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的诗句

关于旷达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旷达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旷达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旷达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 语录(2k+) 说说(7k+) 名言(168) 诗词(9) 祝福(21k+) 心语(69)

  • 旷达的诗句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旷达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旷达的诗句

    1、《偈颂三十八首》

    宋释如净

    解地祥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

    2、《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豁达空,拨困晨,不着片衣爱向火。

    3、《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方得名为观自在,豁达灵光非内外。

    4、《北亭》

    唐白居易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5、《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唐王昌龄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6、《拟古》

    宋田锡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7、《截树》

    唐白居易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8、《水调歌头言道》

    元李道纯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

    9、《菩萨蛮》

    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10、《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杂诗三首》

    唐王维

    之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之二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之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1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4、《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阅读全文]...

2022-03-04 13:37:30
  • 旷达的诗句

  •   1、《偈颂三十八首》

      宋·释如净

      解地祥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

      去赤得,住亦得,大用现前无轨则。

      2、《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豁达空,拨困晨,不着片衣爱向火。

      见他富贵便嗔嫌,业海深深何处軃。

      3、《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方得名为观自在,豁达灵光非内外。

      野桥村店混尘流,乞我一文充布袋。

      4、《北亭》

      唐·白居易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岗,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5、《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唐·王昌龄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着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6、《拟古》

      宋·田锡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巷馆虽*门,轩车尽嘉客。

      事魏言不从,说楚谋无获。

      来归隆准公,罄伸图霸策。

      绛灌竞生妬,谗非相见迫。

      封金欲拂衣,将举鸾皇翮。

      豁达英主心,信遇终无隔。

      小节不掩名,勋庸自辉赫。

      7、《截树》

      唐·白居易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阅读全文]...

2022-05-19 11:26:24
  • 旷达的诗句

  • 经典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旷达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旷达的诗句

    1、《偈颂三十八首》

    宋释如净

    解地祥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

    2、《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豁达空,拨困晨,不着片衣爱向火。

    3、《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方得名为观自在,豁达灵光非内外。

    4、《北亭》

    唐白居易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5、《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唐王昌龄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6、《拟古》

    宋田锡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7、《截树》

    唐白居易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8、《水调歌头言道》

    元李道纯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

    9、《菩萨蛮》

    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10、《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杂诗三首》

    唐王维

    之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之二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之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1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4、《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阅读全文]...

2022-01-16 02:08:46
  • 苏轼,一个愈被贬愈旷达的传奇

  • 苏轼,传奇
  •   提起*,许多人会立即想到清朝康雍乾期间最为惨烈,三朝中有据可查的*就有159起,其中特别著名的是我的乡贤康熙年间的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因愤慨于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而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案,我的另两位乡贤方孝标与侄孙、桐城派鼻祖方苞也牵连其中,被斩首、流放、挫骨扬灰的多达数百人。但一些不知道的是,早在六百多年前,大文豪苏轼也曾经历过一起*而被贬,史称“乌台诗案”。

      提起苏轼,许多人会立即想到雄浑豪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和达观超脱的“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这两首词分别为苏轼一贬、再贬之后所作。

      1037年出生的苏轼19岁时首次随父从四川眉州眉山来到京城开封,很快便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声名鹊起,21岁时中进士,不久却遭遇母亲去世,只得与弟弟苏辙随父回乡奔丧,三年期满后还京,参加“三年京察”,开始在政坛上有所建树,不料在还朝登闻鼓院不久,一代文学大家、苏轼老父亲苏洵亡故,苏轼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政治思想基础是“民为邦本”,王安石则要强化皇权。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受到王安石排挤,便自请出京任职,1074年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1079年43岁时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文中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庭,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他们开始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寻找珠丝马迹。其实,文以载道,文章诗词自古便与政治密不可分,只谈风月不谈政治是很难的,也不符合真正文人的风骨,断章取义地摘几句有反意的文章诗词还不是易于反掌?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苏轼最主要的“罪证”是《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陈述古冬日牡丹》等几首诗,以《山村五绝》为例,“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被认为是讽刺青苗法;“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被认为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汉代御史台外柏树上多栖有乌鸦,故御史台又称乌台,苏轼的案子便叫做“ 乌台诗案”。因宋太祖 赵匡胤年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加上王安石与苏轼虽政见不同,但文人惺惺相惜,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才算没有被杀头。但死罪既免,活罪难逃,苏轼坐牢103天出狱以后,被降职为并无实权的黄州(今湖北 黄冈市)团练副使。

      被贬职,难免一时间心灰意冷,此乃人之常情。苏轼1080年二月至黄州,先寓居定惠院,随寺院的和尚起火吃饭,这期间苏轼作了一首《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以窥见其惊魂未定,凄冷孤高。

      所幸的是,这段经历成就了“东坡居士”,更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转折点,造就了傲视千古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具体地说,苏轼至黄州的第二年申请了城东一块荒地,躬耕其中,并自号东坡居士,此即“东坡”之号的由来。为排解心中郁闷,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那奔腾千里的大江波涛和群雄逐鹿的三国豪杰给了他力量与振作,促使他写下了《 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 汝州就任。1085年, 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 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 王安石为首的*被打压。苏轼迅速升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但苏轼的再遭贬谪已是偶然中的必然了。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据毛晋所辑的《东坡笔记》记载,苏轼一日退朝,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王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并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太天真了,而天真与幼稚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他的举动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至此既不能容于*,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不党,一派不派,何以立足?于是又遭诬告陷害,只好再度自求外调。1093年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1094年,朝廷以苏轼起草制诰“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务官衔,先贬英州(广东英德),接着,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以六十岁老迈之身,流放瘴疠不毛之地的岭南惠州安置。

      因为再次被贬,苏轼便进一步有了豪放豁达、随遇而安的顿悟。在借住惠州嘉佑寺期间,苏轼写了一篇只有113字却记述了生活态度根本转变为洒脱旷达的《记游松风亭》。苏轼游览中,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树林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是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在达到某种目标才能休息,正如攀山本不一定要达到山顶的亭宇,处处可以歇脚,苏轼便一下子有了顿悟:“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在水中纵游,该是何等的自由洒脱啊。苏轼进一步说,如果人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既然“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反正要死了,那么“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这是一种对一切,乃至生死的看透,还有什么可羁绊的?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因为随遇而安,苏轼很快便找到了新乐趣。他在惠州白鹤峰买地数亩,起盖房屋,作久居之地。他作《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结句“天涯何处无芳草”现在被很多人延伸为哪里没有好姑娘,其实在彼时的苏轼看来,“枝上柳绵吹又少”喻指境遇每况如下,但是,天下哪里不是美好的家园,哪里不可以安身立命呢?这是将游松风亭“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的顿悟以凄婉的韵律、美妙的形象高度凝炼地概括出来,更具佛理禅思。苏轼在惠州,推广秧马,建立水力碓磨,将中原的科技介绍到这里。也在民众的生活、特殊的风俗中得到了享受,他曾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而在二度自求外调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期间,曾率众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志,形成“三潭映月”的景观,又把挖出的淤泥筑成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的“苏堤”,留给我们“苏堤春晓”。并在此期间,发明了让人馋涎欲滴的“东坡肉”。

      但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据说,昔日好友如今政敌却又当政的章敦看到了苏轼的一首《纵笔》:“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颇感不悦,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耳!”于是有了再贬海南儋州的命令。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汹涌的琼州海峡那边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彼时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初到时,暂租公房蔽身,公房年久失修,下雨时一夜三迁,当地官吏张中景仰东坡,派人稍加修葺,当局得知,将东坡逐出,并追究了张中的责任。此时的生活虽然比黄、惠二州更苦,但苏轼就是苏轼,他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很快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大力办学传播中原文化,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遇宋徽宗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在儋州有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 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 苏老泉”。“轼”的原意为车前的扶手,苏洵为苏轼取名“轼”,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但苏轼在默默无闻方面却走向了相反,名动朝野全国,而且应了“轼”的另一层含义:忍辱负重。饱受多次被贬之苦的苏轼1011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大赦北归途中的常州,与乌台诗案竟是同一个日子,更与其早夭的幼子苏遁担着同一个祭日,让人唏嘘不已。

      苏轼不仅政治上受挫,生活上清苦,而且妻妾孩子的变故也让苏轼的心屡屡滴血。19岁所娶的妻子王弗在27岁时即去世,留下幼子苏迈。10年后,苏轼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怀念王弗。苏轼再娶妻王闰之在46岁去世,留下两个孩子苏迨、苏过。苏轼50岁时,侍妾王朝云所生幼子苏遁不满周岁而卒。苏轼嚎淘:“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苏轼60岁时,34岁的最为知音的王朝云去世,苏轼曾作《西江月·梅花》一词哀悼:“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还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并亲手写下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苏轼的旷达豪放之中,又蕴含多少酸楚!

      我们的一生被太多的钩挂住了,名是钩,利是钩,欲是钩,虚栄是钩,挫折是钩,痛苦是钩,屈辱是钩,乃至一个职位,一个级别,一个证书,甚至上司的一个眼神,别人的一句评价,都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钩。因为对欲望的执著,我们被钩得紧紧的,被缠绕得纠结烦恼痛苦,却欲罢不能。但苏轼挣脱了这些钩,成为一尾畅游的鱼儿,始终保持着岸然的人格,养护着淳至的精神。

      从繁华的京城贬到孤寂的黄州,再到垂垂老矣先贬到蛮荒的惠州,再贬到跨海的徼边之地儋州,从彷徨到顿悟,从追逐庙堂之高的豪气干云到“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的随遇而安,上帝为苏轼关上了一道门,苏轼自己却打开了一扇窗,愈挫愈坚,愈困愈洒脱,在文章诗词书画的天地间纵横捭阖,疏狂浪漫,雄放恣肆,而又多愁善思,理趣盎然。他以诗为词,将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并开创了苏辛豪放词派的先河;他的文章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他的书法与 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的绘画同样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苏轼,既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又是一个“换一种活法”的楷模,一个愈被贬愈旷达的传奇!

    [阅读全文]...

2022-03-03 23:31:12
  • 有旷达情怀的诗句

  • 情怀,经典
  • 苏轼的诗句中,表现他乐观旷达情怀的诗句有哪些

    1.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 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 一作:断肠)4.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您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东坡》:雨坡月色,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然曳杖声.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满意请采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前学过 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表现诗人乐观旷达情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前学过 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表现诗人乐观旷达情怀

    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情怀和乐观的情志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诗人对千古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阅读全文]...

2022-03-01 12:29:53
  • 表达苏轼旷达的诗句

  • 苏轼
  • 表达苏轼旷达的诗句

      苏轼多次为官被贬,它的阔达胸襟是众所周知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表达苏轼旷达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此诗写于熙宁六年,这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贬逐杭州通判,但也不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来到美丽的西湖游玩,把乐观旷达精神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寄情于湖光山色之中。你瞧,苏轼把西湖描写的多么美!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雨天的`西湖山色空濛,无论晴雨,西湖都美不胜收,像绝世佳人西施一样,无论淡妆还是浓妆都美丽绝伦。西湖之美和苏轼因贬逐杭州通判形成了对比。这里足以体现出苏轼旷达精神境界,他十分乐观,笑面人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这首词,苏轼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融为一体。借用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表达出了苏轼虽伤离别,又处以达观的豁达胸怀。

      苏轼以不能“乘风归去”而感到遗憾,但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来自己解释;又以“人有悲欢离合”为遗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了启示,摆脱了人生苦恼。

    [阅读全文]...

2022-03-21 10:30:23
  • 含有旷字的古诗词 带旷字的诗词名句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野芜旷,*乃菅,上无量,*乃妄。——《管子·牧民》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陶渊明《闲情赋》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王勃《早春野望》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王昭君《怨词》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贾岛《寄朱锡珪》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王昌龄《旅望 / 出塞行》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贾岛《暮过山村》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菜根谭·概论》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杜甫《*县怀古》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王维《新晴野望》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佚名《何草不黄》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鲍照《代放歌行》

    晋*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韩非《师旷撞晋*公》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晋*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刘向《师旷论学》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佚名《陇头歌辞三首》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王昌龄《长歌行》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王维《桃源行》

    黄鹄叫,白鸥眠,谁似侬家疏旷?——孙光宪《渔歌子·草芊芊》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韦应物《东郊》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袁枚《祭妹文》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李白《相逢行二首》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杜牧《润州二首》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岑参《早上五盘岭》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杜牧《早秋》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东方朔《答客难》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苏舜钦《沧浪亭记》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惟其言而莫之违。——韩非《师旷撞晋*公》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佚名《杜蒉扬觯》

    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苏轼《上梅直讲书》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沈括《古人铸鉴》

    [阅读全文]...

2022-03-22 12:18:50
当前热门
旷达的诗句 - 句子
旷达的诗句 - 语录
旷达的诗句 - 说说
旷达的诗句 - 名言
旷达的诗句 - 诗词
旷达的诗句 - 祝福
旷达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