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湘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和湘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和湘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和湘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渡湘江》唐朝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2.《再上湘江》唐朝
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3.《秋宿湘江遇雨》唐朝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4.《湘中四咏·湘江*无茅宇》明朝
杨基
湘江*无茅宇,湘竹阴阴覆江渚。春来未听一声莺,只有鹧鸪啼暮雨。怜渠亦是他乡客,苦向人啼行不得。纵教行得也消魂,那个行人不头白。¤
5.《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宋朝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6.《送刘仲鼎浏阳教四首·□□湘江洁》元朝
方回
□□湘江洁,名应岳麓齐。扁舟先浙左,匹马次江西。眼可□今大,诗须到处题。世人无陆学,一笑过金溪。
7.《甲子春过浙和周去华韵五绝·迟回独立湘江头》宋朝
史尧弼
迟回独立湘江头,湘江无情空自流。拟呼妃子弄云瑟,一泻胸中千斛愁。
8.《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唐朝
杜甫
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 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义均骨肉地,怀抱罄所宣。 盛名富事业,无取愧高贤。不以丧乱婴,保爱金石坚。 计…
9.《夜泊湘江》唐朝
郎士元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 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
10.《长沙竹枝歌(十首)·湘江水深天下清》明朝
李东阳
湘江水深天下清,何如陇头秋月明。离人到此不得醉,况是高楼吹笛声。
11.《湘江》唐朝
许彬
孤舟方此去,嘉景称于闻。烟尽九峰雪,雨生诸派云。沙寒鸿鹄聚,底极龟鱼分。异日谁为侣,逍遥耕钓群。 …
12.《渡湘江》宋朝
张祁
春过潇湘渡,真观八景图。云藏岳麓寺,江入洞庭湖。晴日花争发,丰年酒易沽。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13.《湘江杂诗二首·水际朱陵驿》明朝
王跂
水际朱陵驿,山颠磴道悬。连峰绿岸外,断雨白鸥前。岩筿垂还起,江云湿亦鲜。可知帆*重,那怪路迁延。
14.《湘江夜泛》唐朝
熊孺登
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无那子规知向蜀,一声声似怨春风。
15.《浪淘沙·题蒋仲蓠湘江幽怨图》清朝
姚燮
诗梦抱兰衾。水气沉沉。蛾眉月小挂篁阴。淡沱香痕秋一剪,人语烟心。画桨几时寻。极浦天深。宓妃含睐弄幽禽。唱到水云绵渺曲,玉籁吹琴。
16.《送胡休处士归湘江》唐朝
李频
见说湘江切,长愁有去时。江湖秋涉远,雷雨夜眠迟。 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天寒一瓢酒,落日醉留谁。
17.《泊湘江鱼口滩》宋朝
范成大
知时社燕语樯竿,游子奔波自鲜欢。趁客卖鱼双浆急,隔林沽酒小旗寒。潇湘浑似日南落,岳麓已从天外看。薄暮滩前收百丈,卧闻三老报*安。
《潇湘神·*枝》古诗词鉴赏
《潇湘神·*枝》
唐代:刘禹锡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枝》译文
*枝啊*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潇湘神·*枝》注释
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
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潇湘神·*枝》赏析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在词人的笔下,*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瑶瑟”,乃瑟的美称,在作者的想象中,湘灵鼓瑟必然极为哀怨,所以说“瑶瑟怨”。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的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此之谓以环境烘托心情。词中创造了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适于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了,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尽,辞止而意无穷。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作者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
《潇湘神·*枝》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贬官朗州期间(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所作,通过咏湘妃的哀怨而抒发了自己被贬的内心的凄苦。
《潇湘神·*枝》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诗词鉴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注释
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蓝关:在蓝田县南。《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此指朝廷、皇帝。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xiǔ):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汝(rǔ):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瘴(zhà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
潮阳: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创作背景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被贬,情绪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赏析
中唐文学家诗人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诗和《谏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仍旧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
“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险。“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诗味浓郁,诗意醇厚。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何在?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
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侍奉,韩愈上书劝谏,触怒,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注释:
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蓝关:在蓝田县南。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āo)奏:送呈奏章。
九重(ch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
圣明:指皇帝。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汝(rǔ):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瘴(zh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
译文: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赏析: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因玄宗疏远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难》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联,亦写仕途险恶,不过,韩愈比之李白,境遇更为惨烈。韩愈仿此联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颔联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屈原《湘君》古典诗词欣赏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4]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5]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6]侧。
桂櫂[7]兮兰枻[8],斫[9]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10],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
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鼂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11]。
捐余玦[12]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
[1]:音“邀”。
[2]:音“琵”。
[3]:音“厘”。
[4]:音“瞻”,转。
[5]:音“挠”,旗杆上的曲柄,用来悬挂作为装饰旗帜的布条。
[6]:音“匪”。
[7]:音“照”,意通“棹”。
[8]:音“易”。
[9]:音“酌”,意为“敲击”。
[10]:音“间”。
[11]:音“护”。
[12]:音“决”,玉佩。
湘君:湘工水神。
君:湘君 夷犹:即犹豫
蹇:楚方言中的虚词。中洲:水中的小块陆地称洲。
要眇:美妙的样子。宜修:修饰得美好。
沛:船行疾速的样子。桂舟:以桂木做的船。
参差:指排箫。这种吹奏乐器用高低不等腰的竹管排列组合而成,因此高低参差不齐。
谁思:思谁的倒装。
飞龙:即前面所说用“桂舟”。征:行。
邅:转。洞庭:湖名,在今湖南。
薜荔:香草。柏:即“箔”,装饰船舱内四壁。绸:船舱的帷帐。
荪:一种草。桡:船尾后划水并兼舵的'船浆。
涔阳:地名,约在当时郢都(今湖北江陵)附*。
横:往来的意思。灵:精诚。
未极:未尽。
女:作者为灵巫所设想安排的侍女。婵媛:内心牵引伤痛的样子。太息:叹息。
潺湲:本指水流的样子,这里用以指灵巫涕泪俱下的样子。
隐:忧。陫侧:即“悱恻”。
湘妃的古诗
陈湘的古诗
湘食的古诗
有湘荷的古诗
湘的古诗句
关于湘的古诗
带有湘的古诗
史湘云的古诗
三湘四水的古诗
湘妃竹的古诗
古诗含有湘源的
写湘阴的古诗
和湘有关的古诗
湘桥春涨的古诗
写潇湘的古诗
含有湘伶的古诗
潇湘路的古诗
有关湘地的古诗
古诗湘君是谁写的
与湖湘有关的古诗
带有湘柏的古诗
湘妃与**的古诗
有关湘西的古诗
描写湘妃的古诗
宋湘在惠州的古诗
古诗中的石湘诗
佟湘玉念的古诗
湘江的古诗及诗意
湘潭万楼的古诗
古诗湘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