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达摩的诗句

关于赞美达摩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达摩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达摩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达摩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80) 语录(36) 说说(10) 名言(1) 诗词(5k+) 祝福(15) 心语(1)

  • 达摩经典佛语

  • 经典,佛语
  • 达摩经典佛语

      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达摩经典佛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4、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5、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6、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

      7、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8、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9、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10、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11、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

      12、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13、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

      14、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15、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

      16、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17、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1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19、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20、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

      21、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22、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2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24、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5、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1、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鹿而见形。

      2、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3、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4、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

      5、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

      6、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7、众生迷妄,於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

      8、於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

      9、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10、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盘。

      11、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盘。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盘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

      12、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13、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

      14、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 

      15、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

      16、但於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17、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

      18、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盘亦不可得。

      19、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相关阅读:

      达摩面壁的故事

      达摩是*佛教禅宗的始祖,据说是二十七世祖师班若多尊者的大弟子,在南北朝时期航海来到了*,在*游历,遇山朝拜,遇寺讲禅,到处弘扬佛法,后来就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在嵩山少林寺开坛讲禅,并且在嵩山之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十年,参禅悟法,进行修行,称为达摩面壁。

      嵩山五乳峰中峰的上部距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的石洞,石洞深约有5米,高约3米,洞门呈现出方形,向着阳光敞开,石洞之内冬暖夏凉,空气清爽。这个天然石洞前面有一块小草坪,石洞周围浓荫蔽日,遮住洞口,达摩祖师来到这里之后就将这个石洞当做自己修禅的地方,达摩面壁就发生在这个石洞之中。据说达摩祖师在这个石洞之内盘膝而坐,面对着石壁终日默然,双目紧闭,五心朝天,祖师入定之后,洞内静悄悄的好像是没有人一样,禅师入定之后,甚至是飞鸟都要在达摩祖师的头上做巢了。

      什么是入定呢?入定就是指高僧坐禅的境界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出现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杂念,外界的一切,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的干扰,属于高僧修禅的高深程度。达摩祖师就这样入定,然后开定,开定之后吃点东西,活动一下四肢,然后再次入定,这样反复的进行,达摩祖师在这个山洞之中修行了十年,后来在达摩祖师坐禅的地方的石壁之上留下了达摩祖师的影像,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人们将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并且将这个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僧人们将这块“达摩面壁影石”开凿下来,放在寺庙内,供人们瞻仰。

    [阅读全文]...

2021-12-30 00:13:17
  • 达摩经典禅语

  • 禅语,经典
  • 达摩经典禅语

    1、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痴为无*,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4、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5、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6、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

    7、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8、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9、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10、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11、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

    12、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13、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

    14、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 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痴为无*。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15、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

    16、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17、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1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19、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20、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

    21、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22、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2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24、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5、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26、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27、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菩提达摩(Bodhidharma)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禅定者所推崇。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

    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所托。

    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阅读全文]...

2022-05-06 03:44:51
  • 赞美达瓦昂的诗句大全

  • 赞美
  • 赞美达瓦昂的诗句大全

      翻过一座沙丘,

      又绕过一座山丘,

      回首看看我们的身影,

      被刚透过云层的阳光,

      拉得好长好长。

      身后那一串串足迹,

      也深深印在这,

      漫漫的沙海里,

      那是我们追梦的印记吧。

      眼前愈发开阔起来,

      连绵的山丘,

      无垠的沙海,

      广袤中透着苍凉,

      豪壮中透着凄美,

      雄浑中透着婀娜,

      一波连着一波,

      层层叠叠,

      绵延至无尽的远方。

      我从驼背上跃下,

      拼命地在沙漠中奔跑,

      我听到了灵魂的呼唤

      “只有你变得勇敢了,

      才能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哦,达瓦昆湖,

      我愿拥有足够的勇气,

      来配得上你的美丽!

      处在深秋的达瓦昆,

      有种令人说不出的素美,

      达瓦昆湖犹如那公主,

      亮而大的'明眸,

      在沙海的怀拥中,

      冲我眨眼。

      登上达瓦昆景区的滑沙台,

      就能看到西边不远处,

      有一座小绿洲,

      白杨林立,

      绿意缠绕,

      沙漠、绿洲、

      人家一定是,

      诗意的栖居。

      我们的驼队走*时,

      它真切地,

      出现在我眼里,

      这块精巧的绿洲上,

      住着一户人家,

      直立的白杨,

      在秋风中飒飒作响,

      一排整齐的红柳栅栏,

      环绕绿洲,

      寂寞了春夏的芦苇,

    [阅读全文]...

2022-05-27 07:28:23
  • 达摩大师血脉论禅语50句

  • 禅语
  •  

    达摩大师血脉论禅语50句

    1、原人之心,皆具佛性。

    2、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3、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4、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5、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

    6、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7、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8、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9、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10、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11、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12、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1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14、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15、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16、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17、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

     

    18、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19、若未悟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

    20、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

    21、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22、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3、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

    24、成佛须是见性。

    25、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外道法。

    26、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

    27、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

    28、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

    29、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

    30、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31、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

    32、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

    33、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34、本心常现前。

    35、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36、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

    37、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 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 死河;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

    38、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

    39、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40、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

    41、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2、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

    43、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4、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它圣意。

    46、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47、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48、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49、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哮而未曾哮,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

    [阅读全文]...

2022-02-19 18:16:43
  • 王者荣耀野区达摩攻略

  • 荣耀,王者,游戏
  • 王者荣耀野区达摩攻略

      在王者荣耀中,达摩自重做后一直都是十分热门的战士英雄,无论是在排位上分还是匹配局中你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拳僧达摩,一起领略一下合理的使用他将是多么的可怕!

      [一些基础的达摩操作]

      1.大招机制

      达摩是一个很秀的英雄,也很考验操作。达摩能在团战的时候踢中多少人决定了团战的战局!所以要玩达摩,首先要会秀大招。


      这是达摩的大招的一个技巧,达摩的大招只要对方英雄在你的圈圈内就能踢到指示器只是指示踢的方向。了解了这点之后才能在进团之后踢中更多的人。


      其次你需要知道达摩大招到底能踢多远。上图是达摩贴脸横向踢花木兰的距离,接*一个中路河道。所以达摩是比较容易将敌人踢到墙壁上的!所以开团后进场不需要计算能不能提到墙上而犹豫没有第一时间开大。

      因为达摩的位移不可能直接位移到敌方脸上,而且大招也必须贴身才能踢出来。所以召唤师技能建议闪现。达摩是可以1闪也可以R闪的!

      这在下面会提到几个特殊位置的一闪与大闪。

      2.野区隔墙踢buff

      其实了解到达摩的大招机制后,野区就能骚起来了。达摩大招踢中后是会有第二段位移的。在野区逃命将敌人踢开刷新第二段位移,抢buff,全靠大招。比如这里。


      己方蓝buff,对手来反蓝的时候连人带蓝隔墙踢开,当然,别把满血的敌人和残血的蓝踢开然后让对面补刀开心离开。


      类似的,对方蓝buff也能隔墙踢开蓝buff。

      其实还是要善于运用达摩大招机制。在野区通过大招来踢对手壁咚,抢buff,由于野区的地理环境,墙壁简直不要太多。曾经无数次在己方蓝buff处连人带buff踢到墙上打。

      3.达摩的'被动回血

      由于达摩的被动是释放技能后两次普攻回血,所以技能间穿插*a很重要,要秀出丝血反杀的骚操作,必须做到技能穿插*a。

      特别提醒一个位置


      4.两个龙坑的一些注意事项

      达摩踢大龙的bug已经被修复,大家不用再去尝试了,想知道这个bug是怎样的b站张大仙有视频。

      还有一个提醒,暴君菊花位置的墙是达摩无法隔墙踢的。指示器上的距离是可以踢到暴君的,但是对着那里踢既不会产生伤害,也不会刷新第二段位移。

      5.达摩的一技能位移距离

      达摩的一技能位移相比很多英雄是远很多的!很多较厚的墙都可以穿,比如这里。



      这个位置比如李白一技能的第一次位移是无法穿的,第二次才能穿,还有类似赵云的一技能也是不能穿的。但达摩可以一技能直接穿。

      还有一些刁钻的角度



      1.配合上单骚对面adc与辅助。


      如上图,以花木兰为例。一般来讲达摩的一技能单独放都是无法摸到花木兰的,假如对方adc躲在塔下不出来很难威胁到他。这时候你只需要在草丛紧贴这墙壁,对着墙壁闪现,达摩就突然出现在了对方adc脸前。


      这个技巧其实不仅仅只有达摩能用,大多数英雄通过闪现都可以实现。关键是闪现过去后能做什么,于是达摩,老夫子,墨子这类英雄就可以实现草丛蹲点从天儿降搞事情。

      2.隔着龙坑闪现大踢人


      龙坑开了一波激烈的团战,达摩跑来支援。敌方(花木兰为例)正在龙坑打龙or打我方队友。

      这时正大光明的走过去敌方肯定会有准备。但是如果你在龙坑外面做出一个踢人的动作,敌方正以为你空大了而窃喜时,你一个闪现进龙坑把他踢开,并可以通过大招的第二段选择继续位移追击或者越墙离开。


      双方在中路展开激烈团战


      你的位置应该是中路的草丛这个位置。为什么不选择河道两边大面积的草丛蹲呢?别傻,是个人都会怀疑你在里面。

      在上图位置配合1闪(一技能后迅速接闪现)可以直接位移进入中路的团战中心。然后一脚送对面五人集体升仙。

      同样,非团战时蹲敌方从河道边经过的敌人也有奇效。先在草丛里开启大招迅速闪现则可以让对方一点反应都无法做出就被踢到墙上壁咚。


      4.另外的一些超远距离空降

      我方与敌方高地塔与二塔中间的超远间隔的墙。

    [阅读全文]...

2022-02-22 06:31:04
  • 达摩经典语录

  • 语录
  • 达摩经典语录

      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禅定者所推崇。下面是达摩经典语录,请参考!

      1、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痴为无,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4、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5、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6、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

      7、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8、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9、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10、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11、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

      12、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13、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

      14、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 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痴为无。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15、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

      16、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17、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1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19、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20、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

      21、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22、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2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24、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5、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26、僧自西天而来,要去往东土大唐取经之地。

      27、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1、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鹿而见形。

      2、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3、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4、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

      5、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

      6、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7、众生迷妄,於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

      8、於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

      9、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10、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盘。

      11、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盘。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盘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

      12、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13、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

      14、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

      15、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

      16、但於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17、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

      18、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盘亦不可得。

      19、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20、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

    [阅读全文]...

2022-04-21 06:06:08
  • 赞美桥的诗句

  • 赞美
  • 赞美桥的诗句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

      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4、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

      5、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

      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鉴湖柳枝词十二首》

      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9、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10、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雍陶

      1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1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13、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闲游》其三》陆游

      14、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

      16、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天津桥》刘叉

      17、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18、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19、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蒲津迎驾》宋璟

      20、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mao泽东——《水调歌头》

      21、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23、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天津桥望春》雍陶

      24、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小桥柳》白居易

      25、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26、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27、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舟中》陆游

      28、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2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0、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

      31、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江上》

      32、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秋思》陆游

      33、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柳桥秋夜》陆游

      34、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35、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上洛桥》李益

      36、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闲步》司空图

      37、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登祝融峰》李徵古

      38、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39、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汉东道中》蒋吉

      40、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李商隐

      41、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4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43、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白居易

      44、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45、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

      46、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阙题》杨师道

      4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

      48、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49、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陆游

      50、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阅读全文]...

2022-05-17 13:44:33
  • 赞美草的诗句

  • 赞美,古诗文
  • 赞美草的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草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戴叔伦《苏溪亭》

      4、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庚信《春赋》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6、深庭秋草绿。——柳恽《捣衣诗》

      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8、雨中草色绿堪染。——王维《辋川别业》

      9、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游城南晚春》

      1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1、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12、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白居易《天津桥》

      1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14、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15、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李纲《咏草》

      16、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17、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18、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谢逸《蝶恋花》

      19、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0、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乐——村居》

      2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2、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袁枚《偶作五绝句》

      23、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晏殊《踏莎行》

      24、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6、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徐夤《草》

      27、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欧阳修《再至西都》

      28、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29、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王夫之《连珠》

      30、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李峤《萱》

      3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2、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张继《洛阳作》

      33、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34、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3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36、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李彭《春日怀秦髯》

      37、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林逋《点绛唇》

      38、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9、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0、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41、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秦观《八六子》

      4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4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44、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

      4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7、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曹邺《庭草》

      48、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何逊《与苏九德别》

      49、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阅读全文]...

2022-05-24 01:03:17
  • 赞美竹的诗句

  • 赞美,竹子
  •   竹,大家都知道竹子是生活在山林里面的一种一节一节的特别的树,它长得很高,春天时叶子和躯干都是十分的绿意怏然,成为了森林中的一大美景,而在今古时代,许多的诗人也写下了不少关于赞美竹子的精美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美竹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赞美竹的诗句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李白《长歌行》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砌花含露两三枝。——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翠葆参差竹径成。——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梅》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阅读全文]...

2022-06-03 00:11:41
  • 赞美完美家乡的句子(表达赞美家乡美的诗句)

  • 赞美,家乡,完美
  • 踏秋

    凉风**绕躯身,绿桂开眉接贵宾。

    窗外菊花邀老友,林中枫叶醉游人。

    飘香稻稷飞扬送,入画山河日月亲。

    有约登高行漫步,阁亭欢聚饮浓醇。

    采桑子-秋吟(和凝体)

    涧边蛙鼓声声慢,紫菊飘香。

    瓜果飘香,淡淡金风吹画堂。

    游人闲步心魂醉,远望禾黄。

    鸟唱禾黄,美景桃源在故乡。

    定风波-咏菊(欧阳炯体)

    绿野凋零我独芳。满城绽放菊花黄。

    高傲迎寒真烂漫。夸羡。含羞叶翠抗秋霜。

    红赤白橙皆显现。华灿。蕊开多色赋诗章。

    游客心欢添喜爱。愉快。移来屋宇北厅堂。

    定风波-桂花树下(欧阳炯体)

    酉月金风送献香,古城处处缀芬芳。

    桂子逢秋齐怒放。观赏。枝头争吐朵儿黄。

    梦与吴刚同斗酒。呼吼。嫦娥乐笑举金觞。

    意畅心舒寻趣兴。诗咏。忧愁烦恼已精光。

    秋日

    金风淡淡渐天凉,菊桂年年竞斗芳。

    喜鹊声声迎贵客,友朋佳句赞家乡。

    秋色宜人

    缤纷秀岭灿无边,一抹青峦伴紫烟。

    花落风吹含韵味,桂开气爽透心田。

    溪头入耳蝉声短,山上迎眸菊色妍。

    靓女帅男相语笑,尽收美景乐欣然。

    朝中措-秋日吟笺(欧阳修体)

    金风飒爽慰心脾。秋菜雨丝滋。

    果饱芳香鱼乐,黄花带露芬菲。

    菊开山秀,清流河水,北雁南飞。

    岭上依稀枫赤,家园旖旎春回。

    浣溪沙-咏秋(韩偓体)

    五彩斑斓一望知。金风阵阵意神驰。

    [阅读全文]...

2022-01-21 11:55:30
赞美达摩的诗句 - 句子
赞美达摩的诗句 - 语录
赞美达摩的诗句 - 说说
赞美达摩的诗句 - 名言
赞美达摩的诗句 - 诗词
赞美达摩的诗句 - 祝福
赞美达摩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