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关于跟农具相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跟农具相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跟农具相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跟农具相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83) 诗词(64) 祝福(1k+) 心语(54)

  • 农具农具的拼音是什么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古墓犁为田, 松柏摧为薪。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千顷绿畴*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古墓犁为田, 松柏摧为薪。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 芒种才过雪不霁, 伊犁河外草初肥。

    对之不觉忘疏懒, 废卷荷锄嫌日短。 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 五亩畦蔬地,秋来日荷锄。

    老子不辞冲急雨,小锄香带药畦泥。 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 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为人结白皙, 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 皆言夫婿殊。

    召*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 *来湖面亦收租!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

    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於。

    少日功名空自许, 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

    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 凭画作,倦游图。怎么样?还满意吧? 满意就选我啊。

    1、带农具古诗:李绅的《悯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原文

    ①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归园田居·其三

    [阅读全文]...

2022-01-01 15:29:31
  • 悯农古诗

  •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

      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

      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2022-03-20 16:35:19
  • 感念农具组诗

  • 感念农具组诗

      犁

      一弯耕犁

      静静地靠在一抹墙角

      满身的灰尘

      斑驳的锈迹

      诉说着岁月的久远

      儿子看见,对父亲说

      “没用了,把它烧了吧”

      父亲怒目而视

      “没有它,你咋能长这么大”

      仿佛那弯曲的身躯

      不是垂暮老矣

      只在积蓄前行的力量

      等待着,再一次

      于春雨之中

      和着壮牛前行的步伐

      吱嘎唱响

      破土翻田之歌

      播种下一粒粒希望

      儿子微微一笑

      摇着头向屋外走去

      屋外,耕田机在欢唱

      禾镰刀

      老屋的抽屉

      几把禾镰刀寂寞的拥在一起

      静看时光的点点侵蚀

      坐受尘埃的层层包裹

      密密麻麻如针尖排列的细齿

      已锈迹可见,没了往日的锋利

      曾浸染过无数汗水的木质手柄

      也松缩动摇,似要脱落

      我听不见它们的耳语

      闻不到它们的.哀怨

      只知道

      想当年

      也曾意气风发

      手起刀舞之处

      “嗖、嗖、嗖”

      “唰、唰、唰”

      一片片金黄倒下

      一阵阵脚踩的轰鸣响起

      一筐筐稻谷挑上肩头

      那情形

      似快意恩仇般淋漓

      若秋风扫落叶般干脆

      画面定格于

      湿漉漉的衣裳

      和丰收的笑脸上

      风车

      圆圆的大肚

    [阅读全文]...

2021-12-11 05:46:25
  • 古诗《悯农》及解释

  • 解释,文学
  • 古诗《悯农》及解释

      《悯农》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悯农》及解释,希望有所帮助!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等的现实的不满。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扩展资料: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阅读全文]...

2022-07-26 19:04:22
  • 悯农古诗赏析

  • 悯农古诗赏析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悯农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悯 农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 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 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 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 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等的现实的不满。

      赏析

      《悯农》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各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正文的反结果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续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众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了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锄禾》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是“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的补叙,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除了不民事的孩子,谁都应该知道的。但是,现实又是怎样呢?诗人没有明说,然而,读者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水陆罗八珍”的“人肉的筵宴”,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和那“船中养犬长食肉”的骄奢。可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趋势的同情。

      李绅当然不懂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理,但是,我们从几十年之后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均”的口号中,便不难看出这两首诗在客观上是触及到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阅读全文]...

2022-07-27 13:36:50
  • 李绅《悯农》古诗解释

  • 解释,文学
  • 李绅《悯农》古诗解释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绅《悯农》古诗解释,欢迎阅读与收藏。

      悯农

      李 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等的现实的不满。

      简介

      李绅(772846)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父李晤, 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共倡新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

      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阅读全文]...

2022-04-25 14:59:22
  • 描写农耕生活的古诗

  • 生活,文学
  • 描写农耕生活的古诗

      描写农村生活中的场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农耕生活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渭川田家【唐】作者: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东坡

      作者: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2、田舍

      作者: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3、答陆澧

      作者:张九龄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4、田园乐七首·其五

      作者: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5、初秋行圃

      作者: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6、陆浑山庄

      作者: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阅读全文]...

2022-06-15 03:46:59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 生活,农村,文学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维《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建《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张籍《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阅读全文]...

2022-01-21 16:57:06
  • 李白的古诗有哪些(最具代表的10首抒情古诗)

  • 李白,抒情
  •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难及的高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阅读全文]...

2022-03-18 03:01:04
  • 描写农耕生活的古诗

  • 生活
  •   描写农村生活中的场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阅读全文]...

2021-12-18 11:34:47
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 句子
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 语录
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 说说
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 名言
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 诗词
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 祝福
跟农具相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