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关于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66) 语录(3) 说说(10) 名言(2) 诗词(130) 祝福(5k+) 心语(1)

  • 实验室标语

  •   实验室标语

      1、化学改善生存环境,共享绿色世界;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家园。

      2、学科学知识,攀科技高峰。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动手动脑,探求规律。

      5、科学是指挥官实践是战士……

      6、大胆探索,反复实验。

      7、探索生命奥秘,提高生活质量。

      8、探索求知明理。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0、任何人都承认,实验是科学之父。

      11、探索、求知、明理。

      12、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13、动手动脑,好学善思。

      14、虚争空言,不如试以易效。

      15、耳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

      16、化学千变万化,实验循规探秘。

      17、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

      18、独立思考,团结合作。

      19、真知从怀疑开始。

      20、任何人都得承认实验是科学之父。

      21、正确操作,细致观察。

      22、我们都有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大脑。

      23、象牛顿那样执着,象法拉第那样勤奋。

      24、科学是指挥官,实践是战士。

      25、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出。

      26、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科学总结。

      27、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

      28、大胆改革,求实创新。

      29、培养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质。

      30、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3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阅读全文]...

2022-04-29 12:46:48
  • 中考化学实验题

  • 中考
  • 中考化学实验题

      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化学实验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实验。

      (1)先打开K1,关闭K2和K3,从长颈漏斗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2)然后关闭K1和K3,打开K2,将胶头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中。稍后打开K3,此时装置C和D中的现象分别是,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在(2)实验过程中没有关闭K1,其它操作相同,则装置B的现象不同点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

      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氢气、一氧化碳均能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装置C和D中的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

      (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

      装置G中的药品、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3)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4)同学们为了验证通过干燥管后气体的成分,继续进行的实验为:

      3、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称取9、0g氧化铁和1、2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

      木炭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气体;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1:只含有铁;

      猜想2:含有铁和木炭;

      猜想3:含有;

      猜想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实验验证】

      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g,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煤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的混合气体。同学们在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他仪器用品略)。

      ABCDE

      澄清氢氧化氯化钯

      石灰水钠溶液溶液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装置组合后还有明显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达到实验目的,将上述装置组合后进行实验,其接口顺序为:混合气体___。(填“a~h”接口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5、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5包白色固体物质,分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②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能共存。

      ③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2)实验探究:同学们从5包白色固体物质中任取3包混合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3)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老师指出:步骤②的上层氢液中只含有一种碳酸盐。为进一步确定步骤②中的成分,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反思:通过上面实验,混合后的白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是学*化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利用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过程。

      (1)第一小组同学的实验:

    [阅读全文]...

2022-03-29 09:34:54
  • 吟唱古诗词实验中期科研工作总结

  • 吟唱古诗词实验中期科研工作总结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吟唱古诗词实验中期科研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由xx区教育局教研室丁翠珍同志申报的xx区音乐学科“吟唱古诗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音乐课题经xx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已被列为xx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为:thbe1511018。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和探讨,我们与研究对象一起从中学*并提高了认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举措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明确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文明历史的古国。他那渊博精深的古诗词,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断发展的艺术奇葩。诵读经典吟唱古诗词,就是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根基,让他们在非常深厚的文化优美的诗里词间资源中接授熏陶和感染,寻根固本。通过学*可以了解中国她有着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君子务实、重德好仁等美德。中国加入wto后,全世界人的目光都会不断地转向中国,08年奥运会就是一次向世人展示中国国力(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体育等)的好机会。让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唐诗、宋词是中国五七言诗的发展高峰,一千多年来传诵不衰,在海内外的老一辈华人中也记忆忧新。但是据调查,在目前青少年中,了解学*吟唱古诗词的却越来越少,如果不能将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发扬光大,那绝对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严重失误!学生仍然处在被动地位,高分低能,心理素质、生理素质较差,缺乏审美修养的.熏陶和教育。新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所以我认为在音乐课中有必要吟古论今。一种传统文化,一经形成,便以精神文化的积淀形式对历史和现实产生潜在和深远的影响,一个民族的 传统文化越是攸久、深厚、其生命力愈大,这是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伟大传承事业。拟活动的宗旨是:

      1、吟唱古诗词,让童年学*生活多姿多彩。

      2、吟唱古诗词,让青年音韵甜美人格高尚。

      3、吟唱古诗词,让全民精神奋*操高雅。

      二、区开展吟唱古诗词实验的途径及办法

      1、崇尚建构主义的理念。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引导他们在记忆发展的最佳阶段背诵吟唱经典古诗词曲,状态好,效果好。

      2、特邀广东诗词学会、星海音乐学院佟教授等专家教授作指导。

      xx区优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给我们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实验的顾问们多是老同志,博古通今、学问渊博并热心教育事业,省**杨应彬、原省宣传部长张作斌、老*张汗青等老领导关心我们课题研究的进展,也三次特邀我们课题组代表参加省诗词学会的高级研讨活动。

      3、区创造条件为课题实验的教师提供外出学*、观摩的机会。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召开教师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学生古诗词曲合唱交流、区举办经典古诗词音乐会的汇报演出。

      5、出版有关的古诗词音乐带、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科研实验中,讲究科学、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三、开展吟唱古诗词实验取得初步的可喜成果

      1、试点先行,申报成功

      1999年我们在艺术特色学校—先烈东小学率先开展了吟唱古诗词的试点研究工作,我亲自领队带他们参加了在深圳市协办的全国第十一届弘扬民族文化、吟唱古诗词的交流活动,获得很优异的成绩,先烈东小学是省里唯一的一支学生代表队。我认为要对年青一代进行优良的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作为音乐学科,多引入古诗词鉴赏学*,学生最易接受,利用音乐课教学渗透、利用放寒暑假的机会举办吟唱古诗词少儿音乐会演出等,通过脍炙人口古诗词的吟唱寓教于乐中,达到全面审美素质的提高。

      XX年开始我们正式在区五山小学、华阳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开展了此项音乐课题的研究实践活动。并得到区教育局科研办的大力支持(立项批准为区资助科研课题)。

      2、 吟唱古诗词的学术贡献

      (1)精心培育课题组骨干,铸造高尚的审美情操人。

      “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为师”。音乐教师要给人带来美的感染,首先要成为思想道德高尚、品格优秀的天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诗词,在“立人”方面显得何等哲理、完整、丰满、韵味浓厚,唐诗宋词、名言、警句,名篇佳作是我国思想史上、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我常鼓励教师在利益面前要“德润身”切莫“富润屋”,“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师高为范”与他们共同成长,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怀着满腔的热情去工作,决不“物以善小而不为”,许多课题成员成了学校中坚骨干。

    [阅读全文]...

2022-06-26 10:50:01
  • 实验分析的方法高中生物实验

  • 方法,教育
  • 实验分析的方法高中生物实验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生物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实验分析的方法高中生物实验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四步分析法”

      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1.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1.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1.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1.2.3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实验三对试剂的纯度有蒋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蒸馏水中混入杂质阳离子,或用自来水代替,则漂洗时,不仅洗去了浮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而且也会把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了交换下来;在对比实验中,含杂质阳离子的蒸馏水也会变蓝。

      1.3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3.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实验三中根经亚甲基蓝染色后,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蒸馏水也将变蓝。

      1.3.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1.3.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1.4第四步:显微镜的使用分析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以上介绍的“四步分析法”紧扣教材,贴*学生的知识水*,符合学生的思维*惯,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掌握,而且经过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2“四步分析法”的应用

      “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实验一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①从取材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取准生长点部位导致的;②从步骤及操作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压片过程导致标本太厚,看不到单层细胞;③从显微镜使用角度看,可能是没有移动寻找。

      例2.实验二中,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分析:①蔗糖溶液在配制时,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强烈,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②质壁分离时间长了,未及时复原,细胞死亡;③滴入清水次数少或只滴入一次。

      例3.实验三中,在做对比实验时,蒸馏水也变蓝了,分析其原因。

      分析:①是没有漂洗或漂洗次数少;②是蒸馏水中混入了杂质阳离子。

      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收放。

      (1)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

      (2)高倍镜使用:

      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2、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2)放大倍数计算: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镱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

      (3)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4)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

      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5)物镜和目镜的判断: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

      (6)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

      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镜头短放大倍数大。

      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镜头短放大倍数小。

      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距离*放大倍数大,距离远放大倍数小。

      (7)显微镜的有关性能参数。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分辨率,而不是放大倍数。

      1.高倍镜的使用时注意

      (1)低倍镜使用过程中,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侧视镜筒,防止镜头撞到玻片。

      (2)低倍镜找到物像后,换上高倍镜时,观察过程中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

      提高生物解题能力的方法

      要解答好,只是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点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有相当多的难题。这些难就难在其中存在着障碍,障碍将会随着解题步骤的展开而呈现出来。中有障碍,就应该有相应的排障,即解题。因此,要解答好试题提高表达的准确率,还得熟悉一般的解题程序,学会并运用一般的解题。

      审题的方法与技巧

    [阅读全文]...

2022-01-13 12:51:47
  • arduino实验的汇报例文

  • arduino实验的汇报例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汇报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汇报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起来参考汇报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arduino实验的汇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摘要

      Arduino是一个基于开放原始码的软硬件*台,可用来开发独立运作、并具互动性的电子产品,也可以开发与PC 相连的周边装置,同时能在运行时与PC 上的.软件进行交互。为了测量正弦波电压有效值,首先我们设计了单电源供电的半波整流电路,并进行整流滤波输出,然后选择了通过Arduino设计了读取电压有效值的程序,并实现使用此最小系统来测量和显示电压有效值。在频率和直流电压幅度限定在小范围的情况下,最小系统的示数基本和毫伏表测量的值相同。根据交流电压有效值的定义,运用集成运放和设计的Arduino最小系统的结合,实现了运用少量元器件对交流电压有效值的测量。

      关键字:半波整流 整流滤波 Arduino最小系统读取电压有效值

      二、实验目的

      1、熟悉Arduino 最小系统的构建和使用方法;

      2、掌握峰值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3、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形式和元器件参数;

      4、画出电路原理图(元器件标准化,电路图规范化);

      5、熟悉计算机仿真方法;

      6、熟悉Arduino 系统编程方法。

      三、实验任务及设计要求

      设计实现 Arduino 最小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实现对正弦波电压有效值的测量和显示。

      1、基本要求

      (1)实现Arduino 最小系统,并能下载完成Blink 测试程序,驱动Arduino 数字13 口 LED 闪烁;

      (2)电源部分稳定输出5V 工作电压,用于系统供电;

      (3)设计峰值半波整流电路,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输入信号电压范围:0~1V;

      频率范围:500Hz~2KHz;

      电源电压:5V;

      (4)采用Arduino 最小系统读取峰值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结果,并计算正弦波电压有 效值;

      (5)测量出的有效值通过Arduino 串口监视器进行读取。

      2、提高要求

      (1)用数码管显示正弦信号有效值的测量结果;

      (2)用Arduino 最小系统直接读取正弦信号计算有效值,比较不同测试方法的测量误 差;

      (3)自拟其他功能。

      3、提交材料

      (1)实验报告(含仿真结果、原理图)

      (2)峰值半波整流等相关电路的仿真文件;

      (3)Arduino 程序;

      (4)电路原理图文件。

      四、设计思路及结构框图

      设计思路:

      系统组成框图

      Arduino 电压有效值测量电路包括峰值半波整流电路、最小系统、显示、稳压电路四部分,其中最小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振荡电路、下载电路和测试电路。

      本实验中用到了一个LM741CN芯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LM741CN的主要参数,管脚设置等。

      一片ATMEGA8 芯片来搭建一个最小系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ATMEGA8的主要参数和管脚设置。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

      (1)半波电路的设计

      本实验需要的是输入7~10V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5V。具体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等部分。

      (2)半波电路加上整流滤波的设计。

      交流电经过整流后得到的是脉动直流,采用滤波电路可以大大降低这种交流纹波成分,让整流后的波形变得比较*滑。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得到电压的峰峰值等于√2倍电压有效值。

    [阅读全文]...

2022-04-30 02:16:22
  • 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题

  • 考试
  • 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题

      无论在学*或是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D )

      A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

      C口罩 D 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B )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A )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4、*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 B )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C )

      A 生物安全柜、培养箱 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 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6、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B )

      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B )

      A BSL— 1 B BSL—2 C BSL—3 D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 B )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D )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 以上都是

      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B )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11、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 A)

      A 噪声 B 气流量

      C 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速

      12、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B )

      A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 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C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D 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13、干热灭菌效果监测应采用( B )作生物指示物

      A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 短小芽孢杆菌 D 粪链球菌

      14、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 D )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 75%酒精浸泡 D紫外线照射

      15、接收感染性物质标本应由 人进行?( B )

      A 1 B 2 C 3 D 4

      16、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 A )

    [阅读全文]...

2022-04-25 07:19:03
  • 实验设计的要求

  • 设计
  • 实验设计的要求

      试验设计,也称为实验设计。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关于如何按照预定目标制订适当的实验方案,以利于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的数学原理和实施方法。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实验设计的意义

      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内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在医学科研工作中,无论实验室研究、临床疗效观察或现场调查,在制订研究计划时,都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条例,结合统计学的要求,针对实验的全过程,认真考虑实验设计问题。一个周密而完善的实验设计,能合理地安排各种实验因素,严格地控制实验误差,从而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可靠的资料。反之,如果实验设计存在着缺点,就可能造成不应有的浪费,且足以减损研究结果的价值。总之,实验设计是实验过程的依据,是实验数据处理的前提,也是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实验设计的原则

      实验设计有属于专业方面的,有属于统计方面的。从统计方面说,主要应当考虑对照、重复、随机化等问题,这就是所谓实验设计的三原则。其具体内容我们将在第二、三、四节介绍。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拟定相互比较的处理

      所谓处理,指的是在实验研究中欲施加给受试对象的某些因素。如营养实验的各种饲料,治疗某病的几种疗法或药物,药理研究中某药的各种剂量等。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处理因素要始终如一保持不变,按一个标准进行实验。如果实验的处理因素是药物,那么药物的成份、含量、出厂批号等必须保持不变。如果实验的处理因素是手术,那么就不能开始时不熟练,而应该在实验之前使熟练程度稳定一致。

      (二)确定实验对象及数量

      这里指的是实验所用的动物或活体组织标本等。在实验设计中,要根据实验观察的目的与内容,明确规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中的每个实验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与要求,以保证受试对象的一致性。实验对象需要有一定的数量,例数不能太少,也不宜过多。如何估计例数,详见第四节。

      (三)确定将各实验单位分配到各种处理中去的原则

      这主要是随机分配或随机化问题。第三节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

      (四)拟定观察项目和登记表

      要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选择对说明实验结论最有意义,并具有一定特异性、灵敏性、客观性的观察项目。必要的项目不可遗漏,数据资料应当完整无缺;而无关紧要的项目就不必设立,以免耗费人力物力,拖延整个实验的时间,尔后,要按照观察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与顺序,编制成便于填写和统计的登记表,以便随时记录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资料。同一项目的度量衡单位必须统一符号(如+、++、+++等),应有明确的定义。

      (五)拟定对资料整理分析的预案

      这就是对将获得的数据资料准备如何进行整理?要计算哪些统计指标?用什么统计分析方法?事先必须有个初步的设想。例如对计数资料,是计算率还是百分比?若计算率,分子是什么?分母是什么?各组同一项目的某个率或百分比如何进行比较?又如对计量资料,是计算算术均数、几何均数还是中位数?同一项目各均数间应采用什么方法作比较?切忌实验设计时不认真考虑,实验过后拿数字去找统计方法。

      拓展阅读

      内容

      产品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设计决定的,一个好的试验设计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明确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6σ管理强调用数据说话,所以这个质量指标必须是能够量化的指标,在试验设计中称为试验指标,也称为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或输出变量。

      第二是寻找影响试验指标的可能因素(factor),也称为影响因子和输入变量。因素变化的各种状态称为水*,要求根据专业知识初步确定因素水*的范围。

      第三是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用的试验设计方法。试验设计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选择了适用的方法就可以事半而功倍,选择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试验设计就会事倍而功半。

      第四是科学地分析试验结果,包括对数据的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这些工作可以借助Minititab软件完成。

      作用

      试验设计在工业生产和工程设计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有:

      1.提高产量;

      2.减少质量的波动,提高产品质量水准;

      3.大大缩短新产品试验周期;

      4.降低成本;

      5.试验设计延长产品寿命。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做试验,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在工农业生产中希望通过试验达到高质、优产、低消耗,特别是新产品试验,未知的东西很多,要通过试验来摸索工艺条件或配方。如何做试验,其中大有学问。试验设计得好,会事半功倍,反之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如果要最有效地进行科学试验,必须用科学方法来设计。所谓试验的统计设计,就是设计试验的过程,使得收集的数据适合于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有效的和客观的结论。如果想从数据作出有意义的结论,用统计方法作试验设计是必要的。当问题涉及到受试验误差影响的数据时,只有统计方法才是客观的分析方法。这样一来,任一试验问题就存在两个方面:试验的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这两个课题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分析方法直接依赖于所用的设计。

      基本原理

      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理是重复,随机化以及区组化。

      所谓重复,意思是基本试验的重复进行。重复有两条重要的性质。第一,允许试验者得到试验误差的一个估计量。这个误差的估计量成为确定数据的观察差是否是统计上的试验差的基本度量单位。第二,如果样本均值用作为试验中一个因素的效应的估计量,则重复允许试验者求得这一效应的更为精确的估计量。如s2是数据的方差,而有n次重复,则样本均值的方差是s2/n。这一点的实际含义是,如果n=1,如果2个处理的y1=145,和y2=147,这时我们可能不能作出2个处理之间有没有差异的推断,也就是说,观察差147-145=2可能是试验误差的结果。但如果n合理的大,试验误差足够小,则当我们观察得y1随机化是试验设计使用统计方法的基石。

      所谓随机化,是指试验材料的分配和试验的各个试验进行的次序,都是随机地确定的。统计方法要求观察值(或误差)是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随机化通常能使这一假定有效。把试验进行适当的随机化亦有助于“均匀”可能出现的外来因素的效应。

      区组化是用来提高试验的精确度的一种方法。一个区组就是试验材料的一个部分,相比于试验材料全体它们本身的性质应该更为类似。区组化牵涉到在每个区组内部对感兴趣的试验条件进行比较。[2]

      方法

      常见的试验设计方法,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正交试验设计法,另一类是析因法。

      第一类

      正交试验设计法

      ①定义

      正交试验设计法是研究与处理多因素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利用一种规格化的表格——正交表,挑选试验条件,安排试验计划和进行试验,并通过较少次数的试验,找出较好的生产条件,即最优或较优的试验方案。

      ②用途

      正交试验设计主要用于调查复杂系统(产品、过程)的某些特性或多个因素对系统(产品、过程)某些特性的影响,识别系统中更有影响的因素、其影响的大小,以及因素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以促进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或改进现有的产品(或系统)。

      ③表格形式

      第二类

      析因法

      ①定义析

      因法又称析因试验设计、析因试验等。它是研究变动着的两个或多个因素效应的有效方法。许多试验要求考察两个或多个变动因素的效应。例如,若干因素:对产品质量的效应;对某种机器的效应;对某种材料的性能的效应;对某一过程燃烧消耗的效应等等。将所研究的因素按全部因素的所有水*(位级)的一切组合逐次进行试验,称为析因试验,或称完全析因试验,简称析因法。

    [阅读全文]...

2022-03-17 23:31:07
  • 家庭物理小实验论文

  • 家庭
  • 家庭物理小实验论文

      在学*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物理小实验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家庭物理小实验指那些材料易得,简便易做,趣味性强,效果明显的物理实验,在农村学校与家庭更容易取材与开展。开展家庭物理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相应的增加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它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很大,能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学好物理的愿望,能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它还能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因此,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实验的功能,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

      关键词: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家庭小实验;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结合农村家庭特点,取材渠道广,家庭小实验简单易做,开展家庭小实验很有必要。从物理教学过程来看,在抓好课本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有关知识,通过布置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加强物理学*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小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家庭小实验也是传统课堂实验教学向课外的延伸。

      一、通过家庭小实验去验证教材中的重要原理或结论

      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原理或结论是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但是学生对其印象不深或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同学们通过家庭小实验再发现这些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如在学*“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后,让学生做一个易拉罐自动变扁的实验:取一空易拉罐,内装少量水,瓶底涂上酒精,将易拉罐中的水烧开,然后让它倒扣在装有冷水的盆中,你会听到“嘭”的一声,易拉罐好像被一只魔手压扁了。由此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大气压强的厉害。另外如不下落的乒乓球、研究自行车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等等,做好这些小实验能巩固知识,使学生充满信心,激发学*物理的欲望,促进目标教学的完成。

      二、通过家庭小实验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学*物理知识时,可能会对某些章节知识的认知发生困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这些知识没有感性认识,很难透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物理会缺乏兴趣和丧失信心。例如电学中“短路”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教学中我让每个学生用两手指将导线的两端紧压在一节电池的两端,时间为5秒钟,结果还未到时间,就有学生感到烫手而把手甩开了,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长时间会导致什么后果?尽管对电池造成了小小的“伤害”,也足以让学生对短路的危害有了亲身的体验,这是任何语言都起不到的效果。

      三、通过家庭小实验把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物理与社会、生产、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家庭小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例如,在学*到“生活中摩擦”后,布置学生研究“筷子的神力”。引导学生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满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提示: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这些小实验最突出的特征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摩擦,生活中处处有摩擦,物理知识真正在生活中找到落脚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以致用。

      四、通过家庭小实验进行研究性学*的探索

      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是学生创新的`一种途径。家庭小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巩固课堂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要拟好实验计划,突出家庭小实验的趣味性,充分挖掘家庭中的学*资源,突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对物理小实验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不断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能力。如在研究“带电的气球”时,引导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取材简单: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操作提示: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封口;

      2、用线绳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将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通过这一活动的研究,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摩擦起电现象的存在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五、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指导

      初中生毕竟刚刚接受物理知识,且物理知识相对较抽象,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单靠实验也无法说明问题,所以教师对物理学*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这里强调的是引导作用,不应该是教师主动的传播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实验中只有教师细心地辅助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才不会只停留在表象。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对实验原理进行讲解,还要对实验所用材料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更好的选择实验材料,实验结束后记录下实验现象和实验需要观察的要点问题,并整理好实验器材。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小实验,让学生领会实验原理,然后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做实验,但是不能照抄照搬,要有所改进,这样可能实验效果会更好。同时,每次家庭小实验后,适时鼓励做得好的同学,特别是有进步的同学,还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实验过程和方法,拓展他们的思路,培养相互学*、相互竞争的学*氛围。

      通过多次实践,笔者体会到开发和利用好家庭物理小实验,让学生多利用家庭里的生活常见废弃物品,探究验证物理学科知识,能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很有实用性。同时符合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的:“物理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亦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海峰.《新课程改革与实践》[J].2011:169-169.

      [2]谭小明.浅谈初中物理家庭小实验的合理开展[J].科学咨询,2012,05:105.

    [阅读全文]...

2021-12-29 20:53:46
  • 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

  • 知识,教育
  • 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但是又有一些危险的学科。下面是不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1】

      (一) 烃

      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 水 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 油状液体 ,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 上升 ,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 ..

      解释: 生成卤代烃

      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

      (1) 两种或多种 沸点 相差较大且 互溶 的液体混合物,要进

      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 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

      石棉网、 蒸馏烧瓶 、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 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

      (3) 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爆沸

      (4) 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 支管口 (以测量蒸汽温度)

      (5) 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 下口进,上口出

      (6) 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

      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 反应原理:CH3CH2OH

      副反应:2CH3CH2OH

      C2H5OH + 6H2SO4(浓)CH2=CH2↑ + H2OCH3CH2OCH2CH3 + H2O 6SO2↑+ 2CO2↑+ 9H2O

      (3) 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 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 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6) 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 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

      (8) 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 不能,会爆炸

      (9) 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 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_、。

      (11) 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得到*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 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 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

      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1) (2) (3) (4) (5) (6)

      5、苯的溴代(选修5,P50)(性质)

      (1) 方程式:

      原料:溴应是_液溴_用液溴,(不能用溴水;不用加热)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但

      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 。

      现象:剧烈反应,三颈瓶中液体沸腾,红棕色气体充满三颈烧瓶。导管口有棕色油状液体滴下。锥形瓶中产生白雾。

      (2) 顺序:苯,溴,铁的顺序加药品

      (3)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 导气 、冷凝(以提高原料的

      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

      (4)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_HBr气体易溶于水,防止倒吸_(进行尾气吸收,以保护环

      境免受污染)。

      (5) 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

    [阅读全文]...

2022-04-23 02:14:23
  • 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题精选

  • 考试
  • 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题精选

      在现实的学*、工作中,我们经常跟试题打交道,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 D )

      A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

      C口罩 D 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 B )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A )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4.*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 B )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 C )

      A 生物安全柜、培养箱 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 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6.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 B )

      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 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 、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 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 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 B )

      A BSL- 1 B BSL-2 C BSL-3 D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 B )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 D )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 以上都是

      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B )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11.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 A)

      A 噪声 B 气流量

      C 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速

      12.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B )

      A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 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C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D 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13.干热灭菌效果监测应采用( B )作生物指示物

      A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 短小芽孢杆菌 D 粪链球菌

      14.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 (D)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 75%酒精浸泡 D紫外线照射

      15. 接收感染性物质标本应由 人进行? (B)

      A 1 B 2 C 3 D 4

      16.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A)

    [阅读全文]...

2022-02-07 11:53:29
当前热门
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 句子
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 语录
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 说说
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 名言
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 诗词
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 祝福
实验里面考过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