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关于带鱼典故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鱼典故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鱼典故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鱼典故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56) 说说(120) 名言(1) 诗词(8k+) 祝福(54) 心语(1)

  •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 历史
  •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一直讲究含蓄之美,古诗更是多用典故,隐喻,辛弃疾有时候甚至一首诗中多个典故,不清楚这些典故的来历,还真不好把握整首诗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

      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采薇

      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径

      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鸡黍

      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

      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楼兰

      指边境敌人。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双鲤

      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劳歌

      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红豆

      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献芹

      自谦说法。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阅读全文]...

2022-06-04 11:58:37
  •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集锦

  •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集锦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

      [话题引入]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的群山,那么,诗歌就是群山之峰。*是诗的泱泱大国,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唐诗、宋词、元曲、新诗,光彩夺目。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阅读鉴赏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一《语文》教材第29面)那么通过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学*与积淀,我们对诗歌又了解多少,理解多少呢?基于此,我专门拟一个话题让学生对诗歌的学*来一个加强。

      [话题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诗歌的传统。简单的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也称意象体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断肠人在天涯”等就是单个意象,人们常常又把这种意象看成是更大境界中的一个“部件”。它们不能离开整体,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比如“枯藤”一旦离开了《天净沙?秋思》,“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一个整体意象。

      请以你感兴趣的某个“意象”为写作切入点写一篇诗歌鉴赏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是第一步。那么,了解我国古诗词中的意象则是我们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下面我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对意象进行一下归类。

      A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

      松、菊、梅。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梧桐、萍、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雍陶《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欧阳修《渔家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

      B人或事意象

      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杜甫《夔州歌》:“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白居易《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捣练)”。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另外: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拦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佳作欣赏]

      文一:幸有美酒入诗来

      “五花马,千金裘”面前,李白宁愿“呼儿将出换美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后,孟浩然还不忘交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往往取酒还独倾”。是否真的“唯有饮者留其名”呢?诗人们对酒大多情有独钟,李白道“嗜酒见天真”,杜甫也自称“性豪业嗜酒”,自然地,酒在诗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落木有萧杀之感,红豆有相思之情,烽火紧系战争,说明月自然联想到故乡,而说到酒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了,且听:

      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短歌行》)

      欢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尽酒》)

      离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合时——欧阳修说:“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浣溪沙》)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阮籍说:“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咏怀》之三十四)

      乐时——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客至》)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人以酒写喜悦之情,纵酒时“一杯一杯复一杯”,“斗酒十千恣欢谑”,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我们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之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声,这样,诗人豪迈奔放的“喜欲狂”之情就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

      悲伤之情,诗人也寄托于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不仅喜怒哀乐与酒相通,风花雪月也与之关系密切。

      与风——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与花——李白说:“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饮酒》)

    [阅读全文]...

2022-05-26 16:04:29
  • 诗词与典故

  • 诗词与典故

      解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诗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诗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诗句: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阅读全文]...

2022-07-23 04:13:17
  • 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4、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1、送程六——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2、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3、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白居易

      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联绵日渐深。

      被老相催虽白首,与春无分未甘心。

      闲停茶碗从容语,醉把花枝取次吟。

      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

      4、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5、长安秋望——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阅读全文]...

2021-12-02 19:38:06
  • 诗名含有鱼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鱼字的诗词

  • 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

    苏轼〔宋代〕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摸鱼儿 花港观鱼

    陈霆〔明代〕

    甚朝来、斜风细雨,观鱼正有佳趣。绿蓑青笠寻常挂,谁道水乡难寄。

    堪画处。最好是、荻花乱点舟三四。鸥飞鹭起。更落网惊腥,呜榔畏响,潭有老蛟睡。

    红尘路,比与烟波名利。寻思总是难事。华亭唳鹤东门大,何似得鱼情味。

    君试觑。绕*湖、水云十里皆生计。红鳞买醉。世事不相关,柳阴欹枕,湖上晚峰翠。

    摸鱼儿 文鱼用张仲举韵

    王策〔清代〕

    小盆中、几头丹鲫,柳条阴覆青软。飞花瓣更轻盈坠,点破绿波新暖。

    云叶卷。绉一片晴漪,剪剪东风扇。锦娇红婉。向碧藻丝中,紫萍纹里,细绕石床浅。

    群游处,那羡水晶亭馆。浮波不动如懒。无端过燕梁间影,忽地惊沉各散。

    还怕见。是新月垂钩,斜下梧桐苑。画帘香晚。有素袖吴姬,扶阑点数,意态尽浓远。

    宪使张子鱼馈鱼

    李舜臣〔明代〕

    入门双鲤濯苍鳞,知是君分与故人。钓得云逢缄素遣,将来应比错刀新。

    初晴雪色融斜日,半吐花芳报早春。安得烟波还此去,正怜杯水叹吾频。

    *上赋得甘滩鲥鱼限鱼字 其一

    屈大均〔清代〕

    甘滩最好是鲥鱼,海目山前味不如。丝网肯教鳞片损,玉盘那得鲙香馀。

    多惭食饫先王母,敢恨尝新后老渔。四月金钱人竞掷,未应黄颊当园蔬。

    *上赋得甘滩鲥鱼限鱼字 其二

    屈大均〔清代〕

    滩下肥过滩上鱼,罨中泼剌诉流初。冰鳞触损烹无及,玉箸殷勤食有馀。

    三月乱随西水下,九江争向北山渔。嘉名更得三来好,为惜膏流作网疏。

    谢广文俞同年惠{上制下鱼}鱼

    虞俦〔宋代〕

    朝朝粗粝腐儒餐,清坐焚香篆印盘。早计何尝为温饱,倦游谁复念羁单。瓮头社酒欣方熟,篱下秋英渐可看。更寄拈鱼君有味,鼎烹曾覆晋之栾。

    摸鱼儿·宋嫂鱼

    杨葆光〔清代〕

    数官家、汴梁都丽,帝京风物堪想。谁家独出调羹手,入市竞夸无两。

    河共上。恰令节清明,泼刺随双桨。鼓鼙骤响。倏南渡苍茫,西湖清浅,云水一竿漾。

    狂游处,祗道湖山无恙。杯盘聊共清赏。莫嫌邱嫂炎凉惯,醋味也须摹仿。

    君试望。只五柳居前,正晒斜阳网。兴亡漫怅。且垂钓归来,酸丁*局,研脍快相饷。

    摸鱼儿 鱼头中有骨三角,取掷之时或竖立,人每借以占卜,十掷中能立者吉。

    俞樾〔清代〕

    问鱼头、是何参政。棱棱如许风骨。弯环一寸雕琼玖,却似半规新月。

    心鹘突。且取到尊前,暗当金钱掷。幽情密密。祝天末人归,垄头信到,出手便凝立。

    抛来疾。从一还教至十。玲珑冰箸轻夹。无端一落瓯臾止,妙在不扶而直。

    纤指释。想不久佳音,便向龙门出。无须去乞。好借作灵蓍,权充杯珓,鸡骨更休觅。

    病中食江鱼作自海寇乱此鱼不至者六年矣

    唐顺之〔明代〕

    腥风暂说静鲛潭,石首新尝到草庵。常味番令食指动,病身未觉水鲜甘。

    试和芹子心仍在,欲荐椿庭恨岂堪。莫谓有无关口腹,安危消息系江南。

    [阅读全文]...

2022-03-21 06:58:34
  • 关于鱼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大全最新整理

  • 1.《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宋朝

    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2.《古风其三十三·北溟有巨鱼》唐朝

    李白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凭凌随海运,烜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3.《枯鱼过河泣》唐朝

    李白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4.《观鱼潭》唐朝

    李白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5.《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唐朝

    李白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蹳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

    6.《洞庭鱼》唐朝

    李商隐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7.《又观打鱼》唐朝

    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8.《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

    9.《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宋朝

    苏轼

    题记:携白酒、鲈鱼等物,虽非珍馐美馔,然与好友醉饱高眠,而乐亦在其中矣。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

    10.《白小》唐朝

    杜甫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11.《观游鱼》唐朝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2.《钓鱼诗》唐朝

    李贺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阅读全文]...

2021-12-24 03:54:06
  • 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

  • 故人,欣赏,怀念
  • 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

      日子总过得很快,转眼就已是深秋,远方的亲人啊,是否在询问你的'归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 述剑》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佚名《采薇》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徐灿《菩萨蛮·秋闺》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史达祖《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莫辞频。——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阅读全文]...

2022-06-18 21:19:33
  • 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词

  • 故乡,思念,文学
  • 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词

      家乡,是我们第二个家,从古至今人们对家乡有着太多的.情感,各种思乡之情跃然纸上,流传千年令人感慨万千,下面是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词,欢迎品读。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4、《冬日山居思乡》

      唐·*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5、《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6、《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9、《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阅读全文]...

2022-07-03 11:25:22
  • 方进坏陂的诗词典故

  • 语文
  • 方进坏陂的诗词典故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进坏陂的诗词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典源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bei),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清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

      释义用法

      汉代翟方进(字子威)把鸿隙池水放掉,认为可以免除水患,但后来当地时常干旱,无水灌溉,当地人怨恨他,传唱童谣,说他毁坏了陂池,使人不能种水稻,只能吃豆饭芋羹,假托仙人预言,陂池还会恢复。后以此典指治理水利;或以“陂坏当复”等指事物反覆;或以“芋魁饭豆”等指粗粝的饭食。

      用典形式

      【双黄鹤】宋·辛弃疾:“如卧长

      虹陂十里,是谁言,听取双黄鹤。”

      【两黄鹄】宋·苏轼:“定须却致两黄鹄,新与上帝开濯龙。”

      【思两鹄】宋·苏轼:“饭豆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霓。”

      【复陂谣】宋·范成大:“安得能言两黄鹄,为君重唱复陂谣。”

      【羹芋魁】清·顾炎武:“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菜。”

      【*陂往复】清·归庄:“光武宣王终有望,*陂往复理难谕。”

      【芋魁饭豆】宋·苏轼:“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陂坏当复】宋·陆游:“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

      【两鹄告成坏】宋·苏轼:“江湖开塞古有数,两鹄飞来告成坏。”

      相关推荐:

      长城自坏诗词典故

      典源出处

      《宋书·檀道济传》:“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初,道济见收,脱帻(ze)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释义用法

      南朝宋将檀道济协助刘裕建立*有大功,后遭忌被杀。檀道济被捕时,把帽子摔在地上说:“竟然毁坏你家的万里长城!”后用此典指统治集团内部自相残杀或杀害功臣,也用以指守边将领。

      用典形式

      【长城坏】清·钱谦益:“何当大星陨,坐见长城坏。”

      【坏长城】清·邱迥:“沙漠何期归故主,权奸乃敢坏长城。”清·陈伦:“风波万里坏长城,三字翻称廷尉*。”

      【隳道济】清·朱彝尊:“长城隳道济,大勇丧成。”

      【万里长城】唐·杜牧:“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唐·白居易:“谁遣书生论兵事,万里长城元自弃。”

      【长城自坏】清·王峻:“长城自坏天难问,半壁偏安主厚颜。”清·黄鷟来:“长城自坏出不意,兜鍪误我何其愚。”

      【江左长城】元·潘纯:“江左长城真自坏,邺中明月竟谁歌?”

      【塞上长城】宋·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长城君自坏】清·王士禛:“太息长城君自坏,军中空卓曲端旗。”

      【自坏万里城】清·唐孙华:“石头袁粲真堪惜,自坏边关万里城。”

    [阅读全文]...

2022-01-20 21:52:20
  • 巨灵擘山的诗词典故

  • 巨灵擘山的诗词典故

      典源出处:《文选 ·张衡 〈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bixi),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薛综注:“华山,名也,巨灵,河神也,巨,大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bo) 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迹,于今尚在。”《遁甲开山图》 曰:“有巨灵胡者,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晋·郭缘生《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劈开其上,以足蹈其下,中分为两,以通河流。” 《*》 卷十三、《水经注 ·河水注》亦载。

      释义用法:巨灵是神话中的河神,他力大无比,曾因华山挡住黄河的去路,他手掰足蹬,将山分开为二,使河水从中顺流而过。后以此典形容山川险峻,似如神力所为,多指两山夹峙,河水从中穿流而下; 也用以形容力大无穷。

      用典形式

      【巨灵】 唐 ·陶翰:“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灵掌】 清 ·黄景仁:“离属群峰形,巨力擘灵掌。”

      【巨灵手】 清·黄景仁:“梁山博望二而一,导江忽劈巨灵手。”

      【运神斧】 清·吴廷桢:“更叱巨灵运神斧,削出坡陀似悬乳。”

      【灵胡掌】 清·钱谦益:“或如灵胡掌,襞裂地为坟。”

      【擘中流】 清·吴廷桢:“罔象横冲两崖束,巨灵直擘中流开。”

      【擘两山】 唐 ·李白:“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擘泰华】 宋·黄庭坚:“决事不迟疑,敏手擘泰华。”

      【巨灵运斧】 明 ·陈子龙:“巨灵运斧华山摧,黄河拔地龙门开。”清 ·宋琬:“帝遣五丁开神皋,巨灵运斧地维坼。”

      【巨灵擘山】 清·黄遵宪:“精卫终偿填海志,巨灵竟有擘山力。”

    [阅读全文]...

2022-03-26 14:27:59
当前热门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 句子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 语录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 说说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 名言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 诗词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 祝福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