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谈中国古诗词的情感美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浅谈中国古诗词的情感美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浅谈中国古诗词的情感美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浅谈中国古诗词的情感美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导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完美的意境,全在中国最精美的古诗词里!以下是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画堂春》(纳兰容若)《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雁丘词》(元好问)《江城子》(苏轼)《一剪梅》(唐寅)《苏幕遮》(周邦彦)《系腰裙》(张先)《虞美人》(蒋捷)《钗头凤》(陆游)《钗头凤》(唐婉)《苏幕遮》(范仲淹)
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
《画堂春》
(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雁丘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系腰裙》
中国古代爱情古诗词
爱情是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本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中国古代爱情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经典爱情诗词(千古名篇)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衿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凤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徬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有所思 汉乐府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
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
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邪 汉乐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我时常觉得自己读书太少所知有限,尤其像中国古典文学这么庞大深远的领域,我知道的简直是少到连皮毛都不足以去形容了。举个例子,最*有一本书《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大家看了如获至宝,这时候我才后知后觉拿起来看,才发现作者顾随先生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叶嘉莹这位全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家,她的师父她的老师。
我发现顾随有另一个笔名叫“苦水”,是民国年间一个小说家,而且顾随很特别,他过去在北京大学读的是英文系,所以他是一个典型的民国时代的学人,中西贯通的大家,他上课启发了许多的后来学子,比如叶嘉莹。
这本《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很多朋友觉得这本书会让人想起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但其实是各有不同,有一点是一样的不知道是不是他们那一代人上课的特征,就是说到哪就是哪,真的配上了这本书名的“感发”二字,有感而发,明明是要跟大家讲一件事,上课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跑马跑远了。
但这个跑马跑远了又怎么样呢,看叶嘉莹写的序,她说先生之讲课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是我*生所接触过的讲授诗词最能得其神髓,而且也最富于启发性的一位难得的好教师。
讲课讲了一小时,说是要讲诗,居然连一句诗都不讲,表面上看来以为都是闲话,实则所讲的却原来正是最具启迪性的诗词中之精论妙义,正是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他讲韩愈的部分,因为以往我们一般不太把韩愈当成大诗人。但这里偏偏讲退之师说,他说韩退之非诗人,而是极好的写诗的人,怎么解呢,他就引述了当时在日本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小泉八云,把诗人分成两种,一是诗人,二是诗匠。顾随说,我也不肯把韩愈叫做诗匠,但他又不算是诗人,不妨名之曰poem writ-er,“作诗者”。盖做诗人甚难,虽不作诗亦可成为诗人,但是像韩愈这种人他不能叫诗人,因为在顾随标准下能叫诗人的很少,诗匠很多,他介乎二者之间,就叫做“作诗者”。
你以为他要讲韩愈的诗了,不,他又开始说起来中国文学尤其在韵文上面有两种风致,一种叫夷犹,一种叫锤炼,为什么要这么讲呢,是因为他讲韩愈的诗我们欣赏他学*他,学*他锤炼。但是没想到老先生这么一讲开夷犹又讲下去好长时间,夷犹这两个字今天我们大家都不太好解,按照一般解释“犹豫不决”的意思,但很明显夷犹的意思其实是远远超出我们一般理解的“犹豫不决”,他说夷犹有点像飘渺,但是他说中国文学不太能表现飘渺,所以最好叫夷犹。
举个例子,《楚辞卜居》 里说“泛泛若水中之凫”就叫做夷犹,有点用力但又显得自然,水鸟在水中如人在空气中,这叫自得,自得就是夷犹这两个字。
老先生忽然又谈到一些诗的观念,这也是能够让我们很多喜欢文学的人有启发的,他讲到形容词别用太多,太多了就不给人真切印象,要找恰当的字用,而且要懂得观,能够观,他又提到了观必须要有余裕,也就是孔子讲“行有余裕,则以学文”,力使尽了你就不能观看自己了,诗人必须养成任何匆忙境界中皆能有余裕,写景有余裕,悲极喜极也感到情真时,必须要等激烈的到头了,过去了才有余裕……老人家到最后果然就只拿一首韩愈的诗说了几句结束了。当年叶嘉莹做学生时,上课听老师如此讲课,学到很多东西。今天若老师上课这么讲,学生肯定评分很低,而且还挨骂。
这本书里最独特的地方是看到顾随对于中国诗人的一些品评判断,很好玩,比如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的大诗人,像李白,老先生对他很不客气,几乎关于李白的部分都是批评为主的。一般人都说李白写诗豪迈,他就说到《将进酒》、《远别离》 最可以代表太白作风,太白诗第一有豪气,但顾先生认为,豪气很不可靠,颇*于佛家所谓“无明”,也就是愚笨,一有豪气则成为感情用事,感情虽非理智,而真正的感情也不是豪气,真正的感情是充实的、沉着的,所以他比较喜欢杜甫。
他接着下来还要说到很多人歌颂的《将进酒》,他说这首诗不免俚俗,他说李白杜甫两个人,有趣的地方是李白有时候流于俗,杜甫有时候流于粗糙,李白有时候顺笔写去不免就露出破绽,比如他讲《将进酒》的结尾,老先生告诫大家,初学者容易喜欢这种句子,这句子有什么问题呢,有劲但是不可靠,夸大没有内在力,实在上只是自欺欺人,自己麻醉自己,追求心安。在他心目中中国最好的诗人还是陶渊明,那么除此之外他又提到了一些诗人,甚至盖过李白的,比如说初唐诗人王绩的《野望》。
再比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像评李白一样的'评法,就好像暗示他也写得很俗,但这个俗却又好了,为什么呢,他这么讲,唐朝的人写诗不避俗,不避俗自然不俗,俗都不要紧。宋朝人怎么样呢,宋朝人避俗,比唐人俗的还俗,这句话写的真好!他就说到陈子昂这首诗,用意很好,这个意,古人今人不同,今天的人讲意思也就说讲道理,是相对的,而诗是可以说理的,绝对的理。就是超越是非善恶好坏,那么最大的真理就在《登幽州台歌》里,一切是非善恶皆可以放下,这个诗是诗里面用意的代表作。其实很高的哲学论文里也有一派诗情,说理的文章也可以写得很有诗意,不但有深厚的哲理也有深厚的诗情,比如说《论语》,或者庄子里《逍遥游》、《养生主》、《秋水》,《论语》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但意味无穷而且韵味无穷。然后他忽然又来句英文,意思就是说一个哲学家在他最好的时候是个诗人,而诗人在他最好的时候又应该是哲学家……
他继续讲,诗人总该寂寞,要有寂寞心你却要能够写出伟大的热闹的作品来,他又讲到小说,像《水浒传》、《红楼梦》都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极穷困潦倒的时候曹雪芹他难道不寂寞吗,但是寂寞的时候却能够写热闹的作品,寂寞心老写寂寞写下去,那就是枯寂那就没意思了。
顾随,学者、作家、诗人、剧作家、书法家。1920年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即从事教育事业。长期任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他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著作甚多。
诗词文化传承千年,它不仅可以抒*感陶冶情操,也可以寄情山水,表达政治抱负等等。古代有无数先贤大家,以诗为乐,以词为乐,他们留下无数宝贵的优秀作品,那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笔者闲暇之余,亦或伤感之时偶尔会写几首小诗以排解心中苦闷,或者抒*感!若您阅读的同时能呈现出笔者心中所想,诗中所绘的画面亦是笔者的最大荣幸。希望您能喜欢!
我心早已入深山
愁苦无人替,空心空折枝。
飞入深山处,青灯长伴时。
禅院
遥望云端千丈雪,低嗅枝头几度梅。
雪山梅花图
一缕残阳,一抹殇,
一杯清酒,一江春水。
残阳饮酒图
月半孤城黄沙
深巷陋室凉茶
蒲扇,湿榻
几声叹息,几户人家
也罢!也罢!
孤城黄沙图
深巷陋室图
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古代文人高尚的情操和文人的风骨,永远值得我们学*,传承
,发扬。
中国古诗词大全
1.《木瓜》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登池上楼》
年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3.《西郊落花歌》
年代:清作者: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人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百六十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犹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时!
4.《新凉》
年代:宋作者: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5.《答陆澧》
年代:唐作者:张九龄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6.《送友游吴越》
年代:唐作者: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7.《钓鱼湾》
年代:唐作者:储光羲
浅谈中国的诗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之诗的发展兴盛于唐朝,其雏形大概非《诗经》抑或《楚辞》莫属。唐朝之前的历代王朝中古诗未曾真正的以剑拔弩张之势磅礴于当世。那时,诗仅仅是处于一个萌芽与发育期,还未成熟,它正在酝酿和萌动。随着朝代的更迭,世代的变迁,渐渐形成诗的风格与结构,时至唐朝诗便开始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渗透整个文界,最终达到一个绮丽的巅峰,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诗尚。当时唐诗是诗发展到一定程度中最深的造诣,岁月沧桑,时光如梭,时至今日,现代诗的建筑格式不再如从前那么严格,这亦可谓是一种新时代的创新与诗的革新。当代诗人秉承诗的文化精髓,摒弃糟粕,没有一成不变的沿袭古诗的风尚,大胆而毫不夸张,得体而绝不铺张的将诗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将庸俗付诸于纸上幻化为文雅,将情感委婉的寄寓于辞藻见犹显含蓄与浪漫。品诗之意境,身临其境之感,虽甘之如饴,却能亲身体味到诗人那细腻的情愫。或是伤感、绝望、沉沦、孤寂或是欣喜、无奈、悲愤、沮丧等等诸如此类的元素寄托其间。
品诗能净化心灵,能凝结思想,能忘却尘嚣……
诗,宛若一位冰清玉洁的倩女。集冰肤黛发,玉手香腮,明眸皓齿,柳眉殷唇,赤跣纤腰于一身,彰显出诗之水灵与俏丽。当她用那矫健而轻盈的步伐走进你的视线,于是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安静的欣赏着她那令人窒息的.娇艳与柔美。婀娜的身段,绰约的风姿,千情万种,妩媚而灵动,妖娆而惊艳,给人以一种新丽而静美的享受。
品诗如啜茗,赋诗似织绢,泼墨作诗,遂成佳绩,一语惊人,千古咏诵。诗如国粹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精神脊梁,其中寄托了无数风花雪月,壮志未酬,精忠报国等诸如此类的情感。贫瘠的神州大地上无数儿女情长,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用他们的忠诚浇铸而成的勇气已经如排山倒海之势覆盖全城。于是唐末起义爆发,长安一时混乱不安,黄巢作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谨以此诗作为唐王朝覆灭的最后见证,不久便结束了统治百年的固若金汤的唐朝的灭亡与瓦解。
思绪如舟,逆溯历史,从战国高渐离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的凄凉与无奈至唐朝王勃作“藤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鸾鸣罢歌舞”的繁荣与哀叹;从北宋陆游作“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盍棺”的忠诚与抱负至南宋陶渊明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惬意;从明初朱权作“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的愤怒与不安至清末林则徐作“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精忠与无私;再从*代海子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不羁与憧憬至现代舒婷作《致橡树》的含情与婉约,而*现代蒙胧派,象征派诗人开辟了一个另类诗流派的新纪元,其诗韵风骨,时而高亢,时而沉郁,时而伤感,时而轻跃。
诗是灵感与思想结晶的产物……
诗如一位冷艳傲岸的媛女,其溢散而出的内在气质可以泯灭与扼杀一代枭雄。临摹于纸上,独舞于心灵,那不朽的诗篇曾点缀了多少繁华盛世的宏伟卷帙,那孤傲的品质曾使多少精美绝伦的文学巨制黯然失色,那永恒的思想曾凝聚了多少文人骚客的过往足迹。
品评一首隽永而秀丽的小诗犹如沉浸于诗浸润的那种浓厚的艺术情调与氛围中不能自己。
诗是我的信仰,是我文学创作不竭的灵感源泉,亦是支撑我精神的擎柱,永不倾朽!
51句子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最美的诗句唯美的诗句,以及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51句子网”。
1、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2、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7、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8、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9、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0、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1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1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5、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17、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8、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1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2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2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25、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2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3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3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3、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34、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3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3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7、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38、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3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4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5、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46、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4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48、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49、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5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中国风爱情古诗词
你可能知道“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你也许还背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爱而不得时或许也会道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为大家分享了爱情古诗词,欢迎欣赏!
《上邪》
——汉乐府民歌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凤求凰》
——汉·司马相如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清·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
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
而今真个不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中国古代著名唯美诗词
我国的历史文化璀璨,那么大家知道古代诗词有哪些是比较唯美的'吗?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中国古代著名唯美诗词,欢迎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9.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1.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12.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5.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2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2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6.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27.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2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1.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3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3.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7.*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3.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4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48.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八 汉语有一个与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使用单音节字,字与字之间搭配组成词,由词再组成句,由句再组成文。因此,对中国文学来说,最基本的成分就是字。要想文章流畅、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首先就要考究字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声律,这在可以歌唱的诗词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诗词的语言要有乐感:诵唱时金声玉振,听读时抑扬悦耳、声调悠扬,这才是诗词的佳境。声律的重要性,首先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作为文章的外在形式,声音的高下更迭非常重要,他就像物体外表的色彩一样,没有它就会黯然失色。刘宋时期著名的文章家和史学家范晔在给外甥的信中也谈到声律的重要性,他认为论文作诗,首先要“性别宫商,识清浊”,而“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上来”(《狱中与诸甥书》)。到了齐永明年间,诗歌声律上的要求首先被周颙和沈约提了出来:周颙的《四声切韵》,沈约的《四声谱》从理论上皆系统地对此加以阐述,诸如“四声”、“八病”等。谢朓、王融等名诗人则在创作上加以呼应,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永明体”。“永明体”在题材、用事上虽也有自己的要求,但最大的特点就是音律协调、对仗工整。到了唐代,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又在此基础上“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使律诗不仅在音韵对仗、起承转合方面形式更加缜密整齐、新巧工致,而且符合粘附的规则,使律诗完全定型。从此以后,律诗作为音韵协调、对仗工整的新体诗逐渐取代古体,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主要的体裁。
律诗定型后,唐以后的中国古典诗人更加讲究声律之美,杜甫说自己“老来渐于声律细”,又说自己“新诗改罢自长吟”,所谓“长吟”看看能否朗朗上口应当是其主要方面。王昌龄在《诗格》中强调了对仗的重要,并把诗歌的对仗分为五类:“一曰势对。二曰疏对。三曰意对。四曰句对。五曰偏对”。宋代的江西派,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沈德潜的格律派对诗歌的格律声韵从理论到创作实践则提出更多、更为具体的要求。
至于诗歌格律方面的具体要求,各种谈诗歌作法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这里撮其要,讲两个方面:
一、构成诗歌格律的三要素
中国古典诗歌以格律来区分,可以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大类。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每首没有一定的句数,不讲对仗,也不拘*仄。虽要求押韵,但并不严格。*体诗又称律诗,是初唐以后才定型的新诗体,它对每首诗的句数、字数、*仄、押韵、对仗皆有严格的要求。
律诗根据句数和字数的不同,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种:律诗、排律和绝句。律诗八句,如每句五字称五言律诗,每句七字称七言律诗。排律又叫长律,至少十句以上,有时达一、二百句。排律一般是五言,很少有七言。绝句又称截句,即截取律诗的一半,为四句。每句五字称五绝,每句七字称七绝。无论是律诗、排律或绝句,都必须讲究*仄、对仗和押韵,其中*仄最为重要。
1、*仄
这在律诗作法中最为重要。*仄是根据古代汉语的声调来确定的。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中*声属于“*”,上声、去声和入声皆属于“仄”。*声*坦,仄声短促,有高低变化。所谓“*声*调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低回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样,*仄交错,就可以使声音发生多样变化,听起来波澜起伏,铿锵悦耳。
汉字一字一音,有几个字就有几个音节。但在律诗中一般都是两个字构成一个节奏或音组,所以又称之为双音节。由于律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每句的字数都是奇数,所以又总有一个单音节。这样:五言诗每句就有三个节奏,两个双音节、一个单音节;七言诗就有四个节奏,三个双音节,一个单音节。是“*”是“仄”即按音节的划分在一句中交错使用。另外律诗在结构上每两句相配,称为一联。第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一联的上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
律诗的押韵一般只押*声韵,所以对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声字,出句的最后一字则可*可仄。一联之中出句和对句*仄相反的叫“对”,*仄相同的叫“粘”律诗对“粘”和“对”要求很严,该“对”不“对”,该“粘”不“粘”,就叫“失对”、“失粘”,是作律诗的大忌(如故意“失对”、“失粘”,叫“拗体”,是律诗另一种作法,在下面的“拗救之美”中专论)。
*仄在律诗中使用的规律是:在一句之中交错使用,在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中相对,在上下联之间则相粘,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其中上句“好雨知时节”与下句“当春乃发生”;上句“随风潜入夜”与下句“润物细无声”;上句“野径云俱黑”与下句“江船火独明”;上句“晓看红湿处”与下句“花重锦官城”之间为“对”。“当春乃发生”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与“晓看红湿处”之间为“粘”。
律诗的*仄格式是固定的,以第一句句末两字的*仄来划分,基本上有四种格式:**脚、仄*脚、*仄脚、仄仄脚。
七绝的四种格式如下:(下面诗句中的黑体字为可*也可仄)
第一种:**脚,如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仄仄仄**,仄仄**仄仄*。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仄仄***仄仄,**仄仄仄**。
第二种:仄*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仄仄**仄仄*,**仄仄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仄仄**仄,仄仄**仄仄*。
第三种:*仄脚,如白居易《忆杨柳》: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仄仄**仄,仄仄**仄仄*。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仄仄***仄仄,**仄仄仄**。
第四种:仄仄脚,如杜牧《念昔游》: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仄仄***仄仄,**仄仄仄**。
秋山春雨闲吟处,遍倚江南寺寺楼。
**仄仄**仄,仄仄**仄仄*。
四种格式中,第二种仄*脚最为常见,第三种*仄脚则少见。七绝的这四种格式是律诗中最基本格式,七律、五律、五绝的四种格式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其中七律的第一种格式就是七绝的第一种加第三种,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仄仄仄**,仄仄**仄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仄仄,**仄仄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仄仄**仄,仄仄**仄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仄仄***仄仄,**仄仄仄**。
七律的第二种格式即是七绝的第二种加第四种,如温庭筠的《题李处士旧居》: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草寂历拂轻尘。
浅谈中国古诗词的情感美
浅谈中国古诗的特点
浅谈古诗词中的窗
浅谈古诗词的美
浅谈古诗词的美感教学
中国古诗的情感
浅谈古诗词中的倒装
浅谈古诗词中梅的意象
浅谈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浅谈古诗词中梅的形象
浅谈古诗词中的审美疲劳
浅谈古诗词在广告中的运用
浅谈古诗词中酒的意义
浅谈古诗词的教与学
浅谈古诗词中的落花与落红
浅谈吟诵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谈谈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浅谈古诗词中的虚写艺术
中国古诗的情感特点
谈谈对中国古诗词的认识
浅谈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浅谈古诗词的意义
浅谈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论文
浅谈古诗中的愁
浅谈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激发
浅谈设计中的古诗
感情在中国古诗词中的作用
谈中国古诗的含蓄美
浅谈古诗词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语文中古诗词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