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古诗

关于畲族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畲族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畲族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畲族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83) 诗词(4) 祝福(1k+) 心语(52)

  • 描写畲族风情的诗句

  • 描写畲族风情的诗句

      (一)

      浣衣,

      戏水,

      捉鱼,

      还有一递一递,

      说着的话,

      一来一去,

      和着的歌。

      或许前世,

      我就是这,

      溪边的浣衣女,

      或许在这溪边,

      曾有一场恋爱,

      汹涌激越,

      把我*淡的人生,

      激荡得像急雨后的春溪。

      艄公把漂流的皮筏舟,

      抬到溪边,

      老绿的皮筏舟,

      与我以往坐过的都不同,

      像两只火箭,

      捆绑在一起,

      火箭上各有,

      五条皮带子,

      那就是座位了,

      看样子,

      我们要过一把,

      坐火箭的瘾了。

      艄公又拿来雨衣,

      一次性的,

      薄薄的袋子装着,

      淡淡的蓝叠加在一起,

      蓝便深了,

      像裁了一块天空来。

      这样想着,

      抬起头,

      绿树上的天,

      高山上的天,

      春天里的天,

      蓝得清婉了,

      蓝得透彻了,

      像传说中的,

      “海洋之心”巨钻。

      不,巨钻哪有她,

      蓝得如此空阔,

      如此高渺,

      这样的天,

      最难以形容的,

      如果一定要形容,

      或许可加这样的前缀,

    [阅读全文]...

2022-01-03 13:12:04
  • 畲族的禁忌有什么

  • 畲族的禁忌有什么

      畲族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畲族的禁忌有什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畲族的禁忌1、生育禁忌

      孕妇卧房忌钉钉子或乱翻动,担心受惊,动了胎气。

      孕妇忌摘水果,据说摘了果树不结果。产妇忌吃鸭子、鸭蛋,因为有“七月半鸭不知死期”之说。

      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生人。

      小孩麻疹后数十天忌吃芥菜。

      畲族的禁忌2、交际禁忌

      正月初七出门,初八忌归来。

      新娘第一次回娘家住宿天数忌单数。

      畲族的禁忌3、生产禁忌

      潮汐时分忌播稻种。

      秧田忌在水田出水处先拔。

      正月初一、初五、初九忌挑粪。

      正月二十忌作田事。

      三月初三忌下田。

      “封龙日”忌执铁器。

      四月初八忌水牛下地犁田。

      “立秋日”忌巡田。

      畲族的禁忌4、生活禁忌

      正月初五、初九忌在露天旷地上晒衣服。

      炉灶忌炖狗肉、蛇肉。

      忌以手帕赠人,忌拾路遗毛巾。

      赠送礼物忌单数。

      忌单手棒茶迎宾。

      忌用筷子打猫。

      畲族的禁忌5、祭祀禁忌

      畲族在禁忌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禁忌的,比如女性是禁忌代表家庭来坛前烧香或者是禁忌,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在供奉的寺庙里面禁忌放鸭子,在神宫里面,或者是石母,说便秘,这个也是禁忌。

      畲族的禁忌6、图腾崇拜和农事生产相关的禁忌

      畲族对狗是非常尊敬的,*时是禁忌打狗、骂狗或者是杀狗,这些不可以的。畲族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养狗,即使是狗死后,畲族人也会为狗办理风风光光的一个葬礼,然后进行土葬。建国后,有些地方的畲族破禁,开始吃狗肉。

      忌用脚踏碓,一直沿用木杵或石杵、石臼椿米。50年代后,多用电力或柴油发动机为粮食和饲料的加工动力。

      农历正月二十“天穿日”不下地干活,有“正月二十做细(工),不够补天穿”的谚语。

      清明日不能挑尿桶,否则天大旱。

      冬至日不能进菜地,否则多虫。

      产妇的房门是悬挂避邪物,外人不得擅进。妊娠三日内,不得吃肉,多吃姜和咸菜;产后未满月,不干净,不能去别人家串门;产后百日内,忌食鸭和鹅。

      畲族文学

      畲族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四五万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尤其是,他们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便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一千多篇,计四五万行。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民歌方式。“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

      工艺技术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后,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更加发扬光大,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畲族地区盛产石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

      畲人的工艺品主要是竹篾编制物和草编制物。在今天的土产市场上,畲人所制的斗笠、竹*、草帽、草*一样享有盛誉。唐代刘禹锡有诗云:“长刀短笠去烧畲。”所谓“长刀”和“短笠”,即是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镰刀和斗笠。把斗笠叫做“尖仔笠”,以竹编制之。此物尖头圆沿,轻便灵巧,十分实用,故有“短笠”之称。

      潮汕畲人日用品中还有“瓠靴”和木屐。瓠靴半圆形,木制,用于舀水,舀水时恰好与锅鼎的下部吻合。木屐则如同日本所传之制。这两种制品均仍在市场上行销。

    [阅读全文]...

2022-03-08 00:59:43
  • 描写和赞颂畲族的诗句大全精选

  • 描写和赞颂畲族的诗句大全精选

      刀耕火种的韵意里,

      领略,

      属于自己的魅力。

      景宁,

      根据地般腾起,

      展示山哈们,

      走向富庶的品味。

      独到的小溪,

      流淌成文化长河。

      一次次拷问,

      一次次考量,

      一次次甄看,

      前进的鼓点——

      先民,

      在耕火田的基点上,

      收获生存的技巧。

      ∥

      日神向谁倾诉,

      “九个太阳”的传说。

      亦是谁用客家话,

      承载了迥婷的风光?

      独上西楼的狩猎生活,

      是一次交错,

      还是造就?

      经济大潮里,

      挣脱束缚,

      成为三资的龙头。

      畲族,

      用智慧撩开大幕,

      奏响,

      心流的旋律。

      山歌豪迈了,

      回音的速度。

      飞扬在田间,

      美了稻谷,

      醉了笑容。

      ∥

      藏在,

      岁月蹉跎的纹路上,

      绽放,

      镰刀的力度。

      《*歌》,

      以神话的形式,

      诉说畲族始祖,

      盘瓠立下奇功,

      及其,

      不畏艰难繁衍出,

      盘、蓝、雷、钟,

      四姓子孙的传说。

      神仰与图腾,

    [阅读全文]...

2022-01-31 09:54:44
  • 畲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 节日,放假
  • 畲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并且,还要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畲族三月三”是畲族最隆重、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传统民族祭祀庆典活动,全方位展示了畲族的宗教文化、体育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民族文化形态,具有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特征和民俗文化魅力。云和素有“处州小凤凰”之称,自南宋淳佑年间第一支福建畲民迁居我县,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云和包容大气的文化个性使畲族文化在我县保存着质朴的原生状态。2008年,云和畲族“三月三”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畲族“三月三” 又称“乌饭节”,是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相传:在唐高宗总章年间,畲族英雄恨兴领导义军反抗唐王朝,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粮断援绝,处境十分艰难,眼看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山里各种植物都已脱叶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的野生植物,枝条上还挂有串串的.甜果。畲军采集回营,雷万兴之香甜可口,便传令全军四出采集,军粮解决了,雷万兴便于三月初三日杀出重围,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又是一年的三月初三日,雷万兴想吃当年的乌稔果,让畲军入山采摘,可是这时乌稔刚吐芽抽叶,士兵只采回叶子,加入糯米蒸制,饭呈蓝黑色,同样香喷可口,后来畲民为分享雷万兴抗击官军胜利的喜悦,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蒸制乌米饭,世代相沿,衍成风俗。如今,各地畲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特别是*十几年来,各地欢度这个古老的节日更加热烈和丰富多彩。1983年4月17日,有一百多位畲族同胞首次在京举行“三月三”活动。

      【延伸阅读】

      广西各民族怎么过三月三

      壮族

      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侗族

      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布依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汉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

      黎族

      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土家族

      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俗。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生产劳动有关: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 “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阅读全文]...

2022-06-24 07:10:54
  • 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 幼儿
  • 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畲族三月三的来历,欢迎大家参考!  

      三月三的来历

      农历“三月三”是*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畲族三月三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也许是由于年成不好或封建社会剥削过重,畲族群众没有吃的,连谷种都被山主抢走了。春播时,没有谷种的畲民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叫蓝天凤的青年带着几个小伙子乘黑夜盗出了山主粮仓中的谷子,分给群众连夜撒到田里。山主追查此事,为了不连累别人,蓝天凤挺身而出,被山主关进地牢。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三,天凤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还没有饭吃。乡亲们就把剩下的谷种做成饭团,探牢时带给天凤吃。但饭团却被看守给吃了。乡亲们于是想了个办法,就用乌稔叶煮米饭,黑乎乎的饭团吓住了看守,天凤这才得以活下来。到第二年三月三,蓝天凤被起义的乡亲救了出来,并推选他当义军领袖。之后,畲民们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这谷米来之不易,将“三月三”定为谷米的生日,成谷米节,亦称“乌饭节“。

      另外,在畲乡民间还有一个“三月三乌饭节”的故事。据传是在唐朝初期,山越(即畲族的祖先)首领雷万兴与同族人蓝奉高等起兵反抗封建统治者,斗争持续了四十余年。有一年冬天,他们被唐军围困在山上,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他们靠采食一种“乌稔草”充饥,熬过了饥饿与严寒。终于翌年三月三日冲出重围,杀退了朝廷军队,获得了胜利。后来,畲族群众为了不忘这些英雄和乌稔果之功,便把三月三日作为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采集乌稔叶或取其榨汁同糯米一起蒸煮成乌饭祭祀祖先,然后一同品尝,对歌欢乐,以示纪念。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畲族人民逐渐由过去的农历三月三吃乌米饭,演变成了以踏青赏花、唱山歌、喝山哈酒、品尝畲乡笋包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俗,并且在节日里还常常举办跳火把舞、竹竿舞、鱼灯舞或操石磉、赛龙舟、赶野兽等一系列热闹非凡的歌舞和竞技表演活动。

      畲族三月三的故事

      “当年你父亲被装在盘子里养大,你就姓‘盘’吧!”“你父亲曾经以篮子为家,你就姓‘蓝’吧!”“你父亲离开时雷声大振,你就姓‘雷’吧!”“你姓龙,将来你所生子女随丈夫姓。”……

      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全区首届畲族“三月三”风情文化节文艺专场活动在位于航埠镇北二村的大成小学民族校区内举行。讲述畲族祖先“龙麒”以及畲族四姓“盘”、“蓝”、“雷”、“钟”来历的情景剧《龙麒传说》刚一上演,就吸引住了上千畲汉同胞的目光。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此次“三月三”文化节活动由区民宗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航埠镇*协办,大成小学民族校区和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村联合承办,包括祭祖活动、戏曲表演、文艺专场、篝火晚会四大部分。祭祖活动包括迎祖游、礼拜祖先、唱《祭祀歌》、讲解历史等内容,主要是缅怀先祖,祈求祖先神灵赐福全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戏曲表演连演三天,一天两场,让当地及周边群众过足了戏瘾。文艺专场通过精美别致的畲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歌舞表演、别具风情的婚庆风俗,展现了畲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我区民族文化建设成果。文艺表演结束后,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群众还舞起长龙,敲起锣鼓,点燃篝火,民族校区师生们和少数民族村村民,以及应邀而来的各界佳宾手拉着手,跳起了欢乐祥和的篝火舞,在汉畲一家的融洽氛围中把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我区共有畲族人口3000多人,主要聚居在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村和七里乡上门村。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年来,我区相关部门、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化特色活动。市名校大成小学自托管航埠民族小学后,在民族校区开设了畲族特色校本课程,有计划地举行“三月三”、竹竿舞等畲族特色文化活动,引领少数民族村发展民族文化。大成小学校长徐雪芳介绍,学校还打算在今后发展具有畲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据区民宗局介绍,我区民族村畲族人口的聚居规模在全省都是最高的。*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位于北二村的蓝氏宗祠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同时,组织民族村干部赴景宁县、龙游沐尘参观学*取经,邀请老师为民族村的村民传授民族语言、民族礼仪、民族歌舞,恢复传统民族节日,组建民族文艺队伍,大力挖掘、整理、弘扬、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区民宗局、相关乡镇党委*及民族村干部还计划依托现有资源,开发畲族农家乐,建设畲乡风情休闲基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拓展】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

      “三月三”是壮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专门举办规模很大“三月三”歌节。其中以壮族为典型。

      1、节日期间,有传统龙狮表演、芦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调、桂剧、侗乡电影、侗戏、传统扮故事、篝火多耶晚会等表演活动。此外,还有千人品茶、斗鸡、斗鸟等表演活动和奇石展、民族服饰展示、商品交易会、侗族香油茶等美食展。

      2、三月三与越南一河之隔的边陲广西防城区瑶寨高林村瑶族同胞每年“三月三”都举办隆重活动。热情的瑶胞们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浓的米酒,特色的瑶家菜喜迎八方来客。因此,三月三也是广西各民族欢庆的歌节。

      广西三月三的由来

      说法一:古老相传唱歌可以乐神,可以消灾除难,求得风调雨顺,后来发展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

      说法二: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因受到家人反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焦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

      说法三:唐代出了歌仙刘三姐,以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财主们的罪恶,因而财主们怀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后世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说法四:远古时期,某家有三个很漂亮的女儿,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父母都看不上。后来父亲想了个点子——让求婚的后生仔当场唱歌,谁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儿就嫁给谁。结果通过唱歌,三个女儿都找到了如意郎君。从此之后,唱歌成了一种男性求偶的形式,并发展成为歌圩。

    [阅读全文]...

2022-03-23 11:29:31
  • 中华民族爱国的古诗词

  • 中华民族爱国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爱国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4.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9.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10.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1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12.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1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4.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15.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6.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7.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18.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19.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20.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2.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23.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24.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5.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26.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2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2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唐杜牧《泊秦淮》

      2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3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阅读全文]...

2022-06-30 21:40:51
畲族的古诗 - 句子
畲族的古诗 - 语录
畲族的古诗 - 说说
畲族的古诗 - 名言
畲族的古诗 - 诗词
畲族的古诗 - 祝福
畲族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