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关于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77) 说说(382) 名言(1) 诗词(4k+) 祝福(56) 心语(39)

  • 《美丽小兴安岭》评课稿

  • 美丽,礼仪
  • 《美丽小兴安岭》评课稿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 判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小兴安岭》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这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我从没有教过三年级,特别是没有开展过“批注式阅读”,因此,观看了王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后,我收获多多。

      1、纵观整节课,王老师注重了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在让学生预*和写批注时给予了学生充足自学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走进文本,读进去,思考进去,和文本充分对话,从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王老师重视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都很完整。都能根据老师的提问来完整地回答问题。如: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说:“老师,我喜欢……。”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老师*时很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今后要向王老师学*,从*时回答每一个问题开始,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

      3、王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来帮助自己学*。

      学生在预*课文时,能充分利用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生词,这一点值得我们学*。

      4、重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做作,不用自己的思想去套牢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如:“谁能交流一下你喜欢的部分?”“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了自主学*的空间,有了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做得很好。

      有几点值得我们探讨:

      1、“浸”字引导学生理解得不到位,要引导学生在多读、多悟的过程中去感悟,再通过闭目想象、图片展示等方式理解“浸”是“逐渐深入”的意思。

      2、在解决“为什么是千万缕而不是阳光普照呢?”这个问题时,可以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茂密的大树,一幅没有障碍物的空旷地方,让学生通过观察,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找到答案的。

      总之,感谢领导和王老师给我们呈现的这次机会,我会把学到的优点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本文是一很美的写景文,从文章结构到语言运用上都是学生学*的很好的范例,因此,本文的学*评价主要从学生读的兴致及朗读的效果文面进行评价引导,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多读的欲望,使学生达到读通,读流畅,读出自己喜爱之情,多鼓励,以达到“以读促语言内化”的目的`。

      本课有三个亮点:

      1、学生学*状态积极、饱满,学*过程主动、高效。

      2、脉络清晰一节成功的课,首先要有明晰的思路,在杨老师的课堂上,紧紧围绕目标不放,为了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他设计的思路由浅入深,巧用文章的结构特点,抓住重点,详细地和学生领略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和夏天,层层推进,看似*淡,实乃颇具用心,教学效果扎实有效。

      3、语文味十足语文课的回归,让我们广大的教师感觉到,语文本位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也是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从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他为语文课回归所做出的努力。

    [阅读全文]...

2022-04-10 00:22:07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 美丽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精选8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叠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学*"是……也是……"句式;学*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这篇课文是这一重点的典型范文,在本文中有许多句子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可以进行充分的体会。

      教学难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着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语言美、景色美的特点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本课。

      1、情境教学法:因为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学生不可能亲临小兴安岭观赏四季的美景。他们的感性认识的缺乏必会影响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教学中拟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拉*学生与小兴安岭的距离,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动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2、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抓住教材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升华感情,强化理解。

      3、先扶后放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的局面。

      五、说学法

      1、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方式来学*,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引导学生学*时,我特别注意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设计了以自主学*为主的"自主赏读法""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学*。

      2、在教学中我准备了小兴安岭的录像资料和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的局限,创设了情景,拓展的教育信息的表现力,使情感熏陶、审美鉴赏得到最佳的体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3、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注意学生学*方法的积累。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重点放在第二课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读懂课文内容,学*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初探:发现美——再探:讨论美——深探:赞赏美——拓展: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探究初成。

      我这样创设: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游吗?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我们一直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地娓娓导入,激发了探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鼓励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互相交流,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课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师生探究"春天美"。

      鼓励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自己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表现小鹿的快乐生活。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引导朗读,读出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景色,读出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合作探究"夏天美"。

      描写夏天的自然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我谈话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再来欣赏夏天的小兴安岭。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最后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既激活了创新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放手探究,"秋天美""冬天美"。

      有了上两部分的学*经验,这两部分可以放手学生独立阅读与学*。引导学生围绕"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进行思考、交流。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后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实时总结,完善美。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引读最后一段,使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使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小兴安岭,感情得到升华。

      第四步:拓展延伸,憧憬美。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四季的变化写一写。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比较简单直观,目的是引领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布置作业:

      继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理解新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依据学段目标,我为第一课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步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理解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特别是春天和夏天的美丽;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阅读全文]...

2022-07-05 09:38:06
  • 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谁有?

  •   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谁有?欢迎阅览。

      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至49°21′,东经127°42′至130°14′。北部以黑龙江中心航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是*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林业施业区划面积386万公顷。

      小兴安岭属低山丘陵,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顶山,海拔1,429米。西部铁力市位于松嫩*原,地势呈波状。

      小兴安岭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干燥而漫长;夏季温热而暂短。年*均气温-1℃至1℃,最冷为1月份,-20℃至-25℃,最热为7月份,气温20℃至21℃,极端最高气温为35℃。全年≥10℃活动积温1,800℃至2,400℃,无霜期90天至120天。年*均日照数2,355小时至2,400小时。年降雨量550毫米至67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干湿指数1.13至0.92,属湿润地区。

      【林木资源】林区森林茂密,树种较多。有林地面积280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72.6%,活立木总蓄积2.4亿立方米。森林类型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杨、椴、桦、榆等,藤条灌木遍布整个施业区。1998年木材生产总量为214.5万立方米,同时,每年还有100多万立方米的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可为木材综合利用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动植物资源】小兴安岭的森林、沟壑中,栖息着东北虎、马鹿、驼鹿、黑熊、野猪、猞猁、野兔、松鼠、黄鼬等兽类50余种,鸟类有榛鸡、雷鸟、中华秋沙鸭、金雕、啄木鸟、猫头鹰、杜鹃等220多种。山林内有野生药材320多种,其中鹿茸、熊胆、麝香、林蛙油、人参、刺五加、五味子、三颗针、 党参、黄芪、兴安杜鹃等十分名贵。小兴安岭还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有松籽、*榛、山核桃、山梨、山葡萄、猕猴桃、都柿、蓝靛果、草莓等 山野果30多种;有蘑菇、木耳、 猴头菌、刺嫩芽、金针菜、猴腿、蕨菜等已被采集利用的山野菜资源20多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黑龙江水域,生长的鱼类有7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鲑鱼(俗称大马哈鱼)、鲟鱼(俗称七粒附子)、鳇鱼、鲤鱼、鲫花、鳌花、鳊花(俗称“三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同罗(俗称“五罗”)等。

      【矿产资源】据初步勘探,有金、银、铁、铅、锌、铝、锡等金属矿藏20多种,已探明的金属矿床、矿点达100多处,其中黄金储量居黑龙江省首位。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更为广泛。有石灰石、大理石、玛瑙石、遂石、紫砂陶土、泥炭、珍珠岩、水晶石、褐煤等25种,矿点140多处。

      【旅游资源】巍巍的小兴安岭绵延起伏,逶迤千里;美丽的汤旺河碧波荡漾,流光溢彩;茂密的大森林郁郁葱葱,层峦叠翠。这里,冬长夏短,日温差大,气候变化悬殊。林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各有特色的四时景观:春天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洁白的世界。依此可开展春游、夏漂、秋赏山色、冬嬉雪的四季养生旅游。这里不仅四季带给你不同的景象,就是每一天、每一时都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潮起伏:晨观拱北云海、夕望卧虎日暮、晴日朗空万里、雨中山色空蒙。雨后天晴,整个大山都淹在滚滚雾海之中,露出的山顶象巨大的鲸鱼背,象海中仙岛,又象雪域神山,显示着大自然强悍不可抗拒的伟力。

    [阅读全文]...

2022-04-20 23:48:51
  •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 美丽
  •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导语: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希望有所帮助!

      《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柞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顶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几只小陆(艾丽)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河里涨满了春水。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般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献出了许多宝贝,有酸甜可口的野果,有又香又脆的榛子,有鲜嫩的蘑菇、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孙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它们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松鼠有时候还在枝头散步,它们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山果过日子。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赏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作者通过运用美词美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其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了解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资源,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

      核心提示

      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属低山丘陵,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红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一年生枝密被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矩圆状卵圆形,先端尖,微被树脂,芽鳞排列较疏松。

      白桦: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呈白色,光滑像纸一样,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树皮还可提桦油。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栎树:为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高达25米。树皮暗灰褐色,略*滑,有些弯曲、顺风向有些倾斜,比较粗糙,小枝褐色,无毛。一般树干较为发黑。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叶片在秋季落叶前会发红褐色,从远处看十分美观。

    [阅读全文]...

2022-02-15 02:04:46
  • 七律.夜安眠古诗词十首

  • 文学
  • 七律.夜安眠古诗词十首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律.夜安眠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安眠》

      秋寒凝霜夜安眠,梦走华夏意无澜,

      红枫伴我*太极,晨曦染鬓素容颜。

      悠闲乐活无憾事,人生难得心胸宽,

      经年风霜莫悲叹,轻舟杨帆游岭南

      《糙手高擎霸王鞭 》

      峥嵘岁月话当年,浩瀚九州祭征帆,

      寒霜冷雨风雷动,画戟红缨鏖战酣,

      创业百战东方亮,鸣金凯旋城旗换,

      钢镰铁斧震乾坤,糙手高擎霸王鞭。

      《贪欢掠财莫觅侯 》

      权倾朝野毋庸谋,贪欢掠财莫觅侯,

      封疆大吏服布衣,钦差出行鼓乐休,

      官衙简政赋廉银,三铡堂口奸魂丢,

      路不拾遗高堂乐,孝悌勤勉人无忧。

      《待更阑》

      风骨铮铮檀香伴,泪烛苦等刘郎剪,

      夜半思君面憔悴,宫灯一盏待更阑。

      玉指颤,黛眉浅,腰肢酥软羽冠闲,

      秀峰巍巍花萼醉,香肩单孓何时暖。

      《喜秋》

      远山朦胧翠染霜,雄鸡赳赳晨曲昂,

      杨柳舒腰轻欲落,荷菱曲臂水下藏,

      芦花飘荡唱金曲,紫燕母女蕴南翔,

      农家筑仓望稼乐,稻粟昂头百叶黄。

      《回乡乐》

      六十五载山河变,集安沟壑换人间,

      四十一年南流水,荡涤污浊赛岭南,

      皓首回乡听鸟鸣,难寻当初施医案,

      枫红掩映农家乐,村路走来寿星唤。

      《垦荒乐》

      经年垦荒建奇功,霜染鬓斑不老松,

      正气凛然心无愧,夜夜安眠幸福翁。

      未闻老兵名与姓,先见垦荒当年勇,

      煮酒再论当年事,敢笑蚩尤不英雄。

      《回味乐》

      指点江山说故事,回眸华夏讲危难,

      亲情围绕道幸福,举杯坐看枫林晚,

      挥笔再探人间路,九曲回肠酿增删。

      巧思凝眉蕴喜乐,挥洒浓情壮河山。

      《风雅郎》

      寒风萧飒我自狂,和襟长啸戏无常,

      赤足散发思无忌,油锤灌顶乐无妨。

      仰天呼喝来去歌,披衣疾行离短长,

      空手扶乩侃后世,乾坤浩渺风雅郎。

      《博客翁》

      耳顺之年体魄健,乌发童颜身如燕,

      浪里白条赛蛟龙,八卦移步太极剑。

      自行车踏出风声,神行客落脚轻盈,

    [阅读全文]...

2022-01-06 00:14:21
  • 《七律.长征》古诗

  • 文学
  • 《七律.长征》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律.长征》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

      诗人:*

      朝代:*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古诗赏析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指*的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赏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阅读全文]...

2022-06-06 20:06:06
  • 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

  • 春节,古诗文
  • 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2、《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3、《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4、《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5、《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6、《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7、《卖痴呆词》

    [阅读全文]...

2022-05-30 17:21:09
  • 七律绝句古诗励志

  • 励志,文学
  • 七律绝句古诗励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律绝句古诗励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

      唐·皇甫冉

    [阅读全文]...

2022-04-05 01:06:03
  • 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

  • 清明节
  • 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律·清明节古诗

      一、

      买来果品到乡村,闲暇乘车荒冢奔。

      千树梨花开胜雪,一园油菜长如金。

      焚烧钱纸坟前亮,啼哭杜鹃松上闻。

      风过香灰自消散,无声眼泪悼亡魂。

      二、

      惊艳群芳造物才,恰逢寒食古今哀。

      和风一扫残冬尽,乳燕双飞暖意来。

      故国绵绵寻旧梦,他乡恨恨望灵台。

      千年不改清明雨,恰似梨花带泪开。

      拓展资料:

      基本信息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节气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节气涵义

      清明节气点: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汉代至清初采用“*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105天。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阅读全文]...

2022-07-30 08:12:05
  • 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

  • 春节
  • 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2、《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3、《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4、《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5、《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6、《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7、《卖痴呆词》

    [阅读全文]...

2022-05-24 04:50:11
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 句子
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 语录
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 说说
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 名言
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 诗词
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 祝福
七律小兴安岭冬天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