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诗句

关于灵隐寺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灵隐寺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灵隐寺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灵隐寺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 语录(2k+) 说说(4k+) 名言(160) 诗词(51) 祝福(1k+) 心语(104)

  • 关于灵隐寺的诗句

  • 灵隐寺僧居胜,俗客稀,山色四周回。——张可久《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姜特立《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须弥纳芥不为夸》

    却登灵隐寺,岩壑此其本。——周必大《次韵张真父著作游湖山》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潘阆《洒泉子·长忆西山》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灵隐寺前万窍风,石公山上一方雾。——袁宏道《天开岩》

    几百年来灵隐寺,如今却被铁牛闩。——释道济《嘲灵隐寺印铁牛》

    梧桐叶脱属秋至,篮舆寻僧灵隐寺。——刘泰《题戴文进西湖图》

    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徐熥《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二月曾游灵隐寺,十年不到阖闾城。——祝廷华《次韵再和翁师志吾*作二首·其一》

    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李昱《冷泉亭观猿》

    灵隐寺简介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现任方丈是光泉法师。

    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全文]...

2022-01-22 00:16:15
  • 《灵隐寺》赏析

  •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迢峣,

      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

      宋之问诗鉴赏

      《唐诗纪事》说:“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宋之问两次贬谪,第一次是神龙元年(705)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第二次是景云元年(710 )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县)。《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新唐书》说:“赐死桂林”。总之,未能生还。《新唐书》中记载他于景龙中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颇自力为政,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流布京师,人人传讽。”这首《灵隐寺》诗大约作于此时。

      灵隐:山名。在浙江杭州市西,亦称武林、灵苑、仙居。灵隐寺即东晋时在灵隐山所建的禅寺。相传晋咸和元年(326 ),印度僧人慧理来到这里惊称:“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因山起寺,名为灵隐,取灵山隐于此之义。

      首联描述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和概貌:“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是说静穆的寺院座落在高峻葱郁的飞来峰山麓,更显得庄严清寂。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指灵隐山的北高峰即飞来峰。郁:茂盛葱茏之意。迢峣:高峻;高耸。龙宫:借指灵隐寺,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说经法,佛祖所在之地故称龙宫。“锁”

      字透露出佛门清静空寂的永恒。“鹫岭”、“龙宫”,连用两个典故,上下对得精切自然,神话色彩浓郁,引人浮想联翩。排律首联一般不对偶,而这里对得流走自然,给读者以整齐和谐的美感。

      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上句写的是远景,海上日出,光芒四射,红霞满天。下句写的是*景,江潮澎湃,白浪滔滔。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胸怀,壮人豪情,怡人心境,这两句以工整的对仗和壮观的景色成为千古流芳的佳句。这里的字句并不奇异,辞藻也不繁富,然而却能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第三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子:桂树的种子。桂树开花不结子。天竺桂结子。传说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高气爽时节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降落,称为桂子。天香:祭神的香。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月宫桂子撒落下来,纷纷扬扬,异响阵阵;龙宫中的香烟袅袅升起,直入云天,上下交织成一个清幽空灵之境。这联诗借用神话传说表现了灵隐寺声色香怡人的特色。

      诗的前三联是正面写灵隐寺,下面三联转入侧面衬托。诗人以游山寻胜的所观所感为灵隐寺绘出了一个清幽旷远的背景:藤萝覆道,古塔遥望,泉流潺潺,山花傲霜凌冰。这一切都显示出古朴、静洁、脱俗之美。诗人深受此胜境的感应,不由自主地赞叹: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他自幼向往各处的奇山胜景,这次寻幽访胜如愿以偿了,使他忘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焦燥。

      最后一联“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是写诗人的幻觉,他已经沉醉了,误把灵隐当作天台,竟有点飘飘欲仙了。天台山是着名的佛教圣地,石桥传说是神仙所居之处,“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女子,留半年求归,抵家已七世矣。”诗中暗寓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以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赞叹灵隐寺地势山水环境的优胜,简直可以和天台媲美。

      《灵隐寺》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游记诗。袁宏道在他的《灵隐》游记中曾这样说:“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代词客,捃拾帮凑。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这段话说尽了《灵隐寺》诗的妙处“字字入画”。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2022-01-16 14:14:23
  • 千年古刹灵隐寺诗句(宋之问灵隐寺古诗赏析及诗意)

  • 千年,诗意
  • 宋之问《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简注

    灵隐寺,禅宗名刹,在杭州。鹫岭,灵鹫峰,又名飞来峰。岧峣,高峻。萝,藤萝。刳木,指刳木为瓢,汲取清泉。烦嚣,尘俗间烦乱喧嚣的杂事和杂念。天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天台山,在县北三里,亦名大小台山,以石桥大小得名。”又一佛教胜地。

    评析:

    宋之问(656?一713?),字延清,汾州西河人。初唐著名诗人。与沈佺期齐名,人称“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这首排律是宋被贬越州后游灵隐寺所作。全诗通过对灵隐寺的描写,表达了超尘脱俗的理想境界。

    全诗如画。前六句是主体。鹫岭二句,山寺相映生辉,更显出灵隐寺肃穆空寂,佛家胜境。楼观二句是名句,登上寺楼可观沧海日出,站在寺门可见浙江潮涌。对仗工整,景象壮观。备受时人及*称赏,竟有传说,说这联是宋之问经过初唐四杰之一,前辈诗人骆宾王的点化,才写成的。接下二句,进一步刻灵隐山的灵秀:桂子从月宫飘落凡间,佛香飘上云天,给佛地蒙上一空灵神秘的色彩。

    诗的后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寺寻幽揽胜的情景和感想。诗人时而攀住藤萝登上高塔远眺,时而持木瓢寻找清泉汲水一路观景。气候温和,霜薄冰轻,山花犹放,红叶未凋。自小就喜爱远方的奇异景色,今日面对美景,洗净了满心的烦恼。

    “待入”二句,天台实为又一佛教胜地,“以石桥大小得名”。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实际上是说由一佛教胜地而联想到相隔不远的又一佛教胜地。这是诗人意犹未尽的表现。乍看“若离”,而实不离,是有意宕开一笔,诗人用“若即若离”的笔法,以求得余韵不绝的艺术效果。至此,篇首所显示的“寂寞”心态已转化为超脱尘世,超脱自我的高情远志。

    全诗辞藻清华,音调和婉,于细针密线中显出一种清远之气。无论从气格还是从技巧上来看,都可以视作盛唐时代五言排律的先声。

    [阅读全文]...

2022-01-26 01:12:19
  • 少林寺的诗句

  • 少林寺的诗句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饰。

      造山丽如符,长流禁似带。

      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一枝春·嵩山少林

      茂密丛林,纵山峦、五乳奇峰环抱。春芳少室,碧翠雾腾云绕。禅宗寺院,历朝代、尚留瑰宝。观胜景、幽静清玄,浅黛势承妖娆。

      松涛竹风未老。秀登封、武术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达摩传道。功夫技艺,渐开创九州骄傲。弘佛法、百炼深修,盛隆古庙。

      少林寺

      是处由来初地,会心都契法源。

      岩是水出嵌隙,路转人度松门。

      少林名自少室,是一是二堪参。

      忽座壶中天半,下临万壑千岚。

      俯仰似沾花雨,布施非为福田。

      幽门自彼无俗,山林于我有缘。

      七绝·少林游

      古刹名山眼底收,还寒时候少林游。

      最怜小子武姿美,步步高机影永留。

      少林寺

      丁星缀紫茸,烂漫纷红叶。

      北山鲜移文,西域饶梵筐。

      少室本同名,跋陀倘能接。

      七律·游少林寺

      嵩山一派气茫茫,二月烟霞入画章。

      三圣堂前碑迹老,十方化外柏松苍。

      俗尘哪处求清静,山寺如今笑拥攘。

      且管佛前香一柱,任由他议短和长。

    [阅读全文]...

2022-07-09 01:21:33
  • 阿掖山卧佛寺,心灵的家园(组诗)

  • 心灵,家园
  •   1.  碧砖黄墙,古木参天  云雾缭绕,古色古香  一颗心为晨钟暮鼓深深牵引  古老的经书不倦地反复诵吟  参禅打坐流转着人世乾坤  跨过万水千山,逾越万丈红尘  光芒普照,济世渡人  青灯古佛旁徐徐传来冥冥梵音    2.  千年古刹,香火鼎盛  传经弘法,佛道禅宗  阿掖山上卧佛寺内  韬养身心的理想家园  静默矗立千年风雨中  木鱼佛珠,*经筒  红白莲花,黄绿银杏  期待相逢演绎一场人生约定    3.  尘世的挂牵,多纠结于心  君子坦荡荡小人戚然于心  弱水三千不如只取一瓤饮  世间的名利,不过一次浮光掠影  红尘的情意,更多虚妄存在于心  安然菩提树下,清宁莲花之尊  愿浮躁芜杂的心虔诚接受圣洁的洗礼  升华灵魂超脱现实逐回生命的本与真

      编辑点评:

      日照首届“净域杯”全国诗书画大奖赛由山东省阿掖山卧佛寺主办,如云诗苑编辑部承办的大奖赛,主题是以描写阿掖山卧佛寺的风景与佛教住世的慈悲精神为主,撰写丛林古刹楹联书法、诗词佳句、佛教相关的国画、体现人间正能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为主,启发本智,匡扶人心,弘扬正法!感谢诗友赐稿,大赛期间不单独撰写按语,征稿结束后统一邀请专业评委公*公正打分评出奖项,唯以质取稿,祝福您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敬请期待大赛公布结果!问好诗人,推荐赏读。

    [阅读全文]...

2022-02-25 08:25:58
  •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组诗)

  • 灵魂,故乡
  •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    佛光普照,在熙熙攘攘的尘世  渡生,渡死,渡草木一秋  渡四季无常    菩提下盛开的莲,叶面上打坐的露  空山新雨后的青翠  此岸,彼岸  都在佛号里得到重生    一千多年印记被唐风书写,众生仰望  石碑上凿刻的名字  哪一个,不是我的前世  佛光里超度的背影,哪一个  不是我的来生;那寺前山后的一草一木  哪一个,不是我的亲人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  祈求佛祖,赐我一趟归程  我要在大雄宝殿,诵七天七夜的经文  还要在银杏树下盘膝  埋下我一根肋骨    轮回转身,一颗千年的舍利  在卧佛寺中禅定    ◎回归丛林,我是阿掖山上的一株草    祥云缭绕下的净土  禅意氤氲,时光如水般澄澈  润物无声  盛满阳光的生灵  纷纷放下被钙化的身段  以笑声之外的笑声,颔首恭迎  一路朝圣而来的人们    尘世所有多余的枝节  被敲钟的人,一一挡在寺外  殿堂上佛陀庄严的法相  从不言语,却将生命的法理  送达每个迷途知返的人心里  不管你是长跪还是站立  总有一束光  从灵魂深处升起    白天,我在五蕴里修行  夜晚,回归丛林  我是阿掖山上的一株草  静默,渺小  月光悠长,长不过卧佛寺传来的经声  在众生的额头逐一抚摸  留下慈悲的印记  像母亲,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    我用叶子抄经,风声吟诵  在脉络里写下忏悔  于露珠里祈求往生  木鱼每响一次,我就念一声:阿弥陀佛  直到自己变成梵文  在亲人的掌心,苏醒    ◎母亲的天空,黑夜升起星光    寺在凡尘云雾中  佛在寺中  向前攀爬,向上仰望  以一株植物的姿势  顶礼灵魂的高度    燃一柱心香,踏歌而行  行囊和躯体,相扶上路  万物氤氲,蓬勃自渡  黄海的波涛,和着山谷回音  唱响庙址每一片圣地    系一根红丝带,在许愿树上  绕塔而行,双手合掌  大千世界,惠风和畅  一片净土上的白云  纯净,护佑四方    蓝天下拜忏,钟声浩荡  承佛慈力,善根增长  藏经阁内  有人日日夜夜地诵经,祈福  母亲的天空,黑夜升起星光    卧佛寺外  红莲上的晶露  一滴跟着一滴,滚烫  像山下田野里  噌噌拔节的麦浪    ◎莲花般的手掌,无限辽阔    一季又一季,草木葳蕤  我一步一拜  在卧佛寺的阶前  虔诚与青苔接壤  辉映慈悲的光    一次又一次,万物悲悯  我双手合十  在天王殿前焚香  一声阿弥,天地澄亮  卧佛不语,神态安详    年复一年,清风逐浪  落叶纷飞,遍地金黄  两棵银杏树,在经年的风雨里  寂静,默然,更加粗壮  像千年前得道的高僧  守候着净土一方    晨钟暮鼓,经声悠扬  唐风遗迹,在石碑上逐一入定  岁月的痕迹,被刻进深深浅浅的经行  供朝拜者,在法门觉醒回到故乡    我像那经书里的梵文  尘世变得极其清瘦  而我莲花般的手掌  却无限辽阔  泛着七彩琉璃光    ◎夜夜击磬的鱼儿,在等待接它回家的人    总有一些触碰,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些理由,梦里升起经幡  经幡上浸透的风雨  是尘世里斩不断的悲欢    庙址上遗落了一地青发  青发里长出骨头  有人的名字,被刻进了碑  历史的天空,飘过几朵白云  有人的誓言,在铜镜里长出苔痕  一条河,便浊浪翻滚  夜夜击磬的鱼儿  在等待接它回家的人    我是三界流浪的游子  红尘里渡劫草木里修行  当卧佛寺迎来一场盛典  我耳旁便响起阵阵熟悉的声音  有人在喊我前世的乳名  一声声充满悲悯    从诗里摇橹,日夜扬帆  在梦里启航,一路奔跑  我要在黎明之前回到故乡  看母亲手执金台,拈花微笑  她慈祥的脸  泛着喜悦的光

      编辑点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芸芸众生,佛法普度,一念智则般若生。在作者的眼里,众生皆佛,草木皆佛,受持佛陀的慈悲,智慧如海,吉祥安乐。佛说此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亲人的久别重逢。红尘里,我们都是流浪的游子,在等待母亲的一声呼唤,随即魂归故土。作者文笔行云流水,禅意自然流淌,如一曲梵音,耳旁萦绕,带读者进入一种妙不可言的清凉世界,既表达了自己对卧佛寺的憧憬,同时也引渡众生,同证菩提!

    [阅读全文]...

2022-01-27 20:08:06
  • 写南海禅寺的诗句

  • 因果
  •   (第一首)

      汉白玉象云中立,因果善缘金壁联。

      白圣长老舍利塔,藏楼古今经典全。

      山门雄伟高十丈,无影塔贯数千年。

      红尘有此圣佛地,净心洗礼拜禅仙。

      (第二首)

      东海南山圣像前,寺新树古两天然。

      唐书诗卷菩提久,汉语经声涅槃坚。

      百岁妪翁长寿福,千灯神幻重仁贤。

      辞歌盛世高香旺,普照佛光三亚仙。

      (第三首)

      *生遭乱世,自小夙缘深。

      数证菩提意,终成大德心。

      愿除诸孽障,功结几丛林。

      南海晨钟里,悠悠起梵音。

      (第四首)

      天高祥云紫气东,寺域广阔本空灵。

      汝河水映钟鼓影,宝殿擔飞风铃声。

      金鎏观音千手眼,白圣舍利一佛公。

      若学迦什拈花笑,便与禅宗心相通。

      (第五首)

      三水相逢汇涌泉,观音佛祖驻经年,

      森森古柏托星月,袅袅香云绕阁轩,

      度得古桥七段木,寻来前世三生缘,

      石雕碑刻盛衰事,壁画无由燎紫烟。

      (第六首)

      南海粼粼万里涛,灵光熠熠入云霄

      四方八面瞻神像,一体三尊踏浪潮

      智慧帮扶尘世路,慈悲修筑众生桥

      慧能神秀菩提树,明月清风心若昭

      (第七首)

      巍巍南海禅寺前,钟声贯耳警人间。

      主体殿堪亚州最,超过太和大成殿。

      漏雕龙云叹绝技,四配殿阙三重檐。

      生肖罗刹管天时,五百罗汉花岗岩。

      (第一首)

      汉白玉象云中立,因果善缘金壁联。

      白圣长老舍利塔,藏楼古今经典全。

      山门雄伟高十丈,无影塔贯数千年。

      红尘有此圣佛地,净心洗礼拜禅仙。

      (第二首)

      东海南山圣像前,寺新树古两天然。

      唐书诗卷菩提久,汉语经声涅槃坚。

      百岁妪翁长寿福,千灯神幻重仁贤。

      辞歌盛世高香旺,普照佛光三亚仙。

      (第三首)

      *生遭乱世,自小夙缘深。

      数证菩提意,终成大德心。

      愿除诸孽障,功结几丛林。

      南海晨钟里,悠悠起梵音。

      (第四首)

      天高祥云紫气东,寺域广阔本空灵。

      汝河水映钟鼓影,宝殿擔飞风铃声。

    [阅读全文]...

2022-07-03 20:29:37
  • 关于少林寺的诗句

  • 吾今会得逍遥义,懒访曹溪同少林。——刘克庄《再和·世味浇漓酒趣深》

    看取少林诚长老,死生林下伴寒斋。——刘克庄《石塘感旧十绝·中军晚岁甥辞去》

    深碧非少林祖,暴赤疑归宗僧。——刘克庄《左目痛六言九首·深碧非少林祖》

    既具顶门眼,逐得少林髓。——刘克庄《南山感旧·既具顶门眼》

    塔藏共礼熊耳骨,壁观谁得少林髓。——刘克庄《达摩渡芦图》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

    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黄庭坚《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世态已更千变尽》

    缪传黄梅钵,未印少林禅。——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

    却面少林墙,衣钵一万贯。——黄庭坚《玉泉长老不受承天衬因作颂》

    家人但讶少林观,乡里不知颜子贫。——张耒《喜七兄疾愈二首·净名居士本非病》

    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王安石《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惠施文字黑如鸦》

    饭从香积取,花续少林开。——宋祁《赠楞严舒上人》

    岣嵝峰前*寺,少林阁后访碑轩。——项安世《丙寅*寺阅前贤碑板有感》

    万里西来坐少林,灯灯相续至如今。——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万里西来坐少林》

    灵灵不昧寂而知,衣钵少林分付可。——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朔风拂旦吹秋过》

    二祖不短,少林不长,相传笑杀威音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仲秋渐凉》

    少林之默无他说,黄梅之舂不识书。——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太行盘纡》

    少林九年兮,痴坐凄凄。——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瀛涵崧镇》

    少林何曾说话,曹溪不识文书。——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默默工夫》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白云无根》

    少林祖师兮岂会唐言,黄梅行者兮不识横画。——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发衰雪白》

    蚌含明月兔怀胎,勘破少林传底句。——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心心无住》

    默学少林,静全本心。——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默学少林》

    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释正觉《颂古一百则·廓然无圣》

    鹫岭岂传迦叶,少林那付神光。——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恰恰无绫缝》

    少林传灯,灵山授记。——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麟龙不为瑞》

    少林之传默默,灵山之笑欣欣。——释正觉《万寿晖长老写师像求赞》

    坐照少林墙面意,湛明心地莹如冰。——释正觉《出康庐渡江淮山拜诸祖塔道中作》

    大乘气遥,少林春早。——释正觉《六代祖师画像赞·初祖达磨禅师》

    五叶少林春,家风未湮没。——释正觉《箨庵颂》

    若是少林禅,达磨自不会。——释道行《偈十首·从上宗门事》

    书斋大肃条,四面少林麓。——洪皓《次三月望日出游》

    翻思少林九载面空壁,千古万古知谁知。——释明本《送断崖禅师游五台》

    常思达磨老,九年守少林。——释印肃《偈颂三十首·腊月三十夜》

    少林寺简介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阅读全文]...

2021-12-19 19:22:15
  • 描写寺庙雪的诗句

  • 描写寺庙雪的诗句

      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描写寺庙雪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所学的知识。

      (第一首)

      闭门私造罪,准拟免灾殃。

      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

      纵不入汤镬,亦须卧铁床。

      不许雇人替,自作身自当。

      (第二首)

      以我栖迟处,幽深谁可论。

      无风萝自动,不雾竹长昏。

      涧水缘谁咽,山云忽自屯。

      午时庵内坐,始觉日头暾。

      (第三首)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第四首)

      柴门寂寂黍饭馨, 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 小儿啼索树上莺。

      (第五首)

      今日岩前坐,坐久烟云收。

      一道清溪冷,千寻碧嶂头。

      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第六首)

      我法妙难思,天龙尽回向。

      我今稽首礼,无上法中王。

      慈悲大喜舍,名称满十方。

      众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刚。

      (第七首)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

      从头仔细看将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不信但看桃李树,花开能有几时红。

      直饶做到公卿相,死后还归泥土中。

      (第八首)

      绝句南宋僧人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九首)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第十首)

      花非花,

      雾非雾,

      天明去来如春露,

      不多时,

      去似朝霞无觅处。

      (第十一首)

    [阅读全文]...

2022-02-28 16:12:30
  • 寺开头的诗句范本

  • 寺开头的诗句范本

      1.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2. 寺居因市*,村舍与贫宜。

      3.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4.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5.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6. 寺中摘梅花,园里翦浮芳。

      7.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

      8. 寺比金焦彻夜开,一山恰似小蓬莱。

      9. 寺是晋时陶侃宅,记传隋代率更碑。

      10.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11.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12.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13.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14.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

      15. 寺门阚南江,江势浩相向。

      16. 寺有园林穷胜事,不妨钟鼓乐清时。

      17. 寺踞千峰,十方同聚。

      18.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

      19. 寺古老僧静,亭阴修竹多。

      20.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

      21.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22.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23. 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24.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25.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26. 寺阁高连黄鹤楼,檐前槛底大江流。

      27. 寺楼高出碧崖棱,城里谁知在上层。

      28.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29.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30. 寺楼最骞轩,坐送飞鸟没。

      31.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32. 寺钟官角任西东,别弄些儿骨董。

      33. 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34. 寺门压石危欲崩,槎牙老松挂苍藤。

      35. 寺从齐梁来,诸彦题品遍。

    [阅读全文]...

2021-11-28 02:20:54
当前热门
灵隐寺诗句 - 句子
灵隐寺诗句 - 语录
灵隐寺诗句 - 说说
灵隐寺诗句 - 名言
灵隐寺诗句 - 诗词
灵隐寺诗句 - 祝福
灵隐寺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