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经典语录

关于老子经典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老子经典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老子经典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老子经典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 语录(48) 说说(2) 名言(38) 诗词(3) 祝福(214k+) 心语(30k+)

  • 老子名言,老子语录

  • 老子,名言,语录
  •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4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4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9.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0.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5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阅读全文]...

2022-03-31 10:35:49
  • 老子语录

  • 语录,老子
  • 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2、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9、治大国,若烹小鲜。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1、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4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阅读全文]...

2022-05-21 16:14:19
  • 老子语录

  • 老子,语录
  •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1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2、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9、治大国,若烹小鲜。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1、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4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阅读全文]...

2022-05-20 02:19:33
  • 老子经典语录120句

  • 老子,写作,语录
  • 老子经典语录120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语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子经典语录12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9、治人事天,莫若啬。

      10、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3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阅读全文]...

2022-03-08 16:25:07
  • 老子经典语录 老子名言100句

  • 老子,名言,名人名言
  •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老子经典语录,以及老子名言100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2、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6、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1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1、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2、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2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6、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2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8、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9、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0、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1、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4、智不自智,而*莫与争智。

    3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37、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8、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3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40、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41、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4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3、治大国,若烹小鲜。

    44、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45、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6、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4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8、将欲取之,必先之。

    4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50、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阅读全文]...

2022-02-14 10:29:54
  • 老子名言名句大全 老子语录200句

  • 老子,名言,语录
  •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老子名言名句大全、老子语录200句,喜欢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老子名句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9.Lernen ist wie Rudern gegen den Strom. H?rt man damit auf, treibt man zurück

    1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5.将欲取之,必先之。

    1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3.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8.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9.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3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7.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阅读全文]...

2022-07-21 00:47:44
  • 老子简介

  • 老子,学*,知识
  • 老子简介

      老子是*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简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按:东汉边韶《老子铭》:“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水经注》卷二三载:“涡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东汉桓帝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说:“老子生于曲涡间。”曹丕《临涡赋》提到了曲涡:“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晋葛洪《神仙传》载“(老子)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大明一统志载:“流星园,在亳州天静宫南,碑云: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即此。元有圣母殿,遗址尚存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或《老子五千文》)。相传老子在此关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去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某些辩证物主义者认为《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道教称其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莱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

      人物故事

      聪颖少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阅读全文]...

2022-01-17 12:08:07
  • 老子的名言

  • 老子,名言
  • 老子的名言,51句子网知道!这里有最全的老子的名言。如果喜欢,可以收藏本网站,还可以分享哦。像这样的老子名言,喜欢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治大国,若烹小鲜。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老子消除纷争的办法不是制定规则,进行引导,而是消除人们的欲望,返回蒙昧时代。

    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清明,则把战马用作施肥种田;天下动乱,则盘马弯弓,流血郊原)-------*治乱循环,没有人想到“天下有道”中的问题。

    8.“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柔术、柔道虽传之日本,但根在*。*人具有以柔克刚的智慧。

    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朝相反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事物的柔弱之处正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是老子总结出的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智慧是反者、弱者的智慧。

    1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2.“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明的统治,百姓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第二等高明的统治,百姓喜欢和歌颂它;稍差的统治,百姓畏惧它;最差的统治,百姓咒骂它)-------这里的意思是,最高明的统治,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第二等的,是儒家的教化、礼治,稍差和最差的,是法家之*。可惜的是,历代统治者用得最多的是法家之术,其次是儒家之术,最少的是道家之术。

    1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6.“绝学无忧”(不读书,则没有忧愁)-------老子主张“不学”,“不智”,以便忘却忧愁,顺从世道。

    1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人间真理被废弃,才会出现仁义道德;民智得以开启,罪恶也就产生了)-------仁义道德是乱世的产物,罪恶是智慧的产物,这种说法虽然有道理,但现代文明之世也还是需要道德、智慧,只不过需要的是自主的道德、人性的道德,是大的治国智慧,而不是封建的道德,小的阴谋诡计的智慧。

    1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说,圣人不为天下先,反而能占先;将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不正是由于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吗?反而能成就其私欲)-------以后为先,伪装成无私,老子的大智慧中表现了*人的狡猾。难怪人们常说,*人与西方人处事,一对一,对方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1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军队逞强,就会覆灭;木头逞强,就会摧折)----老子深刻认识到强弱的辩证法。可惜的是,统治者不会听他的。(旧)*的军队、官府从来是逞强欺民的,只有老百姓倒是不逞强,避强就弱,表现了老百姓的善良、憨厚兼懦弱。

    21.“我独异于人”(只有我,不肯与世人相同)-------像老子这样有个性的*人何其少也!

    2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最经典的100句名言   

    2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26.“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不是要让人民明白,而是要使人民愚昧。人民之所以难治,就在于他们的智慧太多)-------所有的专制统治者都害怕人民有知识,有智慧,所以,焚书坑儒,批判知识分子的事何其多。

    2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现代社会是,既要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又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2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的学问皆是谋略学。

    3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西方人是为学,探讨大自然,所以知识天天增加;*人是为道,提高“境界”、“修养”,所以知识天天减少。少之又少(损之又损),所以落后。

    3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陷于饥荒,是由于衣租食税的人太多,因而陷于饥荒;人民难以统治,是由于统治者巧取强为,因而难以统治)-------老子强烈地反对剥削压迫,向往公*、太*之世,可是又拿不出具体的办法,只有*均主义、蒙昧主义一途。这种浪漫主义传统延续了几千年。

    3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中华民族是最懂辩证法的民族。

    【荐读】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 

    35.“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以气势、意志、心战、同仇敌忾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获胜,而不是唯兵器获胜。

    36.“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37.“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越是贫穷;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越陷入昏乱;人们的技术越巧,奇特的物品越多;法令越分明,强盗反而越多)------*文明是反技术、反法治的文明。360经验口袋布袋先生

    38.“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39.“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只要很好地达到了目的就算了,不要以兵来逞强。达道了目的不要自高自大,达到了目的不要自我夸耀,达到了目的不要骄傲,达到了目的而要认为这是迫不得已,达到了目的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必然走向衰亡)-------老子看到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主张果而勿强,可现实中几个军阀能做到?

    4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小农经济必然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守土重迁,没有商品交换,没有技术、信息交流,人民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五千年社会的写照。

    4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古代著名文人的十大经典名句——老子  

    4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世上的真理是:无所作为却能大有可为)-------君主神秘莫测,看似无所作为,却暗中操纵,做成一切。

    4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抛弃圣明和智慧,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弃仁义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归;抛弃技巧机关和物质利益,盗贼才能绝迹)-------人民昏昏噩噩,统治者愚民愚己,*所以落后。

    4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阅读全文]...

2022-04-16 08:36:17
  • 老子是癞蛤蟆经典语录

  • 老子
  • 1、像一个信徒走在朝拜的道路上,虔诚,还有一点由衷的敬畏忐忑。

    2、所谓痛快,就是痛并快乐着啊!

    3、人是很奇怪的东西,尤其是男人,女人要是能够共患难往往可以共富贵,但男人不一样,也许在穷的时候,两个人能分最后一块钱一个馒头,可有钱了,就不肯分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十个亿。

    4、*惯占有最好的,差的,看不上眼。

    5、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位处男跟女朋友拉上手亲上嘴了,离爷们还会远吗?

    6、一个男人能解决事情的手段无非是相对高级的钱权和最简单的拳头,除非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否则就都会陷入零和博弈的唯一性境地,不是你死我是我挂,所以把苗头强行扼杀在摇篮才是王道。

    7、赵甲第内心知道,那只是嘴上的气话,他怨她的背叛,却不恨,要有恨,就是真的爱了,那才是一个失败者真正的悲哀。

    8、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穷孩子在为一顿学校午餐是不是可以多花几块钱加一份肉而纠结的时候,富孩子已经开着好车半抽半扔大中华黄鹤楼了,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生活从没有堵死凤凰男们向上攀升的路径,虽然很窄,就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但总有一批出身草莽的孩子能够为自己的子孙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像司徒坚强的父亲,像赵甲第的无良老爹,都是如此。

    9、有些交情,太早沾上钱,不是好事。也许一开始看着是赚,其实是亏,会从头亏到尾。

    10、任何一个圈子,不管是凤头还是鸡头,都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11、马小跳没在意,依然一副我就是斯文败类就是不拘小节的做派,她对此也没辙,说实话她不是没看穿马小跳掩饰很好的轻佻本质,不过总有女人尤其是优秀的女人相信自己能成为浪子最后停泊的港湾,再者退一步说,她也没打算把谈婚论嫁作为大学恋爱的前提,马小跳英俊,风趣,多金,能撑面子,没奇怪癖好,*长制造一环接一环的浪漫惊喜,她没理由不尝试着交往一下,不能奢望一个在初中就没了初吻的美女有多崇高的恋爱观。

    12、在劣势状况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战斗欲望,惯坏的有钱孩子不少都这德行,嘴巴又硬又臭,不知天高地厚。

    13、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鬼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14、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5、虎豹之子,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

    16、四面楚歌不遭待见,唯有沉默。

    17、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终点,却有很多个起点,从娘胎出生起是第一个大起点,这个谁都无法更改,接下来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又是两个新起点,然后很多孩子就把高中升大学提前看作人生的终点了,这都是一种不负责任,18岁以后,你可以不必对你父母负责,但起码你得学会开始对自己负责,我记得有这么,是你们某位学长一次醉酒后跟我说的:就是被人踩得像一滩烂泥,也要捏出狗尾巴花来。

    18、没有谁家的孩子注定是苦一辈子的,老天爷也没有规定说有钱人的孩子才可以过好日子。

    19、每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作为老师,只能教书育人,在物质上的过度阔绰,只会起反作用,孩子困苦长大,并不只是坏事。

    20、女人心海底针,并不只意味着男人琢磨不透女人的心思,很多时候连女人自己都搞不懂在干什么想要什么,所以大祸水褒姒在周幽王点燃烽火台的时候,突然笑容倾城,估计她也没弄清楚是爱上了那再不可能更绚烂的烟火,还是爱上了身边的男人。

    21、生活多的是*淡无奇,少的是跌宕起伏,每个既定圈子的舞台总共就那么大,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挤上去翩翩起舞。

    22、穷人出身,白手起家,才敢舍得一身剁把皇帝拉下马。

    23、感情这东西,两个人中总有谁要吃亏的,一辈子是很长的时间,能给中意的好男人吃亏,这样的吃亏才是福。

    24、这个世界没有踏雪飞鸿飞檐走壁的轻功,没有隔山打牛飞叶伤人,没有让人一夜之间天下无双的丹药,再猛的好汉要害挨了枪子,除非极少数大猩猩级别的猛人,都得翘辫子,他能教给司徒坚强的东西不是秘籍,不是任何捷径,只是让他每天早晚去跑10圈操场,俯卧撑,单杠都按计划搞一些,最多就是传授几个不太内行的站桩,说到底,还是打基础,走滴水穿石这条最笨的路线,当然论打架技巧偏门,赵甲第还是有很多宝贵实战经验的。

    25、一个人只有先对自己负责,才有资格对父母对自己在乎的人负责。

    26、赵甲第大声道你倒是上啊,怕个吊,女神女王天鹅什么的,不追怎么知道成不成,追不上不丢人,追上了狠狠日。

    27、其实单挑没意思,得群架才有劲,四五十号人抡板砖铁棍西瓜刀挤在一起,撩阴腿,黑虎掏心,猴子摘桃,怎么阴损痛快就怎么整,不过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忘了把后背让给信得过的哥们,要不然很容易吃亏。

    28、做官了,不求什么,只希望能多让一个好人多一分好报,多让一个孩子能走出大山,多让一个老人死于安详,就这么简单。

    29、给某些人洗钱的,偶尔*放火,跟大马路上的清洁工其实差不多,都是给一些人清扫不顺眼的垃圾,一个给钱给权,一个卖命出力,就这么简单。

    30、哪怕是一只癞蛤蟆,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充实自己,迟早都有跳出池塘吃上天鹅肉的一天,这个天鹅肉可以是桃李满天下,可以是抱得美人归,也可以是功成名就光耀门楣,还可以是做一名伟大的金融家。

    31、安稳是福,*淡是真。

    32、生活总想磨去一个人的棱角,扣上*庸的帽子。

    33、她用短暂的一辈子告诉他一个道理,对的起自己,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得起别人,自己在乎的人。

    34、再跌宕的过程,终有*静似水的结尾。

    35、赵甲第从来都是不惮以最大恶意揣度他人的,因为他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不去失望。

    36、自作孽的人没资格继续留在这个*台上狐假虎威。

    37、对理科生来说,生活是一场很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游戏,有得必有失。

    38、多读几本书,多看几个人,多经历几件事,多挣几块钱,只求日记末尾的那一天,问心无愧。

    39、贩夫走卒,市井小民,*显贵,皇亲国戚,说到底都是一只只披着身份衣裳的阿猫阿狗,有些笨点,有些聪明点,每天喂养一下,总有物尽其用的一天。

    40、人都是这德行,对谁都好就跟对谁都坏一样,没差别。

    41、赵甲第知道,这些孩子将来有世人眼中大出息的,挣大钱,光宗耀祖,肯定是少之又少,说不定一个都没有,但赵甲第还是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多保持一些他们的质朴和倔强,因为这两种品质,才是他们将来安稳生活的根本,可以不显赫,却能够相对幸福。

    42、人在做天在看,别人对不起咱,不能因为自己扛得住,就一直忍下去。

    43、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学会说话,学会跌倒,学会走路,学会戴红领巾,学会怀念儿时同桌的那个人,学会毕业,学会拼搏,学会受伤,学会在后不再哭泣,这首《孩子》,谨献给一切长大了的孩子。

    44、最穷未必是讨饭57、富人总有更有钱的,穷人总有更苦的。有钱的最后财富只是一个符号,但命苦的,却是真真切切痛入骨髓,给人活活逼*疯,苦到哭不出。

    45、从黄土地和小村子闯进大城市的农村孩子,做狗的,他们子孙还是做狗,做狼的,才有机会给后代富贵荣华。做白眼狼,做陈世美,做墙头草,低着头,却要直着腰。对不起朋友,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谁,都可以,但别对不起生你的娘,和给你生孩子的女人。

    46、女孩要富养是不错,会古筝会钢琴会书法会芭蕾舞,自然是好的,可泥泞中成长的小草,一样可以在某一天优秀得让男人由衷心动。

    47、找个女人一起浪迹天涯,老死在面朝古寺春暖花开的地方。

    48、看男人,尤其是出来混久了的年轻男人,看女朋友和气质容貌和穿戴质量就大致清楚他们的家底了,当然特例不算。

    49、理想越远大,就意味着你完成它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越辛苦。

    50、赵甲第在奔跑过程中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悲欢离合谈不上,他有自知之明,多大的一个小屁孩嘴上说沧桑可以理解,真把自己当根经历过风雨坎坷的大葱就太恶寒了,不过孩子气的欢乐和悲伤是肯定有的,最大的庆幸就是朋友一路走好。

    51、人必须有所执,方能有所成。

    [阅读全文]...

2022-03-15 10:42:38
  • 老子是癞蛤蟆经典语录

  • 老子
  •   1、女人聪明了,男人就要费神。

      2、人必须有所执,方能有所成。

      3、有钱不可耻,不会花才操蛋。

      4、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5、很多人很多事,得放在心里。

      6、所谓痛快,就是痛并快乐着啊。

      7、富贵不还乡,不如锦衣夜行。

      8、人非草木,贪嗔痴,俱是烦恼根。

      9、所谓痛快,就是痛并快乐着啊!

      10、四面楚歌不遭待见,唯有沉默。

      11、金刚疲于怒目,菩萨懒得低眉。

      12、不可有伤人心,但不可无防人心。

      13、一个上升的态势比什么都重要。

      14、骄傲和矜持,是阴差阳错的温床。

      15、孝顺,不害人,懂感恩,肯付出。

      16、饿寒则温顺如羊似狗,饱暖则如狼似虎。

      17、虎豹之子,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

      1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

      19、从古至今,百姓最愚昧。百姓最无愧。

      20、钻营钻营,你得先钻进去,随后才能经营。

      21、阳间阴间,活人逝者,两相望,不敢忘。

      22、能捅人最凶悍却是最轻松的,一定是朋友关系。

      23、好人也许是不能一生*安,但终究会有善报好报。

      24、籍籍无名的屠狗辈,确实有了不起的龙蛇草莽。

      25、再好的木料,只要小时候长歪了,就废了。

      26、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27、熬一熬,说不定这道坎就熬过去了。

      28、*惯占有最好的,差的,看不上眼。

      29、我们对季节的怀念,取决于当时谁走了进来。

      30、为了爹妈去低着头,弯着腰,不丢人。

      31、强者未必都在为恶,弱者未必都是心善。

      32、一个爷们,想要爱人,必须先学会好好爱自己。

      33、再跌宕的过程,终有*静似水的结尾。

      34、人若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35、穷人出身,白手起家,才敢舍得一身剁把皇帝拉下马。

      36、看人直指人心,做事单刀直入直中要害。

      37、有些事情憋久了,再不爆发就要在沉默中变态了。

      38、天地鬼神,头顶三尺灵,即便不怕,也要能敬就敬。

      39、人都是这德行,对谁都好就跟对谁都坏一样,没差别。

      40、别忘了把后背让给信得过的哥们,要不然很容易吃亏。

    [阅读全文]...

2022-07-29 11:54:35
当前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