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名言名句

关于儒家名言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儒家名言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儒家名言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儒家名言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13) 语录(1k+) 说说(112) 名言(4k+) 诗词(1k+) 祝福(2) 心语(5)

  • 儒家名言

  • 名言
  •   儒家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0、仁者无敌。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其进锐者,其退速。

      3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4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7、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8、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阅读全文]...

2022-05-08 03:09:02
  • 关于儒家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 名言,经典,语录
  • 关于儒家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儒家的经典名言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勇敢了。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大意:学*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练*,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了吗?

      1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大意:聪明而喜爱学*,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到耻辱。

      20、三思而后行。——《论语》

      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大意: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阅读全文]...

2022-07-14 19:36:43
  • 儒家经典名言

  • 名言,经典,语录
  •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夫人必自侮,然*侮之;家必自毁,而*毁之;国必自伐,而*伐之。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0、仁者无敌。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其进锐者,其退速。

      3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4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7、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8、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1、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阅读全文]...

2022-07-06 10:41:18
  •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名句

  • 经典,格言,思想
  •   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脉。那么儒家有什么经典的格言名句?以下是好句摘抄小编为你整理的儒家思想经典格言,希望能帮到你。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2、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论语》

      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4、一轨九洲,同风天下。《春秋》

      5、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大学》

      6、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

      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1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11、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

      12、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左传》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5、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经典儒家名言精选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论语》

      5、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

      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7、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

      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9、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论语》

      1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5、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   儒家经典的格言名句

      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

      3、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

      4、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

      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9、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

      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

      11、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

      12、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大学》

      13、学而时*之,句子温故而知新。《论语》

      14、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

      15、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论语》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17、有忍乃有济,无爱即无忧。《尚书》

      18、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大学》

      19、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

    [阅读全文]...

2022-05-20 17:54:57
  • 儒家经典名言

  • 名言,经典,语录
  • 儒家经典名言(精选325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儒家经典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尚书》

      2、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3、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4、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

      5、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者。《左传》

      7、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

      9、吃一堑,长一智。《春秋》

      1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12、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

      1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16、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尚书》

      17、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18、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

      19、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左传》

      20、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

      21、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

      22、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2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24、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大学》

      2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26、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2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9、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尚书》

      30、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子》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33、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临祸忘忧,忧必及之。《左传》

      34、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

      3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36、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3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3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诗经》

      39、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40、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尚书》

      4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

      4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44、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

      4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46、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

      47、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48、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阅读全文]...

2022-04-17 03:51:55
  • 儒家经典名言

  • 名言,经典
  • 儒家经典名言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

      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荀子.天论》

      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贞观政要.征伐》

      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 《潜夫论.浮侈》

      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凶险来自安全。

      物极则反。 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 《*思录.治体类》

      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人无远虑,必有*忧。 《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韩愈《原道》

      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 ,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勇敢了。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大意:学*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练*,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阅读全文]...

2021-11-27 03:10:28
  • 名人名言评价儒家文化54条

  • 名人名言,评价
  •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4.只要还有甚么工具不知道,就永久该当进修。——小塞涅卡

    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6.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

    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常常不竭地进修,你就甚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气力。——高尔基

    10.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尚书》

    14.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15.夫天未欲*治天下也;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6.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7.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18.进修必需与实干相连系。——泰戈尔

    19.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21.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23.看书和进修是思惟的常常营养,是思惟的无限成长。——冈察洛夫

    24.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者。《左传》

    2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7.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29.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0.若是要他人诚信,首选本身要诚信--莎士比亚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33.糊口的全数意义在于无限地摸索还没有知道的工具,在于不竭地增添更多的常识。——左拉

    34.若是不想活着界上虚度*生,那就要进修一生。——高尔基

    3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6.糊口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缔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糊口来滋养。——王符

    3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8.我们愈是进修,愈感觉本身的窘蹙。——雪莱

    39.对所学常识内容的乐趣可能成为进修念头。——赞科夫

    4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43.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

    44.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大学》

    45.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堆集的青年,非成为掉败者不成--池田在作

    46.诚笃是气力的一种意味,它显示着一小我的高度自重和心里的*安感与庄严感--艾琳卡瑟

    47.立品以立学为先,立学以念书为本。——欧阳修

    4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0.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5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阅读全文]...

2022-05-17 12:08:19
  • 儒家经典孔子名言_正能量经典励志名言短句

  • 名言,经典,励志
  •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儒家经典孔子的名言,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儒家经典孔子的名言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儒家经典孔子的名言二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人无远虑,必有*忧。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编辑推荐

    1、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2、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7、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9、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4、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15、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6、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阅读全文]...

2022-06-12 03:38:13
  • 儒家经典句子

  • 经典,语录,优美
  • 儒家经典句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儒家经典句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接*智慧,努力行善接*仁德,知道耻辱就接*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摘《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论语》

      (如果经常温*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论语》

    [阅读全文]...

2022-04-07 11:57:49
儒家名言名句 - 句子
儒家名言名句 - 语录
儒家名言名句 - 说说
儒家名言名句 - 名言
儒家名言名句 - 诗词
儒家名言名句 - 祝福
儒家名言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