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意义的小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教育意义的小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教育意义的小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教育意义的小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老年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老年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时代在发展。人的思维也要随之发展,只有不断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老年教育作用与意义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人口老龄化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在经历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水*、医疗状况得到大幅度提高,人类的健康状况得到保障,人类的*均寿命随之延长。*年来,以*为代表的发展*家的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人类的*均生活水*普遍得到提升,在很多发展*家也开始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因此,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总数几乎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0%左右,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当前我国老龄人口化正处于加速期,预期到20xx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4亿,而且高龄人口的比重也在急速增加。这种老龄化不断深化的社会现象给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尽可能充分利用老年人的力量、智慧,使老龄群体继续参与社会的各项建设,因此发展“老龄教育”产业就是一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措施。
党的*会议、全国第十五次老龄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及老龄服务业。通过发展老年教育产业,可以充分发挥老龄群体的积极性、让老龄人口与社会保持充分的接触,从而使整个老龄产业链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
1.老龄群体的总体特征
1.1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力下降
在社会没有进入信息化之前,是经验在告诉人们如何在社会中进行生存及怎样才能取得成功,而年龄大的人在社会中就有较多的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生存、生活的经验,这是为什么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总是受到敬重的原因之一。但是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这个时代的老年人积累了大半生的的生活经验已经不能与现代社会相融合,老年群体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有了诸多的不适应。如果像一个新生儿那样重新学*信息时代的应用工具(比如互联网、智能手机、数码设备告等),对老年人来说则存在着很多困难,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及精神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了衰老的现象,而且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身体健康指标方面,首先是各种感官能力变得虚弱,听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运动迟缓,反应迟钝,这些特征决定了老年群体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较,也导致了老年人不能像传统社会时期那样拥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因素使得老年群体的整体适应能力变差,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也随之降低。
1.2社会交往渠道变窄
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是人类融入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在与社会、他人交流沟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有存在感。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只有在与他人、社团等沟通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正确认识自己并继续提高。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人更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可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多数老人在退休后基本上都不再与原来的朋友有联系;此外,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比年轻时候,行动不变,重新建立新的朋友圈的机会也非常少,这样老年群体就逐渐与社会上的交往越来越少,使社会交往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社会交往渠道的变窄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如果社会上普遍出现这种现象就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1.3不能接受自己新的角色
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是从进入工作岗位开始的,但是当人进入老年、尤其是退休之后,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因为会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美国人特别忌讳谈论退休这个话题,希望自己永远不会退休,因为一旦退休,就由生产者的角色转变成了纯粹的消费者,这种角色转换会让很多人觉得自己成了社会的“负担”、“累赘”,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足够的心理调适能力去应付这种角色的转换,因此老年群体很容易走向封闭,选择逃避社会,孤独和绝望的心理使老年人不能轻易接受自已新的角色。
2.老年教育的作用
2.1提升老龄群体的生命质量
老年人、青年人或者壮年人的区分是从人的生理特征为标准的,但是根据终身教育的理理念,任何阶段的人生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人在任一瞬间都在争取“生存”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在争取生存的权利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在任何阶段人都要充实地活着,所以“现在”或者“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在传统*惯中,年轻人要向老年人学*各种生活经验,老年人是青年人的老师,但是现在这种概念已经被颠覆,因为老年人并不一定比青年人有更多的经验,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必须随时随地的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发展老年教育,其实是让老年人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让老年群体不会因为自己的知识过时而有被社会“抛下”的感觉。
从这个视角来说,不断地学*是老年人继续保持自已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是与年轻一代进行持续对话的必然条件。当老年人觉得自己仍然走在生活的前列,与当前的时代没有脱轨的时候,他们会有更高的生活热情,会发挥更多余热奉献于社会,通过参加老年教育,老龄群体不但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为社会做了更多的贡献。因此,发展老年教育是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2老年教育可以实现老年的个人追求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幼年时期起每个人就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处在青年时期时人们通过各种努力获得知识、拓宽社会渠道,到了中年时期仍然要不断地学*,因为中年时期又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同样到了老年时期,会有老年的梦想和追求,而要实现这种追求,只能持续不断地学*。比如说,老年人可能也想去旅游,但是当前开发了更简捷的旅游方式,通过上网可以加入各种“驴友”社团,不但丰富了旅游的质量,同时也节省了旅游的费用,这样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旅游。但是如果老年人如果不参加老年教育,就不会了解到最新的旅游方式,不知道网络上旅游团体的重要性,而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郁闷地生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只能束之高阁。因此,老年教育是帮助老年群体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有力武器,老年教育可以加深老龄群体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集体意识,扩大自己的生活圈,使自己在老年阶段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更能*静地对待死亡。
2.3老年教育可以提升老年人力资源的质量
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退休之后的老年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重新工作而做的准备,是老年人始终会追求自己“有用”状态的途径,无论是*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群体,对于自己的退休从来都不认为是自己工作的“停止”,而是要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加入社会当中去,用新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本质上来说是退休年龄的推迟。如果不继续参加老年教育,老年群体仅凭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能适应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工作的特点,必须在取得最新的工作资格或者技术资格后才能重新被用人单位接纳。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老年教育其实是在提升老年群体人力资源的质量,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挖掘,老年教育不但合理配置了社会中的老年人力资源,减轻了社会养老的负担,同时也使得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老年教育的意义
发展老年教育,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对社会的作用,扩大了社会中人力资源的宽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发展老年教育还是实现教育公*的重要步骤,因为在学*型的社会中,人人都有学*的资格,在学*机会面前人人*等,不但青少年有资格学*,老年群体同样有资格学*,因此老年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后,发展老年教育可以实现老年人的全面发展,老年教育让老年群体有机会进行更多的社会交往、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从而更紧密地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发挥自己的余热,使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更加充实完备的人生。
老年群体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地位决定了老年教育在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帮助老年人通过自身的学*以跟进时代。二是发挥老年人的潜能以助力社会发展。老年大学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核心基地,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老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割。因此,研究文化发展,就必须把老年文化发展囊括其中。
老年文化是存在于老年群体中并反映到社会上的特殊文化现象。这些特殊性,构建了老年教育的特殊内涵,提出了老年教育的特殊任务。
(一)老年人内生的学*需求需要老年教育来满足。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与此同时,他们的幸福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质量向注重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转变,把文化养老作为自己生活追求的目标已经成为老年人群的全球性话题。世界各地的许多老年人,无论他们的基础文化程度如何,无论他们曾经从事过何种工作,无论他们曾经取得过何种成就,他们都希望有机会去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怀抱几十年的梦想。通过学*,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服务社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新的自我。因此,老年大学成为他们的首选。在我国,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局面持续升温。这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充分表达,也是老年教育在文化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充分表达。
老年文化是老年教育必须研究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老年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对老年文化的认知程度决定着老年教育工作的方向、方法、路径和实效。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文化,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更受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制度的影响。但就老龄和教育这两个基本属性而言,全球老年教育又有一些共同的、根本性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就能从中找寻出国际老年教育界的共同语言,从而搭建起共享的.交流*台,凝聚发展老年教育的共同意志,彼此借鉴,互相学*, 适度融合,包容发展。
虽然老年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的基本属性都是教育,但由于老年教育同时带有老龄工作性质,从而生发了老年教育所固有的四点本质特征:老年教育的对象是老年人;老年教育的目的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老年教育的内涵是文化的学*和传播;老年教育的任务是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我们已经知道,国际对老年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是集中在老年大学教育上的。无论法国模式还是英国模式或者其他模式,也无论老年大学的规模是大还是小,其共同的本质属性是学校,是围绕老年人的需要来办学。走进学校学*的老年人都是自愿的,学*的课程及学*时间的长短都是自愿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老年群体文化现象的一个折射点,是研究老年文化的一个切入点,是探讨老年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一个基本点。实际上,在国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世界各个开办有老年大学的国家,相当大一部分老年人并没有到老年大学学*的愿望,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教条,有自己安度晚年的想法和做法。认识这一点,是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老年文化的表象和本质,更坚定更稳妥地开展和推进老年大学教育,用老年大学教育这个人类先进的终生教育行动来跟进时代进步,推动社会发展。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老年大学教育的共同课题。
前已述及,老年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了老年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享受学*的过程就是推进文化发展的过程。
走进老年大学学*的老年人把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享受。他们自费、自愿走进老年大学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并把这种学*当成丰富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把遂愿而学的过程视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学*需求,老年大学开设了几乎包罗万象的课程。《老年大学课程建设要略》(*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编,上海老年大学编写,熊仿杰主编。以下简称《要略》)涵盖了我国老年大学目前课程设置的15个大类,61个专业,298门课程。老年大学的中心工作是办学,《要略》凝练了我国30多年老年大学教育的经验,聚集了一代代老年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绘制了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的范本。必将对有效提升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的课程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学*需求 、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要略》中的许多课程在国外老年大学亦有开设,还有许多课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除此之外,各地老年大学也开设了许多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在一带一路与老年教育的研究中,如何把这些课程与国外老年大学交流、互鉴、学*、融合,进一步创新课程设置,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将是需要认真关注的课题。
2、追求奉献的过程就是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
世界各地的老年大学教育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老年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中,大部分本身就是老年人。他们中间有国家、省、市老年大学协会的各级领导,有省、市、区县老年大学的各级领导,有致力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在老年大学讲台上辛勤耕耘的教师,更有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学校管理一线的老同志。尤其是在我国,以这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老领导老专家为代表的老年教育工作者,已经成为老年大学教育的顶梁柱,发挥着举旗和引领的重大作用,是老年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
与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享受学*的目标追求不同,活跃在老年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老年人更加追求奉献。他们视老年教育工作为己任,自设目标,自加压力,勤奋工作,不断进取。他们的付出有利地推动了老年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也同时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生动体现了老年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全球视野审视老年大学教育,可以这样说,没有活跃在老年大学教育战线上的一批批精英老人,就没有老年大学教育今天的成就。而在全球老龄化的今天,没有老年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将会出现空白,出现缺陷,进而影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是老年教育对文化发展重要作用之所在。
3、回归社会的过程就是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在老年大学,老年学员除了满足自身的学*需求外,还有至少两个重要诉求。一个是结交新朋友,扩大交际圈。一个是回归社会,有所作为。这些诉求及由此带来的行动,都属于老年文化范畴。老年大学是提升老年人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台。在这里,老年学员不仅可以通过第一课堂学*掌握自己喜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可以通过其它多种渠道接触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重新认识和获得人生价值。
一是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二是游学和银发旅游活动。三是志愿者服务活动。四是国内外老年大学间的交流互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生活,愉悦心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因此,老年大学学员较之没有进过老年大学学*的普通老人相比,显示出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高的身心健康水*。他们在家庭,在社区,在邻里间,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形象,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身边人群,净化人文环境,带动文明进步,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老年人外在的生存压力需要老年教育来消弭。
世界各国的老年群体都面临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所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和压力,只有通过老年教育来解决,使老年人的权益包括继续学*的权利得以保护,老年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社会地位的压力。
从文化学视角审视,老年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次文化”,普遍受到明显的文化歧视。老年人由于衰老及对他人的依靠,在社会上被边缘化。在文化教育方面,突出表现为*和主流文化意识对老年文化的淡漠,形成对幼、少、青和**教育的重视甚至偏爱,而对老年弱势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中的“更弱势人群” 集体抛弃。他们被看成孱弱,固执,刻板甚至愚昧。老年文化的“优势部分”被忽略,负面形象被放大,从而导致社会对老年群体和老年文化的歧视和不公。表现在教育资源对于老年群体的不公*分配,教育资源过分向青年群体倾斜,而老年教育受到忽视。这种对老年教育的忽视,必将严重影响和阻碍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影响和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
当然,在我国,乃至在全球,一个有目共睹的现实是,大多数老年人还没有机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再学*。也恰恰是由于这个根本原因,就整体而言,老年群体依旧被视为弱势群体,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弱势”,甚至“文化歧视”。这种歧视甚至同时存在于老年群体内,表现在诸如老年大学准入等问题上。所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发展老年教育来解决的。
2、科技进步的压力。
生活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生活高度现代化的老年人,由于学*渠道的缺乏和学*能力的下降,接受现代教育的困难较大,知识更新速度慢,掌握程度差。这就不断扩大了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阶层成员的知识差距,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代沟。譬如,在数字浪潮面前,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在他们上学读书的时代未曾出现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因而较为缺乏信息素养。因而,在面对不断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时感觉不适应,无法应对,甚至逃避应对。许多老年人面对电子商务时,不会操作,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几*空白,不会对新媒体教育资源搜索和获取,等等。虽然有些老年人想去学*和掌握相关知识,但由于他们学*能力的弱化,加之没有适当的学*途径,使他们已远远跟不上知识时代前进的步伐,并加快被社会边缘化。这是每一个老年人必然面对的严峻事实。
老年教育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契机。老年大学通过开设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程,如电脑应用、手机网络技术应用,手机摄影等课程,使老年学员较快、较系统、较扎实地掌握了与日常学*和生活有关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他们在老年朋友之间的传授,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了这些技能,从而提高了他们跟进时代的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他们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由此可见,老年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作为大事抓紧抓好。
回访教育的意义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回访教育的意义,欢迎大家分享。
回访教育的意义
开展回访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最终目的是服从、服务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这个中心大局,保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阶段社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严格执纪,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给予相应惩处,而回访教育,是巩固和扩大案件查办效果的具体措施。如果说查处党员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是对党员领导干部采取的一种特殊挽救、教育措施,那么回访教育就是强化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回访教育,可以使回访教育对象进一步认清自己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影响性,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在表面看来,只是一个孤立的单纯性错误行为,如果放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之中,就起到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作用,从思想根源消除其认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无碍大局的错误意识,从而增强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回访教育,也使被惩处的党员领导干部认识到我们党惩治腐败行为的力度和决心,促使其尽快转变思想,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带领、带动身边的群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开展回访教育工作,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落实。每个回访教育对象的错误行为不同、所受的处分不同、工作环境不同、思想认识不同,因此所产生的思想问题也就不同,更有甚者会认为组织没有公正的对待自己,是有人在打击报复自己。开展回访教育工作就是要消除这些思想错误认识,帮助回访教育对象走出思想误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实际工作中,被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都是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影响力的人,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的领导能力、社会影响力更广更强,这些人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回访教育工作的地位就更为重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是落实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回访教育就是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回访教育,转变回访教育对象的`错误思想认识、增强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落实者,加快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同时,他们自身的带动作用,会影响到所领导的和身边的群众,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进而加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人民群众中的贯彻落实。
开展回访教育工作,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是为了维护党政纪的严肃性、权威性,是为了纯洁党员、干部队伍。通过严格执纪,惩处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是向人民群众表明我们的党惩治腐败行为的决心,让人民群众相信,我们的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有损于人民利益的行为在我们党内是没有藏身之处的,增强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领导威信和领导地位,进而拉*党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开展回访教育工作,使回访教育对象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真心实意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成为党同人民群众永不折断的连心桥。回访教育对象自身的积极转变,必然会带动工作作风的转变,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亲民、爱民,将党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既增强了党的威信,又增强了回访教育对象的威信,进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干群关系。
如何做好回访教育工作
“在被处分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不安和失落的状态,感觉在村委里、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整天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工作。”港北区*镇的一村主任黄某某曾因收受群众好处费被处分,正是纪委监委的回访,使他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把心思放回工作上。
港北区纪委监委在加强处分决定执行力度的同时,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聚焦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帮助受处分、被问责干部厘清“干多错多、干少错少、不干不错”的认识误区,卸下思想包袱,重整行装再出发。2019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共审结案件147件,应回访128件,已回访122件,回访率达95%。
提高重视,认真部署。
思想上高度重视回访教育工作,把回访教育当作纪律处理的后一半工作来抓,当作纪律处理的再教育来办。形成统一思想,不能处理了就不管不问,不能歧视犯错的同志,不能一处理就弃之不管,另眼相看,不能有走过场的思想。加强正面引导,思想重视,形成良好的回访氛围,将回访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统一安排部署,形成大气候,为回访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区纪检监察机关领导高度重视,召集8个乡镇(街道)纪委和区直有关部门纪检监察组作出专门安排部署,对回访教育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及时间安排等提出明确要求,认真研究工作实施方案,为开展好回访教育活动提供保证。
形成机制,确保落实。
该区纪委监委根据自治区纪委监委《对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进行回访教育的实施办法》的征求意见,对辖区内的回访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职责权限,规范回访工作程序和方式,使回访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健全督查机制,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组织对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开展回访教育活动的检查指导,保证回访教育活动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
量身定制,灵活回访。
结合实际和受处分人的特点,不拘泥于一种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回访。坚持面上回访与重点回访相结合,对受处分人员先进行面上回访,对情绪低落,错误认识不够充分的进行重点回访,提高回访质量。结合受处分人的不同心态,对错误认识深刻的,认识不到位的,悲观失望的,对处分满不在乎的,有消极抵触情绪的,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回访,做到了有的放矢。深入受处分人单位或直接找受处分人本人,详细了解受处分人的精神状态、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认真听取受处分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和改正错误的情况以及对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实事求是地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让被回访人放下思想包袱,整装再出发。
有教育意义的诗句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2、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君恨我迟生,我恨君生早;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1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4、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15、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2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7、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3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教育实*目的及意义(精选6篇)
教育实*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目标明确的、系统的实践训练,使实*生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为毕业后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下是关于教育实*目的及意义
教育见*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法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本次见*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这些师范专业的学生了解社会、初步接触教学实际,增强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感性认识,获得本专业教师教学初步的实际知识,为后续课程的教学作好准备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训练学生从事本专业课堂教学工作的相关教育教学技能,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德育理论,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奠定初步的知识。
教育实*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目标明确的、系统的实践训练,使实*生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为毕业后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一目的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下述三方面的内容及要求中。
1、掌握知识
(1)检验并巩固原有知识
教育实*过程中,实*生要对自己原有知识加以检验并使之巩固。在这些 “原有知识”中特别要注重的是与中学学科有关的基础知识。
实*前,师范生经过系统的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已达到一定水*;对教育及教学的原则、原理、方法等等已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和少量感性认识。也就是说,实*教师已基本具备了进行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的知识基础。拿起一篇课文 (或一道*题),应该能理解,会分析;而且,还应该知道怎样使别人能理解,会分析。
然而,他们在实践中往往并不能顺利地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的知识基础还不够扎实。从教育自身特点看,教育是相当复杂的劳动,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经过实践,不可能巩固和发展;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必须经过感性,再到理性,再到感性,这样一个过程。而教育实*正是一个使知识得以检验及巩固的过程。检验,是对原有知识作出进一步的判断与理解。
实*生在课堂上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然而,这些知识毕竟大都还只是理性的东西,它的结论毕竟是别人探讨得出来的,因而往往很难有比较深透的理解。巩固,是使原来所掌握的书本的、间接的知识,成为真正为自己所理解的、能运用自如的知识。
(2)获取新知识
实*教师在实*期间将获取新的知识。例如,进行教学及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头脑中会产生许多 “为什么”,而当这些 “为什么”解决后,自己原来掌握的知识自然得到新的'发展。 比如,提问学生,经常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而要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下去,必然要考虑相应的措施。要确定相应的措施,那首先得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也就必然会有新的理解与认识。
新知识的学*还包括对中学教育动态的掌握,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初步了解。教育动态指的是教育及教学发展、变化的情况。在教育实*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了解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学生的学*心理特点及思想发展现状。
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实*教师们中学毕业已有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学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只有认识了这些 “不同”,毕业后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发展能力
(1) 发展教育基本能力
教育基本能力包括学科能力与学科教学能力、班级管理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学科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作为教师本身如果不具备这一能力就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
学科能力包含多方面内容。
学科教学能力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及表达 (口语表达、板书表达、态势语表达、实验演示以及电教媒体运用等)能力,以及课后常规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实*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外,往往还要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任务是繁重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具备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个体教育工作能力,以及班级常规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包括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评议能力及研究能力。
(2) 发展教育创造能力
教育创造能力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方面是进行高层次创造活动的能力,即通常意义的创新、发明,理论上提出新观点,应用上设计出新的方式方法。教育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必须具备这一能力。另一方面是进行常规性创造活动的能力。所谓常规性创造活动,即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依照教育规律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育环境确定教育 (教学)模式、选择教育 (教学)方法。师范院校的学生特别要注意培养这一能力。
3、培养思想品质
(1)培养责任感
通过教育实*,实*生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品质,它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具有直接的影响,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思想素质的重要依据。教师的责任感,具体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成长的负责,对每一位学生学*生活、思想发展及人格形成的负责。有了责任感,才会乐意承担教师这一工作;才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耐心进行教育;也才会不安于现状,进而在业务上不断的探索,追求教育、教学效果的更好、更完美。
(2)培养纪律性和职业道德
通过教育实*,实*生应逐渐认识到教师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惯;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品格修养、行为作风。
实*前,师范生们已经接受过纪律性、职业道德,以及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然而,这些教育往往还只是从一般性这个角度,从理论方面进行的,作为学生,获得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而实*期间这一类教育是从 “特殊性”这一角度,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的,将促使实*生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一个飞跃。因为,实*能使他们切身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艰辛及乐趣,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丰富内蕴。
一、教育实*的目的和意义
1.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教育实*的目的和意义。
2.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向优秀教师学*,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全面检查我们师范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
二、教育实*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实*包括教学实*、班主任实*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工作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
(1)队员见*期间必须参加原任教师的授课,做好见*记录,课后虚心请教。争取本科组老师的课。
(2)每位队员必须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
(3)每个实*生都必须认真钻研所实*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4)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教案必须交原任教师指导,必须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每节课上课前应进行检查性预讲,同专业的队员必须参加听课,并邀请原任教师指导,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老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6)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一个班的实*老师,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
(7)实*授课期间,如出现课时冲突等情况,一定要请示原任老师批准。
(8)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方法的指导。
(9)每个实*老师应根据本学科知识及专长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应用本学科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知识讲座或指导阅读文学、艺术、体育等各类课外读物。并做好专题讲座内容、次数,以及科技活动内容、次数的记录。
(10)实*老师必须登记好教学的新课节数,重复课节数,听课节数,小组对自己听课节数,批改作业份数,辅导学生次数,实验课节数以及专题讲座内容、次数,科技活动次数等,便于队长填写教育实*基本情况统计表。
2、班主任实*工作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
(1)在见*周内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通过看学生手册、学籍登记表、学生姓名表、座位表、与学生聊天等方式了解和熟悉学生, 了解班风、班规及目前存在问题,了解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学*情况,订出班主任工作计划(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标要求、班活动安排、主题班会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集体工作措施)。
(2)领导班集体,对班集体进行思想教育,认真指导班委,团委开展工作,发动班、团干部的模范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每位实*老师须在全面了解全班各方面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一名后进生的学*、思想、行为*惯等方面的典型情况,作好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
(4)尊敬原班主任,要虚心向原班主任学*,一切工作须在原班主任指导下进行,要维护原班主任的威信,批准请假,必须请示原班主任。
(5)认真执行学校各种制度和班规,开展活动不得与学校、班级的规定发生冲突。开展各项活动必须提出申请,经原班主任、级长甚至学校批准后才能开展,并要注意安全,特别不要开展危险性的活动。
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面貌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宣传普及医学科学和卫生防病保健知识,强调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改变不卫生的*俗和行为,从而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选择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和健康水*。
健康教育的意义:一是提高全民族健康水*的重要措施;二是实现自我保健的基本手段;三是做好各项社会保健工作的重要保证;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5、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意义
健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不尽相同。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健康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健康的内涵在不断地发展,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对健康的定义作了补充,提出健康还应包括道德健康,即: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我们学*了健康的定义后大家对健康应该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健康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几年人们对心理健康关注度逐年提升,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同的人在面对一些困难时出现的反映不同,心理脆弱的人就出现抑郁、焦虑、躁狂等表现,慢慢有些人会出现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残或是伤害他人的行为。心理是否健康,我们需要进行检测和评价,我国的心理学家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评价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问题。
作为医学生,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工作,要勇敢面对问题和挫折,困难并不是无法克服,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当请求帮助,如果太过压抑,也要学会适当的放松,合理的宣泄。
1、什么是健康呢?
联合国卫生组织是这概定的:健康就是生理的和心理的、社会适应的完美统一。健康究境有多重要呢?
(1)健康是1和0的关系。有人把健康比作“1”,把所有的物质财富比作0,也就是1和0的关系。0只有和1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有实际意义,一旦没有了1,所有的0都没有了。
(2)健康与幸福的关系。幸福是什么?有钱就幸福吗?有钱只是延长痛苦的时间,健康才是福。
(3)健康与资本的关系。也有人把健康比作“资本”,你有多少健康就有多少资本。有再好的事业,没有好的身体,都是一句空话,眼看着钱也到不了手。
(4)健康与储蓄的关系。更有人把健康比作储蓄,存钱不如存健康。存款治病,今天存3000元,明天等到治病时可能要花5000到10000万,甚至更多。有资料统计,99%的医疗费都是用在生命垂危之时,简直是无价值的浪费。
(5)爱情与健康的关系。有一位伟人,是这么评价健康的:许多人对于健康,就像对待美丽的爱情一样,拥有的时候不懂得去珍惜,一旦失去,才知道她的可贵。殊不知,很多时候,爱情还可以重来,而健康却一去不复返。由此可见,健康是如此重要,她比爱情重要得多。对于一个人来讲,爱情也许有几次,而健康不管是谁,都只有一次。
(6)健康与和谐的关系。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重病号,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影响工作,损失经济。这个家庭能和谐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和谐了,社会又怎么能和谐呢?
(7)健康与美丽的关系。美丽是由内而外的完整统一。当你的身体机能退化的时候,怎么去做美容都是白白地浪费,因为你脸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体内脏器的反射区。
(8)医院以治病为主,但不是获得健康的唯一地方。
健康是资本,健康是和谐,健康是财富,健康是美丽,健康是幸福。有了健康就有一切,没有健康一切都等于零,健康是如此的重要.
我国*统计;67%的人是吃药吃死的;12%的人是吓死的;7%的人死于自然灾害,剩下只有14%的人是自然死亡。从人体与五行关系的角度来看:饮食调理和养生走的是外相生的一条路。
总的来说,社会发展到今天,健康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家庭、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宁的问题。现在的`健康问题是健康教育滞后造成的后果,是*的健康教育工作滞后。医院治病当然是重要的,如果健康教育这个漏洞不解决,病永远也治不完,新的病会越来越多。所以说,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健康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在这里,我个人强列呼吁:*再不能让各个保健品公司到处去瞎呼悠,坑害百姓;应该把健康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作为一个基本国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个人是家庭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细胞健康了,社会才能和谐。
2、当今社会的变化,我们的身体无法阻挡地受到侵害。
(1)食物中的毒素太多。吃:过于精细,缺少粗纤维。在吃的过程中,农药、化肥、激素都吃进身体里去了。还有五高两低: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精制的糖、高纳,低钾、低纤维,吃的过程就是在让自己的身体慢慢中毒。
(2)环境的污染:水、空气、辐射、噪音、重金属等。
(3)还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压力,等等。这一切变化,我们人体就变成了一个解毒的加工厂,所以,我们的器官也越来越退化,免疫力普遍下降,血管越来越硬。
(4)滥用抗生素,造成很多人出现器质性病变;还有人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以上几方面的原因,造**体毒素很多,有关资料证实:一个人*均每年体内吸收毒素4·5公斤。人体成了排毒解毒的加工厂,器官也有累的时候,所以,人的病越来越多。7岁的孩子患高血压,4岁的孩子患糖尿病,20岁的人心肌梗死······已是见怪不怪。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健康——亚健康——生病——死亡。
总结以上两个方面,我国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健康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健康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事业,健康教育是让我们每一个*人步入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健康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人的一个使命,健康教育是一场卫生革命。由此可见,健康教育不仅任务艰巨,也是一件十分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不是少数几个人能做好的,也不是光靠个别机关,要靠更多的团体,更多的朋友,靠党和*来重视,靠每一个*人来关注健康教育事业。
3、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一项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面貌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宣传普及医学科学和卫生防病保健知识,强调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改变不卫生的*俗和行为,从而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选择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和健康水*。
4、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是提高全民族健康水*的重要措施;二是实现自我保健的基本手段;三是做好各项社会保健工作的重要保证;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老年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是人类融入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老年教育作用与意义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人口老龄化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在经历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水*、医疗状况得到大幅度提高,人类的健康状况得到保障,人类的*均寿命随之延长。*年来,以*为代表的发展*家的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人类的*均生活水*普遍得到提升,在很多发展*家也开始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因此,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总数几乎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0%左右,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当前我国老龄人口化正处于加速期,预期到202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4亿,而且高龄人口的比重也在急速增加。这种老龄化不断深化的社会现象给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尽可能充分利用老年人的力量、智慧,使老龄群体继续参与社会的各项建设,因此发展“老龄教育”产业就是一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措施。
党的*会议、全国第十五次老龄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及老龄服务业。通过发展老年教育产业,可以充分发挥老龄群体的积极性、让老龄人口与社会保持充分的接触,从而使整个老龄产业链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
1.老龄群体的总体特征
1.1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力下降
在社会没有进入信息化之前,是经验在告诉人们如何在社会中进行生存及怎样才能取得成功,而年龄大的人在社会中就有较多的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生存、生活的经验,这是为什么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总是受到敬重的原因之一。但是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这个时代的老年人积累了大半生的的生活经验已经不能与现代社会相融合,老年群体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有了诸多的不适应。如果像一个新生儿那样重新学*信息时代的应用工具(比如互联网、智能手机、数码设备告等),对老年人来说则存在着很多困难,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及精神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了衰老的现象,而且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身体健康指标方面,首先是各种感官能力变得虚弱,听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运动迟缓,反应迟钝,这些特征决定了老年群体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较,也导致了老年人不能像传统社会时期那样拥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因素使得老年群体的整体适应能力变差,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也随之降低。
1.2社会交往渠道变窄
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是人类融入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在与社会、他人交流沟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有存在感。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只有在与他人、社团等沟通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正确认识自己并继续提高。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人更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可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多数老人在退休后基本上都不再与原来的朋友有联系;此外,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比年轻时候,行动不变,重新建立新的朋友圈的机会也非常少,这样老年群体就逐渐与社会上的交往越来越少,使社会交往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社会交往渠道的变窄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如果社会上普遍出现这种现象就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1.3不能接受自己新的角色
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是从进入工作岗位开始的,但是当人进入老年、尤其是退休之后,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因为会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美国人特别忌讳谈论退休这个话题,希望自己永远不会退休,因为一旦退休,就由生产者的角色转变成了纯粹的消费者,这种角色转换会让很多人觉得自己成了社会的“负担”、“累赘”,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足够的心理调适能力去应付这种角色的转换,因此老年群体很容易走向封闭,选择逃避社会,孤独和绝望的心理使老年人不能轻易接受自已新的角色。
2.老年教育的作用
2.1提升老龄群体的生命质量
老年人、青年人或者壮年人的区分是从人的生理特征为标准的,但是根据终身教育的理理念,任何阶段的人生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人在任一瞬间都在争取“生存”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在争取生存的权利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在任何阶段人都要充实地活着,所以“现在”或者“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在传统*惯中,年轻人要向老年人学*各种生活经验,老年人是青年人的老师,但是现在这种概念已经被颠覆,因为老年人并不一定比青年人有更多的经验,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必须随时随地的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发展老年教育,其实是让老年人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让老年群体不会因为自己的知识过时而有被社会“抛下”的感觉。
从这个视角来说,不断地学*是老年人继续保持自已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是与年轻一代进行持续对话的必然条件。当老年人觉得自己仍然走在生活的前列,与当前的时代没有脱轨的时候,他们会有更高的生活热情,会发挥更多余热奉献于社会,通过参加老年教育,老龄群体不但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为社会做了更多的贡献。因此,发展老年教育是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2老年教育可以实现老年的个人追求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幼年时期起每个人就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处在青年时期时人们通过各种努力获得知识、拓宽社会渠道,到了中年时期仍然要不断地学*,因为中年时期又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同样到了老年时期,会有老年的梦想和追求,而要实现这种追求,只能持续不断地学*。比如说,老年人可能也想去旅游,但是当前开发了更简捷的旅游方式,通过上网可以加入各种“驴友”社团,不但丰富了旅游的质量,同时也节省了旅游的费用,这样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旅游。但是如果老年人如果不参加老年教育,就不会了解到最新的旅游方式,不知道网络上旅游团体的重要性,而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郁闷地生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只能束之高阁。因此,老年教育是帮助老年群体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有力武器,老年教育可以加深老龄群体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集体意识,扩大自己的生活圈,使自己在老年阶段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更能*静地对待死亡。
2.3老年教育可以提升老年人力资源的质量
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退休之后的老年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重新工作而做的准备,是老年人始终会追求自己“有用”状态的.途径,无论是*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群体,对于自己的退休从来都不认为是自己工作的“停止”,而是要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加入社会当中去,用新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本质上来说是退休年龄的推迟。如果不继续参加老年教育,老年群体仅凭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能适应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工作的特点,必须在取得最新的工作资格或者技术资格后才能重新被用人单位接纳。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老年教育其实是在提升老年群体人力资源的质量,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挖掘,老年教育不但合理配置了社会中的老年人力资源,减轻了社会养老的负担,同时也使得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老年教育的意义
发展老年教育,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对社会的作用,扩大了社会中人力资源的宽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发展老年教育还是实现教育公*的重要步骤,因为在学*型的社会中,人人都有学*的资格,在学*机会面前人人*等,不但青少年有资格学*,老年群体同样有资格学*,因此老年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后,发展老年教育可以实现老年人的全面发展,老年教育让老年群体有机会进行更多的社会交往、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从而更紧密地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发挥自己的余热,使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更加充实完备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婷.关于国内外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J].赤峰学院学院,2014(4).
[2]王仁彧.终身学*观照下的老年教育现状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4(36).
[3]黄克歧.老年教育的文化刍议[J].厦门党校特区学院,2014(5).
【摘 要】从主要任务、重要手段、发展方向、重要保障等方面对老年教育进行研究,以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与潜力,通过老年教育领导体制的改善、多元化经营体制的形成、现代化远程技术的使用,促进老年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老年教育 主要任务 重要手段 发展方向 重要保障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项新兴事业,还是一门新的学科与新的课题。如何引导老年教育把“促进健康、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服务社会”作为其发展的基本理念,让先进文化占领老年教育阵地,使老年教育成为融“学、乐、为”于一体,既符合老年特点,同时又能实现新形势下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应加以深入的探讨,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指导性的东西,给老年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一个宏观指导上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此作些初探,意在抛砖引玉,促进老年教育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老年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成分: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它不仅是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主渠道,也是老年人享受终身教育的权利,是落实“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还是新形势下建设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应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把老年教育作为大文化事业和大教育的重要分支,列入国民教育的整体范畴,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促使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老年大学的主要任务:完成“五个载体”
老年大学是我国老年人才交流开发的重要载体,其基本的使命是:对老年人开展:学历教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伦理教育;补需教育;先进文化普及的活动。纵观广西老人大学(学校)的办学情况,要办好老年大学,充分发挥“五个载体”的功能与作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办学宗旨体现老年人的根本利益。由于社会医疗保障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许多老年人直到退休,不仅身体健硕,并且拥有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工作经验。许多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学*的动机从开始的,寻找同伴和求健、求知、求乐、开始向体现更多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方面的需求转变。他们的许多人除了通过学*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外,还有乐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帮助解决一些社会的实际问题。
二是教育形式符合老年人特点。笔者调研发现:讨论交流式、活动式、解难讲座式、调研式、个别辅导等因势利导的教学手段是老年大学中收到广大老年人欢迎的教学方式。此外,通过组织举办老年运动会,开展有特色的比赛活动,同时以各类专项活动组织为依托,充分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老年节等节日,召开茶话会、座谈会、赏月会,举办游园联欢、趣味游戏及各类文娱竞赛活动,也是不断充实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精神世界的好方法。总之,老年大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课本与现实、讲授与示范、理论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使老年教育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找乐,学、乐、行相得益彰。
三是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意愿。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贴*并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营养与保健、音乐与舞蹈、手工与园艺、文化知识、职业训练以及对离退休生活的适应等方面。课程设置应由颐养康乐型向应用技能型扩展,在广泛开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保健知识等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设电器修理、摄影、电脑、家庭护理等课程,尽量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三、老年教育推进的重要手段:实施远程教育
当前,老年教育普遍采用面授的方式。面授的方式其优势是能直接的、手把手的进行学*指导,其具有比较直观、灵活,师生双方可相互交流的优越性,这种模式仍是今后我国老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模式。但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群体的人数倍增,各阶层的老年人存在着年龄与身体素质的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国家过去在老年教育方面的软硬件投资条件缺失的限制,采用面授模式来实现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教育愿望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那些地处边远农村地区、老年教育等硬件设施欠缺的、身体残弱的以老年大学为主要形式的老年教育基本无法开展。因此,借助于现代教育传媒手段,例如,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创设老年教育空中课堂或老年教育网站*台,开发符合不同类型的、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特点需要的、丰富多采的老年远程教育的资源库,已成为满足老年教育当前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远程老年教育体系的重要能容。
四、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挖掘资源潜力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是老年教育渠道拓宽的重要举措。现有的教育资源主要指各级各类中小学、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各种培训中心、电化教育馆所、及社区活动中心等,它们不仅具有充分场地图书资料的教育资源,还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包括大批退休的专家学者、博士教授。普通大中专学校,除收纳老年人就学外,可以增设老年人的专业,是学历教育,也可以开设老年人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非学历教育的专业或课程;另外,现有的老年,老干活动中心或场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注入老年教育的内容,甚至象养老院、托老所都可以兴办老年教育,使活动与教育紧密结合。此外,文化体育设施的使用,应纳入城镇社区活动的范围,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同时注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使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采,老年教育不断健康兴旺地发展。总之,关注和协调全社会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服务于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大众化、多样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老年教育的终极目的,建设文明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老年教育体制发展方向:多元化的经营
我国是老龄人口众多,老年教育方面国家投资不足的国家,所以,我国的老年教育只有建立能使自己产生造血功能的投资体制,才能保证老年教育的长兴不衰。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广西的区情,笔者认为,应广泛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最终走向市场化、民营化的方向。
首先,从老年教育的实体的投资环境角度来看:一是要营造一个老年人投资的环境,大部分老年人受教育需要作一定智力投资,这包括购置教材、音像、电脑等设备,缴纳微少的学费等以保证学*的需要。二是确保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享受老年教育社会福利的环境。这就要把老年教育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争取更多的*和社会福利部门在经费上给以支持。三是营造一个老年人消费的环境。老年教育办学的实体部门,把学、吃、喝、玩、医疗保健紧密地结合起来。寓教于吃、喝、玩、乐中,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医疗、生活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多方位的服务。通过以上诸种措施,逐步将老年教育推向市场,走向民营化的发展道路。
其次,在老年学校的管理体制上采取董事会或管委会的形式。董事会、管委会主要的职能是管理学校的财务预决算和重大事务。董事会或管委会成员应吸纳老年教育受益的系统或部门,以及一些公益性社会团体为董事或委员,董事及其成员每年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给学校一定的资助。董事会或管委会面向社会招聘有相关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校长,学校实行董事会(管委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向董事会或管委会负责并定期不定期按董事会章程向董事会汇报工作。
六、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统一的领导体制
老年教育不仅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还是一项朝阳事业,要使其稳定、健康与持续地发展,需要党政重视,纳入*规划,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走规范化建设的道路。
首先,老年教育要把体制的理顺作为切入点,将其管理纳入*管理系列,转化成为*行为。目前老年教育工作大都由老干部工作部门或工会等管理,而在很多企业或农村地区这种管理是缺失的,更不要说管理的质量了。所以,进一步明确和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机构与部门的责、权、利及分工与合作,加强对老年教育的规划、监督和协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年教育的责任落实到实处,这是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其次,建立老年教育经费的常态投入机制。老年教育的社会福利性决定了*是投资主体,对老年教育的工作目标的达成及投入状况应列入*的工作日程和*工作绩效的考核范畴。此外,应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企业界、慈善机构以及社会有识之士投资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老年教育事业。
综上所述,老年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大学要完成“五个载体”的任务外,更要发挥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与潜力,通过老年教育多元化经营体制的改革探索和现代化远程技术的使用开展先进文化活动。惟其如此,才能扩大老年教育的外延,又能丰富它的内涵。实现老年教育大众化与多样化、特殊性与普遍性、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利用、技能知识传授与素质提高的统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水*的不断提高,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老年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老年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素质的必然途径,只有保障老年教育质量,才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老年文化生活的有效开展。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加强对老年教育质量进行监控,不断构建并完善老年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是适应老年教育新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老年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求明确相关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因此,本文就老年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构建进行有关的论述。
当幸福来敲门教育意义
励志影片对我们产生了受益匪浅的影响。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挫折会颓废,一些励志影片就起到了激励我们的作用。每一个生命都要去做一些改变,才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每一个人都要去做一些改变,才能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青春年少的我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向和其伟大现实又何其凶残。但是把无情的现实当作一次磨炼,在现实的魔芋终止生命得以升华、有无尽的渴望,才有完胜的超越;就完成了超越,她有漂亮的升华。励志影片也让我们学会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珍惜生命。青春是用来遵义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就那耗尽后再回来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珍惜你所拥有的!
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教育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作用,而教育又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加在一起对孩子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幸福来敲门教育意义(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幸福来敲门》的情感性:父亲和儿子的亲情
这部电影的主角的身份首先是一个父亲,讲述了一个想要给全家人幸福生活的他在现实中饱尽挫折,妻子绝望离开使他一人边打工边带儿子颠沛。但即使住的环境恶劣,常常要饿肚子,遭受周围人的眼光,但这位父亲依然可以乐观的给儿子希望,让他尽可能远离世俗,懂事听话的儿子并不埋怨和父亲待在一起会吃苦,并且还很爱自己的父亲,两人相互鼓励,克服困难,是父子关系中的典范。
《当幸福来敲门》的形象性:不屈服于命运
主人公曾以为买多点扫描仪就可以获得好生活,其实不然,好几个月没有卖出一台的他使他们一家生活窘迫,妻子实在受不了后离开,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努力探索着,终于在20个精英中成为被公司录用的第一人,从此拜托以前的生活。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不服输的精神,拼搏奋斗的毅力以及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每个观众为之动容,起到了激励人们的教育作用。
未来派的艺术家们认为:“电影摄影技术,一方面是对宇宙魅力的变形;另一方面又是对全球生活的一种非逻辑的和瞬间整合,它将成为孩子们最好的学校,是孩子们获得愉悦、获得速度、获得力量、获得蛮勇和英雄品质的学校”。所以,电影不仅是可以通过放映在银幕上还原活动的影像和声音,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而且还是给人勇气,鼓励人们前行的动力来源,是教育人的最生动方式。
人生中有许多的困难,而有一些人被困难打倒一蹶不振,而有些人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主宰者。当我看了《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克里斯,他是一个卖骨密度仪器的推销员,可是这种仪器并不好卖,他的妻子在一个工厂上班,他已经三个月没有交房租了,还有儿子的托费也一直拖欠,妻子也因此离开了他。在克里斯的坚持下,儿子并没有被带走,妻子的离开让克里斯的生活变得更加窘迫了,由于在做出租车的时候,他帮助上级
而这次机会要实*六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是没有任何工资的',并且在20个竞争者里只有一个人才能最终当上股票经济人,在这期间,克里斯下班之后,还要去收容所排队住宿,有时候排不上,还要睡教堂或者公共厕所。而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倒他,他经过不断的努力,每天都全力以赴的去学*拼搏,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当上了股票经纪人,享受了年薪80万美金的待遇。
这部电影最打动人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伟大的“父爱”,克里斯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了出来,他们沦落地铁站,为了不让儿子感到难过,他骗儿子他卖的是时光机,他们回到“远古时代”,说有恐龙追杀他们,才要逃到厕所里睡一宿。儿子睡着了,克里斯留下了眼泪,还用脚蹬着门,怕被人打扰儿子。我想这就是最伟大的父爱吧,这部电影又让我明白了,有梦想就要努力去拼搏和捍卫。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太多太多的人生哲理,这些人生的哲理就像天空中的启明星,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
影片里的男主角克里斯·加德纳,是个孩子的父亲。他事业不顺,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大医院,靠卖骨密度扫描仪维持生计。在他偶然间得知做证券经纪人并不一定需要大学文凭,而只要懂数学和擅长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后,他为之去努力。
与此同时,在生活的重压下,他的妻子弃他而去。在一个小小的魔方的帮助下,他让考官刮目相看,因此获得了为期六个月实*的机会,可这意味着在这期间他将失去所有收入。他犹豫了,但最后决定珍惜这个机会。
但是上天非要和他作对。一张又一张的罚单,夺取了他的所有储蓄。因为没钱,他们父子俩又一次无家可归,无奈的他们只能找收容所。每天,克里斯都得提着行李去培训,由于下午要接儿子赶时间去收容所排队,他争取每一单花的时间比人家要少,所以他片刻也不休息。
就是这么努力,他在最后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夺得了这次可贵的机会,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股票经纪人。
虽然影片名字叫《当幸福来敲门》,可我觉得,幸福并不会自己找上门,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像影片里的男主,他经历了种种苦难,才得以获得幸福。
幸福可能隐藏在一个地方,需要自己寻找,才可以找得到。不要等幸福来敲门,幸福是等不到的。
和男主的生活比起来,我们的生活简直太美好了。我们的幸福可能藏在妈妈给我烧的爱心鸡汤面,可能藏在妈妈不辞辛苦、日复一日的接送里。种种小幸福,不去寻找,难以发现,就可能觉得**常常,普普通通。
不要等幸福来敲门,要勇敢寻找。
这部影片是根据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的传记改编的同名电影。作者克里斯·加德纳身兼多重身份:CEO、作家、演讲家、股票经纪人。他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经历,影响了很多人。
这部电影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克里斯·加德纳的奔跑。在他做实*经纪人的那段时间,没有收入,所以交不起房租。他因为要接孩子,所以比别人要少做几个小时的工作,他抓紧在公司的`每一分钟时间。然后奔跑着去幼儿园接孩子,接完孩子后奔跑着去教堂排队,给孩子找一个栖身之处。影片里还有很多他奔跑的镜头。他就像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出比常人多几倍的事情。这让我感觉到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等的,如果你不浪费它,很好的利用它,你就会有比别人多的收获。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可能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幸福起点和基础不同,价值观不同,所以幸福的指数也不同。失明的人得到光明就是幸福;乞丐得到一顿饱餐就是幸福;上理想的大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幸福……所以我认为幸福就是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前跨上一步,让自己上到一个新台阶,就是幸福。
我现在不缺吃、不缺穿,所以让学*进步,就是幸福。我要向克里斯·加德纳那样,珍惜时间、不怕困难、脚踏实地,让自己的学*有更大的进步,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让幸福也来敲敲我的门吧!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或者很多人都希望拥抱成功但不知从何做起。但成功的每一步都意味着汗水与拼搏。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克里斯是个黑人,与一个卷头发黑皮肤的儿子相依为命。因为太穷,没工作,没钱交房租,甚至连打的的钱都没有。他的妻子终于人受不了就弃他们父子而去。为了把自己的扫描仪推销出去,他不停的奔跑,不停的联系客户。但很少人会理会他,一个月只要卖出两台就可以解决一个月的伙食费了,但是没有。他总是失望而归。
最后,他遇到一个机会,就是去一个投资公司实*,为了得到这个工作,他去找了好多次那位领导。尽管面对的是冷言冷语,但他从不改变自己一贯的微笑和执着。最后他面试时尽管自己没有一点优势甚至是很落魄很潦倒的样子招来讥笑,但他还是极力争取。实*时他没有工资,只能拼命工作力求晋升。为了每天节约8分钟,他打电话不挂话筒,不喝水,不上厕所。但仅仅这样还不够,他还要为了一丝丝的机会付出百倍的努力,就为了争取那百分之几的可能。同时,他工作时还要积极服务好上司,倒咖啡,停车之类的琐碎小事。同时他还要想方设法去推销他的扫描仪。最终,经历了种种的坎坷与曲折,幸福终于敲响了克里斯的门。
看了这部影片我有种说不出的惆怅,为这位主人公追寻幸福这条路实在太艰难太艰难。也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去追寻幸福而一度迷茫。但是克里斯终于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而且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他爱儿子,儿子就是他的奋斗的动力。他爱生活,穷困潦倒的生活对于他而言并不意味着灾难,因为他相信幸福总会降临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呢?仅仅是活着吗?那是需要一种勇气力量,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幸福不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但是也不是可遇不可求的幻影。尽管付出的泪水和汗水不一定会得到对等的回报。但是过程并不是灰暗无光的,因为奋斗的人总会相信黎明的曙光就会出现。
电影中。一方面克里斯·加德纳要努力通过没有薪水的6个月实*期;一方面他要卖医疗仪器借此糊口;一方面他又要保护好儿子的幼小心灵。有一种生活叫做苦难的时候,生活变得噩梦般的穷困潦倒,生活把他逼到了绝路,懂事的儿子无条件的的信任和爱是他唯一的别人无法从他身上夺走的财富!
当他成为20个实*生之一,为了要成为正式成员,给儿子一个舒适的生活,他不得不利用一切时间来打客户的电话,他始终没有发下话筒,因为这样每天可以节省8分钟时间;他从来不去饮水机取水喝,因为这样他可以不必上厕所节省时间提早干完工作,可以去接儿子,赶在下午5点前能到教堂为儿子争取一张睡觉的床!他甚至落魄到去医院卖血,得到了250美金,购买生活的必需品。
他每天得奔波于公司与教堂之间,为了赶时间,能有一张床,他不想错过最后一班公交车,父亲忘记了一个绅士作风,居然和女人抢着上公交车!面对他人的指责,他也是一样的愤怒!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能有个位置坐!飞奔途中儿子心爱的玩偶失落在路上,车子启动了,望着地上的玩偶,儿子的泪水夺眶而出,父亲唯一能做的只是抱紧儿子。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
对幸福的定义也会不尽相同。或许金钱和权利可以让一个人感觉幸福,但是我想这绝不是幸福的全部。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小小的问候、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幸福无处不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无家可归的父子流连在地铁站上的长椅上相顾无言。玩一个并不好玩的游戏,想像着周围凶险的环境以及可怕的猛兽,找一个山洞,父子俩相互依靠着取暖睡觉。
当然,地铁站里不可能有山洞,克里斯带着儿子躺在用卫生纸铺在厕所里的地板上蜷缩着。为了不被人打扰,从里面插上了门。当门外传来不断的敲门声时,父亲能做的只是用脚抵住门,污住儿子的耳朵。而他自己却泪流满面!一个男人的泪水!纵然这个男人已经两鬓斑白,这个场景依旧让人感动。那是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五岁儿子的愧疚、责任,年*中年却依旧一事无成的挫败感以及对幸福最热切的渴望。捂着儿子的耳朵不让他听到外面喧嚣的拍打着门的声音,那是他唯一有能力保护儿子的表现。
当克里斯最终得到那份年薪80万美元的股票经纪的工作时喜极而泣,走进熙熙攘攘的街头对着所有人幸福地微笑时,当他带着儿子走在繁华的住宅区走向他自己的房子时;物质的财富也许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幸福,他和 儿子在这段艰难时光里的相依为命也许才是他最大的财富。儿子是他的最大动力,而梦想让他不至于崩溃。
其实,幸福是什么?幸福只是你在实现自己目标后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带来整个人精神上的振奋,让你又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看着克里斯·加德纳的眼神,我所体会的不是幸福的来源,而是梦想的伟大。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有能力的人则把梦想变成现实。
这个过程中,虽然会有很多的阻力,但是,我是否应该坚信自己的能力,我是否应该相信自己的目标。社会虽然有很多的不公*,但是既然很多人都能在这个规则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那我为什么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我应该用满怀感激的心来享受我所付出的一切。其实,幸福或许就在身边,而我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找一个爱的人或做喜欢做的事情或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好简单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的幸福却未必都能实现。但是,很容易实现的东西还有价值吗?
后记: 根据克里斯·加德纳的经历改编的片子,在午夜给了我强大的心灵冲击。我虽然没有他那样的遭遇,但是我能感受出他内心那种无助。这一晚,我的泪水多次滑落了脸庞。 当一个人窝在被子里看电影的时候,是没有人能干涉自己的情感。这或许是我不想去电影院的原因之一吧。感谢导演为我们奉献了那么一部优秀的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的启示是拼搏与追求。Chris进入证券行业是一瞬间的冲动,有一天他路过证券公司看到了成功投资家脸上的微笑,正是那一刹那的时刻,让他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不断拼搏和追求朝着梦想努力。
影片的很多情节都让观众忍不住泪流满面,当他抱着儿子在厕所露宿,儿子在他腿上睡着了,外面上厕所的人不停拍门,他想着自己的处境悲伤落泪。
他说自己不会停止接电话,不喝水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他不停在竞争,不停在拼搏。Chris每天还要做端茶送水买外卖等琐事,他会不停发现身边的幸福和自己的价值。当6个月之后,他得到了录用,在马路上流泪狂奔,这时候观众也带着他的幸福止不住洒泪。
影片中Chris的这样一句话让人们记忆犹新,他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幸福自己会来敲门,生活也能得到解脱。幸福的意义十分抽象,没有人知道,但是不断拼搏与追求就是通往幸福的途径。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不仅带给观众视觉的享受,更使他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通过观看此影片,主人公Chris表现出的对追求目标的坚定不移、高尚情操、沉着冷静、勤勤恳恳、办事高效、积极乐观、毫无怨言等特点,会对观众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观众的心理压力,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观众进一步了解到美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观众不仅被主人公Chris的乐观、坚强、自信和永不言弃而深深感染,同时又体会到了人世的冷漠、无奈和不易以及社会的不公和竞争。无论是琳达,还是韦恩(主人公的朋友)包括幼儿园的朱太太,反正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底层的穷人如黑人却拼命挣扎着生活,有那么多人去领救济,排着长长的队去教堂找张床睡觉
文中主人公的表演堪称完美,不论他在遇到什么挫折的时候仍然能够坚强的面对!他没有放弃,他的不卑不亢,以及在遇到连续不断的困难时仍然很乐观。要善于把握机遇,面对机遇,要坚持不放弃。影片中3滴泪诠释这从绝望到希望,他勤奋,努力, 坚毅,聪明,成为了股票经纪人。
《三字经》的现代教育意义
《三字经》,是*的传统启蒙教材。在*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下面小编整理的《三字经》的现代教育意义,欢迎阅读收藏。
《三字经》的现代教育意义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那么一共才一千五百字左右的《三字经》,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在看似浅显的词句中,都蕴含了哪些深刻的道理?为什么古人认为,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而对于现代人来说,《三字经》还有什么教育意义吗? 《百家讲坛》特聘请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用风趣幽默的讲述,告诉我们《三字经》背后的故事,阐释《三字经》内含的道理,并通过《三字经》,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详细的梳理,帮助我们认清,在*传统文化中,何为需要继承的精华,何为应该摒弃的糟粕。因为《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非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现代化开放意识的*人去改变、探索吗? 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在许多人心中他同时也是个暴君。可我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顺应了“弱肉强食,胜者王,败者寇”的生活逻辑的人物。 他为了统一*,加强训练精兵。虽然,每一个训练,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决择,但这么残酷的训练却为日后,统一*做了奠基。 统一*后,他虽然残暴,但从此国泰民安。我们现在身处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不是要感谢秦始皇吗?*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无可抹灭的,这为*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拓展阅读
历史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例如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了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作品影响
*
《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国际
从明朝开始,《三字经》就已流传至*以外的国家。
根据记载,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经》翻译本是拉丁文。1579年,历史上第一位研究汉学的欧洲人罗明坚,到澳门学*中文,他从1581年就开始着手翻译《三字经》,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
1727年,沙俄*派遣一批人士到*学*儒家文化,首先研读的就是《三字经》。其中一位学生罗索兴将它翻译为俄文,**选培训教材,成为俄国文化界的流行读物。1779年,彼得堡帝俄科学院又公开出版了列昂节夫(1716~1786年)翻译的《三字经及名贤集合刊本》,因其内容与当时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推行的讲求秩序的“开明专制”等政治策略不谋而合,*遂正式“推荐给俄国公众”并走向民间。“俄国汉学之父”俾丘林(1777~1853年)曾在北京生活14年,深谙经史,更明晓《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他在1829年推出《汉俄对照三字经》,并称《三字经》是“十二世纪的百科全书”。当时俄国教育界在讨论儿童教育问题,于是《三字经》成为“俄国人阅读中文翻译本的指南”,成为当时社会流行读物。普希金细读后,在作序时称赞此书是“三字圣经”。普希金研读过《四书》、《五经》,但对《三字经》情有独钟,如今普希金故居还珍藏着当年他读过的《三字经》。喀山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东方学系都以《三字经》为初级教材,而大多数入华商团和驻华使者的培训多以《三字经》为首选教材,因而,《三字经》在俄国文化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
韩国、日本也对《三字经》也非常重视。日本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年)已印行由*商船带来的各种版本的《三字经》。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1868~1921年),日本的私塾已采用《三字经》,后更大量出现各种仿制本,如《本朝三字经》、《皇朝三字经》等,多达二十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三字押韵,介绍日本历史地理文化道德的《本朝三字经》。
英国的马礼逊(1782~1834年)翻译的第一本*传统经典就是《三字经》。1812年,他出版《*春秋》英文版,包括《三字经》和《大学》。修订后,1917年又在伦敦再版。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他主办的《*丛报》上刊载《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在法国,犹太籍汉学家儒莲(1797年~1873年),在1827年担任法兰西研究院图书馆副馆长后翻译出《孟子》、《三字经》、《西厢记》、《白蛇传》、《老子道德经》、《天工开物》等*典籍。
新加坡出版潘世兹翻译的英文本《三字经》,被推荐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并成为新加坡的教科书。
1990年,《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组织选编入《儿童道德丛书》,向世界各地儿童推介学*,成为一本世界著名的启蒙读物。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相关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此,在具体执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满足合理需要
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比如任何一个小学生,作为班级和伙伴中的一员,如果长期得不到认可,不被接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总是受到排斥,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他就不会有安全感、自尊感,就会感到孤独,感到压抑,就有可能走向自我封闭,或者相反,导致逆反心理,仇恨、敌对、攻击等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事实一再表明,满足合理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受到压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人的心态和行为就有可能趋向极端化,甚至铤而走险。中小学生中存在的许多不良行为或罪错行为,绝大多数都与合理需要得不到适当满足有关。学校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敢策建立起来的正规的、完善的教育系统。因而,就满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言,所提供的机会和方式是最具合理性、方向性、教育性和权威性的,是任何家庭和其他社会部门都无法相比的。为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自觉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个体间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及满足的正常途径能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接受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教育者对此必须充分注意。
2. 提供指导
指导包括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集体辅导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是指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辅导,使之对自己成长发育中必定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有所准备,能以积极自觉的心态有效地面对。比如新人学的小学生,由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学校的小学生,随之而来的是主导性活动的变化,由先前的做游戏为主变为以学*为主。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主要活动的变化,家庭与社会的要求也不同。小学生要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要写作业,要好好学*,天天向上,学*已成为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如此巨大的变化对所有学童来说都会遇到对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再比如高年级小学生,面对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也有心理准备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所有这些共性的问题都需要教师或其他人员有计划地提供及时有效的辅导,否则就会遇到困难,就可能出现困扰,不利于身心健康。个别指导主要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比如,对个别小学生学*动机、学*态度和方法上的帮助,针对个别小学生存在的某些消极的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问题,如逆反心理、,厌学心理或人格上的某些弱点所给予的帮助、所进行的调整等均属个别指导。
3.及时调治
我们知道,学校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有许多工作要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小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不可能都用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教育的复杂性,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家庭生活、环境影响的多样性,因而无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多么重视,工作多么细致,效果如何显著,也不可能使所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能达到非常理想的程度,总会有少数或个别小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并能随时与有关家长取得联系,提供建议,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和治疗。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定型,各种心理问题即使比较严重,只要及时发现,善于识别,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调治,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能有效地加以排除,得到根治,愈后效果良好。
由此可见,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重点不在于治疗而在于识别,要能及时发现,以保证及时有效地得到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治疗。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有明确规定。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要讲求实效,要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的问题在于创设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相应的咨询辅导机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等,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使之在学校和家庭都能感到具有安全感,都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减少和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
心理健康又是影响学*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学*活动中,如果学生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就可以发挥更高的学*效率,心烦意乱,灰心绝望,其学*活动往往事倍功半。小学阶段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时期都处于这一阶段。但由于人们往往只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心理健康却常常被忽视,致使当今部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而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则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1多角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1.1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小学生对老师往往是由衷的崇拜,加上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极善于模仿,所以,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性情温和、情绪稳定的教师,往往博得学生的好感和尊重,对他们的教育也易被接受。反之,则会给孩子造成坏的影响甚至心灵的伤害。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改善自我个性品质,学会控制自我不良情绪和*惯,每天都以一个温和安详的自我出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感染和教育学生。这是一种自然的、默契的心理沟通。
1.2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要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孩子,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亲人、孩子。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渴望关怀,渴望爱。波丁沙托说过:爱是生命的火花。但我认为教师的爱不仅是点燃学生生命的火花,更应是和风细雨,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对班里的“丑小鸭”,要多给予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以安全感和亲切感。他们才会真正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和你说说悄悄话,达到心理沟通的目的。教师也就可以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师要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小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和社会,对什么都跃跃欲试,这样,就产生了种种需求。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当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遭受来自内在的压力增加,心理就会受挫伤。”因此,教师在各项活动中要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成就感,自始至终有一种好心情。良好的情绪是消除心理不健康的灵丹妙药。如果活动是出于学生自己的愿望和兴趣,活动的形式、过程都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求,在活动中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身心就能健康发展。相反,如果教师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命令他们,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就会泯灭,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4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从心理定向看,人们总是喜欢选取以肯定形式发出的信息,而对否定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学生对于肯定性评价的心理反映应是愉快的,乐于接受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差,常常会出现不遵守纪律等行为。这时,教师就不能简单处理,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而应以冷静温和的态度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用鼓励的口吻提醒学生应该如何做,对基础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进步,防止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
2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理沟通
日裔美籍华人教授威廉大内提出的“Z”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对人类生活的最大伤害,莫过于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而社会的亲密性一旦瓦解,人们就自然而然地丧失对本团体的责任感,产生一种失落、孤独情绪,最终导致人们成为一盘散沙。只有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才能形成团体凝聚力。在班级当中,学生间自由地互诉衷肠,彼此发生认同,就会产生亲密感。由此看来,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会学生交往则是实现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学生需要与**交往,更需要与同伴交往。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友好相处,为今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在*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注重教给他们交往技能,提供心理沟通的机会,确保学生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1丰富学生交往经验,学*交往技能: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里娇生惯养,是“小太阳”,“小皇帝”,心理素质很差。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易与同伴发生磨擦,可又不善于解决。这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为他们提供机会解决。如有的学生自私,我就让学生每人带一本喜欢的课外书来,并介绍给大家,大家交换着看。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交往的乐趣,又有助于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有的学生胆小,内向,不会主动交朋友,我就通过做游戏来促进同伴间的友谊,从而不自觉地促进了学生间的心理沟通。
2.2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有的学生会出现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倾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生间的心理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懂得“山外有山”的道理。明白只有不断努力,谦虚好学,取长补短,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才能处理好同学们的关系,实现友好交往。总之,处理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就能创造良好的、积极的、愉快的氛围,建立一个团结友爱、活泼向上的集体,从而实现师生、同学间的心理沟通,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在我国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下面几方面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
个体一旦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个体心理就会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不*衡状态。这时应通过自我的调节或者他人的疏导,消除心中的不*衡,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陷于不*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使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得到维护,也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二、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学校的课业过重,学业竞争激烈,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学生背负的精神压力过大,努力付出得不到好的回报,自卑和恐惧的情绪产生,会使学生进入不*衡的状态,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此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三、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敏感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对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第一是性需要,第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对于异性的困扰,也就是说感情的困扰。青少年时期属于花季雨季时节,生理各方面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性意识等也慢慢开始成熟,对异性会产生好奇,交往之间带来的困扰,随之也会带来许多感情的烦恼。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等等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给当今的青少年的心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随着经济的发展,离婚率不断提高。家庭夫妻之间矛盾日益增多,争吵越来越多,温馨越来越少,缺乏很好的沟通,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心理会逐渐产生压抑、愤恨,不安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而且在如此信息爆炸的时代,黄色网页,影片,书刊,暴力游戏等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学生辨别意识的不强,很容易受这些不健康文化的感染,从而产生暴力,愤怒等心理状态。这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势在必行。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中小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噪、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
总之,切切实实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案例分析
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面对来自学术界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哲学价值性的不断质疑,石教授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并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几个基本议题——知识、教学、民主、公正等,从哲学的高度给以清晰、具体、理性地阐释和论述。这本书让笔者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概念,它使笔者在全新的视域里窥得了教育的全貌,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和信念,更引发了笔者对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和价值性的深思。
关键词
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教学方法
一、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
哲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它是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探索现实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哲学自产生之初,就以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人们源于生存困境而提出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不断对人类自身进行探究、追问、考察、批判和反省,以不断追求民主与自由、超越与**、人生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教育就是力图使人向最真最善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追求应是“使人成为人”。无论教育者持有何种人性论,认为人性善也好人性恶也罢,或者认为人生而是块白板,其目的都是试图采用较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来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人的思想和素养,完善人的性格,促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的根本精神和哲学是相通的,都关注人的发展,并体现出理性的精神。哲学和教育都以人、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根本问题。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教育的本质则是精神**,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在此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活得更美好,它的本真追求应该是不断地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回到教育初始的问题,其真义就是为了探询何谓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教育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给教育行动赋形的活动,即赋予纷繁的教育行动以和谐而优美的形式,使散乱的教育行动朝向对善好人性的促进”。
二、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从新*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才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并由此得以蓬勃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的教育哲学已经重构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教育哲学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断地遭受来自学术界和实践教育工作者的质疑,人们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分、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困惑和争论不休。
对于这些困惑和问题,石教授给予的回应是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活动需要哲学,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正如黄济先生所谈到的,重新开设教育哲学,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知道,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具体要回答的是理想的人的素质结构与规格。在这方面,虽然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都可以提供知识基础,却仍然不能满足界定和明晰教育目的的要求。只有当教师及教育研究者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才能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寻觅到教育的意义。此外,哲学对于教育活动之必要性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间接地表现出来。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蕴含着理论的,即使这些理论可能只是一些缄默的理论。教育理论的产生和辩护必然受制于一般的哲学,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往往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一个时代哲学基础或立场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教育理论的革新,从而间接然而却是非常有力地影响到教育实践”。
三、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
高伟教授认为,“为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进行辩护是一种不具有思想性的学术行为。作为学科的教育哲学不需要辩护,教育思想才需要辩护。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思想给出理由”。石教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并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教育哲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其理性并引导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因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实践寻根究底的反思,教育者唯有在其帮助下才能在学*许多教育知识的同时获得教育的“真知灼见”。这一点正如奈勒所指出的:“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者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之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除此以外,教育哲学还可以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进行批判与反思,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思想*台。在这里,石教授特别指出,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是一个无立场的思考,而是从著作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信念出发,对教育哲学价值的主观阐释。
(一)生命价值: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
时下最时髦的一句教育口号是“教育‘以人为本’”,而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种生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类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生命。超越性——人的生命本质——对人来说,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当今的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其结果是,在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存在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自杀问题的日益严重。自杀源于人生意义的匮乏,源于作为日常生活准则的价值合理性的丧失。因此,我们的教育最基本的作用就应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不断获得或重建价值的合理性,获得或重新体验生命的意义。
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揭开生命的困惑,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把个体的自然生命引向超越性的类生命,使人的生命达到*、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教育哲学意味着不断把个体成长引导到最初的起点,以向自然的不断回归来甄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以热情与理智的培养来提升人性的境界。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可以使得我们对教育、对人自身以及二者的关系获得更准确地把握,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也有了一个根本的立足点。
(二)文化价值: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教育的内容是文化,文化的传递又必然基于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价值追求直指个体的精神世界。精神的侏儒化正成为时代的精神状况,当前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湮没在现实的功利主义欲求之中,成为了个人搏击世俗生活利益的工具。宗教关乎信仰,哲学追问本源和价值。教育学是带有人文性质的社会学科,它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属于教育事实的问题,当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时已内在地包含着自身价值的前提,体现着价值的追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价值、体现着价值、追求着价值,从而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于哲学思维来审视教育活动,以更高更广的视角来明晰各种教育价值、教育观念。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哲学便优于教育原理,前者探求的是教育背后的深层东西,比如以什么方式、据什么观念来认识教育、教学等,已经不拘泥于就教育而论教育。所以,教育哲学能够帮助分析和辨明教育中隐含的价值观点的合理性,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那些未经反思而认同的价值观点,使他们通过不断地价值完善及反思以达到最终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目的。
教育哲学的.意义正在于帮助教育工作者澄清教育价值,激励教育实践者对教育价值的合理认同,唤起教师作为完整的教育人进入教育实践,促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完整的实践,而非工具性的、技术性的教书匠的行动。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更宽广的思维、独立思考的*惯和不*庸的追求。
(三)实践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类极易不计后果地拥抱一波接一波的变革,也极易盲目地抵制变革,保守传统的价值观念。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直以来,哲学的功能之一是对当时一些争论进行批判性检验,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哲学的另一功能是帮助人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逻辑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那么,教育哲学的学*就有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和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它能够使人们用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教育和新时代的变革,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给以深入、理性地反思。
石教授提到,“教育哲学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是为那些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等服务的。”在教育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育哲学总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知识,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而造成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之不理不睬,也使得与之相关的著作被束之高阁。关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也一度引发了教育者的热议,它到底是该哲学化还是实践化,似乎构成了教育哲学的两难处境。其实不然,哲学化取向或是实践化取向本身都无可厚非,都是教育哲学的发展路径之一。研究者由于学术背景不同必然有自己的偏好,只是最终都需在偏向的“度”和“量”上把握好,给实践以指导。此指导并非要告诉教育实践工作者什么是无可辩驳的教育真理,而是帮助他们思想上的成熟,增进他们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的理性水*。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评价杜威时说,杜威的最大贡献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希望从哲学中得到任何普遍有效性或真理这样的东西。那么此刻,我们也不能希冀从教育哲学中寻求到一套完整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我们所能得到的是理性的提升和反思品质的形成。正如高伟教授所言:“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仅仅探索一种可能性,其意不在于取代,而在于希望通过它来发现我们思想当中的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哲学还是教育,当然也包括教育哲学,都不会也不能拒绝那些关于人类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教育中安置这些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问题,教育与哲学的结合点是人。教育走向哲学是把人引向对人生最重要事情上的思考,引向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教育哲学使教育工作者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其存在必要而且极具意义。
教育意义的小古诗
有教育意义的古诗
小班学古诗的教育意义
古诗画的教育意义
很有教育意义的古诗
有教育意义的诗句
有教育意义的四言古诗
有教育意义的古诗100首
有教育意义的古诗20句
有教育意义的句子
教育意义的句子
教育的意义名言
一句教育意义的古诗
古诗声母的教育意义
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古诗
有教育意义的古诗整首
古诗池上的教育意义
古诗词的教育意义
古诗词教育的意义
小学古诗情感教育的意义
富有教育意义的诗句
古诗别董大的教育意义
教育对国家的意义的古诗
古诗的基础教育意义
很有教育意义的古诗词
古诗明日歌的教育意义
中国古诗教育的意义
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古诗
含有教育意义的格言
小学古诗词教育意义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