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翠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翠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翠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翠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翠鸟的诗句
汉代→ 蔡邕→ 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
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
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
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
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
雌雄保百龄。
翠鸟
唐 马一浮
王母云軿下汉畿,侏儒常饱朔常饥。
江湖满地流离泪,草木空山敝垢衣。
石有能言惊物变,鵩来集舍覗人稀。
独怜翠鸟烟波外,犹向晴天立钓矶。
翠鸟张广袖
一只翠鸟,在散步的河堤上
以鸣叫的姿势舞进耳朵
改造过的河流,清澈
有青蛙试图穿透浅浅河床
曝光隐藏的罪愆
谁家小女于七月的`草皮之上
满口惊讶,一如那些足下
倒伏即立的青草
田田莲叶之上,葳蕤芦苇之间
那只翠鸟,那种久违的清脆和
那些穿梭翔集的同类
来自何方?为何用传统的方式
镞射夏日傍晚的欢笑
那只翠鸟,一只小小的精灵
用并不复杂的鸣叫调高记忆的
音阶。让儿时的快乐招摇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
唐 钱起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
有关描写翠鸟的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翠鸟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代→ 蔡邕→ 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
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
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
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
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
雌雄保百龄。
翠鸟
唐 马一浮
王母云軿下汉畿,侏儒常饱朔常饥。
江湖满地流离泪,草木空山敝垢衣。
石有能言惊物变,鵩来集舍覗人稀。
独怜翠鸟烟波外,犹向晴天立钓矶。
翠鸟张广袖
一只翠鸟,在散步的河堤上
以鸣叫的姿势舞进耳朵
改造过的河流,清澈
有青蛙试图穿透浅浅河床
曝光隐藏的罪愆
谁家小女于七月的草皮之上
满口惊讶,一如那些足下
倒伏即立的青草
田田莲叶之上,葳蕤芦苇之间
那只翠鸟,那种久违的清脆和
那些穿梭翔集的同类
来自何方?为何用传统的方式
镞射夏日傍晚的欢笑
那只翠鸟,一只小小的精灵
用并不复杂的鸣叫调高记忆的
音阶。让儿时的快乐招摇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
唐 钱起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4: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5: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6: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
7: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玄鸟》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翠鸟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翠鸟说课稿(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翠鸟》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状物散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从翠鸟的外形、羽毛的色彩、生活特点、动作敏捷等方面,着重细致地描写了生活在崖壁上的翠鸟。课文围绕“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准确地运用描写、拟人、比喻等手法,从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强调了翠鸟之翠的静态美;又抓住“疾飞”“叼鱼”的动作,描绘了翠鸟敏捷机灵的动态美。结构严密,思路清晰,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本文在语言上的最大特色便是用词精确形象,充满动感,富于感染力,在表达上更是具有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的独特之处。
二、说教学目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保护周围环境,善待身边的动物植物”,通过本组教材的阅读,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因而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这同时也是学生学*上的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从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出发,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联系语境理解“清脆、疾飞、锐利”等词的意思。
2、自主学*、潜心会文,学*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惯。
3、静心涵咏,读中悟情,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表达对翠鸟的喜爱!
以上目标着力反映了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也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能较好地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三、说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扣词品句来体会作者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体会写作方法。同时对于很少见到翠鸟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的主导方法是“扣词品句”,紧抓住关键词句,立足于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参与感悟,深入细致地体察。其次,采用“想象情境”“读写结合”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
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感悟、移情体验,放手让学生潜心会文,使课堂朴实、踏实、高效。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安排两课时来组织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字词、了解大意,并学*翠鸟的外形特点。
第二课时:深入探究、深受翠鸟的可爱,体会独特的表达方法。
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我安排了这样四个板块进行教学:配乐诵读、回顾外形;扣词品句,感悟特点;移情体验,感受喜爱;内化语言,表达抒怀。
(一)、配乐诵读、回顾外形
新课伊始,不作任何繁复的导入,心中只有有一句话:简简单单教语文啊,于是就出示翠鸟停立苇秆的图片,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翠鸟的模样已经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再一次悄然地想起它。让琅琅的书声和着优美的音乐唤醒情感的积累,开启新课的大门。
(二)、扣词品句,感悟特点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在预设的三句话中抓重点词“疾飞、一眨眼”“贴、轻轻”“悄悄”“尽管,还是,难以逃脱”“蹬、飞、叼、贴”等词来引导学生。我在此处精心预设,让孩子感受翠鸟“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之美。当然,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情,灵活运用预案,以学定教。
尤其是“蹬、飞、叼、贴”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生动又极富画面感,如何让孩子们感受这一精彩的语言?我以想像画面,对比参读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反复读语句,边读边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再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内化文本语言,结合朗读指导,读出情思,读出意境!
回顾整个教学板块,我引领着孩子在语词的丛林中游历,从提炼词句到还原丰富文本,从扣词析句与到指导朗读,无一不是在进行实实在在的语文实践,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就得靠语文实践。
(三)、移情体验,感受喜爱
文章读到这儿,情感的目标水到渠成了,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讲解分析,一切皆在孩子的琅琅书声之中了。
(四)、内化语言,表达抒怀
文本是教学的载体,“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中年级我们应站在写作教学的角度来进行阅读教学。一句句质朴但一语中的至理在心中碰撞。面对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还该做点什么?就从学*积累、借鉴模仿语言开始吧!通过读写结合,再一次让学生*得语言,并加以运用。
一、说教材。
《翠鸟》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抒发了热爱大天然,热爱鸟类的头脑情感,加强掩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孩子单纯而富有爱心,分外喜好小动物,可以预见学*本文时会有比力浓重的兴趣。但他们的精力每每不易会合,对单纯的文本解读有肯定的困难。因此教学计划肯定要细致直观性和意见意义性。虽然,也有一部门学生头脑迅速,体现欲强,要充实使用他们起带头作用。
三、说重难点。
鉴于以上的对课本和学情的阐发,我以为本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品读课文上,而在学*的同时感悟翠鸟的美以及人类要敬服、掩护鸟的原理则是学生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的大纲要求、教学要求和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以下3点为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8个新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吧翠鸟的颜色写清楚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性,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五、说教、学法。
1、教法:(1)、直观教学法。
(2)、朗读体会法。
2、学法:(1)、迁移法。
(2)、发现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翠鸟图片,课文录音。
(二)、教学过程:
鸟的古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的古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元·马致远《秋思》
7、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8、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1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1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14、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6、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17、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18、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9、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怨》
20、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举头忽见衡阳雁。——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5、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6、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马戴《灞上秋居》
7、*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8、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张炎《清*乐·采芳人杳》
9、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0、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11、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12、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3、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14、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15、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苏轼《和董传留别》
16、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17、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崔涂《孤雁》
18、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春宿左省》
19、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20、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2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2、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马戴《落日怅望》
23、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4、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26、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雪诗》
27、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28、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二首》
小学语文翠鸟说课稿(通用8篇)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翠鸟说课稿(通用8篇),供参考!
一、说教材:
《翠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详细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迅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翠鸟》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时机警、敏捷的特点描写,最后归结到对翠鸟的喜爱,层次非常清晰。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爱鸟的情感。
二、说学情:
在学生居住的地方,时常可以看见麻雀、鸽子等小鸟,像翠鸟这样的水鸟可能很少见到,加之翠鸟又如此漂亮,文本文采飞扬,孩子们对《翠鸟》这篇课文的学*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鉴于以上的文本以及学情分析,我认为本文的教学: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动作特点,通过学*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美,受到爱鸟的情感陶冶。
难点: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采用: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将学*内容生活化、情景化。
2、启发式讲读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划划、议议,巧妙借助媒体的简捷直观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3、读写结合:抓住课文的教材特点,进行仿说,为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的达成做充分准备。
(二)、说学法:
1、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总分段式的结构和构成(迁移法)。
2、在讲读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法)。
(三)说理念:
1、教是为学服务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在学生学*方式上,我特别注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状态。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民主、*等、和谐的对话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3、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或陌生往往是理解文本的最大障碍,而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直观性、生动性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又能极大的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积累。
五、教学目标:
1、会写“疾”等14个字,会认“衫”等10个生字,掌握“疾飞”等11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外形特点写具体的,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写法。
3、通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性,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惯。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了。
1.师:同学们,听——你们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鸟叫声)
2.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从这鸟叫声中你仿佛看了什么?
3.师:从同学们的想象中老师看的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鸟。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鸟类朋友,一起叫叫它的名字吧——翠鸟,再亲切点。瞧,这就是翠鸟。(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如此导入新课,学生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自读课文。
1、听朗读自学,初读课文。
(1)边听边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自由拼读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3)交流: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只怎样的翠鸟?
设计意图: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心智在灵动的文字与美丽的情感中恣意徜徉。
学*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刚才感受到了翠鸟的美丽!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翠鸟吗?
2、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语用小圆点标出来。
3、师:这么多颜色都集中在翠鸟身上,能用一词来概括吗?
4、师:翠鸟的颜色鲜艳、外形美丽,作者能把翠鸟描写得这样美丽,你能从这里看出作者对翠鸟有什么样的感情吗?能把这种喜爱的感情读出来吗?
5、指名读、师范读。
6、比较两组句子。(课件出示)
《翠鸟》语文优秀课堂实录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于永正老师教学的《翠鸟》一课在这些方面给我们诸多启示。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复*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黄昏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协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扮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翠鸟》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10.25.于永正《翠鸟》课堂实录。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领导,就可以叫他领导。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带鸟的古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带鸟的古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
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6、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上人》
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白居易
8、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9、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1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1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1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5、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1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1、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春宫怨》
2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
25、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2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2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9、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30、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31、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32、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叶绍翁《西溪》
3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34、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徐元杰《湖上》
3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3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37、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3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39、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4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春宿左省》
2、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沈周《题画碧水丹山映杖藜》
3、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4、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5、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7、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白居易《鸟》古诗
《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全唐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白居易《鸟》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意: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的。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主旨: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与仁爱之心。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人物生*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之后,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而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
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10] 同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他被贬谪的主因,很可能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陈熙珵 – 关山月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2:00
《池州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古诗今译: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
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
注释解说:
⑴池州:今安徽贵池。(2)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3)经年:常年。(4)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5)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6)寻芳:游春看花。(7)翠微:指翠微亭。(8)看不足:看不够。
品鉴鉴赏: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作于池州,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
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
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他出身贫寒,幼年时母亲教他读书识字。岳飞很有志气,勤奋学*,决心长大报效祖国。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十九岁的岳飞参军入伍,开始为保卫国家贡献力量。此后,他在抗金斗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成为著名的抗金将领和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飞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使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不断得到提拔,历任清远军节度使、河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等职。绍兴十年(1140年),他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破金兵,第二年又打败了金兀术,进军朱仙镇,距离北宋的都城汴京仅有四十五里。岳飞准备渡河收复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大河南北闻风响应,金兵面临全面溃退,形势对宋军极为有利。但是,南宋朝廷奉行投降政策,勒令岳飞撤兵,一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岁暮(1142年1月27日)被主和派权臣秦桧诬陷杀害,年仅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后来又改谥忠武。宁宗时追封鄂王。岳飞在戎马征战的同时,也写下了不少洋溢着爱国激情的优秀作品。
有关古诗有鸟的诗句
天上有白云,同样也有鸟。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古诗有鸟的诗句,欢迎来参考!
有关古诗有鸟的诗句
1、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2、临水不敢照,恐惊*昔颜。——马戴《落日怅望》
3、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4、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5、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6、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7、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8、随意落*沙,巧排作、参差筝柱。——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9、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0、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1、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13、燕子又将春色去。——司马槱《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14、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张炎《解连环·孤雁》
15、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7、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8、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汤显祖《江宿》
19、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20、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21、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22、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2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4、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王建《羽林行》
25、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7、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28、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就是他乡。——王恭《春雁》
29、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30、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描写小鸟的句子
1、喜鹊的羽毛黑白相间,黑色中还闪耀着紫色的光辉。后面拖着一条中间宽末端尖的尾巴,栖在枝头时常上下翘动。
2、一群乌鸦从亚麻色的苍林里飞了出来,上下打旋,乳白色的雾片被穿得七零八落,如同玻璃的碎片。
3、树林里也热闹起来,鸟雀欢快地鸣叫着,像一个高明的乐师,像陀螺那样打转转,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
4、麻雀的小尾巴露在外面,三根带褐色斑点的羽毛,像片花瓣,颜色虽不鲜艳,样子却很好看。
5、一只矫健的苍鹰,缓缓地拍击着翅膀,翱翔在清晨的碧空,它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盘旋,又陡然冲过岗峦重叠的高峰,飞向远方。
6、这只小鸟非常可爱,有一身翠绿翠绿的绒毛,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滴溜溜转,好奇的望着我们大家, 小嘴巴尖尖的,一双锐利的爪子又红又细,虽然很小巧,但强劲有力,把老师的手抓得生疼生疼的;肚皮雪白,圆鼓鼓的;尾巴向上翘起,羽毛并不多,但很长,颜 色搭配得很好看,有点儿白,有点儿黑,还有点儿灰色,尾巴尖尖的还带着一个小黑点。这只小鸟体型并不高大,但就是他很灵活,行动轻快敏捷,老师抓他的时候, 小鸟总与老师擦肩而过,老师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抓住,要抓住小鸟可真得费一些功夫。
7、这群小鸟长得可爱极了,一个圆圆的小脑袋瓜,胖胖的.身体,长长的尾巴,它们很有趣一会儿这只鸟到这棵树上做客,一会儿这只鸟到这棵树上做客,飞来飞去的,都把树林间的气氛搞起来了,顿时,又热闹了起来,大家欢聚一堂的在一起,好像议论什么事情。
8、我仔细打量着这位新朋友,它有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只有翅膀和尾巴之间有一对洁白的点点,像黑夜的星星;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仔细看还能看见眼睫毛;最有特点的大概就就是那尖尖的能说会道的小嘴了。
9、鸟叫声很*凡,却很美妙;鸟叫声不稀少,对我来说却很珍贵。听听悠扬而悦耳的鸟叫声,看看它们绿油油的大树舞台,闻闻从灌木丛里散发的花香。
我清清楚楚地听见了一种鸟儿曼妙的歌声,“嘀哩嘀哩”,那歌声在空中打了个转儿,传进我的耳朵,我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这美妙的声音,这声音在我心中盘旋着,挥之不去,我深深地陶醉在着歌声中,身子也不由自主摆动。
10、我玩了没一会儿,就听见一阵又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我顺着鸟叫声一直走去,发现了一棵大树,有几只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有翠鸟的古诗
写翠鸟的古诗
夸翠鸟的古诗
翠鸟诗句
关于翠鸟的古诗
翠鸟的古诗和词
翠鸟的诗句
翠鸟的古诗大全
翠鸟古诗的作者
深秋翠鸟的古诗
播放翠鸟的古诗
翠鸟捕鱼的古诗
描写翠鸟的诗
残荷翠鸟的诗句
含有翠鸟的古诗句
带有翠鸟的古诗词
赞美翠鸟的诗句
荷花翠鸟诗句
关于翠鸟的句子
描写翠鸟的诗句
翠鸟荷花诗句
关于翠鸟的古诗儿歌
翠鸟在古诗中的含义
描写荷花翠鸟的古诗
关于翠鸟的儿歌和古诗
翠鸟捕鱼的句子
描写翠鸟的句子
泰戈尔鱼和翠鸟的古诗
衔鱼翠鸟古诗的拼音版
翠鸟和人沟通的古诗词
描写夏日乘凉山水的古诗词
描写桑阴的古诗
鞋子掉水里的古诗
带覅的古诗
关于傲宇的古诗词
古诗文中木的意象
秋天的森林的古诗
写美人与鲜花的古诗
跟辩有关的古诗词
请写出含有煊字的古诗
先从自身做起的古诗词
形容务农的古诗
关于高考中举的古诗词
王维的古诗行书作品
初中的古诗高中的古诗
最搞笑的古诗文
古诗词小池的串词
末尾是望字的古诗
含有谷字的古诗名
适合写给女友的古诗词
冲突的古诗词
没有体会到父爱的古诗词
珏的优美古诗
关于两个小孩在渔船上玩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最少三小节
赠岭上梅古诗的景色
刚好112字的硬笔古诗词
自己编的秋天古诗押韵
关于新驿的古诗词
带有月字的古诗配画
带有芷和霞字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