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关于智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论语中关于智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论语中关于智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论语中关于智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1、父母,唯其疾之忧。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4、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里仁第四)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3.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zhì)也!”(公冶长第五)
4.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第五)
5.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第六)
6.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
7.子曰:“知(zhì)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第十五)
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十七)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
10.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 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第十二)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以下是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欢迎阅读。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矣。”曰:“今之**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於义,言可复也、恭*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论语中“礼”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信”的名句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
《论语》不仅是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和教化工具,而且也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心身修养和生活*惯,包含着丰富的养生学内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出自《论语·卫灵公》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
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论语·子罕》
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出自《论语·颜渊》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
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
1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1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论语·学而》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出自《论语·宪问》
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
15、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6、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
17、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
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2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
24、子曰:“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出自《论语·卫灵公》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3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论语·卫灵公》
35、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
3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
37、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9、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
4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
4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出自《论语·子路》
4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论语·子罕》
4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
4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为政》
4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
4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
49、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关于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语中写仁的句子,一起来看看吧。
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4、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9、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0、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1、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3、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4、子曰:“刚、毅、木、讷*仁。”
不会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3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4、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3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不会玩收集整理的“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如果对您有帮助就请转发给您的好友。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论语中的名句,以及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5、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2、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1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2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4、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6、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8、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29、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2、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33、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3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39、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40、君子**之美,不**之恶。
4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42、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43、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45、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7、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9、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5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一起来看看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关于学*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的内容。孔子主张学*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的目标。孔子认为,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精选140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花。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论语中最唯美的句子
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7、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0、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11、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3、君子*之美,不*之恶。
14、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1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8、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9、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2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1、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2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3、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5、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2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2、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3、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3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36、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37、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0、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2、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43、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6、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47、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4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中关于智的句子
论语中的句子
论语中孝的句子
论语中仁的句子
论语中礼的句子
论语中带仁的句子
论语中义的句子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
论语中有名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礼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信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忠的句子
《论语》中有名的句子
论语中孝道的句子
论语中学与思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感恩的句子
论语中励志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止语的句子
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论语中谦虚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义的句子
论语中写君子的句子
论语的句子
论语中有争议的句子
论语中有关礼的句子
论语中以人为本的句子
用电脑写的古诗
愿相安无事的古诗
向女生求爱的古诗
关于生活愉快的古诗
寓言瘟疫的古诗
上巳古诗中犹和更的妙处
三八节送花的古诗
竹里宫的古诗唐王维
关于军旅之诗的古诗
西城区的古诗拼音
古诗秋浦歌其十五的诗意
古诗陶瀑布的思意
豪放壮志的古诗
不是文言文的古诗
读古诗读的抑郁
坚持背诵古诗的奖状图片
元宵节舞龙的古诗词
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准确
宋刘敞的古诗
急需五首含柳的古诗
描写汇演的古诗
深厚感情的古诗大全300首
关于陪伴病人的古诗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题目
路边没人摘的果子的古诗
关于三国的成语古诗
歌星陈彼得的一百首古诗歌
天上的街市爱上古诗
哪些歌颂母爱的古诗
学生们最喜欢的古诗
节气中的秋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