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关于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61) 语录(113) 说说(34) 名言(57) 诗词(4k+) 祝福(7) 心语(28k+)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

  • 优秀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教学重点:

      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

      教学难点:

      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观照片 初始叶圣陶

      投影:叶老的老年时期的四副照片。

      交流:说说叶老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最初感受。)

      明确:慈善、和蔼可亲、*易*人、认真、一丝不苟……

      二、略读文 感知叶圣陶

      1、略读文本,尽量在五分钟内读完课文(本文2000字左右),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叶圣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略读、汇报。

      投影: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3、观察以上的关键句,寻找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明确: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精读文 景仰叶圣陶

      1、默读课文(3—5小节),如果读到哪里你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宽厚,你就在旁边做上标注,写下感想。

      2、赏读“言”中的宽厚。

      投影: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交流:这里共说几句话,表达了几个意思?其余的几句能否去掉?

      明确:“不必客气”这是对人的尊重,拉*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点出了改的原因,感受到一个老者的祥和。“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此句更是对对方的宽心,一切有我,你可以放心。这字字动听,句句含情,话语里透着温暖、谦虚和诚恳。

      3、赏读“行”中的宽厚。

      投影: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交流:叶老怎样送客?偶尔这样做吗?猜想他都这样送过谁?

      投影: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交流:“亲自”怎么理解?这亲自的背后包含着怎样的情怀?

      投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交流:一个老师关心自己的学生不是很正常吗?这里面有藏着怎样的一番爱心?

      资料补充:叶老的文x十年。

      4、请用“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 的程度。”的句式表达你对叶老谨严律己的理解。

      5、小结、这就是叶圣陶,做学问上对己严格要求,语言运用简洁明了,时时提醒我们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四、跳出文 深知叶圣陶

      1、 名字拾趣。

      投影: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交流:人如其名,在文化教育领域,叶圣陶像一名辛勤的制陶器的工匠,从事文化教育,陶冶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育化万物。

      2、小结: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们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常常想到他的美德。

      投影:“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3.学*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

    [阅读全文]...

2022-02-27 01:33:51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梳理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梳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梳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

      1、文学常识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3、重点词语

      颠沛流离(diān pèi)商酌(shāng zhuó)累赘(léi zhuì)朦胧(méng lóng)

      拖沓(tuō tà)妥帖(tuǒ tiē)譬如(pì rú)

      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商酌: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

      4、重点问题

      (1)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

      答:①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②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是除夕,我们有除夕放鞭炮的*俗。以乐景写哀情,用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我”极度悲哀的心情。

      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叶圣陶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全国人民的悲哀。

      一件件小事却蕴含着先生的种种美德,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的呢?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些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先生的种种高贵品质。越是*凡,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们学*。

      作者选用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作用。

      再读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说说这两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开头——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结尾——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首尾呼应,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主题归纳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记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7-17 13:43:07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经典名句

  • 经典
  •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经典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5、叶圣陶先生则不搀合,而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6、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7、这里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感觉,那是:至少是某些时候,或从某个角度看,德的力量会比力大,因为它可以使人自重,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

    8、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9、一种是执笔之前,刚才说过的,认为这样就不成其为文,下里巴人,不屑于。认识,属于一念之差,可是变却大不易,要慢慢学,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求速成办不到。

    10、另一种是执笔之后,我的经验,就说是下里巴人吧,写得简明自然,让下里巴人听着像话,不是容易,而是很难。

    11、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12、两个时代有距离,相通的可能究竟有多大呢?不过无论如何,悲观总是不可取的,要知难而不畏难,办法是长记于心,学。

    13、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

    14、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5、新文言,就其难于为绝大多数人轻易了解说,会比旧文言更糟,因为旧文言简短,新文言冗长,旧文言直说,新文言要多绕弯子。

    [阅读全文]...

2022-07-23 22:57:15
  • 叶圣陶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2、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3、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4、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5、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6、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7、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8、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9、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10、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11、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1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13、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15、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16、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17、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19、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20、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2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22、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23、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24、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5、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26、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教育

      27、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28、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29、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30、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31、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32、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33、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的一串过程。

      34、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35、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36、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37、教*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38、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9、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40、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1-22 04:58:54
  •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说过的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1、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2、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3、无论哪一种潜质,要到达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潜质。

    4、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6、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7、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9、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10、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1、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1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1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4、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15、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16、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都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使用语言文字的好*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

    17、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

    18、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9、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2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2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2、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23、凡为教者必期于到达不须教类别:教育

    24、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

    2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26、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27、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因此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28、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29、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下丰富自我,充实自我的每一个机会。

    30、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31、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32、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33、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4、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潜质。

    35、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36、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务必具有的一种生活潜质。

    37、培育潜质的事务必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务必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38、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要先做到。

    39、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构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40、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

    [阅读全文]...

2022-06-12 01:44:57
  • 叶圣陶教育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名句

  • 名言,教育
  • 1、儿童时期如不经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可宝贵的锁钥。

    2、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3、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4、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5、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6、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7、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8、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1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11、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2、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13、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14、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5、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16、凡是带点儿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样:自己做不到的,别教人家做;自己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己做出榜样来。

    17、优良的文风应具备“三性”要求,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其中准确性是基础和前提。

    18、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

    19、知识不能凭空得到,*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语文课本。

    20、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21、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22、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23、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24、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25、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26、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学生精读效果的考问方法。

    27、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

    28、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

    2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30、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31、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32、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33、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34、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35、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36、所谓学*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37、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38、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39、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0、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要想想学生将来怎样一辈子做人,想想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品德。

    41、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42、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43、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44、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活动的使用频率,得到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45、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46、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47、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48、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49、语文老师要加强进修,边教边学,以身作则,自觉觉人。最要紧的是自己能读能作,不至于读而不懂,作而不通。

    50、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的一串过程。

    51、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阅读全文]...

2022-03-03 10:49:47
  • 关于叶圣陶的对联集锦

  • 对联,写作
  • 关于叶圣陶的对联集锦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对联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你知道对联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叶圣陶的对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叶圣陶(1894-1988),又名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二十年代与茅盾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出文学“为人生”的主张。抗战时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后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教育部副部长、*作协顾问、*文史研究馆馆长、*民主促进会中央*等职。著作甚丰,也留下了不少联语。

      叶圣陶的对联

      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题长沙天心阁

      得句疑人有;

      看书不厌忘。

      ——集句对俞*伯

      得失塞翁马;

      襟怀孺子牛。

      ——赠友

      精心参妙绪;

      刻意谱新声。

      ——赠某作曲家

      雁山灵秀所钟;

      烈士精神不朽。

      ——题浙江雁荡山烈士公墓安息亭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题某抗战家属春联

      情超哀乐三杯足;

      心有阴晴万象殊。

      ——赠王伯祥

      观钓颇逾垂钓趣;

      种花何问看花谁。

      ——自题

      花好月圆,心清人寿;

      酒甘茶熟,曲雅香温。

      ——赠郑滨之夫仉君

      信步园林,以诗酒自适;

      小遗风范,而丘壑独存。

      ——集朱古徽词句赠谢国桢

      一别判人天,永忆皆为三楚旅;

      万方犹困厄,应悲不见九州同。

      ——挽吴梅

      治许唯段桂严王是宗,由绚烂归*淡;

      说易在阴阳爻象之外,化腐朽为神奇。

      ——代*语文学会挽胡朴安

      生命何足重,妻子何足恋,刀锯何足畏,所争者真民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渭大丈夫。

      ——叶圣陶、郭绍虞等挽李公朴、闻一多

      附

      识才育才,慧眼匠心,文苑卿云颂伯乐;

      撰稿编稿,披肝沥胆,书林泪雨哭宗工。

      ——马萧萧挽叶圣陶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1894年10月28日诞生于江苏苏州一清贫的市民家庭,1988年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原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笔名有叶匋、允倩、斯提、郢、郢生等。1911年中学毕业,因家庭生活困窘无力升学,1912年至1923年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任教,对教育界状况和知识分子情态了解甚深,为此后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青少年时期即酷爱文艺,曾为诗社“放社”盟主。1911年开始发表诗歌及文言小说等。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其创作一发不可收。1921年参予发起新文学第一个社团“文学研究会”,作品数量之多、体裁之广、知识分子形象刻划之真切,颇为新文学文坛所瞩目。小说《隔膜》、 《火灾》、《线下》、《城中》诸集,在关注妇女命运、憧憬人生的“美”与“爱”、思考知识分子道路的同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卑琐的人生。” (茅盾语),成为新文学作品中放射异彩的独特篇章。同期,开创了现代童话创作这一新型文学体裁,童话集《稻草人》和此后出版的《古代英雄的石像》,文字优美、清新,想象丰富、诗意盎然,寓善恶、美丑的评判于浅易的故事之中,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散文合集《剑鞘》、新诗合集《雪朝》中的作者诸篇,笔致诚朴、淡雅、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作家的人生评价和创作才华。

      1922年与朱自清等创办新文学第一个诗刊——《诗月刊》。

    [阅读全文]...

2022-07-26 08:26:29
  •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 思想,教育,历史
  •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叶圣陶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这位老先生循循善诱,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众不同。叶圣陶长期从事语言文学探究,充沛的经验让他精通擅长教师的教学工作。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究竟有哪些呢?

      叶圣陶的在写作教育中有一条心法,是一切灵感源于生活积累。他十分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儿时曾随做账房先生的父亲走街串巷为地主收费。每次出门他都细细观察,收费的`对象,生活状况等等。小小年纪就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了然于胸,这位以后的写作铺*了道路。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还有条叫多练多读。叶圣陶酷爱读书,他坚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从小父亲就将他送入私塾,他就此饱读诗书:六岁就能识别三千字,《三字经》、《千字文》都能了然于心。积累多了,自然得练*。叶圣陶认为读书和写作是人的自然行为,既然如此就应该把它们养成*惯。

      叶圣陶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坚持的是自由原则。妻子叶至善对儿子管教十分严格,恰逢儿子处于叛逆期很多事不听从管教。叶圣陶就说,只要儿子不做违反原则的事,想怎么发展就顺着即可。可见叶圣陶不像他父亲那样,用家庭暴力处理儿子的学*问题。

      叶圣陶教育思想除了提倡孩子在学*上要注重生活积累,多练多读;作为老师还要注意释放耐心和信心、坚守自由与引导并施的原则。在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上,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可谓功不可没。

      叶圣陶的人物简介

      叶圣陶简介如下:他是**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出生于*历史上最黑暗动乱的年代1894。当正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战败之时,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卷封闭的*,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新*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的生*情况

      叶圣陶是**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还从事文学创作,也是一名文学家。由于出生*代,叶圣陶的情况至今记载详细。他出生于*历史上最为黑暗动乱的19世纪90年代。前有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有八国联军侵华。然而,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叶圣陶的并不富裕,可谓贫苦,但他勤奋好学。凭借对知识的急切渴望,在中学毕业之后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笔名圣陶也是在那个时候一举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1914年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卷封闭落后的*,知识青年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的魅力,转而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很快就写出了《春宴琐谭》。1921年,叶圣陶重操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他的文学创作事业从此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叶圣陶还很爱国,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撼动全国,他当即联合一大批文化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

      当新*翻开篇章后,叶圣陶的活动情况更多了。他执着于教育发展事业,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与此同时,他曾出任出版总署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为新*文学事业也立下汗马功劳。他晚年活跃于社会各界,为新*的建设添砖加瓦。1988年圣陶先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叶圣陶的情况。

    [阅读全文]...

2022-04-18 12:48:19
  • 叶圣陶的名言警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①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②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③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④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叶的名言1、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道。

    2、文当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3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4、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5、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6、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7、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8、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9、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10、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1、学*从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 2、学*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 泰 3、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

    —— 苏霍姆林斯基 4、学*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

    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 爱因斯坦5、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的组织。

    —— 彼得·圣吉6、学*,学*,再学*

    学,然后知不足。

    —— 列宁

    1、积土成山,兴焉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

    ——荀子2、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

    ——邓拓3、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4、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爱因斯坦5、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

    ——戴吉伯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7、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8、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鲁迅10、人的影响时刻短而弱小,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11、韬略终须建新国,发奋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12、没有经历,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

    ——培根13、“尘俗有时刻是金钱”这句话,所以盗取别人时刻的小偷,当然该加以处分,即使是那些兴奋的好人,仍是该如忌讳疾病地逃避他们。

    ——卡耐基

    1、行万里路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学海无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全文]...

2022-01-21 06:42:21
2022-01-16 06:18:33
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 句子
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 语录
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 说说
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 名言
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 诗词
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 祝福
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