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慎行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慎行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慎行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慎行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查慎行《雨过桐庐》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查慎行《晓过鸳湖》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江流不能敌,抵北乃东走。——查慎行《石钟山》
悬崖峙西湾,水势扫如帚。——查慎行《石钟山》
蜂窠挂篙眼,鸟卵破瓮缶。——查慎行《石钟山》
忽然风喧豗,声作蒲牢吼。——查慎行《石钟山》
茫茫宇宙间,孰是真不朽。——查慎行《石钟山》
过隙光阴随梦去,就衰筋骨向阳舒。——查慎行《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六》
腷膊声中好送寒,偶然为客设棋盘。——查慎行《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六》
后来或者居人上,先处无如占地宽。——查慎行《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六》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吠犬鸣鸡村远*,乳鹅新鸭岸东西。——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犹与湖南风土*,春深无处不耕犁。——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明朝制科号得士,吾乡前辈尤绝伦。——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于公王公后先出,往往艰大投其身。——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正德己卯夏六月,逆濠犯顺江湖滨。——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军门戎首已面缚,天子靺鞈方南巡。——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石头城南献馘罢,待命行及明年春。——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周公东征尚跋疐,形迹讵可拘忠纯。——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初心只期济国事,岂必画像图麒麟。——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兹山勒铭盖有故,深刻岁月题庚辰。——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读书台傍一片石,百四十字磨崖新。——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煌煌勋业本德性,出遇世会开经纶。——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质诸百世可无惑,似此理学宁非真?——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手磨碑碣发长啸,白日皎皎悬秋旻。——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风收云散波乍*,倒转青天作湖底。——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黄昏到岸天色变,彻夜震撼号惊湍。——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明谒海神,云气解駮光斑斓。——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巡檐绕廊看古碣,手剔碧藓青苔斑。——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不知榑桑出地几千丈,顿觉万象晃朗穷豪端。——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骊龙吐珠蛟喷涎,阳乌击水鳌移山。——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祝融分位当炎躔,紫霞红浪上下两摩荡,中有万点风樯竿。——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自从计臣握算变新法,盐筴纤悉多归官。——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问神受封今几代,蒿目岂不知时艰?——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但使方隅获沾山海利,神亦坐享血食无惭颜。——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主恩不以优徘畜,士气原于教养培。——查慎行《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二》
身作红云长傍日,心如白雪渐成灰。——查慎行《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二》
依稀一觉游仙梦,初自蓬山绝顶回。——查慎行《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二》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查慎行《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谁敢说雄才?——查慎行《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查慎行《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于慎行《赐鲜鲥鱼》
尧厨未进银刀鲙,汉阙先分玉露盘。——于慎行《赐鲜鲥鱼》
赐比群卿恩已重,颁随元老遇犹难。——于慎行《赐鲜鲥鱼》
迟回退食惭无补,仙馔年年领大官。——于慎行《赐鲜鲥鱼》
笔端成大造,海鸟若相忘。——于慎行《应制题画四首·笔端成大造》
暮雨汀莎湿,春风岸芷香。——于慎行《应制题画四首·笔端成大造》
柳边迷落絮,云里带飞霜。——于慎行《应制题画四首·笔端成大造》
冰丝欲断鲛人缕,琼液疑含阆苑霜。——于慎行《赐鲜藕》
韶华自合留天府,御气谁期洽*臣。——于慎行《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
彩胜仍分仙禁缕,云屏况借汉*。——于慎行《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
却怜寂寞扬雄宅,门巷恩光接紫宸。——于慎行《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
临轩五度擢英才,品第连朝直帝台。——于慎行《丙戌廷试读卷赐宴文华西室遣内监出陪例也》
香案前头文字进,殿门西畔俎筵开。——于慎行《丙戌廷试读卷赐宴文华西室遣内监出陪例也》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于慎行《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垂柳池边见海棠》
娉婷可奈移灯看,何处春愁不断肠。——于慎行《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垂柳池边见海棠》
楼雪初融丹禁晓,葭灰微动玉衡春。——于慎行《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六首·圣后乘乾奉帝禋》
虚惭珥笔亲文物,实有《甘泉赋》未陈。——于慎行《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六首·圣后乘乾奉帝禋》
十里行歌路欲迷,石桥曲径过龙溪。——于慎行《夏日过二兄石淙别业同游洪范东流用韵四首·十里行歌路欲迷》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属*阴)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后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诏为詹事未上任,后朝中推出7位阁臣,首为于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归家,后卧病不起,起草遗疏,请皇帝“亲大臣,禄遗逸,补言官”。数日病死,年62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慎行著有《谷山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
舟夜书所见_查慎行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原文
舟夜书所见
清代: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舟夜书所见清朝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舟夜书所见》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格言联璧·接物类》
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说苑·敬慎》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篇》
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慎厥身,修思永。——《尚书·虞书·皋陶谟》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列子·说符》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论·慎行论》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文王世子》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礼记·儒行》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尉缭子·十二陵》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格言联璧·学问类》
杜渐防萌,慎之在始。——《晋书·列传·第六十八章》
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士》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氏春秋·论·慎行论》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慎子·逸文》
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说苑·谈丛》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章》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韩非子·初见秦》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杜荀鹤《泾溪》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足相容也。——《慎子·逸文》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金刚则折,革刚则裂——《说苑·敬慎》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荀子·正名》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荀子·大略》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第七章》
罚慎其滥,惠戒其偏。罚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宋书·列传·卷七十三》
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荀子·臣道》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教子篇》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前丞相嗔!——杜甫《丽人行》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09章 尚贤(中)》
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公孙龙子·名实论》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作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春深无处不耕犁。
赏析:
查慎行的这首七言律诗,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寓意率真、自然流畅,无引经据典,读来倍感亲切;采取以景入诗,借景寓情的手法,对眼前所见景物信手拈来,无不称妙;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中有画,画里藏诗;中二联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感,更是令人拍案称奇!
题目“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湘东驿”的“黄花渡”下船后经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遵陆”,指沿着陆路,走陆路。“驿”,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和过往官员中途换马或歇宿的地方;“湘东驿”,即是湘东(今湘东区,距萍乡城约40里)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萍乡东部。现为芦溪县;从题目上来看,诗人开门见山地就把此次要写的范围锁定在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上的见闻。诗人为什么要锁定写这一路上的见闻?是什么引发了他如此高的兴致?具体要表达什么?他又要向世人与*传递着什么信息呢?这不由得使我对他这首诗后面的内容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
首联“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萍乡,当时称萍乡县(即现在的江西省萍乡市)。开头两句*白如话,衔接自然,因为从湘东到萍乡不是他要写的重点,所以就一笔带过,手法娴熟,真是叶落无痕,风过无声!此句大意是:“我从黄花渡登岸后直接就踏上了去芦溪的路程,过了萍乡之后,路面渐渐低*”。这里要说明的是,萍乡是在湘东与芦溪之间,地势略高于两地,萍乡的水的流向在我们当地叫“两边倒”,一边水往西经湘东流入湘江,另一边的水往东经芦溪流入赣江。正好是一东一西,故称“两边倒”。同一时代的萍乡知县胥绳武也有竹枝词为证:“东去江西写官板,西下湘东装倒划。中五十里船不到,满路桐油兼苎麻”,“中五十里船不到”,说的就是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没得船坐,只有步行。因此就有初白先生的“行过萍乡路渐低”和胥绳武的“中五十里船不到”就相互印证。
颌联“吠犬鸣鸡村远*,乳鹅新鸭岸东西”,这是诗人所见到的最富有生机的景状之一。他边走边听边看:“村子错落有致,时不时听到有鸡鸣狗叫声传入耳中,是那么的熟悉;河岸上绿草绒绒,看到的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河*悠闲觅食,又是如此的恬静”。这两句反映的是康熙年间人民历经战乱后②生活逐步稳定,社会经济日渐繁荣的实情。更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景画。
“吠犬鸣鸡”侧耳听,“乳鹅新鸭”细一看,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到一派祥和*静、清鲜的生活气息。后一句从新生命的勃勃生机中暗示着一个历经战乱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稳定的社会的来到,从“乳鹅新鸭”可以看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欣赏与赞美。作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又博览群书的查慎行来说,对于国家的现况他是知道的,人民生活刚刚稳定他也是了解的。一个“乳”字和“新”字就足已表达了他对战乱后的社会重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也才有了诗人面对这江南美好风光,借物寓情,赋诗吟唱的这份闲情逸致。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缫,煮茧抽丝,这里的丝缫比作春雨,说春雨下得象蚕丝那样银丝缕缕、绵绵不断。上联写的是动物,犬与鸡,鹅与鸭;此联写的是自然现象和植物。进一步展现江南水乡的特点。“春雨密密细细而下,宛如缕缕银丝在你眼前飘动,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受。一场春雨过后,水田里的水也蓄满了,禾苗长势喜人,禾苗的高度几乎与水面*齐,青绿的秧苗齐整整地就好象是谁用剪刀修剪过一样,清亮悦目。”雨如丝缫,秧如刀剪,这两个比喻煞是贴切。原来是这里的优雅、迷人的景致引发了诗人的浓厚兴致,我不得不赞叹诗人对身边事物观察的细心程度,又心悦诚服的感叹诗人表达事物的精确到位。
“犹与湖南风土似,春深无处不耕犁”,湖南,紧临湘东,在萍乡的西部。萍乡与湖南均属楚地,风俗极为接*。全诗前三联都是写景,唯尾联才得出结论,指出此处的风俗*惯、气候与湖南*似。即使是现在,湖南人都还在称呼江西人为“老表”。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感:谷雨过后,处处桃红柳绿,犁铧翻土的农耕景象。牛在画中走,人在画里游,把江南水乡的农耕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诗中没说一个牛字,也没点一个人字,但读来就是牛耕在田、人声鼎沸热闹场景,好一幅如诗如梦的江南春耕图!果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来感同身受,过目难忘。叫人不得不赞叹初白先生的高超手法。
综观全诗,查慎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前两句写的是行程路线,诗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开门见山,点明了行程方向,不做任何粉饰。接着把一幅令人向往的江南春耕图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体现了他“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查为仁《莲坡诗话》)的艺术特色。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查慎行在这首诗里用的是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吠犬鸣鸡村远*,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两联堪称妙对。同时还传递着诗人的情感,他希望看到的而恰恰又正好被他看到的画面,为了表达这种激动的情感,诗人就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清朝初期诗人多学唐,查慎行崛起后,兼学唐宋,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有成就的作者。对诗坛影响极大。难怪赵翼在《瓯北诗话》里说:“梅村(吴伟业)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要其功力之深,则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
6行5字古诗大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三句两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虽无六字句,还请君来合。
有没有5行6个字的诗阿?
五行,每行有6个字的古诗几乎没有,其余每行有6个字的古诗有:王安石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深幽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题西太一宫壁》王安石水冷冷而北去,山靡靡以旁围。《宴客夜归》杨万里月在荔枝梢上,人行茉莉花闲。
1、正如真金要在烈火中识别一样,友谊必须在逆境里经受考验。——奥维德
2、最擅长应付对外面敌人的恐惧的是尽量交友;对于不克不及交为朋侪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们树怨;要是连这个也办不到,就要尽大概地避免和他们往来,为自己的长处疏远他们。——伊壁鸠
3、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交友之道也。——《胡氏家训》
4、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鲁迅
5、诚的友谊好象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6、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巴甫洛夫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汉·李陵〉 ●士为知已者死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唐·孟浩然)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宋·文天祥) ●知已肝胆相照(宋·文天祥)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冯梦龙) ●一人知已足*生(清·赵翼) ●壮心剖出酬知已 ●为朋友而死不难,难在找一个值得为之而死的朋友(英国) ●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欧洲) ●朋友是第二个自我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喜欢社会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基本原则(埃德蒙·伯克)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同志为友〈说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汉·王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晋·葛洪)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同道者相爱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虎豹欢 ●如果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朋友(蒙古族) ●观其外知其内,观其友知其人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至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美国) ●人要长交,帐要短结 ●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富兰克林) ●沙锅不打不漏,朋友不交不透 ●东西越新越好,友谊愈老愈好(土耳其) ●甘蔗从顶往下越吃越甜,友谊的时间越长越诚挚(*尔族) ●生死之交,其贵无比 ●朋友的深情,刀子砍不断(*尔族) ●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好(*尔族) ●情深恭敬少,知已笑谈多 ●活着记在心,死了记在骨 ●谁也不能击败那能够同经常责备他的人保持友谊(印度) ●朋友之间的意见,不要留到第二天(非洲) ●一个没有好朋友,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苏联) ●朋友的一拳,胜过敌人的一吻(非洲) ●敌人的笑脸能伤人,朋友的责难是友爱(苏联)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英国) ●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净纯粹(英国) ●用蜜来诱你的不是好朋友,忠言逼谏你的才是好朋友 ●对你严肃的面孔,那是一盏明灯(柯尔克孜族) ●友谊中的小争吵如在食物中加些胡椒粉一样好(匈牙利) ●拄棍要拄长的,找伴要找强的 ●交朋友必择胜已者(宋·何坦)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 ●向你的朋友学好,对着你的影子整装(蒙古族) ●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唐·司空曙)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杜甫)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宋·程颢) ●问学必有师,讲*必有友(宋·陆佃) ●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清·汤斌)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清·唐甄)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清·李惺) ●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清·魏源) ●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藏族) ●虚伪的朋友,遇事常点头哈腰 ●交上坏朋友,很难得到人们的敬重。
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
——孟郊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鲍溶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 ——李白 交友投分,切磨箴视。
——周兴嗣 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刘义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冯梦龙 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翟 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
——普卡利西尔 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约翰·雷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张汪玉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
——罗高 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卢梭 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科林斯 一个正直的人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一个坏人只要一天就认得出来。——索福克勒斯 亲戚是不可选择的,而朋友却可以。
——德·利勒 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的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 ——克雷洛夫 蔗味老弥甘,交情久更挚。
——袁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弘一法师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
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亚里士多德 要这样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为仇人,使你的仇人却成为朋友。
——毕达哥拉斯 最善于应付对外面敌人的恐惧的是尽量交友;对于不能交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们结怨;要是连这个也办不到,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和他们往来,为自己的利益疏远他们。——伊壁鸠 没能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巴尔扎克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亲戚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自己挑选的。
——马姆福尔德 李白:《赠友人三首》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李白:《陈情赠友人》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李白:《赠从弟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古诗山行的诗意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山行的诗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枚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柏周墀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译文: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约看见几户人家。我所以停车不走,是因为喜欢夕阳映照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小时候读着古诗词,对诗里描写的那些场景充满了好奇,那时总是在脑海里幻想,幻想那一个个奇幻的景色,总有有一天要亲眼目睹那些真实存在着的美景。
抽出闲暇时间
探访那些千年美景
跟着古诗词去旅行
看旅途风景
品读路上的人生
01
西 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西湖,是从小藏在心里的梦,是梦中的艳遇江南。
西湖之美,不分季节
它在不同的季节绽放着不同的美
永远令人那么期待
每次在西湖游玩,
都会忍不住感叹
不愧是人间天堂
安静,又能打动人心
漫步西湖
听风抚过湖面
时而伫立桥头
将美景尽收眼底
在这里
总是会不自觉的放慢脚步
大概是西湖的美让人忍不住停下
生怕辜负这美好的画面
山、水、树、塔、亭子
悠悠的融在一起
构成一幅五颜六色的画面
悄悄地成了画的一部分
晴天、雨天、雾天、雪天
就像不同的调味料
把西湖烹饪出各种不同的味道
置身西湖,我想,此时
任谁眼中也容不下其他杂物了
眼中尽是眼前的美好
02
洞庭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唐 刘禹锡
如今的洞庭已经长大,湖烟波浩瀚,气势恢宏,像是从儿时长成了大人已能独当一面。
洞庭湖是一个抒写温情的地方,这里有君山岛的爱情,神奇*泪的牵引,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的呼唤,还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寻觅。
来到这里,你必然会钟爱于洞庭湖的温情,蛰伏于那婉转悠扬的魅力。
03
泰 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唐 杜甫
泰山,五岳之首,置身于此感慨它的雄伟壮丽,它一年四季的风景都令众人惊艳。
站在临*山顶的地方,能俯瞰整座城,真不愧像诗中所说的一览众山小,身在最高中,还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真想让时间就此停住,让蓝天白云下的风景再多留一会儿,让我欣赏美景的时间,再久一点儿。
泰山的春
春天是泰山的童年,是泰山的青春季,是最值得一看的热烈芬芳的好时节。
春季的泰山风光异常美丽,万物复苏,明媚春光,阳光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泰山的夏
夏虫蝉鸣,夏花绽放,街角公园,美景洋溢,一场美好生活的光景拉开帷幕。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天的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歌大多以七言著称。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 :小路。
生 :产生, 生出。这里只漂浮着白云的地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伸向深秋的山中。在白云缭绕的山中隐约还看见几户人家。
一个“寒”字,点明这是深秋时节。
“远”:指山路绵长。
诗人描写的远景: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经霜的枫叶 / 被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 比……更红。
看到这样的枫叶,是不是觉得比
二月的鲜花(春花)还红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春花)还艳丽。
课后小练笔:
《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古诗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诗中描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秋景美过春景的感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慎行的诗句古诗
古诗查慎行的诗
谨言慎行的诗句
谨言慎行诗句
关于谨言慎行的诗句
谨慎行事的古诗
查慎行主要的古诗
查慎行写过的古诗
有关慎言慎行的句子
谨言慎行的句子
查慎行的诗古诗文网
夜书所见的古诗查慎行
谨言慎行的说说
关于慎言慎行的名言
谨言慎行的名言
关于谨言慎行的句子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的古诗
关于谨言慎行的古诗词
谨言慎行的古代名句
关于谨言慎行的名言
谨言慎行的前后语句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的朗诵
谨言慎行经典语录
慎独笃行的古诗
慎独的古诗句
慎独的诗句
慎独诗句
关于唯和慎的古诗句
克己慎独的古诗句
关于慎独的诗句
古诗不知现在的你
暗许芳心的古诗词
描写祖国的风景古诗词
励志豪放的古诗词
不是所有的古诗都是唱出来的
写一首8行8个字的古诗
草与鸟食的古诗
初春雨的古诗词
表现儿童嬉戏游玩的古诗
描写坐山观虎斗的古诗
古诗吟诵的诗
神奇的石头古诗
形容喜欢一个明星的古诗
关于退让的古诗名言名言
对朋友友善的古诗词
人生闲适的古诗词
讲女人的古诗
对诸葛亮评价的古诗
女生念的古诗
述职用的古诗词
含洪字的古诗
古诗中常见的组织细胞
心中抱负无法实现的古诗词
关于海拔的古诗文
简单的英文古诗小学
古诗形容温馨的家
明月生于何处的古诗
收集于海有关的古诗词
重头开始励志的古诗
反应心态的古诗词
含浩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