结果必然是徒增伤感。情苦至极,终于发出了“永绝携手欢,空存旧行迹”的哭叹。至此,“不复见故人”的绵绵伤逝之情最终被推至顶点,孤独凄苦的落寞情怀也被抒写到极致。此刻韦应物能做的只有自我安慰甚至可以说是自我欺骗,但想着“今古同”,让自己的“伤与戚”得以片刻的缓解。这个深情真挚的男人就是以这样一种盼望自我修复,却久久难以自拔的方式煎熬着失去妻子后的日日夜夜。诗歌读来情浓意切。
另一首小诗《悲纨扇》言: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
掩嚬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
全诗围绕一把纨扇展开,正如《诗经注析》评《邶风·绿衣》中说该诗“既非妙喻,亦无深意,这里反复吟咏的,只是一件在旁人看来极其普通、而于作者却倍感亲切的衣裳。”衣服是亡妻生前最常使用、最贴身、最散发着她的气息的事物,诗人每每看到这件绿衣就睹物思人,触目伤怀,实属人之常情。而此处,这把纨扇也定为韦应物妻子常常携带之物,与妻子朝夕相处。与纨扇一般常伴妻子左右的韦应物在睹物思人的同时,更是将纨扇作为了自己的写照和象征,由于“掩嗍人无”,纨扇呆在空荡荡的箱子里日渐尘封,默默让岁月的尘埃消磨了昔日的光彩。而诗人也孤独地居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在忧伤中日渐消瘦憔悴,颓然老去。纨扇主人的离世让它的存在失去意义,同纨扇一样被妻子“遗弃”的诗人也觉得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光彩,如同枯井,了无生趣。看似悲纨扇,实则悲己身,通过如此简单纯粹的白描手法,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有血有肉、敢于展现自身脆弱的诗人。
另外,其《伤逝》诗云:“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诗人回到家中,映入眼帘的不是往日的洁净与温馨,而尽为尘埃,怎能不令人伤摧。我想其实哪怕此刻诗人家中依旧一尘不染,由于斯人已矣,昔日光鲜艳丽的一切在韦应物眼中也会变得灰蒙蒙如尘埃一般,妻子的离开也带走了他世界的色彩。正因如此,诗人才会在《出还》一诗中吟咏:“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昔喜今伤,皆因妻子不在,今昔对比之中丧妻之痛跃然纸上。
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韦应物的深情或起于眼前旧物,或落于无人共赏之美色,或感于衰败孤寂之哀景,览之凄切,给人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多情诚实之人总如是。
关于悼念母亲的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悼念母亲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母
兄妹思亲梦魂牵,
母子天隔泪潸潸。
夜深月冷千绪涌,
追昔抚今更悔惭。
风摇树动影婆娑,
恍如与母复续缘。
焚香泣跪寄哀思,
慈恩恤子静释然。
祭母诗词
(长子*生、二女*智叩首泣拈)
慈亲驾鹤痛伤春,
节*清明泪更涔;
泉壤有台埋玉骨,
棘心无计醒芳魂;
人间垂范千秋在,
耳畔遗言万古存;
未报恩情长愧悔,
断肠泣血夜深沉。
长子 *生泣拈
噩耗惊雨寒风临,
泣血悲雪慰母魂。
灵前吞声惭为子,
千缕忧思梦中寻。
夜半守灵雪飘临,
哀思悠悠唤母亲。
避雷雨庵为护子,
如海恩情何处寻。
( 哭母诗二首 长子*生泣祭母亲 )
次韵和吾妹
花开瑶池惠芳蓝,
慈亲仙约已释然。
贤妹心哀泪应止,
三七香绕母乃安。
愚兄*生
答吾妹“子惭”
读妹子惭吾更惭,
字字缠心行行泪。
哀思通篇追梦境,
慈亲若知自欣慰。
愚兄*生
三月惊蛰雪又临,
飘飘扬扬祭母魂。
为儿不堪细回首,
泪洒灵前唤千寻。
( 哭母诗一首 二女*智泣祭母亲 )
祭奠诗词
(孙女洁慈、外孙则先叩首泣拈)
祭祖母
卜算子·悼国际*战士艾地同志
***〔*现代〕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李商隐〔唐代〕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悼杨铨
鲁迅〔*现代〕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悼诗
李煜〔五代〕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朦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悼内十一首
于谦〔明代〕
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
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
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
世缘情爱总成空,二十余年一梦中。
疏广未能辞汉王,孟光先已弃梁鸿。
灯昏罗幔通宵雨,花谢雕栏蓦地风。
欲觅音容在何处?九原无路辨西东。
缥渺音容何处寻?乱山重叠暮云深。
四千里外还家梦,二十年前结发心。
寂寞青灯形对影,萧疏白发泪沾巾。
箧中空有遗书在,把玩不堪成古今。
尘寰冥路两茫茫,何处青山识故乡?
破镜已分鸾凤影,遗衣空带麝兰香。
梦回孤馆肠千结,愁对惨灯泪千行。
抱痛苦嫌胸次窄,也应无处著凄凉。
东风庭院落花飞,谐老齐眉愿竟违。
幻梦一番生与死,讣音千里是邪非?
凄凉怀抱几时歇,缥渺音容何处归?
魂断九泉招不得,客边一日几沾衣。
房栊寂寞掩春风,百岁情缘一旦空。
世态不离生死内,梦魂多在别离中。
可怜孤馆月华白,犹忆香奁烛影红。
老眼昏昏数行泪,客边从此恨无穷。
结缘谁不愿齐眉,修短由来未可期。
老我方将安蔗境,细君先已赴瑶池。
花飞玉碎愁何限,绠断瓶沉势莫为。
清泪两行千古恨,眼看儿女益凄其。
别来音问每蹉跎,两地关情感慨多。
我欲承恩还北阙,子先归化梦南柯。
空闺镜破余残粉,断杼尘蒙失旧梭。
悼亡的古诗词
哀悼亡妻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悼亡诗句
悼亡长辈的诗词
古诗词中的悼亡诗的定义
悼亡友的最美古诗词
悼亡题材的诗词
悼亡亲人的诗词
悼亡父亲的诗词
表悼亡的古诗
悼亡母亲的诗词
为薛台悼亡的古诗
悼亡诗句
悼亡夫的古诗
悼亡妻子的古诗
关于悼亡妻的古诗
古诗中的悼亡诗
关于悼亡诗的古诗
关于悼亡的古诗20首
悼亡诗名句
古代悼亡祖父的古诗
描写悼亡的古诗整首
悼亡朋友句子
古诗悼亡诗三首的鉴赏
悼亡长辈的句子
江城子悼亡妻的古诗
下列不属于悼亡诗词的是哪首
悼念亡父的古诗词
悼念亡母的古诗词
悼念亡妻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