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墨兰的古诗图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墨兰的古诗图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墨兰的古诗图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墨兰的古诗图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墨梅王冕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梅王冕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墨梅王冕古诗
版本一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字词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古诗
墨梅,元代诗人王冕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情操的追求和恪守。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字词解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此处的池是指王冕的洗砚池。
池头:池边。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清气:清香的气味,此指人品的纯净高洁。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那棵老梅树啊,开出的朵朵花儿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它不需要人们夸它的花色美不美,只希望撒下幽清的香气充满人间。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自守、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一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
墨萱图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墨萱图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冕
墨萱图
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译文及注释】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
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
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
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1、萱草花:*的母亲花,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2、北堂:"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赏析】
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今北京),泰不花荐以词馆职,不就。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朱元克婺州(路治今浙江金华),授以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别具风格,曾用胭脂作没骨梅,亦佳妙。又善写竹石。兼能刻印,以花乳石(青田石一类)作印材,相传由其创始。其诗多描写隐逸生活,也能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所著有《竹斋集》。
《墨萱图》原文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墨萱图》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9月1日~1359)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代表作……他对画做了很大的贡献。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生于1287年七月二十二日(9月1日),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儿时喜欢作诗,《墨梅图题诗》便是其中最的一篇:“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图》
《墨梅》是一首风格质朴的题画诗,作者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王冕是元末人,籍贯是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竹斋,有《竹斋集》。王冕出身贫寒,自幼好学,根据宋濂《王冕传》的记载,他曾经“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则默记……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之后有幸为大儒韩性所赏识,“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王冕好学,出于本心,对功名不甚看重,科举落第后“焚所为文”,绝意仕途,“着高檐帽,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击木剑,行歌会稽市……人或以为狂生”,开始了漫长的游历、归隐生活。
王冕有诸多别号,如煮石道者、闲散大夫、饭牛翁、会稽外史、会稽山农、江南野人、梅花屋主、梅叟等等,皆寄寓着他的品行追求,值得玩味。例如“饭牛翁”典出《庄子·让王》,用隐士颜阖“饭牛不仕”的故事,寄寓不慕爵禄、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又如“煮石”指制作印章,透露出王冕醉心书画、不拘俗务的自在超脱。至于“梅花屋主”“梅叟”,更与这首《墨梅》密不可分。王冕一生痴爱梅花,曾被好友刘基所戏谑,称其“一生只被梅花恼”。他痴爱梅花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王冕传》的记载,他带着妻子儿女归隐于九里山时,“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从创作来说,王冕对梅花的喜爱也显而易见,他留下《素梅》《红梅图》《题月下梅花》《梅花传》等等诸多与梅花密切相关的诗文画作传世,称赞梅花是“翩翩浊世之高士”,“清标雅韵,有古君子之风焉”。
梅花是贯穿于王冕各种创作的典型意象,这首《墨梅》是典型的题画诗,题在王冕《墨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左上方,是王冕完成画作后,为画题词时所作;诗本无题,现题名《墨梅》为*在整理题画诗时所加,在流传过程,又颇多异文。下面我们主要对《墨梅图》中的版本展开品读,并对一些流传较广的异文加以探讨。题画诗重在画境与诗境的交融映衬,请看:
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首句“吾家洗研池头树”,或又作“我家洗砚池边树”。“吾家”即“我家”,“研是“砚”的古字,“头”与“边”在此处含义相同,表示处所,如“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惶恐滩头说惶恐”(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一句虽然看似极为简单,却仍有争议,有人视为用典,有人则不以为然。前者认为,此处“吾家”指的是“王家”,“王家”而有“洗砚”,自然让人联想到大书法家王羲之。据说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常常因为洗笔而“创造”出许多“墨池”。一方面,王冕与王羲之同姓,不免对他有着天然的追慕亲*之感。另一方面,二人的人生轨迹也有相似之处。王羲之也是一生追求隐逸,徜徉山水,把毕生精力倾注于书法艺术,博采众长,锐意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为同样精通书画的王冕所服膺。因此,诗中的“吾家”既指诗人自己,亦暗指王羲之。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此处“吾家”就是最*常的意义,就是指“王冕家”。
那么,什么是吾家呢?在古人诗作中,*亲属是“吾家”,左思《娇女诗》曰“吾家有娇女”。隔了十几代仍是“吾家”,杜甫《回棹》:“吾家碑(指杜预碑)不昧,王氏井依然。”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友人,也可以是“吾家”,施肩吾《赠施仙姑》曰:“缥缈吾家一女仙,冰容虽小不知年。”“吾家”甚至可以用于以下称上,唐代郑愿有《守岁》一诗:“吾家贵主*开”。可见,“吾家”的使用情境非常泛化,上面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我们不必过多纠结“吾家”的实指和“池边树”的具体所属,而是要在“吾家”的用法中,看到古人的情感共性——在这里,“吾家”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喜爱亲*之感。其实,不妨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的用词*惯,不管话语具体内容是什么,哪怕是抱怨,只要“我家”这个词一出,就透着一股子亲昵喜爱。总之,首句既写出了梅花的位置,长在洗砚池边,也巧妙地定下了全诗歌咏、赞美梅花的情感基调。
次句“个个花开淡墨痕”,又作“朵朵花开淡墨痕”。诗句中叠用的个个,强调了每一朵梅花都颜色淡雅,只有浅浅的墨痕,同时又暗示出梅花各自绽放,与墨梅图的构图是一致的。在解读这句诗时,也许是因为王冕爱梅的形象太过突出,有的人把这首诗来自《墨梅图》的事实忘到一边,将其误读为一般的咏物诗,把诗想得太实。于是开始困惑“花怎么会有淡墨痕呢”?进而有了“洗砚池的池水染就了池边树的独特颜色”等等解释。其实,题画诗的歌咏对象既可能是画中物,也可能是画中物在现实中的本体,更有可能是二者的结合。王冕将墨梅的外形特征和梅的精神特质融合在了一起。一方面,墨梅自然是淡墨之色,另一方面,淡淡墨色也体现出高洁淡雅的气质,与梅花淡泊闲雅的文化内涵相统一。
最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直抒胸臆,大胆赞美墨梅。这句诗很像是在代墨梅发言,替墨梅道出它的内心独白。“好颜色”和“淡墨痕”相对而言,只有淡淡的墨色自然算不上“好颜色”。古人咏花,往往爱其淡雅而恶其浓艳,备受文人雅士推崇的偏偏不是绚丽张扬的鲜花,而是那朴素淡雅的梅兰莲菊。如韩愈将兰视为“君子之守”的典范,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周敦颐更把莲赞为“出淤泥而不染”,那墨梅对于自己不够娇艳、不够显眼的外形作何感想呢?墨梅不作感想!别人的夸奖评价与我何干,我只要坚守好自己的秉性就好了,我将会把梅花的清香之气布满天地之间——“只流清气满乾坤”,一个“满”字,又与上半段“个个花开淡墨痕”的“淡”对应,虽只是淡墨,可依旧能够“满乾坤”,这就更加传神写出了看似不起眼的墨梅之中,蕴含着怎样充盈醇厚的香气,暗示出墨梅坚实充沛的道德精神。
在这里,“只流清气满乾坤”也有一个异文——“只留清气满乾坤”。“留”与“流”哪个更好呢?我个人更倾向于“流”。“留”则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结果,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而“流”描绘的是一种动态,清气的流动散布是自然而然的;同时凸显了“本”——能够流满乾坤天地,不断地给周围的世界带来沁人心脾的清香,不正是由于墨梅自身香气的馥郁浓厚吗?王冕借用对墨梅的描写,表达出坚贞纯洁的人生追求,赞颂了那种不向世俗献媚的高洁品质。墨梅不求人夸,只愿为人间散播清香,我们为人处事也要高洁自守,立身天地之间,但求问心无愧。这种高洁品质与慷慨情怀令人感叹。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木兰诗》的古诗原文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的古诗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1、唧(jī)唧: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2、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3、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4、惟:只,另作“唯”。
5、何:什么。
6、忆:思念,惦记
7、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8、可汗(kèhá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0、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
11、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指代父从军)。市,买。鞍马:马匹和乘马用具。
12、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3、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4、辞:离开,辞行。
15、溅(jiān)溅:水流激射的声音。
16、旦:早晨。
17、暮:夜晚。黑山: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北史·蠕蠕传》:“车驾出东道,向黑山”。
18、但闻:只听见。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啾(jiū)啾:马叫的声音。公元429年,《北史·蠕蠕传》:“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19、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指战争。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20、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李善注:“金,谓刁斗也。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21、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
22、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3、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
24、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5、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26、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7、不用:不为,不做。尚书郎:官名,魏晋以后在尚书台(省)下分设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务的官通称尚书郎。
28、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骑速回故乡。
29、郭:外城。扶:扶持。将:助词,不译。以上二句是说父母互相搀扶着到城外来迎接木兰。
30、姊(zǐ):姐姐。
31、理:梳理。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2、霍(huò)霍: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一说,刀光闪动疾速貌。
33、著(zhuó):通假字,通“着”,穿。
赞美蟹爪兰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蟹爪兰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首)
短掌新葱翠玉裁,顽童培养苦心栽。
百媚娇艳迎双旦,不失挺拔适时开。
层叠绿红脱俗秀,偏袒一支飞天外。
蓓蕾令箭唤新朋,丛蕊香氛画中来。
(第二首)
本是青茎恍若弓,仙家蟹爪绽殷红;
茂林常育柔情草,绝壁时生傲骨松。
几许幽香弥野径,一身戎备护夭容;
浑如三尺狼牙棒,莫不钟灵造化功。
(第三首)
满院秋风落桂子,几番行咏恐郊寒。
篱边漙露岂唯菊,砚尾飞红亦有兰。
娇启樱唇偏向日,轻抬蟹爪浅勾坛。
绿云水袖搔人意,一袭绯衫照夜阑。
(第四首)
乾坤独韵扁节茎,蟹爪兰开好运行。
簇簇繁英芳瓣卷,尖尖娇蕾玉端生,
含烟夜露凝鲜绿,染雪朝霞映润红。
锦上添花多喜气,寒冬春意数伊浓。
(第五首)
螯肢蟹爪倍精神,聚绿凝红碧玉身。
倩影玲珑悬宝磬,娇姿窈窕倒金樽。
幽魂解慰幽邻隽,雅韵谙谐雅士亲。
岁暮情钟人主愿,芳心怒绽报新春。
(第六首)
锦上添花情可叹,雪中送炭梦多回。
绛葩翠叶香霏集,玉蕊琼枝绮丽开。
蟹爪足球尊国宝,单枝繁殖续良材。
年年岁晚繁英绽,接福迎春继往来。
(第七首)
低吟浅唱共依栏,志在霜天不畏寒。
盈把东篱罢残菊,移怀南圃咏幽兰。
二三横爪蕊朝日,四五飞红萼背坛。
澹雅风流花解语,东君作意到春阑。
(第八首)
仙姬俯探向凡尘,识得人间已*春。
展就柔姿倾百态,畅开肺腑醉千宾。
九天纵落绸绫艳,万般张狂意气新。
只为羞名需脱俗,无肠公子化嫔身。
(第九首)
扁*茎干卵形端,绿叶肩生鸾节攒。
春发芽尖张碧伞,秋萌蓓蕾孕红兰。
青莲凋谢凝冰雪,蟹爪欣开耀鳳冠。
难耐炎炎眠夏热,却怜瑟瑟艳冬寒。
(第十首)
一座青峰蟹爪兰,三春舞练彩云端。
层层嫩茎层层酷,节节新花节节欢。
玉笋千支奇大理,宫灯万盏妙长安。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
⑴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⑵凉月:新月。⑶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⑷三日:三天。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创作背景
戴叔伦于公元780年公元780年(公元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东阳附*,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大约是在这一期间所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描写兰花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兰花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兰 唐 无名氏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白 《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苏 辙 《幽兰花》
李径桃蹊次第开,浓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兰》
幽兰奕奕吐奇芳,风度深大泛远香。
大似*古君子,闭门高誉不能藏。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咏兰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6、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1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7、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19、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20、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21、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2、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3、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24、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5、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墨兰清秀的古诗
关于墨兰的古诗图片
赞墨兰诗句
描写墨兰花的古诗
含有墨兰的古诗词
写水墨兰花的古诗
描写墨兰的诗句
梅兰竹菊墨画的古诗
描写墨兰的句子
墨的古诗
墨泉的古诗
有羽墨的古诗
有墨戏的古诗
墨竹墨体诗的古诗
池与墨的古诗
墨悔的古诗
写墨的古诗
墨寒的古诗
墨与歌的古诗
弄墨的古诗
形容墨和墨的古诗
砚墨的古诗
彩墨的古诗
墨红的古诗
墨白的古诗
墨梅的古墨梅古诗
墨池的古诗
墨阳的古诗
带馨墨的古诗
墨有关的古诗
那些充满乐观力量的古诗
大海石头的古诗词
有的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古诗
众多选择中选择了一个的古诗
感谢各位支持的古诗
描写江南的山的古诗
改成歌的古诗古文
大家的智慧古诗词
形容邪不胜正的古诗
描写水金莲的古诗词
唐咏古诗的特征
微笑刘禹锡拼音的古诗
何时回到你身边的古诗
寅虎年的七字古诗
分手的古诗感人至深
包含一的古诗大全
描写雨中狼尾草的古诗
有没有带拼音的蚕妇古诗
题临安邸这篇古诗的主旨
简短有深意的古诗五字
百花残的古诗是哪一个
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叶的古诗
关于捻子果的古诗
数九歌的古诗绘画
月黑夜风高古诗带拼音的
我爱你我愿意的古诗词
抄古诗的男孩阅读理解及答案
关于中秋节的两首简单古诗
表示寄托情怀的古诗
意难*不得志的古诗
用小篆书写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