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隐寺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灵隐寺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灵隐寺僧居胜,俗客稀,山色四周回。——张可久《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姜特立《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须弥纳芥不为夸》
却登灵隐寺,岩壑此其本。——周必大《次韵张真父著作游湖山》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潘阆《洒泉子·长忆西山》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灵隐寺前万窍风,石公山上一方雾。——袁宏道《天开岩》
几百年来灵隐寺,如今却被铁牛闩。——释道济《嘲灵隐寺印铁牛》
梧桐叶脱属秋至,篮舆寻僧灵隐寺。——刘泰《题戴文进西湖图》
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徐熥《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二月曾游灵隐寺,十年不到阖闾城。——祝廷华《次韵再和翁师志吾*作二首·其一》
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李昱《冷泉亭观猿》
灵隐寺简介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现任方丈是光泉法师。
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迢峣,
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
宋之问诗鉴赏
《唐诗纪事》说:“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宋之问两次贬谪,第一次是神龙元年(705)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第二次是景云元年(710 )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县)。《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新唐书》说:“赐死桂林”。总之,未能生还。《新唐书》中记载他于景龙中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颇自力为政,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流布京师,人人传讽。”这首《灵隐寺》诗大约作于此时。
灵隐:山名。在浙江杭州市西,亦称武林、灵苑、仙居。灵隐寺即东晋时在灵隐山所建的禅寺。相传晋咸和元年(326 ),印度僧人慧理来到这里惊称:“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因山起寺,名为灵隐,取灵山隐于此之义。
首联描述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和概貌:“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是说静穆的寺院座落在高峻葱郁的飞来峰山麓,更显得庄严清寂。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指灵隐山的北高峰即飞来峰。郁:茂盛葱茏之意。迢峣:高峻;高耸。龙宫:借指灵隐寺,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说经法,佛祖所在之地故称龙宫。“锁”
字透露出佛门清静空寂的永恒。“鹫岭”、“龙宫”,连用两个典故,上下对得精切自然,神话色彩浓郁,引人浮想联翩。排律首联一般不对偶,而这里对得流走自然,给读者以整齐和谐的美感。
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上句写的是远景,海上日出,光芒四射,红霞满天。下句写的是*景,江潮澎湃,白浪滔滔。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胸怀,壮人豪情,怡人心境,这两句以工整的对仗和壮观的景色成为千古流芳的佳句。这里的字句并不奇异,辞藻也不繁富,然而却能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第三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子:桂树的种子。桂树开花不结子。天竺桂结子。传说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高气爽时节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降落,称为桂子。天香:祭神的香。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月宫桂子撒落下来,纷纷扬扬,异响阵阵;龙宫中的香烟袅袅升起,直入云天,上下交织成一个清幽空灵之境。这联诗借用神话传说表现了灵隐寺声色香怡人的特色。
诗的前三联是正面写灵隐寺,下面三联转入侧面衬托。诗人以游山寻胜的所观所感为灵隐寺绘出了一个清幽旷远的背景:藤萝覆道,古塔遥望,泉流潺潺,山花傲霜凌冰。这一切都显示出古朴、静洁、脱俗之美。诗人深受此胜境的感应,不由自主地赞叹: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他自幼向往各处的奇山胜景,这次寻幽访胜如愿以偿了,使他忘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焦燥。
最后一联“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是写诗人的幻觉,他已经沉醉了,误把灵隐当作天台,竟有点飘飘欲仙了。天台山是着名的佛教圣地,石桥传说是神仙所居之处,“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女子,留半年求归,抵家已七世矣。”诗中暗寓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以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赞叹灵隐寺地势山水环境的优胜,简直可以和天台媲美。
《灵隐寺》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游记诗。袁宏道在他的《灵隐》游记中曾这样说:“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代词客,捃拾帮凑。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这段话说尽了《灵隐寺》诗的妙处“字字入画”。
整理:zhl201612
宋之问《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简注
灵隐寺,禅宗名刹,在杭州。鹫岭,灵鹫峰,又名飞来峰。岧峣,高峻。萝,藤萝。刳木,指刳木为瓢,汲取清泉。烦嚣,尘俗间烦乱喧嚣的杂事和杂念。天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天台山,在县北三里,亦名大小台山,以石桥大小得名。”又一佛教胜地。
评析:
宋之问(656?一713?),字延清,汾州西河人。初唐著名诗人。与沈佺期齐名,人称“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这首排律是宋被贬越州后游灵隐寺所作。全诗通过对灵隐寺的描写,表达了超尘脱俗的理想境界。
全诗如画。前六句是主体。鹫岭二句,山寺相映生辉,更显出灵隐寺肃穆空寂,佛家胜境。楼观二句是名句,登上寺楼可观沧海日出,站在寺门可见浙江潮涌。对仗工整,景象壮观。备受时人及*称赏,竟有传说,说这联是宋之问经过初唐四杰之一,前辈诗人骆宾王的点化,才写成的。接下二句,进一步刻灵隐山的灵秀:桂子从月宫飘落凡间,佛香飘上云天,给佛地蒙上一空灵神秘的色彩。
诗的后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寺寻幽揽胜的情景和感想。诗人时而攀住藤萝登上高塔远眺,时而持木瓢寻找清泉汲水一路观景。气候温和,霜薄冰轻,山花犹放,红叶未凋。自小就喜爱远方的奇异景色,今日面对美景,洗净了满心的烦恼。
“待入”二句,天台实为又一佛教胜地,“以石桥大小得名”。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实际上是说由一佛教胜地而联想到相隔不远的又一佛教胜地。这是诗人意犹未尽的表现。乍看“若离”,而实不离,是有意宕开一笔,诗人用“若即若离”的笔法,以求得余韵不绝的艺术效果。至此,篇首所显示的“寂寞”心态已转化为超脱尘世,超脱自我的高情远志。
全诗辞藻清华,音调和婉,于细针密线中显出一种清远之气。无论从气格还是从技巧上来看,都可以视作盛唐时代五言排律的先声。
少林寺的诗句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饰。
造山丽如符,长流禁似带。
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一枝春·嵩山少林
茂密丛林,纵山峦、五乳奇峰环抱。春芳少室,碧翠雾腾云绕。禅宗寺院,历朝代、尚留瑰宝。观胜景、幽静清玄,浅黛势承妖娆。
松涛竹风未老。秀登封、武术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达摩传道。功夫技艺,渐开创九州骄傲。弘佛法、百炼深修,盛隆古庙。
少林寺
是处由来初地,会心都契法源。
岩是水出嵌隙,路转人度松门。
少林名自少室,是一是二堪参。
忽座壶中天半,下临万壑千岚。
俯仰似沾花雨,布施非为福田。
幽门自彼无俗,山林于我有缘。
七绝·少林游
古刹名山眼底收,还寒时候少林游。
最怜小子武姿美,步步高机影永留。
少林寺
丁星缀紫茸,烂漫纷红叶。
北山鲜移文,西域饶梵筐。
少室本同名,跋陀倘能接。
七律·游少林寺
嵩山一派气茫茫,二月烟霞入画章。
三圣堂前碑迹老,十方化外柏松苍。
俗尘哪处求清静,山寺如今笑拥攘。
且管佛前香一柱,任由他议短和长。
《灵隐寺月夜》
作者: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注释:
1、灵隐寺,在杭州灵隐山东南麓,寺前有飞来峰,寺中有冷泉亭诸名胜,环境清幽。诗写灵隐寺月夜景象、感觉,意境清冷。
2、香界:指佛寺。明杨慎《丹铅总录·琐语》:“佛寺曰香界。”白:谓如雪如霜,喻清冷。
3、“月在”句:灵隐寺周有北高峰、南高峰、飞来峰,故云。
4、一灯:指佛殿中长明灯。群动息:语本陶渊明《饮酒》诗:“日入群动息。”谓万物俱息。
5、“孤磬”句:以佛殿孤磬之声,反衬万籁俱寂之幽静。四天,四方天空。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空,空寂。
赏析:
《灵隐寺月夜》是一首五言古体诗。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附*有飞来峰、冷泉亭诸名胜,是西湖的游览胜地。“月夜”标题,可见这首诗描写的是灵隐寺的月夜景色。从诗中“夜寒”、“落叶”看,时间当在深秋。
首二句,“夜寒”点时间,在深秋的寒夜。“香界”,指佛寺。一个“白”字,未见其月,已见月光的皎洁。接着写透过寺门,可见曲折的山涧与寺门相连,一个清凉幽静的境地呈现在眼前。三、四句承上启下,抬头望“月在众峰顶”,可见月升中天,群峰相托;低头看“泉流乱叶中”,可见秋叶纷飞,泉水流淌。由静景而写到动态,以动衬静,更觉佛寺秋夜的静谧。四句读来,佛寺月夜,尽收眼底,俯仰之间,所见所感,妙趣横生。
五、六句先写进入佛寺。“一灯”指寺里的长明灯。“群动息”,语出陶渊明《饮酒》“日入群动息”,指一切都归于沉寂。“孤磬”指僧人夜里诵佛经的击磬声。“四天”指四禅天,佛教所谓*诸天,即整个天空。两句意为,进入佛寺,所见一灯孤明,犹感四面静寂,只听到僧人夜里诵经的击磬声,悠然响在寂静的夜空中。末二句又承上启下,后写由于太冷清,太空寂,难免使人生出孤独惆怅之感,不便久留,只好出寺离归。山林多虎,使人生畏,“况闻岩下风”。俗谓“云从龙,风从虎”。闻风如见虎,使人更惊恐不安,欲离归而又难以回归。
全诗写灵隐寺的月夜景色,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从而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处境难耐的心境。写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 佛光普照,在熙熙攘攘的尘世 渡生,渡死,渡草木一秋 渡四季无常 菩提下盛开的莲,叶面上打坐的露 空山新雨后的青翠 此岸,彼岸 都在佛号里得到重生 一千多年印记被唐风书写,众生仰望 石碑上凿刻的名字 哪一个,不是我的前世 佛光里超度的背影,哪一个 不是我的来生;那寺前山后的一草一木 哪一个,不是我的亲人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 祈求佛祖,赐我一趟归程 我要在大雄宝殿,诵七天七夜的经文 还要在银杏树下盘膝 埋下我一根肋骨 轮回转身,一颗千年的舍利 在卧佛寺中禅定 ◎回归丛林,我是阿掖山上的一株草 祥云缭绕下的净土 禅意氤氲,时光如水般澄澈 润物无声 盛满阳光的生灵 纷纷放下被钙化的身段 以笑声之外的笑声,颔首恭迎 一路朝圣而来的人们 尘世所有多余的枝节 被敲钟的人,一一挡在寺外 殿堂上佛陀庄严的法相 从不言语,却将生命的法理 送达每个迷途知返的人心里 不管你是长跪还是站立 总有一束光 从灵魂深处升起 白天,我在五蕴里修行 夜晚,回归丛林 我是阿掖山上的一株草 静默,渺小 月光悠长,长不过卧佛寺传来的经声 在众生的额头逐一抚摸 留下慈悲的印记 像母亲,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 我用叶子抄经,风声吟诵 在脉络里写下忏悔 于露珠里祈求往生 木鱼每响一次,我就念一声:阿弥陀佛 直到自己变成梵文 在亲人的掌心,苏醒 ◎母亲的天空,黑夜升起星光 寺在凡尘云雾中 佛在寺中 向前攀爬,向上仰望 以一株植物的姿势 顶礼灵魂的高度 燃一柱心香,踏歌而行 行囊和躯体,相扶上路 万物氤氲,蓬勃自渡 黄海的波涛,和着山谷回音 唱响庙址每一片圣地 系一根红丝带,在许愿树上 绕塔而行,双手合掌 大千世界,惠风和畅 一片净土上的白云 纯净,护佑四方 蓝天下拜忏,钟声浩荡 承佛慈力,善根增长 藏经阁内 有人日日夜夜地诵经,祈福 母亲的天空,黑夜升起星光 卧佛寺外 红莲上的晶露 一滴跟着一滴,滚烫 像山下田野里 噌噌拔节的麦浪 ◎莲花般的手掌,无限辽阔 一季又一季,草木葳蕤 我一步一拜 在卧佛寺的阶前 虔诚与青苔接壤 辉映慈悲的光 一次又一次,万物悲悯 我双手合十 在天王殿前焚香 一声阿弥,天地澄亮 卧佛不语,神态安详 年复一年,清风逐浪 落叶纷飞,遍地金黄 两棵银杏树,在经年的风雨里 寂静,默然,更加粗壮 像千年前得道的高僧 守候着净土一方 晨钟暮鼓,经声悠扬 唐风遗迹,在石碑上逐一入定 岁月的痕迹,被刻进深深浅浅的经行 供朝拜者,在法门觉醒回到故乡 我像那经书里的梵文 尘世变得极其清瘦 而我莲花般的手掌 却无限辽阔 泛着七彩琉璃光 ◎夜夜击磬的鱼儿,在等待接它回家的人 总有一些触碰,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些理由,梦里升起经幡 经幡上浸透的风雨 是尘世里斩不断的悲欢 庙址上遗落了一地青发 青发里长出骨头 有人的名字,被刻进了碑 历史的天空,飘过几朵白云 有人的誓言,在铜镜里长出苔痕 一条河,便浊浪翻滚 夜夜击磬的鱼儿 在等待接它回家的人 我是三界流浪的游子 红尘里渡劫草木里修行 当卧佛寺迎来一场盛典 我耳旁便响起阵阵熟悉的声音 有人在喊我前世的乳名 一声声充满悲悯 从诗里摇橹,日夜扬帆 在梦里启航,一路奔跑 我要在黎明之前回到故乡 看母亲手执金台,拈花微笑 她慈祥的脸 泛着喜悦的光
编辑点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芸芸众生,佛法普度,一念智则般若生。在作者的眼里,众生皆佛,草木皆佛,受持佛陀的慈悲,智慧如海,吉祥安乐。佛说此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亲人的久别重逢。红尘里,我们都是流浪的游子,在等待母亲的一声呼唤,随即魂归故土。作者文笔行云流水,禅意自然流淌,如一曲梵音,耳旁萦绕,带读者进入一种妙不可言的清凉世界,既表达了自己对卧佛寺的憧憬,同时也引渡众生,同证菩提!
梦想西禅寺,春阴绕夏池。——赵蕃《寄怀徐行仲》
了娘囝,西禅寺里粥鼓鸣。——何中《了娘囝》
西禅寺简介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
西禅寺,唐咸通八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寺”。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38座,占地7.7公顷,还有唐七星井《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碑、五代慧棱禅师舍利塔、清康熙御笔《药师经》、清代壁画等。
西禅寺,在海外久负盛名,海外廨院有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越南的普陀寺等,与西禅寺仍有密切的联系。
寺内玉佛楼,专奉海外侨胞捐赠的两尊玉雕佛像。一是坐佛,身高2.3米,为释加牟尼的坐像;另一尊是卧佛,身长4米,重10吨,为释加牟尼的卧像,是玉佛之一。观音阁内供千手千眼观世音,用29吨黄铜铸成。
把酒赋诗甘露寺,眼中那更有金山。——韩元吉《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前年边马饮江水》
下岸且寻甘露寺,到城先问惠山泉。——王禹偁《寄毗陵刘博士》
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王柏《再咏番易方节士》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王奕《和赵若伦旧题多景楼》
一到城西甘露寺,只今山色似当时。——廖大圭《用韵题松云八景图·其一》
甘露寺简介
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江之滨的北固山,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因建立于东吴甘露元年(256年),故名。
甘露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山,遥想三国峥嵘历史,渴望一展自身才华,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许多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描写寺庙雪的诗句
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描写寺庙雪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所学的知识。
(第一首)
闭门私造罪,准拟免灾殃。
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
纵不入汤镬,亦须卧铁床。
不许雇人替,自作身自当。
(第二首)
以我栖迟处,幽深谁可论。
无风萝自动,不雾竹长昏。
涧水缘谁咽,山云忽自屯。
午时庵内坐,始觉日头暾。
(第三首)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第四首)
柴门寂寂黍饭馨, 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 小儿啼索树上莺。
(第五首)
今日岩前坐,坐久烟云收。
一道清溪冷,千寻碧嶂头。
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第六首)
我法妙难思,天龙尽回向。
我今稽首礼,无上法中王。
慈悲大喜舍,名称满十方。
众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刚。
(第七首)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
从头仔细看将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不信但看桃李树,花开能有几时红。
直饶做到公卿相,死后还归泥土中。
(第八首)
绝句南宋僧人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九首)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第十首)
花非花,
雾非雾,
天明去来如春露,
不多时,
去似朝霞无觅处。
(第十一首)
描写关于佛寺的诗句
(第一首)
狼烟起处兵焚寺,烽火熄时僧唱经。
唐盛比丘数十万,宋衰佛子几千名。
劫波度尽法身在,方显无量佛永恒!
------
(第二首)
浩淼三江眼底收,威严万佛塑心头。
晨钟暮鼓祥云绕。翠竹苍松古寺幽。
忠实信徒祈福泽,虔诚教士积禅由。
圣门千载灯明彻,广宇红尘任去留。
------
(第三首)
初春柳眼笑微开,一苑寒梅唤我来。
诗友品茶茶有道,僧人讲信信无猜。
悟禅山岭阳光照,处事身心玉露裁。
千佛寺中深自省,*凡入世胜君陪。
------
(第四首)
松栎葱葱绕紫烟,木鱼阵阵诵经篇。
书中佛祖千山远,眼里莲花一梦圆。
苦海无边回是岸,贪心有戒转为贤。
常闻香火知荣耻,但愿*生饮碧泉。
------
(第五首)
几度涅磐几度生,佛法总是映衰兴。
狼烟起处兵焚寺,烽火熄时僧唱经。
唐盛比丘数十万,宋衰佛子几千名。
劫波度尽法身在,方显无量佛永恒!
------
(第六首)
人间处处玉兰开,山寺梅花待我来。
无欲方知斋有味,有情始信佛无猜。
禅茶妙趣逢僧话,雅事闲心任物裁。
试问他年风雪日,围炉一夜倩谁陪?
------
(第七首)
千年古寺千年树,千鸟啾啾桂月明。
烛照僧庐摇罄影,风敲幽竹带隋音。
虬龙舞爪暗天色,玉凤栖身作地形。
梦里长将身寄托,悠悠不改故园情。
------
(第八首)
古寺悠悠弄影长,青山不语写沧桑。
佛无六欲拈花笑,人有七情成酒狂。
最是晨钟惊宿鸟,常能禅文入诗章。
千年玉垒仙凡界,送我春风几许凉。
灵隐寺诗句
灵隐寺的诗句
写灵隐寺的诗句
杭州灵隐寺诗句
关于灵隐寺的诗句
有关灵隐寺的诗句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形容灵隐寺的诗句
古诗登灵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最出名的诗句
灵隐寺名言
赞美灵隐寺的词或诗句
描写杭州灵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优美句子
下雨的灵隐寺古诗
灵隐寺的春天古诗
描写灵隐寺的句子
千年古刹灵隐寺诗句
形容灵隐寺的句子
杭州灵隐寺的古诗
描写灵隐寺的古诗
和杭州灵隐寺有关的古诗
描写灵隐寺的古诗词
游玩灵隐寺的心情说说
关于巴彦县灵隐寺的古诗词
灵隐诗句
带灵隐的古诗句
带隐寺的古诗
灵谷寺的古诗
游灵岩寺的古诗
关于家人的经典古诗
形容傻瓜的古诗
关于快乐的除夕的古诗
关于抒怀的古诗词
女孩慢慢长大的古诗词
描写寒东早晨的古诗
带昕瑶两字的宋词古诗
描写早先的世界古诗词
适合用来写书法作品的古诗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古诗
关于数字的古诗词.
使用了夸张的古诗
表达元老的古诗词
小孩子骂人的古诗词
全部的古诗数字
描写芙蓉花美丽的古诗
苏轼描绘杭州美景的古诗词
小学生春节的古诗大全
邀字开头的古诗
形容煤炭工人的古诗
关于昆明翠湖的古诗词
带有古诗的微信名字
第一个字是公的古诗
新年热闹的古诗
描写清者自清的古诗词
课本里的古诗词童立方
描写深秋的古诗古诗
描写大河的古诗词
关于春节的古诗两首
冬天的夕阳的古诗词
给孩子听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