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家墨子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墨家墨子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墨家墨子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墨家墨子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墨家创始人墨子的生*简介
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家创始人墨子的生*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墨子的生*简介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山县人 。他不仅是道家之人 ,而且是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
墨子的出身微贱,曾经学*过儒家的儒术,后来由于不满儒家烦琐的礼乐制度和学说,于是就自己创立了墨家学派以抗衡儒家学派。
墨子曾经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墨家学说,有《墨子》一书流传于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甚至和儒家学说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墨子出生在以木工为生活手段的家庭。墨子从小就学*了家里的木工制作技术,由于聪明又善于思考,他成为杰出的木匠工程师,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墨子曾经做宋国大夫,觉得"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以看出墨子是一个体察"农与工肆之人"苦难的士人。
墨子"好学而博",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爱民者。
墨子可能是察觉到了人性薄弱的地方,他的著作《天志》《明鬼》宣扬要敬重天道和鬼神,用来威慑当时权力不受约制的皇帝,逐渐的形成了墨家宗教观。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收门徒,将自己的学说宣传出去;二是积极地反对兼并战争。
前376年,墨子卒,墨家弟子将他的遗体安葬在狐骀山下中。他的陪葬品很是简单,最有价值的是《墨子》这部手稿。
墨子有巨子腹的典故
墨家有个领袖叫腹黄,有一天他的儿子杀了人,秦国的惠王就对他说“你年事已高,有没有别的儿子,寡人已经命令手下不杀你儿子了。”然后腹黄却说:“不行,我们墨家的规矩是**处死,伤人处刑,禁止**伤人是天下的大义,大王虽然赦免了我儿子的罪行,但是我不能不遵守我们墨家的规则。”后来腹黄还是坚持将自己的爱子杀死了。而这一切是因为腹黄为了天下的大义而割痛杀死自己儿子,也是像天下做一个榜样,俗话说:“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腹黄可谓是大公无私了。
这个故事出自于《吕氏春秋·去私》,由儒墨兼修的吕不韦所写,而墨家便是由春秋末战国初著名学派,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推广着“非攻”思想,以爱民为本。
到我们如今现实时代,法不徇情,作为领袖更应该守法,不能借用自己的.权利而破坏法律,这样不仅打破了法律的严明,更是让百姓不能信服。
这也同时可以看出墨家思想的正直性,也表明了墨家的思想,以天下之利为大利,也是墨子所主张推广的“兼爱”思想,要以人民百姓之利为准。
墨子商鞅韩非思想的相似之处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而商鞅却主张刑法治国,甚至发明了让世人痛恨的连坐制度,而韩非子同样是以法治国,甚至是严厉的刑法,那么墨子和这两个人之间的思想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子心怀悲悯之心,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得到了许多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的支持,在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有人称“非儒即墨”。
商鞅,(公元前395-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末期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卫国人(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也称卫鞅,公孙鞅。商鞅主张“以刑正法”“以法规民”。极力主张变法,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定分”“立禁”体现了封建权利的保护思想。也提出了“缘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论。
韩非,(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汉族,河南省郑州市新郑人。是战国末期韩国都城郑城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集成一体,是法家的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名实相符”,认为君主应该以百姓人民的评论来决定功成。并且反对天命,主张顺应自然。
他们三个人的思想之所以有相似之处就是他们以天下局势为主,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墨子名言由51句子网发布。墨子名言大全就在这里。“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墨子名言
1、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2、 甘井*竭,招木*伐,灵龟*灼,神蛇*暴。
3、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4、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5、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6、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7、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ju.51tietu.net
8、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9、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0、 墨子的十句经典名言终生受用,尤其是第一句
11、 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12、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3、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4、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5、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6、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7、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8、 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19、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20、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名言墨子语录
21、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2、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24、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孔子)交相贼,必得罚。
25、 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26、 墨子的十句经典名言终生受用,尤其是第一句
27、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ju.51tietu.net
28、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29、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0、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31、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32、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33、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34、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35、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36、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37、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38、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39、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教育名言
40、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41、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42、 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43、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44、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45、 万事莫贵于义。ju.51tietu.net
46、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47、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48、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1.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2.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3.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4.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6.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7.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8.甘井*竭,招木*伐,灵龟*灼,神蛇*暴。
9.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0.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11.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4.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7.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18.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9.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20.万事莫贵于义。
21.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22.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23.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24.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5.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6.甘井*竭,招木*伐。
27.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8.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9.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30.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3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2.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33.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4.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35.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6.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37.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38.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39.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40.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41.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42.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43.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4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5.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46.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47.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48.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49.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50.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51.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今至大
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2、皆曰∶“吾上祖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一个个都说∶我是向上效法了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大道。”但所说的话却是互相攻击的,所行的事是截然相反的。
3、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4、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诗云∶“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此之谓也。——《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7、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8、【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9、【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10、【言不信者,行不果。】
11、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所以大国攻打小国,那是互相残害,大国的错误必然反过来使其本国受害。
12、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13、【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14、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攻击我很厉害我也回敬得很厉害,攻击我很轻微我也回敬得很轻微。
15、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16、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17、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18、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19、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20、【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21、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22、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现在王公大人从事于音乐,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仅从命人听乐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厉害了。
23、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24、可誉而不誉,非仁也。——该称颂的却不称颂,这就是不仁。
25、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26、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杀死他的父亲然后奖赏他的儿子,与吃他的儿子然后再奖赏他的父亲有什么不同呢?
27、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所以从前的贤君按照农事来生财,巩固根本并节约用度,财务自然就丰足了。
28、【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29、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30、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胜绰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他把俸禄看得比义还重要。
31、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32、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33、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4、此所谓便其*而义其俗者也。——这就是所谓的适应*惯,安于风俗啊。
35、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
36、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赏赐并不能让人欢喜,责罚也不能让人畏惧。
37、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38、【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39、【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40、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刀展示了锋利,而试刀砍头的人将遭到不祥。
墨子的名言(精选50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墨子的`名言(精选5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墨子
2、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3、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墨子
4、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墨子
5、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6、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7、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子
8、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
9、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
10、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11、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墨子
12、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墨子
13、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墨子
14、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15、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16、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
17、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墨子
18、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
19、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20、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
2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22、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墨子
23、重不为不义攻国。——墨子
24、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墨子
25、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墨子
26、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墨子
27、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墨子
28、甘井*竭,招木*伐,灵龟*灼,神蛇*暴。——墨子
29、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30、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31、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墨子
32、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墨子
33、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
34、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35、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36、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
37、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墨子
38、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
3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
40、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
41、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42、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
43、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
44、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45、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46、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墨子
47、择务而从事。——墨子
48、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49、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墨子名言由51句子网发布。墨子名言大全就在这里。“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贵义》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 墨子名言
3.战国·墨子《墨子.贵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4.宋·陆佃《埤雅》引《墨子》佚文。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5.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
7.战国·墨子《墨子·亲士》。任重致远:负重行远。这几句大意是:好弓难以拉开,然而可以射得高射得深;良马难以驾御,然而可以负重行远。这几句比喻有些优秀的人才虽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有非凡的才能,甚至他们的缺点从某一方面看正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知人善任,不可轻易弃才。
8.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墨子·尚贤中》
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墨子·耕柱》
10.战国·墨子《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11.战国·墨子《墨子·七患》。兵:武器。这两句大意是:仓库中没有储备的武器,即使是有真理和正义在手,也不能去征讨叛逆和不义。战争,从最根本上讲,是实力的对抗,没有实力作后盾,仅凭正义和真理,是无法对抗强大的敌人的(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真理和正义是会最终取胜的)。墨子从唯物的立场出发.点出了这一本质问题。因为要战胜不义,必须有强大的军队,充足的战备物资.否则任何*势力都不会因其行将就木而束手待毙。可以此二句说明备战的重要性。
12.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上》。常:永久。终:终身。举:选拔,下:罢免。这几句大意是:当官的没有永久高贵的,普通老百姓没有终身低贱的,谁有才能就选拔谁,谁无才能就罢免谁。官员责在施政,施政要有才能,谁有才能就选拔谁当官,民可以为官;谁没有才能就罢免谁,官可以为民。所以官未必永久是官,民亦未必终身为民。这几句用于说明任用官员要以才能为准绳,任能而罢庸。
13.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墨子·亲士》-- 墨子名言
14.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墨子·非乐上》
墨子名言 墨子经典语录 国学讲堂(690):墨子名言集锦
15.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墨子·公孟》
16.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迹:察看行迹。这几句大意是:听听他们的言论,看看他们的实际行为,考察他们所具有的才能,谨慎地授给官职。除官授职要慎重。对准备授官的人要先听听他的言论如何,再看看他的实际行为如何,综合考察出他的才能有多大,然后授予适当的官职,切不时盲目行事。这几句对当今领导者考察选拔干部有借鉴意义。
17.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18.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1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墨子名言
20.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墨子·亲士》
21.战国·墨子《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墨子名言 墨子经典语录
22.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
23.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4.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墨子·尚贤中》
25.战国·墨子《墨子·亲士》。谄谀(chányú阐渔):巴结奉承的人。这几句大意是:巴结奉承的人在身边,好的意见就会被堵塞,国家就危险了。墨子的意思是:国君不能亲*阿谀奉承之臣,这些人得到宠幸,就会闭塞贤路,堵塞善议,使国君听不到好意见来改善国政,迟早国家会发生危机。因此执政者要特别慎于择人,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疏远谀小人,使国家免受其害。
26.战国·墨子只要执政者大力倡导推行“兼爱”之道,就如同火向上窜、水往低处流一样,将在天下形成一种不可遏止的态势。
27.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墨子·所染》
老子名言集锦+墨子名言集锦
28.战国·墨子《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这两句不仅语言*易浅*,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29.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30.乱自何起,起不相爱。 -- 墨子经典语录
31.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
32.甘井*竭,招木*伐。 《墨子·亲士》-- 墨子名言
33.战国·墨子《墨子·七患》。虚:空,白白地。待:招待,这里赏赐。这两句大意是:把百姓的力量都用在无用处的事上,把财宝白自地用来赏赐无能的人。民力用于无用之事,则属于滥用;财宝虚赏,则属于滥赐。民力、财宝滥用则易使国力空虚,是国家大患。这两句可用于警戒不可妄用民力财力。
34.战国·墨子《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35.战国·墨子《墨子·修身》。原:同“源”。(hào浩):同浊的江河水流必定不清,行为不守信用的人名声必然败坏。这两句以水源和水流的关系作比,说明“行不信者”一定有“名必耗”的恶果,规劝人们注意养成恪守信用的美德,今天仍可引用。
36.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墨子·七患》-- 墨子经典语录
37.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 墨子经典语录
墨子名言:慧者心辨而不繁说
38.战国·墨子《墨子·尚同上》。上:君主。情:真实情况。这几句大意是,作为君主管理政事,能得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能治理好,得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会发生动乱。要治理好社会,就要有正确的措施,而正确的措施来之于对下层真实情况的了解。了解下情,有的放矢,措篇就有针对性;不了解下情,盲目制定政策措施,轻则生怨,重则生乱。这几句用于说明国家要治理好,首先要了解下情。
39.战国·墨子《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40.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墨子·七患》
41.战国·墨子《墨子·非乐上》。这几句大意是:百姓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吃的,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动的人得不到休息。衣、食、息,这是人赖以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连这些也不能得到保障,人将没有办法生存。这几句表现了墨子重视百姓的兼爱思想,可用来论述关心人民生活疾苦。
42.战国·墨子《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43.战国·墨子《墨子·兼爱下》。见:被。恶(wù雾):厌恶。这两句大意是: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爱护和尊重,不应互相征伐、战争。~两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
44.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七患》-- 墨子经典语录
4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墨子名言:慧者心辨而不繁说!
1.是故过他干眼便时得殪,其抗也;孟贲眼便时得杀,其勇也;之这施眼便时得沈,其美也;薛起眼便时得裂,其便心用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墨子》
2.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3.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4.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5.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
6.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墨子》
7.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
8.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9.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10.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11.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12.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1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
14.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5.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
16.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
17.会让你印象深刻的!----《王者荣耀》
18.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9.兼相爱,交相利。
20.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修身》
21.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22.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23.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24.为了永久的和*,偶尔的战争是必要的!----《王者荣耀》
2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家思想的渊源
导语: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正统,但是墨家却是第一个反对的思想派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墨家及其创造者——墨子。
墨子(约前468一前376年),名翟,宋国人(一说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期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是手工业者出身,当过木匠。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因为不满儒家提倡的繁琐的“礼”,后来就抛弃了儒家思想,招收弟子讲学,创立了墨家学派。
墨子出身低微,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他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十大主张。所谓“兼爱”、“非攻”,就是要求人们互爱互助,反对掠夺战争。他主张的“尚贤”,反对王公大人把持*,要求推举有才能的人管理政治,“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提倡勤俭节约,提出了“节用”、“节葬”等主张。墨子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的“兼爱”思想抹杀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墨子有弟子300余人,大多是手工业劳动者。这个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他们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墨子曾经做过宋国的大夫。他还推荐他的弟子出去做官。如果有人做官后背弃了他的主张,就要被召回。做官得到的俸禄,必须分一部分供这个组织使用。
墨子也亲自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主张。有一次,公输般替楚国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为了反对这次掠夺战争,一连走了l0天10夜,从宋国赶到楚国,劝楚王不要发动战争。他和公输般当场用模型进行攻守演*。他在演*中取得了胜利。公输般说:“我有办法可以打败你,但是不讲了。”墨子说:我也知道你的办法,就是叫楚王杀死我。我早已料到这点,已经命弟子在宋国准备好守城器械了。楚王感到没有取胜希望,只得放弃了进攻宋国的计划。一场战争终于被制止了。这件事情说明,墨子和他的弟子又都是实干家。
墨子提倡教育,重视教育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以其“兼相爱、交相利”的中心思想为基础的。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他说:“乱何自起?起于不相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必须在“交相利”的基础上发 生关系,从而实现没有差别的爱与理想的和*社会,使孤苦伶仃的老人有所侍养而安度晚年,幼弱无靠的儿童可以有所依赖而生长发育。墨子说:如果人们都把别人的室家、身体、祖国看成跟自己的一样,同被自己所爱,那么盗窃、残杀、抢掠、攻伐之类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来干了。墨子的.这些想法当然只能是空想,但还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善良愿望,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墨子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视关于客观事物的实践知识。他提出过判断事物的是非真假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其中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一表是百姓民众利害,另一表则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目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
对于教育和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的关系,墨子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食者国之宝”,即民以食为天的意思。从这个观点出发,墨子甚至主张在严重灾荒的时候,“士不入学”,使教育暂时停下来,从而节省一些费用。墨子还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也和物质条件有关,他说:“时年岁善,*仁且良;时年岁凶,*吝且恶。”意思是如果年成丰收,那么老百姓也会仁义善良;如果年成饥荒,那么老百姓便会吝啬丑恶。墨子的这个观点传播很广,汉朝时流传的谚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与墨子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墨子的这个说法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密切关系。
墨子的著作,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其中有些是墨子本人写的,有些是他讲学时学生所记的笔记,有些是战国后期墨家的作品。是研究墨子和墨家的基本材料。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曾经和儒家学说并称为“显学”。墨子有很高的社会威望,有北方圣人之称。
墨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之一,它在当时也是被无数人所推崇的哲学派系,它和古代老子代表的道家、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的三大哲学体系,后来韩非子更是将儒家和墨家称之为世之显学,而这也可见墨家曾经在历史上的地位。而值得一提的是墨家在很多的学术方面都是受到道家的影响,因此墨家学派也是被很多人认为是道家的分支的。
墨家学说的产生时间,大约在战国时期,是由墨家的第一位巨子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规定只要是派系中的成员,都必须推崇墨家的主张,并且他们所得的钱财都需要缴纳给团体。墨家也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思想,在前期,墨家的思想主要涉及到社会上的伦理政治的问题,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当时的战乱现象。
到了后期,墨家学说则是开始对逻辑学有所研究,他们的研究领域也开始向科学领域拓展。墨子他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因此他对于世间的观点也和很多人是不一样子的。他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核心的墨家观点,而墨子也正是因为他的农民身份,这才得以对科学与数学有所研究,更是创立了许多关于几何学、光学、物理学等在古代极为突出且优秀的科学理论。
也正因为墨家的成员大多来自于社会的底层,因此他们也以“长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目的,他们也可以去关注社会的底层以及天下的民生。并且按照墨家的规定去各国做官的成员,必须要推崇墨家思想的政治主张,而作为首领更需要以身作则,需要有很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他们可以吃苦耐劳,去把正义当作自己的责任。
1、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墨子
2、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3、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墨子
4、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墨子
5、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
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8、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
9、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墨子
10、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
11、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12、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
13、择务而从事。——墨子
14、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子
15、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墨子
16、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墨子
17、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18、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
19、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墨子
20、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21、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22、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墨子
23、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
2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
25、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墨子
26、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墨子
27、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28、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墨子
29、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墨子
30、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3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32、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33、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
34、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
35、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
3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37、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
38、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墨子
39、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墨子
40、重不为不义攻国。——墨子
41、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42、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墨子
43、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墨子
44、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45、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墨子
46、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47、以攻战亡者,可胜数。——墨子
48、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墨子
49、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50、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墨子
1、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2、源头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反求诸己。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4、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5、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6、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7、志不强者智不达。
8、言不信者,行不果。
9、分享到微信
10、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11、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12、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1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14、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1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1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17、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18、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1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0、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遂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弗敬;蓄禄不厚,*不信;政令不断,*不…
21、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22、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23、勇,志之所以敢也。
24、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2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27、意志不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28、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审辨就不能树立,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图利为重,忽视立名,(这样)而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还不曾有过。
2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30、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墨家墨子名言
墨家名言
墨家的名言
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墨子语录
墨子中的名言
墨子的名言警句
秦时明月墨家名言
墨子名言名句
墨子的诚信名言
墨家名句
墨子教育名言
墨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墨家思想名句
墨子名言最出名的句子
墨子名句
有关墨子的名句
墨子诗句
墨子写的的古诗
墨子语录
墨子的诗句
有墨子的六字古诗
有墨子的古诗句
墨子台词
墨子的古诗其四
墨子爱人的古诗
有墨子的古诗词名字
墨子修身的古诗
王者墨子台词
夜听伤感说说
收到生日红包的心情说说
套路不深人心不稳说说
跟朋友去玩一天的说说
关于我不稀罕的说说
关于认的哥哥的说说
情侣一直在一起的说说
一个人的坏心情说说
做人洒脱的说说
苹果8说说恶搞代码
夜雨失眠的说说
鱼儿在水中游的说说
说说我的心里话100字
感觉没有朋友的说说
肚子疼得说说
好朋友死了伤感说说
无聊睡觉的说说
让别人相信你的说说
做你的齐天大圣说说
男人说说励志的话
搞笑说说带图片致自己
对朋友寒心的说说
遇见一个人的说说
早安励志说说正能量
真正的朋友说说
带孩子烦躁的说说大全
微信个性说说带图片
朋友送花的说说
让好友留名字的说说
qq套路说说大全
不要埋怨别人说说